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饮片切制——切制前的软化处理

合集下载

中药炮制学:饮片切制前的软化处理——其他软化方法

中药炮制学:饮片切制前的软化处理——其他软化方法

1.砂润法:将待软化的药物埋⼊含⽔充分的砂中,利⽤渗透的原理,使砂中的⽔分逐渐渗⼊药物组织内部达到软化的⽅法,称为砂润法。

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便,润药过程中不易伤⽔、发霉。

其操作⽅法:取⼀个下部漏空的容器,装上三、四成的中粗河砂,并⽤⽔浸湿。

将⼤⼩分档后考试,⼤站收集的药材埋没在湿砂中,缓缓吸收⽔分,每天淋⽔1次,⾄漏⽔⼝有⽔滴出为度。

有研究试⽤此法软化⼤黄、槟榔、⼭药等28种药材。

2.湿热软化:⼈参、天⿇(甙类易流失)、黄芩(酶易分解甙类⽽变绿)、宣⽊⽠(外⽪坚硬,不易浸透,泡后松软易碎)等药材不宜冷⽔浸泡,应采⽤蒸煮法软化后切制。

3.现代软化⼯艺:真空加温润药法,减压冷浸法等。

4.鲜药切制:部分药材可在产地采集后趁鲜切制,节省了软化过程。

例如⼀些质地坚硬,不易软化的药材如萆薢、乌药、鸡⾎藤、黄药⼦等⼀般在产地切制;⼭楂⼀般也在产地切⽚。

⼀些鲜活药材如鲜⽯斛、鲜地黄、鲜芦根、⽣姜等以鲜品⼊药,也要趁鲜切制。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饮片切制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饮片切制

定义 1.饮⽚切制 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软化,切成⼀定规格的⽚、丝、块、段等的炮制⼯艺,称为饮⽚切制。

2.饮⽚ 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

饮⽚,在狭义上是指为制备中药汤剂⽽切制的⽚状药物,⼴义上指为调配中药汤剂⽽炮制的任何形状的药物。

历史沿⾰ 汤剂⽤药,必须预先加⼯成适宜的⼤⼩,以便于调剂和煎煮。

古代最初⽤咀的⽅法将药物制成颗粒状;南北朝⾄隋唐时期沿⽤锉、切、捣的⽅法将药物制成不规则的颗粒状。

宋⾦元时期沿⽤粗末煮散,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次记载了“饮⽚”的名词。

元代出现了切药的铡⼑。

饮⽚切制的⽬的 1.便于煎出有效成分:中药材⼤多来⾃于⾃然界,其⼤⼩悬殊,形态各异,如果直接⼊药,由于质地、⼤⼩、形状的不同,其中的有效成分在煎煮时溶出程度势必会受到影响。

2.提⾼煎药质量:药物粉碎程度过⼤,同样会给汤剂的制备造成困难。

3.利于进⼀步的加⼯炮炙:药物切制成饮⽚后,⼤⼩、厚薄均匀,还便于在进⼀步炮炙时控制⽕候,使药物均匀受热,有利于各种辅料的均匀接触和吸收,从⽽保证炮炙的⼯艺质量。

4.利于调配及贮存:药物切制成饮⽚,体积适中,洁净度增⾼,含⽔量下降,即⽅便配⽅调剂,⼜可减少贮存中⾍蛀、霉变现象的发⽣。

5.便于鉴别:对于性状相似的药物,切制成⼀定规格的⽚型,便于区分;且显露了药物的组织结构特征,防⽌混淆。

6.利于制剂:在制备液体剂型时,药物切制后能增加浸出效果。

制备固体剂型时,由于切制品便于粉碎,从⽽使处⽅中的药物⽐例相对稳定。

饮⽚切制的⼯艺流程 中药材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其中植物药⼤多质地软硬适宜或易于软化,可以采⽤切制的⽅法,⽽动物药和矿物药由于质地坚硬或难于软化,⼀般⽆法采⽤切制的⽅法。

