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及对策

摘要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最近几十年的时间中,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但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我国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教育方式等等各方面存在十分大的

差异。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缩小差距,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利于我国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教育的均衡、公平的发展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有序发展的有力途径,于此同时,逐步的实现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有序发展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在重点分析教育均衡的

概念、意义的基础上,以查阅资料法和数据查找法为主,分析了我国城市和乡村实施

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以及针对差距实施的对策,并结合国外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提

出了改进我国城市和乡村义务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我的论文共分为五大章节。本论文

的首先章节就是绪论,引出了义务教育的实际背景等等。第二章是相关的概念,如概

念和特点对比等等。第三章是说明了我国目前的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差别。第四

章阐述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及建议,以及对我国各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1章、绪论

1.1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1选题依据

具体的义务教育的概念是指国家统一进行的教育的,它要求所有达到年龄要求的儿童,少年等等都必须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是国家必须给予保障的公益事业”。义务教育

有三个特征,一是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这是强制性的,必须执行的,是如果违反这个

规定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按照这个规定,国家必须为各个地区的适龄儿童提

供完善的教育资源,例如,教育资金,教师配置,硬件基础设施等。二是义务教育的

统一性,是指在全国实行统一的办学模式,如学生的学费,教学的标准等。不能是因

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有所歧视,也不能因为是否身体条件,家庭背景等有所歧视。

三是义务教育的免费性,就是学生花费任何的费用,例如说学费,学杂费等等。基于此,会大大激发儿童接受教育的热情,使得父母,社会更加重视儿童的教育,从而促

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义务教育还不能全部都免除。

为了完成城市与农村之间教育的平衡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不仅将农村与城市的教育意义提升到了更高的档次,还在其他领域做出了更加突出的

贡献。所以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蓬勃发展,日新月异。为了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伟大梦想,也为了能够提高整体的国民素养,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就必

须依靠城市与农村的均衡教育发展,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1.1.2选题意义

由此,我认为实现我国城市和乡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很大,如实现教育的公平、

实现教育的均衡、教育的稳定,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就

不能限制学生的发展,要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着想。让每一个区域都都可以成为培

养人才的基地,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优质的,完善的教育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

会接受教育,都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

大意义所在。

1.2国内外城乡义务教育的研究动态

1.2.1国内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研究动态

如今有效的,大量的研究表明了我国的义务教育取得了更好的发展。这有赖于各位学

者的努力研究。一般认为,对我国的城乡义务教育的研究应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起点,过程,结果这三个方面。而对其失衡进行的研究也是从以上这三个阶段进行的。

我国的张乐田副教授曾经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起点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入学机会的

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入学率较为低、升学率也低,但是辍学率很高这是目前主要存在

的差距。

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过程进行研究的学者们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刘颂教授。

在城乡义务教育中的初中部分,经费的投入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差距。而从我国义务教

育的其他方面进行研究的学者也很多,如翟博教授。他的研究结论是从三个方面分的,主要的差距体现就是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如学生数量比较多,而国家给予的经费

较少等等。

同时,在我国的教育中还有以下几个问题是很多学者都有提到的。如学校的设施问题,很多的农村地区的学校都没有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但是在城市地区,这却是很普遍的。还有,在很多的山区中,由于体育,音乐,外语教师以及课本的缺乏,学校通常不会

设置这门课程。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差距。

1.2.2国外关于城乡义务教育的研究动态

我们从国外借鉴了很多的成功经验如:首先要树立教育公平的理念,实现城市和乡村

一起发展,并通过立法的形式确保教育公平发展,保障每一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其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教育”、“全民教育”等等都是。。其中,瑞典,日本是国外城乡义务教育的初始研究者,也是很成功的研究者。也有其他国家的

教授,学者如。“平等阶段论”是著名的教授胡森提出的,胡森教授从微观的一般意

义上对英国的义务教育进行了研究。科尔曼教授及其他的团队在研究的多年之间,提

出了“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这一论点。科尔曼教授从实证理论的方式对英国的城乡

义务教育进行了研究。由于城市和乡村学校之间的差距,科尔曼(Coleman)还认为

政府应该从“投入”方面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就是所有的学生,学校都

可以公平的享受政府给予的教育资源。由此可见,科尔曼的研究也不再仅仅是教育公

平的内涵等较为浅显的层面,而是逐渐的将理论的层面转化实践的层面。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基本内容

