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

合集下载

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批准:审核报告:二零一九年六月二十七日见证单位:见证人:(一)、原材料矿料采用石灰岩0~5石料,矿料级配选择符合ES-2型级配(见下表、图),乳化沥青为PC-1型乳化沥青,符合BCR标准。

乳化剂为慢裂快凝型乳化剂,水泥采用普通325硅酸盐水泥(调节成型时间用)。

表:稀浆混合料矿料级配图:稀浆混合料矿料级配图(二)、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1)骨料的拌和试验拌和试验的目的是模拟施工集料和乳化沥青拌和情况,确定可施工时间和试验室稀浆混合料中拌和用水的添加量。

按照矿料配合比称取烘干至恒重的矿料100g(其中净米砂15g,石屑85g),与1g矿粉一起拌匀,再加水拌和均匀,最后加乳化沥青进行拌和,在24℃的环境温度内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大于120S。

合计进行了8组稀浆封层混合料的试拌,其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稀浆混合料稠度试验结果汇总表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第5节配合比设计方法,初步确定稀浆混合料配合比为集料︰乳化沥青︰外加水= 。

该配比中的实际用水量为,实际施工时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环境(考虑日照及风力)加以微调。

(2)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根据初步确定的稀浆混合料配合比,按相关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拌和初凝试验、粘聚力试验、湿轮磨耗试验以及负荷轮压试验,逐一评估稀浆混合料的应用特性。

各项试验的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稀浆混合料试验室评估试验项目汇总从表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各项试验结果均能满足要求,可供进一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使用。

我们采用湿轮磨耗试验(WTAT )和负荷轮压(LWT )试验综合确定稀浆混合料中的油石比。

1.湿轮磨耗试验WTAT湿轮磨耗试验结果可供确定稀浆混合料中油石比的下限,以8.0%为中值,以0.5%为间隔选择油石比为7.0%、7.5%、8.0%、8.5%、9.0%。

按照初步确定的稀浆混合料配比制作试件,依次进行WTAT 试验,试验结果列于表1(WTAT 及LWT 试验结果汇总表)中。

L1合同段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配合比

L1合同段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配合比

L1合同段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配合比
乳化沥青:集料:水:普硅32.5水泥=0.138:1:0.12:0.005
初凝时间为:90分钟,开放交通时间为:150分钟,油石比为:7.6%
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与含油量关系
含油量(沥青用量)=油石比/(100+油石比)
油石比=含油量(沥青用量)/(100-含油量(沥青用量))
SMA实例
工程甲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为4%,最佳油石比为5.2%,换算为沥青用量为4.94%,此混合料的矿料与沥青的质量比为95.06:4.94,假定沥青的密度近似为1.0,使用的集料合成相对密度为2.65,则换算为体积比为(95.06/2.65):(4.94/1)=35.87:4.94。

而在工程乙使用的集料乙的相对密度为2.8,也想配制空隙率为4%的混合料,即保持体积比35.87:4.94不变,则矿料与沥青的质量比应该为(35.87×2.8):(4.94×1)=100.44:4.94,则油石比应该为(4.94/100.44))×100=4.69%,换算为沥青用量为(4.69/(100+4.69))=4.48%。

以上实例用格式表示,当集料甲的合成相对密度D1,最佳沥青用量a1,则相对于集料乙的合成相对密度D2时,可以估算出需要的沥青用量约为a2。

a2=a1/((100- a1)/ D1×D2+ a1),此式适用于沥青密度为1.0,材料配合比和吸水率等不考虑的情况。

稀浆封层施工方案

稀浆封层施工方案

路面稀浆封层施工方案、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保证措施一)材料1、沥青:稀浆封层用ES-3型混合料,改性乳化沥青为BCR型。

乳化沥青现场自制,基质沥青是中海70#重交沥青。

2、石屑:0~5mm石屑。

3、水:施工用水直接采用饮用水,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原材料经检测,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才能进场使用。

二)配合比设计经过标准试验确定稀浆封层的配比为:改性乳化沥青:石屑:矿粉:外加水=13.3 :98:2:13三)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在稀浆封层正式施工前,对试验段基层标高、横坡、平整度等作一次全面检测,基层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后才能进行稀浆封层的施工。

