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部肿瘤1PPT课件

肿瘤。 同一细胞类型,由于细胞分化程度
不同,又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未) 分化。
12
(五)好发部位
良性:多见于牙﹑口腔粘膜﹑颌骨及 颜面部。
恶性:我以舌﹑颊粘膜﹑牙龈﹑口
底﹑腭﹑上颌窦癌为多见,此外还有唇
癌及皮肤癌。
好发部位与人种﹑地区﹑环境﹑生活 习惯﹑嗜好等有关。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口腔颌面部肿瘤
1
第一节 概 论
肿瘤的概念: 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 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 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2
肿瘤的特点:
新生物一旦形成,不因 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 它不受机体生理调节, 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 官。
3
一.临床流行病学
4
(一)发病率与患病率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肿瘤发病率差 别很大,目前我国尚无确切的口腔颌面部肿 瘤的发病率资料。 肿瘤是目前死亡常见原因之一。 恶性肿瘤是男性第二位死因,女性第三位主 要死因。 WHO予测21世纪将成为人类的第 一杀手.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8
(四) 分 类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主要分为: 良性:称为“瘤” 恶性:来源于上皮组织称为 “癌”
不同,又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未) 分化。
12
(五)好发部位
良性:多见于牙﹑口腔粘膜﹑颌骨及 颜面部。
恶性:我以舌﹑颊粘膜﹑牙龈﹑口
底﹑腭﹑上颌窦癌为多见,此外还有唇
癌及皮肤癌。
好发部位与人种﹑地区﹑环境﹑生活 习惯﹑嗜好等有关。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口腔颌面部肿瘤
1
第一节 概 论
肿瘤的概念: 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 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 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2
肿瘤的特点:
新生物一旦形成,不因 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 它不受机体生理调节, 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 官。
3
一.临床流行病学
4
(一)发病率与患病率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肿瘤发病率差 别很大,目前我国尚无确切的口腔颌面部肿 瘤的发病率资料。 肿瘤是目前死亡常见原因之一。 恶性肿瘤是男性第二位死因,女性第三位主 要死因。 WHO予测21世纪将成为人类的第 一杀手.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8
(四) 分 类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主要分为: 良性:称为“瘤” 恶性:来源于上皮组织称为 “癌”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

治疗原则
良性肿瘤一般均以外科治疗为主。切除后送病检, 若证实有恶变,则按照恶性肿瘤进一步处理。
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分 化程度、发展速度、临床分期、病员机体状况等 全面研究后再选择合适方法。
1、组织来源
来源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间叶组织造血系统来源的肿瘤对放射和化学药物都具有高度的 敏感性,常多发并广泛转移,宜采用放射、化学药物、中草药
多形性腺瘤
表面结节状
多形性腺瘤的病理性质
肿瘤包膜不完整
包膜内甚至包膜外有瘤细胞侵入
瘤体与包膜粘着性差
治疗原则
• 手术彻底切除为原则 • 术前一般不宜作活检
第三节、 脉管瘤(vascular tumors)
1、血管瘤(Hemangioma) 2、脉管畸形 (Vascular Malformations) a毛细血管型(Capillary M.) b静脉型( Vein M.) 低流速 c淋巴管型 (Lymphatic vessel M.) d混合型 (Mixed M.) 高流速 动脉型(Arterial M.)
