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路由在多校区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和实现(学习案例)1.doc

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和实现(学习案例)1.doc

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和实现(学习案例)1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和实现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姓名:XXX学号:XXXXXXXXX小组成员:指导教师:一、具体设计任务(1)题目: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与实现(2)任务:某高校现有两个地理位置分离的分校区,每个校区入网信息点有2000多个,现准备通过科教网接入因特网,但从科教网只申请到4个C类网络(222.191.1.0——222.191.4.0),为了安全,要求每个分校区的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不在同一广播域。

同时,学校有若干台应用服务器,同时对内和对外提供Web等网络服务。

(3)要求:(1)分析以上情况,结合实验室条件,完成需求分析;(2)列出所需设备,设计完成网络拓扑结构图;(3)在实验环境下完成设备的具体配置;(4)调试验证。

二、基本思路及所涉及的相关理论(1)相关理论:●虚拟局域网VLAN的划分;●网络地址转换NA T(静态NA T配置、动态NA T配置及端口多路复用PAT);●路由表的配置(回址路由和默认路由);●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2)基本思路:●虚拟局域网VLAN[1]主要为了解决交换机在进行局域网互连时无法限制广播的问题。

这种技术可以把一个LAN划分成多个逻辑的LAN——VLAN,每个VLAN是一个广播域,VLAN 内的主机间通信就和在一个LAN内一样,而VLAN间则不能直接互通。

所以通过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可以很好地达到把每个分校区的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分在不同的广播域。

这样,广播报文被限制在一个VLAN内,使得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不能直接通信。

所以,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不但增强了局域网的安全性,同时也灵活于构建虚拟工作组,用VLAN可以划分不同的用户到不同的工作组,同一工作组的用户也不必局限于某一固定的物理范围,所以也很好解决了该高校有两个地理位置分离的分校区的问题,使得网络构建和维护更方便灵活。

职业学院大规模多校区校园网规划、设计与实现

职业学院大规模多校区校园网规划、设计与实现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论文(设计)题目:大规模多校区校园网规划、设计与实现班级:12级信息安全班姓名:袁帅学号:1212208134指导教师:黄晓波时间:2014 年5月15 日目录内容摘要第一章引言1背景及意义2目前校园网建设现状第二章需求分析1网络应用需求2网络安全需求3网络可靠性需求4网络管理需求5常用网络技术简介交换技术路由技术安全技术无线技术第三章网络规划与设计1网络设计目标2规划设计原则3整体拓扑图4信息点分布5IP地址规划6vlan规划7网络安全防护设计8无线网络规划9接入层设计10汇聚层设计11核心层设计12网络设备选型13服务器选型第四章网络实现与配置1交换技术实现2路由技术实现3服务器技术实现4安全技术实现5无线技术实现第五章网络测试验证1网络连通性测试2服务器测试3网络安全测试第六章总结致谢参考文献.大规模多校区校园网规划、设计与实现袁帅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设计一个切实可行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的校园网络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技术特点和目前校园网的普遍需求及实际应用,讲解了校园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路由器,三层交换机,无线AP,服务器等网络设备,VLAN,和IP地址,同时对主要设备进行了选型。

最后,对整个设计进行总结,分析校园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校园网;设计方案;方案实现联网接入应用平台电子图书课件系统教务管理办公学习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

这些变革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大力发展计算机教育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教育。

建设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已成为我国各教育部门,各级学校都已建成或正在拟建各种教学网络,发展和建设校园计算机网络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2设计原则2.2.1先进性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相应要比较高。

