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
[临床表现] 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发生者少见。 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腮腺
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 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 腺组织化脓,坏死,此时疼痛加剧,
呈持续性疼痛或跳痛,腮腺区 以耳垂为 中心肿胀明显,耳垂被上抬。
4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皮肤发红,水肿,呈硬性浸润, 触痛明显,可出现轻度张口受限,腮腺 导管口明显红肿,轻轻按摩腺体可见脓 液自导管口溢出,有时可见脓栓。
15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16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17
第一节 涎腺炎症 四 涎石病和颌下腺炎
涎石病是腺体导管内钙化性团块。 [病因] 涎石形成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一 般认为与某些局部因素有关,如异物,炎 症,各种原因造成唾液滞留等。
18
涎石病和颌下腺炎
涎石病多发生于颌下腺: (1)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分泌的唾液 富含粘蛋白,较腮腺分泌液粘滞,钙的含 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 (2)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导管长, 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 导致涎石形成。
24
舍格伦综合征
[诊断] 除询问病史及一般体检外,1. 施 墨试验检验泪腺分泌功能。 2. 玫瑰红染色检查角膜病变。 3. 唾液流量测定。 4. 核素涎腺功能的测定等。 [治疗] 主要为对症治疗。
25
第三节 涎腺黏液囊肿
[病因病理] 1.外渗性黏液囊肿 80%以上,组织学 表现为黏液性肉芽肿或充满黏液的假囊, 无上皮衬里。 2.潴留性黏液囊肿 有上皮衬里,潴留 的黏液团块及结缔组织被膜。
21
22
涎石病和颌下腺炎
[治疗] 1.很小的涎石可用保守治疗。 2.下颌第二磨牙以前部位的涎石,可采 用口内导管切开取石术。 3.位于颌下腺内或颌下腺导管后部,腺 门部的涎石,及反复感染或继发慢性硬化 性颌下腺炎,腺体萎缩,可采用颌下腺切 除术。

(医学课件)口腔颌面部肿瘤

(医学课件)口腔颌面部肿瘤
敏感性,常多发并广泛转移,宜采用放射、化学药物、中草药 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 骨肉瘤、纤维肉瘤、肌肉瘤、恶性黑色瘤、神经系统的肿瘤对 放射不敏感,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前后辅助化疗; 对放射中度敏感的鳞癌及基底细胞癌,应结合病员的全身情况, 肿瘤生长部位和侵犯范围,决定采用手术、放射、化学药物, 抑或综合治疗。
• 良性肿瘤以牙源性及上皮性肿瘤为多见。恶性肿 瘤以上皮组织来源最多,其次为腺源性,肉瘤较 少;
• 良性肿瘤多见于牙龈、粘膜、颌骨等处。恶性的 以舌、颊、牙龈、腭、上颌窦等处为常见。
2018
6
二、分 类
2018
7
1、良性肿瘤 2、恶性肿瘤 根据组织来源可分为癌和肉瘤两大类 口腔癌三种类型:溃疡型、外生性(乳突状型或疣状型) 及浸润型。 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初起局限于粘膜内或 表层中。 3、临界瘤: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是相对,有的肿瘤病 程虽较长,但有局部浸润,其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 性之间,称为“临界瘤”。
假性囊肿 如创伤性骨囊肿、动脉瘤性骨囊肿
2018
22
牙源性囊肿
根尖囊肿 含牙囊肿 角化囊肿
球上颌囊肿
面 裂 囊 肿 正中囊肿
鼻唇囊肿
鼻腭囊肿
2018
23
(一)颌骨囊肿
临床表现 p70
多发生于青年人 生长缓慢,初期无症状,当囊肿发育较大时,形成 面部畸形。 膨胀的骨板变薄时,扪诊可有乒乓球感。 穿刺检查可吸出草黄色囊液,镜下见胆固醇结晶。
2018
26
角化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
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剩余 囊壁较薄,囊内为白色或黄色角化物 有子囊,有切迹,易复发, 下颌第三磨牙区及升支部 ,沿长轴生长。