出现白线反应。
根尖囊肿(Radicular Cyst)
最常见 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片中显示圆形椭圆形边缘 整齐的透射区、与牙根相 连。
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
釉质完成之后
好发于下颌第三 磨牙及上颌尖牙 区,上颌第三磨 牙区及下颌磨牙 区也常见
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剩余 囊壁较薄,囊内为白色或黄色角化物 有子囊,有切迹,易复发, 下颌第三磨牙区及升支部 ,沿长轴生长。
●病因:胚6周,甲状舌管不 消失,则残存上皮分泌物 聚积而行成该囊肿。 ●临床表现:多发于儿童及 青少年,好发于颈正中舌 骨与甲状软骨之间,囊肿 界清,质偏韧,伸舌和吞 咽时呈上下运动。 ●治疗:完整摘除囊肿,向 上沿该索状盲管一并切除 舌骨正中部分。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

[临床表现] 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发生者少见。 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腮腺
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 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 腺组织化脓,坏死,此时疼痛加剧,
呈持续性疼痛或跳痛,腮腺区 以耳垂为 中心肿胀明显,耳垂被上抬。
4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皮肤发红,水肿,呈硬性浸润, 触痛明显,可出现轻度张口受限,腮腺 导管口明显红肿,轻轻按摩腺体可见脓 液自导管口溢出,有时可见脓栓。
15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16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17
第一节 涎腺炎症 四 涎石病和颌下腺炎
涎石病是腺体导管内钙化性团块。 [病因] 涎石形成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一 般认为与某些局部因素有关,如异物,炎 症,各种原因造成唾液滞留等。
18
涎石病和颌下腺炎
涎石病多发生于颌下腺: (1)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分泌的唾液 富含粘蛋白,较腮腺分泌液粘滞,钙的含 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 (2)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导管长, 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 导致涎石形成。
24
舍格伦综合征
[诊断] 除询问病史及一般体检外,1. 施 墨试验检验泪腺分泌功能。 2. 玫瑰红染色检查角膜病变。 3. 唾液流量测定。 4. 核素涎腺功能的测定等。 [治疗] 主要为对症治疗。
25
第三节 涎腺黏液囊肿
[病因病理] 1.外渗性黏液囊肿 80%以上,组织学 表现为黏液性肉芽肿或充满黏液的假囊, 无上皮衬里。 2.潴留性黏液囊肿 有上皮衬里,潴留 的黏液团块及结缔组织被膜。
21
22
涎石病和颌下腺炎
[治疗] 1.很小的涎石可用保守治疗。 2.下颌第二磨牙以前部位的涎石,可采 用口内导管切开取石术。 3.位于颌下腺内或颌下腺导管后部,腺 门部的涎石,及反复感染或继发慢性硬化 性颌下腺炎,腺体萎缩,可采用颌下腺切 除术。
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 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 腺组织化脓,坏死,此时疼痛加剧,
呈持续性疼痛或跳痛,腮腺区 以耳垂为 中心肿胀明显,耳垂被上抬。
4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皮肤发红,水肿,呈硬性浸润, 触痛明显,可出现轻度张口受限,腮腺 导管口明显红肿,轻轻按摩腺体可见脓 液自导管口溢出,有时可见脓栓。
15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16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17
第一节 涎腺炎症 四 涎石病和颌下腺炎
涎石病是腺体导管内钙化性团块。 [病因] 涎石形成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一 般认为与某些局部因素有关,如异物,炎 症,各种原因造成唾液滞留等。
18
涎石病和颌下腺炎
涎石病多发生于颌下腺: (1)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分泌的唾液 富含粘蛋白,较腮腺分泌液粘滞,钙的含 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 (2)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导管长, 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 导致涎石形成。
24
舍格伦综合征
[诊断] 除询问病史及一般体检外,1. 施 墨试验检验泪腺分泌功能。 2. 玫瑰红染色检查角膜病变。 3. 唾液流量测定。 4. 核素涎腺功能的测定等。 [治疗] 主要为对症治疗。
25
第三节 涎腺黏液囊肿
[病因病理] 1.外渗性黏液囊肿 80%以上,组织学 表现为黏液性肉芽肿或充满黏液的假囊, 无上皮衬里。 2.潴留性黏液囊肿 有上皮衬里,潴留 的黏液团块及结缔组织被膜。
21
22
涎石病和颌下腺炎
[治疗] 1.很小的涎石可用保守治疗。 2.下颌第二磨牙以前部位的涎石,可采 用口内导管切开取石术。 3.位于颌下腺内或颌下腺导管后部,腺 门部的涎石,及反复感染或继发慢性硬化 性颌下腺炎,腺体萎缩,可采用颌下腺切 除术。
