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饮片切制
饮片切制

1.浸润 以定量水或其它溶液浸润药材,经常翻动, 使水分缓缓渗入内部,以“水尽药透”为准,如酒浸 黄连、木香;水浸郁金、枳壳、枳实等。
2.伏润(闷润) 经过水洗、泡或以其他辅料处理的 药材,用缸(坛)等在基本密闭条件下闷润,使药材 内外软硬一致,利于切制,如郁金、川芎、白术、白 芍、山药、三棱、槟榔等。
2.刨:木质或角质坚硬类药材,如檀香、松节、苏木、牛角等,适用 于本法切制。操作时,将药材固定,用刨刀刨成薄片即可。若利用机 械刨刀,药材则需预先进行水处理。
3.锉:有些药材,习惯上用其粉末。但由于用量小,一般不事先准 备,而是随处方加工,如水牛角、羚羊角等。调配时,用钢锉将其锉 为末,或再加工继续研细即可。
③夏季润药,由于环境温度高,要防止药物霉变, 对含淀粉多的药物如山药、天花粉等,要防止 发粘、变红、变霉、变味现象出现。一经发现, 要立即以清水快速洗涤,晾晒后再适当闷润。
(六)其他软化方法 1、蒸润:如黄芩要蒸润后趁热切片;木瓜
蒸后呈棕红色,趁热切片,
2、蒸汽喷雾润:鹿茸刮去茸毛,加酒稍润, 置高压锅脐上喷汽趁热切片
用于哪类药材? 6.败片的类型有哪些?造成败片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
4.劈:本法是利用斧类工具将动物骨骼类或木质类药材劈成块或厚片。 如降香、松节等。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擂、研、捣、打、磨等方法粉碎坚硬的矿物 及果实种子类药物,如擂朱砂、捣碎栀子等。常用的工具有铁或铜制 的“冲钵”、碾槽、石制的“臼”、瓷制的研钵等。
第三节饮片的干燥
一、自然干燥 自然干燥是指把切制好的饮片置日光下晒干或置阴凉通风处阴干,必要
手工切药刀主要有: ①切药刀(铡刀) 主要由刀片、刀床(刀桥)、压板、
装药斗、控药棍等部件组成。较多用于切横薄片及草 类药物,如桂枝、白芍、荆芥、香薷等。 ②片刀(类似菜刀)多用于切厚片、直片、斜片等, 如浙贝母、白术、甘草、黄芪、苍术等。
第八章饮片切制第二节饮片的类型及选择原则 [兼容模式]
![第八章饮片切制第二节饮片的类型及选择原则 [兼容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026d43e581b6bd97e19ea01.png)
类型规格适用药材具体药物极薄片厚0.5mm以下质地及其致密、坚实的木质类及动物骨、角质类药材羚羊角、苏木薄片厚1~2mm质地致密坚实、切薄片不易破碎的药材乌药、槟榔厚片厚2~4mm质地松泡、粘性大、切薄片易破碎的药材茯苓、天花粉顶片(圆片)进料时,药材长轴与刀片垂直斜片进料时,药材长轴与刀片成一定的角度。
适用于长条形、纤维性强的药材。
马蹄片、瓜子片、柳叶片直片(顺片、顺刀片)进料时,药材长轴与刀片平行。
适用于个体稍长或不规则的团块状药材。
刨片(压片)将药材湿润后压扁,用机器或手工刨切成薄片。
适用于细长、纤维性强的药材。
类型规格适用药材具体药物段长5~15mm 全草类和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易于煎出的药材薄荷、荆芥块边长为8~12mm的立方块煎熬时,易糊化的药材阿胶、大黄丝细丝2~3mm,宽丝5~10mm皮类、叶类药材黄柏、荷叶颗粒1cm3左右的块片及颗粒矿物类、贝壳类药材白矾、石决明粉末粉碎成细粉用于直接吞服的药物川贝、紫河车(二)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1.质地及其致密、坚实的木质类及动物骨、角类药材,宜切极薄片。
2.质地致密、坚实者,宜切薄片。
3.质地松泡、粉性大者,宜切厚片。
4.为了突出鉴别特征,或为了饮片外形的美观,或为了方便切制操作,视不同情况,选择直片、斜片等。
5.凡药材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有易煎出的,可切制一定长度的段。
6.皮类药材和宽大的叶类药材,可切制成一定宽度的丝。
7.为了对药材进行炮炙,切制时,可选择一定规格的块或片。
二、饮片的切制方法(一)机器切制切药机由动力、推进、切片、厚度调节四部分组成。
1.往复式切药机这种切药机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功率高。
适用于长条形的根、根茎、全草类药材。
2.旋转式切药机分转盘式和旋料式切药机。
适宜类圆形和长圆形的根及根茎类、果实种子类药材。
