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二

合集下载

中 国舞蹈史考试题整理

中 国舞蹈史考试题整理

中国舞蹈史考试题整理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舞蹈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舞蹈的源头之一?()A 巫舞B 宫廷舞C 民间舞D 芭蕾舞答案:A巫舞是中国古代舞蹈的重要源头之一。

在原始社会,巫舞具有祭祀、祈福等功能,通过舞蹈与神灵沟通。

2、唐代舞蹈的代表作品是()A 《霓裳羽衣舞》B 《胡旋舞》C 《剑器舞》D 以上都是答案:D唐代是中国舞蹈发展的鼎盛时期,《霓裳羽衣舞》《胡旋舞》《剑器舞》等都是当时极具代表性的舞蹈作品。

3、以下哪一位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舞蹈家?()A 吴晓邦B 梅兰芳C 常香玉D 侯宝林答案:A吴晓邦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舞蹈家,为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填空题1、中国古代舞蹈在_____时期达到了鼎盛。

答案:唐代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舞蹈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汉代著名的舞蹈作品有《_____》。

答案:《盘鼓舞》《盘鼓舞》是汉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舞者在盘和鼓上舞蹈,技巧高超。

3、中国舞蹈史上第一部舞蹈理论著作是《_____》。

答案:《舞赋》傅毅的《舞赋》是中国舞蹈史上第一部舞蹈理论著作。

三、简答题1、简述宋代舞蹈的特点。

答:宋代舞蹈在形式和风格上与唐代有较大的不同。

宋代舞蹈趋于内敛、含蓄,舞蹈表演更注重情节和故事性。

同时,民间舞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形式。

此外,宋代的队舞规模较大,有严格的程式和规范。

2、谈谈中国舞蹈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

答:近现代以来,中国舞蹈受到西方舞蹈文化的影响。

一方面,传统舞蹈在民间得到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舞蹈家们开始借鉴西方舞蹈的理念和技巧,进行新的创作和探索。

吴晓邦等舞蹈家倡导舞蹈的现实主义精神,创作出了一批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舞蹈事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舞蹈教育、创作和演出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四、论述题1、试分析中国古代舞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舞蹈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古代舞蹈知识点总结

古代舞蹈知识点总结

古代舞蹈知识点总结一、舞蹈起源与发展1、舞蹈的起源舞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已开始进行简单的舞蹈活动,这些舞蹈可能是为了祭祀、庆祝丰收、表达爱情等目的而产生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舞蹈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表达的形式,也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和特色的舞蹈。

2、舞蹈的发展古代舞蹈在不同文明和文化背景中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历程。

在古希腊,舞蹈被视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对表演艺术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古代,舞蹈被用于祭祀、娱乐等场合,发展出了独特的民族舞蹈形式;在印度,舞蹈被视为一种精神和身体的训练方式,发展出了印度古典舞蹈。

二、主要古代舞蹈形式1、古希腊舞蹈古希腊的舞蹈源自于宗教仪式和战争庆典,最早的古希腊舞蹈被称作“神圣舞蹈”,流行于古希腊的各大城邦。

后来,古希腊舞蹈逐渐演变为音乐和戏剧的组成部分,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舞蹈形式,如“战神舞”、“悲剧舞”等。

2、古印度舞蹈古印度的舞蹈被称为“梵舞”,在印度教教义中,梵舞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舞蹈形式,被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

梵舞的特点是舞者需要通过特殊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精神境界,这种舞蹈形式对印度古典舞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国古代舞蹈中国古代舞蹈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民族之间产生和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舞蹈形式。

最早的中国古代舞蹈包括祭祀舞和宫廷舞,后来随着悠久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舞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如宫廷舞、民间舞、戏曲舞等。

三、舞蹈的艺术特点1、舞蹈的力度和节奏古代舞蹈以其独特的力度和节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舞者的微妙动作和灵活身姿来表达内心世界和情感,使人们感受到舞者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境界。

2、舞蹈的情感表达古代舞蹈强调情感表达和内心的情感体验,舞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感体验,使观众能够深入感受到舞者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3、舞蹈的民族特色古代舞蹈在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如古希腊的优雅、印度的神秘、中国的婀娜等,这些舞蹈形式的独特特色成为了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题]中国舞蹈史复习资料2

