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期末补考真题!!!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有关试题及答案

孙子兵法有关试题及答案

孙子兵法有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孙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B2. 《孙子兵法》共有多少篇?A. 12篇B. 13篇C. 14篇D. 15篇答案:A3.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兵者,诡道也”的下一句是什么?A. 故能而示之不能B. 故用而示之不用C. 故强而示之弱D. 故弱而示之强答案:B4. 《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哪一篇?A. 计篇B. 作战篇C. 谋攻篇D. 形篇答案:A5. 《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指的是什么?A. 战争的四种策略B. 战争的四个阶段C. 战争的四种战术D. 战争的四个原则答案:A二、填空题1. 《孙子兵法》中提到“兵贵胜,不贵久”,意味着战争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

答案:速胜2. 《孙子兵法》中“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强调了战争中的_______。

答案:主动权3. 《孙子兵法》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表明了战争中的_______。

答案:变化无常4. 《孙子兵法》中“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说明了战争中的_______。

答案:准备充分5. 《孙子兵法》中“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阐述了将领的_______。

答案:五种危险三、简答题1. 简述《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在战争中,如果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和敌人的情况,就能够在各种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2. 解释《孙子兵法》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意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军事行动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谨慎对待。

四、论述题1. 论述《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的策略及其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答案:《孙子兵法》中的“以逸待劳”策略指的是在战争中,通过保持自己的军队在最佳状态,等待敌人疲惫不堪时再发起攻击。

尔雅孙子兵法答案

尔雅孙子兵法答案

•首页•进度•通知••讨论•答疑孙子兵法与执政艺术课程评价下载客户端返回•《孙子兵法与执政艺术》期末考试(20)姓名:曾大头班级:默认班级成绩:91.0分一、单选题(题数:40,共 80.0 分)1毛泽东认为,革命事业的发展()。

2.0分•A、一靠正确的政治路线•B、二靠优秀的人才•C、领导者是整个人才队伍中最积极,最能动,最关键的因素•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2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

这句话出自()。

2.0分•A、丘吉尔•B、毛泽东•C、拿破仑•D、司马迁我的答案:C3联合国的成立表明了下列哪种军事思想?()2.0分•A、联盟作战•B、霸王理论•C、速胜理论•D、远征理论我的答案:A4孙子兵法的第()篇是间谍战的开山之作。

2.0分•A、6.0•B、9.0•C、11.0•D、13.0我的答案:D5十八大提出党面临着哪些考验?()2.0分•A、执政能力•B、市场经济、外部环境•C、改革开放•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6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这句话强调的是作战的()。

2.0分•A、战斗力与凝聚力•B、原则性与灵活性•C、对抗性与集中性•D、分散性与集中性我的答案:B7下面哪一项不是《孙子兵法》中“利”的体现?()2.0分•A、进不求名•B、退不避利•C、唯民是保•D、利于主我的答案:B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属于哪种军事理论?()2.0分•A、攻坚战•B、布防战•C、阵地战•D、情报战我的答案:D9把握时势首先要做到下面哪一项?()2.0分•A、识策•B、识政•C、识权•D、识势我的答案:D10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这句话的内涵是()。

2.0分•A、领导者要善于发现人才•B、领导者用人时要因势利导•C、领导者用人时要善于授权•D、领导者要选贤任能我的答案:C11下面哪一项是强调情报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条件?()2.0分•A、重视、重赏、亲密•B、上智为间•C、保密原则•D、机会原则我的答案:B12马歇尔选择人事决策时遵循的步骤是什么?()2.0分•A、仔细考虑任务是什么,同时考察几个人选,量才录用•B、考察的绩效须在长处之上•C、和曾与候选人共事过的人讨论•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13人事决策制度建设包括哪些方面?()2.0分•A、人才培养开发和评价发现•B、人才选拔任用和流动配置•C、激励保障•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14对于国君最重要的是下面哪一项?()2.0分•A、生间•B、死间•C、反间•D、内间我的答案:C15“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0.0分•A、成功贵在坚持,持之以恒•B、成功贵在德行,有德者,天佑之•C、要想成功必先懂得牺牲,又所为有所不为•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D16《孙子略解》(即《孙子注》)的作者是谁?()2.0分•A、孙膑•B、刘邦•C、曹操•D、曾国藩我的答案:C17度势其实强调的是下面哪一项?()2.0分•A、战略定位•B、自身优势•C、外部环境•D、相关资源我的答案:A18齐勇若一,政之道也。

孙子兵法概论课程考查试题(小编整理)

孙子兵法概论课程考查试题(小编整理)

