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饮片切制
中药炮制学——饮片切制

中药炮制学——饮片切制一、饮片切制的目的1.便于有效成分煎出2.利于炮炙有利于辅料接触和吸收,提高炮炙效果。
3.利于调配和制剂体积适中,方便配方。
4.便于鉴别显露组织结构的特征,有利于区别不同药材。
二、常用的水处理方法1.淋法质地疏松,气味芳香,有效成分易随水流失的。
常见药物:薄荷、佩兰、青蒿等。
适用对象:质地松软,水易渗入,有效成分易溶于水药物。
又称“抢水洗”。
常见药物:五加皮、南沙参等。
3.泡法适用对象:质地坚硬,水分难深入的药物。
常见药物:木香、苍术、乌药等。
注意事项:(1)体积粗大、质地坚实、冬春季节时间长;体积细小、质轻、夏秋季节时间短。
(2)“少泡多润”,软硬适度便于切制。
4.漂法适用对象:有毒、盐腌制过或有腥臭的药物。
常见药物:川乌、紫河车、昆布等。
5.润法质地坚硬、短时间外部水分不易渗透的药物。
常见药物:三棱、槟榔等。
三、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适用对象:长条状药材,如白芍、山药、木香等。
方法:药材软化后握于手中,大拇指向外推,其余四指向内缩,药材略弯曲,不易折断为合格。
2.指掐法适用对象:团块状药材,如白术、白芷、泽泻等。
方法:手指甲能掐入表面为宜。
3.穿刺法适用对象:粗大块状药材,如大黄、虎杖等。
方法:以铁扦能刺穿药材而无硬心感为宜。
4.手捏法适用对象:不规则的根与根茎类的药材,如当归。
部分块根、果实、菌类,如延胡索、枳实、雷丸等。
方法:手捏粗的一端,感觉较柔软或手握无响声及坚硬感。
四、饮片类型1.极薄片:0.5mm以下木质类、动物骨、角质类药材。
如羚羊角、苏木等。
2.薄片:1~2mm质地致密坚实、切薄片不易破碎的药材。
如白芍、槟榔、三棱等。
3.厚片:2~4mm质地松泡、黏性大、切薄片易破碎的药材。
如山药、天花粉、升麻等。
4.斜片:2~4mm适宜长条形而纤维性强的药材。
5.直片:2~4mm形状肥大、组织致密、需突出鉴别特征的药材。
如大黄、何首乌、防己等。
6.丝:细丝2~3mm,宽丝5~10mm(1)树皮类和较薄的果皮类药材切细丝如黄柏、厚朴、桑白皮、陈皮等。
中药炮制第六章

2、色泽(含光泽)
3、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
4、气味
与治疗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是鉴别品质的重要依据:檀香的清香气,阿魏 的浊臭气,桂枝的辛辣味等 炮制过程中加热和加辅料的作用,外源性因 素能导致药物气和味的改变,除具原有的气 和味之外,还应带有所用辅料的气和味
二、鉴别 1、经验鉴别 2、显微鉴别 (1)组织鉴别 (2)粉末 3、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主要包括:显色反应与沉淀反应、 荧光鉴别、升华物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等
二、中药饮片的养护
2、外在因素 (1)生物因素 霉菌 霉菌滋长条件:一般室温在20~35℃,相对湿度 在75%以上 虫害 最适宜害虫的繁殖生长条件:温度在18~35℃, 药材含水量达13%以上及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0% 以上时
二、中药饮片的养护
(2)外在因素 主要的是温度、湿度、空气、日光等因素 氧和臭氧对药物的变质起着重要作用 挥发油、脂肪油、糖类等成分氧化、酸败、分解 日光 日光是使药物变色、气味散失、挥发、风化、泛 油的因素之一
第一节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1、片型及破碎度
1、片型 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全国中药炮 制规范》的规定: 切制后的饮片应均匀、整齐,色泽鲜明,表面光洁, 片面无机油污染,无整体,无长梗,无连刀片、 掉边片、边缘卷曲等不合规格的饮片 《饮片标准通则(试行)》规定: 2、破碎度 粉碎后的药物应粉粒均匀,无杂质,粉末的分等 应符合药典要求
