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西省在煤炭资源耗尽后的发展道路
山西传统产业发展趋势

山西传统产业发展趋势山西是中国的重要历史文化名片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
作为一个传统产业基地,山西目前正努力通过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分析山西传统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问题与挑战1. 资源枯竭问题:山西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但随着煤炭产能过剩和环保压力的增加,传统的煤炭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资源枯竭问题亟待解决。
2. 环境污染问题:山西长期以来依赖煤炭产业,但这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空气质量低下,水资源严重短缺。
治理环境污染成为山西发展的紧迫任务。
3.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山西传统产业的衰退,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就业,造成人才流失。
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制约了山西传统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趋势1.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山西正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尤其是风电和光伏发电。
山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尤其在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2. 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崛起:为了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山西正努力培育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业。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产业链的提升。
3. 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山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古建筑、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等。
山西正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挖掘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
4.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山西农业资源丰富,但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山西正加大农业现代化的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三、未来发展方向1.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山西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发展。
同时,山西还需要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高用水效率,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2. 加强科技创新:山西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山西煤炭行业报告

山西煤炭行业报告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山西煤炭产业在中国煤炭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山西省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山西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发展现状。
1. 产量和储量。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
据统计,山西煤炭储量达到了3000亿吨以上,占全国总储量的近三分之一。
同时,山西省的煤炭产量也居全国前列,年产煤量稳定在3亿吨以上。
2. 企业规模。
山西省拥有一大批煤炭企业,其中以山西汾酒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山西大同煤矿集团等为代表的大型煤炭企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企业在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山西煤炭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技术水平。
山西煤炭行业在煤炭开采、洗选、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山西省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了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在山西煤炭企业得到了应用,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生产环境。
二、存在问题。
1. 产能过剩。
由于长期以来对煤炭行业的过度投资,山西省存在着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
一些小型煤矿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产能利用率低,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安全生产。
山西省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近年来山西省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但煤矿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给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3. 环境污染。
煤炭开采、洗选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等污染物严重影响了山西省的生态环境。
煤炭行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需要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未来发展趋势。
1. 转型升级。