孙子兵法概论课程考查试题(小编整理)第一篇:孙子兵法概论课程考查试题《孙子兵法概论》考查试题(五)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奇正2、军争3、选锋4、称胜5、五危二、列举题(25分)1、列举孙子“诡道十二法”的内容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2、列举孙子“九变”的内容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3、列举孙子“四治”的内容治气、治心、治力、治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将帅为什么必须具备“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品质”?2、如何评价孙子“兵贵胜,不贵久”的思想?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论述《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第二篇:孙子兵法概论课程考查试题《孙子兵法概论》考查试题(四)一、撰写学术论文一篇(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不得更改题目)1、试论《孙子兵法》诞生的历史条件。

2、《孙子兵法》思想核心之我见。

3、试论《孙子兵法》的知胜思想及其在现实人生中的应用价值。

4、试论《孙子兵法》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格式要求:论文字数约3000字左右,分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四部分(参考文献附在文章结尾)。

可用16开文稿纸誊写,也可用word软件打印(题目四号字黑体,正文小四号字宋体)。

三、内容要求:论文要主题鲜明,层次清楚,论据充分,要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在参考教材和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独立撰写,严禁网上下载和抄袭(一经发现,试卷判为零分)。

第三篇:三峡文化概论课程考查大溪文化遗址绽放出的三峡原始文化的璀璨光芒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年级:XX级土木工程、学号:2008XXXX学生姓名:XX 自从学习了三峡文化概论,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啦三峡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所积淀着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孙子兵法(答案)

孙子兵法(答案)

1.《孙子兵法》作者孙武是我国___春秋末期___时期人。

2.春秋末期诸侯国齐国乐安,现一般认为在___山东省东北部___。

3.孙武生长在齐国,主要军事活动在___吴国___。

4.春秋末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___大动荡、大变革___的时代。

5.春秋末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最主要最普遍的斗争形式是___战争___方式。

6.与孙武军事思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有___家庭影响___、___社会实践___。

7.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主要标志是___农业公社的土地所有制逐渐瓦解___、___土地私有制开始发展___、___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正在形成___。

8.孙武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9.在我国春秋末期频繁而众多的战争中,发展得最多、最激烈的是______之间战争。

10.孙武主要活动在我国春秋末期的___吴___国。

11.春秋末期,处于我国历史___由奴隶制向封建制___转变时期。

12.孙武出生在___祖辈精通军事的世袭贵族___之家。

13.孙武先辈中正式被任为“卿”大夫的是___孙凭___。

14.孙武在吴国隐居期间与___伍子胥___曾一起切磋兵法。

15.吴王阖闾决心伐楚,但迟迟不敢起兵的主要原因是___无杰出的将帅统帅军队___。

16.由于___伍子胥___多次保举,吴王阖闾才见到孙武。

17.孙武到吴国后,在吴国都城___姑苏___潜心兵法的研究和著述。

18.孙武离开齐国投奔南方的吴国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

19.齐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___姜太公___的封地。

20.孙武的祖父田书立了战功,受到___齐景公___大赏,封赐乐安作为其食采之邑。

21.孙武辅助吴王阖闾首先攻打的是______。

22.吴王夫差继位后拒不听从___伍子胥___的劝谏。

23.吴王阖闾让孙武“吴宫教阵”是为了___确知孙武的军事才能___。

最新《孙子兵法》考试复习题

最新《孙子兵法》考试复习题

《孙子兵法》课程试题1、“计”篇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试述其哲学思想及对待战争的态度。

《孙子兵法》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从战争的实际出发,总结和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同时在于它具有着深刻的谋略内涵、道德内涵和哲学内涵,具有超越所处时代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

首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把战争与国家命运,人民的生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指出战争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明确指出战争的政治目的在于确保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这就把战争推到了国家大事的首要位置。

在这方面,《孙子》的基本思想就是要重战、慎战、备战,以确保“安国全军之道”。

2、将“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译为白话文孙子说:大凡出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公家的开支,每天都要花去千金之巨。

全国上下骚动不安,人们因来往奔波而疲惫不堪,不能从事正常耕作的多达七十万户。

守备数年,而与敌争夺一时的胜利。

在此情况下,若仍因爱惜爵禄和金钱,不肯重用间谍,以致不了解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最不仁爱的了。

他不配充当三军的统帅,不配担任国君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

明智的国君和贤能的将帅,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成功超出众人,就在于事先就能察知敌情。

而预知敌情,则不可从鬼神祈祷那里去获取,也不可从求签问卜那里去推知,也不可从对数度的简单验算中去求得,而必须从人那里--从了解敌情的间谍那里去获得。

3、写出《孙子兵法》论述的“五事”和“七计”的具体内容,并加以解释。

所谓“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分别指政治、天时、地利、将帅素质、军事体制等五个方面。