[专题]中国舞蹈史复习资料2

清商乐舞:是魏晋南北朝流行的汉族民间乐舞的总称。

清商乐舞的主要特征为抒志言情、飘逸闲雅、以目传情、以轻见长、以妙取胜。

清商乐舞在永嘉之乱后发展为吴歌、西曲。

吴歌、西曲是有歌、有舞、有乐的民间歌舞形式。

宋代队舞:是以唐代的多段体歌舞套曲——大曲为基础结构,配上诗歌、道白,分段落表演的歌舞形式。

在宋代属于这种形式类别的歌舞包括宫廷队舞、大曲歌舞、转踏。

宋代队舞的特征:⑴歌舞具有情节性和叙事性⑵宋代队舞对大曲按需择用。

散序-中序-破。

⑶宋代队舞具有综合性⑷宋代队舞具有理趣化⑸宋代队舞具有雅化倾向。

文人味、学问气、书卷气。

⑹舞蹈风格:娇柔、纤弱、娴静、淡雅巫舞:是巫术祭祀活动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

巫术仪式舞蹈,主要是蜡祭、雩祭、儺祭、祀高禖等活动中的舞蹈。

六大舞可分为文舞和武舞,总称雅乐。

“六大舞” 包括《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六小舞包括《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大韶》舜的乐舞《大韶》乃古代的一个著名乐舞,简称《韶》。

是以歌颂舜帝能继承尧帝之仁德为内容的,舜时,《大韶》就曾用于庙堂祭祀。

孔子对大韶推崇备至,评价它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作品。

龟兹乐:是古代西域龟兹地区的音乐舞蹈,龟兹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龟兹地区乐舞十分繁盛。

天竺乐即古印度的乐舞。

印度古典舞蹈来自寺院。

所以天竺乐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和宗教色彩。

白纻舞:原是三国吴地的民间歌舞,因白色纻麻舞衣而得名。

白纻舞以舞袖为特征,不仅是表演性舞蹈还用于娱神祭祀。

以舞相属:是一种带游戏性质的礼节舞蹈。

席间一人舞罢,邀请另一人起舞。

属,邀请之意也,有着严格的礼仪规矩,特别讲究仪容仪态。

到了唐朝以舞相属之风更盛,人们将跳舞视为抒情怡乐的快事。

坐部伎:室内厅堂表演,堂上坐奏 规模宏大 人数众多 气势雄伟立部伎:室外广场庭院演出,堂下立奏人员较少 精巧典雅 温馨致雅“百戏” 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百戏”串演 可能由于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节目 所以称为“百戏”。

中国古代舞蹈史试题(A)带答案

中国古代舞蹈史试题(A)带答案

中国古代舞蹈史试题(A)带答案1.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起源:中国古代舞蹈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 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舞蹈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包括原始舞蹈、古代宗教舞蹈、宫廷舞蹈、民间舞蹈等。

每个时期的舞蹈形式和风格都有独特的特点,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舞蹈的分类和特点。

- 分类:中国古代舞蹈可以按照舞蹈形式、舞蹈内容和舞蹈风格进行分类。

- 特点:中国古代舞蹈的特点包括:注重肢体表达,强调舞者的动作技巧和形体美;注重内在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塑造;注重舞蹈与音乐、诗歌、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结合,形成综合艺术。

3. 请列举中国古代舞蹈的代表性作品,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 《广陵散》:这是一种古代宫廷舞蹈,以华丽、高贵的动作为特点,展现了宫廷文化的华丽和精致。

- 《巫山》:这是一种古代宗教舞蹈,以神秘庄重的形象和舞动展示了祭祀仪式中的宗教和神秘氛围。

- 《百鸟朝凤》:这是一种民间舞蹈,以鸟类的形象和动作为基础,通过活泼欢快的舞蹈展现了中国民间文化的欢庆和生活情趣。

4. 请说明中国古代舞蹈对现代舞蹈的影响。

- 中国古代舞蹈对现代舞蹈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舞蹈在形式、技巧和内容方面都吸收了中国古代舞蹈的元素和特点。

- 在舞蹈形式上,现代舞蹈摒弃了传统舞蹈的限制,注重创新和表达个人特点,体现出中国古代舞蹈的自由和多样性。

- 在舞蹈技巧上,现代舞蹈借鉴了中国古代舞蹈的动作技巧和舞蹈语言,注重动作的流畅性和肢体的表达力。

- 在舞蹈内容上,现代舞蹈借鉴了中国古代舞蹈的主题和意境,注重表达舞者内在的情感和思想。

5.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舞蹈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情况。

- 当代中国古代舞蹈以保护传统文化和推动舞蹈艺术发展为目标,注重古代舞蹈的传承和创新。

- 舞蹈学院和文化机构开设古代舞蹈专业,培养专业舞者和舞蹈教育者,推动中国古代舞蹈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普及。

中国古代舞蹈史ppt课件 (2)