三、检查
1、杂质 定义:指炮制品的纯净度,亦即炮制品中 所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 要求: 不应夹泥沙、灰屑、杂质、霉烂品、虫蛀品 应该剔除非药用部位如壳、核、芦头、栓皮、 头足、翅等 饮片中所含的杂质,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饮片切制—饮片切制过程的质量标准(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一)质量要求
切制后的饮片应均匀、整齐、表面光洁,片面无机油污 染,无整体,无长梗,无连刀片和斧头片。
饮片切制过程的质量标准
(二)质量指标 ❖1. 标准饮片
➢ 极薄片厚度为0.5mm以下,薄片厚度为1~2mm,厚 片厚度为2~4mm,短段长度为5~10mm,长段长度 为10~15mm,块为边长8~12mm的方块,细丝宽度 为2~3mm,宽丝宽度为5~10mm。
饮片切制过程的质量标准
(三)检查方法
➢ 取定量样品拣出不合格片、破碎片和斜长片,分别称 重计算。
饮片切制过程的质量标准
软化药材的质量标准
பைடு நூலகம்(一)质量要求
经软化后的药材,必须无泥沙等杂质,无伤水、腐败, 无霉变异味,软硬适度。
饮片切制过程的质量标准
(二)质量指标 ❖1. 喷淋
➢ 经清水喷洒或喷淋的药材应略润或润透。未润透或水 分过大者不得超过5%。
饮片切制过程的质量标准
❖2. 不合格饮片
➢ 各类不合规格的饮片不得超过10%。其中,极薄片不得 超过该品种标准厚度的0.5mm;薄片、厚片、丝、块 不得超过标准的1mm;段不得超过标准的2mm。
❖3. 破碎片和斜长片
➢ 破碎片(碎丝)不得超过8%,斜长片不得超过5%。
❖4. 总异形片
➢ 以上总的异形片不得超过15%。
洗,洗水不得明显混浊。
饮片切制过程的质量标准
干燥饮片的质量标准
(一)质量要求
➢ 干燥后的饮片,必须干湿度均匀,保持固有色泽、气味, 片型整齐。
(二)质量指标
➢ 一般饮片水分应控制在7%~13%。饮片干燥后不得变色。
(三)检查方法
➢ 取定量样品,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H的水 分测定法测定水分。
初级中药师考试专业知识点:饮片切制概述

初级中药师考试专业知识点:饮片切制概述初级中药师考试2019年专业知识点:饮片切制概述细目一饮片切制的目的要点结合具体药物理解目的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用一定的刀具,切成一定规格的片、段、丝、块等炮制工艺,统称为饮片切制。
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切制一般需经过软化、切制、干燥三个工序完成。
饮片切制的目的在于:1.便于有效成分煎出饮片与溶媒的接触面增大,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2.提高煎药质量按药材质地的不同,采取“质坚宜薄”、“质松宜厚”的切制原则,在提高药效的煎出率的同时,可避免药材细粉在煎煮过程中出现糊化、粘锅等现象。
3.利于炮炙药材切制饮片后,便于炮炙时控制火候,使药物受热均匀。
还有利于各种辅料与药物的均匀接触和吸收,提高炮炙效果。
如:盐炙泽泻、麸炒苍术等。
4.利于调配和制剂药材切制成饮片后,体积适中,方便配方,如:黄芪、甘草等;制备液体制剂,增加浸出效果;制备固体制剂,便于粉碎,处方中各药物的比例稳定。
5.便于鉴别对性状相似的药材,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型,显露其组织结构的特征,有利于区别不同药材,防止混淆。
川芎(蝴蝶片)鸡血藤(皮部与木部相间排列)6.利于贮存药物切制后经干燥处理,含水量下降,减少了霉变、虫蛀等因素而利于贮存。
7.利于制剂植物根、茎皮类中药切制成方块、段、丝、片后,表面积扩大,能有效地提高中药材的浸出效果,为药效成分的溶出提供了便利。
