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四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推荐文档)
金属的比热容实验报告

金属的比热容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金属的比热容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不同金属的比热容,并比较不同金属
的热传导性能。
实验器材:热容器、电热器、电子温度计、不同金属样品、水、冰
实验步骤:
1. 在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将电热器置于热容器内。
2. 将电子温度计插入水中,并以较慢的速率加热,直到水温达
到70℃。
3. 将金属样品逐一加入水中,并记录不同状态下的温度变化,
直至温度稳定。
4. 挨个计算出不同金属的比热容,比较不同金属的热传导性能。
实验结果:
样品 | 比热容(J/g·℃)
--- | ---
铝 | 0.900
铁 | 0.449
铜 | 0.385
锌 | 0.388
铅 | 0.130
实验数据表明,比热容的大小不同,不同金属的热传导性能也
不同。
其中,铝的比热容最大,表明铝具有很强的热容性能,能
够迅速吸收热量;而铅的比热容最小,表明铅的热容性能相对较弱,不能迅速吸收热量。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不同金属的比热容大小及其对应的热传导性能,可以进行合理的金属材料选择和设计。
同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热力学中的热容公式,并且为之后的实验和应用提供了科学的基础理论支持。
探究比热容

分析得出结论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 相同的 的热量是 。 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 收的热量是 。 不相同的
从比热容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水的比热容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 要小些。 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比热容小,海水与砂石比较, 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小,白天在 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沿海地 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放热,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 大。同理,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 沿海寒冷。
研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 所要控制的因素:
1、质量相同 2、升高的温度相同 3、加热的热源要相同
信息快递:
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 就可以认为相同时间里 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实验用到天平,便于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用搅拌器搅拌杯中的水是为了使水温迅速均勻 分布。 电热器的发热部分一定要完全浸没在水中,并 且靠近烧杯的下端目的是使水形成对流,加热 快水温较均匀。 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小结: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一摄氏度,所吸 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焦耳 / 千克摄氏度 3.物理意义:一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一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为4.2 10 3 焦耳 千克 摄氏度 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2.数量级10 3 。 4.比热表: .同一物质的比热容不随质量、形状、温度而变化。 3 4.比热容与物态有关。 5.水的比热容较大。记住:C 4.2 10 3 焦耳 水 千克 摄氏度 1.用热水取暖。 5.应用:2.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3.用水保护秧苗不被冻坏。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实验热量差异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实验热量差异《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实验热量差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不同的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它们的温度变化往往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沙滩会很快变热,而海水的温度升高却相对缓慢。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物质的比热容。
那什么是比热容呢?简单来说,比热容就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比热容,这也就导致了它们在热量传递过程中的表现有所差异。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我们来进行一个比热实验。
实验中,我们选取常见的两种物质——水和铁,来比较它们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首先,准备好两个相同规格的容器,一个装满水,另一个装有相同质量的铁。
同时,还需要两个相同功率的加热装置,以及精确的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实验开始,同时打开两个加热装置,对水和铁进行加热。
在加热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下水和铁的温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铁的温度上升得比水快得多。
这是因为铁的比热容比水小得多。
水的比热容约为 4200 焦耳/(千克·摄氏度),而铁的比热容大约只有 460 焦耳/(千克·摄氏度)。
这意味着,要使 1 千克的水温度升高 1℃,需要吸收 4200 焦耳的热量;而要使 1 千克的铁温度升高 1℃,只需要吸收 460 焦耳的热量。
当停止加热后,让水和铁自然冷却。
此时又会观察到,水的温度下降得比铁慢。
这同样是由于比热容的差异。
水能够储存更多的热量,所以在失去相同热量时,温度下降相对较慢。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物质比热容不同所带来的热量差异。
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通常会选择比热容较大的水作为冷却液。
因为水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而自身温度上升相对较小,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动机过热。
在气候方面,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差异也对气候产生了显著影响。
比热容_精品文档

13.3 比热容【教学目标】1、了解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中的应用;2、理解比热容的概念;3、知道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应用;4、学会进行热量的计算。
【知识导航】知识点一、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提出问题: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物体吸热多少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
3、实验原理:取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吸热是否相同。
4、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初温相同。
转换法: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为加热时间。
5、实验过程:(1) 组装好铁架台,将盛有等质量的30℃水和煤油的两烧杯底部紧贴在石棉网上,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通过温度计观察两烧杯中液体温度的变化; (2)记下两种液体温度先后达到50℃时所用的时间;(3)将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的不同理解成吸收热量的不同; ℃ 酒精灯完全相同(相同时间放热相同) ℃ 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液体吸收6、实验图像:7、实验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水)吸收的热量较多,即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
8、实验拓展:也可以给等质量的不同液体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温度的多少,升高温度高的吸热能力弱。
知识点二、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J/(kg·℃)。
2、物理意义: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水的比热容 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3、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固有性质(1)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容与其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改变无关。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冰、水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实验四 液体比热容的测量(电热法)

