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网箱养殖类型及其技术
农技指导: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

农技指导: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网箱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
目前,我国的海水网箱总数超过100万箱,年养殖产量50余万吨,约占全国海水鱼类年养殖产量的1/2。
网箱养殖在提供优质动物蛋白质,满足水产品消费需求和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的海水网箱绝大多数为简陋的小型木结构网箱,由于抗风浪能力差,只能拥挤在风浪较小的浅海内湾水域,致使近海养殖环境日益恶化,养殖病害频发,产品质量和效益不断下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同时,广袤的外海水域由于缺乏离岸养殖设施而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为突破制约我国离岸深水海域网箱养殖技术瓶颈,实现海水网箱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自“九五”后期以来,我国在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研制出适于我国海况条件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及配套养殖设施,研究并建立了各海区适宜养殖鱼类的深水网箱养殖技术与模式。
相关研究成果先后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辽宁省科技厅和教育部的技术成果鉴定,认为“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
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等多项成果奖励。
成果的应用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十三五”是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契合了现代渔业发展新要求,是“转型升级水产养殖业,推进生态健康养殖”的重要推广模式。
(三)提质增效情况目前我国已开发的深水网箱的周长可达40~120m,养殖水体700~17000米3,单网箱可产鱼8~500吨(依据不同的网箱规格和养殖种类),养殖水体和养殖产量是近海传统小型网箱的几十倍到几百倍。
此外,深水网箱养殖不仅可有效减少病害、污染和台风等造成的损失,同时由于养出的鱼类品质好、售价高,而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技术要点深水网箱养殖技术体系主要由“深水网箱+配套养殖设施+养殖技术工艺”三部分构成。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是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的关键技术,是海水养殖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近20年来,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在广东的实践与发展,丰富了我国海洋养殖工程科技的内涵,有效拓展了海水设施养殖空间,直接带动了网箱制造和网箱养殖两大产业的发展,成为海洋经济与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还拉动了化工、饲料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本文简述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的技术要点。
一、养殖海区选择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区一般选择在15~40米水深的半开放型海区,以泥沙质的平坦海区较好,海区要求潮流畅通。
流速在60cm/s以上,pH值8~8.5,海水透明度超过1m,溶氧5mg/L以上,主要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海水鱼类养殖要求的安全浓度及国家海区水质标准。
二、网箱海区布局深水抗风浪网箱的设置面积不宜超过养殖面积的10%,以减少养殖自身污染所造成的海区环境的破坏。
网箱布局应与流向相适应,这样可以使潮流畅通,网箱设置4~8个为一组,箱与箱间距10~20米,组间距80~100米,离近岸内湾距离应在500米以上。