山西省将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煤炭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推动煤炭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 绿色发展。
山西省将加大对煤炭行业的环保投入,推动煤炭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绿色发展。
山西能源转型现状及发展思路

山西能源转型现状及发展思路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山西这块宝地的能源转型。
要知道,山西一直以来可是煤炭大省,煤矿遍地、炭火旺旺的。
但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咱们的山西也不得不开始转型,走上了绿色发展的道路。
没错,山西人可是干劲十足,不怕吃苦,准备迎接新挑战了!2. 山西能源转型现状2.1 传统煤炭产业的影响说到山西,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黑色金子”——煤炭。
是的,这里的煤矿资源丰富,几十年来一直是经济的支柱。
不过,大家也知道,靠煤吃饭的日子并不能长久,环保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逼着我们转变思路。
很多煤矿企业面临困境,工人们也开始寻找新出路,心里难免有些担忧。
2.2 新能源的崛起不过别怕,转型的路上也不是没有希望。
近年来,山西开始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风车在山头上转啊转,太阳能板在田野里铺开,俨然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尤其是太阳能,山西的阳光可是没得说,简直是给它铺了个金光闪闪的地毯。
再加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各种资金的投入,新能源的崛起势头正劲,真是让人倍感振奋!3. 山西转型的发展思路3.1 引导与支持那么,山西该如何进一步推动这场能源转型呢?首先,得跟上!相关部门要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像是减税、补贴这些措施,都是让企业安心发展的好办法。
这样一来,企业才能集中精力搞研发,推出更多优秀的产品,形成良性循环,大家都能受益。
3.2 提升科技水平其次,科技可是转型的核心。
山西有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咱们得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强产学研结合,让更多的创新成果落地生根。
想想看,如果能够研发出更高效的光伏材料,或者是更智能的风力发电机,山西的新能源产业简直能飞起来!科技的进步就像是给转型加了个火箭,直冲云霄!3.3 增强公众意识最后,公众意识也得提升。
咱们每一个人都得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做到从自身做起,节约用电、支持可再生能源产品。
如果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转型就能形成“千人千面”的良好局面,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型经济正迅速地被转型升级,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山西省一直以来以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大宗工业为支柱,但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现状、挑战和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现状分析1.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山西省长期以来依赖煤炭资源经济发展,但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和环境恶化,以煤炭为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传统的资源开发方式不仅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山西省还存在着土地资源枯竭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资源向海外输出的依赖度较高,这些都制约了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结构单一山西省资源型经济一直以来都是以煤炭、化工和重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且脆弱。
这种经济结构的单一性使得山西省在面临市场变化和国际竞争时显得比较脆弱,而且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缺乏多元发展的经济结构也制约了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
3.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山西省资源型经济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存在较大的短板。
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材料方面投入不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了资源型企业的陷入“僵化”状态,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二、挑战分析1.由重资源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挑战山西省资源丰富,但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因此山西省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双重挑战。
如何在转型中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是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
2.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传统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给山西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任务繁重,如何在转型中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浅谈山西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di1 .99 ji n 10 o:0 36/.s .05—29 .0 0 1 . 1 s 7 82 1 .00 4
浅 谈 山 西煤 炭 工 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徐 伟
( 安环 能股 份公 司 余 吾 煤 业 公 司 , 潞 山西 长 治 0 60 ) 4 13
摘
要: 煤炭开发和加工转化造成的环境污染 、 生态破坏 等问题 已成为 山西经济进 0 ; .3亿 t同 比增 加 378万 t , 9 。
