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有趣的线造型3-湘美版

合集下载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十一课《有趣的线造型》教案 03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十一课《有趣的线造型》教案 03

《有趣的线造型》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勇于探索的意识,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的好习惯。

2.学生能运用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一件线造型小品。

3. 让学生感受、了解线材的材质特殊,使之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利用线材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运用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一件线造型小品。

教学难点:感受、了解线材的材质特殊,使之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利用线材制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范品学生:有铜芯的电线、细铁丝、铜丝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手工小制作?都用过哪些材料来制作呢?2.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件有趣的手工制作作品。

(实物展示并进行逐一介绍)3. 每组分发一件作品进行观察。

4. 师问:这几件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你平时在哪里见过这种材料?5. 今天我们要用电线等材料来制作有趣的手工!揭示课题“有趣的线造型”。

(二)认识材料1. 在我们生活中总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线,大家对这两种线一定不陌生。

(电线、毛线)2.那么电线和毛线有哪些区别呢?3.请同学上台来分别将电线和毛线折一折、弯一弯,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出电线的特点。

4. 小结:电线具有可塑性,可弯、折、扭并且能固定形状,而毛线很软,不具备可塑性。

我们可以把线材分为可塑与不可塑两种类型。

(三)探索方法1. 怎样将电线改变造型呢?老师介绍四种基本的方法,分别是弯、折、绕、扭。

2. 老师演示弯和折的方法。

你们发现弯和折使电线发生了什么不同的变化吗?(弯的方法,使电线成为了弧线,折的方法,让电线形成了角。

)3. 老师演示绕、扭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很相似但又有不同,谁来说说不同之处。

(绕是线的一端绕,另一端是直的。

扭是两端同时扭动。

)4. 小结:不同的方法形成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有不同造型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制作了。

(四)启发构思1. 展示优秀线造型作品。

回顾刚学习的制作方法,思考这些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制作完成?为什么作者要选择这样的方法来制作?2. “小乌龟”用了几根电线制作而成?3. 小结:我们要根据表现物象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材料,要能够先有构思以及能在大脑中思考基本制作步骤后动手制作。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有趣的线造型》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有趣的线造型》教学设计

《有趣的线造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绕线活动中,体验不同线条产生的艺术魅力有趣的线造型。

2、学习流畅的线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各种材质的绳线,绕成作品。

教学难点:在笔画基础上展开联想。

课前准备:
教师:有色卡线。

学生:各种绳线、胶水、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与尝试。

1、欣赏课本。

提问:课本上的画是用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2、出示课题:有趣的线造型。

3、教师拿一条长线,演示绕线画。

①让学生欣赏到在随意的线绕中发现有趣的东西有趣的线造型。

②对绕出的形象进行想象。

③教师小结,根据学生想象教师进行涂色、添画。

4、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用长线在桌上尝试绕线,随意地绕,注意线条流畅。

5、欣赏讲评。

你们绕的图形像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绕线时要有重叠、流畅。

二、讨论与制作。

1、提问:用什么方法固定线?
2、小组讨论:固定方法是什么?
3、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演示固定方法。

方法①边绕边涂胶水,固定。

②涂好胶水再绕线。

4、学生绕线练习。

选择喜欢的纸与线,边绕边贴。

三、发散思维。

1、想一想:欣赏绕好的画,想象一下像什么?
2、添一添:在绕好的画上根据想象用水彩笔添色或添形象。

四、欣赏讲评。

1、自评:学生交流创作体会。

2、互评:根据线条流畅,想象丰富的标准互相评价作品。

3、奖励:比一比哪一组小星星最多,表扬。

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有趣的线造型》

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有趣的线造型》

《有趣的线造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观察自然界的美丽图形和纹理,感受线的节奏美、韵律美。

