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比热容表

110
450
49036209
钻孔空间内导热油(L) 19
25
110
2500
4001358
钻孔后42*1370*2700热压板 1072 25
110
450
40999192
100×500×400导热油箱 18
25
110
2500
3825000
15*1300*2600夹板
46
25
110
3000 11635650
混合物的比热容可以通过纯净物的比热容计算出来,应为混合物是不确定 木材是多孔性有机材料,木材
成分含量的,所以一般不定义比热容。比如 铝和铁的合金 铝占50%铁占
绝干材的比热随温度的升高而
50% 那么比热容就是 (c铝+c铁)/2
在0-100℃温度下的平均比热
1焦耳 = 1瓦×1秒 = 1 瓦秒
各种木材的比热
铬 钴 锂 镁 锰 铱 钠 硬橡胶 玻璃 花岗岩 石膏 冰 大理石 云母 石蜡 尼龙 聚乙烯 瓷器 石英 木材(松)
0.45 0.43 3.6
1 0.48 0.14 1.3 1.67 0.84 0.8 1.1 2.2 0.9 0.88 2.1~2.9 1.8 2.1 0.8 0.8 2.4
木材是多孔性有机材料,木材比热与温度、含水率等因子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绝干材的比热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湿木材(含水木材)的比热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
气
冰(水)
H2O
3
固
固体的比热容物质 铝 锑 金
比热容 c/KJ.kg-1k-1
0.9
0.21
0.13
物质 铅 钙 碳
比热容 c/KJ.kg-1k-1
比热容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
通常用符号c表示。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
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p、定容比热容Cv和饱和状态比热容三种,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比压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定容比热容Cv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比容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内能,饱和状态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某饱和状态时,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在中学范围内,简单(不严格)的定义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或降低1℃释放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比热的单位是复合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功、热量的主单位统一为焦耳,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因此比热容的主单位为J/(kg·K),读作“焦[耳]每千克开”。
([]内的字可以省略。
)常用单位:kJ/(kg·℃)、cal/(kg·℃)、kcal/(kg·℃)等。
注意摄氏度和开尔文仅在温标表示上有所区别,在表示温差的量值意义上等价,因此这些单位中的℃和K可以任意互相替换。
例如“焦每千克摄氏度”和“焦每千克开”是等价的。
计算基本计算设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某一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ΔQ时,温度升高(或降低)ΔT,则ΔQ/ΔT称为物体在此过程中的热容量(简称热容),用C表示,即C =ΔQ/ΔT。
用热容除以质量,即得比热容c=C/m=ΔQ/mΔT。
对于微小过程的热容和比热容,分别有C=dQ/dT,c=1/m*dQ/dT。
因此,在物体温度由T1变化到T2的有限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T2,T1)CdT=m∫(T2,T1)CdT。
比热容的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比热容的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比热容是衡量物质特性和改变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的量指标,它以energy/temperature (J/°C, KJ/K)为单位来表示。
比热容在热力学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用来表示物质在加热且不发生相变的情况下,每度温度升高,所需要的能量消耗量。
比热容的公式表示为:
C = ΔQ / ΔT
其中q为加热量,T为温度差。
另一种比热容的变形公式可以表示为:
C = dQ/dT
其中dQ为单位加热量,dT为单位温度升高量。
比热容的大小取决于所使用的物质或混合物,以及它们的温度。
当物质经历热和恒定压力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时,C的值可以表示物质的比热容。
另外,由于比热容经常受到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因此常常会
导致机械热效率的变化。
比热容随温度改变的效应被称为比热容温度
系数。
在使用比热容公式时,必须注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以及比热容
温度系数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注意热质的变化,例如热容的变化,
物质的潜热,恒压变化量等。
由此可见,比热容公式涉及到多种物理
热力学参数,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数学计算。
比热容

比热容开放分类:物理、概念、定义、热学、特性1 specific heat capacity即比热,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或降低1℃释放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字母“c”表示2 什么叫比热容比热容的定义为: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
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D和定容比热Cp 两种,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比容不变的条件下,单位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定容比热容Cv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比容不变的条件下,单位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内能。
在中学范围内,简单定义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或降低1℃释放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通常用符号c表示。
在英文中,比热容被称为:Sepcific Heat Capacity.公式为:Energy=Mass×Specific Heat Capacity×Tempreture change可简写为:Energy=Mass×SHC×Temp Ch比热容的单位应为J/(kg·K)3 单位比热是一个复合单位,是由质量、温度、热量的单位组合而成的。
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常用的单位还有卡/(克·℃)、千卡/(千克·℃)等)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功、热量的单位统一用焦耳,因此比热容的单位应为J/(kg·K)。
4 比热表(1)比热值的数值后面都用10的3次方来表示(2)水的比热较大,金属的比热更小一些(3)c铝>c铁>c钢>c铅(c铝<c铁<c钢<c铅)从表中可以看出(1)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比热,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同一物质的比热一般不随量、形状、温度而变化,如一杯水与一桶水,冷水与热水,它们的比热相同;(3)对同一物质、比热值与物体的状态有关,同一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的状态时,比热是不相同的,如,水的比热与冰的比热不同。
常见物质比热容查询表及比热容概念名词解释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是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
通常用符号c表示。
