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浅析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浅析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浅析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火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这些烟气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处理,会对环境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本文结合实际生活中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各种方法的工作原理以及优点进行介绍,进而提高空气净化的效果。

标签:火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1.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在火电厂烟气中,因为燃料燃烧程度的不同,从而产生的烟气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也不相同。

火电厂排放的烟气主要含有二氧化硫、氧化氮等,这些物质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处理,就会飘散到空中,污染大气环境,进而引发酸雨等自然灾害。

针对排放的烟气,我国各地区对其排放标准进行了不同的规定。

对于不同情况的烟气用到的处理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在烟气处理时要根据二氧化硫、氧化氮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净化技术。

同时火电厂排放的烟气对人类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当空气中烟气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后,人类长时间的呼吸会引发慢性中毒,从而对人类的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危害。

现阶段的火电厂在脱硫脱硝时一般会采用分别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设备庞大、技术复杂、成本过高,给火电厂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根据这种情况,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结合传统技术,研发新型设备,改良传统工艺,优化脱硫脱硝技术,使火电厂能够运用相关设备对烟气进行一体化脱硫脱硝,从而在净化烟气的基础下,降低对火电厂发展的影响。

2.火电厂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2.1脱硫技术的应用我国现在运用的脱硫技术主要有半干法和湿法两种,其中半干法是在喷雾中添加干燥剂,然后再把吸收液添加到相关设备中,再进行后续的脱硫;或者是运用其他干燥方法把吸收塔中的物质进行分离;亦或是把工业废气和S02进行融合,从而进行化学反应,达到脱硫的反应。

湿法脱硫技术一般是在比较大的锅炉的生产中运用,其包括海水脱硫技术和双碱法脱硫技术,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是运用某种物质在排烟通道尾部对烟气进行处理,保证脱硫剂和脱硫产物都处于潮湿的状态,这种方法可以使脱硫率达到90%以上。

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尹华梅

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尹华梅

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尹华梅摘要:虽然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普及,但由于所需电力总量较大与发电技术的限制,我国现有供电方式仍以火力发电为主,这无疑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了冲突,故现阶段社会愈加重视起电厂排放的净化工作,并提出了更高的气体净化要求,现有的脱硫脱硝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革新,才能取得更高的应用成效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应用1 脱硫脱硝传统技术传统的脱硫、脱硝技术是在我国使用普遍的技术,相对而言较为成熟,Wet-FGD+SCR/SNCR的方法主要是利用脱硫烟气湿法和选择性硝化恢复工作来实现的,两者工作是相互联系的。

其中烟气脱硫湿法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利用石灰、石灰石对于二氧化硫的固定作用,来使得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明显降低,可除去90%以上的二氧化硫。

但是其缺点就在于大量的石灰石、石灰的使用增大了进行烟气处理中的成本,许多企业无法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

另外,脱硫产物硫酸钙、亚硫酸钙的后续处理和二次污染问题的处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1 SICS法催化氧化(有机催化法)脱硫脱硝工艺流程示意2 电厂脱硫脱硝系统现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工业生产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伴随着电能生产而来的就是环境保护的制约。

据工业数据局统计,我国目前70%的电能生产都依赖于火力发电,而其他新型发电形式在技术要求或环境要求上仍有一定不足。

用于发电的煤炭往往质量较差,而高质量的煤炭多用于化工生产或炼焦。

例如:目前我国发电常用煤炭资源为褐煤,其煤化效率低,发热值较低。

因此,高效的电能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似乎有着不可协调的冲突关系。

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我国出台了《电厂超低排放烟气治理技术规范》,其中提出了烟气排放的要求与标准,传统对烟气都是采用石膏祛湿工艺进行脱硫,而新时期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开始发挥自身优势,例如:喷淋层、流畅均化、符合脱硫脱硝塔、PH分区脱硫技术、低低温除尘技术等,能够提高脱硫效果。

浅谈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

浅谈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

浅谈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摘要:当前,我国主要的供电方式是以燃煤发电为主,这种方式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由于近几年来国家对环保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火力发电企业必须要重视起排烟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应用,只有满足环保的要求电厂企业才能实现良好发展。