三、养殖品种选择由于深水抗风浪网箱体积大,养殖容量高,通常在深海网箱中养殖游泳性较强的海洋鱼类,如军曹鱼、高体鰤、卵形鲳鲹等;也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宜于当地海域生态环境、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养殖技术成熟、病害少的品种为养殖对象。
同时,为了缩短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周期,便于生产管理,也可与陆基工厂化养殖设施小型网箱、池塘养殖等进行有机配套,从鱼苗、鱼种及成鱼养成等实行流水线的作业方式进行养殖生产。
四、苗种放养苗种的放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操作得当可以减少鱼的损伤,提高成活率。
1. 放养时间。
放养尽量选择在小潮平潮时刻,低温季节在晴天午后,高温季节在阴凉的早晚进行,水温要在15度以上。
以防水温太高或变化过剧致使幼鱼不能适应,从而产生不正常或痉挛死亡。
2. 放养规格。
放养规格与商品鱼的养殖、产量及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
深水抗风浪网箱由于体积大,养殖容量高,换网与倒箱等操作难度较大且受流速、风浪的限制,应尽量选择大规格的苗种进行放养,以达到一次放养一次收获的目的。
深海网箱养殖

深海网箱养殖1. 简介深海网箱养殖是一种在深海环境中,利用网箱进行水产养殖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在深海环境中进行养殖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水质和温度条件,同时具有更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深海网箱养殖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养殖领域,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人类食品需求。
2. 网箱设计与制造深海网箱的设计和制造是深海网箱养殖的基础。
网箱主要由网箱体和浮筒组成。
网箱体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可以让水流自由进出,并提供合适的光照条件。
浮筒则可以提供稳定的浮力,使网箱能够在水中漂浮。
网箱的材料一般选用耐腐蚀性强的材料,如塑料或不锈钢,以确保网箱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3. 深海网箱养殖环境深海网箱养殖的环境对于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合适的深海养殖区域是关键,需要考虑水深、水流速度和水质等因素。
其次,深海环境中的水温较低,需要考虑如何提供恒定的温度条件。
此外,深海环境中缺少足够的光照,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提供光源,如人工光源或者利用太阳能系统。
4. 深海网箱养殖物种选择深海网箱养殖可以养殖多种水生生物,包括鱼类、贝类和虾类等。
选择合适的养殖物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需要考虑物种的适应性、市场需求和养殖成本等因素。
同时,应该避免引入外来物种,以防止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5. 深海网箱养殖管理深海网箱养殖需要进行细致的管理和监测。
养殖期间需要定期检查网箱的状态,包括网箱的完整性、浮筒的浮力以及网箱内水质的情况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饲料投喂和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
通过综合管理,可以确保养殖物种的健康生长和最终的产量。
6. 深海网箱养殖的挑战和前景深海网箱养殖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深海环境的复杂性、设备制造和运输的困难以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
然而,深海网箱养殖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水产资源的减少,深海网箱养殖有望满足人类对食品的需求,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7. 结论深海网箱养殖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养殖技术。
深水网箱军曹鱼养殖试验

性鱼类, 如蓝子鱼、 平明、 黄鳍绸等以延长换网时 间, 减少换网次数和减轻劳动强度, 又可以充分利用水体 空间及天然饵料,提高经济效益。一般每箱 3 米x6 米x3 米可混养蓝子鱼 5- 10 公斤( 150 200 尾) 和黄鳍绸等 50100 尾。 更换下的网衣可用高压水枪冲洗或经日 晒后用木 棍敲打干净后备用。在日 常操作管理过程中, 必须经常检 查网衣有否破损、 是否绑牢、 盖网是否盖好等, 台风前后尤 以需要注意, 常有网破鱼逃的事件发生0