2、欣赏并参考彩陶纹样,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描绘出坛坛罐罐。

重点难点:体会线条的美感,并能够运用线条的组合规律装饰美化生活.教学用具:课件,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一)导入课题师:上节课我们发现了许多线的秘密,现在我们来简单的回忆一下上节课的知识。

(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师:这里有浩瀚的沙漠,美丽的湖水,层层的梯田,斑马身上的斑纹,树叶的叶脉,蜘蛛网,等等,神奇的大自然总是在我们的面前展示出它无穷的魅力,大自然将各不相同的线条通过排列组合的形式组织起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我们平时画画用到的线条也是从大自然中提炼出来的。

出示课题:线的秘密(二)明确目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来装饰物品。

补充完整课题----装饰陶罐(三)预期效果回忆一下,你平时都学会了运用一些什么线条?学生举例,教师板书: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等。

师总结:我想通过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今天的学习大家会表现更出色的。

二、民主导学任务一(一)任务呈现欣赏彩陶文化,了解彩陶文化知识,发现彩陶的美。

(二)自主学习师:早在七千年以前,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已经学会用优美的线条来装饰物品,下面我们来欣赏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彩陶,(播放课件)学生欣赏,教师讲解:这些彩陶都分别出土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不同地区的彩陶具有各自的风格特点,根据出土的时间地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等。

(三)展示交流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些陶器美吗?什么地方美?学生回答:外形美,花纹美……教师板书:外形花纹教师:那我们就重点从这两个部分来欣赏它们的美,先来了解一下的外形。

看了这么多的彩陶,它们有的胖、有的瘦、有的大肚子,有的脖子长,你能不能总结一下它们共同的组成部分是哪些?(课件播放)彩陶外形有那么多的变化,其实就是它的口、颈、腹、底的大小长短和耳的位置在发生变化。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11. 有趣的线造型3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11. 有趣的线造型3

课题名:有趣的线造型——巫家拳有趣的线造型|巫家拳教材分析:《有趣的线造型》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用绕一绕、折一折、弯一弯、扭一扭的方法并借助合适的线材来造型。

巫家拳是湘潭市流传较广、群众喜爱的一个有独特风格的传统拳种,是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拳既有少林拳术的各种巧妙的攻防手法,又有精怪多变的腿法,其拳式刚劲敏捷,动作紧凑,衔接流畅,且具有较深的拳理,为湖南四大拳种(巫、洪、薛、岳)之首。

本课是在《有趣的线造型》的基础上,以观察、理解巫家拳拳法动作为重点,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线材料及线人的制作方法来进行人物动态的塑造。

要求学生抓住巫家拳人物的动态特征,感受材质,促发联想,灵活运用各种制作方法进行制作,养成敢于创新、善于实践的好习惯,从活动体验中感受制作的乐趣,并通过学习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湘潭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和意识。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用线来制作人体构架,对部分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另外线的种类、材质不一,学生需要去探索不一样的材质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

较粗的铝线不容易剪断或扭动,需要通过尖嘴钳等辅助工具,或来回扭动促使铝线断开。

有趣的造型看似简单,实际在制作时容易缠绕混乱,所以应强调制作步骤,按部就班的了解制作方法。

本课融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巫家拳,借助巫家拳拳法动作,让学生制作巫家拳人物动态的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多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循循善诱,结合多环节、多层次的体验、尝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巫家拳,探索用线造型的方法,学会用合适的线材塑造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探究、教师演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用线造型的方法。

第11课有趣的线造型(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1课有趣的线造型(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1课有趣的线造型(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线造型的概念,掌握线造型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特征和美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线造型的概念:线造型是指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形状、结构、质感等特征的一种绘画方法。

2. 线造型的基本方法:观察、分析物体的特征,运用线条进行描绘。

3. 线造型的实践: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现自己感兴趣的物体,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线造型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特征和美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实物投影仪、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有趣的线造型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线造型。