为了能够达到最加效果,本着最小投资的原则,在本方案中决定采用cisco的网络设备。

某学院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某学院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1.1.6 系统集成所共同追求的设计目标:
建成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和开放性的校园网络,它应支持流行的 SNMP 等网络管理协 议; 采用 Internet 上的标准协议--TCP/IP 协议,提供校园内部及面向全球的 WWW 服务、 FTP 服务、NEWS 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完全接轨; 同时它还应具有支持通用大型数据库的功能,支持多种协议,具有良好的软件支持; 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容易升级; 最后,它还应针对学院的教学特点,具有一些基本的教学功能,以完成学院的基本 教学任务。
1.1.3 校园网络系统设计方案应满足如下要求:
网络方案应采用成熟的技术,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 采用国际统一标准,以拥有广泛的支持厂商,最大限度的采用同一厂家的产品; 方案应合理分配带宽,使用户不受网上“塞车”的影响; 应充分考虑未来可能的应用,如桌面将承受大型应用软件和多媒体传输需求的压力; 该网络方案要具有高扩展性。能为用户未来数目的扩展具有调整、扩充的手段和方 法; 该网络应是面向连接的,能够实现虚拟网(VLAN)连接; 考虑三对用户现有网络的平滑过度,使学院现有陈旧设备尽量保持较好的利用价值;
校园网设计主导:
1.“度身定制” 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了定量分析。站在用户的立场上为用户“度身定制”出
这个网络方案。 2.“素质教育与 Intel 先进技术的完美结合”
采用 Intel 全线产品,从主交换机到服务器,从网络集线器到 CPU,从多 媒体教学软件到网络管理软件。真正实现了“现代化素质教育与 Intel 先进技 术的完美结合”。
1.1.2 校园网对主机系统的主要要求:
主机系统应采用国际上较新的主流技术,并具有良好的向后扩展能力; 主机系统应具有高的可靠性,能长时间连续工作,并有容错措施; 支持通用大型数据库,如 SQL、Oracle 等; 具有广泛的软件支持,软件兼容性好,并支持多种传输协议; 能与 Internet 互联,可提供互联网的应用,如 WWW 浏览服务、FTP 文件传输服务、 E-mail 电子邮件服务、NEWS 新闻组讨论等服务; 支持 SNMP 网络管理协议,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实验七 多网段网络组建与动态路由配置

实验七 多网段网络组建与动态路由配置

实验七多网段网络组建与动态路由配置一、实验内容与要求1、理解RIP动态路由原理,练习动态路由配置;2、掌握对路由器有关状态获取和分析的方法;3、按照拓扑图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配置设备;4、完成连通性和包传输路径基本测试。

二、实验设备或仪器两台2620XM路由器,三台PC机,一台2950-24交换机,一台HUB-PT集线器,DCE/DTE Cable一条,伊通县四根、反转线一条三、实验原理动态路由协议可以允许网络快速的更新和适应于变化,大多数网络采用动态路由,因为它能使网络自动适应变化;其缺点是会增加网络的开销。

本实验将使用RIP作为路由选择协议,RIP设计用于工作在中等大小的局域网中,并不适应与更复杂的环境。

RIP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从一个有路由选择协议RIP版本1改进到了无路由选择协议RIP版本2,RIP2除了具有RIPV2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以下增强特性:支持身份验证、支持无类别子网掩码、使用路由标记、使用D类地址244.0.0.9组播传送路由选择更新信息。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本次实验的拓扑图与配置参数表如下:图6.1 实验参考拓扑图1.1、先进入全局配置模式,执行命令“erase startup-config”,清除缓存的配置文件;使用“reload”命令重启路由器:Router>enRouter#erase startup-configErasing the nvram filesystem will remove all configuration files! Continue? [confirm][OK]Erase of nvram: complete%SYS-7-NV_BLOCK_INIT: Initialized the geometry of nvramRouter#reloadProceed with reload? [confirm]%SYS-5-RELOAD: Reload requested by console. Reload Reason: Reload Command.System Bootstrap, Version 12.1(3r)T2, RELEASE SOFTWARE (fc1)Copyright (c) 2000 by cisco Systems, Inc.cisco 2620 (MPC860) processor (revision 0x200) with 60416K/5120K bytes of memorySelf decompressing the image :########################################################################## [OK] 两台路由器分别配置名字为Router1和Router2。

动态路由在多校区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动态路由在多校区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技术Special TechnologyI G I T C W 专题68DIGITCW2021.011 网络总体设计现代化网络系统,通常采用星型结构,这种网络结构适用于同一楼层,占地面积较小,传输速率很大。