圆够等低值鲜杂鱼进行投喂, 杂鱼要新鲜, 其大小要适口, 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8%- 10% , 每天投喂一次, 投喂以鱼饱 食为准,同时依据当天的水温和风浪大小等情况有所调 整。 一般选择在平潮缓流的时候进行投喂。 饵料投喂时先 投少量于网箱中央,待大部分鱼游到水面抢食后多量、 分 散快投, 保证有足够摄食面积, 减少相互挤压的机会, 待抢 食不积极时应少量慢投,保证体质较弱的鱼也能吃到饵 料, 促进鱼群的生长均匀。每次投喂时应观察军曹鱼的摄 食情况、 活动状况和鱼体体色, 若有异常, 应及时找出原因
名 优
军曹鱼Rachycenc canadum (Linnaeus)隶 ron
属妒形 目、 军曹鱼科、 军曹鱼属, 俗称海鲡、 海龙
鱼, 英文名:Cobia。 军曹鱼分布于地中海、 大西洋 和印度一太平洋(东太平洋除外)等热带水域, 为
外海暖水性鱼类。军曹鱼为肉食性鱼类, 适合生 长的水温在 21- 31c , C 其生长速度极快 , 一般年
殖海区的浮游生物丰富。 三、 苗种投放 苗种从当地传统渔排收购 , 暂养一个星期后 , 2004 于 年 10 月 28 日 放人 1 号网箱, 放入前用高锰酸钾进行体表
海水养殖用网箱的种类及结构型式

网箱的种类及结构型式目前世界上海水养殖网箱的种类和结构型式多种多样。
从网箱的形状看,有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船形、碟形、圆形和球形等。
网箱框架的材质,从早期的竹材、木料等天然材料,至目前使用较多的塑胶制品、金属合金、复合纤维等。
网衣材料,由初期采用的藤条、棉、麻等材料,到目前的聚乙烯、尼龙和金属网衣等。
网箱适养鱼种的生活习性,有游泳性鱼类网箱和鲆鲽鱼类专用网箱等。
按作业方式一般将网箱分为4个基本类型,即固定式、浮式、升降式或浮沉式和沉式,可按照框架型式、框架材质、网衣材料和工作方式等详细分类(图3)。
1.固定式网箱这种网箱不使用浮子,而是将竹、木或水泥桩打入浅水区海底,围上网衣,形成封闭的养殖水体。
我国浅海的网围和围栏养殖(图4),均可划归为此类。
2.浮式网箱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网箱,按网箱型式、材质、形状、尺寸和适养对象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
在浮式网箱分类中,可翻转式网箱主要是利用网箱的可翻转性能,方便网衣附着物的及时清除。
依据网箱翻转控制,翻转式网箱可分为绕中轴旋转式和无中轴旋转式等。
无中轴的旋转式网箱是通过浮沉力或浮体位置的调节,来实现网箱的翻转。
图5所示是一种八边形可翻转式网箱,该网箱通过调整沉石的悬挂位置,将网箱的不同侧面顺序翻转到水面以上,以便网衣附着物的清除。
浮式网箱中以非翻转式网箱应用得较多,这类网箱一般是由非翻转式网箱框架和重力式网衣箱体构成,依据网箱框架的材质,分为刚性框架网箱和柔性框架网箱。
刚性框架网箱一般是指由木材、钢材、玻璃钢等刚性较大的材料制作的网箱框架,如图6所示的木板式框架网箱和钢管结构网箱等。
柔性框架网箱是指构成网箱框架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网箱框架可随波逐浪作跟踪性变形,如图7所示的HDPE网箱和图8所示的浮绳式网箱等。
网衣箱体有聚乙烯(PE)、尼龙(PA)等柔性材料网衣和镀锌钢丝、合金材料等制作的金属网衣等。
构成网衣箱体的网底,依据养殖对象的习性不同,有网眼状网底和平板式网底等。
水库网箱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研究及应用

、
生态 、 康 、 约养 殖 模 式 的 设 计 健 集
( ) 一次 模 拟 试 验 :0 9 7月 2 1第 20 年 4日
新式 , 一方面通过物理净化技术的支撑 . 实
现 网箱箱体结构系统 的创新 ,即在网箱的悬 浮装置和 内、 外箱箱衣下面 . 科学组装收集鱼 体排泄物与散失残饵 的收集系统 .包括漏斗 支 管架 、 漏斗型鱼粪收集器 、 振动筛动装置 、
成 功 后 才 确 定 了 网箱 结 构 。
净化 系统 与生态 、 健康 、 约养殖技术结合 , 集 控制养殖污染中的关键环节。 目前国内外关 于收集网箱养殖中散失 的残饵和鱼粪方面的
报道较少 。本研究从根本上解决 了传统投饵 网箱 养 殖 水 产 品造 成 的有 机 物 污 染 问题 。
一
5 0一
掌致富指南 21 1 0 —6 0
() 3 第j次模拟试验 第三次模拟试验 .在集粪漏斗 上创新安 装振动筛动装置 , 通过起动振动筛动装 置后 ,
内箱规格 : 直径 l.8 深 6 用 3 12 mx m, 2纱 聚乙烯 网线 , 成网眼 5c 制作 m的无结网片网 箱。 外箱规格 : 直径 1 .8 深 7 用 3 32 mx m, 2纱 聚乙烯 网线 , 制作成 网眼 6c m的无结网片网
一
第二次环保生态网箱模拟试验在吸收第 次模拟试 验的基础上 .按设计网箱原型的 三千三百分之一 .制备模拟小网箱和采集鱼
一
粪系统 . 并对 网箱漏斗材料 、 制作形状和大小
( 水生花卉如睡莲 、 水生蔬菜如水芹菜 等)进 , 步改善水质 1环保 网箱的设计 .