20 年 , 08 山西全年煤炭产量 68 t同比增长97 .亿 , .%。
2 山西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危机及其原 因
根据 山西省统 计 局 2 0 0 6年 的数 据 , 去 2 过 5年 中, 山西 G P增 长 3 D 7倍 , 同时 山西 的资源 和环境 容 量也 已达 到极 限 , 山西煤 、 、 、 焦 钢 电四大 传统 产 业 , 已经无 法支撑 经济 的可持续发 展 … 。
2 1 山西煤炭 工业发 展面临 的危机 .
1 山西 煤 炭 工业 的发 展 现状
山西作为世 界五 大 煤炭 主产 地 之一 , 我 国重 是 要的煤 炭基 地 。改革 开放 3 0年来 , 炭产量 、 出 煤 调 量和 出 口量 连续多年 分别 占全 国总量 的 13 14和 / 、/
一
1 煤炭 资 源 的开 采利 用 导 致 了对 资 源环 境 )
大批 国有重大 型煤 炭企 业 , 山西 煤炭 工 业 的现 为
的严重破坏。①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以来 , 煤炭开 发 和加工转化 造成 的环境 污 染 、 生态 破坏 等 严重 问 题 已成为 山西经济进 一步发 展 的首要 制约 因素 。由 于过度 开采 , 山西省 1 6个城市 主要污染 物浓度均 高 于 国家二级标 准 , 1 城市居 于“ 国 3 空气 有 3个 全 0个
浅谈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中所面临的问题

关 键 词 :兼 并重 组 ;产 权 ;矿 业权 煤 炭 作 为 作 为 一 种 重 要 的矿 产 资源 , 我 国 国 民经 济 是
形十 分突 出。这种现状 给兼并工作带来 了困难 。在谈判 中 兼并 的企业 的名义投 资人 和实 际投资 人均参 与到兼 并过
来 ,使 得 工作 进 程 进 展 缓慢 。 产 权 是 否 明 晰 、 能 否 理顺 成 并重 组 工 作 的 重要 环 节 之 一 。 由于 此 次 的 重 组 一 开 始 是 在 行 政 力 量 的推 动 下 进 行
所助力 。
2 、山西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需要注意的政篆法律问l
2 1 并 重 组 过 程 中 产 权 明 晰 的 问 题 .兼 山西 的 中 小 企 业 之 所 以矿 难 频 发 归 根 到 底 的 一 个 重 因 是 由于 这 些 煤 矿 的产 权 问题 。在 本 次 进 行 的重 组 过 程 中 现有 相 当 一 部 分 地 方 的 大 型 国营 煤 矿 、 中小 型 民营 煤 矿 形 的 产 权 主 体 和 实 际经 营 主 体 不 相 符 , 法 承 包 、多 次 转 包 非
很 长 , 要 求 我 们 的工 作更 细 致 ,更 全 面 。最 艰 苦 的 一 步 我 们 已经 走 完 了 , 也 为 下 一 步 的 发 展 指 明 了方 向 。
■■■ 3/ ●■ 苎厂— ■■- 一 ■堕 垒■ ■■
PO PU LAR BU
经 济
府 的作用 。市场通过 竞争才 能够实现过 程 的公平, 府通过 政
同 比分 别 下 降 8 1% 2 . 5 。 . 和 5 5 % 1
山 西 在 整 合 前 存 在 的 许 多 诟 病 为 全 国所 知 , 除 了煤 全 问 题 、 资 源 浪 费 和 环 境 破 坏 问题 以外 ,还 存 在 着 制 度 问
2024年山西省能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4年,山西省能源产业在全国能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其能源产业一直以来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变化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山西省的能源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2024年山西省能源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从能源产量和消费量的角度来看,2024年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和消费量依然占据全国首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山西省煤炭产量达到了3.5亿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约10%。
同时,山西省的煤炭消费量也相对较高,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暖等方面。
然而,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其次,从能源结构的角度来看,山西省的能源结构依然以煤炭为主导。
这与山西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密切相关。
然而,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山西省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024年,山西省新增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显著提高,特别是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规模较大。
这一趋势显示了山西省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的积极态度。
第三,从能源技术的角度来看,2024年山西省能源技术水平有所提升。
山西省积极引进和推广了一些先进的能源技术和装备,如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等。
此外,山西省还在加快能源技术创新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
通过加强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山西省能够更好地应对新能源发展及环保政策的挑战。
然而,山西省能源产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山西省能源结构过于依赖煤炭,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煤炭的开采和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严重影响了山西省的环境质量。
其次,山西省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国家对煤炭行业进行产能置换和煤矿安全整顿,山西省的煤炭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
这对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山西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推动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西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

浅谈山西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摘要: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由于其自身特点,在转型过程中,则首当其冲的对煤炭产业进行转型。