对此,电厂企业必须要对现有的脱硫脱硝技术进行有效的更新和升级,全面落实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应用。

关键词: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应用引言因为煤炭的燃烧原因所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硫达到了其总量的85%,氮氧化物占到了60%,因为他们引发的酸雨占据到了总量的82%。

依据相关探究结论可得:中国每年因为二氧化硫直接、间接导致的经济方面的损失大约是亿万元,目前,中国每年因为酸雨污染的问题导致的经济方面的损失大约是5000亿元,而其中涵盖的氮氧化物导致的经济方面的损失更是达到了1100亿元。

1传统技术当今时代中,在中国以及国际上普遍应用的进行脱硫脱硝一体化处理的这项技术是Wet-FGD+SCR/SNCR,它的技术核心是采用湿式的方式对烟气进行脱硫以及选取性促进消化还原,或者选取性不进行促进消化还原的技术开展脱硝工作。

采用湿式的方式对烟气进行脱硫普遍使用的是应用石灰或者石灰石的钙法,进行脱硫工作的效率会比90%要大,它的劣势是工程量巨大,初步进行投资以及运营期间成本太高,还极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出现。

2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2.1同时脱硫脱硝技术2.1.1电子束照射法这一技术的应用在国内是比较常见的,同时处理效果也是最为明显有效的,它主要是往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射入一些带有能量的电子的束,这些带有能量的电子束能将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转化成硝酸铵和硫酸铵,这项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同时在国内应用的比较广泛。

高能等离子体氧化物能将煤燃烧产生的污染物进行高效氧化,同时操作相对简单便利且设备的运行也相对稳定,高能离子工作时也不会对任何设备造成损坏,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硫酸铵和硝酸铵可以制成化肥,经过电子束照射处理过的烟气可以直接排入到大气当中。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能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燃煤火电厂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燃煤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我国对火电厂烟气的净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成为了重点。

本文将从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与节能环保方面进行探讨。

一、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概述1. 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从而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目前常见的烟气脱硫方法包括湿法石膏法、干法石灰石法和氨法等。

湿法石膏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将石膏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达到脱除二氧化硫的目的。

烟气脱硝技术是指采用各种方法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从而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常见的烟气脱硝方法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以及催化氧化法等。

SCR技术由于具有高脱硝效率、低能耗和低副产物生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的烟气脱硝工程中。

目前,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各地燃煤火电厂纷纷按照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进行烟气脱硫脱硝改造,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京能集团旗下的燕山热电厂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湿法石膏法脱硫技术,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大幅降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与此该公司还引进了SCR脱硝技术,通过对烟气进行催化还原处理,有效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

神华集团、华电集团等国内大型火电企业也在技术改造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不断提高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水平。

1. 节能作用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烟气脱硫过程中所需的吸收剂以及脱硝过程中的催化剂等均属于能源材料的消耗,但通过技术改造和优化设计,可以降低该消耗量,提高设备和反应效率,从而达到节能要求。

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

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

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本文以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研究与应用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从流程设计、物料衡算与热量计算阐述一体化工艺的具体作业内容,分析活性炭吸附法、电子束辐射技术、等离子法与高级氧化法等在电厂脱硫脱硝作业中的具体应用,为火电厂烟气处理工作的高效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标签: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引言:随着工业产业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快速发展,其对能源资源量的需求逐渐增多,大幅增加了电厂等能源企业日常运行的任务量。

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是电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免电厂排放的烟气危害空气质量与大气环境,如若脱硫脱硝技术应用不到位,很可能使得硫化物、氮化物与粉尘颗粒等污染物质被大量排入到空气中,成为引发酸雨问题与雾霾现象的重要因素。

1 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现状针对烟气的脱硫脱硝技术已经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间,现阶段成熟的一体化处理工艺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脱硫作业方面,实际的电厂生产过程中已经广泛运用了十分成熟的脱硫工艺,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但对于当前的烟气脱硝作业来说,还没有能够达到完美处理效果的技术手段,主要原因是在脱硝处理烟气的过程中,许多副产物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现有的科学工艺也难以将其高效转化,并减少此类物质对环境带来的危害等。