口腔颌面部肿瘤讲课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分类与特点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分析当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手术切除:有效清除肿瘤,但可能造成面部畸形和功能受损。
放疗和化疗:控制肿瘤生长,但可能产生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骨髓抑 制等。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针对性强,副作用较小,但价格昂贵,且对某些肿 瘤效果不佳。
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 的摄入,如粗 粮、豆类、水 果和蔬菜等。
避免过度饮酒 和吸烟,限制 咖啡因和刺激 性食物的摄入。
心理调适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学会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增强自信心,克服恐惧心理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描述:患者年龄、性 别、病程等基本信息
症状表现:口腔颌面部肿 瘤的症状和体征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切 除肿瘤及周围 组织,防止扩
散
重建手术:修 复缺损,恢复 口腔颌面部功
能
术后护理:定 期复查,保持
口腔卫生
并发症处理: 及时处理并发 症,提高治疗
效果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放射治疗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照射剂量和时间。 放射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皮肤损伤、口腔干燥等,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放射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观察疗效和是否有复发的情况。
单击
口腔颌面部肿瘤 的治疗方法
口腔颌面部肿瘤 的病例分享与讨 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 概述
口腔颌面部肿瘤 的预防与保健
总结与展望
定义与分类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发生在口腔和颌骨周围的肿瘤 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楚,不转移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边界不清,易转移
分析当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手术切除:有效清除肿瘤,但可能造成面部畸形和功能受损。
放疗和化疗:控制肿瘤生长,但可能产生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骨髓抑 制等。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针对性强,副作用较小,但价格昂贵,且对某些肿 瘤效果不佳。
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 的摄入,如粗 粮、豆类、水 果和蔬菜等。
避免过度饮酒 和吸烟,限制 咖啡因和刺激 性食物的摄入。
心理调适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学会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增强自信心,克服恐惧心理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描述:患者年龄、性 别、病程等基本信息
症状表现:口腔颌面部肿 瘤的症状和体征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切 除肿瘤及周围 组织,防止扩
散
重建手术:修 复缺损,恢复 口腔颌面部功
能
术后护理:定 期复查,保持
口腔卫生
并发症处理: 及时处理并发 症,提高治疗
效果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放射治疗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照射剂量和时间。 放射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皮肤损伤、口腔干燥等,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放射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观察疗效和是否有复发的情况。
单击
口腔颌面部肿瘤 的治疗方法
口腔颌面部肿瘤 的病例分享与讨 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 概述
口腔颌面部肿瘤 的预防与保健
总结与展望
定义与分类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发生在口腔和颌骨周围的肿瘤 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楚,不转移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边界不清,易转移
口腔颌肿瘤课件共148页PPT

3. 机体免疫状态: 在恶性肿瘤病人早期,尤其晚期免疫功能下
降。
免疫功能缺陷病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 人肿瘤发生率高,机体的免疫状态与预后 也有关。
4. 遗传因素:
在恶性肿瘤发生上不可忽视,临 床上看到有家族史。它是以“易感性” 是方式表达出来,遗传下来的并不是 癌症本身,而是易患癌症的 “个体素
良性肿瘤:球形、椭圆形、分叶状、结节等
恶性肿瘤:浸润型、外生型、溃疡型、转移 及全身状况
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诊断 高度警惕性,避免误诊漏诊,正确诊断是关键