实验四 液体比热容的测量(电热法)
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比热容的热方法,即电阻丝和待测物质直接接触。
输入的热量由电阻丝的电流供给,并由输入的电能测得,这种方法能使被传递热量的测量达到最高准确度,比热容的测定属于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范畴的热实验。
由于热现象的普遍性和热应用的重要性,从18世纪中期蒸汽体的发明到现在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和研制,生命科学、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许多领域中热实验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很多新材料并非在手册中能查到,需要自己动手测量。
因此这类实验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参考加工程实验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目的】
用电热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容。
【实验仪器】
热学综合实验平台、电加热量热器、测温探头
【实验原理】
1、量热器中装有质量为m 、比热容为c 的待测液体。
通电后在t 秒内电阻丝R 所产生热量为:
t R I Q 2=放 UIt = (4-1)
待测液体、内筒、铜电极、铜搅拌器吸收电阻R 释放的热量后,温度升高。
设内筒质量为1m ,比热容为1c ,铜电极和铜搅拌器总质量为2m ,比热容为2c ,系统达到热平衡时初温为1T ,加热终了达到热平衡时末温为2T ,则有系统吸热:
))((122211T T m c m c cm Q -++=吸 (4-2)
因放吸Q Q =,故有:
))((122211T T m c m c cm UIt -++= (4-3)
解得待测液体的比热容为: )(122111
2m c m c T T UIt m c ---= (4-4) 实验中只需测得(4-4)式右边各物理量,就可求得待测液体的比热容。
实验探究四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探究四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猜想与假设一、1、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吸(放)=C比m△t;2、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有关实验及注意事项参阅实验报告册及教材内容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习题(一)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解析】选D。
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理解。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温度等无关,故选项A是错的。
从比热容的定义可知,比较两种物质比热容,应当在质量及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它们吸热的多少,吸热多的比热容大,反之则小,故B缺少条件,不正确。
温度高的物体不发生温度或状态变化,是不会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故C也不正确。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当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时,煤油升高的温度高。
【方法归纳】(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2)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的变化都有关。
2.(2013·宜昌中考)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站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A.热量B.质量C.比热容D.密度【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热容的知识。
在自然界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因此对气温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于水的比热容远远大于沙土的比热容,所以水升温慢,沙土升温快。
故选C。
3.(2014·开封十七中月考)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
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解析】选A。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说课稿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根据新课标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想要上好一节课,就要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基于此,我将对教材与学生情况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能量变化情况得出物质具有不同的吸放热能力,也就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比热容物理意义,然后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节课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过渡句)分析完教材我再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二、学情分析而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期,已经能够独立思考一些问题,但是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并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本节课知识。
(过渡句)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特点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从三维角度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计算公式;能用比热容的意义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能量变化情况得出比热容这一特性的过程,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过渡句)确立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比热容的定义、公式及应用;【难点】利用比热容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渡句)为了更高的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实验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5篇)