若将这种不可收集的物质向空气环境中排放,很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因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同步脱硫技术与脱硝技术成为成为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话题,其意在构建一体化的处理模式,并实现对整个脱硫脱硝过程的优化与调整,无害化处理所有有害的附加产物,或是将其进行回收利用[1]。

2 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设计粗放式是传统电厂生产作业方式的主要特点,其不仅显著增加了能源的消耗量,还伴随着污染物质持续不断的产生,在城市建设切实推进环保事业的背景下,任何高效处理烟气问题成为许多电厂面临的重要课题。

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研究与应用为烟气处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注入新活力,处理污染物质的作业效率大幅提高,显著减轻了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促进电厂等能源生产企业步入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应用研究王鸿儒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应用研究王鸿儒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应用研究王鸿儒摘要:利用相应的技术对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污染物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从而有效降低火电厂排放的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是燃煤电厂达到相对节能环保的生产目标必须要做的事。

火电厂的发电方式主要以燃烧为主,排放污染物为氮氧化物,是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

电厂企业必须要对现有的排烟问题进行有效的脱硫脱硝处理,这样才能符合国家环保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一、关于脱硫脱硝概述分析脱硫脱硝技术绝大多数都被应用到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的处理中,因为氮氧化物与硫氧化物是对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脱硫脱硝技术发展越来越完善,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净化空气产生很大影响。

脱硫脱硝一体化是一种系统性技术,能够在同一时间处理硫、硝。

近几年,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逐渐引起了很多国家的重视与关注。

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①烟气脱硫与烟气脱硝共同组合技术;②吸附剂脱硝脱硫;③对当下烟气脱硫综合系统进行改造,适当增加脱硝功能。

如果使用两套不同装置来进行脱硫、脱硝,将会造成整个投资、管理与运行费用提升。

很多现代工业化国家在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方面都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并且在诸多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带来的作用与效果非常明显。

二、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现状2.1炭基材料法炭基材质分子结构空隙较大,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具有较高的耐酸耐碱特性,可以再次重复利用,是天然的催化剂和吸附剂。

常用的炭基材料有活性半焦、活性炭纤维、活性焦及活性炭。

活性焦脱硫脱氮技术起源于德国,该工艺的设备主要是活性焦流化床吸附器。

通过吸附器的处理,可以将烟气中的SO2成分氧化处理,产生的SO3可以溶解于水,形成的稀硫酸气溶胶被活性焦吸附。

对吸附着SO2的活性焦进行热处理,可以再次生成SO2,经过克劳斯反应就可以把硫收回来,而活性炭可以多次反复利用。

活性炭吸附技术不仅能脱除SO2及NOx,还可以对烟气中的重金属、汞、烟尘粒子、微量元素、易挥发的有机物等。

脱硫脱硝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脱硫脱硝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脱硫脱硝一体化的研究现状脱硫脱硝一体化是指将燃煤电厂的脱硫和脱硝设备进行整合,采用一套设备同时进行脱硫和脱硝处理。

这种一体化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还可以提高脱硫、脱硝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一、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原理目前,国内外对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在脱硫脱硝反应器设计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仿真模拟,优化反应器结构和工艺参数,提高了脱硫脱硝效率。

在脱硫脱硝催化剂研究方面,研究人员不断改进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催化剂的成本。

在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集成方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智能化、自动化的控制系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和燃煤电厂的数量增多,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未来,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将朝着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将进一步提高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环保性能。

将加强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与其他清洁能源技术的结合,如光伏、风能等,实现能源多元化和清洁化。

将加强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将进一步完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监测和管理体系,提高系统的可视化和可控性,加强对系统的运行维护。

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在燃煤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大气污染源的脱硫脱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燃煤电厂方面,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可以减少燃煤电厂对大气的污染,降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在钢铁厂方面,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可以减少钢铁炉石高炉的氮氧化物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在化工厂方面,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可以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探讨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探讨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探讨我国一次能源的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例已经高达70%,其中燃煤电厂是我国耗煤和氮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场所。