细目二切制前的水处理1.常用的水处理软化方法常用水处理方法:淋、洗、泡、漂、润等。
(1)淋法(喷淋法)1)定义:淋法是用清水喷淋或浇淋药物的方法。
2)适用药物:适用于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叶、果皮及成分易溶失的药材,如荆芥、薄荷、佩兰、香薷、枇杷叶、陈皮、甘草等。
3)操作方法:将药材整齐垛放,用清水均匀喷淋,喷淋的次数视药材的质地而定,一般2~3次,需稍润,以适合切制。
4)注意事项:①注意防止返热烂叶;②控制切制与干燥的协调一致,当天润软后应及时干燥。
饮片切制的原理是什么

饮片切制的原理是什么饮片切制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原料。
选用含有活性成分的中药材,常见的有黄芪、参、codonopsis、茯苓等。
按处方要求称取不同中药材。
2. 浸泡。
使用凉开水或酒精溶液将中药材充分浸泡,方便提取活性成分。
控制好浸泡温度和时间。
3. 煎煮。
浸泡后的中药材加水煎煮,温度控制在100C左右。
煎煮时间根据处方不同,通常为30-120分钟。
4. 过滤。
煎煮后的中药液经过滤除去药渣、杂质,得到药液提取物。
滤纸要洁净无异味。
5. 浓缩。
将药液在低温条件下稳定浓缩,以提高有效成分的质量浓度和保存性。
6. 添加载体。
将浓缩的药液加入升糖、蜂蜜等天然食用级载体,利于调节药液性质。
7. 均匀混合。
用机械搅拌法使药液与载体充分均匀混合,不能出现分层。
8. 制片压制。
将混合液在自动化机械中切片压制成型,控制好每个饮片的重量和厚度。
9. 单份包装。
饮片出来后要立即进行单份包装,防止吸湿影响质量。
采用食品级塑料薄膜包装。
10. 检验质量。
对成品饮片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混合均匀性等指标检测,确保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11. 标识包装。
合格饮片印上清晰标识,包括产品名称、成分、产地、有效期等,外包装后出厂。
12. 保存条件。
非直接食用时要密封保存,并控制温湿度,避免吸湿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综上所述,饮片切制需要标准化操作,确保有效成分的提取、浓缩和均匀配混,以保证产品质量。
6.切制饮片

饮片切制的工艺流程
动物药除了极少数外,一般无法切制,多用砂 炒或滑石粉炒燥后粉碎(如穿山甲、刺猬皮、 水蛭等)。 矿物药一般无法切制,多采用碾捣、水飞等方 法加工制成较小的颗粒或粉末。 净药材 软化 检查软化程度 切制 干燥 包装 调剂
切制前的软化处理之概述
软化工艺是饮片切制的重要工艺之一,俗语有“三分 切工,七分润工”之称。除了通草、丝瓜络、灯心草 等质地柔软的药物可以直接切制外,植物药切制前都 必须经过适当的软化处理,使其质地柔软适中,才能 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软化工序有利于药材切制时 减少破碎,保持片型整齐,外表均匀,平整美观。软 化之前,药材在软化处理之前,首先要经过净制工艺, 除去非药用部分和泥土杂质,然后大小分类(分档), 并根据药物的种类和质地,季节温度等情况,选用不 同的软化方法,依次软化处理,防止软硬不匀及有效 成分的大量损失。
润法的操作方法
把淋、洗、泡过的药材,用适当容器(药盘、竹匾等) 盛装,或堆积于润药台上,以湿布、湿麻袋等湿物遮 盖,时常喷洒适量清水,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 的水分徐徐渗透到组织内部,达到内外湿度一致,便 于切制。 润法分为 单润:使用湿物遮盖并喷水的操作。 浸润:使用水或酒浸润药物。 伏润:密闭状态下浸润。 露润:吸潮回润,用于含糖分油脂较多的药物, 如当归,牛膝。 晾润: 闷润过程适当晾晒,用于含淀粉较多者,如山 药,天花粉。
洗药机
洗药车间
泡法(浸泡法)
