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合理流量计算方法的探讨
变化环境下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变化环境下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在变化环境下,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直接测量法:通过在河流中安装水文站、水质站等设备,
直接测量河流的水位、流量、水质等参数。
2.模型模拟法: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河流的水文过程,计算
生态流量。
3.经验公式法: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公式来估算生态流量。
4.生态评估法:通过对河流生态环境的评估,来确定生态流
量的大小。
5.混合方法:结合上述几种方法,运用多种手段来确定生态
流量。
研究变化环境下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是很重要的,因为生态流量是河流生态环境的关键指标之一,确定生态流量的大小,有助于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在研究变化环境下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时,还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变化对河流生态流量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影响河流的
径流量、洪水特征等,因此需要考虑气候变化对河流生态流量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流量的影响:人类活动,如水利工程、
土地开发等,会影响河流的水文过程,因此需要考虑人类
活动对河流生态流量的影响。
3.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如河流的水
文类型、河流河口类型等,会影响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因此需要考虑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
4.方法之间的比较和综合:不同的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因此需要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和综合,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来确定河流生态流量。
研究变化环境下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河流流量计算公式

河流流量计算公式河流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横截面的水量,是衡量河流水量大小的重要指标。
计算河流流量的公式是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和流量测量的方法得出的,通过该公式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河流的流量,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流流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流速和横截面积来进行推导。
一般来说,流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Q = A V。
其中,Q代表流量,单位是立方米每秒(m³/s);A代表横截面积,单位是平方米(m²);V代表流速,单位是米每秒(m/s)。
横截面积是指河道横截面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河道的宽度和水深来计算得出。
在实际测量中,可以将河道分成若干个小矩形或梯形,然后分别计算出每个小矩形或梯形的面积,最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整个横截面的面积。
流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水流通过某一点的速度,可以通过流速仪器或者其他流速测量设备来进行测量。
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选择河道中的几个代表性点进行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流速。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得出河流的流量。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河流的流速和横截面积都是变化的,因此需要进行连续的监测和测量,然后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平均值或者其他代表性的数值。
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计算出河流的流量。
除了上述的简单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计算方法,比如通过流速剖面积法来计算。
流速剖面积法是通过分析不同深度处的流速和横截面积来计算流量的方法,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河流的实际情况,但需要更多的测量数据和计算工作。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河流中存在悬移物或者泥沙,需要进行修正计算,以得出更为准确的流量数据。
这些修正计算一般是基于流体力学的理论和实验数据得出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
总之,河流流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理的测量和计算,可以得出准确的流量数据,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这一领域,不断完善河流流量的计算方法,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洺河临洺关洪峰流量计算方法探讨

施工技术266 2015年22期洺河临洺关洪峰流量计算方法探讨徐伯达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摘要:设计洪水是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中所指定的各种设计标准的洪水。