3.其他多功能切药、斜切机、刨片机、小型切片机。
剁刀式切药机1.电动机2.小带轮3.三角胶带4.大带轮5.偏心调节螺丝6.偏心调节螺母7.甩心盘8.偏心轮9.五星轮10.支架杆11.转动齿轮12.砧板13.出料斗14.出料口15.刀架体16.上输送链紧固螺丝17.上输送链调节螺丝18.料盘19.撑杆调节螺丝20.刀架撑杆21.下输送链调节螺丝22.按钮开关23.机壳24.电动机底板调节螺丝转盘式切药机结构简图1.机架2.电动机3.小带轮4.三角胶带5.减速箱6.被动轴7.切刀盘驱动机构8.主动轴轴承9.调节螺母10.小螺母11.顶头螺钉12.变速手柄13.刀盘防护罩14.齿轮防护罩15.传动齿轮16.上输送链17.上输送链紧固螺母18.上输送链调节螺钉19.进料盘20.下输送链调节螺钉21.下输送链22.电器按钮开关旋料式切片机外形结构图1.进料斗2.料斗前盖门3.料斗盖扣4.出料口5.机架旋料式切片机结构原理图1.固定外圈2.转盘盖板3.盖板螺母4.推料块(共4块)5.转盘6.活动外圈调节螺栓7.活动外圈8.压紧螺母9.压刀块10.刀片11.外圈镶块二、饮片的切制方法(二)手工切制操作时,将软化好的药物,整理成把(称“把活”)或单个(称“个活”)置于刀床上,用手或一特别的压板向刀口推进,然后按下刀片,即切成饮片。
饮片切制名词解释

饮片切制名词解释饮片切制是中药材处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药材的质量和药效的发挥。
本文主要从药材处理、浸润工艺、切制方法、饮片规格、干燥技术、贮存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饮片切制进行名词解释。
1.药材处理药材处理是饮片切制的第一步,包括选取合格的药材、去除杂质和污物、进行必要的清洗和干燥等。
在处理过程中,应根据药材的品种和性质,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切制的效果。
2.浸润工艺浸润工艺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使药材软化,以利于切制的过程。
浸润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水或其他溶剂的浸泡,使药材中的细胞破裂,组织软化。
不同的浸润方法有热水浸润、冷水浸润、真空浸润等,在选择浸润方法时,应考虑时间、温度和水质等因素。
3.切制方法切制方法包括刀具的选择、台板的要求和室温的控制等。
根据药材的品种和性质,可采用不同的切制方法,如切成片、切成丝、切成块等。
在切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药材的氧化和污染,尽量减少切制的程度,以保持药效的充分发挥。
4.饮片规格饮片规格是指饮片的直径、长度、重量等方面的要求。
不同规格的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不同的功效和适用范围。
在切制过程中,应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生的处方要求,选择适宜的饮片规格。
5.干燥技术干燥技术包括自然干燥、人工干燥、真空干燥、红外线干燥等方法。
在饮片切制过程中,干燥技术对饮片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干燥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选择干燥方法时,应考虑其对饮片质量的影响以及操作的难易程度。
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干燥的温度和时间,以避免对饮片成分的破坏。
6.贮存管理贮存管理是保证饮片质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贮存仓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保证库内空气流通;同时要严格控制仓库的温度和湿度,以避免药材受潮、霉变等情况的发生。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仓库的安全和防火防盗。
7.质量控制饮片切制的质量控制包括人员培训、制度管理、质量检测等方面。