混合物的比热容气体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一、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调节气候二、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混合物的比热容气体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一、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调节气候二、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编辑本段定义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单位温度所需的热量。
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K) 或J /(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与摄氏度℃相等),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摄氏度所需的能量。
根据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c=△E(Q)/m△T△E为吸收的热量,中学的教科书里为Q;m是物体的质量,△T是吸热(放热)后温度所上升(下降)值,初中的教材里把△T写成△t,其实这是很不规范的(我们生活中常用℃作为温度的单位,很少用K,而且△T=△t,因此中学阶段都用△t,但国际上或者更高等的科学领域,还是使用△T)。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
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p、定容比热容Cv和饱和状态比比热容测试仪热容三种。
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定容比热容Cv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容积(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内能。
饱和状态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某饱和状态时,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编辑本段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复合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功、热量的主单位统一为焦耳,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因此比热容的国际单位为J/(kg·K),读作“焦[耳]每千克开[尔文]”。
物质的比热容

第三节比热容1、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第3节物质的比热容一、填空题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_______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2.水的比热容为4.2×103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将一瓶水倒掉一半,则其比热容为_______,8kg的水从20℃升高到100℃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3.如图所示是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像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A所示的城市气温变化较_______(填“大”或“小”).根据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_______的特点,曲线A表示的是_______(填“沿海”或“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4.为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选取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不同物质A和B.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有钟表和_______;由图像可推断_______物质的比热容大.5.200 g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比热容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内能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对化成的水继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使水沸腾,水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J.[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6.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0×107kg,水温升高2℃,则湖水吸热的热量为_______J.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C水).则砂石升高的温度_______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为比较水和牛奶的比热容的大小,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一定量的水和牛奶(水和牛奶的初温度相同),然后将它们同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再对烧杯加热(如图所示).(1)试管中水和牛奶的质量应该_______.(2)由于没有直接测量比热容的仪器,因此这个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的.(3)写出一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1/2B.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9.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10.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1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12.关于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上升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B.物体温度上升越高,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D.物体含有的热量多少与温度无关13.某同学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三、简答题14.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煤油两种物质做实验,下表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1)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答出两点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增添的一项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质量为7kg、温度为20℃的水,吸收2.646×106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多少?(液面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6.科学实验表明,通常情况下人体的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所以人体始终向外散热.人体每小时释放的热量可以将相当于自身质量的水的温度升高2℃,求:(1)一个质量为60kg的学生每小时向外释放的热量是多少?(2)人体每秒钟向外散发的热量叫散热功率,该学生的散热功率是多少?[C水=4.2×103J/(kg.℃)]17.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_.(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沙子吸收的热量.(填“大于”或“小于”)(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升高的温度更高.(填“沙子”或“水”)(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5篇)