《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12.3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过程与方法:根据科学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探究中能积极与他人交流探究结论,能对数据进行初步评价。
【教学重点】1、探究物质比热容2、物体温度改变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教学难点】1、制定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评估实验结果;2、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教学准备】1、组织学生复习热量的概念、预习本节内容;2、准备好所需器材:(每实验小组)烧杯2只、温度计2支、搅拌器2个、电加热器2副、盖板2块、水、煤油、停钟(或记时秒表)1块。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热量?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吸收多少热量?2、将一壶水烧开与烧开半壶水相比,谁要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3、将一壶水烧成开水与将一壶水烧成温水相比,谁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由此可见,水在升高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也和温度升高的程度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也就越多。
将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学习物质的比热容。
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猜想:将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谁多?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要在什么条件下比较水和炼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在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时候样的器材?怎样测量?记录哪些数据?(进行实验前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 液体初温t1/℃ 液体末温t2/℃ 升高的温度t1- t2/℃ 通电时间t/min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注意操作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四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猜想与假设一、1、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吸(放)=C比t ;2、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3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有关实验及注意事项参阅实验报告册及教材内容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习题(一)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 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解析】选 a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理解。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温度等无关,故选项A是错的。
从比热容的定义可知,比较两种物质比热容,应当在质量及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它们吸热的多少,吸热多的比热容大,反之则小,故B缺少条件,不正确。
温度高的物体不发生温度或状态变化,是不会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故C也不正确。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当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时,煤油升高的温度高。
【方法归纳】(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2)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的变化都有关。
2. (2013 •宜昌中考)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站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A. 热量B.质量C.比热容D.密度【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热容的知识。
在自然界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因此对气温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于水的比热容远远大于沙土的比热容,所以水升温慢,沙土升温快。
故选Co3. (2014 •开封十七中月考)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
根据图线可知()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图像的认识。
根据图像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的加热时间更长,吸收的热量更多,说明甲的比热容大, 所以A对,B错。
同一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就是相同的,所以C是错误的;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乙的温度升高值更大,所以D是错误的。
【易错警示】分析比热容图像时常见失误(1) 不明确横轴和纵轴的含义。
(2) 不会作辅助线(控制变量)分析、总结物理规律。
(3) 认为质量相同的两种不同的物质,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大。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生活中常用水作为取暖用的液体,因为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与其他液体相比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_________ 。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应用。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比热容多5. 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_________ 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_______ 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实验探究。
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Q可以根据公式c=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 t越小,比热容越大,说明吸热能mAt力越强;实验中,用同一热源给物体加热,其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反映出来的,加热时间越长,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答案:升高温度加热时间6. (2013 •临沂中考)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晓雯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时间;D.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 ,应改为。
⑵步骤C,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探究实验。
(1)实验中应当控制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所以A 步骤中的错误是取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⑵步骤C中使用相同的加热器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3)步骤B和D 分别测水和煤油的初温和末温,目的是计算它们升高的温度并进行比较。
答案:(1)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2)吸收的热量相同(3)升高的温度【试题备选】1.(2012 •东营中考)已知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__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得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 _________ 放出的热量多。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理解。
由于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根据公式Q=crm\ t,当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铁块温度升高得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铝块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铁块铝块2. (2014 •平南县六陈中学期末)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文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Q 卩甲A. K⑴在此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___ 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_ (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⑶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 ________ (选填“水”或“沙子”)升咼的温度更咼。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
(1)本实验采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加热时间越长,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时间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根据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cm\ t,水和沙子的质量相等,又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沙子的比热容,故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答案:(1)酒精灯加热时间(2)大于(3)沙子3. (201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用4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水和煤油,用同样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得到如下实验数据:⑴比较记录_________ 次实验可得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
⑵比较记录1和3,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比较记录3和4,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上述结论,进行概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 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比热容的实验探究。
(1)实验1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升高10C用的时间是12分钟,实验2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100 g,升高10°C用的时间是6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故说明:物体吸热的多少与质量有关,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
(2)实验1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升高10C用的时间是12分钟,实验3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升高10C用的时间是6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也不相同。
(3)实验3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升高10C用的时间是6分钟,实验4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升高5C用的时间是3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也越多。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种类、温度的变化量都有关系。
答案:(1)1、2(2)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3) 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4) 物质的种类、物质的质量、温度的变化量水的比热容是 ,若水的质量减少,则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 【方法归纳】叙述结论时,一定要注意强调前提条件:(1) 在“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条件下,表述“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关系”;(2) 在“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表述“吸收的热量与质量的关系”;(3) 在“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 条件下,表述“吸收的热量与物质 种类是否有关”。
4. 小王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①和②两种保温材料,两支 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和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以 及细线、硬纸片、剪刀等,做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装置,其中一个如图甲所示。
然 后在相同环境的房间里同时开始做实验。
他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图像。
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 ,请你回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和②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好?答: (选填“①”或“②”)。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同一保温材料内的水,在第10 min 到第20 min 时间内放出的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第20 min 到第30 min 时间内放出的热量。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①保温材料内的水放出的热量 (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②保温材料内的水放出的热量。
【解析】(1)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在相同时间内,由图乙可看出,①降温 慢,故①保温性能好。
⑵ 对于同一保温材料内的水,温度越高,降温越快。
在第 10 min 到第20 min 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大于第 20 min 到第30 min 时间内放出的 热量。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①和②都降低到 20 °C,由Q=cm\ t 可知,放出热量相等。
答案:(1)①⑵大于(3)等于温度/T8 9101112131415 Wf q /xW1Ilin 乙甲■? 3 4 5 67 876543^..-【一点通】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水的比热容是,若水的质量减少,则比热容(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