等方面进行了优化 。通过观赏鱼在玻璃水族 箱养殖环境 中, 模拟水产养殖动物排便发现 , 大部分粪便沉积在模拟集粪漏斗壁上 ,进入 集粪筒很少 , 第二次试验未取得理想效果。
老虎斑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初探

拦 塑 旦塑 壅
老虎 斑 (p np e u u e g ta u 又称 褐 点 E i eh l s f s o u t t
1饵 料投 喂 .
老虎 斑为 肉食 鱼类 ,摄 食量较 大 ,
石斑鱼、棕点石斑鱼,俗称虎头斑,在分类学上录属于
鲈 形 目、鲈亚 目、鲐科 、石斑 鱼亚科 、石斑 鱼 亚属 ,为
鱼体 大小 切成 小块 。饵料 投喂 量不 宜过 多,投 喂量视 鱼
暖水性岛礁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资源
量稀 少 , 由于 其 肉味鲜美 、生长 快 、市场潜 力大 ,养殖 前 景看好 。近年 来 ,老虎斑 已经 成 为福 建 、广 东、海 南 等地 海水养 殖 的重要 名优 品种之 ~ 。为探索 老虎斑 深水 网箱 养殖 相关 技术 ,我们 于20 年3 -20 年6 07 月 0 8 月在海
料 能 够 全 部被 鱼 吃掉 而 不 被 流 水冲 走 ,提 高 饵 料转 换
率。
1 养殖海 区的选择 .
养殖海区应潮流通畅,流速
在03 .米/ .~10 秒,表层水温2  ̄3 ℃,骤变幅度小, 0 2
p值7 9 H ~ ,透 明度 在 4 以上 ,溶解 氧 6 克/ 以上 , 米 毫 升
5网衣清 洗和 更换 . 网衣 下 水 一段 时 间 以后 ,就
表 1 老虎斑 深水 网箱养殖生 长情 况
20 0 7年( 月份1
时 间
3 4 5 6 7 8 9 】 O 】 】 l 2 l 2 3 4 5 6
20 0 8年( 月份)
投 喂 一次 , 日投 量 为鱼体 重的 3~ 5。 由于深水 网箱位 % % 于外海 ,海 流 急,风 浪大 ,投 喂时要 充分 结合 当地 的海
海水网箱养殖技术应用及实施要点

海水网箱养殖技术应用及实施要点同传统的养殖技术相比,海水网箱养殖技术是一种更加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在我国很多海域的鱼养殖方面应用广泛。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水网箱养殖技术的应用情况,并结合海水养殖的特点来具体分析这一技术的实施要点,希望能够为改进我国海水养殖产业提供建议,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标签:海水网箱养殖技术;应用;实施要点1 海水网箱养殖技术概述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加剧对资源的耗费,目前我国各种能源资源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短缺状况,海洋渔业资源也不例外。
随着传统作业渔场的逐渐衰退,远洋打捞行业的发展要点也逐渐从开发转为保护。
海水网箱养殖技术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这一技术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将大量网片装配成网箱,然后大范围地投入到海水环境中,借助网片上空隙的透水作用,可以实现网箱内部同整个海域环境的水源交换。
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态的海水环境,为海洋渔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从实际效果来看,海水网箱养殖技术大大提升了养殖鱼类的种类和数量,但是这一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仍然需要在今后的应用过程中对这一技术加以优化和改进。
2 我国海水网箱养殖技术的应用现状2.1 网箱养殖技术水平总体比较低我国海水网箱养殖技术的发展,以网箱的结构和技术水平高低为分界点,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在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我国所采用的大部分都是木杆子、竹子、木板或者钢架构等材料制成的网箱。
这些网箱大量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养殖区域内,其分布情况大致如表1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这种传统的网箱在我国应用的范围还是很大的,数量也很多。