应对切制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和责任意识;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对饮片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以确保饮片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饮片切制的实验原理

饮片切制的实验原理
饮片的切制实验原理主要包括:
1. 药材选择:选择优质药材作为原料,保证有效成分的含量。
2. 切片:将药材适当切割成薄片状,增加表面积,有利于提取。
3. 乾燥:通风条件下烘干或阴干切片,降低水分含量。
4. 研磨:将干燥饮片粉碎或磨细,破坏细胞结构,方便提取。
5. 提取:用适宜的溶剂进行浸泡、回流等提取操作,使活性成分溶解。
6. 浓缩:用蒸发、冷凝等方法,浓缩提取液,获得浓缩饮片。
7. 考察:检测浸出液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计算提取率。
8. 比较:比较不同切片厚度、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通过切片提取考察,可以得到高效的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为中药饮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第八章 饮片切制第五节不良因素对饮片质量的影响 [兼容模式]
![第八章 饮片切制第五节不良因素对饮片质量的影响 [兼容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4fa24511ed9ad51f11df201.png)
第五节不良因素对饮片质量的影响
1.败片在中药饮片切制过程中所有不符合切制规格、片型标准的饮片。
(1)连刀片(拖胡须)是饮片之间相牵连,未完全切断的现象。
系药物软化时,外部含水量过多,或刀具不锋利所致。
如桑白皮、黄芪、厚朴、麻黄等。
(2)掉边(脱皮)与炸心前者药材切断后,饮片的外层与内层相脱离,形成圆圈和圆芯两部分;后者药材切制时,其髓芯随刀具向下用力而破碎。
系药材软化时,浸泡或闷润不当,内外软硬都不同所致。
如郁金、桂枝、白芍、泽泻等。
(3)皱纹片(鱼鳞片)是饮片切面粗糙,具鱼鳞样斑痕。
系药材未完全软化,“水性”不及或刀具不锋利或刀与刀床不吻合所致。
如三棱、莪术等。
2.翘片饮片边缘卷曲而不平整,系药材软化时,内部含水分太过所致,又称“伤水”。
如槟榔、白芍、木通等。
3.变色与走味变色是指饮片干燥后失去了原药材的色泽;走味是指干燥后的饮片失去了药材原有的气味。
系药材软化时浸泡时间太长,或切制后的饮片干燥不及时,或干燥方法选用不当所致。
如槟榔、白芍、大黄、薄荷、荆芥、藿香、香薷、黄连等。
4.油片(走油)是药材或饮片的表面有油分或粘液质渗出的现象。
系药材软化时,吸水量“太过”,或环境温度过高所致。
如苍术、白术、独活、当归等。
5.霉片是药材或饮片表面长出菌丝。
系干燥不透或干燥后未放凉即贮存,或贮存处潮湿所致。
如枳壳、枳实、白术、山药、白芍、当归、远志、麻黄、黄芩、泽泻、芍药等。
第五节不良因素对饮片质量的影响。
第八章 饮片切制(副本)

第八章饮片切制(副本)
一、单选题
1.最早记载中药饮片切制用语的专著是()
A、《武林旧事》
B、《雷公炮炙论》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六书》
E、《五十二病方》
正确答案: A
2.饮片“伤水”,易导致()
A、败片
B、变色和走味
C、翘片
D、油片
E、发霉
正确答案: C
3.黄芩用冷水软化切片变质的标志是()
A、变红
B、变紫
C、变黄
D、变绿
E、变黑
正确答案: D
二、多选题
4.水处理药材的物理过程分为()
A、浸润
B、渗出
C、溶解
D、扩散
E、置换
正确答案: ACD
5.药材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
A、泡法
B、润法
C、淋法
D、浸提法
E、水飞法
正确答案: ABC
6.
宜阴干、不宜曝晒的药材有()
A、含挥发油类药材
B、含生物碱类药材
C、含蛋白质类药材
D、黏液质含量较高的药材
E、受日光曝晒易变色的药材
正确答案: AE
三、判断题
7.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以不超过50℃为宜。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错。
中药炮制学-第八章-饮片切制.