(四)、稀浆封层施工1 、准备下承层:a 、检测透层沥青洒布质量,进行验收,并打扫干净。

b 、放样划线:根据单幅宽度和稀浆封层摊铺机的摊铺箱宽度划分车道数,划出用于引导摊铺机走向的控制线。

2 、准备施工机械:对参加施工的机械设备:稀浆封层摊铺机、油罐车、水车、装载机、试验设备调试好,使各种机械都能正常运转。

特别是摊铺机,应逐项检查其发动机、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液压泵、乳液泵、水泵等管路及阀门系统正常,并检查矿料给料器、输送皮带、拌和器、摊铺箱的螺旋分料器等,确保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摊铺施工:a、摊铺前应控制好集料、填料、水乳液的配合比例。

摊铺时, 当铺筑时发现一种材料用完时,必须立即停止铺筑,重新装料后再继续进行。

搅拌形成的稀浆混合料符合设计的沥青用量和级配要求,并有良好的和易性。

b 、摊铺时,将装好材料的稀浆封层车开至摊铺起点,调整摊铺槽,打开控制开关,使调整好的稀浆流入摊铺槽内,当流至2/3 槽时,启动底盘,匀速前进,并始终保持摊铺槽内有一定量的稀浆,当第一车料摊铺完后,下一车摊铺时应重又叠上一车摊铺层的5-1 0 cm。

4、摊铺的技术要求:a)摊铺厚度均匀(0.6cm);b)纵横接缝衔接平顺;c) 摊铺成型的表面平顺无坑洞沟痕;d) 稀浆混合料达到一定的稠度,不能偏稀和偏干。

稀浆封层配合比报告(ES-2型)