需要切制的植物药有⼤部分的根和根茎(如⼤黄、泽泻等,但是体积较⼩的药材如⾹附、麦冬等除外),⽪类(厚朴、黄柏、陈⽪等),体积较⼤的叶(枇杷叶、荷叶等)、果实(⼭楂、栝楼等),藤⽊(钩藤、鸡⾎藤等),全草(薄荷、荆芥等)。

中药炮制技术 饮片切制药材切制前的软化处理护理课件

中药炮制技术 饮片切制药材切制前的软化处理护理课件
技巧
在软化处理过程中,掌握好浸泡时间、加水量、温度和环境湿度等因素,能够 更好地控制药材的软化程度,提高切制效率和药材质量。
软化处理的注意事项与安全措施
注意事项
在软化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浸泡导致药材膨胀、变性和有效成分流失;同时也要避免切制时产生过多的 药屑和粉尘,影响药材质量和操作安全。
安全措施
性。
炮制后药材的吸收率更高
02
炮制能改变药材的成分组成,使其更易于被人体吸收,从而提
高药材的疗效。
炮制后药材的使用更方便
03
炮制能将药材加工成不同的剂型,便于临床使用用
炮制后药材的质量更可控
炮制能去除药材中的杂质和不良成分,保证 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重要性
中药炮制技术是中药制剂和临床用药 的基础,通过炮制可以调整药物性能 ,降低药物毒性,提高临床疗效,确 保用药安全。
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源
中药炮制技术起源于古代 ,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 而逐步完善。
古代炮制方法
古代炮制方法以炒、炙、 煅、煨等为主,目的是为 了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 ,提高药物疗效。
徒弟跟随师傅学习炮制技术,通过实践掌握技艺。
学校教育
现代中医药院校开设中药炮制课程,通过系统教学 传承技术。
中药炮制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炮制工艺改进
针对传统炮制工艺的不足,进行技术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饮片 质量。
炮制设备现代化
引入现代化设备,实现炮制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炮制精 度和标准化程度。
软化处理
根据药材的质地和特性,采用 适当的软化方法,如浸润、蒸 煮等,使药材软化易于切制。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软化或干燥,保持药 材的完整性,防止有效成分流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和贮藏保管(一)炮制品的质量要求中药炮制品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经炮制后的中药,除应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基本质量要求。

具体包括如下内容:1.净度净度是指炮制品的纯净度,即炮制品所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

须知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的通知中对各类药材的含药屑、杂质的限量要求。

如根、根茎、藤木类,叶类,花类,皮类,菌藻类,含药屑、杂质不得超过2%。

炒制品中的炒黄品、米炒品及炙制品中的酒炙品、醋炙品、盐炙品等,含药屑、杂质不得超过1%。

2.片型及粉碎粒度片型要求均匀,整齐,色泽鲜明,表面光洁,对厚度有一定的要求。

应结合饮片切制的具体内容熟悉常用中药的饮片规格。

如大黄切厚片,厚度2~4mm,杜仲切细丝,宽度2~3mm。

粉碎粒度要符合规定。

3.色泽(含光泽)中药炮制品的色泽常作为炮制程度及内在质量变异的标志之一,如生甘草片面黄白色,经蜜炙后要求呈老黄色,属正常饮片质量要求;而白芍变红,黄芩发绿,均说明其内在成分已发生变化,为变异现象。

4.气味炮制品应具有原有的气和味,炮制过程中的加热和加辅料,也能导致药物气和味的改变,如醋制品应带有醋香气味,麸炒品应带有麦麸皮的焦香气等。

5.水分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7%~13%。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规定,蜜炙品类含水分不得超过15%;酒炙、醋炙及盐炙品类等,含水分不得超过13%;烫制醋淬制品含水分不得超过10%。

6.有毒成分的限量指标如毒副作用成分、重金属的含量、砷盐含量、农药残留量等,直接威胁着健康。

在《中国药典》中作了有毒药物及炮制品的含量和限量规定。

如川乌炮制品制川乌:含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C34H47NO11)计,不得高于0.15%;含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少于0.20%;马钱子:含士的宁(C21H22N2O2)应为1.20%~2.2%,其炮制品马钱子粉含士的宁应为0.78~0 .82%;巴豆炮制品巴豆霜含脂肪油量应为18%~20%。

