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及其对策概要
论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及其对策

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论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及其对策学生姓名刘丽所在学院广陵学院专业及班级汉语言文学(文秘)80802指导教师李晓丽完成日期2012年5月25日目录中英文摘要一、现代社会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 (4)(一)领导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 (4)(二)社会公众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 (5)(三)秘书自我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 (5)二、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产生的负面影响 (6)(一)影响秘书队伍的建设 (6)(二)影响秘书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7)(三)影响秘书职业化的发展 (7)三、对秘书角色的认知产生偏差的原因 (8)(一)媒体对秘书的宣传侧重于负面宣传 (8)(二)秘书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9)(三)秘书在工作中出现心理障碍 (9)四、调整对秘书角色认知偏差的对策 (10)(一)要提高秘书从业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道德修养 (10)(二)大力促进秘书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11)(三)秘书人员要掌握一些面对心理障碍的方法 (11)注释参考文献中文摘要秘书是中国古老的社会职业之一,其历史可以说同中国史一样渊远流长。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秘书工作也越发显得重要。
遗憾的是,当下,秘书角色的认知主体即领导、社会公众和秘书自我对秘书角色的认知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其负面影响较大。
对秘书角色的认知产生偏差的原因有多方面,可以通过提高秘书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及大力推行秘书职业资格制度,规范上岗制度,促进秘书职业的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等相应对策来转变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
关键词:秘书秘书角色的认知角色认知偏差AbstractSecretary is one of the old social occupations. And it can be said that it is as long as the Chinese history .With the adv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job of secretary becomes more significant .However , it is pity that the cognitive subject of secretary ,such as leaders ,society citizens and secretaries of themselves, have a certain deviation in the acknowledge of secretary .So there is great negative effect on it .There are many reasons about the deviation of the Secretary .But we can use many ways to change the deviation .For example ,we can improve the essential quality of secretarial employees and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ddition ,we also can vigorously promote the Secretary of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system and standard induction system .Moreover we can promote the specialization, professionalization, socialization and other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secretary the cognitive subject of secretarycertain deviation in the acknowledge of secretary论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及其对策秘书是掌管文书并直接辅助领导者全面处理事务的工作人员,主要以办文、办会、办事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人员,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女秘书角色的社会认知偏差及其矫正——对女秘书难嫁现象的思考

更令 人遗憾 的是 ,由于各 种原 因 ,社会对 女 秘书 的认知偏差 远不止 一种 “小 蜜论 “,还包 括 “杂役论 ”、 “花瓶论”、 “二当家论”等 。无论 哪
种认 知偏 差 ,都会严 重制 约秘 书职业在 中国 的发 展 ,阻滞 中国秘书职业化 的进程 。