2. 新课:讲解线造型的概念、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线造型的重要性。

3. 演示:示范线造型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线条的表现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线造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线造型2. 课题:线造型的概念、基本方法、实践4. 学生作品展示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线造型表现自己感兴趣的物体。

2. 作业要求:线条流畅,能够表现物体的特征和美感。

3. 评价标准:创意(30%)、线条表现(40%)、整体效果(30%)。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线造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特征和美感。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对线条的表现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3. 改进措施:增加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操作;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一课 有趣的线造型 ︳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一课 有趣的线造型 ︳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一课有趣的线造型︳湘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有趣的线造型”。

主要是帮助学生感受线条的变化,了解线条的基本种类和线条的特点,提高学生对线条造型的表现能力,让学生能够懂得如何通过线条表现出一个形象的特点和气质。

二、教学目标1.能够以“有趣的线”的形式来表现物品的特点和形象;2.让学生学会如何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所绘物的质感;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理解线条和造型之间的关系;4.欣赏和掌握绘画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要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流程3.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线条类型和图案,引导学生对线条类型和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让学生能够感知到好的线条是一幅优秀艺术品的重要特点。

3.2、示范教学老师先进行娓娓道来的讲解,尤其强调“有趣的线”的含义,并围绕不同线条类别的特点逐一说明。

然后通过画板展示,介绍几种基础线条的形式和写法,并通过创新的方式演绎如何将不同线条运用到具体的绘画实践中。

3.3、学生实践让学生分别用铅笔和水彩笔在白板上反复练习不同的线条,并特别强调对应线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学生也需要尝试运用不同线条和图案来表现物品的形状和质感,使用颜色来体现画作的色彩层次。

3.4、作品展示与总结老师会精选出几幅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与点评,并对整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最后,老师会鼓励学生把所学技能和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与绘画创作当中。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4.1、教学重点1.学会如何用线条表现图形的质感和特点;2.掌握基本的线条类别和使用方法;3.学会以新颖的方式将不同的线条运用到绘画创作当中。

4.2、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线”与“形”的关系;2.如何保证学生能够准确、生动地表现所绘物的质感和特点。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主要评价指标如下:1.学生绘画实践成效;2.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观察能力;3.学生对线条和造型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在整节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点教与练习之间的衔接,加强对于不同的线条类别和使用方法进行深入的讲解和示范。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有趣的线造型-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有趣的线造型-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有趣的线造型-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有趣的线造型”展开,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来表达物体的形态、空间和动感,以及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和排列方式来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功能与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表达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线条的变化及其对视觉效果的影响。

2. 学会运用线条表达物体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3. 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线造型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线条造型作品示例。

2. 学具:铅笔、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等基本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线条造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学习:讲解线条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让学生对线条有更深入的认识。

3.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线条,讨论如何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特征。

4. 示范与指导:教师示范线条造型的创作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 创作实践:学生独立创作线条造型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有趣的线造型2. 重点内容:线条的种类、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线条造型的创作方法。

3. 示例:展示不同类型的线条造型作品,以及线条在不同作品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作业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线条造型知识,创作一幅表现自然或生活中事物的线造型作品。

2. 评价标准:线条运用恰当、表现力强、创意新颖。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理解并掌握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表达。

第11课《有趣的线造型》(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1课《有趣的线造型》(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1课《有趣的线造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线的基本概念和线的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线在绘画中的核心作用,并通过练习线描绘的不同形状来提高学生的线的表现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教学目标1.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常见表现形式;2.掌握不同形状的线的基本绘制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4.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线在绘画中的表现作用;2.掌握不同形状的线条的绘制方法。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敏感性;2.提高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演示文稿;2.教师准备相应的绘画工具,如纸笔、颜料等;3.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六、教学方法1.介绍法;2.练习法;3.演示法;4.讲解法。

七、教学步骤(一)导入本课中,首先介绍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在绘画中,线条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学习线的表现形式在此步骤中,着重介绍线的表现形式,并演示如何使用线条表现不同形状,如曲线、直线、弧线、折线等。