中国古代舞蹈史ppt课件 (2)

完整版ppt课件
19
完整版ppt课件
20
《建鼓舞》
❖ 南阳汉画像
完整版ppt课件
21
❖ 3、芦笙舞
❖ 源于西南少数民族,芦笙即乐器,又为道具,芦笙舞可用于 择偶、庆丰收等
❖ 4、巴渝舞
❖ 是汉代主要的舞蹈,最早是居住在四川巴中地区,“板楯蛮 夷”的舞蹈,这些人天性勇猛,舞蹈也具有猛锐气概,汉高 祖非常欣赏,派宫廷乐人前来学习,因此这个少数民族的民 间舞蹈进入宫廷,但渐渐被雅化,且退化雄风,后来成为各 朝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 乐舞.
❖ 五、周初期:六大舞、六小舞
❖ 周代:“礼乐”意义上的“乐”,主要指“雅乐”。“雅乐”与“俗乐” 相对,多用于祭祀和宫廷礼仪场合,维护封建阶级和统治。
❖ 1、《六大舞》是周初整理前代的《云门》、《大章》、《大韶》、 《大夏》、《大濩》等五个乐舞加上当朝新作《大武》组合而成。
❖ 2、《大武》分六段,含有诗、乐、舞,是一个综合的大型男子族舞, 被称为武舞的代表。
❖ 一、俗乐俗舞
❖ 1、巾袖舞
❖ 巾袖舞是舞者舞袖或执巾而舞,舞袖形式不一,有独舞、对 舞,对舞中有男女长袖对舞,女子折袖对舞,女子长袖对舞 ,男子长袍博袖对舞,男子常服小袖对舞,形态各异,栩栩 如生,形象见于画像,土舞佣、画像石等,除单人、双人的 袖舞,还有三人或多人的袖舞,“舞巾”的形象也不少。如 《长袖舞》、《巾舞》等。
❖ 2、即兴舞,汉高祖刘邦唱《大风歌》自舞,称即兴舞 ❖ 妙用:在特定场合巧妙的表达一些不便直言的心迹。 ❖ 汉人善用即兴舞抒发心智,寄予情怀 ❖ 四、汉代著名的舞人 ❖ 汉代已有专门训练歌舞者的场所,舞人常在后宫贵族大夫家
出现,因为有了竞争,汉代歌舞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 汉代舞人身份有三种 ❖ 1、倡——奴隶身份的职业性的技人 ❖ 2、舞姬——家属中的善舞者 ❖ 3、歌舞者——介于倡与舞完整姬版p两pt课者件 之间的歌舞专业艺人 24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一、概述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从中外舞蹈史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复习资料,以便加深对舞蹈历史的了解。

二、中国古代舞蹈1. 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舞蹈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和崇拜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逐渐融入宫廷、宗教和民间生活。

并在不同朝代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如唐代的舞剑和宋元时期的民间舞蹈等。

2. 代表作品中国古代舞蹈的代表作品有《杨洪基艳妃舞曲》、《杨门女将》等,每个作品都承载着时代的特征和文化内涵,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三、西方古典舞1. 起源与发展西方古典舞起源于欧洲贵族社会,受到古希腊舞蹈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舞蹈的影响。

它注重舞者的体态、舞步和线条感,追求优雅和协调的动作。

2. 代表作品西方古典舞的代表作品有《天鹅湖》、《胡桃夹子》、《吉赛尔》等。

这些作品以优美的舞蹈动作、精湛的技巧和讲究的舞美效果,成为了西方舞蹈的经典之作。

四、现代舞蹈1. 起源与发展现代舞蹈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摒弃了古典舞蹈的限制,追求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现代舞蹈注重身体的自由流动和情感的传达,以独特的姿势和创新的舞蹈风格著称。

2. 代表作品现代舞蹈的代表作品有《春之祭》、《夺魂舞》、《断头台上的舞蹈》等,这些作品展示了现代舞蹈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打破了传统舞蹈的束缚。

五、中外舞蹈的交流与融合中外舞蹈的交流与融合在世界舞蹈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舞蹈艺术对西方现代舞和芭蕾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中国民族舞蹈也受到了西方舞蹈的启发。

六、结语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外舞蹈史的发展概况,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复习资料和思路。

通过对舞蹈历史的回顾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艺术,同时也能够拓宽自己对舞蹈的认知和理解。