《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12.3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过程与方法:根据科学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探究中能积极与他人交流探究结论,能对数据进行初步评价。
【教学重点】1、探究物质比热容2、物体温度改变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教学难点】1、制定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评估实验结果;2、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教学准备】1、组织学生复习热量的概念、预习本节内容;2、准备好所需器材:(每实验小组)烧杯2只、温度计2支、搅拌器2个、电加热器2副、盖板2块、水、煤油、停钟(或记时秒表)1块。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热量?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吸收多少热量?2、将一壶水烧开与烧开半壶水相比,谁要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3、将一壶水烧成开水与将一壶水烧成温水相比,谁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由此可见,水在升高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也和温度升高的程度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也就越多。
将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学习物质的比热容。
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猜想:将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谁多?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要在什么条件下比较水和炼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在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时候样的器材?怎样测量?记录哪些数据?(进行实验前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 液体初温t1/℃ 液体末温t2/℃ 升高的温度t1- t2/℃ 通电时间t/min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注意操作规范。
比热容名词解释

比热容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是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通常用符号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D、定容比热容Cp和饱和状态比热容三种。
1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一般为Q吸=cm(t-to)Q放=cm(to-t)。
c表示比热容。
m表示物体的质量。
to表示物体的初温。
t表示物体的末温。
(△t:物体变化温度,即t-t0)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比热容和温度没有直接关系。
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不随任何变化而变化不随温度改变对于某种物质,比热容是用来衡量它的吸热或放热能力的,只与物质的本身结构有关。
典型的比热容解题用到的知识:一般在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由于物质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改变,物质的比热容特性、密度特性也会相应地变化。
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水泥地面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升高较小等等。
2比热容和热值的区别一、比热容和热值原理不同热值,又称卡值或发热量。
在燃料化学中,表示燃料质量的一种重要指标。
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通常用热量计(卡计)测定或由燃料分析结果算出。
比热容是指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时,一定量均相物质温度升高1K所需的热量。
如果是1mol物质,则所需热量即为摩尔热容。
在等压条件下的摩尔热容Cp称为定压摩尔热容。
在等容条件下的摩尔热容Cv称为定容摩尔热容。
通常将定压摩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关联成多项式。
二、比热容和热值性质不同热值有高热值和低热值两种。
前者是燃料的燃烧热和水蒸气的冷凝热的总数,即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总热量。
后者仅是燃料的燃烧热,即由总热量减去冷凝热的差数。
常用的热值单位,J/kg(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或J/m^3(气体燃料)。
物质的比热容越大,相同质量和温升时,需要更多热能。
以水和油为例,水和油的比热容分别约为4200 J/(kg·K)和2000 J/(kg·K),即把相同质量的水加热的热能比油多出约一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热容的应用
思考:
小明在海边游泳时发现,同样在烈日下,沙滩 很热,而海水比较凉,这是为什么?
分析:水和沙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 况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但水的比热
容较__大___,所以水的温度变化比沙__小___。
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沙子比海
水的温度__高____。
“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 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具有重要的意义。
Q放=cm(t0-t)
Q=cmΔt
例题1:在20℃室温下,烧开一壶5Kg的水,大约需要吸收
多少热量?
已知:t0=20℃,t=100℃,m=5kg,c=4.2X103J/(kg.0C)
求:Q吸
解: Q吸=cm(t-t0) =4.2X103J/(kg.0C)X5kgX800C
=1.68X106J
答:…
9.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5,吸收相同热 量后,乙升高的温度为甲的2/5,则甲乙的比
热容之比为__2__:_3____。
10、使40g 0℃的冰温度降低到-10℃,能放出多少热量? 如果这些热量用来给水加热,可使多少g 5℃的水温 度升高10℃?
11、0.8Kg的冰吸收8.4×103J的热量后,温度变为-4℃, 求冰的初温。
热量相同,沙子
温度升高的快。
沙子
结论: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
质量、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 物质的种类有关。
比热容动画
比热容( c )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 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焦/(千克·摄氏度) J/(kg·℃ )
3、物理意义: c水=4.2×103J/(kg·℃)表示:
15.在通常情况下,100C、500g的水吸收1.68×105J的热 后,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16、把质量为300g的铜球加热到100℃,然后投进质 量为60g,温度为20℃的水中,混合后的温度为30 ℃。问:此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17、质量为100g的铁块,放在炉子上加热相当长的时 间后取出,立即投入质量为250g,温度为20℃的水 中,水的温度最后升高到60℃,求炉子的温度。
温度
AB
80。c
20。c
10
20
时间/min
7.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 图中a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
加,则图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C)
A.a
温度/0C
B.b
b ac
C.c
d
D.d
0
时间/min
8.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为1:3,质量之比为2 :3, 若两者吸收热量之比为2 :5,则甲乙两物体升高 的温度之比为多少?