虽然这种传统的网箱无论是在原材料的取得还是生产制造起来都非常方便快捷,但是其抵抗风浪的能力是比较差的,所以使用的年限相对较短,目前仍有很多的传统网箱因为质量问题需要尽快更换。
2.2 环境污染物问题严重从当前我国海水网箱的分布情况来看,存在的显著的集中性特点,而且大都是聚集在海湾内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深水网箱养殖的探讨蒋丽婷,蒋霞敏*(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动物免疫生物实验室,浙江宁波 315000)摘要:深水网箱是指设置在相对较深海域,养殖容量较大,具有较强的抗风浪、流性能的海上养殖设施。
它在拓展养殖海域、减轻沿岸环境压力、提高养殖鱼的质量、增加养殖效益等方面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是增加水产品供给的重要途径,是改变网箱养鱼粗放、低效益、高污染现状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主要论述了网箱养殖的发展状况与意义、深水网箱的种类、养殖技术等。
关键词:深水网箱;网箱种类;养殖品种;养殖技术深海网箱,是与国外的外海网箱相对应的。
海洋地理学上的深海是指深度约为2000 至6000米的部分海洋,而渔业上的“深海”网箱,只是相对于近岸网箱的一个概念,一般指离岸25km以远的水域[1]。
网箱设施是鱼类增养殖的载体,其在上述产业链中无疑处于重要的主导地位,是保证网箱养殖安全生产,获得预期经济效益的基础前提[2]。
近年来,网箱养殖作为集约化的养殖形式,养殖产量高、养殖产品质量高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所采用。
网箱养殖是采用一定的养殖设施在某一局部海域开展的养殖活动[3]。
中国的深水网箱养鱼,起始于1998年海南临高从挪威引入全浮式HDPE重力网箱,之后浙江普陀、广东深圳、山东荣成、威海、青岛及浙江瑞安等地相继引入,浙江嵊泗引进了美国制造的碟形网箱,并着力国产化。
科技部将“深水网箱养殖技术与设施开发”项目先后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863”计划,开始了一系列有关深水网箱的研究开发工作[4]。
相对传统的网箱养殖,深水网箱具有抵御台风大浪侵袭,拓展养殖海域、减轻环境压力、改善养殖条件、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发展深水网箱是改变网箱养鱼粗放、低效益、高污染现状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5]。
如今,深水网箱养殖正成为海洋渔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1发展深水网箱养殖的意义我国地少人多,陆地农业发展面临着耕地日益减少和人口不断增长的双重压力,对食物安全供给构成严重威胁[6]。
如今人们对优质蛋白类食品,尤其是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及海洋渔业资源尤其是近海渔业资源的日益衰退。
因而深水网箱养殖业的发展,是保障食物安全和满足人们对优质蛋白食品需求的重要途径[7]。
对缓解粮食安全保障压力,解决我国众多人口食物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深水网箱海水养殖的规模大,鱼类养殖得到高度集中,更有可能提高科技含量与自动化程度;使海水网箱养殖业由近海海域扩大到深水海域,可减轻浅海、港湾、滩涂养殖的压力,充分发挥蓝色国土资源给海水养殖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渔民的转业转产;其高产高效率、大容量、环保型的养殖模式使海水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发展,有利于实现海洋农牧化的战略目标;海域开阔,水体流动方便,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海水养殖自身所造成的污染,有利于提高商品鱼产品质量,有利于减少养殖病害[8]。
因而,加快转变海水养殖发展方式,实现渔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缓解近海养殖环境压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2目前我国深水网箱的主要类型深水网箱形式多种多样,若根据工作时网箱所处的水层、抗风浪状态及沉降方式等网箱的工作方式可将网箱分为浮式网箱、沉式网箱、升降式网箱[9-10]。