定义与适用范围:将药材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使之 吸入水分的方法称为泡法。适用于质地坚硬,体积较 大,水分难于渗入的药材,如槟榔、萆薢、木香、乌 药、泽泻、土茯苓等。 操作方法:先将药物洗净,臵于适宜容器内,再注入 清水至浸没药物,上压重物,放臵一段时间,中间不 换水,使药物吸水至一定程度后捞起,润软,切制。 注意事项:浸泡法受药材质地及季节温度的影响:① 一般体积粗大、质地坚实的药材,冬春季节气温较低 时,浸泡时间宜长些;体积细小、质轻者,夏秋季节 气温较高时,浸泡时间宜短些。② 一些质轻药材遇水 漂浮,如枳壳、青皮,应上压重物,使其浸入水中。 ③ 浸泡时间宜短不宜长,防止药材“伤水”和成分流 失,宜“少泡多润”。
饮片切制名词解释

饮片切制名词解释饮片切制是中药材处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药材的质量和药效的发挥。
本文主要从药材处理、浸润工艺、切制方法、饮片规格、干燥技术、贮存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饮片切制进行名词解释。
1.药材处理药材处理是饮片切制的第一步,包括选取合格的药材、去除杂质和污物、进行必要的清洗和干燥等。
在处理过程中,应根据药材的品种和性质,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切制的效果。
2.浸润工艺浸润工艺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使药材软化,以利于切制的过程。
浸润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水或其他溶剂的浸泡,使药材中的细胞破裂,组织软化。
不同的浸润方法有热水浸润、冷水浸润、真空浸润等,在选择浸润方法时,应考虑时间、温度和水质等因素。
3.切制方法切制方法包括刀具的选择、台板的要求和室温的控制等。
根据药材的品种和性质,可采用不同的切制方法,如切成片、切成丝、切成块等。
在切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药材的氧化和污染,尽量减少切制的程度,以保持药效的充分发挥。
4.饮片规格饮片规格是指饮片的直径、长度、重量等方面的要求。
不同规格的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不同的功效和适用范围。
在切制过程中,应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生的处方要求,选择适宜的饮片规格。
5.干燥技术干燥技术包括自然干燥、人工干燥、真空干燥、红外线干燥等方法。
在饮片切制过程中,干燥技术对饮片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干燥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选择干燥方法时,应考虑其对饮片质量的影响以及操作的难易程度。
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干燥的温度和时间,以避免对饮片成分的破坏。
6.贮存管理贮存管理是保证饮片质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贮存仓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保证库内空气流通;同时要严格控制仓库的温度和湿度,以避免药材受潮、霉变等情况的发生。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仓库的安全和防火防盗。
7.质量控制饮片切制的质量控制包括人员培训、制度管理、质量检测等方面。
应对切制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和责任意识;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对饮片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以确保饮片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中药炮制技术之饮片切制方法和适用药材

