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差异性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银行异质性与货币政策传导的评述

银行异质性与货币政策传导的评述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对货币政策传导具有关键作用。
在经济金融体系中,银行有其独特的业务模式、资本结构和风险管理能力,因此银行异质性会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
本文将对银行异质性的概念、形成机制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进行评述。
一、银行异质性的概念银行异质性指不同银行之间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和差异。
银行异质性来源于银行经营战略、机构文化、市场区域、客户群体和外部环境等不同因素,使得不同银行在负债端和资产端的结构、业务模式、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从而导致银行之间的风险和收益差异。
1.市场竞争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银行为了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不断进行创新、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形成各自的经营特点和差异。
2.机构文化:不同的银行因机构文化和管理体系的不同,导致它们在经营思路、业务拓展、风险管理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3.客户群体和区域:银行的业务范围和客户群体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资产端和负债端的结构差异。
4.外部环境:银行的异质性也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监管环境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方面的不同也会导致银行的异质性差异。
货币政策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通过银行来实现。
而银行之间存在风险和收益方面的差异,因此,银行异质性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和效果。
1.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银行的异质性影响其对政策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和响应速度。
中国的银行体系较为集中,存在主板和分支机构之间的不同,因此不同类型的银行对利率变化的响应和传导效率也存在不同。
研究表明,大银行的资产组合和负债结构较为稳定,传导效率较高;而中小型银行由于资产负债不平衡的问题,对政策利率变化反应滞后,传导效率较低。
银行的异质性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差异。
由于不同类型的银行业务结构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差异,政策利率对于不同类型银行的资产价格和负债价格的反应也存在差别。
例如,大银行的主营业务是对公贷款和债券投资,政策利率的变化对其对公和银行间市场的影响较大;而中小银行的业务重点在于零售客户的个人贷款和房地产抵押贷款,政策利率的变化会对其个人贷款和房贷等相关业务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
差异性传导

1.Aberrancy脱离正道,偏离常轨,反常,差异性rate dependent aberrancy 释义:与心率有关的差异性传导,心率依赖性差异传导;非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nonphasic intraventricular aberrant conduction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phasic aberrant ventricularconduction●室内差异性传导1910年由Lewis首先提出,当时他将此概念定义为“室上性激动未能按正常途径在心室内传播”。
目前认为室内差异性传导是指心室内传导系统生理不应期变异而引起室上性冲动的暂时性室内传导异常。
也就是说室内差异性传导是功能性的,暂时以心室内传导系统生理周期长度的改变所致,它既不包括窦律时永久性或间歇性束支阻滞,也不含因传导组织解剖异常而引起的异常传导,如预激综合征等。
室内差异性传导是生理性干扰现象的一种,因其冲动是从心室的上部传来的,此时心室内传导组织尚未从前一次激动中完全复原,受到相对不应期的干扰所致。
一般地,室内差异性传导分为非相性和相性两类●房室内差异性传导阻滞分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与非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两类(1)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心电图特征如下:①激动的起源为室上性,般是房性或窦性;②QRS波群提出现,提前越早,室内差异性传导越显著;③QRS波群轻度增宽,呈右束支阻滞图形,V1导联的QRS波群常呈三相(rSR 或rSr );④QRS起始部向量与窦性心室波群相同;⑤额面QRS电轴0°~+100°。
(2)非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心电图特征如下:①主要表现为房室交界性逸搏或逸搏心律的QRS波群增宽畸形;②其发生与起搏点位置异常以及其传导径路与正常不同有关;此类较少见。
室内差异传导

图11:窦性心律;一度房室阻滞;交界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 第4个QRS波群提前出现,期前无P,代偿间歇完全,为交界性早
搏伴室内差异传导。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发室内差异传导
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别是房性心动过速, 经常伴有室内差异传导,可类似室性心动 过速,有以下两种形式:
1 室内差异传导在心动过速发作期间持续 出现。(如图12)
房颤时室早与差传鉴别的新方法-类 Brugada法(简介)张传峰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1/04
Brugada法鉴别室速(VT)与室上速
(PSVT)伴AVC的敏感性可达98 7%、特异
性可达96 5%,具有方法简便、易于把握的特点;
而房颤伴PVS及AVC的鉴别目前还存在诊断
参数较多、鉴别困难。目前两者的鉴别尚无公认
Ashman氏现象
1947年由Ashman提出 即传导组织的不应期的长短与其前一个 心
动周期的长短有关,周期长,不应期长, 周期短,其不应期也随着缩短,因此在一 个长周期后出现的心动将有较长的不应期, 其后的心动便容易产生室内差异性传导, 现象被称为(Ashman phenomenon)阿什 曼现象。房颤中甚为常见。(如图3)
三 发生机理(如图1)
产生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的条件: 一 双侧束支不应期不一致 二 室上性激动过早抵达心室
1、不应期不一致
右束支不应期 > 左束支不应期
左前分不应期 > 左后分不应期
心电图上表现为:右束支阻滞图形
左前分支阻滞图形
提早程度:
早 不能分辨任何束支和分支阻滞形
再早 不完全右束支阻滞形
图4: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 第三个QRS波群提前出现且明显畸形,很象是室性早搏,但 其前T波高耸,与众不同,说明其内隐藏着早期的P′波,固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原理