2.1浮式网箱浮式网箱主要在开放海域的水面上进行养殖生产。
该类网箱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日常操作和维护如换网、清洗、投喂等都十分方便。
且易于观察网箱养殖情况,结构简单, 造价较低。
但该网箱不足之处就在于,由于该类网箱直接曝露于海面,风浪会直接作用于网箱框架,这对网箱及框架材料的强度要求都很高。
同时,网箱浮于海面,可能会造成生物污染。
浮式网箱的典型代表即浮绳式网箱,也称软体深水网箱。
该种网箱由绳索、箱体、浮子、沉子及锚泊系统构成[11]。
该种网箱最早出现于日本,浮绳式网箱一般被设置在海流流速和风浪较大的外海海域,在海洋中要承受风、浪、流等复杂海洋环境因子的影响作用,因为其所处的工作状态主要是流场和波浪场的复合作用[12]。
网箱的浮架系统是柔软的,网箱整体可随着波浪的波动而波动,具有以柔克刚的作用,能承受、缓减和抵消波流的能量,网箱的抗风浪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而且由于网箱为六面封闭的箱体,不会产生养殖鱼类逃逸现象[13]。
2.2沉式网箱沉式网箱主要处在开放海域的水面以下一定深度的水层,网箱呈全封闭式。
整个网箱沉入海水中。
在上部留有投饵网口,网箱位于水层中间,网箱内的水体积不变,在风浪袭击时不易受损。
当操作需要时,网箱可以升至水面以上。
该种网箱养殖可用于暖水性鱼类越冬或冷水性鱼类度夏。
该类网箱的特点为:由于该类网箱处于水下,不直接经受风浪作用,网箱结构的强度要求比浮式网箱低,结构较简单,造价相对较低;处于水下的网箱,能避开海面的碎片、海冰及过往船只的影响等,而且生物污染较小。
不足之处在于操作、管理、观察和维护不便;对操作的要求高。
目前国内沉式网箱用量不是太多,但这种方式由于低于水面,箱内养殖产品不易观察,投饵也需要设通道,网箱管理较不便[14]。
但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2.3升降式网箱在遇到强风暴袭击时,一般能够保持网箱系统安全,但养殖对象无法适应如此恶劣条件,会造成大量死亡,同样造成严重损失;另外在赤潮等灾害性海况下则造成大量养殖鱼类窒息死亡,通常也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当强台风或赤潮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将网箱沉降到水下一定深度[15]。
升降式网箱主要在开放海域的水面进行养殖生产。
当有大风或风暴潮来临时,可采用人工注水或充气等方法调节网箱所处水层,使网箱沉到水下一定深度处,以躲避台风急浪的袭击。
大风急流过后,网箱可被控制浮至水面。
升降式网箱作为一种高技术养殖装备,不仅具有抵御强风暴袭击和躲避赤潮灾害的性能,还具有可下潜到预定水深或沉至海底[16]。
但其不足之处为网箱的上下沉浮操作增加了网箱的操作复杂性和设计加工难度,同时造价相对高。
深水网箱升降技术的提高与完善,对我国海洋网箱养殖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以及网箱养殖品种多样化和网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目前我国深水网箱在网箱设施构建模式、网箱抗风浪抗流性能及结构安全研究理论、配套设施与技术研究与国外先进网箱国家仍然有不小的差距[17]。
该种网箱典型代表为HDPE网箱升降式网箱。
我国目前使用比较成功的一种升降式网箱是由挪威引进的在HDPE双管圆形浮式网箱的基础上,将内、外浮管上安装进排气阀门和排水阀门,利用对浮管充气排水或进水排气来实现网箱的升降[18]。
3深水网箱养殖的品种养殖品种是推动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产业,除了有效地解决网箱的抗风浪流性能问题外,必须筛选适宜深水网箱养殖的鱼类。
如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等都具有生长速度较快、经济价值较高、养殖管理容易、养殖成活率高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比较畅销的产品[19]。
3.1大黄鱼大黄鱼,俗称黄鱼、黄瓜鱼、黄花鱼。
通常栖息于水深60米以内的近海中下层。
厌强光,喜浊流。
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白昼或小潮多下沉。
大黄鱼为广食性鱼类,自然环境中食饵多达上百种,成鱼食各种小型鱼类,幼鱼食桡足类、糠虾、磷虾等浮游动物。