因此在控制燃煤电厂所排放的氮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硫,这是当今我们国家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首要任务。

一.脱硫脱硝机理脱硫、脱硝是除去或者是减少燃煤的过程之中的NOx和SOX,如何经济有效地控制燃煤之中SOX和NOx的排放量是我国甚至是世界节能减排的领域之中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迄今为止,达到工业应用规模一体化的技术主要有炭基材料法、臭氧氧化法、电子束照射法、脉冲电晕法、金属氧化物催化法等。

这些技术采用的方法是把气态污染物中的硫和氮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较稳定形态,如硫酸盐和硝酸盐进而工业利用。

二、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1、传统一体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国内外使用比较广泛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主要是WET-FGD+SCR/SNCR组合技术,也就是湿式烟气脱硫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或者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的组合。

(WET-FGD:湿式烟气脱硫;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湿式烟气脱硫一般用的都是石灰脱硫或石灰石脱硫,其效率均在90%以上,但是其缺点就是工程规模大,一次性的投资以及运行费用比较高,且易形成二次污染。

2、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工艺主要就是通过添加剂来充分的提高NO的溶解度在气/液段就将NO氧化成NO2。

湿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现今是处于研究的阶段,主要包括了氧化法与湿式络合法。

(1)氧化法。

氯酸氧化工艺采用的是湿式洗涤系统在一套设备之中同时的去除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

该方法采用的是氧化吸收塔以及碱式吸收塔两段洗涤工艺,在去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同时对有毒重金属元素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如Se、Hg、Pb、Cd、Be以及As等等。

研究在酸性的条件之下来充分的利用双氧水将SO2和NOX氧化成硝酸和硫酸的工艺。

(2)湿式络合吸收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
摘要:燃煤电厂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文章通
过对大气污染环境状况进行概述回顾,对电厂脱硫脱硝的必要性展开论述,分析
了工艺的基本原理以及工业化应用情况,并对于未来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趋势进
行了讨论,指出具有应用前景的脱硫脱稍技术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1引言
大气污染是21世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而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随着电力行业
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如今用电量越来越大的中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起来,而
我国的发电主要还是以火电为主,目前绝大多数电厂采用煤作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这样就
会产生较多的污染物,严重地污染了大气环境,所以对于在电厂脱硫脱氧一体化的工艺研究
有着重要的意义。

2电厂烟气的危害性
燃煤电厂中的锅炉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有许多污染物,大气污染造成的自然灾害也在
我们身边频繁发生,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的作用引起的,比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化物等,酸雨、气候异常、光化学烟雾等严重地影响
了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燃煤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氮氧化合物直接是有毒的,硫
化物于建筑物和庄稼的破坏力极大,对树木的生长造成危害,这些大气的污染物不仅直接影
响到人类的健康生活,而且对于现代的好多疾病与大气污染紧密相关。

3干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关于脱硫脱硝技术在各国都在进行研究,对于二氧化硫的污染,虽然我国己经投入了大
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效果不是很明显,追其原因主要还是我国的电厂在发电
过程中所使用设备在脱硫方面的效率较低,只能将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转化,其他的还是对大
气造成了污染,通过分析是我国的脱硫技术,目前主要用到的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方法有以
下几种:
3.1SNRB工艺
SNRB工艺是把所有SO2,NOx和颗粒的处理都集中在一个高温的集尘室内。

其原理是在
省煤器后喷入钙基吸收剂脱SO2,在气体进入悬浮有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的布袋前喷入
NH3,在布袋除尘器的滤袋中悬浮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以去除NOx。

该工艺脱硝效率高、
占地小、运行稳定,并且在脱氮之前已除去只要和颗粒物,工艺适用性好,因而减少了催化
剂层的堵塞、磨损和中毒。

但其工艺的不足在于需要采用特制的耐高温陶瓷纤维编织的过滤袋,因而增加了成本,距离大规模工业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