合理分析计算设计洪水,是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洪水还原;洪峰流量;设计洪水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22-0266-021 概述洺河是汇入滏阳河中游洼地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太行山东麓,流经邯郸、邢台市,于任县环水村汇入北澧河。
流域中上游水系呈扇形分布,河道源短流急,洪水的突发性强。
由于山区无大型控制性工程,现有的5座中型水库均以灌溉和供水为主,山区洪水不能有效控制,洪灾频发。
历史上洺河一直是海河南系洪水灾害频繁的河流,多次洪涝灾害给沿岸县市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2 水文基本资料洺河在临洺关位置设有水文测站。
据水文资料统计,洺河流域建国以来1956年、1963年、1982年、1996年及2000年五个年份发生了大暴雨洪水。
暴雨形成的洪水一般发生在汛期6~9月,尤以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多,洪水受暴雨特性及流域下垫面产汇流影响,暴涨暴落,多为复峰过程,或尖瘦、或矮胖,峰型不一;同时,由于暴雨的局部性和分布不均等原因,各次洪水大多由局部产流汇集,洪水的地区分布各不相同,一次洪水一般3~4日,更多场次的洪水甚至可达十几天。
3 临洺关天然设计洪水通过分析临洺关水文站的实测资料推求天然情况洪水。
洪水系列包含1955~1996年的实测洪水和1569年、1917年、1924年、1937年、1939年的历史特大洪水。
1977年后临洺关上游修筑了多座中、小型水库。
上游水库对临洺关位置洪水的洪峰、洪量有一定的影响。
考虑洪水分析资料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对1977年以后的洪水系列进行还原计算。
还原方法是先利用1977年以前实测的暴雨、洪水资料,分析流域内暴雨与洪峰流量,暴雨与一日、三日洪量的相关关系,建立暴雨与洪峰、洪量的关系曲线,再根据1977年后每年的实测暴雨资料还原洪峰和洪量。
浅谈河流生态流量确定与保障

2020.911水文水资源由于历史上湖泊圈圩问题突出,对区域、流域防洪调蓄、水质及水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本文针对新的形势和需求,从水生态文明建设,流域、区域防洪,南水北调、区域饮水、农业灌溉、抗旱,改善湖泊水质、水生态,沿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6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骆马湖实施退圩还湖的必要性■(作者单位:1.新沂市机电排灌管理总站 221400 2.新沂市水务局 221400 3.新沂市阿湖水库管理所 221413)浅谈河流生态流量确定与保障刘双阳一、生态流量确定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研究及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关于印发2019年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水量)保障实施方案编制及实施有关技术要求的通知》要求,生态流量(水量)的概念口径及目标确定如下。
1.概念口径生态流量(水量)包括基本生态流量(水量)和目标生态流量(水量)。
其中,基本生态流量(水量)包括生态基流、敏感期生态流量(水量)、不同时段生态流量(水量)、全年生态流量(水量)等不同指标。
不同时段可包括逐月,或汛期、非汛期等时段。
本生态流量(水量)是指维持河床基本形态,保障河道输水能力,防止河道断流、保持水体一定的自净能力的最小流量,是维系河流的最基本环境功能不受破坏,必须在河道中常年流动着的最小水量阈值。
湖泊生态环境需水一般为维持湖泊生态和环境功能所消耗的、需补充的水量,根据湖泊的功能确定满足其生态功能的最低水位。
2.生态流量目标及确定(1)目标指标以保障生态基流为主。
对于已批复或审查的水量分配方案、流域水量调度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等明确了其他生态流量(水量)指标目标要求的控制断面,应同时明确其他生态流量(水量)指标目标值。
湖泊生态流量(水量)采用水位或水面面积等指标表征。
(2)水文系列原则上以1956—2016年年天然径流系列确定生态流量(水量)目标。
汊道流量分配规律及其计算方法的探讨

汊道流量分配规律及其计算方法的探讨
汊道流量分配是汊道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汊道深度、宽度、廊底高程等几何参数设置的关键。
然而,汊道的流量分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它与汊道下游方向发展的空间变化紧密相关,受到汊道形状、孔数、宽度等参数的影响性大。
汊道流量分配规律,一般有三种:
一是均等分配规律,即汊道下游每个节点的流量大小是相等的,以确保在汊道沿程全面控制流量;
二是不等分配规律,即将汊道下游的流量变化空间上分成不同的等级,每一级的流量分配多少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是扩宽分配规律,即根据汊道的流量走向方向,在汊道沿程逐步扩大其容积。
汊道流量分配计算方法,一般有三种:
一是流量平滑方法,即将汊道下游多个节点的流量大小同化,使汊道沿程流量稳定。
它也被称为汊道河流流量分配,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汊道设计方法;
二是泵增压分配法,即通过在汊道交汇处设置和控制泵增压,以实现汊道下游流量的平衡和调控;
三是电子式流量分配,即通过电子式的水文设备和测控系统,进行汊道下游流量实时监测,实现精准的流量分配控制。
在汊道设计及运行中,汊道流量分配规律和计算方法都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汊道的水量和水文分布,因此,在汊道设计初期,就应拟定汊道流量分配规律和计算方法,以确保汊道工程设计满足汊道的规范性需求。
三种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应性分析及选择

文章编号:1006-0081(2020)12-0059-04水工程在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效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流水文情势,产生了相应的生态效应。
在工程实践中,一般较多关注优化水工程的最小下泄流量,主要考虑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
随着对河流生态系统认识的逐步深入,水库下泄流量需要考虑下游生态保护目标的需求,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和实践评估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复杂的课题。