因此,本文主要从煤炭产业的现状出发,来分析煤炭产业转型的进程,总结煤炭产业转型过程中的成果,分析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对此提出应对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兼并重组煤炭深加工技术创新循环经济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1—0154—01一、煤炭产业的重要性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若要成为经济强省,必然重视煤炭产业的发展。
当前作为能源大省的山西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转型的第一步自然从煤炭产业入手,在技术、政策上扶持指引煤炭产业的发展。
二、山西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山西省的煤炭生产一直以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粗放型生产管理模式,形成了能源型、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现阶段对煤炭产业进行不遗余力发展改革。
煤炭行业是一个大而宽泛的产业,以下主要从山西近两年煤炭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两个点来探讨,一是煤炭资源整合,二是发展新型煤化工。
(一)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山西经济要发展就要求煤炭经济有发展,煤炭行业呈现出:集中度低、机械化水平低、产品初级化、新型化程度低、从业人员素质低。
只拥有煤炭资源优势已不足以带动现阶段山西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在发展先进、淘汰落后的前提下,培育大型煤炭企业、煤炭基地,统筹协调、合理促进煤炭生产发展。
通过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实现煤炭开发秩序的规范、保护和集约开发煤炭资源、保障能源可靠供应。
表1煤炭资源整合前后对比表(二)发展新型煤化工山西煤化工的起步较早,产业基础较好,煤制油、甲醇制汽油、醇醚燃料等生产发展相对领先。
随着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步伐,煤化工产业的方向,也朝着低水耗、多联产、循环型,生产过程中的“废物”也加以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延伸产业链,促进关联产业的发展,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
同时,发展物联网技术与煤化工产业相融合,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促进煤化工园区化建设,带动煤化工产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山西省在煤炭资源耗尽后的发展道路
课题组员:贾泽斌冯一飞刘宇张琦
指导老师:柳翠荟
关键词:山西省煤炭化石能源发展枯竭危机环境文化新能源和谐整改产业升级
资料要用来源:山西煤炭信息网中国煤炭网百度文库
(一)课题提出: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大量各类的优质煤矿撑起了国家发展的大部分能源需求。
同时,煤炭也造就了山西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以
煤而兴的就有大同、阳泉、晋城、朔州、古交、介休、霍州等城市,可是这些
以煤炭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正在或将要面临煤炭资源枯竭的那一
天,如何实现这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成为影响山西社会经济能否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①煤炭能源发展正在努力拓展更开阔的市场,渴望更多元的市场,不
能死守每天挖矿求经济。
2014年6月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和山西省金融服务平台调研时强调,要加快创
新服务业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服务实体经济、助推转型发展提供更强
劲的动力。
②除了市场,对煤炭开采的利用也需要不断提升。
近日,国土资源部对山西省重要矿产“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
等“三率”进行了调查评价。
地科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和中国煤炭协会咨询
中心组成的调研专家组,随机抽取了山西省部分矿山企业的“三率”调查数据,重
点对填报数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审核,并与矿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沟通,确保山西省“三率”调查数据质量的可靠性。
以上信息说明了我省在靠煤吃饭的道路上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正在想方设法地调制一部新的更为合理的膳食搭配大餐,减少主食煤的比例,并优化主食的
质量。
(二)正文:
Ⅰ煤炭曾经的辉煌发展
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120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70种,保有资源储量居全中国前十位的有36种。
具有资源优势的矿产有煤、煤层气、铝土矿、铁矿、铜矿、金红石、白云岩、耐火粘土、灰岩、芒硝、石膏、硫铁矿等13种,其中,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767.85亿吨,煤层气保有资源储量1825.16亿立方米,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14.16亿吨。
此外,锰、银、金、石墨、膨润土、高岭岩、石英岩(优质硅石)、含钾岩石、花岗岩、沸石等10种矿产资源储量也较丰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西煤炭工业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发展,用30年的时间,使山西省成为了全国最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
回顾30年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速发展时期(1978年———1992年)
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经济对作为基础能源的煤炭的需求量猛增,煤炭供应紧张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
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山西能源基地的决策,并于1983年制定了《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综合规划》。
到1990年,全省原煤年产量达到2.87亿吨,比1978年的9825万吨增长了1.9倍多。