而且有废渣产生。

3.2 Cu0吸附法脱硫脱硝技术
Cu0吸收法脱硫脱硝技术即采用Cu0复合物作为吸附剂,针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
化物进行吸收,当前最为常用的吸附剂主要有Cu0-A1203和Cu0-Si02。

C u0在一定的温度下
可以与烟气中的S02反应生成C uS0:
针对其反应过程来看,Cu0在一定反应温度(3000C}5000C)下可以与烟气中的SO:生成
CuS04,其回收效率也是比较高的,要想促使其更好的进行反应,其温度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提升,而CuSO、和Cu0可以作为催化剂,在通入NHS的情况下以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催化还原NOx,对于吸收饱和的CuSO、可以进行还原,再生成Cu0重新利用副产物SO:进行制酸,避
免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这种方法可以使脱硫率达到90%以上,脱
硝率达到75%,当温度略有升高达到750℃时,其脱硫脱硝的效果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且不产生废渣废液,无二次污染。

并且采用这种Cu0吸附法脱硫脱硝技术还能够达到99.9%
的除尘率。

但其存在的问题在于吸附剂的稳定性差,因为在不断进行吸收、还原、氧化的过
程中Cu0的活性逐渐下降甚至失去作用;同时,反应温度较高,需要加热装置。

3.3活性炭法
活性炭作为一种很好的吸附剂,一种空隙结构丰富、比表而积大、吸附性能好的吸附材料。

可以吸收SOZ,OZ.H20,形成硫酸,并与氨反应达到同时脱硫脱硝的目的。

从19世纪起就广泛用于空气清洁剂和废水处理剂。

活性炭吸附法脱硫脱硝工艺优势很明显,活性炭表而含有多种官能团,既是优良的吸收剂,又是催化剂与催化剂载体,其吸附过程不使用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占地小、建设费用低,是一种非常好的脱硫脱硝剂。

虽然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应用,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4电子束辐射技术
电子束辐射技术主要是高能电子束辐射作用下,利用除尘器使烟气中的固体颗粒和灰尘净化,然后在冷却塔内进行冷却降温,在烟气进入反应器之前,注入接近化学计量的氨气,然后进入反应器,再利用高能电子束辐射烟气,使N2,O2、水蒸气等发生电离辐射,产生自由基等活性物质。

这些高价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雾状的硫酸和硝酸,烟气中的SOz和NOx被氧化成S03和NO2,然后与进入的氨发生反应生成硫钱和硝钱经造粒处理后可作化肥。

3.5脉冲电晕法脱硫脱硝技术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技术的基础是电子束辐射法,脉冲电晕法使用高压电源电晕放电来取代昂贵的电子加速器产生高能电子,电子束照射法是由加速器产生的,二者基本原理相同,其反应机理是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能量电子、离子和其他粒子,这些活性粒子在与污染物互相碰撞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电化学反应,会形成单原子分子,并产生臭氧,与烟气中的水形成相应的酸,酸再和氨形成酸钱,达到同时脱硫脱硝的目的。

目前虽然这种技术具有同时脱硫脱硝,操作简单的特点,但是试验研究并不充分,而且在具体脱除效果的实现上并不理想。

4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燃烧过程会产生SO2和NOx等污染物,火力发电带来的大气污染不是单方面的。

燃煤电厂中针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必须针对相应的技术进行严格的审查,我国在设备方面需要改进,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同时也缺乏相关的经验,所以对于我国的一些电力发电设施在修建的时候加入的脱硫脱硝设备并没有发挥到作用,需要在电厂脱硫脱硝这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深入的研究,提升其脱硫脱硝效率,减小在处理效率、处理成本等方面的差距,将其产生的污染程度降到最小,促使其更进一步的体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勇,李秀峰.火电厂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协同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及建议[J].江西化工,2011(3).
[2]刘涛,曾令可,税安泽,等.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研究现状[J].工业炉,
2007.29(4):12-15.
[3]冯威.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发展[J].广州化工,2013(3).
[4]沙乖凤.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2013,24(3):315-3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