对炮制质量进行追溯和评估。
炮制品的质量标准
饮片规格与形状
制定饮片的规格和形状标准,确保饮片质量的一致性。例如,切 制后的饮片应符合一定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要求。
炮制品的纯净度
对炮制品进行纯净度检测,确保饮片中无杂质和其他非药用成分。
炮制品的有效成分含量
对炮制品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确保其含量符合药典规定。
祛风湿药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净制、 切制和炮炙。切制是将药材切成片或 段,如独活切成段,威灵仙切成片。 炮炙则包括炒、炙、煅等,如秦艽炒 炭止血。
利水渗湿药的炮制
利水渗湿药多具甘淡之性,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水湿停聚之证。常见的利水渗湿药包括茯苓、泽泻 、车前子等。
利水渗湿药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净制、切制和炮炙。切制是将药材切成片或段,如茯苓切成块,泽泻切成片。炮炙则包括炒 、炙、煅等,如车前子炒炭止血。
清热药的炮制
清热药多具苦寒或甘寒之性,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功 效,常用于治疗温热病证和火热内盛之证。常见的清热药包 括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
清热药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净制、切制和炮炙。切制是将药 材切成片或段,如黄连切成片,黄柏切成丝。炮炙则包括炒 、炙、煅等,如栀子炒炭止血。
泻下药的炮制
中药炮制技术之饮片切制方法和适 用药材
目 录
• 中药炮制技术概述 • 饮片切制方法 • 适用药材的炮制技术 • 中药炮制技术的质量控制 • 中药炮制技术的
定义
中药炮制技术是指根据中医药理论, 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 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 ,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05
中药炮制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中药炮制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药饮片切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编织袋包装:用于质地较轻的饮片
的内包装、5千克以上的内包装及外包 装。用于内包装的编织袋应有聚乙烯 塑料内袋。包装时,将饮片放入编织 袋内,称量或点数,把标签放在缝口 处,用缝包机缝口。也可用不干胶标 签贴在编织袋的醒目位子。
第六章
饮 片 切
制
本章讲述饮片的概念和制 作目的,切制前的软化处理,
饮片的干燥与包装。
一、含义
饮片切制:将净制后的药物进行软 化,切
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片型的
炮制工艺。
饮片(中药饮片):药材通过净制、切
制、炮炙等处理后的制成品,均称为饮
片,亦称炮制品,是提供中医临床调剂
和中成药生产使用的配方原料.
举例
马蹄片
柳叶片 细丝 宽丝
斜度稍大而体粗
斜度大而细
山药
甘草、黄芪 何首乌 黄柏 荷叶 牛膝、党参 阿胶
直片(顺片)
片厚2-4mm 宽2-3mm 宽5-10mm 长10-15mm 8-12mm³
丝
段(节、咀) 块
(二)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