一 、 女秘书 角色 社会认 知偏差 产生 的原 因 (一 ) 这 是 个别 女 秘 书 的 不 良行 为 通 过 文 艺作 品 的 渲 染被 放 大 的 结 果 首 先应 当说 明 , “女秘 书被潜 规则 ”的确 是 存在 的 ,否则 也不至于让大众产生 “偏见 ”。有些 女秘 书 因为抵 挡不住 名利 的诱 惑而 自甘 堕落 ,牺 牲 自己的青春 和名誉 ,匍匐在金钱和权力 的脚 下 , 当起 上司 的情 妇 ,扭 曲了女秘 书在公 众心 目中 的 职业 形象 。虽 然这种女 秘书 只 占秘 书群体 的极少 数 ,为何却能在社会 上产生巨大 的认 知偏 差?这与 文艺作 品的渲染 密不可分 。 在小 说 、电影 、电视剧 ,甚至 晚会小 品等文 艺作 品中 ,充 当 “二奶 ”、 “小蜜 ”的女秘 书随处 可见 :电影 E诚勿扰》 中由范伟扮 演 的暴 发户 的女秘 书 ,乳 沟尽显 、性感撩 人 ;电影 《窃听风 云》 中警 方 窃 听 到 老 板 在 公 司 和女 秘 书媾 和 ; 2008年 春晚小品 《招聘》 里 ,应聘秘书 的女孩就 主动暗示可 以 “被潜 ”……而女秘书 “被潜 ”、成 “小 蜜”更是电视剧里的常见剧情 。 文艺作 品关 注秘书生 活 ,对于秘 书职业发 展 本是件 益事 ;用 艺术手法 讽刺 和鞭挞女 秘 书 “被 潜”现象 ,也是一 种文 艺关怀 。它所 带来 的负面 影响 却 远远 超 过 创 作 者 的初 衷 :一方 面女 秘 书 “被潜 ”被放 大 ,进而暗示男上司和女秘 书的暧昧 关 系 。这样 一来 ,文艺作 品 中描 绘和刻 画女秘 书 “被潜” 的情节就 成为某些人的学 习范例 ,一些 女
我对秘书工作的认识与如何做好秘书工作

学会危机管理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应 对,协调各方资源,化解危机。
05 秘书工作案例分享与总结
案例一:高效能的秘书的一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结词
高效、有条不紊、灵活变通
详细描述
该秘书能够准确、及时地处理文件和信息, 并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地调整工作安排。她能 够与同事和领导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 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工作的高效执行。
我对秘书工作的认识与如何做好秘 书工作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秘书工作概述 • 秘书工作的核心职责与技能 • 如何做好秘书工作 • 秘书工作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秘书工作案例分享与总结
01 秘书工作概述
秘书的定义与角色
秘书的定义
秘书是负责协助领导处理日常事 务、负责文档管理、会议记录等 工作的职业。
学会倾听,善于表达,保持开放 和尊重的态度。
建立信任
遵守承诺,表现出诚实和可靠性, 赢得他人的信任。
学会解决冲突
在面对人际关系问题时,冷静分析 ,寻求妥协和解决方案。
提升领导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决策能力
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做出明智的 决策,并勇于承担责任。
激发团队潜力
发掘团队成员的优点,鼓励他们 发挥潜力,共同实现目标。
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
总结词
积极、倾听、表达
详细描述
秘书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在工作中,要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理解 并传达领导意图,同时要善于与不同部门和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商务旅行与接待安排
总结词
周到、细致、计划
详细描述
秘书需要负责商务旅行和接待安排工作,包括机票预订、酒 店安排、行程规划等。在安排过程中,要注重周到细致,确 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浅谈对秘书工作的认识

浅谈对秘书工作的认识第一篇:浅谈对秘书工作的认识浅谈对秘书工作的认识通过这一年来对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学习以及暑假的校内实习,我深深地认识到,秘书工作不单单是收发文件、起草通知、安排日程、打字复印等事务性的简单劳动。
秘书工作具有它特殊的灵活性,它有它特有的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的要求。
一、专业认识秘书即是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或个人提供辅助管理综合服务的人员。
秘书的工作是需要很高的智商和情商的,要有洞察世事的能力,以及较高的人际交往水平。
二、工作认识在科学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急剧膨胀,社会竞争愈渐激烈,文秘专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
文秘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职业,其工作日趋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它在辅助各级领导进行综合管理、树立企业形象、沟通内外关系、处理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秘专业需要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以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首先作为一名文秘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这些基础不仅仅是文秘知识,还应该包括外语、经贸、法律以及对秘书工作有帮助的相关知识。
同时,作为一名秘书也应该注意信息的收集,所谓信息的收集即为时事新闻、社会动态的收集。
另外,秘书还应该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要注意抓住机会,汲取教训,积累经验,多向老师、同学学习,经常进行经验交流。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工作效率。
因此,为了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就要求我们的秘书人员熟练的掌握办公自动化知识,熟悉的操作电脑,借助科技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这是对秘书的基本要求。