1kg的水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说明:比热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只 与物质种类有关。
小结:
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特性 之一.
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 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 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 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因此,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口答下面的问题:
1kg的水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4.2×103 J 5kg的水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2.1×104 J 5kg的水在温度升高10℃时所放出的热量为 2.1×105 J
当物体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t0)
当物体温度降低时,所放出的热量为:
2.要使初温为200C,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了300C, 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
3.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0C,现给一块-200C、 100g的冰吸收1.05×103J的热后,冰块的温度为 0C; 若冰熔化一半,余下部分比热容为______J/kg∙0C,若 这块冰全部熔化为水,则比热容将____(填变化情况)。
最高的是( C )
A.水 B. 煤油 C.干泥土 D. 无法判断
3.相同质量的铜和铝,初温相同,吸收相同的 热量,谁升温多?谁的末温高?(c铜<c铝)
把他们放在一起,热量会从哪个物体传向哪个 物体?
4.甲乙两个物体,其质量、温度均相同,c甲<c乙,当
C 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接触,则( )
A.乙物体温度传给甲物体
三、物质的比热容
清华初三物理组
思考: 1.烧水时,烧开一壶水和烧开半壶水,所
需时间相同吗?
2.把同一壶水烧到50 ℃和100 ℃ ,所需 时间相同吗?
3.把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都烧到30 ℃,所 需时间相同吗? 谁的温度升高的快? 怎样比较温度升高的快慢?
时间 0 1 2 3 4
/min
结论
水
质量相同,吸收
B、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C、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D、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变化的多少以 及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都无关。
3、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它反映了物质吸热和 放热能力的强弱。
B、温度、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比热容大的物 体含的热量多。
c Q吸 m(t t0 )
Q吸=cm(t-t0)
m Q吸 c(t t0 )
t
Q吸 cm
t0
t
t0
Q吸 cm
t0
t
Q吸 cm
1.一只装有2kg水的家用保温瓶,经过24h后瓶内的水 温从95 ℃降低到65 ℃ ,问这段时间内,瓶内水释放 出了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减少了多少?
12、把200g铅加热到98 ℃ ,然后投入到温度为12 ℃的80g水里,混合后的温度为18 ℃ ,求铅块的 比热容。
13、在质量是500g的铝壶里装2kg的水,把这壶水从 15 ℃加热到100 ℃ ,铝壶和水共要吸收了多少热量?
14、取100g某种液体,测得它的温度是20℃,把80g 的铁块加热到100℃后投进液体里,测得混合后的 温度为32℃,请鉴别是什么液体。(不计热量损失)
C、物体温度越高,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D、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时放出 的热量也可以叫做该物质 ) A.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一定大 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 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讨论 :
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2、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
为何用热水供暖?
3. 沿海地区及我国东南部白天和晚上的气温 变化_不__大_,而在沙漠地区及我国西北部昼夜气 温变化_较__大_.
4.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 时要向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是因为水( )
A.密度大 B.比热容大 C.温度高 D.热膨胀大
4.在通常情况下,100C、500g的水吸收1.68×105J的热 后,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物质的比热容》习题课
练一练:
1.下列物质的比热容发生改变的是( B )
A、一杯水倒掉半杯
B、水凝固成冰
C、0℃的水变成4 ℃的水 D、将铁块锉成铁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 5、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说法不是利用这一
特性的是( A )
• 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 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 C.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还能 调节周围气候。
• D.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
6.新疆有句谚语: 早穿皮袄午穿纱,
怀抱火炉吃西瓜” 你能说出它的道 理!
B.甲物体把热量传给乙物体
C.甲物体吸热,乙物体放热
D.乙物体吸热,甲物体放热
5.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 加热,在此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的一
样快。由此可以判定( C )
A.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
B.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
C.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的质量
D.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
6.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初 始温度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谁的比热容大?
end
7.海陆风的形成 海风
陆风
end
练习
1.一块金属的温度从300C上升到500C,所吸收
的 为热Q2,量则为(Q1,A从9)00C降低700C,所放出的热量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比较
2.已知c水>c煤油>c干泥土,如果让质量初温相 同的水煤油干泥土吸收相同的热量,那么末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