饮片切制—药材切制前的软化处理(中药炮制技术)

饮片切制—药材切制前的软化处理(中药炮制技术)

四、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看水头:检查药材吸水量是否合适,其软化程度是否符 合切制要求。 1. 弯曲法:粗细较均匀的长条状药材。如人参。 2. 手捏法:粗细不均匀的长条状药材。如白芷。 3. 指掐法:体积不太大的团块状药材。如白术。 4. 穿刺法:体积较大的团块状药材。如大黄。 5. 手握法:体积较小的团块状药材。如元胡。 6. 劈剖法: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药材。
注意事项 1. 不要带水堆积。 2. 及时干燥,芳香草类要阴干。
三、软化方法 (一)常水软化法--洗法
软化方法 多量水淘洗(30分钟以内)或抢水洗,盖润或晾润。
适用药材 质地松软、水分较易渗入的树皮类、细长的根及根茎类。
注意事项 尽量采用抢水洗,防止药材“伤水”和有效成分流失。
三、软化方法
(一)常水软化法--泡法
软化方法 用多量清水浸泡药材,捞出后,闷润。
适用药材 质地坚硬、水分较难渗入的药材。
注意事项 1. 少泡多润。 2. 泡至微下色 3. 季节温度。
三、软化方法
(一)常水软化法--漂法
软化方法 用多量清水漂洗药材,每天换水2~3次。
适用药材 富含盐水、有腥臭味和有毒的药材。
职业能力 具备对少量药材切制前进行软化的能力。 具备用机械设备对大量药物进行软化的能力。 方法能力 能通过学习,获取软化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能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制定不同药物的软化工艺。 社会能力 具有团结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一、饮片的含义
饮片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经炮制后供临床调配处方和中成药生产用的所用中药。 狭义:经切制成的片、丝、块、段等形状的饮片。 例如:山药片、莱菔子、牡蛎粉均可称为广义的饮片。而山 药片也属于狭义饮片,但莱菔子、牡蛎粉不属于狭义饮片。

2013执业中药师中药炮制学复习笔记:切制前的水处理

2013执业中药师中药炮制学复习笔记:切制前的水处理

切制前的水处理水处理软化药材原则:少泡多润、药透水尽。

常用水处理方法适用范围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淋法(喷淋法)用清水喷淋或浇淋药材。

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果皮类和有效成分易随水流失的【薄荷、荆芥、佩兰、香薷、枇杷叶、陈皮、甘草等】将药材整齐垛放或摊开,用清水均匀喷淋2~3次,稍润。

①防止堆积过密,返热烂叶。

②处理后仍不能软化的部分,可选用其他方法再处理。

淘洗法(抢水法)用清水洗涤或快速洗涤药物的方法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及芳香药材【五加皮、瓜蒌皮、白鲜皮、合欢皮、南沙参、石斛、瞿麦、陈皮、防风、龙胆、细辛等将药物投入清水,经淘洗或快速洗涤,及时取出,稍润①尽量缩短洗涤时间以防止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损失;②此法还可用作清洁药物,洗净泥土杂质;③抢水洗,以免伤水泡法(浸泡法)用清水泡药材一定时间使其吸入适量水质坚硬,体积大,水分难于渗入的药材【槟榔、萆薢、木香、乌药/泽泻/土茯苓】清水浸没药物,上压重物,放置一段时间,捞起、润软浸泡时间宜短不宜长,防止“伤水”和成分流失,宜“少泡多润”漂法(浸漂法)用多量水,多次漂洗药材的方法毒性药材【川乌/草乌/天南星/半夏/附子】用盐醃制过的药物【肉苁蓉/昆布/海藻】腥臭异味【紫河车/五谷虫/人中白将药物浸入大量的清水中,每日换水2~3次以去除刺激性,咸味、腥臭味为度润法(浸润法):把泡、洗、淋过的药材,以湿物遮盖或继续喷洒适量清水,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的水分徐徐渗透到药物组织内部,达到内外湿度一致。