口腔科学-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ppt课件

口腔科学-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ppt课件

• 恶性肿瘤:癌、肉瘤、母细胞瘤:
• 发生部位+组织来源+癌或肉瘤
例:唇部鳞状细胞癌、舌鳞状细胞癌、下颌骨肉 瘤、颊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 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叫癌
• 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叫肉瘤
-
6
临界瘤
• 有些良性肿瘤具有恶变倾向,可能转变为 恶性肿瘤称此类肿瘤为临界瘤。例:涎腺 混合瘤、乳头状瘤、颌骨成釉细胞瘤、纤 维瘤病等。
第十三章口腔颌面部肿瘤
教学目标: 1、理解肿瘤定义、病因、分类和命名 2、掌握肿瘤的临床特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3、了解肿瘤的治疗方法及预防
-
1
定义
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由于内在和外界致 病因素的长期作用,使细胞的遗传物质 (DNA)产生突变,对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 去控制而发生异常增生和功能失调所造成的 一种疾病。
4
肿瘤临床命名及分类
• 完整的肿瘤命名:部位+组织来源+生 物学特性。
• 分类: 1. 良性肿瘤 2. 恶性肿瘤:癌、肉瘤、母细胞瘤 3. 临界瘤
-
5
良恶性肿瘤的命名
• 良性肿瘤:发病部位+组织来源+瘤
例:舌部血管瘤、颊部乳头状瘤、颌下区脂肪瘤、
额部纤维瘤。但淋巴瘤,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 为很差,属于恶性肿瘤。
• 此类肿瘤在治疗上(手术)应特别注意。
-
7
肿瘤的诊断(一)
• 病史采集:肿瘤发现时间,确切的部位, 生长的速度和最近是否突然加速生长。病 员的年龄、职业和生活习惯,过去有无肿 瘤史、家族史。
•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 发病年龄、生长速度、生长方式、与周围
组织关系、症状、转移、对机体的影响、 组织学结构等方面进行。

第八章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

第八章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肿瘤
.
1
概述
流病特点
▪ 患病率、发病率 ▪ 口腔颌面部肿瘤约占全身肿瘤8.2%,生存率在
50%-60%。 ▪ 性别与年龄 年轻化,女性发病上升
.
2
▪ 组织来源 良性:牙源性及上皮源性 恶性:上皮组织,尤其是鳞状上皮细胞癌80%以 上
.
3
概述
诊断
▪ 采集病史 ▪ 临床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组织学检查
.
4
概述
治疗
治疗原则
良性肿瘤:手术治疗
恶性肿瘤:综合序列治疗 化疗+手术+放疗+其它
根据组织来源、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生长 部位、临床分期(TNM)及全身情况选择
.
5
概述
预防 • 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 • 及时处理癌前病变 • 加强防癌宣传 • 开展防癌普查或易感人群的监测
.
6
口腔颌面部囊肿
基本概念 软组织囊肿
颌骨囊肿
涎 腺 囊 肿
皮 脂 腺 囊 肿
皮 样 囊 肿肿
甲状舌管鳃裂囊肿 囊
.
牙 非血 源 牙外 性 源渗 颌 性性 骨 颌囊 囊 骨肿 肿囊

7
口腔颌面部囊肿
软组织囊肿 1. 皮脂腺囊肿 俗称 “粉瘤”
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 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 潴留性囊肿
常见于面部,小的如豆,大则可至小柑 橘样。发生缓慢,圆形,界清,质软, 无压痛,可活动。
口腔颌面部囊肿
颌骨囊肿
牙源性囊肿
非牙源性囊肿
根 始含角 端 基牙化 囊 囊囊囊 肿 肿肿肿
.
球 鼻正 鼻 上 腭中 唇 颌 囊囊 囊 囊 肿肿 肿 肿
36
口腔颌面部囊肿

《口腔颌面部肿瘤》课件

《口腔颌面部肿瘤》课件
这些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嗜酸细胞肿瘤
这些肿瘤与嗜酸细胞增多症相关,表现为颌面部肿块和疼痛。
常见的颌面部肿瘤类型
颌骨外胚层瘤
这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肿瘤,起 源于颌骨外胚层组织,可导致颌 骨破坏和面部畸形。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
牙源性肿瘤
这种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颌面 部癌症,起源于颌面部涎腺组织, 可能引发颌骨骨质破坏和颌面部 神经损伤。
放疗
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 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肿 瘤生长。
化疗
使用抗癌药物通过体内循环达 到全身治疗效果,控制肿瘤的 生长和扩散。
预防颌面部肿瘤的措施
1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就医检查,早发现颌面部肿瘤的可能风险因素。
2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患病风险。
3 戒烟限酒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
从定义到症状,从诊断到治疗,全面了解口腔颌面部肿瘤知识。
颌面部肿瘤的定义
颌面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口腔和颌面部的肿瘤,可以由多种原因和病理机制引 起,对患者的口腔和颌面部结构造成损害。
颌面部肿瘤的分类
良性肿瘤
这些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会扩散到其他部位,且很少引发严重危害。
恶性肿瘤
避免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习惯会增加颌面部Leabharlann 瘤的风险。颌面部肿瘤的诊断方法
1
临床检查
通过口腔和面部的观察和触诊,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特征。
2
影像学检查
利用X光、CT、MRI等影像技术,了解肿瘤的内部构造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3
组织学检查
通过活组织检查或细针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