通过国内以及国外的研究动态,我发现了目前我国的城乡义务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学校不仅校园环境简陋,教学设施也不完备,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配置,与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备存在一些差距,甚至在一些学校只有黑板和桌椅,完全不能适应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环境,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要求,更没有空调和暖气来供学生降温和取暖。。于是,本文对于目前存在的差距进行了分析,发现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根除,保障机制不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管理机制存在欠缺,家长的思想观念等等因素。于是,针对这些的不利因素,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途径,如在政府方面,政府要加强自身的责任。在社会方面,每个人都积极承担自己的职责,不断的加大对教育公平的宣传力度。我希望通过此次论文的撰写,研究工作可以对我国的城乡义务教育做出更多的了解,争取自己的力量可以为实现农村和城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发展,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3.2研究的方法

(1)查阅资料法

是指通过收集有关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资料,并通过分类、整理等而形成的对文献资料,知识点进行理解、整合而形成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从中国知网,百度文库上等等查找的相关学者的研究资料来分析,整合关于中外关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体系。

(2)数据查找法

本文的作者通过查询,阅读很多相关的硕士论文,期刊等等,还通过官方发表的数据等等方面来收集一些有关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数据,从而更加完整的还原了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目前的情况等,从而为本文的研究结论提供了很大的数据支撑。

第2章我国义务教育的理论概述

2.1 义务教育均衡的概念及分析

义务教育的概念是指国家统一进行的教育的,它要求所有达到年龄要求的儿童,少年等等都必须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是国家必须给予保障的公益事业”。义务教育有三个特征,一是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这是强制性的,必须执行的,是如果违反这个规定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按照这个规定,国家必须为各个地区的适龄儿童提供完善的教育资源,例如,教育资金,教师配置,硬件基础设施等。二是义务教育的统一性,是指在全国实行统一的办学模式,如学生的学费,教学的标准等。不能是因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有所歧视,也不能因为是否身体条件,家庭背景等有所歧视。三是义务教育的免费性,就是学生花费任何的费用,例如说学费,学杂费等等。基于此,会大大激发儿童接受教育的热情,使得父母,社会更加重视儿童的教育,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的提高。以上三个特征可以充分的确保整个社会均衡,稳定的发展,确保每个人儿童,少年均有提升自我,不断发展的需求。实现我国东部,西部,中部地区和谐发展,实现我国社会整体的发展,是缩小我国教育

差距的目的。我国的乡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差距体现在各个方面,如经济发展的方面,基础设施等方面,公民接受教育的文化程度方面等等,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我国城

市和乡村之间的义务教育公平发展之间的矛盾。

2.2 义务教育均衡的特征及分析

缩小义务教育之间的巨大差距对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推动学生

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对我国的整体来说:不仅有利于我国整体文化水平,文化素质

的提高。还有利于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兴。以下是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主要特征有:

2.2.1 义务教育均衡是具有历史性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的东部地区明显比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快,当然了,我国东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也高。而自古以来,我国新疆,西藏等偏远地

区的经济比较落后,教育发展水平也是落后的。因此,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是不断的随

着外部条件变化的。

2.2.2义务教育均衡是具有理想性的

每个人都是有理想的个体,总是有自己对理想的理解和实现方式,因此,实现义务教

育均衡也是基于人们理想的基础之上的。

2.2.3义务教育均衡是具有相对性的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没有固定的实现模式,因此也没

有统一的标准,所以说,义务教育是相对的。

2.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2.3.1有利于实现我国教育整体的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实现义务教育的目标有很多,为每一个提供公

平的教育机会,为每所学校提供优质的教学设施,为从整体上实现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有利于为当地的儿童,学校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质量。在经济,社会文化程度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有利于努力的消除教育之间的差距。而

在我国的偏远落后的山区,农村地区如甘肃,西藏,新疆等等地区,有利于保障每一

个学生有机会去上学,学校有条件去完成义务教育发展的任务。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有利于我国教育的均衡、健康发展。

2.3.2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如果把社会比作一本书的话,那么教育的平衡必然是最重要的一章。习近平总书记在

十九大中指出“实现教育公正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更是政府的责任”。正文的作者从

下面两个方面来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论点。首先是地级阶段的教育公平,是国家,政府,家庭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有机会去进入学校去学习,保证每个学习者都可以

达到自己满意的学业水平。其次是教育公平的高级阶段,在保证教育公平发展。保证

每一学校都可以有优质的教学设施,有利于实现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

2.3.3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

经济落后时农村地区落后于城市地区的主要软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市的居

民一般较为农村很有钱。因此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把孩子送进城里读书,由此形成

了农村中小学生的流失。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提高农村地区学校基础设施,教师水

平的提高,实现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提升,这样更会激发我国农村学生的求学热情,

激发他们去努力的学习,更好的去建设自己的家乡,为以后农村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