这一步骤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线条可以被用来描绘几乎所有物体的形状,因此是绘画的核心。

(三)学习绘制线条的基本方法通过给学生各种不同形状的线,并要求他们跟着教师一起练习,提高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如何使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物体特征。

(四)练习绘制线条并举例说明在此步骤中,教师将介绍不同线条表现不同物体的特征。

例如,可以使用直线表现盒子的方形特征,使用弧线来表现花朵的形状特征等。

(五)提高线条表现能力通过不断练习,学生会变得越来越熟练,同时也会越来越敏感于线的表现形式。

学生也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善于选择最佳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物件。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线条表现形式的重要性,并提高了他们的线条表现能力和绘画技巧。

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们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艺术造诣,促进他们在创作和想象方面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有趣的线造型——巫家拳有趣的线造型|巫家拳教材分析:《有趣的线造型》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用绕一绕、折一折、弯一弯、扭一扭的方法并借助合适的线材来造型。

巫家拳是湘潭市流传较广、群众喜爱的一个有独特风格的传统拳种,是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拳既有少林拳术的各种巧妙的攻防手法,又有精怪多变的腿法,其拳式刚劲敏捷,动作紧凑,衔接流畅,且具有较深的拳理,为湖南四大拳种(巫、洪、薛、岳)之首。

本课是在《有趣的线造型》的基础上,以观察、理解巫家拳拳法动作为重点,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线材料及线人的制作方法来进行人物动态的塑造。

要求学生抓住巫家拳人物的动态特征,感受材质,促发联想,灵活运用各种制作方法进行制作,养成敢于创新、善于实践的好习惯,从活动体验中感受制作的乐趣,并通过学习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湘潭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和意识。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用线来制作人体构架,对部分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另外线的种类、材质不一,学生需要去探索不一样的材质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

较粗的铝线不容易剪断或扭动,需要通过尖嘴钳等辅助工具,或来回扭动促使铝线断开。

有趣的造型看似简单,实际在制作时容易缠绕混乱,所以应强调制作步骤,按部就班的了解制作方法。

本课融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巫家拳,借助巫家拳拳法动作,让学生制作巫家拳人物动态的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多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循循善诱,结合多环节、多层次的体验、尝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巫家拳,探索用线造型的方法,学会用合适的线材塑造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探究、教师演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用线造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动手制作的乐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湘潭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湘潭传统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和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探索用线造型的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巫家拳动作特点,选用合适的材料制作巫家拳动作的人物线造型教学准备:学具:各种线的材料,笔、尖嘴钳教具:图片资料、教学课件、铝线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一猜师手里拿毛线、铝线、扭扭棒等放在背后师神秘地出示一根铝线师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吗?生:毛线!师又出示另一根:再看,这是什么?生:铁丝师再出示一根:这,又是什么?生:扭扭棒!师:对!其实,它们都是线!(板书:线)师:同学们,我们的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线,今天,我们就是要用这些线做有趣的造型!(板书:有趣的线造型)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指示课件里的火柴人)生:火柴人!师:你能选择用合适的线,想想办法,做出一个这样的火柴人!时间一分钟!2.学生尝试练习师巡视作业:这个同学速度很快,他已经做出了?师边说边展示学生作品生回答:头师:你能跟同学们分享一下是怎么做出来的吗?生:演示并表述方法师:哦~先把线拉直,然后绕成圆形交叉,扭一扭,火柴人的头和手臂就出来了!(板书方法:扭、绕、弯、折)那接下来呢?生:做身子!师:同学们,老师刚刚看到大家大部分都是用铝线或毛根条来制作线人,老师好奇大家为什么不用毛线或其他细一点软一点的线呢?生:因为硬的线可以让线人站立起来,毛线等太软了师:哦~原来硬一点的线更适合做线人的身体构架,那软的线适合做什么呢?待会儿,软一点的线可能会派上大用场哦!学生作业,师巡视作业,引导学生用合适的线用弯一弯、折一折、扭一扭、绕一绕的方法制作线人。