稀浆封层配合比报告(ES-2型)

``````````````````````````公司````公路```标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项目: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试验单位:试验日期:试验总说明1、试验依据:《路面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乳化沥青及稀浆封层技术》,《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试验内容:细集料石屑筛分、砂当量、改性乳化沥青各指标、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用水量等。

3、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室相关配比试验,确定以下数据:最佳沥青用量:7.5%最佳外加水量:7.5%在施工时,油石比应控制在7.5%±1%一、原材料试验1、集料实验稀浆封层选用的集料要有一定的颗粒级配组成,使其形成密实而又稳定的稀浆混合料,在集料中要有一定数量的粗粒料起骨架作用,也需要适当数量的细料填充空隙,已保证稀浆具有较好的密实性、耐久性而不会离析分散。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其集料级配组成采用石灰石,使用ES—2型级配,对每批料必须进行筛分,筛分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其集料级配容许偏差范围见下表:集料筛分实验,其用以测量集料的规格和级配的组成。

结果如下图:集料筛分示意图从上图可以看出此石料的级配满足ES—2型集料的要求。

砂当量实验,它是评价集料的清洁程度,其用以测量粘土和有机质的数量。

本集料的砂当量如下表:此石料的砂当量已完全满足规范要求:2、矿物填料的选择矿物填料主要有水泥、消石灰、硫酸铵粉、粉煤灰等在添加填料时,应充分考虑填料与矿料、乳化沥青的反映及相容性。

应有利于稀浆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成型,保证稀浆封层的整体强度,填料的用量必须通过配合比试验来确定,由于这里我们采用ES-2型级配。

级配比较密实,从在实验室多次实验来看,可以不采用填料。

3、乳化沥青沥青试验我们采用的是慢裂慢凝型SBR改性乳化沥青,用与本项目的稀浆封层施工,改性乳化沥青要满足级配矿料的拌和要求,使得稀浆混合料在拌和摊铺过程中保持均匀、不破乳、不离析的良好流动状态我们所采用的是阳离子中裂乳化沥青作为本次稀浆封层的结合料,由于阳离子乳化沥青对碱性石料有良好的粘附性,因此对矿料的选择也较广。

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

一、稀浆封层1、材料(1)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需满足下表技术要求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有关技术要求(石料、级配等)。

2、性能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3、施工技术要求(1)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

(2)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缩短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2~3%的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

(4)稀浆封层的施工可采用国产或进口稀浆封层机摊铺,稀浆封层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

(5)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

(6)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8-10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

(7)稀浆封层铺筑后,乳液破乳,水分蒸发,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

4、沥青面层面层设计为SMA改性沥青砼路面,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基层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层。

(1)质量标准压实度:≥98% (马歇尔试验)平整度:σ不大于1.2mm,IRI不大于2.0m/Km厚度容许偏差:主干道:总厚度-5%,上层厚-4mm中线高程:±15mm横坡度:±0.3% 横向力系数:≥54宽度:±20mm 透水系数:10ml/min抗滑构造深度(砂铺法):不小于0.8mm弯沉值:主干道≤28( 0.01mm)支路≤32( 0.01mm)(2)材料1)基质沥青应用于本项目路面面层的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本次沥青全部采用A级70号沥青,其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70号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5)细集料SMA表面层细集料应采用专用的细料破碎机生产的机制砂。

当采用普通石屑大体时,宜采用与沥青黏附性好的石灰岩石屑,且不得含有泥土、杂物。

稀浆封层试验配合比设计

稀浆封层试验配合比设计

稀浆封层配合比报告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及应用;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4 九江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二、原材料技术指标1、矿料:由于稀浆封层作为下封层,其设计的平均厚度为6mm,矿料级配类型采用ES-Ⅱ型;碎石采用砂石厂生产的0~5m碎石混合料,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具体试验结果如下:矿料质量技术指标稀浆封层矿料级配筛分表2、乳化沥青:本工程采用阳离子慢裂快凝乳化沥青,其基质沥青选用道路石油沥青70号A级,乳化剂采用:CMK-203,乳化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乳化沥青质量检测表3、水:采用饮用水;三、配合比组成设计1、稠度试验稠度试验结果表由上表可知,在乳化沥青和填料的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外加水量为矿料总量的8~13%时,稠度在20~30mm的范围之内,符合规范要求,因此适宜的外加水量为矿料总量的8~13%,其中当外加水量为10%时,浆状最为适宜;施工时外加水量将根据施工环境、温度、湿度、石料的含水率做适当的调整;2、拌和试验拌和试验结果表由上表可知,在乳化沥青和填料的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外加助剂水量的增加,可拌和时间逐渐增长,当助剂水:清水=1:1时,可拌和时间大于120s,满足了规范要求,可用于下面粘聚力试验;3、粘聚力试验由粘聚力试验确定稀浆混合料的初凝时间和开放交通时间,以确保稀浆封层的早期养护和封闭交通时间;对于稀浆封层要求初凝时间小于30min,粘聚力值大于·m;固化开放交通时间小于60 min,粘聚力值大于 N·m;由拌和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粘聚力试验,试验结果如下:由上表可知,稀浆混合料的初凝时间小于30min,固化开放交通时间小于60min,满足了规范要求;4、湿轮磨耗试验湿轮磨耗试验主要用来控制乳化沥青的最小用量,防止施工后骨料脱落,浸水1d的要求磨耗值小于800g/m2;由拌和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下:湿轮磨耗试验记录表由上表可知,每组试验的磨耗值都小于800g/m2,且随着油石比的递增,磨耗值呈递减趋势;5、负荷轮试验负荷轮试验记录表由上表可知,每组试验的附砂值都小于450g/m2,且随着油石比的递增,磨耗值呈递增趋势;6、乳化沥青用量的确定由湿轮磨耗试验与负荷轮试验的结果,分别绘制油石比与磨耗值关系曲线和油石比与附砂值关系曲线,如下图:由上图表可知,两条曲线在油石比为%时相交,允许使用的油石比范围比较大,油石比在%~%之间时,都能够满足要求;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确定最佳油石比为%,当油石比为%时,稀浆封层混合料试验结果及各项技术指标如下表: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最终确定6mm厚稀浆封层的最佳配合比为:石料:乳化沥青:水= 100::10;施工时将根据施工情况做适当微调;。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永德县大雪山南掌河至大岩房村委会放牛场至大场村委会公路建制村公路畅通工程项目第1合同段