发展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无创检测技术
开发新型的心电图检测技术,如动态 心电图、心电监测等,提高心电图差 异性传导的检出率。
VS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心 电图数据进行自动分析,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和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诊断心肌缺血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也可能出现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下,心肌缺血时心脏电信号传导受阻,导致心电图出现差异性传 导的特征,有助于诊断心肌缺血。
对心脏疾病治疗的影响
指导药物治疗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出现可能提示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医生可以根据心电图的差异性传导特征来评 估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原 理
目录 CONTENT
•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基本概念 •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生理机制 •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临床意义 •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病理机制 •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实验研究 •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研究展望
01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基本 概念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是指心脏电信号在 传导过程中出现不同步、不均匀的现 象。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出现可能预测患者发 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如猝死、心肌梗死等 ,有助于提前采取干预措施,降低不良事 件的发生率。
04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病理 机制
心脏电信号的异常传导路径
心脏电信号的传导路径通常是从窦房结传至心房,然后通过房室结传至心室。在 差异性传导中,电信号可能通过异常路径传导,如旁路、束支传导等。
02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生理 机制
心脏电信号的产生与传导
心脏电信号的产生
心脏电信号是由心肌细胞膜电位变化引起的,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 上的离子通道开放,导致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心脏电信号。
室内差异性传导完整版本

R﹥R′
精选ppt
8
四、室上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异 位搏动的鉴别
鉴别点 室性融合波
室上性早搏伴室 室性异位搏动 内差异性传导
无
有
代偿间歇 长短间歇
房性早搏多为不 多为完全性代偿 完全性代偿间歇,间歇。 交界部早搏多为 完全性代偿间歇。
有
无、多呈短、长
间歇。
精选ppt
9
四、室上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异 位搏动的鉴别
2、初始向量和正常窦性激动相同。
精选ppt
5
三、相性室内差异传导心电图特点
3、可见与QRS波群有关的P波(心房纤颤、心房 扑动除外)。
4、可见长——短间歇。 5、多无完全性代偿间歇。 6、发生差异传导的QRS波群图形相似,但不完
全相同。
7、V1导联可见R ′﹥R波。 8、联律间距多无明显过短和过长。 9、差异性传导可单个、成串或持续出现。 10、发生差异性传导时基本心率多较快。
长短间歇
心房纤颤伴室内差 室性异位搏动 异性传导
常用
多无
联律间距
不固定
固定
QRS初始向量 V1 QRS 图形
多于正常心搏相 多于正常心搏不
同
同
多呈右束支传导 多呈R qR RS
阻滞图形、偶可 等单相或双相形
呈左束支传导阻
滞图形
精选ppt
11
心房纤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
异位搏动的鉴别
心房纤颤伴室内差 室性异位搏动 异性传导
鉴别点 心率
室上性早搏伴室 室性异位搏动 内差异性传导
多为较快
多为较慢
QRS 平均电轴 临床情况
正常
室性异位搏动的 额面QRS平均电 轴长是奇特的, 如-150等。
差异性传导