·具体有浸润、伏润(闷润)、露润(吸湿回润)质地较坚硬的药材优点:①有效成分流失少,便于保存药效;②饮片色泽鲜艳,保证外观质量;③内外水分一致,饮片平坦整齐,切制时少出败片(炸心/掉边/翘片/碎片等)。

多采用“少泡多润”的原则【浸润】定量液体辅料直接浸润药材 ---[如酒浸黄连/木香;水浸郁金/枳壳/枳实]【伏润(闷润)】洗、泡等处理过的药材在基本密闭的条件闷润。

07中药炮制学第10章饮片切制

07中药炮制学第10章饮片切制

第45页,共49页。
中药炮制学
第五节 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
合格饮片 厚薄均匀,片型一致,完整,片
面光滑,平整,具有原药材气味和色泽。
第46页,共49页。
中药炮制学
一、败片: 指在饮片切制过程中所有不符合切制规
格、片型标准的饮片。 主要有如下情况:
1.连刀(拖胡须):相连未完全切断。 2.掉边与炸心:掉边为内外脱离;炸心为 髓芯随刀而下破碎。 3.皱纹片(鱼鳞片):切面粗糙呈鱼鳞状
量,将中药干燥。 特点:节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6.其他:冷冻、压缩空气、热泵、吸附等。
第38页,共49页。
中药炮制学
设备形式: 箱式干燥机:有封闭式、敞开式 滚筒式烘干机: 输送带式干燥机: 翻板式干燥机 :
第39页,共49页。
中药炮制学
第40页,共49页。
中药炮制学
第41页,共49页。
中药炮制学
第30页,共49页。
中药炮制学
(二)手工切制 1.切药刀(铡刀) 2.片刀
第31页,共49页。
中药炮制学
(三)其他切制 1.镑:用镑刀镑成极薄。
适用于动物角类药物。 2.刨:用刨刀刨成薄片。
木质或角质坚硬类药 材。 3.锉:用钢锉将其锉为末。
第32页,共49页。
中药炮制学
4.劈:是利用斧类工具将动物 骨骼类或木质类药材劈成块 或厚片。
其原理为:中药及其炮制品种的极性水 分子和脂肪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因 电场时间的变化,使极性分子发生旋转振动, 致使分子间互相摩擦而生热,从而达到干燥 灭菌的目的。
其优点是:速度快,时间短,加热均匀, 效率高,杀菌。
第37页,共49页。
中药炮制学
5.太阳能集热干燥 通过太阳能集热器,聚集太阳的热

切制前常用的软化处理方法及适宜切制加工的药材类型

切制前常用的软化处理方法及适宜切制加工的药材类型

切制前常用的软化处理方法及适宜切制加工的药材类型切制前常用的软化处理方法及适宜切制加工的药材类型药材切制是中药加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药材的软化处理则是切制前必不可少的一步。

软化处理可以使得药材更易于切割、研磨和提取有效成分,同时也可以减少损伤和浪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药材软化处理方法以及适宜进行软化处理的药材类型。

一、水泡法水泡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软化处理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浸泡来使得药材变得柔软易切。

具体操作如下:将干燥的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根据不同药材而定),然后取出晾干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硬、坚韧的根茎类、木本类和菌类等药材。

二、蒸汽法蒸汽法是将干燥的药材置于锅内,利用蒸汽温度和湿度作用于其表面,使其柔软并易于加工。

具体操作如下:将干燥的药材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用火蒸煮一段时间(根据不同药材而定),然后取出晾干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硬、坚韧的根茎类、木本类和菌类等药材。

三、烘干法烘干法是将药材放置在高温下进行软化处理,其原理是通过高温使得药材内部水分蒸发,从而使得其变得柔软。

具体操作如下:将干燥的药材放入烘箱中,调节好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药材而定),然后取出晾凉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硬、坚韧的根茎类、木本类和菌类等药材。