的贡献。

第3章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发展不均衡,发展差距大等问题。其

中教育发展的差距是最为明显的一个差距了。在一些偏远地区是教育资源最缺乏的地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依旧存在着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象。

3.1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

3.1.1办学条件的城乡差距

近些年以来,我国是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外贸,社会,文化,等等

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农村地区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并且,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使得农村小学和初中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基

础设施得到了完善,根据调查显示,2014年全国中小学学校危房面积占校舍面积的比例是4.13%超过了3%,其中,西部地区的小学校园危房面积占总校舍面积的8.30%,初中学校则是6.34%;而农村地区的小学,初中校舍危房面积的比例是7.04%和

11.74%。同一年份,城市小学生人均教学仪器设备是1733.04元,农村地区则是762.15元,城乡之间存在769.58元的差距,,农村初中生人上课硬件设备值为1794.30元,城市为1937.32元,城乡之间的差距为478.56元。但是城乡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依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城乡中小学校的教师,教室,实验室,图书馆,

食堂,体育健身设施等。有一些一线城市的中小学生上课是用笔记本电脑,但是对于

比较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一顿健康,营养的午饭都是很奢侈的。硬件设施的差异不

仅仅是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更加关系到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方面,关系到

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很多城市的中小学校已经具备很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设施,如多

媒体教学,网络授课,塑胶操场等,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资金缺少,办学条件落后,

所以很多农村的学校依旧处于落后的状况,导致农村与城市义务教育的差异。

3.1.2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

在2010年到2014年这四年之间,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缺点。东部地区本身经济的发展较快,国家投入的多少,没有太多的影响,国家最近,几年大

力支持西部地区。于是西部地区的经费也多了,那么久很明显了,中部地区就被剩下了。于是,中部地区的经费投入低于东部地区依次是2755.78元, 2784.68元,2847.55元,2888.46元,2918.24元,低于西部地区944.27元,1101.28元,1672.37元,1763.85元,和1701.88元。根据2015年国家教育局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河北省教育投资金额仅占国家投资总额的1.42%,而北京地区可以占到国家投资总

额的1.92%。再如下表所示的数据更能充分体现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教育

非均衡发展的现状。

3.1.3师资队伍的城乡差距

同一所学校的老师们,同一学科的老师们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数据

457:1,51:1,200:1,209:1,是西部地区科学教师的师生比例,外语师生的比例,音乐师生的比例,美术师生的比例。初中生的美术,体育,音乐的生师比例是

83:1,201:1,275:1.同时还有大量的低学历的教师存在于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而且很多农村的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教师缺少,直接导致大量国家规定的课程难以完成。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也大力鼓励城镇教师去乡村发展,支援乡村的义务教育事业。但是由于很多现实问题无法解决,如,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艰苦,教学条件落后,提升空间小,培训机会少。因此最后的结果依旧是“留不住,下不去”年轻教师下不去,优秀教师留不住,农村学生大量外流。第4章我国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

4.1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消除

教育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同时也导致了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这也造成了城乡之间,文化,经济,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差异。支撑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现代,文明,商业社会。而支撑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则是农业,农业文化等。于是,无论是从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等各个方面都对农村的义务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量外流,也给城市的学校带来了很多的挑战。

4.2保障机制不完善

4.2.1投资保障机制不完善

我国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但是如果依旧没有一个全面的,法定的形式规定投入的比例等相关问题,投资机制还是存在问题的,还是不完善。

4.2.2监督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由于我国没有一个有效的,科学的监督机制来保障教育的投入,因此依旧会存在着贪污教育经费和教育经费被挪用的现象。并且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问责机制,因此即使投入了教育经费,是否合乎当地办学的实际需求,依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4.2.3城乡义务教育管理机制欠缺

我国的义务教育的教育投入,师资,资源配置,产出等方面均没有一个完善,系统的管理机制,办学落后时,出了问题时,依旧没有一个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甚至时土地制度均对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3思想观念和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交通也不发达,思想也比较闭塞。于是,很多家长没有

太多的文化水平,认为孩子上不上学没有多大用,尤其是女生,会做饭,带孩子即可。这也是导致很多农农村地区儿童不上学的主要原因。

4.3.1思想观念落后

落后的思想观念不仅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更是影响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异的重要原因。而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思想观念是受多方面影

响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受当时历史的影响。

首先,长期以来,城市地区的居民普遍比农村地区的居民思想素质要高,接受新文化

的的态度要积极。这不仅导致了农村地区的经济落后,更是导致农村地区文化,整体

落后的重大因素。

其次,思想观念也是重要因素。城市居民的思想较为前卫,观念更新快,更容易跟上

时代的发展,更乐意接受新事物。而农村地区的居民较为保守和传统。因此他们对于

义务教育的态度并不太积极,因而也制约了该地区的义务教育的内容,手段,思想等。最后,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女孩受教育的权利往往被剥夺,,同时农村地区的