〔二〕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
1.切薄片:质地致密、坚实者宜。 如乌药、槟榔、当归、白芍、木通等。
2.切厚片:质地松泡、粉性大者宜。 如山药、天花粉、茯苓、甘草、黄芪、南沙参
3.直片、斜片:为了突出鉴别特征,或为了饮片 外形的美观,或为了便利切制操作。
如大黄、何首乌、山药、黄芪、桂枝、桑枝
▪ 4.段:凡药材形态瘦长,内含成分有易煎出的, 可切制肯定长度的。如木贼、荆芥、薄荷、麻黄、 益母草等。
▪ 2.利于炮炙
▪ 便于炮炙时掌握火候,使药物受热均匀。 利于各种辅料的均匀接触和吸取,提高炮炙 效果。
3.利于调配和制剂。 药材切成饮片后,体积适中,便利配方;在制备
液体剂型时,药材切制后能增加浸出效果。制备固 体剂型时,由于切制品便于粉碎,从而使处方中的 药物比例相对稳定。 4.便于鉴别
对外形相像的药材,切制成肯定规格的片型,显 露其组织构造的特征,利于区分,防治混淆。 5. 利于贮存
一般饮片均用晒干法。
个别药物承受阴干法:包括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 分较多、色泽明媚和受日光照射易变色、走油等 类药物。
一般药物的饮片枯燥传统要求保持形、色、气、味 俱全,充分发挥其疗效。
▪ 1.粘性类 ▪ 如:天冬、玉竹等含有粘性糖质类药材。 ▪ 多承受烘焙法或晒干法。 ▪ 烘焙至九成干,以手摸之感觉烫不黏手为宜 ▪ 2.芳香类 ▪ 如:荆芥、薄荷、香薷等芳香类药材 ▪ 多承受阴干法,于阴凉通风枯燥处
含水量下降,削减霉变、虫蛀利于贮存
药材切制工序
净药材 软化 检查软化程度 切制 枯燥 包装 饮片 调剂
第一节 切制前的水处理
一、主要目的 ①软化药材,便于切制饮片; ②洁净药物,除去泥砂杂质; ③调整或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中药炮制学饮片切制

19:46
二、饮片的切制方法
(一)机器切制
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生产能力 大等优点。不适合生产多种饮片类型,不 适合切制各种药材。
19:46
1.剁刀式切药机
结构简单,适应性强,一般根、根茎、全草类药材 均可切制,不适宜颗粒状药材的切制。
19:46
(二)淘洗法(抢水洗)
用清水洗涤或快速洗涤药物的方法。由于 药材与水接触时间短,又称“抢水洗”。
操作:将药材投入清水中,快速洗涤并及 时取出,再润至合适程度切制。
适用于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 易溶于水的药材,如五加皮、南沙参、石 斛、陈皮、龙胆、细辛等。
19:46
滚筒式洗药机
大生产中多采用洗药机洗涤药材 工作原理:将待洗药物从滚筒口送入后,启动机
器,打开进水阀门进行淋洗。滚筒转动时,药材 在筒内不停翻滚,被进水反复喷淋和洗涤,冲洗 水再经水泵打起作第二次冲洗。洗净后,打开滚 筒尾部,放出药物,停机。 特点是:①利用导轮作用,故噪音及振动很小; ②应用水泵使水反复冲洗,可节约用水。 ③洗涤快结束时,应关闭二次冲洗水泵,单用进 水淋洗,以防二次进水污染药材。
19:46
主要由箱 体、加热 器、鼓风 机、药架 车和气流 调节器组 成。
3.热风循环烘箱
19:46
☆凡以热风作为干燥介质的干燥设备, 进风口应有适宜的过滤装置,出风口应有 防止空气倒流装置。
19:46
4.远红外辐射干燥箱
主要由干燥室、远红外线辐射能发生器、温度调 节控制装置等组成。
特点①干燥速度快; ②加热均匀,干燥质量好,避免了热风干燥
19:4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饮片切制
一、填空题
1.凡是直接或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2.饮片切制的目的在于,,,,。
3.水处理软化药材的原则为、。
4.常用的水处理方法包括有、、、、。
5.检查药材软化程度的方法主要有、、、等,其中适用于;适用于;适用于;适用于。
6.剁刀式切药机适宜于药材的切制,不适宜于药材的切制。
7.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药物以不超过为宜,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以不超过为宜。
8.干燥后的饮片含水量应控制在为宜。
9.在中药切制过程中所有、的饮片,都称为败片,主要包括有、和等。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最早记载中药饮片切制用语的专著是()