病史采集:症状、时间、部位、速度、变化 临床检查:全身及局部表现(望诊、触诊、精
神营养状态、有无转移和恶病质等) 影像学检查:X-ray、超声、MRI、 CT和核素
6. 基因诊断: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细胞中基因 改变积累的结果,包括:
(1)癌基因的激活、过度表达。 (2)抑癌基因的突变、丢失。 (3)微卫星不稳定,出现核苷酸异常的串联 重复分布于基因组。 (4)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导致细胞遗传不稳 定或致肿瘤易感性。
(四)穿刺及细胞学检查
囊性肿物可根据穿刺液的颜色和性状 做出诊断,如颌骨囊肿、鳃裂囊肿、舌下 腺囊肿、脉管瘤等。
2.化学因素是最早受到重视并被证实的 因素。
(1) 烷化剂:如有机农药、硫芥等 (2) 多环芳香烃化合物:3,4-苯并芘 (3) 氨基偶氮类:染料类 (4) 亚硝胺类 (5) 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黄曲霉菌、苏
铁素等
如:煤焦油可引起皮肤癌,口腔癌与吸烟有 关,烟油中含苯芘。N —亚硝基呱啶、砷等 致癌物质,酒精致癌得到证实,与烟草致癌 有协同作用,被看作是一种促进剂。
扫描等 穿刺及细胞学检查:活检、标志物等
㈠ 病史采集
最新口腔科学多媒体课件 口腔颌面部肿瘤第一节ppt课件

活检和治疗的一般原则
争取活检和治疗一期完成 活检时间与治疗时间越近越好
(六)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恶性肿瘤的血液,尿液或其它体液中,发 现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以抗原、激素、受体、酶、蛋 白等形式出现,这些产物多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和释 放,故被称为“肿瘤标志物”如
多发性浆细胞肉瘤:血浆球蛋白增高,尿中可发现本-蛋白 晚期骨肉瘤 :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恶性黑色素瘤:尿中黑色素实验阳性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常误诊为 牙龈炎、损伤性溃疡、上颌窦炎、颌骨骨髓炎、结核等
诊断时要鉴别两个主要方面:
区别肿瘤和非肿瘤:
炎症、畸形或组织增生引起的肿块
鉴别良性和恶性:
良性误诊为恶性 造成精神负担,术后遗留畸形,丧失功能
恶性误诊为良性 贻误病情,失去治愈的机会
临床诊断的依据
症状
(病史)
体症
(检查)
(四)穿刺及细胞学检查
一般穿刺检查:
对有波动感或非实质性含有液体的肿瘤
囊肿
吸出液体,图片见胆固醇结晶
血管瘤
抽出血液
淋巴管瘤 抽出淋巴液
细针吸取活检:
对唾液腺和某些深部肿瘤
技术操作:肿块处皮肤消毒,6号细针,刺入肿 物,反复抽吸,推出针头中的少许液体 及组织,图片,染色,镜检
确诊率:95%
(五)活组织检查(活检)
辅助检查
(影像学、病理学等)
(一)病史采集
不要忽视患者的任何一个主诉
一般情况: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等
病史:损伤史、炎症史、家族史等
症状:出现的时间、部位、生长的速度以及 最近生长有无加速
区分良恶性
(二)临床检查
不要忽视患者的任何一个体症
望诊:肿瘤形态、部位、体积大小、有无功能障碍 触诊:肿瘤的边界、质地、活动度、与周围组织的关
《口腔颌面部肿瘤》课件

这些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嗜酸细胞肿瘤
这些肿瘤与嗜酸细胞增多症相关,表现为颌面部肿块和疼痛。
常见的颌面部肿瘤类型
颌骨外胚层瘤
这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肿瘤,起 源于颌骨外胚层组织,可导致颌 骨破坏和面部畸形。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
牙源性肿瘤
这种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颌面 部癌症,起源于颌面部涎腺组织, 可能引发颌骨骨质破坏和颌面部 神经损伤。
放疗
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 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肿 瘤生长。
化疗
使用抗癌药物通过体内循环达 到全身治疗效果,控制肿瘤的 生长和扩散。
预防颌面部肿瘤的措施
1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就医检查,早发现颌面部肿瘤的可能风险因素。
2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患病风险。
3 戒烟限酒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
从定义到症状,从诊断到治疗,全面了解口腔颌面部肿瘤知识。
颌面部肿瘤的定义
颌面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口腔和颌面部的肿瘤,可以由多种原因和病理机制引 起,对患者的口腔和颌面部结构造成损害。
颌面部肿瘤的分类
良性肿瘤
这些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会扩散到其他部位,且很少引发严重危害。
恶性肿瘤
避免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习惯会增加颌面部Leabharlann 瘤的风险。颌面部肿瘤的诊断方法
1
临床检查
通过口腔和面部的观察和触诊,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特征。
2
影像学检查
利用X光、CT、MRI等影像技术,了解肿瘤的内部构造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3
组织学检查
通过活组织检查或细针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
嗜酸细胞肿瘤
这些肿瘤与嗜酸细胞增多症相关,表现为颌面部肿块和疼痛。
常见的颌面部肿瘤类型
颌骨外胚层瘤