研究和实践表明: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类型河湖的气候水文特性、水资源禀赋条件及开发利用状况、河湖生态功能定位等,分析并明确主要生态保护对象及保护要求,合理确定河流生态流量及过程,对重要河流生态流量的满足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1]。
欧洲开展生态流量的研究和实践起步比较早,在《欧盟水框架指令》下开展生态流量计算评估[2]的经验和案例值得参考借鉴。
1生态流量计算方法学术界常用的几种生态流量计算方法包括:①水文法;②水力-栖息地法;③整体法。
为了对比3种方法的利弊,在表1中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
表1三种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比较方法类别水文法水力-栖息地法整体法用途审查历史流量数据,找出河流中天然流量阈值,并可将其视为流量的“安全”阈值审查选定目标物种或群落的栖息地数量和面积随流量变化的情况在专家意见研讨会上检查流量,推荐用于河流生态系统所有组成部分的流量,包括社会和娱乐用途规模整条河流,应用于区域评估根据研究河段代表性,扩大至整个流域整条河流,应用于区域或河流特定尺度相对成本较低一般较高相对使用频率较高一般低1.1水文法水文法是基于历史径流数据分析的方法。
基本假设是为了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必须保证天然的水文情势。
水文法中并不考虑物种或群落特定水平,提供同期流量的变化幅度和范围,以维持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
水文法在当前的应用趋势是从仅设定一个最小流量的方法(如:1976年Tennant 法)转向更加全面的方法,考虑维持河流形态和生态过程所需的水文条件。
对于生态环境需水量多种计算方法的探讨

对于生态环境需水量多种计算方法的探讨朱国1何林峰21、2、四川省岷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四川眉山620010摘要:为合理分配水资源,使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科学地计算生态环境需水量,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进行探讨与选择。
笔者重点对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官料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的内容、生态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选取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河流Abstract:for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o maximize efficiency,scientific computing the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to different typ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ter calculation model to explore and choice.The author key in sichuan province,the yi autonomous county ebian material river basin of the eco-environment water requirement of the content,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ele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alculation method.Key words: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Calculation;river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生态需水量一般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或维护环境质量所需的水量。
河流最小生态基础流量分析计算

河流最小生态基础流量计算方法研究(张新华李红霞肖玉成赵少华)摘要:为了能够计算几何断面复杂、泥沙淤积、河宽大、水深浅的河道生态基础流量,本文以渭河关中地区的生态基础流量计算为例,通过综合水力学中的湿周法和R2CROSS法建立了一套简单、适合管理的最小生态基础流量方法——综合法。
该方法计算出的5个站的生态基础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的比值都在10.8%~14.9%之间,满足生态基流的合理要求。
通过与Tennant方法比较,结果表明:综合法计算确定的生态基础流量更为合理、是一种在管理上更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关键词:生态需水量;湿周法;斜率法;曲率最大法;R2CROSS法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031(2011)01-0066-08Study on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minimum environmental flowsZHANG Xin-hua,LI Hong-xia,XIAO Yu-cheng,ZHAO Shao-huaAbstract: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ecological flow(MEF)for a river system with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icated river reach profiles,sediment problems,very large width and shallow water depth,an integrated method was proposed to overcome some of limits in using wetted perimeter method and R2CROSS method. A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Wei River,a tributary of the Yellow River. Results calculated by this integrated method indicate that the MEFs at the five hydrological stations are at a range of 10.8%~14.9% of the multi-year mean