很多父母更愿意重视对儿子的培养。女儿的任务往往是学习做家务,懂得照顾丈夫和

孩子即可。

4.3.2家庭环境的影响

城市的经济发达,居民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们对

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要求比较高,会积极开发他们的智力与能力。而在农村地区,家长们对孩子的要求一般不高,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仅仅只是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对孩子发展,以及未来的教育发展不重视。于是很多孩子不上学早早外出打工是常见的事情。

第5章义务教育发展的实现途径

5.1强化政府责任,转变政府职能

由于教育的投资力度大,回报周期漫长,因此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政府绩效考核,均不

是很重视教育的投资,而是放在容易获取经济利益的其他方面的投资上。为此,政府

应该把自身的定位更多的放在教育方面。加大对学校,教师,学生的投资力度,加强

自身的责任意识,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

5.2加大教育的宣传力度

教育公平也仅仅是停留在法律的层面,实际执行起来依旧有很多的困难,为了实现义

务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要加大在农村地区,落后偏远地区宣传教育的力度,在整个

社会树立教育平等的观点,让每个人都要意识到教育是不分种族,背景的,来保障全

社会、全体公民的平等权利。在我国很多的农村依旧存在着很多旧的习俗,旧的思想

观念,比如说,重男轻女,想尽办法限制女孩子接受教育等等,这是深受我国封建社

会的毒害的结果,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效的解决,因此只要

不断的加强宣传力度,把国家,政府的政策宣传给广大农村地区,使得全社会形成一

种广泛的共识,保障所有人有机会进入学校。

5.3大力发展经济,推动农村发展

面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很多农村家庭的收入并不高,尽管国家已普及九年

制义务教育,但对于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费和生活费却十分昂贵,许多家庭在不得不

采取贷款或者借钱的方式供孩子读书,因此面对就业难的问题很多家长失去供孩子读

书的动力,“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开始传播。与此同时,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以及没有法制观念进一步加重了农村辍学严重的进程,很多家长并未意识到让孩子读书是自己

的义务,再加上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家长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面对

读书无用的现状选择让孩子早点步入社会来学习谋生手段。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

平差距呈不断拉大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国很是重视“三农问题”加大对农业的投资

力度,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走集约化道路,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加大农产品的开发与同时积极补贴农民的收入,减免税收等均推动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5.4建立良好的经费保障和约束体制

5.5.1建立良好的经费管理机制

为了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就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财政法规的

规定,最大程度,最大可能的实现依法治教。对非法挪用教育资金的个人和组织,追

究其刑事责任。其次,为了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还应该建立一些特殊的补贴制度,补贴政策。从世界上来看,日本和瑞士是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做的比较完善的国家,比如说日本在1889年就开始实行学校供餐,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颁布

了《学校供餐法》,《生活保护法》等一系列的法规使得日本成为整个亚洲国家中,

教育发展最为有影响力的国家。同时,美国在联邦和州一级的相关教育中,都强调要

对经济困难的儿童实行财政补助。我国也应该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相应的

补贴制度和补贴政策,尤其要加强对中西部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

5.5.2建立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首先,建立,调整,完善相关的法律经费保障机制就变得更加有可操作性,使得农村

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实施等过程和环节都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加强对义务教

育财政经费的监督,对不正当使用的情形要依法追究,使得有关城乡义务教育财政法

律制度可以得到有效的执行,从而促进义务教育差距的缩小。

5.5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5.5.1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在加大对教师的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更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针对具体教师的们的具体问题,在培训上要分层次,分学科,分情况具体的进行培训,本着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的原则,对教师进行多种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师德品质等。

5.5.2对教师进行严格考核

对教师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要求从事教育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加强对教师的严格管理,规范管理,不能因为地域的原因就降低工作标准,从而保证

教师的质量,保障学生的权利,保障义务教育的发展。

5.6互联网共享教育资源

随着我国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学信息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利用互联

网技术可以使农村的教师接受更为先进的教育水平。因此,首先要在农村地区建设网络,促进农村地区的网络发展,对农村地区的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网

络技术能力。再次,要在农村地区建立专门的信息网站,促进当地的教育信息整合,

促进当地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结论

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进行,我国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雷霆万钧的结果,不仅是在财经,社会服务,工业等等方面,就连教育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城市的教育在发

展中与农村的教育也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有: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办学条件的城