孙子兵法期末试题2013年

孙子兵法期末试题2013年

孙子兵法期末考试
要求一:自备16开普通信纸手写,不收打印稿。

要求二: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

要求三:开卷考试。

要求四:请按照名单顺序交试卷。

要求五:请按照下页提示做封面。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请列举《计》篇所讲的诡道十二法,并且举例论证。

2.根据《作战》篇原文,谈一谈“兵贵胜,不贵久”的原因。

3.请你谈谈对“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理解。

4.请你谈谈对“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的理解。

5.请你列举《形》篇中主要观点以及你对“形”的理解。

6.谈一谈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对古今中外的影响。

二、论述题(共40分,字数不低于600字)。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一谈学习《孙子兵法》的作用。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孙子兵法》期末考试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班级
分数
选课班级
2013年5月。

孙子兵法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孙子兵法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孙子兵法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战国初期,秦国首先变法图强,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答案:错误2.对穷寇勿迫的正确解释是:对正向其本国撤退的敌军,不要去拦阻它。

答案:错误3.避实击虚就是说不打敌人的实处。

答案:错误4.“驷”的本义是指四匹马拉的战车。

答案:正确5.《军形》、《兵势》为武经本篇题,均系后人附增,实际上的篇题应为《形》、《势》。

答案:正确6.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子孙吗?答案:正确7.《三十六计》出现于明末清初。

答案:正确8.讲到“战胜不复,应形无穷”,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唐代的哪一位名将堪当此论?答案:张巡9.“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运用的是速战速决的战术。

答案:错误10.城濮之战中,晋文公退避三舍的真正动机是什么?答案:为了后发制人,在预定战场上集中兵力与楚决战11.“战阵之间,不厌诈伪”,这句话是谁提出的?答案:韩非子12.习近平在浙江调研时引用了《孙子兵法》的什么思想?答案:兵无常势,水无常形13.《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同一本书。

答案:错误14.“一夜白头”的典故是关于孙武的传说故事。

答案:错误15.《孙子兵法》中有几次明确提到越国?答案:216.“武学”设立于哪个朝代?答案:宋17.哪一个对策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战略预测运筹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是对孙子《计》篇最生动的演绎?答案:汉中对18.周灭商的牧野之战中,周人出动了多少革车?答案:三百两19.孙武反对用兵的旷日持久的最根本原因,是在于他对什么问题的深刻认识?答案:利害20.对《谋攻篇》篇题的正确的解释是什么?答案:以谋攻敌21.孙武的“谋攻法则”的核心是哪一个字?答案:全22.按照孙子的用兵之法,当兵力比敌人少的时候,采取什么策略为好?答案:逃之23.古人认为,论霸主之雄才大略,称霸之不易,首推哪一位?答案:晋文公24.孙子讲的委军而争利中的“委”的正确解释是什么?答案:丢弃25.孙子讲的四治之法中,以下哪一项没有提到?答案:治军26.以下哪一项不是“将有五危”的内容?答案:仁义可烦27.“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这段话反映了孙武的哪一种思想?答案:精兵思想28.孙子在《地形篇》中讲到地有六形,以下哪一种地形作者没有提到?答案:衢形29.孙子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

《孙子兵法》简答题复习训练试题及答案

《孙子兵法》简答题复习训练试题及答案

《孙子兵法》简答题复习训练试题及答案1、列举《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理论思想。

(五个即可)(1)慎战备战思想。

(2)文武治军理论。

(3)校计索情之法。

(4)因敌制胜之道。

(5)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争境界。

(6)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规律。

(7)指出了战争与诸因素的关系。

(8)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灵活多变的作战原则。

2、何谓“五事七计”?五事:道天地将法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3、《谋攻篇》通篇讲的都是谋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一是攻敌策略。

孙子认为“上兵伐谋”,克敌制胜最好的方法是伐谋,就是以武力为后盾,靠智谋取胜。

二是阐述了谋攻的最高追求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一兵一卒就迫使敌人屈服投降是最理想的作战方案,就算取不到最理想的结果,也应该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

三、是谋攻的方法和利弊,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科学真理。

4、概述《军形篇》的主要内容。

1、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是本篇的主导思想。

2、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措施(1)活用攻守(2)胜于易胜(3)以镒称铢(4)修道保法5、作战指挥的四要素是什么?奇正变化的要诀是什么?孙子认为,组织和使用军队,有效地发挥军队的作战力量,必须掌握“分数”(组织编制)、“形名”(通信联络)、“奇正”(活用战术)、“虚实”(创造战机)四个环节,这是发挥军队力量的关键问题。