通常情况下,参与组网的设备连接交换机或集线器进行数据流通。

星型结构具有操作简单,扩展能力较高,投入成本不多,方便进行共同管理的优点。

校园网分布广泛,在分层布线时一般选择树形结构,每一层的交换机及集线器在本楼出口进行连接。

如果是进行大学校园的校园网设计,通常采用三层结构,连接多个校区的高速主干。

在进行网络选择时要考虑网络结构的整体性和时效性,提升网络传输速率。

可以选用动态路由作为多校区校园网的主要路径,结合网络系统的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

进行校园网的框架设计要进行网络需求调查,明确学校的整体规模和教学性质,根据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网络系统,进行学校信息设施的有效建设。

分析校园网络的具体需求,明确校园网的服务条件和具体类型,根据应用需求设定建设目标,根据学校区域的分布情况,进行校园网络的分析规划,也考虑不同校区之间的联系情况,选择合适方案。

通常来说,分校区间均采用以太网络结构,兼容能力较强,方便进行操作。

大学校园需要应用各种信息化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比如远程听课,视频听课等多媒体应用,要提升校园网络的信息传输效率。

采用万兆路由交换机作为工作设备,同时应用三层交换机,提升校园网络的信息条件,提供质量更高的多媒体教学服务。

如果信息覆盖面积在几十千米范围内,可采用SDH 信息技术,投入成本要有所增加,价格较为昂贵,但工作质量更好。

高速路由器有较好的隔离作用,但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效率不高。

校园网络从核心区域获得了有限的IP 地址,可提供的网络服务有限,只能进行网络信息发布或者科学研究工作。

专用网址可以实现 IP 地址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构成校园网络结构的应用主体。

但和其他大学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同,这是万不得已的应用模式,从这一角度来说,也可以有效减少网络黑客的打扰,提升校园网络的稳定性。

全校师生版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全校师生版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全校师生版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网已经成为学校师生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全校师生的需求,设计和实现一套功能齐全、稳定可靠的全校师生版校园网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如何设计和实现这样一套校园网系统。

首先,全校师生版校园网的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 网络覆盖范围广泛:校园网应该覆盖整个校园区域,包括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主要场所,以满足师生在不同地方的上网需求。

2. 网络安全保护:校园网应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防止黑客入侵和信息泄露,同时保护师生的账号和个人隐私。

3. 网络速度快捷:校园网应具备较高的网络传输速度,以满足师生在学习、工作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

4. 便捷的登录和使用:校园网的登录界面应该简洁明了,操作简单方便,师生可以通过统一的账号密码快速登录,并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种网络资源。

接下来,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实现全校师生版校园网的具体步骤:1. 建设高速网络基础设施:首先,学校需要建设高速、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光纤、交换机、路由器等。

这些设备配备应与学校的规模和师生数量相适应,以确保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2. 部署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为了实现便捷的登录和使用,学校需要部署一个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

该系统应允许师生使用学校指定的账号密码进行登录,并确保账号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3. 提供基础网络服务:校园网应提供一系列基础网络服务,如网页浏览、网络搜索、电子邮件等。

这些服务应具备高速、稳定和安全的特点,以满足师生日常学习和工作的需求。

4. 构建资源共享平台:除了基础网络服务,校园网还应该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包括课程资料、学术论文、图书馆资源等。

这些资源应该以统一的方式进行分类和管理,方便师生快速获取和使用。

5. 提供在线学习和交流平台:校园网应该提供在线学习和交流平台,包括线上课程、学术论坛、讨论组等。

这些平台将促进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多园区校园网课程设计

多园区校园网课程设计

多园区校园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多园区校园网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网络架构及功能特点;2. 学会分析多园区校园网的网络需求,了解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3. 掌握多园区校园网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设备进行多园区校园网搭建与调试的能力;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项目中进行有效分工与协作;3.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多园区校园网运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3.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尊重、责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多园区校园网设计与实施过程中。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多园区校园网的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多园区校园网的设计与实施方法,提高其网络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多园区校园网概述- 网络基础知识回顾- 多园区校园网的概念与特点- 网络拓扑结构与园区布局2. 多园区校园网设计与实施原则- 网络需求分析- 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 网络设备选型与应用3. 网络架构与协议- 局域网技术及其应用- 广域网技术及其应用- 网络协议及其配置4. 网络安全与管理- 网络安全策略与设备-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管理软件与监控5. 实践环节- 多园区校园网搭建与调试- 网络性能测试与优化- 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6. 案例分析与讨论- 成功案例分析- 学生项目实施与展示- 问题讨论与解决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与教材章节相对应。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多园区校园网相关知识,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职业学院大规模多校区校园网规划、设计与实现