试验检测报告审批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承包单位:
云南家声振传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昆明开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报告编号
TJ1-B-FC-1
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验结果如下:
试验报告内容 (包括检测项目、
结果、结论等)
1.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破乳速度:慢裂;粒子电荷:阳离子(+);筛上残留物 (1.18mm筛):0.04: 2.道路标准黏度计C25.3:24S;道路标准黏度计C25.3:24%;针入度(25℃): 47.2mm;延度(15℃):>40cm
3.细集料试验:表观密度2.702kg/m3、堆积密度1520kg/m3、压碎值:17%
4.试验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承包单位工地试验 室报批意见
试验室授权负责人:(签名、签章)
日期: 年 月 日
总监办试验专业监 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试验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签章)
日期: 年 月 日
指挥部审批意见
日期: 年 月 日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工艺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工艺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工艺(共17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工艺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是指用适当级配的石料或砂为骨科,以乳化沥青为结合料,必要时加入一定量的粉料(水泥、粉煤灰、矿粉)、添加剂后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具有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

该混合料通过稀浆封层车连续、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表面处理薄层,用来作为原路面的保护层或磨耗层。

稀浆封层混合料在水分蒸发干燥硬化成型后,其外观与细料式沥青混凝土相似,均有耐磨、抗滑、防水、平整等技术性能,是一种沥青路面养护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

一、稀浆封层特点:用阳离子乳化沥青拌制稀浆混合料时,沥青乳液中的沥青微粒表面带有正电荷,湿矿料表面带有负电荷。

由于异性电荷相吸的原因,沥青微粒可透过矿料水膜,牢固地吸附在矿料表面。

若采用阴离子乳化沥青,在拌和稀浆混合料时,在矿料中若加入水泥或石灰粉。

矿料表面附有钙、镁离子,带正电荷,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同样得到提高。

摊铺稀浆封层混合料时,只要原路面清扫湿润,稀浆中沥青微粒能与原路面上露出的矿料很好地粘结,稀浆能透到路面缝隙中去,加强与原路面的结合。

在拌和稀浆混合料时,加入的水对沥青乳液起到了稀释的作用,降低了沥青乳液的粘度,使之有着更好的流动分散性,使沥青微粒完全地均匀裹覆在所有矿料的表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沥青薄膜,既有足够的结构沥青粘附矿料,又无过多的自由沥青降低混合料热稳定性和强度。

稀浆封层主要特点如下:(1)防水:稀浆混合料的骨料粒径较细,并且具有一定的级配,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成型后,它能与路面牢固地粘附在一起,形成一层密实的表层,防止雨水或雪水渗入基层。

(2)防滑:由于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摊铺层较薄,并且其级配中的粗料分布均匀,如果沥青用量合适,不会产生泛油现象,路面具有良好的粗糙度,磨擦系数明显增加,抗滑性能好。

(3)耐磨耗:由于阳离子乳化沥青对酸、碱性骨料都有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因此稀浆混合料可选用坚硬耐磨的优质矿料,因而可得到很好的耐磨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
中铁十五局浦南项目部
袁仁全
【摘要】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能够使沥青路面早期出现的磨损等病害得到修复和避免,同时能够提高路面的防水、抗滑、平整、耐磨等性能。

本文介绍了浦南高速公路B合同段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配合比
设计,以期对相应的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
1、工程概况
浦南(福建省浦城至南平)高速公路路面工程B合同段全长86.545km,起止里程为k83+040-k166+203.595,另有武夷山支线(高速)3.732km,武夷山连接线(二级)1.877km。

整体式路基左、右幅的基层宽度和分离式路基基层宽度均因边部结构的不同而设计也不相同。

浦南高速公路路面工程B合同段路面设计宽度为主线整体式路基宽度33.5m、26m、24.5m,分离式路基单幅宽度13m和12.25m。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设计厚度为1cm,工程数量为2035037m²。

2、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内容及试验方法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各组分之间的最佳配合比,以期获得良好的耐久性、抗滑性和抗水损害能力。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目前还处于建立在多种试验室试验基础上的经验设计阶段,主要依靠试验检测结果来评估,并确定各种材料的应用性能和它们之间的最佳配比。

包括:原材料评估试验、集料
的级配试验、混合料的评估试验和混合料长期性能的评估试验。

2.1稀浆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⑴原材料试验检测;
⑵集料的级配设计;
⑶混合料性能的试验评估;
⑷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2.2 稀浆混合料设计内容及试验方法
⑴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的级配类型,并根据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确定符合级配曲线的集料配合比比例。

⑵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的加水量和稠度试验。

⑶湿轮磨耗试验。

⑷负荷轮碾压试验。

⑸固化时间试验。

⑹根据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稠度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用量或根据经验取中值,按一定间隔的沥青用量(0.5%-1%),试配五组混合料,分别进行湿轮磨耗试验(WTAT)和负荷轮试验(LWT)并以沥青用量为横坐标,以磨耗量和粘附砂量为纵坐标,绘制磨耗量和粘附砂量随沥青变化的曲线,画出以单位磨耗量限定值和单位砂附量限定值的水平线,通过水平线与两条曲线的交点画出两条垂直线,这两条垂直线间的沥青含量范围为沥青用量的容许范围。

最佳沥青用量可以选择两条曲线的交点,也可以选择容许范围的中值,然后按+1.5%的允许偏差范围作为现场控制沥青用量。

还可以
根据交通、气候、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