口腔颌面部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ppt课件

(三)肉芽组织型血管瘤
hemangioma of granulation tissue type (pyogenic granuloma)
• 肉芽组织型血管瘤(化脓 性肉芽肿)常发生于皮肤 或口腔粘膜,以牙龈、口 唇、面部多见。呈息肉状, 有蒂。
• 组织学上为毛细血管瘤, 常伴有明显炎症,表面上 皮多受压萎缩,或有溃疡, 可有炎性肉芽组织形成。
一、血管性龈瘤 vascular epulis
可以是化脓性肉芽肿或妊娠性龈 瘤。特点是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呈 实性片块或条索,也可以是小血 管或大的薄壁血管增多。
妊娠性龈瘤
二、纤维性龈瘤
Fibrous epulis
炎症细胞
成熟的胶
原纤维束

三、巨细胞性龈瘤 Giant cell epulis
以前牙区多见,位于牙龈或牙槽粘 膜。镜下见富于血管和细胞的间质 内含有多核破骨样细胞呈灶性聚集。
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 主要特点是成纤维细胞样肿瘤细胞和组织细胞样肿瘤细胞 大量异常增生。
炎症细胞
5、血管肉瘤
6、恶性淋巴瘤
• 淋巴瘤包括何杰金 氏淋巴瘤和非何杰 金氏淋巴瘤。后者 常源于B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性肿瘤性 病变的不同阶段形 成不同的亚型。
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
(四)蔓状血管瘤 cirsoid hemangioma
• 蔓状血管瘤好发于头颈部,肿瘤高起呈念 珠状,有搏动感。由口径较大迂回扭曲的 小静脉和小动脉构成,如由动脉和静脉异 常交通形成的厚壁血管,称为蔓状血管瘤, 它是血管畸形而非真性肿瘤。
牙龈瘤
牙龈瘤主要包括: • 一、血管性龈瘤 • 二、纤维性龈瘤 • 三、巨细胞性龈瘤
六、先天性龈瘤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幻灯片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幻灯片

治疗要点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二、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组织来源
成釉细胞瘤
生长与扩展
成釉细胞瘤
恶性成釉细胞瘤
临床表现
成釉细胞瘤
X线表现
成釉细胞瘤
归纳而言
成釉细胞瘤
成釉细胞瘤
鉴别诊断
内容物 X-ray片
含牙囊肿 淡黄色液体
角化囊肿
成釉细胞瘤
乳白/皮脂样物 褐色液体
含牙,单房,
规则,颊舌侧 膨胀
颌尖牙 缺牙或牙数正常
内容物 X线片
淡黄色液体
淡黄色液体
乳白/皮脂样物
单房,根尖在囊腔 单房或多房,含牙,规 可含牙,单房>多房,

则,颊舌侧膨胀 轴向生长,1/3舌向膨

根尖周囊肿
牙源性颌骨囊肿
含牙囊肿
多发角化囊肿
治疗要点
牙源性颌骨囊肿
发病部位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鼻腭囊肿
正中囊肿
发生机理
颌骨囊肿
牙源性颌骨囊肿
鉴别诊断
根尖周囊肿
含牙囊肿
角化(始基)囊肿
病因 好发部位
牙齿
根尖炎症刺激牙周 上皮增生而来 多见于前牙
死髓牙或残根
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缩 余釉上皮与牙冠之间出
现液体渗出而形成 下颌第三磨牙为主,也
常见于上颌尖牙
缺牙或牙数正常
原始牙胚或牙板残余
多见于下颌第三磨牙 及升支区,也见于上
神经鞘瘤
典型病例
神经鞘瘤
典型病例
神经鞘瘤
典型病例
神经鞘瘤
骨化纤维瘤
组织来源
颌骨内成骨性结缔Βιβλιοθήκη 织甲状舌管囊肿典型病例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