职业学院大规模多校区校园网规划、设计与实现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论文(设计)题目:大规模多校区校园网规划、设计与实现班级:12级信息安全班姓名:袁帅学号:1212208134指导教师:黄晓波时间:2014 年5月15 日目录内容摘要第一章引言1背景及意义2目前校园网建设现状第二章需求分析1网络应用需求2网络安全需求3网络可靠性需求4网络管理需求5常用网络技术简介交换技术路由技术安全技术无线技术第三章网络规划与设计1网络设计目标2规划设计原则3整体拓扑图4信息点分布5IP地址规划6vlan规划7网络安全防护设计8无线网络规划9接入层设计10汇聚层设计11核心层设计12网络设备选型13服务器选型第四章网络实现与配置1交换技术实现2路由技术实现3服务器技术实现4安全技术实现5无线技术实现第五章网络测试验证1网络连通性测试2服务器测试3网络安全测试第六章总结致谢参考文献.大规模多校区校园网规划、设计与实现袁帅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设计一个切实可行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的校园网络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技术特点和目前校园网的普遍需求及实际应用,讲解了校园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路由器,三层交换机,无线AP,服务器等网络设备,VLAN,和IP地址,同时对主要设备进行了选型。

最后,对整个设计进行总结,分析校园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校园网;设计方案;方案实现联网接入应用平台电子图书课件系统教务管理办公学习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

这些变革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大力发展计算机教育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教育。

建设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已成为我国各教育部门,各级学校都已建成或正在拟建各种教学网络,发展和建设校园计算机网络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2设计原则2.2.1先进性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相应要比较高。

为了能够达到最加效果,本着最小投资的原则,在本方案中决定采用cisco的网络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路由在多校区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作者:朱成胡伟群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第08期摘要:该文通过对主要的动态路由协议的介绍,根据典型高校校园网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多校区校园网的动态路由进行选择与设计,并给出了路由网络设备动态路由协议的实际配置,通过在多校区校园网中应用了OSPF协议,可大大提高多校区校园网之间互联的稳定性。

关键词:动态路由协议;RIP;EIGRP;OSPF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8-1806-03Dynamic Routing Protocol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in Several Area Campus NetworkZHU Cheng, HU Wei-qun(Information Center, GuiLin Medical College, GuiLin 541004, China)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principal Dynamic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practicality of campus network, choose and design the dynamic routing protocol in several area campus network. the dynamic OSPF route, implemented in several area campus network, can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campus network between different campus area.Key words: dynamic routing protocols; RIP; OSPF; EIGRP1概述随着高校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校园网的规模也随着不断扩大,同时校园网多媒体教学、视频和大量管理系统的应用,使网络数据流量不断增大。

校园网是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硬件平台。

在规划与建设阶段,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完成整个校园网的路由设计,使路由结构高效合理,以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与整体性能。

路由协议包括动态路由协议和静态路由协议,静态路由是在安装网络设备时根据网络的规划逐条配置路由,网络结构发生变化,也应修改相应的路由。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静态路由协议已很难满足网络建设、管理和路由的需求。

对较大规模的网络,一般使用动态路由协议(dynamic routing protoco1),路由随网络设备运行情况的变化而自动改变。

2动态路由协议的介绍路由协议根据算法动态路由协议又分为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目前网络设备支持的动态路由协议主要有以下几种:RIP(路由信息协议;IGRP(内部网关路由协议);EIGRP(增强的IGRP,);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等[1]。