flows,respectively. In comparison with Tennant method,therefore,we can get a conclusion that the integrated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and reason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EFs.Key words:ecological water demand;wetted perimeter method;slope method;curvature method and R2CROSS1 研究背景河流系统包括河流、湖泊及其相邻洪泛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合理流量计算方法的探讨董福平周黔生(浙江省水利学会)摘要: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提出要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以维持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经过多种计算方法分析、比较,提出了“河流合理流量”的内涵与计算方法,供实际工作参考使用。
关键词:河流合理流量计算方法一、问题的提出(一)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提出,“应当注意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那么对于一条被大量引水的河流,维持多大河水流量才比较合理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河流四季流量不同,洪水流量和枯水流量相差更大,洪水流量容易使河流两侧环境遭受破坏,而枯水流量太小时往往不能满足河流部分生物的生存条件。
河流生态环境用水量是河流系统中各类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河流维持一定数值大小的流量是必须的。
例如,目前我省各地山区许多中小河流都在修建水电站,大大改变了河流原有的逐日流量变化规律,特别是有些引水式水电站,为获得较大的水流落差提高出力,将河水拦截并引流到下游较长一段距离,结果是坝址到发电厂房之间的河段流量大大减少,甚至造成断流,使天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水事纠纷屡屡发生。
这种事例很多,已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也认识到在水电站规划设计阶段应当充分考虑河流生态环境用水量,论证引水流量的大小,同时,必须保证坝下有足够的下泄流量,以满足下游区间居民生活、农业灌溉和区间生态环境的需水量,保持江河合理流量以维持河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水电站规划设计部门与水行政管理、环保部门应当把握的。
还有些河流因供水、灌溉等原因,河水被大量截流、引水和消耗,河流合理流量不足,难以维持正常的河流生态环境,影响人们生活和生产环境。
我省富阳市就出现过此类情况。
栖鹤水电站位于我省富阳市壶源江主干流,属径流式电站,集水面积690 km2,电站设计引水流量20.4 m3/s , 水头约15 m,装机4x630 kw。
由于在主河道中修建了挡水坝,从坝址至电站尾水出口形成了4.0 km的脱水段。
该河段附近有树石村和横搓村两个自然村,共2300余人,耕地面积约380亩。
水电站运行以来,下游河段断流的几率大大增加,一年中大部分天数下游脱水段河床卵石暴露,造成下游生态环境的破坏,引起了水事纠纷。
后有关部门经过论证,建议采用0.85 m3/s 流量,作为电站下游河道最小下泄流量,以满足影响河段生态环境用水需要。
从满足影响河段生态环境用水的角度出发,水电站必须长年维持河道一定的流量。
我省众多河流直接流入东海,下游河口段多为感潮河段,咸水易上溯,钱塘江、瓯江等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都深受潮汐影响,其中钱塘江因有涌潮现象,咸潮可长驱直入80公里到达杭州市区河段。
咸水入侵对杭州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影响甚大,杭州市工业生活用水的80% 取自钱塘江,要求氯度值在300PPM以下,钱塘江河口两岸有200万农田的灌溉水源也取自钱塘江,要求氯度值在1200PPM 以下。
而当枯水、大潮季节,大潮汛前后几天易受咸潮威胁。
2003年秋季,杭州地区持续干旱天气,新安江水库水位下降至95米上下,钱塘江下泄水量迅速减少。
与此同时,每逢月初、月中都是咸潮的高峰,钱塘江咸潮侵袭严重,并长时间滞留在取水口附近,造成以钱塘江为水源的九溪、清泰、南星、赤山埠等水厂被迫停止取水。
11月7日和8日两天,珊瑚沙水库累计停止进水27个小时,市区不得不大面积降压供水。
后加强新安江水库泄水调度,才得以缓解。
1978年秋季大潮汛期间,咸潮的入侵给杭州市民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杭州居民被迫饮用咸水102天。
在黄河流域,由于对黄河水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下游频繁断流。
黄河首次断流出现于1972年,此后26年间,有21年断流,其中从1990年到1998年,黄河年年断流。
最严重的1997年断流时间长达226天,断流河段704公里,河口300多天无水入海,仅给山东一省造成的损失就达135亿元。
严峻的现实使广大水利工作者逐步认识到,必须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协调解决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关系。
从1999年3月开始,对黄河实施了全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统一调度,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
已连续三年实现了黄河在大旱之年不断流,基本保证了沿黄城乡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下游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九十年代黄河连年断流,钱塘江咸潮入侵都说明合理利用水资源,维持河流的合理流量,已经刻不容缓。
为此,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十八条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引水、截(蓄)水、排水,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第三十条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调度水资源时,应当注意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维持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因此选择、确定江河的合理流量实际意义很大,关系到《水法》的实施,关系到上下游水事纠纷的避免,关系到全流域的经济协调发展。