乡差距,师资队伍的城乡差距,而导致这些差距的原因就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

根本消除,各种保障机制不完善,如投资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还有就是城乡义

务教育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基于此,教育的最终结果的差距,对全体公民的文化成长

等都是产生的重大影响。不会对本国促进国家的整体复兴,不会对我国向发达国家转

型产生积极的益处。

基于此,缩小教育的差距,实现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解决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不平

衡发展的问题,就需要国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用制度加以保障,同时各地、各级

政府要积极的配合,将城乡义务教育均发展的思路,方针政策在全面实施下去。我相信,在我国政府、国家、社会的积极努力下,实现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会

取得很大的成就。

由于本人的学识有限,专业知识水平不是很扎实,本文在研究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中还

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的细节问题还没有得到具体,实在的解决。希望有机会以后将

会作出进一部的研究。问题如下:

第一,实施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但是由于

我国农村地区相对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是一个历史问题,因此想让农村地

区的经济取得良好的发展,甚至比和城市的发展同步是一个长远的问题,需要时间、

各级政府的努力,当然更重要的就是国家的长期,大力的投资。

第二,为了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民工子女学习、农村留守

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等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很多农民工子女都是留在家里,父母在外面打工,孩子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而老人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太重视,则

又是一个问题。

第三,在鼓励城市教师进入农村地区教学的同时,更多的问题以及阻碍就是农村地区

的经济比较落后,基础设施也与城市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农村地区

会留不住城市教师。这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乐天.城乡义务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1-73

[2] 马佳宏.偏差与平衡:城乡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问题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6,(4):39-42

[3] 刘颂.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异的政策原因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4):41-44

[4] 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3):16-28

[5] [瑞典]托尔斯盾.胡森.平等问题与发展中国家[J]张人杰译,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1)

[6] 詹姆斯.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见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

本文选》

[7] 朱德全,李鹏,宋乃庆.中国义乌教育发展报告[J]2017,01,007

[8] 宋乃庆.(2015).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中国教育学刊,(9)

[9] 赵永辉.(2015)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及履责成效.中国学术月刊,(7),48-56

[10]朱迎春.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 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 4) :25 -27.

[11] 伊藤和卫《现代公教育原理-国民的教育》国民教育を受ける権利保障研究》教育開発研究所, 1983年, P.43

[12] 郑新蓉.我国公共教育制度和教育均衡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2)

[13] 张玉林.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J].校长阅刊,2005(4)

[14] 张劲松.农村义务教育投入[J],新视野,2004(05)

[15] 李燕燕,教育督导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范式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2):8-11

[16]程敏.农村义务教育活动的设计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17]秦琳翔,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路径及其对策研究—以临泉县为例 [D].广东海洋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8]张睿,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东兴区为例[D]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9]陈君,李克军,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及破解策略[J].河北学刊,2013(05) 0217 04

[20]王洁.浅谈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N].发展导报,2017-05-19(027)

[21]Loraine A . West,and Christine P. W. Wong,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Growing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Rural China:Some Evidence in the Provision of Social Services.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1( 4) ,1995.

[22]高木浩野.教育费国库负担制度歴と见直动き[J].レファレンス,2004,(6):9.

[23]海后宗臣.明治初年教育:そ制度と実态[M].评论社,1973.171.

致谢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从大一的懵懵懂懂,到大四的收获颇多,转眼间都要大学毕业了,回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在大学最后两年的生活里,太多的师恩、友情、感恩

不禁涌上心头。依稀记得老师们讲课的风采,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正是老师们的这

种认真,严谨的教学方式一直影响着我们。忘不了是同学们对我无私的帮助,正是在

他们的影响下,我才变得越来越好,收获越来越多的知识。如果说人生是一趟旅途,

那么大学就是其中最美好的一个站点,收获的不仅仅是同学的友谊,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感动与感恩。感动于老师与同学们给予的无私帮助,感恩于老师们的学识。

人生最重要的一门学问就是感恩。很感谢我的老师,一位最令人尊敬的人,既是良师

又是益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的帮助。老师每一周的周一和周五都亲自指导我

们每一个学生的论文工作,给我们亲自提出各种问题,并私底下督促我们反复不断的

修改,虽然还几次修改论文都是很累的样子,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依旧很努力,很有动力老师也一直鼓励我们。这让我很是感恩。不论是在论文的写作中还是以后的

工作,学习中,我都会一直不断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张亚军老师是我们每一个

都很喜欢的一位老师,以前老师教过我们的经济学这门课,老师对经济知识的理解很

是全面透彻。于是,我更加尊敬我的老师。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