RIP协议就是典型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是不同网络设备间第一个开放和应用最广的路由协议,它算法简单,适合于网络拓扑结构相对简单、数据链路故障率低的小型网络中,在路径多时收敛速度慢,占用带宽资源多,RIP协议已不能适应大规模网络的使用。

RIP有两个版本:RIPvl和RIPv2。

IGRP是思科开发的一种动态的、长跨度的路由协议,使用向量来确定到达一个网络的最佳路由,由延时、带宽、可靠性和负载等来计算最优路由,它在同个自治系统内具有高跨度,适合复杂的网络[2]。

与RIP相比,IGRP的收敛时间更长,但传输路由信息所需的带宽减少[1]。

但IGRP为思科公司私有协议,仅限于思科产品支持该协议。

EIGRP是增强型IGRP协议,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IGRP协议已不能满足网络建设的需要,思科公司又开发了EIGRP,该协议结合RIP和OSPF两种协议优点,把RIP等旧路由协议的简单性和可靠性与OSPF等新一代路由协议的优点组合起来,使得EIGRP很容易配置和使用。

EIGRP具有快速收敛,减少了带宽的消耗,增大网络规模,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IGRP和EIGRP可自动移植。

但是,EIGRP是思科公司开发的私有协议,因此,当思科设备和其他厂商的网络设备互联时,不能使用EIGRP协议。

OSPF协议是一种为IP网络开发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2]。

OSPF协议由三个子协议组成:Hello协议、交换协议和扩散协议。

其中Hello协议负责检查链路是否可用,并完成指定路由器及备份指定路由器;交换协议完成“主”、“从”路由器的指定并交换各自的路由数据库信息;扩散协议完成各路由器中路由数据库的同步维护。

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具有较高的效率,收敛时间短,路由表稳定,对跳数没有限制,采用组播进行链路状态更新,距离度量包含有链路延时信息,支持负载均衡,管理层次分明,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可以根据网络状态自动进行调整,局部的变动不会影响上层和全局的路由配置等优点。

OSPF路由采取分层结构,具有良好的伸缩性,适合结构复杂的大型网络[3]。

网络建设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路由的设计与协议的选择。

根据网络的规模以及网络的稳定性的要求等,规模小和结构简单的网络,应用简单,手工配置静态路由就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网络规模较大,应用比较复杂,就应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动态路由协议来实现网络的路由选择。

3动态路由协议在多校区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3.1典型网络结构本文以桂林医学院校园网作为实例,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神州数码DCRS7508路由交换机作为主校区东城校区校园网的核心交换机,神州数码DCRS7504路由交换机作为附属医院(临床学院)校园网的核心交换机,锐捷RG-S6810E路由交换机作为乐群校区校园网的核心交换机,锐捷RG-S6506路由交换机作为东城校区图书馆的核心交换机,以上四台路由交换机作为校园网的网络核心层设备。

整个校园网出口以东软NetEye千兆防火墙作为联接Internet的安全设备,防止网络攻击从Ineternet到校园网内部。

华为NE20路由器作为校园网联接外网的边界路由器,其上配置相应的策略路由实现联接Internet与Cernet网络。

东城校区DCRS-7508其中一个千兆单模光口连接东城校区图书馆的RG-S6506,一个千兆单模光口联接附属医院DCRS-7504,另一个千兆单模光口联接东城校区图书馆RG-S6506。

乐群校区RG-S6810E其中一个千兆单模光口连接东城校区图书馆的RG-6506,另一个千兆单模光口联接附属医院。

三个校区之间的网络实现了致少两条光纤链路的互联,提供了校区之间网络互联的备用链路,任何一个校区一条互联网络链路中断也不会影响到网络的使用。

提高了整个校园网的稳定性。

3.2动态路由协议的选择必要性静态路由已很难满足目前多校区校园网的互联,如采用静态路由,校区之间的互联链路发生故障只能手工配置静态路由到另外的互联链路上,采用动态路由协议可实现网络的路由自动选择。