对于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来说职业道德素质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秘书人员必须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说话做事,都应以企业利益为先,能够保守企业秘密,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秘书人员无权决定企业的任何事项,秘书只是信息接受、整理、传递和存储的人员。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的收集尤为重要,特别是文秘人员。
浅谈秘书的角色意识

毕业论文提纲浅谈秘书的角色意识引言“角色”,原本是戏剧、电影等表演中的概念。
上世纪初,由乔治•米德引入到社会心的领域中,意指“人处于一定社会地位上所具有的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
" 那么,套用这一概念,“秘书角色”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当一个人处于秘书这一社会地位上时所具有的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
因为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经常需要扮演不同的身份,例如在家庭中可以是儿女、父母、夫妻,在社会交往中可以是朋友、敌人、陌生人。
但在这里,我们所强调的是当一个选择了“秘书”一职作为自己的职业时,他在工作时所应具备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
本论一、秘书在领导生活中担任的几种角色(一)领导思维的脑筋(二)政策活动的枢纽(三)决策的督办员(四)决策的督办员(五)领导信息的资料库(六)领导公关活动的组织者和随员二、秘书人员的角色意识及其培养(一)服务意识(二)参谋意识(三)协调意识(四)公关意识(五)保密意识(六)创新意识(七)学习意识(八)规劝、进谏意三、秘书尽快掌握并进入角色的方法(一)看--看经验丰富的秘书人员是如何工作(二)听—-多听别人的经验之谈(三)读——坚持学理论与读书报有机结合(四)练——自我训练(五)写——发挥秘书的“笔杆子”优势结语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秘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秘书的要求越来越高,秘书职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过程中,秘书人员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方能增强秘书工作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秘书角色意识是对自己所处的地位以及由地位所规定的社会职责的感知与认识自己周围人的种种角色关系的理解与协调。
一个秘书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须清楚自己所担任的角色意识,深刻了解自己的角色本质,对自己进行良好的角色定位,并能主动驾驭他人的特殊心理,抓住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种活动中的特定心理来明确秘书的角色意识。
秘书的角色意识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关键所在,在现实的秘书工作中,只有把握秘书的角色特征,深入分析秘书角色意识并培养秘书角色意识,才能充分地发挥秘书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
浅谈秘书的角色意识

浅谈秘书的角色意识
作为一个秘书,在公司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代表公司与客户沟通联系,还要协助领导完成日常工作、组织会议、撰写邮件等。
因此,秘书的角色意识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秘书的角色意识。
首先,秘书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秘书在公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要协助领导完成日常工作,还要解决复杂问题,并向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因此,秘书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价值和作用。
其次,秘书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主动性。
秘书无论在会议安排、文件处理、沟通协调等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主动性,能够及时了解领导的工作意图和需求。
在工作中,秘书应该积极主动的思考,为领导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第三,秘书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秘书需要在内外部之间进行联络和沟通,与领导和员工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因此,秘书需要掌握良好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向领导传递信息。
第四,秘书还应该注意保持专业素养。
秘书需时刻保持自身的专业形象,能够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处理文件、邮件等工作时,不仅要注意语言合理、格式整齐,还要注意保密性和安全性。
最后,秘书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时间管理能力。
秘书在忙碌的工作中要善于把握时间,让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准确的完成。
因此,秘书需要学会时间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精打细算、分配合理、安排日程,做到“时间用得明明白白,效率用得踏
踏实实”。
总之,秘书在公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秘书的角色意识不仅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更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动性、沟通能力、专业素养以及时间管理能力,做到高效、准确的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论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及其对策