【活动目的:学生初次感知不同粗细、软硬的线材料,初步探究弯一弯、折一折、扭一扭、绕一绕等用线造型的方法】二、新授1.引出巫家拳师:同学们,看!火柴人在做什么动作?(课件显示一个做武术动作的火柴人)生:打拳师:对,他在做武术的动作,大家知道中国有哪些武术吗?生:太极拳、少林拳…师:同学们,其实他在打我们家乡湘潭享誉盛名的拳法——巫家拳!(播放视频)师口述:清乾隆末年,有一个叫巫必达的少年自幼习武、一生走南闯北,寻师学艺,苦练功夫,用尽毕生的心血,终于练就一身独门绝技,就是我们湘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巫家拳。

师:对巫家拳,大家有什么想了解的吗?生提出对巫家拳感兴趣的问题。

【活动目的:通过火柴人动态引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巫家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探究拳法特点1.师播放视频、对比拳法a.师指示视频:这是巫家拳,这是太极拳,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巫家拳速度很快,太极拳动作慢一些。

师:是的,你真棒!相较于以柔著称的太极拳,巫家拳更刚劲敏捷、干净利落。

b.师指示视频:这是巫家拳,这是武当拳、少林拳,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生:他们的一些动作有点像。

师:是的,巫家拳创始人巫必达年青时师从少林拳、武当拳。

师:你们发现他们还有什么不同吗?生:少林拳动作快一些,腿的变化多一些。

师,哇!你的观察真仔细!巫家拳创始人巫必达因遭同门妒忌被误伤成左脚残疾,因此巫必达根据自己的生理特征,摒弃了少林武当拳里的跳跃翻滚等大动作,编创出适合近攻、短打、连击的巫家拳!【活动目的:通过与太极拳、武当拳、少林拳的动作进行对比,探索发现巫家拳拳法动作的特点】3.了解拳法动作师:老师有幸请来了巫家拳第六代传承人颜亮鸣师傅,请他来教我们感受一下独具特色的巫家拳拳法,全体起立!(课件展示真人打拳法的动态图,师示范提示动作要领,学生学动作)明尖腿、摇肘、青蛇赶鹤、撞肘、擂角掌、回马鞭【活动目的: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初步感受巫家拳的拳法动作,同时也为之后制作巫家拳动作的线人做铺垫】4.掌握调整线人动态的方法1.师一遍做动作一边说:收~!请同学们回座位!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做的是哪个招式?生:青蛇赶鹤师:是的,请大家拿出之前制作的火柴人快速地摆出老师的这个青蛇赶鹤的招式!生:迅速调正火柴人动态师:发现动态较差的学生作品,同学们,他做的怎么样?像不像?生:不太像师:我们可以怎么调整?生:右手臂弄弯一点···师:你们真聪明!你看他的右手直击天空,左手稳稳地摆在胸前,右腿稳稳地扎在地上,膝盖微微弯曲,左腿直直的,好像是扎在了土里,神态威武、动作刚劲有力!2.师发现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老师看你刚刚学得特别认真,动作很标准,你最喜欢哪个动作?请你上台做一下!学生上台摆动作师:摆好、摆好!同学们!快看!模特来啦,你们能再用你们的火柴人摆出他的这个动作吗?生再次调整火柴人动作师:谢谢同学!你的动作很标准!【活动目的:结合巫家拳动作,让学生学会用弯一弯、折一折等方法调整线人的动态】三、设置情境、学生作业1.开展“巫家拳第七代传承人选拔赛”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巫家拳第六代传承人颜亮鸣师傅(师出示自己制作的绕着衣服做动作的线人)说,现在巫家拳要选拔第七代传承人啦!有很多的武林高手都来参加比赛,我们看看有哪些选手呢?(播放视频)【活动目的:用传承人选拔赛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可以欣赏优秀的线造型作品】2.探索用线制作衣服的方法师:大家很幸运,颜师傅说你们今天制作的火柴人都是参赛选手,跟刚刚哪些选手比较,大家看看还缺少点什么?(师边说边展示自己做的线造型的人与同学的火柴人)生:衣服!师:是的,看!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显得人多精神呀!你打算给你的参赛选手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呢?生:穿···师:那衣服怎么做呢?生:绕师:对!怎么绕才能绕出这样整齐的效果?(指示课件图片)生:可以借助工具!师:大家看!这个同学很聪明!他用这支笔来做辅助的工具,他把线放在笔上绕啊绕,这种整齐效果的衣服就绕出来啦!(边说边示范方法)我们看这个同学他用毛线绕的衣服也很不错!(师表扬用不同线表现衣服的同学)学生作业,师随机指导:师:你表现的是什么动作?(师出示线人动态较好的学生作品)生:师:你用了什么方法使他的手臂弯曲?生:折、扭、弯···合适的材料(硬的、软的)师:请同学稍停一下,这个同学很聪明,他用粗的铝线表现了人的构架让人物更加刚劲有力!用细的软线表现了衣服使衣服更加飘逸洒脱!小组合作师:你们组是怎么分工的?有同学做线人,有同学做模特工具的使用安全师:刚刚老师看到有同学用到了尖嘴钳,你用它做了什么?生:剪切、压折、纽结师:你很聪明!我们可以借助尖嘴钳进行剪切、压折、扭结来提高我们的制作效率。

