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微课《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微课《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微课《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圆,通过老师骑摩托车去学校情境,自然引出有趣的数学问题:“我从家到学校大约1500米。今天来校时,车轮大约转动了多少圈呢?”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一圈一圈数吗?太麻烦了。怎么办?关键是找到车轮转动一圈所走过的路程。

课件演示协助理解:绳绕法......滚动法....还有直接用卷尺量等等。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各种方法的共同点:即化曲为直。

设计意图:润物无声,深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内在需求。

二、深入探究,找寻规律。

我们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圆的周长呢?

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相关?和半径相关?和直径相关?我借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直径越长,圆的周长也越长。即圆的周长c除以直径d=圆周率π。而后出示圆周率,并且把它最原始的一面体现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读一读,感觉很长,读不完,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体验,感受感受,学生一定会由衷地发出感叹:哇!这就是圆周率!此时学生有这样的疑惑:这么长的数,计算怎么办?问题切中要害,我适时引出实际应用中,如果不要非常精确的话,只需取它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π≈3.14。

推导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设计意图:借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密切联系,为学生顺利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作好铺垫。将圆周率最原始的一面通过课件体现出来,给学生以视觉上以及思维的冲击,更好地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圆周率。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回应课伊始的问题:王老师骑摩托车来校,车轮的直径大约是38cm,如果平

均每分钟转200周,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大约需要多少分钟?(得数保留整数)

设计意图:千金难买回头看哪。解决课伊始的问题,体会学有所用的快感。从此,学生的心里深深地烙下数学的印。

四、拓展延伸,回味无穷。

请用你今天所学的知识,下课后想办法求出学校足球场和篮球场中间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出示学校美丽的校园图,引导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尽而思无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