纠正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的对策(一)从自身出发,找到自己的正确角色找到了问题根源,就应该对症下药地从秘书从业人员自身和社会两方面采取不同措施来纠正。
1、对秘书工作真正涵义的理解秘书是领导的参谋“参谋”,汉语词义上对它的解释有两项:一是指“军队中参与指挥部队行动、制定作战计划的干部”;二是“泛指代人出主意,也指代出主意的人”。
这里“参谋”的涵义是指后者。
秘书工作的内容很多,就总体性质来说可分为两大项:一是办事,二是参谋。
“办事”是指办文、办会、办领导交办的一切事项。
中共中央1985年提出新时期秘书工作的“四个转变”,其中第一个转变是“从偏重于办文办事,转变为既办文办事又出谋献策”。
这“出谋献策”就是“参谋”。
“办事”与“参谋”两者是一种辩证关系,办事是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础,指整个运转过程中的各项事务;参谋是在办事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作为领导者其重要职能是决策,而决策水平如何,又反映出领导者或领导集团的领导水平。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即使一位最有才干的领导者,也没办法胜任决定过程的全部工作。
大量的、经常的、具体的决策事务工作是由秘书或秘书部门来承担的。
当参谋的实质就是为领导决策直接服务,如决策前的调查研究、收集信息、提供各种依据材料、选定目标、提出预选方案、起草文件等,决策后督促检查、信息反馈都需要秘书人员进行辅助。
又如“办会”,开什么会,何时(包括时机)召开、讨论什么问题、规模大小、哪些人参加、会议的目的等等,都要秘书(或秘书部门)事先提出意见,草拟参加方案,送给主管领导审批,也有直接当参谋的意义。
因此,我们既不能否定秘书具有参谋的职能;也不能混淆决策与辅助决策两个层次的界限,而过份地夸大秘书的参谋职能。
秘书是领导的助手。
“助手”指“不能独立承担任务,只协助别人进行工作的人”。
它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协助领导实现领导意图。
秘书人员工作的辅助性是从他和领导工作的关系产生的。
“辅助”即辅佐、协助、从旁帮助。
秘书活动隐含在领导活动内容之中,一方面秘书活动离开了领导活动的轨道,它就失去活动的自身价值和这种活动存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离开秘书,领导活动的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秘书职业认知偏差及解决之方

秘书职业认知偏差及解决之方秘书是企业中非常重要且关键的职位,作为管理者的得力帮手,其工作内容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于秘书职业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知偏差,这些误解不仅影响了对秘书职业的评价,还给人们带来了误导,影响了职业发展。
一、认知偏差一:秘书是一种“小职位”很多人认为,秘书只是一个三呼五招的小职位,既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也不需要太多的学历,只需要熟练掌握日常办公软件和文件的处理即可。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秘书工作非常重要,其工作内容涉及到信息管理、项目管理、日程管理、会议组织、客户关系维护、文件处理等等,全面综合素质的要求极高,需要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和时间管理等技能,同时需要对公司业务有良好的了解和把握。
解决方案:1.建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加深秘书与贵族阶层的关联。
2.学习专业知识深入了解秘书工作的职业性质及其重要性。
3.了解其工作流程和难点。
二、认知偏差二:秘书是“管家婆”有人认为,秘书的主要职责就是打扫、买菜、烧水、招待客人,是公司的家政服务员,称其为“管家婆”是一种不尊重和轻视的称呼。
然而,实际上,秘书的工作内容并不是这样,秘书是企业管理人员的得力助手和重要的商务代表,秘书的工作涉及到商务谈判、商务礼仪、招商引资、客户拜访等领域,秘书需要做到懂得文化、懂得社交礼仪、懂得现代企业管理和市场经济的规律。
解决方案:1.加强秘书本职工作的介绍和宣传,强调其专业性和重要性。
2.积极推动工作职能的创新和更新,不断提高秘书的工作价值和贡献。
3.加强企业对秘书的培训和发展支持,推动秘书岗位转型和升级。
三、认知偏差三:秘书只是一个“搬运工”存在一些人将秘书的工作视为“搬运工”,认为秘书的工作就是搬运文件、文件翻译、资料整理等工作,这样的想法认识是片面的,忽略了企业中秘书的作用。
秘书不仅需要策划企业发展、参与企业管理,并且需要参与商务谈判、业务开拓、市场推广和客户维护工作等,实际上秘书可以在不同的工作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助力企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者把秘书看作是“亲信”,是自己人;或者把秘书看作是干部队伍中的一分子,是“后备干部”;还有一些领导不尊重秘书的人格尊严,不关心秘书的工作与生活,多方限制秘书,无形中把秘书当作“家奴”来调配。
(二)社会公众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社会公众对秘书角色的认知会在秘书的周围造就一种舆论环境机制。
这种机制若处于欠健康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秘书的角色行为。
社会公众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具体表现在:或者把秘书视为权力核心的“边缘人”,是上可登天、下可入地的“通神”、“准领导”,秘书岗位不仅有利可图,而且是升官进职的捷径;或者不恰当地把秘书描述为“刀笔吏”、“阿谀奉承之徒”,把有些领导违反规定私自配备的异性秘书视为“花瓶”,置秘书与秘书工作于一种不公正的舆论环境中;或者不把秘书职业看作是社会职业,而是看作“官”,或是看作“从”,甚至把女性秘书描述为领导的“外室”,这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陈腐观念会直接影响到秘书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三)秘书自我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秘书自我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首先,对秘书工作的职业特性和职业角色认知不足,辨不清秘书工作与领导工作的界限,摆不正自身的角色位置,时常以“二领导”、“接班人”自居。