这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肿瘤,起 源于颌骨外胚层组织,可导致颌 骨破坏和面部畸形。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
牙源性肿瘤
这种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颌面 部癌症,起源于颌面部涎腺组织, 可能引发颌骨骨质破坏和颌面部 神经损伤。
放疗
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 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肿 瘤生长。
化疗
使用抗癌药物通过体内循环达 到全身治疗效果,控制肿瘤的 生长和扩散。
预防颌面部肿瘤的措施
1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就医检查,早发现颌面部肿瘤的可能风险因素。
2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患病风险。
3 戒烟限酒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
从定义到症状,从诊断到治疗,全面了解口腔颌面部肿瘤知识。
颌面部肿瘤的定义
颌面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口腔和颌面部的肿瘤,可以由多种原因和病理机制引 起,对患者的口腔和颌面部结构造成损害。
颌面部肿瘤的分类
良性肿瘤
这些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会扩散到其他部位,且很少引发严重危害。
恶性肿瘤
避免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习惯会增加颌面部Leabharlann 瘤的风险。颌面部肿瘤的诊断方法
1
临床检查
通过口腔和面部的观察和触诊,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特征。
2
影像学检查
利用X光、CT、MRI等影像技术,了解肿瘤的内部构造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3
组织学检查
通过活组织检查或细针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

九.骨肉瘤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十.恶性淋巴瘤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三.颊癌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四.腭癌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五.口底癌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六.上颌窦癌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七 唇癌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八.纤维肉瘤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1.皮内痣, 2.交界痣 3.复合痣 [临床表现] [治疗]
(二)牙龈瘤
[临床表现] [治疗]
二、良性肿瘤
(一)成釉细胞瘤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治疗]
(二)血管瘤 1.毛细管型血管瘤 2.海绵状血管瘤 3.蔓状血管瘤
[诊断] [治疗]
(三)淋巴管瘤 1.毛细管型 2.海绵型 3.囊肿型 [诊断] [治疗]
(四)神经纤维瘤
[临床表现] [治疗]
(五)骨化性纤维瘙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第四节 恶性肿瘤
一、舌 癌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1.原发灶的处理 (1)放射治疗: (2)手术治疗: (3)化学治疗: 2.转移灶的处理 [预后]
二.牙龈癌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口腔颌面部肿瘤
第一节 概 论
一、概 况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早期发现,正确诊断是根治恶性肿瘤的 关键。 (一)病史采集 (二) 临床检查—望诊和触诊在临床检查中 占有重要位置。
(三)影像学检 1. X线检查 2.超声体层检查
(四)穿刺及细胞学检查 (五)活组织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恶性肿瘤:癌、肉瘤、母细胞瘤:
• 发生部位+组织来源+癌或肉瘤
例:唇部鳞状细胞癌、舌鳞状细胞癌、下颌骨肉 瘤、颊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 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叫癌
• 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叫肉瘤
-
6
临界瘤
• 有些良性肿瘤具有恶变倾向,可能转变为 恶性肿瘤称此类肿瘤为临界瘤。例:涎腺 混合瘤、乳头状瘤、颌骨成釉细胞瘤、纤 维瘤病等。
第十三章口腔颌面部肿瘤
教学目标: 1、理解肿瘤定义、病因、分类和命名 2、掌握肿瘤的临床特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3、了解肿瘤的治疗方法及预防
-
1
定义
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由于内在和外界致 病因素的长期作用,使细胞的遗传物质 (DNA)产生突变,对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 去控制而发生异常增生和功能失调所造成的 一种疾病。
4
肿瘤临床命名及分类
• 完整的肿瘤命名:部位+组织来源+生 物学特性。
• 分类: 1. 良性肿瘤 2. 恶性肿瘤:癌、肉瘤、母细胞瘤 3. 临界瘤
-
5