差异性传导
概论
差异性传导(aberration,简称差传)是一种暂时 可逆的室上性搏动在心室内的功能性传导障碍。 这种功能性障碍在传导系统有病变时更易发生。 当室上性搏动抵达室内传导系统的某一部分时,因 其尚处在相对或绝对不应期,所以可产生短暂可逆 的束支或分支阻滞特征的QRS波。如整个传导系统 处于不应期,则搏动将被完全阻滞。 大多数差传仅是室内传导系统分支之间不应期 不相等的一种正常的功能性现象。
L
2,室上性激动过早抵达心室 室上性激动过早抵达心室。 室上性激动过早抵达心室 3,差异传导的发生还与前一心动周期(R差异传导的发生还与前一心动周期( 差异传导的发生还与前一心动周期 R)间隔的长短有关。前一心动周期愈长, )间隔的长短有关。前一心动周期愈长, 不应期也愈长,则易发生室内差异传导。 不应期也愈长,则易发生室内差异传导。
相性室内差异传导心电图特点
1,QRS波群 , 波群80%—85%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波群 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因为右束支的不应期较左束支的长, 因为右束支的不应期较左束支的长,激动不能 沿右束支传导而沿左束支下传所致。 沿右束支传导而沿左束支下传所致。 2,可见与 有关的P波 ,可见与QRS有关的 波。 有关的 3,可见长 短间歇。 短间歇。 ,可见长—短间歇 4,多无完全性代偿间歇。 代偿间歇
• 快反应细胞兴奋时,钠通道激活的程度取决于兴奋 前TAP的水平。TAP负值越大,0相的上升速度和波 幅越显著,传导速度越快;相反,TAP越低(负值 越小),钠通道失活越严重,兴奋时动作电位的波 幅越低,除极速度越慢,传导速度也就越慢。引起 TAP最常见的原因,首先是复极不完全:室上性异 位搏动下传心室时,如室内传导系统尚未完全恢复, 还处于不应期或动作电位的3相,这时因TAP较低, 故可使传导减慢或阻滞,形成3相阻滞,或下面要 介绍到的快心律-依赖性差传; • 其次是部分除极:心肌缺血、高钾血症、洋地黄中 毒等均可引起心肌部分除极,因TAP降低而致传导 速度减慢。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

近几年 ,随着高分辨力和高灵敏度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 、 血 管 内介 入性诊 断治疗 的不断发展 、 交通事故频发 , 假性 动脉
瘤 的发病 有上升 趋势 , 对本病 的文献报道也 随之增 加 , 利 用超 声引导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进行治疗 , 报道疗效肯定[ 4 1 。以往诊 断本病 只能依靠 血管造影 检查 确诊 ,现在 彩色多普勒血 流显 像、 脉 冲及 连续多普 勒技术 的应用 , 基 本上可 以替代血管 造影
性传导呈右束支阻滞 型。 房颤时心室率不整 , 容易出现长一 短周
期。房颤时心室率过快 , 而室内传 导系统处于相对不 应期 , f 波 隐 匿性 下传不 规则地侵入柬 支内等 ,皆易引发室 内差异 性传 导, 房 颤时伴发室 内差异性传导 比房扑多。其 中大部分室内差
导 障碍【 l 】 。 室 内差异性传导与正常的 Q R S 波形态不 同, 在窦性心
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四肢假性动 脉瘤准确 、 简便 、 无创 , 且 可连续动态观察 ; 对假性动脉瘤 的部位 、 大小 、 瘤 内有无血栓
等提供可靠诊断, 故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的
首选手段 。
参考文献 :
【 l 】 周永 昌, 郭万学. 超声医学【 . 4 版. 北京 : 科学技术文献 出版社 , 2 0 0 2 . [ 2 1 韦兴来 , 殷红霞.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四肢假性动脉瘤 的价值叨. 中国
V0 1 . 3 2 2 01 4 No .种快速鉴别诊断房颤伴室 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 的方法。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4 ) 0 9 - 0 1 5 2 - . - 0 2
房颤时室早及室内差传的特点与鉴别