其次,秘书对工作的辅助性、服从性不切实际地强调,对领导产生一种身心与工作的全面性依附。
无形当中把领导摆在“主”,自己摆在了“仆”的位置。
第三,对秘书工作的主动性缺乏认识,认为秘书是打杂的,只要干些上传下达,收收发发,写写报报,接传电话的事务性的辅助工作即可。
二、对秘书角色的认知产生偏差的负面影响(一)影响秘书队伍的建设心理学认为“职业角色是现代人获取物质利益和精神满足的肯定性形式,而职业角色的丧失。
则会导致人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失落”。
[3](P21)领导把秘书当作“家奴”来调用;社会把秘书当作“刀笔吏”、“阿谀奉承之徒”,当作“花瓶”、“侍从”,当作领导的“外室”来看待;秘书人员自身把自己摆在全面依附领导的“仆”的位置上;这些都会无形中大大贬低秘书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使人们在择业时把秘书视为不得已而为之的职业,而身在秘书其位的人员也难以树立秘书职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更难以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潜能。
而一旦领导把秘书看作是“后备干部”并且滥授职权,社会把秘书看作“准领导”逢迎拉拢,甚至秘书自身也以“二首长”自居的时候,就会使择业者对秘书职业抱有畸形的过高期望,一旦走上秘书岗位,往往会妄自尊大,甚而至于滥用职权,欺上瞒下,走上腐败的不归之路。
凡此种种,终将导致秘书队伍后继乏人,人心涣散,乃至职业道德水准低下的严重局面。
(二)影响秘书工作的实效秘书工作看起来千头万绪,而就其职能而言无非是两大项:一是办事,二是参谋。
正所谓秘书人员是“党委助手,领导参谋,群众桥梁,机关管家”,而要使这些职能得以落实,成功地处理人际关系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比如调查研究,秘书部门的调查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罗列现象或走马观花的一般性调研上,而应把面上的调查和蹲点调查结合起来,通过深入基层,解剖麻雀,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全貌和本质,进而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
但由于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人们往往对秘书的职责和工作能力持怀疑态度,这就使秘书的调查研究工作举步维艰。
即使最终大功告成,其间也要倍尝艰辛。
至于秘书人员自身就136万方数据把秘书角色定位为打杂人员,对发挥秘书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参谋性则更为不利。
(三)影响秘书工作的规范化有人说秘书人员是“杂家”,有人说秘书部门是“不管部”,究其根本在于秘书工作内容宽泛,但这并不等于秘书工作就没有规范,无章可循。
秘书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有良好的政治修养和情感意志修养,理想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
但由于对秘书职、Ip的偏见的存在,有些领导对秘书的招聘和任用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他们或者吼求秘}5育‘个曼妙的身姿、漂亮的脸蛋;或者只要求秘书服从于自己,听命于自己,这对秘b1.作的规范化无疑是极大的冲击。
(四)影响秘书队伍的纯洁,导致腐败领导把秘书看作后备干部,广授甚而至于滥授职权,社会公众把秘书看作“通天者”、“准领导”,甚至逢迎拍马,极尽拉拢,这在客观上极易造成秘书职业心态的失衡,助长r秘B对领导的依附性和对权力的追求欲望。
在这种心态下,秘书人员的意志稍一动摇,就有可能走上腐败之路。
而领导把秘书视同“家仆”来调用,社会公众把秘书看作“刀笔吏”、“花瓶”、“阿谀奉承之徒”来看待,也会严重地刺伤秘书人员的自尊心,部分缺乏坚定的职业信仰的秘书人员就会劣变为对权与利的极力追逐,以期能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或转而从事腐败行为,捞取不正当利益以求自慰。
至于一些领导把秘书看作是“亲信”是“自己人”,如果这些领导还算得上清正廉明倒也无甚大妨,若是一些腐败的领导,为了构筑腐败阵营,便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尤其是对秘书命运的决定权,极力拉拢秘书“下水”,造成秘书的被动腐败。
三、对秘书角色的认知产生偏差的原因(一)秘书文化带有浓重的“官本位文化”积垢在我国秘书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官文化的一部分,与欧洲传统的“官商二元化”截然不同的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相对单一的“官文化”,它有两个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的特性,这就是“官本位制”与“家长制”。
这种“官本位思想”与“家长制”运行机制,使得官职成为社会唯一的价值尺度。
国家政权以官职为杠杆,通过官职向社会的开放来聚敛社会优秀人才进入仕途,官职荣誉高于一切,并以官职的高低来参与对社会财富的分配。
因此,读书做官——做官发财——发财济家,这是数千年中国社会的共识,也是制约人们目标取向的共同文化。
在这种机制下,人的社会身份具有一种先天性与难以逾越性,权力阶层在社会财富分配上享有优先性,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拥有强大的优越感,因此,谋取官职,提高身份地位,拥有权利也就顺理成章成为社会生活的主题。
秘书本不应是官,但他本来也是官。
在世界范围内,秘书的演变都具有一种由官员——职员的发展趋势。
但在我国,这种演变并没有彻底完成,我国的秘书角色仍是“官”、“职”不分。
社会、领导包括秘书自身都把秘书视作官,而且是很实用的“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官本位思想”与“家长制”深深地影响着现代秘书文化的构建,使得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秘书文化也重重地染上了“权力拜物教”病毒,造成部分秘书工作者“官”念过强,而职业观念、服务观念淡薄,摆不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动辄以“二领导”、“接班人”自居,贪图虚荣,追逐权力。