良恶性肿瘤的命名
• 良性肿瘤:发病部位+组织来源+瘤
例:舌部血管瘤、颊部乳头状瘤、颌下区脂肪瘤、
额部纤维瘤。但淋巴瘤,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 为很差,属于恶性肿瘤。
• 此类肿瘤在治疗上(手术)应特别注意。
-
7
肿瘤的诊断(一)
• 病史采集:肿瘤发现时间,确切的部位, 生长的速度和最近是否突然加速生长。病 员的年龄、职业和生活习惯,过去有无肿 瘤史、家族史。
•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 发病年龄、生长速度、生长方式、与周围
组织关系、症状、转移、对机体的影响、 组织学结构等方面进行。
-
2
口腔颌面部的肿瘤发生率
• 约为全身肿瘤的10%左右; • 恶性肿瘤为全身恶性肿瘤8.2% • 良性肿瘤以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多见 • 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 • 口腔癌原发部位以舌癌最多
-
3
病因
• 物理性因素:热、损伤、紫外线、X线、其他放射 性物质及长期的慢性刺激
• 化学因素:煤焦油、烟油、酒精
• 穿刺检查:适用有波动感或深部软而界限 欠清的肿块。例:血管瘤、颌骨囊肿、鳃 裂囊肿、皮样表皮样囊肿、舌下腺囊肿, 囊状水瘤。
-
11
肿瘤的诊断(五)
• 活组织检查:对确诊肿瘤具有决定意义。 1. 穿吸活组织检查 2. 切取活组织检查:术前
术中冰冻 术后石蜡
-
12
肿瘤的诊断(六)
• 其他特殊检查 1. 脱落细胞;B超检查; 2. 同位素99mTc扫描; 3. 鳞癌的67镓扫描; 4. 舌根部异位甲状腺131碘; 5. 生化和免疫学检测、免疫组化; 6. 核素标记单抗放射免疫诊断肿瘤范围及其转
-
18
T为原发灶
1. T1肿瘤直径<2cm,限于粘膜层; 2. T2肿瘤直径<2cm,浸润粘膜下; 3. T3肿瘤直径>2cm,浸润粘膜下或肿 瘤不
论大小已侵及肌肉、骨质者; 4. T4肿瘤直径>4cm,或肿瘤不论大小已扩
到一或以上解剖区。
-
19
N为区域淋巴结
1. N0未触到淋巴结 2. N1同侧淋巴结触及 3. N1a估计无转移、N1b估计有转移 4. N2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触及 5. N2a估计无转移、N2b估计有转移 6. N3同侧或双侧,或对侧临床确定淋巴结
-
9
肿瘤的诊断(三)
• 全身情况: 1. 精神和营养状况。 2. 近、远处转移。 3. 肝、肾、心、肺功能状况。 4. 血型、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
常规)
-
10
肿瘤的诊断(四)
• X线检查:牙片、咬合片、全景口腔X线; 上下颌骨正侧位片;胸部平片;涎腺造影、 瘤腔造影;CT、MRI、DSA对口腔颌面部 深部肿瘤的诊断;ECT骨扫描、 PT派特检 查。
已转移。
-
20
M为远处转移
1. M0临床未发现远处转移 2. M临床已发现远处转移 3. *在M后用( )注明远处部位
-
21
TNM之临床分类
1. 第一期 T1N0M 0 T2N0M0 2. 第二期 T1N1M0 T2N1M0 3. 第三期 除一、二、四期以外组合均属第
三期 4. 第四期 T4;N3;M与任何TNM组合
移灶。
-
13
肿瘤诊断注意问题
• 肿瘤与炎症 •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 肿瘤基础上并发感染 • *注意不要出现错诊、误诊
-
14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
• 手术治疗; • 化疗; • 加热治疗;
• 放射治疗:内、外 照射,光子刀;
• 免疫治疗;
• 基因治疗; • 中草药治疗; • 冷冻治疗; • 激光治疗; • 加强营养治疗。
-
15
化 疗(一)
• 细胞毒素类(烷化剂):氮芥、环鳞酰胺 • 抗代谢类:氨甲喋呤、5-Fu • 抗菌素类:争光霉素、更生霉素、阿霉素 • 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雌、雄性激素 • 植物类:长春新碱、喜树硷
-
16
化疗(二)
• 鳞癌首选:平阳霉素,氨甲喋呤,顺氯氨 铂
• 腺癌首选:喜树碱,羟基喜树碱,环磷酰 胺,5-Fu
-
8
肿瘤的诊断 (二)
• 临床检查: • 口腔颌面部情况: 1. 望诊—了解肿瘤的形态,生长部位,体积大
小,有无功能障碍(开口大小,舌及眼球活 动度等) 2. 触诊—了解肿瘤的边界、质地、活动度与邻 近组织的关系,区域淋巴结是否肿大。颊、 口底、舌、颌下双手触诊 3. 听诊—对蔓状血管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 生物因素:人类疱疹病毒(EB)、人乳头瘤病毒
(HP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人类嗜T细胞 (HTLV)病毒
• 营养因素: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度
• 神经精神因素:过度紧张、情绪激动等
• 内分泌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
• 机体免疫状态: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 遗传因素:“易感性”
• 基因突变:肿瘤基因及癌基- 因的存在
-
22
恶性肿瘤预后有关因素
• 肿瘤发生早、晚期; • 肿瘤大小、范围及部位; • 肿瘤是否转移; • 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 病人的体质; • 肿瘤的治疗方案。
• 肉瘤可选:环磷酰胺,,阿霉素 • 淋巴瘤、未分化癌: 1. COP:强的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 2. CHOP:强的松,阿霉素,长春新碱,环
磷酰胺
-
17
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TNM)
• TNM分类法,是国际抗癌协会可根据 癌瘤侵犯的范围而设计的。便于准确和 简明的记录癌瘤的临床情况,帮助制定 治疗计划和确定预后,同时研究工作有 了一个同一的标准,可在相同的基础上 相互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