奇正变化的要诀是:“以正和,以奇胜。

”6、《虚实篇》论述的重点是什么?《虚实篇》重点是“因敌制胜”。

1、“致人而不致于人”2、“攻必取,守必固”的作战指导(攻其不易,出其不备)3、知敌“虚实”4、“避实击虚”的作战指导(制胜谋略关键在于随时了解和分析敌人的虚实强弱动态,寻找并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或是“示形诱敌”造成敌人空虚,为我所乘)7、《作战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论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中心思想:兵贵胜,不贵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多选题】(1分)
下列属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具体手段的是
A. 攻城
B. 伐谋
C. 伐兵
D. 伐交
2
【单选题】(1分)
在间谍分类中,“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的是
A. 因间
B. 死间
C. 内间
D. 生间
3
【单选题】(1分)
《九变篇》中出现的“圮地无舍,衢地交合”还出现在《孙子兵法》的哪一篇
A. 军争篇
B. 计篇
C. 九地篇
D. 行军篇
4
【单选题】(1分)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的地形是
A. 隘
B. 挂
C. 支
D. 通
5
【单选题】(1分)
“卒强吏弱”是将领的哪种过失
A. 崩
B. 走
C. 驰
D. 陷
6
【单选题】(1分)
“可以往,难以返”的地形是
A. 隘
B. 通
C. 支
D. 挂
7
【单选题】(1分)
《行军篇》认为,处于下面哪种地形应该马上离去,不要停留
A. 处水
B. 处斥泽
C. 处山
D. 处平陆
8
【单选题】(1分)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于
A. 孙子兵法
B. 史记
C. 左传
D. 吴子兵法
9
【单选题】(1分)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害而()
A. 务可信也
B. 患可解也
10
【单选题】(1分)
《军争篇》认为,“饵兵勿()”
A. 从
B. 食
C. 遏
D. 攻
11
【单选题】(1分)
在《隆中对》里,诸葛亮认为曹操之所以兴起“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其中“天时”是指
A. 政治形势
B. 天气情况
C. 季节
D. 时间
12
【单选题】(1分)
“军争篇”两军相争的重点是
A. 后发制人
B. 先发制人
13
【单选题】(1分)
在《虚实篇》当中,用“实”来代表有利因素,下面哪种因素可认为是“实”
A. 动
B. 治
C. 怯
D. 劳
14
【单选题】(1分)
战争中将敌人“由实转虚”的根本办法是
A.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B. 兵者,诡道也
C. 致人而不致于人
D. 不战而屈人之兵
15
【单选题】(1分)
与古代西方学者相比较,中国古代学者一般更擅长
A. 发散思维
B. 归纳思维
16
【单选题】(1分)
《势篇》提出的“奇正”概念,其中的“正”是指
A. 一般战争规律
B. 特殊战争规律
17
【单选题】(1分)
《势篇》认为,要达到“斗众如斗寡”的效果,则需运用
A. 形名
B. 分数
C. 奇正
D. 虚实
18
【单选题】(1分)
《形篇》认为,在战略运筹过程中,由“度”可以推导出
A. 胜
B. 数
C. 称
D. 量
19
【单选题】(1分)
《形篇》认为,在战争中使自己“不可胜者”是通过()来实现的。

A. 奇正
B. 防守
C. 虚实
D. 进攻
20
【单选题】(1分)
中国厨师行业的鼻祖是
A. 伊尹
B. 神农
C. 杜康
D. 鲁班
21
【单选题】(1分)
下面不是美国“孙子核战略”主要手段的是
A. 高科技威慑
B. 政治威慑
C. 战争威慑
D. 经济威慑
22
【单选题】(1分)
按照《司马法》记载“全卒为上,破卒次之”中的一“卒”为多少人
A. 500人
B. 5人
C. 100人
D. 12500人
23
【单选题】(1分)
作战篇中“取敌之利者,货也”中的“货”是什么意思
A. 购买
B. 货物
C. 奖赏
D. 贿赂
24
【单选题】(1分)
“巢车”在攻城战中的作用是
A. 运送士兵
B. 炸毁城墙
C. 观察敌情
D. 投掷石头
25
【单选题】(1分)
《作战篇》当中一辆革车由几匹牲畜来拉动
A. 2
B. 3
C. 1
D. 4
26
【单选题】(1分)
2003年美国组建4国联军发动伊拉克战争,以下哪个不属于派兵参战的国家
A. 日本
B. 波兰
C. 西班牙
D. 英国
27
【单选题】(1分)
下面哪个选项不是计篇当中“七计”的内容
A. 智谋孰强
B. 主孰有道
C. 法令孰行
D. 赏罚孰明
28
【单选题】(1分)
计篇当中对“将”的选拔标准排在第二位的是
A. 仁
B. 信
C. 勇
D. 智
29
【单选题】(1分)
计篇中所讲的“五事”第一事“道”,其含义是战争需要得到谁的支持
A. 人民群众
B. 将领
C. 士兵
D. 君主
30
【单选题】(1分)
《军志》当中“止则为营”的下一句是
A. 行则为列
B. 行则为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