一、癌
(八)皮肤癌
颜面部皮肤癌多发生于鼻部、鼻唇皱折、眼险、 上下唇、颊、耳及额部皮肤。颜面部皮肤癌主 要有鳞状细胞部及基底细胞癌,其中又以基底 细胞癌较为多见。
鳞状细胞癌初起时为一疣状浸润区域,表面有 完整的正常上皮覆盖,生长速度较基底细胞癌 快,常向深层及邻近组织浸润。如表面皮肤组 织破溃,则形成如火山口样的溃疡,溃疡的基 底常覆盖有坏死组织,表面呈菜花样,边缘及 底部都较硬,经久不愈合,常流出有特殊臭味 的液体或出血。
治疗同前。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0
一、癌
(四)腭癌
软腭癌应列入口咽癌范围。硬腭癌以来自唾液 腺者为多,鳞癌少见。发生于硬腭的鳞癌,细 胞多高度分化,发展一般比较缓慢,常侵犯腭 部骨质,引起腭穿孔。向上蔓延至鼻腔及上颌 窦,向两侧发展可侵蚀牙龈。硬腭癌的转移主 要是向颈深上淋巴结,有时双侧颈淋巴结均可 累及。
一、癌
(八)皮肤癌
基底细胞癌较鳞状细胞癌生长缓慢,长时期内 无自觉症状。初起时出现灰黑色或棕黄色斑, 伴有毛细管扩张。以后在病变的中央部分发生 潮湿、糜烂、表面结痂或出血。痂皮剥脱后形 成溃疡,边缘高起外翻,表面凹凸不平,略呈 水珠状;有的呈匍行状,向周围皮肤呈浅表性 扩散,原来的部位则自行愈合,留下瘢痕;有 的则形成腐蚀性溃疡,边缘如鼠咬状,常侵犯 并破坏深部的软骨和骨质。
[治疗]适宜于手术切除或低温治疗,组织缺损 可用赝复体修复。颈淋巴结一般行选择性手术, 有转移时才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
精选2021最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件
12
一、癌
(五)口底癌
口底癌系指原发于口底黏膜的癌,中分化鳞癌, 叫少见,溃疡型多见,舌活动受限,语言吞咽 困难和疼痛,常发生双侧颈淋巴结转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活检时间与治疗时间越近越好。
口腔颌面部肿瘤
10
肿瘤标记物
放免、生子生物学、生化等方法 血、尿、体液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和释
放的特殊物质: 抗原、激素、受体、酶蛋白、癌基因等 还可监护治疗效果及预后 但有一个特异性和灵敏度问题:假阳性、假
阴性。
口腔颌面部肿瘤
11
良恶肿瘤肿瘤鉴别
发病年龄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与周围的关系 症状 转移 对机体影响 组织学结构
治疗:手术切除。
口腔颌面部肿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6
(三)甲状舌管囊肿
为胚胎时甲状舌管退化不全,由残存上皮分泌 物聚积而成的囊肿
临床表现: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颈 正中舌骨与甲状软骨之间,囊肿界清,质偏 韧,伸舌和吞咽时呈上下运动。
治疗:完整摘除囊肿,向上沿该索状盲管一 并切除舌骨正中部分。
口腔颌面部肿瘤
增殖细胞:有丝分裂结束后继续增殖。
休止细胞(非增殖细胞):暂不增殖, 处静止状态。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细胞周期特异性
化疗方案:单一化学药物、联合化学药