但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哦!【活动目的:学会用绕线的方法表现着装,发现粗细、软硬不同的线材料表现的着装不同,软的线制作的衣服更飘逸、洒脱!】3.了解棍法,添加道具师在巡视学生练习时发现用线制作道具的学生作品师:这个同学的作品很有创意,你做了什么呀?(指着作品中的道具)生:刀···师:你真有创意,竟能想到给线人添加道具!请大家用掌声表扬他!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巫家拳除了拳法外,还有棍法,更有请棍、祭棍的仪式。

播放棍法视频师:同学们,巫家拳除了拳法、棍法,你还可以其他的创意给他添加什么兵器让我们的巫家拳技冠群雄!大家试一试?学生再作业【活动目的:结合巫家拳棍法,学会用合适的线制作道具】4、情境的表现师:真有趣,老师发现有几个同学把线人放在一起,开始比武啦。

还有些同学把动作一样的线小人放在一起,仿佛是在师傅的带领下在集体练习呢!小结:师:同学们,下面我们的巫家拳第七代传承人登场!你们看这是我们的巫家拳第七代传承人,他们站在舞台上个个英姿飒爽、精神抖擞,摆出来不同的造型,看来我们的巫家拳一定会在我们湘潭乃至世界更加的发扬光大!(师手机视频直播,陆续展示学生优秀线人作品)【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创造情境,利用自己制作的线小人进行游戏,增强趣味性。

】四、拓展师:同学们,练拳是为了什么?生:强身健体师:巫家拳之所以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拳法厉害,能强身健体,更因为他所承载的武者精神。

(播放视频,了解巫家拳武术精神)巫家拳脱胎于战争之时,成名于存亡之际,门内有黄兴、秋瑾、刘道一等革命先驱,民族危亡之时,巫家拳人不计生死,踊跃报国,这是中华民族自强和不屈的体现。

【活动目的:宣扬武德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五、小结师:今天这节课即将结束,有哪位同学来谈一谈你的收获?生:我认识了巫家拳生:我觉得巫家拳很厉害,我想去学生:今天我学会了用线来表现巫家拳的动作师:是的,今天我们以美术的角度了解了巫家拳的动作及特点,学习用各种线制作出人物动态,希望大家今后可以用美的眼光来传承与发扬我们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