A.《五十二病方》B.《神农本草经》
C.《雷公炮炙论》D.《武林旧事》
E.《伤寒六书》
2.饮片切制的目的是()
A.利于矫味B.利于矫臭
C.利于引药上行D.降低毒性
E.利于制剂
3.常用水处理软化药材的方法有()
A.水飞法B.淋法
C.干馏法D.提净法
E.制霜法
4.“抢水洗”又称作()
A.淋法B.淘洗法
C.泡法D.漂法
E.润法
5.穿刺法适用于检查哪种药材的软化程度()
A.长条状药材B.团块状药材
C.粗大块状药材D.不规则的根与根茎类药材
E.粗颗粒状药材
6.薄片的长度为()
A.0.5mm以下B.0.5~1mm
C.1~2mm D.2~3mm
E.2~4mm
7.中药段的厚度为()
A.4~6 mm B.5~8 mm
C.6~10 mm D.10~15 mm
E.15~20 mm
8.饮片“伤水”,易导致()
A.败片B.翘片
C.变色与走味D.油片
E.发霉
9.剁刀式切药机不适宜切制的药材是()
A.根茎类B.全草类
C.颗粒类D.皮类
E.叶类
10.黄芩用冷水软化切片变质的标志是()
A.变红B.变紫
C.变绿D.变黄
E.变黑
(二)B型题
A.淋法B.淘洗法C.泡法D.漂法E.浸润法11.龙胆、五加皮切制前采用的水处理方法为()
12.川乌、半夏切制前采用的水处理方法为()
13.三棱、天花粉切制前采用的水处理方法为()
14.薄荷、荆芥切制前采用的水处理方法为()
15.郁金、枳壳切制前采用的水处理方法为()
A.弯曲法B.手捏法C.指掐法D.穿刺法E.剖开法16.白术、泽泻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为()
17.白芍、山药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为()
18.黄芩、槟榔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为()
19.大黄、虎杖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为()
20.川乌、草乌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为()
(三)C型题
A.浸润法B.蒸润法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21.黄芩饮片切制前水处理软化的方法为()
22.黄连饮片切制前水处理软化的方法为()
23.甘草饮片切制前水处理软化的方法为()
(四)X型题
24.饮片切制的目的是()
A.利于炮炙B.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C.利于鉴别D.利于贮存
E.利于调配制剂
25.水处理药材的物理过程分为()
A.浸润B.渗出
C.溶解D.扩散
E.置换
26.药材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
A.泡法B.润法
C.水飞法D.淋法
E.提净法
27.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为()
A.弯曲法B.口尝法
C.穿刺法D.指掐法
E.手捏法
28.宜阴干、不宜暴晒的药材有()
A.含生物碱类药材B.含挥发油类药材
C.含蛋白质类药材D.粘液质含量较高的药材
E.受日光暴晒易变色的药材
三、改错题
1.剁刀式切药机适宜于全草类药材的切制()
2.段的长度为8~15mm()
3.黄芩宜采用浸润法软化()
4.色泽类药材宜采用日晒法和烘焙法进行干燥()
5.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以不超过50℃为宜()
6.饮片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
7.薄荷宜采用泡法进行软化处理()
8.不规则药材软化程度检查方法以指掐法为佳()
9.全草类和叶类药材饮片的固定包装量为10~15kg一件()10.翘片是因为药材软化时,内部含水分过少所致()
四、简答题
1.饮片切制的目的是什么?
2.常见的饮片类型及其规格是什么?
3.润法具体有哪些方法?
4.简述中药包装的目的。
五、问答题
1.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各适应于那类药材?2.败片的类型有哪些?造成败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