近年,浙江省政府提出“生态省”建设,省水利厅提出了建设“万里清水河道”,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河道整治目标。
这些目标都必须做好恢复和保护下游河道生态环境,必须在河道中维持合理流量。
(二)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衡量标准和计算方法,对合理流量的计算方法更少有提及。
在国内,估算河流生态环境用水的主要方法是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在《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3839-83)中,规定一般河流采用近十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或百分之九十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在国外,常用的河流生态环境用水的估算方法方法有河道湿周法、”R2CROSS”法、河道内流量增加法、7Q10法、Montana法等,各种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各有长短。
其中美国的7Q10法适用于防治河流水质污染的计算,采用90%保证率最枯连续7天的平均水量作为河流最小流量设计值,主要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在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得到应用。
而Montana法是以水质目标为约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是一种综合计算方法,河流流量推荐值是以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数为基础,见下表。
该法可利用水文站的年平均流量计算生态环境需水量。
在没有水文资料的河流,可通过水文分析与计算技术来求得。
该法可用作估算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或者作为其他方法的一种检验。
上述计算河流生态流量的诸多方法并未解决河流合理流量,特别是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方法,所得出的河流流量过小,不能满足合理流量的要求。
二、河流合理流量的推算我们认为合理流量与生态需水量不同,应是常水位条件下的流量,能基本满足河流两岸居民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等条件,通常不包括洪水流量。
对于水电站等水工建筑物而言,在来水大于合理流量情况下,应当保持这个流量大小下泄,而当来水小于合理流量时,也应保持一定数量的流量下泄,不能应水工建筑物运行造成河流流量过小或断流。
那么河流合理流量又该如何判别与计算呢?为此,我们选择人为影响相对较少的瓯江流域的沙湾水文站和钱塘江流域的双塔底水文站两典型站的流量资料作为样本,对河流合理流量进行分析。
沙湾水文站测流断面以上流域属山区性河流,集水面积1156 km2,逐日流量资料采用1957—1993年系列,共37年。
双塔底水文站站测流断面以上流域属山区性河流,集水面积1561 km2,逐日流量资料采用1957—2002年系列,共46年。
河流每年有多次洪水过程,对全年逐日平均流量过程线,尤其是洪水的涨水和退水段进行分析,可见洪水退水曲线变化比较有规律,曲线逐渐变缓,直至洪水退平。
一年中大、小流量的出现天数是不同的,大流量比小流量出现天数少得多,我们共统计了沙弯站37年和双塔站46年各级流量的出现天数(流量级差为1 m3/s )。
先以沙弯站为例,图1和表3 分别是沙弯站各级流量多年平均出现天数曲线图表,由图表可见全年中平均出现天数最多是19.6天,相应流量是4m3/s,19.6天是各级流量~平均出现天数相关曲线的分水岭,该点左侧,随着日流量的增加,平均出现天数不断增加;相反,该点右侧,随着日流量的增加,平均出现的天数却逐渐减少,该点左右两侧曲线很不对称,明显呈偏态分布,符合Γ分布规律。
而我们感兴趣的是曲线右半部,它呈下降趋势,经与各种函数曲线(幕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拟合,各曲线方程参数分别如下式所示:(1)逆回归公式: Y=A+B*1/XY=0.561+76.4*1/X (1)(2) 指数回归公式: Y=A*e B*XY=16.4*e-0.0443*X (2)(3)对数回归公式: Y=A+B*lnXY=27.43-6.66*lnX(3)(4) 乘方回归公式:Y=A*X BY=142.28*X-1.15(4)式中Y——出现天数,X——日流量其中幕函数Y=142.28*X-1.15与该曲线的下降趋势拟合较好(参见图3),各级流量与平均出现天数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而在X =16(m3/s) 、Y=5.8(天)坐标点附近,实测点据的连线斜率有明显变化,连线上部斜率较大,下部斜率则较小,且渐趋平直,虽然日流量不断增加,但出现天数变化很小。
我们视该坐标点为日流量变化的临界点,该点流量(16 m3/s)称为临界流量QL。
临界流量采用下列方法确定,对连线上部相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回归公式为:Y= -1.16X+24.36 (5)该相关直线与曲线(Y=142.28*X-1.15)下部相交点的坐标值X=16 (m3/s)、Y=5.8(天)即为临界流量。
为何曲线在临界流量附近出现明显转折呢?究其原因,大于临界流量QL的日流量都是洪水流量(包括洪水涨退过程),一年发生机会不多,所以出现次数就少,而小于临界点的日流量是排除洪水流量之外的日常流量,所以出现次数很多。
根据沙湾站各级流量的出现天数,将小于临界流量QL(16 m3/s)的各级流量(不包括断流流量0)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沙弯站加权平均流量QH,QH即为排除洪水和断流两种情况下的河流日常流量平均值,它与合理流量的概念比较接近。
根据这一思路,我们提出计算合理流量的方法与步骤,即利用多年逐日平均流量数据文件,用计算机程序算出每一年中除去洪水和断流两种情况下的逐日平均流量QRi 总和及其数学平均值QH,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QL > QRi> QD( 6 )QH = ∑QRi/ N ( 7 )N = m * y ( 8 )式中:QL————临界流量(m3/s)QRi————日常流量(m3/s)QD————断流流量(m3/s),Q0=QH————多年平均合理流量(m3/s)N————与QRi相应的总天数m————一年中与QRi相应的天数y————计算年份按上述方法算得沙湾站多年平均合理流量QH值为7.77m3/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