曾为我国“四大海洋主捕对象”之一,在我国及太平洋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对小网箱养殖,大黄鱼深水网箱养殖成品鱼体色更接近天然,色泽度好,呈金黄色,肉质更鲜美,养殖过程病害少;但在网衣固定、生物附着等方面仍存在技术难度,特别是网衣的漂移造成鱼体挤压受伤,影响了养殖成活率[20]。
对于深水养殖大黄鱼除饲料外,水流、盐度、透明度、放养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
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放养数量视海区潮流大小而定。
潮流过大,由于网衣漂移严重,有效水体大大减少 ,若放养密度太高容易引起擦伤[21]。
3.2美国红鱼美国红鱼肉质鲜美、刺少,且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该鱼为广温、广盐性鱼类。
具有生长速度快,单产高、耐低氧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泛等优点。
现已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22]。
喜欢在网箱中下层及网边缓慢游动,摄食或饥饿时才又到上层。
美国红鱼网箱养殖的病害比真绸科鱼类、狮鱼、大黄鱼、石斑鱼、妒鱼等鱼类少,与触状黄姑鱼的抗病能力相当。
此时大黄鱼和美国红鱼在一天中的近黄昏和近拂晓两个时段最活跃。
3.3鲈鱼鲈鱼属凶猛肉食性鱼类,食量大,消化速度快。
在网箱养殖中可摄食各种鱼、虾、蟹及贝类,并追逐进入网箱中的野生鱼类。
行动活跃,有争抢食物的习性,饥饿时不断地沿网箱边巡游,鱼种较小时有相互残杀现象。
美国红鱼好集群,游泳迅速,很少有单独活动,鲈鱼的集群性不如美国红鱼。
4网箱养殖技术4.1选苗网箱养殖要取得良好效益,品种至关重要。
选择养殖品种,首先要求该品种苗种资源充足,采购、运输方便。
尽管有些品种易养、生长快、产量高、价格好、效益可观。
但当地苗种资源缺乏,外地采购、运输困难,受制于人,也不宜选作主要养殖对象。
其次,在网箱高密度养殖环境下,鱼类生存的正常代谢、生长发育、繁衍生殖等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靠养殖水域的天然饵料生物是无法满足的,全靠人工投喂的饵料提供,因此选择养殖品种时应了解该品种的食性以及对饵料种类的需求。
此外还要看,适应环境能力、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由于网箱养殖投入大,特别是从事名贵优质鱼类养殖,饵料质量要求高,资金周转也要考虑在内。
4.2控制放养密度, 促进鱼类的快速生长放养密度和箱内最佳贮存量可根据养殖品种和养殖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放养量过大或进行苗种标粗养殖时,应视鱼类个体增长情况和箱内存鱼量,及时分箱、按个体大小、体质强弱分开养殖,留足个体增长和群体增重空间,促进养殖鱼类快速生长。
由于网箱养殖是一种集约化养殖模式,为避免养殖网箱过密,造成水体污染,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要适度利用水面,合理布局网箱。
4.3饵料的选择与投喂要根据养殖品种及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饵料,满足鱼类生长发育所需必需的营养。
同时拒绝使用受潮霉过期变质的饵料,确保养殖鱼类的健康。
日常投饵管理的主要工作抓好入箱鱼种的驯食关[23]。
4.4科学防治病害, 生产无公害产品网箱内鱼类养殖密度高、容量大。
因此,鱼病防治是保证养殖效益的头等任务,必须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网箱养鱼的疾病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治疗”的原则,抑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同时严格选用渔用药物和使用规则,避免药物残留,保证产品无公害。
苗种入箱时严格清毒苗种入箱前,选用安全高效的药物,按使用方法配制成药液对鱼种进行严格的浸泡消毒,清创、消炎、杀灭病原生物是预防疾病发。
5当前我国深水养殖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式5.1 养殖技术有待完善和提升养殖技术及管理是一切养殖方式均应具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