第二阶段:全面走向市场时期(1993年———1997年)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基本走出短缺经济,煤炭及电力瓶颈的大大缓解,国家放开了煤炭价格,煤炭工业全面进入市场。
第三阶段:大力调整结构时期(1998年———至今)
1999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控制总量、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扩大出口”的煤炭工业发展战略并付诸实施。
着力扭转许多煤矿“多、小、散、乱”的格局。
Ⅱ煤炭现状迫在眉睫
自2012年产量出现罕见的大幅下降以来,山西煤炭产业的发展劲头似乎也在不断减弱。
产能降低的背后是需求的减弱,进而影响着煤炭价格。
曾经的朝阳产业如今被嘲讽为夕阳产业,在新能源一路高歌猛进的扩张下,传统煤炭行业面临着资源枯竭、环保压力的挑战,渐渐失去竞争的光环。
面对海外资源(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等)进口、新能源发展及煤炭储量不断减少的压力,省内以至于全国,煤炭市场已连年不景气。
可更为严峻的是煤炭产业多年的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就业压力问题、土地质量问题、产业较为单一问题等等。
Ⅲ未来山西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在能源问题愈发紧迫的未来,合理优化产业模式、国内外资源合理调配、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是未来山西以及全国范围内能源的利用发展方向。
【合理优化产业模式】
在这里举一个实例:“塔山”样本,循环经济。
山西曾高调推出了这一重工业发展的循环模式——大同同煤集团工业园的“塔山模式”。
塔山园区总投资170亿元,包括“一矿八厂一条路”共10个项目,2003年开始建
设2009年8月正式建成。
塔山循环经济园区是同煤集团已经建成的第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也是目前全国煤炭行业现已建成的第一个规划最完整、建设速度最快、效果体现最明显的循环经济园区。
经济园区以年产1,500万吨的全球最大单井口井工矿塔山煤矿为龙头,配套建设选煤厂、坑口电厂、资源综合利用厂等10个项目,各项目首尾相接,环环紧扣,共组成“煤电─建材”和“煤─化工”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得煤矿伴生资源和各个产业的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形成真正的闭合循环。
以煤为主,依附塔山工业园区建设带动的项目延伸和产业链条加长的辐射作用,使地质储量50.7亿吨,可采储量30亿吨的煤炭资源和周边地区水泥、建材和其他工业用品得以“复活”。
塔山模式的成功,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的话来说,代表了中国煤炭工业、能源工业、资源型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更代表了山西未来煤炭和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向。
对于山西乃至中国的煤炭工业、能源工业、资源型企业来说,“塔山”时代真正来临了。
循环经济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山西经济在跋涉中,看到了持续发展的曙光。
【国内外资源合理调配】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澳大利亚、俄罗斯以及譬如哈萨克斯坦一些中亚国家。
在石油、煤炭、天然气、矿石的利用方面,我们国家曾经凭借山西、陕西、内蒙古、辽宁等省份成功驱动了中国经济并完成了60多年的工业化成长,可是渐渐地,能源过度利用,后劲不足,这时我们应该懂得国内外资源的合理调配。
俄罗斯的天然气、中亚的石油、澳洲的煤炭矿石等等,都是能源综合利用的重要元素。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向日本韩国多多学习,能源长久储存利用,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近些年国内也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小成绩,比如:中亚—中国和西气东输二线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由土库曼斯塔姆河气田到我国广东省。
【开发新型清洁能源】
有数据显示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储量有限,石油、煤炭、天然气的全球大范围供应的时间分别大约为40年、227年、61年。
从2002年底、2003年初开始,国际能源价格尤其是国际油价开始上涨,能源供应安全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同时国内能源供需情况也发生变化。
2003年-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特别快,每年新增电力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电力还是供不应求。
国际能源价格上涨,能源安全问题突出,国内能源需求大大增加,能源供应能力却滞后一些,以及国际上对气候、环境问题更加关注,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让国内可再生能源的地位开始突出出来。
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近些年也时常被人们提起,我们国家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比如新疆风车田发电、藏北太阳能发电场、葛洲坝水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等等。
众多新型新型能源中,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是重点开发对象。
而对于山西,生物质能更是重头戏。
(三)课题总结
山西省要加大能源基地建设,增强能源供给能力;加快传统产业的循环化,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积极发展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加强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高耗能领域的节能,强化全民节能意识,建立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机制;以能源博览会举办为契机,积极“走出去”,全面开展能源国际合作;
大力推动能源科技创新,继续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邓小平曾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社会大齿轮飞速转动的现在“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
”山西省作为我们国家发展历程中一个难以取代的能源大省,在我国的运转
中起到能源支柱作用。
在求新、求技术的未来,山西的成功转型是国家能源发展取得巨大新成就的重要一环。
转型跨越必定痛苦漫长,但是其结果也必将是最甘美的。
愿我省GDP的大食谱可以更加丰富、营养、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