1、质地致密、坚实的宜切薄片。当归、白
芍、乌药、天麻等。
2、质地松泡、粉性大的宜切厚片。如山药、
(一)淋法(喷淋法)
操作:将药材整齐堆放,均匀喷淋或 浇淋
清水2-3次,稍润,切制。
适用: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
类、果皮类及有效成分易流失的药物。如薄 荷、陈皮、 枇杷叶、麻黄等。
注意:防止返热烂叶,处理的药材量应当
天切完为度,并及时干燥。
(二)淘洗法(抢水洗)
操作:将药物投于清水中洗涤或快速洗涤,
片在切口处作上下往复摆动,把
药材切断。 2.适用于长条形的根及根茎类、
全草类、茎类、叶类及某些动物
类药材。
手工切制: 1.铡刀
2.片刀
(三)其他切制 1.镑:用镑刀镑成极薄。适用于动物角 类药物。如羚羊角 2.刨:用刨刀刨成薄片.木质或角质坚硬 类药材,如檀香、松节. 3.锉:用钢锉将其锉为末,如水牛角、羚 羊角等 4.劈:是利用斧类工具将动物骨骼类或 木质类药材劈成块或厚片。如降香、松节
等。如木瓜、红参、天麻、黄芩等。
2、干热软化法:即烘烤法如阿胶。
3、酒润软化法:如黄连、木香、蕲蛇。
四、药材软化的新技术
1.真空加温法
药物经洗药机洗净后,自动投入圆柱形
筒内,打开真空泵,放人蒸汽,使温度 逐步上升到规定的范围(可自行调节), 保温15—20分钟后,关闭蒸汽(时间可 根据药物性能掌握)。
丹参、甘草、黄芪等。
3、长条形、纤维性强的多切斜片。如木香、
甘草、桑枝等。
4、全草类、形态细长的宜切段。如薄荷、 佩兰、石斛、荆芥、党参、威灵仙、龙胆、 麻黄等。 5、皮类药物宜切细丝如黄柏、桂 皮、合欢皮、秦皮等。宽大叶类宜宽丝。如 荷叶、枇杷叶、淫羊藿等。 6、木质类、角类、骨骼类多切极薄片。如 鹿角。 7、为突出鉴别特征、或外形美观、或便于 切制可分别选直片、斜片、块等。
5.真空包装:把饮片放入复合薄膜塑料 袋内,称量,在真空包装机上封口,贴 上不干胶标签。目前还只用于贵重和精 包装的饮片中。
第五节 不良因素对饮片质量的影响
一、败片: 指在饮片切制过程中所有不符 合切制规格、片型标准的饮 片。主要有如 下情况: 1、连刀(拖胡须): 相连未完全切断。 2、掉边与炸心: 掉边为内外脱离;炸心 为髓芯随刀而下破碎。 3、皱纹片(鱼鳞片): 切面粗糙呈鱼鳞状
优点:有效成分损失少;饮片色泽鲜艳; 吸水均匀。药材软化应少泡多润 。 主要方法: 浸润、伏润(闷润)、露润 (吸湿回润法)
1、 浸润:药物用水或其他溶液浸润后,
至内外软硬度一致,切 片。如郁金、枳实 。
2、伏润(闷润): 经水洗、泡或以其他
溶液处理后的药材,在基本密闭条件下闷润, 使之软化。如郁金、川芎、白术、山药等。
3、露润(吸湿回润法):将药材摊于湿润
而垫有篾席上,使之自然吸潮软化。如当归、 牛膝、玄参、生地等。
4.注意
(1)润药时间视药材性质和季节而定。质地 坚硬需润3-4天或10天以上;质地较软的1-2 天。夏秋宜短;冬春宜长。 (2)质地特别坚硬的药材需反复闷润或润晒 结合。如何首乌、泽泻、三棱等。 (3)夏季润药要防止霉变。特别是含淀粉多 的药物。如山药、葛根。检查和勤翻动。
二、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要抽样检查其软化程
度是否符合切制要求。称为“看水性”或“看 水头”。
“看水性”的方法:
1.弯曲法: 用于检查 长条状药材。如白芍、 山药、牛膝等。手执内弯不易断无硬感为合 格。
2.指掐法: 用于检查 团块状药材。如白术、 天花粉等。指甲能掐入表面为合格。
效成分流失。
(四)漂法
操作:将药物于大量清水中,多次漂洗,每 日换水2-3次,漂去盐分、有毒成分或腥味。 适用:毒性药材、盐腌制品及腥臭异常的药 物。如川乌、草乌、半夏、肉苁蓉、昆布、 紫河车、五谷虫
(五)润法
操作:将经过泡、洗、淋等处理的药材,
置适当的容器内,以湿物遮盖或喷洒清水, 保持湿润,使水分徐徐渗入到药材组织内部, 达到软化目的。
二、饮片的切制方法
⑴ 剁刀式切药机
(一)机械切制
⑵ 旋转式切药机 ⑶ 往复式切药机
(二)手工切制 : 主要工具有铡刀和片刀。
⑴ 镑片 :镑刀 ⑵ 刨片 :刨刀 ⑶ 锉 :锉刀 ⑷ 劈 :斧头 (5)碾捣: (6) 制绒: (7)揉搓
(三)其他切制方法