口腔颌面部肿瘤
17
化疗
化疗应用:
晚期术前:缩小后手术(新辅助化疗、诱导化 疗)
术中:防止播散、防止种植
术后:提高治愈率
放疗与化疗结合有协同作用。
口腔颌面部肿瘤
24
口腔颌面部肿瘤
25
(二)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为胚胎发育时期遗留在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 展而成;也可以由于损伤或手术使上皮细胞植 入而形成。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口底 和颏下,生长缓慢,呈圆形,一般无自觉症状,肿 块大时影响言语、吞咽和呼吸,肿块表面光滑 无粘连,质地坚韧有弹性,似面团样,穿刺见乳 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大体标本可见毛发
第十三章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科
口腔颌面部肿瘤
1
第一节概述
▪ 流病学特点 ▪ 患病率、发病率在升高 ▪ 口腔颌面部肿瘤约占全身肿瘤8.2%,生存率
在50%-60%。 ▪ 性别与年龄 年轻化,女性发病上升
口腔颌面部肿瘤
2
组织来源 良性:牙源性及上皮源性
恶性:上皮组织,尤其是鳞状上皮细胞癌 80%以上
四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防要点
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 及时处理癌前病损 加强防癌宣传 开展防癌普查或易感人群监测 (定期复查)
口腔颌面部肿瘤
21
口腔颌面部肿瘤
22
口腔颌面部肿瘤
23
第二节口腔颌面部囊肿
一、软组织囊肿 (一)皮脂腺囊肿 俗称粉瘤,囊肿位于皮内,囊壁与皮肤粘连,中
央可有一小色素点,囊内为白色凝乳状或油脂 状分泌物,感染时疼痛化脓,极少数病例恶变为 皮脂腺癌 治疗:局麻切除。
口底纤维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
颊皮肤角化棘皮瘤 12
良恶肿瘤肿瘤鉴别
发病年龄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与周围的关系 症状 转移 对机体影响 组织学结构
下唇癌致颏下淋巴结转移
口腔颌面部肿瘤
13
肿瘤的治疗
原则:综合治疗 根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细胞分化程度、
临床分期、临床表现、部位、机体状况等具 体分析决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良性、临界、恶性肿瘤治疗原则不同。
27
口腔颌面部肿瘤
28
(四)鳃裂囊肿
由胚胎鳃裂残余组织 形成的一种鳃裂畸形 多见于青少年,第二鳃裂囊肿多见,位于舌骨水
平及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附近,表面光滑或呈 分叶状;生长缓慢,质地柔软,有波动感无搏动, 继发感染破溃成鳃裂瘘 治疗:手术切除。
口腔颌面部肿瘤
29
口腔颌面部肿瘤
7
影像学
X线(恶性肿瘤还要拍胸片) 造影:唾液腺肿瘤、血管、瘤腔 CT:平面、三维成形 MRI:对软组织特别好 超声体层:B超(囊性、软组织、腮腺、颈部)
放射性核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代谢有区别, 核素分布不同。
ECT: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全身有无骨转移) (比X线表现早)
口腔颌面部肿瘤
14
手术
目前主要和有效的方法 肿瘤外科原则:完整、界外、彻底、淋
巴转移时——颈淋巴清扫术(根治术) 第一次手术最关键(复发) 保存性功能性外科和修复性功能性外科 无瘤操作 姑息性手术(解除并发症—救治性外科)
口腔颌面部肿瘤
15
放疗
机理:放射线使细胞电离,使病理性组织破坏, 特别是分化差的。 正常细胞也受损,易恢复/肿瘤细胞受损,不 复生/良性肿瘤一般不放疗
5
病史
相当重要 诱因:损伤史、炎症史 初起症状、部位、时间、生长速度、是否突
然加速生长(恶变) 年龄、生活习惯、职业 家族史 是否治疗及效果
口腔颌面部肿瘤
6
临床检查
全身:营养状况、进行性消瘦 局部:
张口受限、舌活动、眼球活动、面瘫、麻木、 疼痛、头痛、肿胀、膨隆 描述肿块: 大小、质地、边界、基底、活动度、形态、 生长方式、邻近关系
给药方法
给药途径:口服、静滴、静注、插管、肌注、 肿瘤内注射、外敷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
口腔颌面部肿瘤
18
生物治疗
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治疗 基因治疗
口腔颌面部肿瘤
19
综合治疗
必须坚持的原则 目前三联疗法: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化
疗+手术+放疗) 不能硬凑
口腔颌面部肿瘤
20
口腔颌面部肿瘤
8
穿刺及细胞学
非实质(如囊性)、有波动、有液体 囊肿:胆固醇结晶 血管瘤:血液 淋巴管瘤:淋巴液
细针吸取活检 准确率高95%以上 唾液腺或一些深部肿瘤 注意种植、扩散
口腔颌面部肿瘤
9
活体组织检查
定义 准确 不绝对,需结合临床综合考虑 原则:争取论断与治疗一期完成;必须先活
口腔颌面部肿瘤
3
诊断
首先要区别肿瘤或非肿瘤疾病
其次要鉴别良性或恶性
临床上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易误诊 为牙龈炎、损伤性溃疡、上颌窦炎、 颌骨骨髓炎、结核等,使病员延误 或失去治愈的机会。
口腔颌面部肿瘤
4
诊断
采集病史、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组 织学检查、穿刺及细胞学检查、肿瘤标 记物检查
口腔颌面部肿瘤
高敏、中敏、低敏 可用于单独治疗、术前、术后(易复发、不能
切净) 放疗前准备(包括拔残冠、残根、肿瘤邻近牙,
拆金属冠桥等),防止放射性颌骨坏死性骨髓 炎 放射治疗反应(并口发腔颌症面部)肿瘤:皮肤、粘膜、全身 16
化疗
机理:直接损伤癌细胞,阻止分类增殖。
化疗药物分类:
细胞动力学,细胞增殖周期(M期、有 丝分裂间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