动态路由协议的选择应考虑到网络的可靠性、灵活性、可扩展性、网络的规模、复杂性、流量的大小、路由协议的可管理性技术实现以及安全的需要等,并且应考虑现有的网络设备支持的动态路由协议。

另外,根据桂林医学院的网络设备支持动态路由协议的情况,而且,OSPF协议作为一种链路状态协议,具有较高的效率、收敛时间短、路由表稳定、管理层次分明、支持VLSM等优点,采用OSPF协议,可实现各校区之间网络互联的最佳路由。

同时,各校区之间任意一条链路中断或交换机故障,OSPF协议会重新学习路由,自动通过另一条新链路来实现网络路由的自动改变。

从而提高网络的故障冗余度,网络的稳定性大大提高[4]。

桂林医学院校园网主干网采用了OSPF动态路由协议。

3.3动态路由OSPF的设计桂林医学院的校园网由三个校区组成,各个校区包括多个教学楼和办公楼等,各校区校园网是一个星型结构的千兆交换式以太网,整个校园网的网络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作为网络的核心,是实现整个校园网的网内数据交换的核心,对网络起着核心的作用。

因此规划Area0为OSPF的骨干域核心层,建立整个网络的OSPF自治系统的主干区域,骨干域完成OSPF区域问路由信息的交换,网络的核心层由四台路由交换机组成。

这四台路由交换机一台负责东城校区的路由交换,一台负责乐群校区的路由交换,一台负责东城校区图书馆的路由交换,一台负责附属医院的路由交换。

在Area0中四台路由交换机都启用OSPF协议,负责区域问路由信息的交换。

为了校园网与Internet之间的互联的安全和稳定,边界路由器采用了静态路由与Internet实现互联。

如果四台路由交换机中的任何一台之间的互联链路出现了故障,造成网络拓扑发生改变,动态路由协议可以对校园网设备的路由信息进行快速调整,保证了校区间网络通畅。

汇集层负责核心层与接入层的连接,采用具有路由功能的三层交换机,汇集层与接入层的连接主要采用VLAN和VLSM技术,根据区域的划分与IP地址的规划,划分相应的VLAN,并且各个VLAN之间采用静态路由。

校园网的接入层作为最终用户接入网络的设备,采用二层交换机,在接入层中划分了逻辑子网,用VLAN技术来配置逻辑子网。

3.4动态路由OSPF的配置实现3.4.1区域划分桂林医学院校园网由三个校区组成,整个OSPF路由区域划分成一个骨干区域和若干个边缘区域,骨干区域由三个校区的四台核心路由交换机组成,边缘区域由各校区的汇集交换机与接入交换机组成.各区域的汇集交换机作为边界区域的ABR与骨干区域相连。

如图1所示。

图1网络拓扑图与OSPF区域划分图3.4.2核心路由交换机的关键配置1)东城校区核心路由交换机DCRS-7508 OSPF配置步骤与命令:Router Ospf定义OSPF区域:Area [区域号]redistribution connection配置VE接口连接ospf区域:Inter ve [vlan id]Ip ospf area [区域号]2)乐群校区核心路由交换机RG-S6810E配置步骤与命令:Router Ospf 1network 10.0.2.0 255.255.255.0 area 0network 10.0.4.0 255.255.255.0 area 0network 10.0.6.0 255.255.255.0 area 0network 10.0.8.0 255.255.255.0 area 3network 202.193.192.0 0.0.4area 03)附属医院核心路由交换机DCRS-7504 OSPF配置步骤:Router Ospf定义OSPF区域:Area [区域号]redistribution connection配置VE接口连接ospf区域:Inter ve [vlan id]Ip ospf area [区域号]4)东城校区图书馆核心路由交换机RG-S6506 OSPF配置步骤与命令: Router Ospfnetwork 10.0.4.0 255.255.255.0 area 0network 10.0.5.0 255.255.255.0 area 0network 192.168.90.0 0.0.10 area 03.5动态路由实现的测试采用动态路由协议OSPF后,校园网各校区间的互联自动通过OSPF路由学习功能,把整个区域的所有路由自动学习到路由交换机中,完全不需要人工设置路由,达到了路由自动寻找和更新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