更有甚者,利用自己接近权力核心这样一种特殊的角色地位,盗用领导权力,滥用秘书的岗位职权,经营一已之私,造成腐败。
(二)秘书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137万方数据电于当前秘书队伍的组成比较复杂,非大专院校秘书专业毕业生充当秘书的现象较为严重,造成秘书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再则,近年来,我国秘书队伍逐渐壮大,对秘书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日益融人世界经济的大潮,面对发达国家的网络技术和数字经济局面,我国正在奋起直追,改变传统观念和做法,加紧电子政府建设,利用电脑网络来了解社情民意,处理行政事务。
秘书部门的信息枢纽中心也日益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正在迅速改变其办公方式和操作方式。
电话、电脑、传真机、复印机、投影仪、打印机、数码摄影机等自动化设备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面对这种形势,有些秘书人员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自我,与时俱进,做到熟练使用各种办公机器,尤其是电脑和网络,同时掌握了先进的现代管理技术,具备了较强的工作能力。
但也有一些秘书不能顺应社会发展和领导工作的需求,不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而是满足于端茶、倒水、搞后勤。
在业务技能方面,提笔不能写,开口不能说;进办公室不能出谋戈Ⅱ策,出办公室不能调研交际。
在职业道德方面,有的秘书缺乏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心浮气燥,工作不踏实;有的不能忠于职守,处处钻营,假借领导的名义以权谋私。
近年来,一些高级领导人的个人秘书职务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加之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秘书扮演着名为秘书实为“花瓶”、“外室”等不光彩的角色,极大地损害了秘书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对秘书的类别、层次及其具体的工作职能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秘书是一个复杂广泛的群体。
从国外到国内,从军队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工矿企业,从国营单位到个体户,到处都需要秘书。
秘书是个统称,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秘书的类别、层次不同,其工作职能也不尽相同,对其素质的要求也就差别很大,各有侧重。
比如文字秘书,这是一种以文字工作为主的秘书。
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文字秘书负有起草公文、综合情况、参与政策研究、协助领导进行公文把关等重要任务。
这就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再如事务秘书,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机关、单位的总务后勤工作。
他们的工作范围较宽,包括了通讯、车辆、用房、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
这就要求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面对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真正能够“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犹如机关、单位的“内管家”。
文字秘书和事务秘书的工作职能迥异,对其素质的要求也就各有不同。
公众、领导,甚至秘书自身如果对秘书的类别层次、工作职能以及素质要求认识不清或缺乏全面了解的话,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就会产生偏差,他们往往把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那一两类秘书,当作秘书的整体,从而走人认知的误区。
四、纠正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的对策(一)要正确理解秘书角色。
秘书角色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秘书是单位的一员。
在一个组织内部,秘书只是所有职工中的一员,他和所有职工一样,都是为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的,除职务不同和分工不同外,并无任何特殊之处。
秘书人员以“二领导”自居是对角色理解的错位。
第二、秘书是领导的下属。
在任何组织中,领导与秘书的关系都是上下级关系,领导是上级,是主角,是决策者和管理者,秘书是下级,是配角,是辅助者和服务者。
但是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秘书人员任何的自卑心理或依附心理都是不健康的。
第三,秘书是组织的代表。
在某些情况下,秘书常常受领导和组织的委派,作为组织和领,导的代表参加一些活动。
但此时秘书的角色仅是领导和组织的代表而已,不能以领导的口气138万方数据讲话,更不能打着领导的旗号为自己谋取荣誉和私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秘书角色其实并不是单一的,一层不变的,正如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在谈到这类现象时所说的“实际上每个个体所担任的不是一个,而是几个社会角色:他可能同时是会计、父亲、工会会员、混合队队员等。
有些角色是人出生时就已确定的(例如是男人或是女人),另一些角色是在生活过程中获取的。
”这就要求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必须根据具体的社会情境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应对如此多的角色情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