机械切制
往复式中药切片机:
1.通过电机转动金属履带或无毒 橡胶材料制成柔性带,把药材输 送至切口处;同时通过电机使刀
沸腾式
封闭式热风循环烘干箱
1.加热器 2.循环风机 3.干燥板层 4.支架 5. 干燥器主体 6.吸气口 7.排气口。
敞开式烘干箱
1—热空气;2—物料;3— 网板。
滚筒式烘培机
1—出料口;2—进料口;3—保温层;4—滚筒;5—湿 空气通道;6—温度传感器;7—物料;8—蒸汽换热器。
翻版式干燥机
二、饮片切制的目的
1、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2、提高煎药质量; 3、利于进一步炮炙; 4、利于处方调配和贮存; 5、便于药材鉴别; 6、便于制剂。
三、切制基本操作步骤
药材软化
切制
干燥
第一节 切制前的软化处理
1.必要性:中药材多为干燥品,质地较 硬切制前必须软化处理 2.软化原理:药材的亲水物质(蛋白质、 淀粉、纤维素等)吸收水分后、增加柔软 性、降低硬度、便于切制的一种方法。 3.药材的方法:包括用水浸泡及润、蒸 煮、气相置换等。
一、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1.常用水处理的物理过程分三个阶段:浸润、溶解 和扩散。 2.基本原则: 少泡多润,药透水尽。药材在浸润和 溶解两个过程中,质地由硬变软,而在扩散过程 中,有效成分开始由细胞内向浸泡药材的水溶液 中转移,最终导致有效成分的流失,
3.方法:淋法(喷淋法)、淘洗法(抢水洗)、泡 法(浸泡法)、漂法、润法、蒸煮、气相置换等。
3.远红外线干燥:辐射使分子运动加剧而 内部发热,内部水分的热扩散和湿扩散梯 度方向一致,都是由内向外,与表面水蒸 气共同处在正在进行的最佳状态,加速了 干燥过程,缩短了干燥时间,其特点是干 燥速度快,杀菌、杀虫,节能,造价低。
4.微波干燥:微波干燥是由微波能转变为热 能使物料干燥的方法。其原理为:中药及其 炮制品种的极性水分子和脂肪能不同程度地 吸收微波能量,因电场时间的变化,使极性 分子发生旋转振动,致使分子间互相摩擦而
3.穿刺法: 用于检查 粗大块状药材。如大黄。 铁钎能穿刺而无硬心为合格。
4.手捏法: 用于检查 不规则的根及根茎 类药材。如当归。手捏柔软为合格。
5.切断或剖开:切、剖检查是否硬心或软 化程度是否一致。适用多数个体、质地坚 硬(实)的药材。
三、特殊软化方法
1、湿热软化法:包括蒸法、煮法、燀法
生热,从而达到干燥灭菌的目的。其优点是:
速度快,时间短,加热均匀,效率高,杀菌。
5.太阳能集热干燥 通过太阳能集热器, 聚集太阳的热量,将中药干燥。特点
是:节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6.其他:冷冻、压缩空气、热泵、吸 附等。
设备形式:
箱式干燥机:有封闭式、敞开式 滚筒式烘干机: 输送带式干燥机: 翻板式干燥机 :
注意: 不能露天干燥。
二、人工干燥法
采用烘房、烘箱、干燥机等设备进行
干燥。操作时注意干燥温度。
⑴ 一般药物不宜超过80℃; 一般为
70℃ ~80℃
⑵ 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物不超过
50℃。一般为45℃~ 50℃。厚朴、砂 仁、薄荷等。
(二)人工干燥介质 1.蒸汽干燥:设备简单,成本低。大生产用 2.热风干燥:热风干燥采用使用液化气、天 然气、柴油、煤、电等能源 。大生产用。
3.纸箱包装:一般用于容易压碎的饮片,
如蝉蜕、鸡内金等。包装时,把饮片或
塑料袋包装后的饮片装入纸箱内称量或
点数,用不干胶带封口,贴上不干胶标 签。
4.小玻璃瓶包装:用于贵重饮片的包装,
如牛黄、麝香等粉状饮片。包装量为一日
量或一次量的最小包装;包装时,把称量 后的饮片用小漏斗放入玻璃瓶内,盖上橡 胶塞,用蜡封口。把封口后的饮片和标签 放在放入纸盒或塑料袋内封口。
二、翘片: 边缘卷曲不平整 三、变色与变味:饮片干燥后失去原有的 色泽和气味。 四、油片(泛油、走油):饮片表面有油 分或糖分、粘液质渗出,使颜色加深的现 象。 五、霉片(发霉、霉变):
复习思考题
⑴饮片切制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