四、微波法微波法是利用微波加热作用于药材表面,使其柔软并易于加工。

具体操作如下:将干燥的药材放入微波炉中,调节好时间和功率(根据不同药材而定),然后取出晾凉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硬、坚韧的根茎类、木本类和菌类等药材。

总之,药材软化处理是中药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它可以使得药材更易于切割、研磨和提取有效成分,同时也可以减少损伤和浪费。

在选择软化处理方法时,需要根据不同药材的特性和要求进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软化工艺是饮片切制的重要工艺之一,俗语有“三分切工,七分润工”之称。

除了通草、丝瓜络、灯心草等质地柔软的药物可以直接切制外,植物药切制前都必须经过适当的软化处理,使其质地柔软适中,才能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

软化工序有利于药材切制时减少破碎,保持片型整齐,外表均匀,平整美观。

软化之前,药材在软化处理之前,首先要经过净制工艺,除去非药用部分和泥土杂质,然后大小分类(分档B7-),并根据药物的种类和质地,季节温度等情况,选用不同的软化方法,依次软化处理,防止软硬不匀及有效成分的大量损失。

水处理软化药材水处理是传统的药材软化方法。

根据植物药的吸水性,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药物缓缓吸收水分,至其内外软硬适度,达到软化,以便于切制。

在操作时要根据外界季节、气候、温度,药材的品种、质地和吸水程度等客观情况,选用适宜的软化方法。

每次软化药材要适量,以当日能够切完为度,防止过夜变质。

常用的水处理软化方法有:1.淋法(喷淋法)1.定义与适用范围:淋法即用水喷淋或浇淋药物的软化方法。

淋法适用于软化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叶、果皮及有效成分易溶解流失的药物,如荆芥、薄荷、佩兰、香薷、枇杷叶、陈皮等。

2.操作方法:将药材整齐垛放或摊开,用清水均匀喷淋或自上而下浇淋药物,次数视质地而定,一般为2~3次,并需稍润,以适合切制。

3.注意事项:①淋法处理药物应注意防止堆积过密,返热烂叶。

②若用淋法处理后仍不能软化的部分,可选用其他方法再进行处理。

如对根部粗大的药材可采用上淋下泡法,使之软化程度一致。

2.淘洗法(抢水洗)1.定义与适用范围:淘洗法是用清水快速洗涤药物的方法。

淘洗法适用于质地疏松,水分易于渗入及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如五加皮、白鲜皮、南沙参、石斛、防风、龙胆等。

2.操作方法:将药物投入清水中,经淘洗后或快速洗涤后及时取出,稍润即可切制。

由于药材与水接触的时间短,故成为“抢水洗”。

大生产用滚筒洗药机,可以提高洗药效率。

3.注意事项:①淘洗法应在保证药物洁净和软化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洗涤时间以防止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损失。

②淘洗法还可以用作清洁药物,洗净泥土杂质的方法。

③表面泥土较重的药物,取一定量洗毕的样品置清水中淘洗,洗涤水中不应有明显沉积物。

3.泡法(浸泡法)1.定义与适用范围:将药材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使之吸入水分的方法称为泡法。

适用于质地坚硬,体积较大,水分难于渗入的药材,如槟榔、萆薢、木香、乌药、泽泻、土茯苓等。

2.操作方法:先将药物洗净,置于适宜容器内,再注入清水至浸没药物,上压重物,放置一段时间,中间不换水,使药物吸水至一定程度后捞起,润软,切制。

3.注意事项:浸泡法受药材质地及季节温度的影响:①一般体积粗大、质地坚实的药材,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时,浸泡时间宜长些;体积细小、质轻者,夏秋季节气温较高时,浸泡时间宜短些。

②一些质轻药材遇水漂浮,如枳壳、青皮,应上压重物,使其浸入水中。

③浸泡时间宜短不宜长,防止药材“伤水”和成分流失,宜“少泡多润”。

1 2 下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