房颤时室早及室内差传的特点与鉴别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我国房颤的病因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高血压,其次为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甲亢等,部分病人的原因不明,属特发性。
房颤对病人的危害包括以下3个方面:(1)给病人带来不适:不论是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还是阵发性房颤,由于房颤发作时室律绝对不规则,表现为乏力、心悸、胸闷或头晕等。
(2)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房颤时心房的泵血功能减弱或消失,使心室充盈血量减少约20%,降低心排出量,可出现心功能减退或使原有的心衰症状加重。
(3)潜在的血栓形成和栓塞危险:特别是脑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等栓塞,造成较高的致残率.在动态心动图监测过程中,快室率房颤常伴有宽QRS波出现,这种宽QRS波最多见的是室内差异性传导(差传)和室性早搏(室早)。
在某些情况下(如服用洋地黄时),正确鉴别房颤伴室内差传与房颤伴室早显得十分重要。
如在洋地黄使用过程中房颤病人出现频发室早或室早二联律,应高度警惕洋地黄过量或中毒,此时应监测洋地黄血药浓度,同时停用洋地黄制剂,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如快室率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则应注意洋地黄用量不足。
1房颤伴室内差传的特点1。
1 房颤伴室内差传的发生机制室内差传即不完全性室内干扰,又称室内迷路传导。
当室上性激动抵达心室时,若一束支或分支(常为右束支、左前分支)正处于前次激动的相对不应期,则此激动主要循另一束支及(或)分支下传,造成室内传导异常。
室内差传属于生理性室内传导变化,造成心室除极顺序改变,心电图显示QRS波异于正常.室内差传这一现象大多与心率加快有关,属于生理性室内3相传导阻滞,除见于房颤外,尚可见于房早、阵发性房速、交界性早搏和交界性心动过速中,也可见于不完全房室脱节的心室夺获和并行心律中。
房颤伴室内差传易发生于心功能不全、甲亢、贫血、发热和体力活动等情况。
房颤的R-R间期长短很不规则,传导系统的相对不应期随之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差异性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1.1 差异性传导的机制
一般说来,差异性传导是指由于束支不应期长于房室结的不应期,当以此束支不应期的周期刺激心室激动时,正好落在束支的不应期,而发生右束支阻滞或左束支阻滞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生理情况下,右束支的不应期比左束支不应期的略长,所以70%~75%的差异性传导呈右束支阻滞型。
我们知道,心肌的不应期与激动频率有关,心动过速时不应期缩短,心动过缓时则不应期就长[2]。
当心房颤动时,由于RR间期不同,所以心肌的不应期不同,即在长的RR间期后的心搏不应期长,在短的RR间期后的心搏不应期短,当长RR 间期后出现短的RR间期时,激动到达心室就正好落在束支的不应期内而产生差异性传导,呈现出右束支或左束支阻滞型QRS波群。
1.2 差异性传导的心电图特点
(1)QRS波群的形态:多呈右束支阻滞型,V1导联多为三相QRS波群,QRS波群起始向量与正常下传者相同。
当室内差异传导呈左束支阻滞型时,V1导联的r波小于不伴差异传导的r波, V6导联呈QS或rS型[1]。
(2)联律间期:无固定的联律间期,但有长间歇、短联律间期规律[1]。
畸形的QRS波与其前一个QRS波联律间期越短,越宽大畸形,且联律间期不固定,差异性传导的QRS波群前面的RR间期愈长愈容易出现畸形。
(3)在同一导联上可见不同程度的QRS波增宽及变形,畸形的QRS波多在心室率较快的情况下出现,减慢时消失。
(4)代偿间期:差异性传导其后无代偿间期。
2 室性早搏的机制和特点
2.1 室性早搏机制
室性早搏指心室异位起搏点提早发放或折返使整个心室提前除极的室性搏动。
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通常用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和折返激动两种理论来解释[3]。
2.2 室性早搏心电图特点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时间≥0.12s,其前无相关P波;(2)大多数联律间期固定。
少数无联律间期,如插入性室性早搏;(3)大多数呈完全性代偿间歇;(4)ST-T呈继发性改变,也就是T波方向常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3 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均呈宽大畸形的QRS波。
在窦性心律时,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很容易鉴别,在房颤时则有一定的困难,其主要鉴别要点见表1。
表1 心房颤动时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要点表
4 病例分析
见图1~4。
图1 差异性传导。
QRS波在V1导联呈rR型,QRS时间0.12s,RR间期呈长-短周期时,易引起差异性传导(Ashman现象),QRS波后无代偿间歇[2] 图2 室性早搏。
联律间期固定,QRS波0.18~0.20s,V1导联呈Rr型,肢导联QRS波后有类代偿间歇,QRS波由于融合程度不同而变形[2] 图3 该图为1例冠心病患者的房颤心电图表现,V1导联R5为差异性传导图4 该图为1例风心病患者快速房颤时应用洋地黄时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联律间期0.28~0.32s,其后有类代偿间歇
5 结论
在心房颤动时,由于激动经房室结不规则传入心室,心室处于电生理上的不应期与其传导的不稳定状态,这可能是房颤发生差异性传导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
当心房颤动合并基础心脏病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会影响其预后,因此二者的鉴别在决定如何选择治疗方案上是不可或缺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