以上就是《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国舞蹈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舞蹈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舞蹈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中国古代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新石器时代B. 商周时期C. 春秋战国时期D. 秦汉时期答案:A2. 唐朝舞蹈中,以长袖为特色的舞蹈是?A. 剑舞B. 扇舞C. 长袖舞D. 腰鼓舞答案:C3. 元代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哪种舞蹈?A. 京剧B. 昆曲C. 杂技D. 元杂剧答案:D4. 明清时期,民间舞蹈发展迅速,其中以哪个地区的舞蹈最为著名?A. 北京B. 江苏C. 广东D. 云南5. 中国古典舞中,以模拟动物动作为特点的舞蹈是?A. 龙舞B. 狮舞C. 鹤舞D. 虎舞答案:B6. 20世纪初,中国舞蹈教育的先驱是谁?A. 梅兰芳B. 杨丽萍C. 吴晓邦D. 陈爱莲答案:C7. 中国现代舞的创始人是?A. 吴晓邦B. 杨丽萍C. 梅兰芳D. 陈爱莲答案:A8. 20世纪80年代,中国舞蹈界出现了哪些新的舞蹈形式?A. 芭蕾舞B. 现代舞C. 街舞D. 民族舞答案:B9. 中国舞蹈中,以模仿自然景观为特点的舞蹈是?B. 云舞C. 风舞D. 雨舞答案:A10. 当代中国舞蹈中,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舞蹈是?A. 民族舞B. 现代舞C. 街舞D. 芭蕾舞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是中国舞蹈史上的重要时期?A. 商周时期B. 汉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ABCD2. 中国古代舞蹈中,以下哪些是以模拟动物为特点的?A. 龙舞B. 狮舞C. 鹤舞D. 虎舞答案:ABCD3. 20世纪中国舞蹈发展中,以下哪些是重要的舞蹈家?A. 梅兰芳B. 杨丽萍C. 吴晓邦D. 陈爱莲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中国舞蹈中的传统舞蹈形式?A. 京剧B. 昆曲C. 杂技D. 元杂剧答案:ABC5. 当代中国舞蹈中,以下哪些是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A. 民族舞B. 现代舞C. 街舞D. 芭蕾舞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 简述中国舞蹈史的发展脉络。

中外舞蹈史考研重点必备

中外舞蹈史考研重点必备

中外舞蹈史考研重点必备
一、古代舞蹈史
- 古代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 古代舞蹈的类型和特点
-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古代舞蹈形式
二、中国古代舞蹈史
- 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中国舞蹈
- 中国古代舞蹈的历史演变过程
- 中国古代舞蹈的审美特点
三、西方古代舞蹈史
-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舞蹈发展
- 中世纪欧洲的舞蹈形式和特点
- 文艺复兴时期的舞蹈变革和创新
四、现代舞蹈史
- 现代舞蹈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 现代舞蹈的不同流派和风格
- 著名现代舞蹈家及其作品
五、中国现代舞蹈史
- 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历程
- 中国现代舞蹈对传统舞蹈的借鉴和创新- 中国现代舞蹈的艺术表现特点
六、西方现代舞蹈史
- 西方现代舞蹈的起源和演变
- 著名西方现代舞蹈家及其作品
- 西方现代舞蹈对舞蹈艺术的影响
七、舞蹈史研究方法论
- 舞蹈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 舞蹈史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
- 舞蹈史研究对舞蹈教育和演出的意义
八、舞蹈史相关知识
- 舞蹈史中的名词解释和概念理解
- 舞蹈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 舞蹈史的阅读和研究资料推荐
以上内容是中外舞蹈史考研重点必备的要点,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二)第一章原始舞蹈一、崖画舞蹈1、图腾舞蹈图腾:从初期母系氏族公社起,每个氏族就采取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

人们相信图腾就是本氏族的祖先或是与本氏族有血缘关系并能予以福佑的保护神。

图腾舞蹈的类别(1)、动物图腾舞蹈:飞禽、走兽、水族,模仿动物的动作。

(2)、植物图腾舞蹈:仅次于动物图腾的第二生命体,特别是长年生长的木本植物。

(3)、无生物图腾:日、月、山、川、水、火、土等。

2、祭祀舞蹈通过祭祀活动,舞蹈逐渐变成一种风俗。

3、求偶舞4、反映生产劳动的舞蹈5、反映战争生活的舞蹈二、部落舞蹈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从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到各时期部落的氏族首领,都有自己的乐舞。

例如伏羲的乐舞叫《扶来》,歌颂伏羲发明结网、教民渔猎的功绩;神农氏的乐舞《扶犁》,歌颂神农氏发明农具、教民农耕的功绩。

下面摘要了几个远古部落的乐舞。

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纪功舞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舞蹈(如《云门》、《大章》、《大韶》、《大夏》)1、黄帝的乐舞相传黄帝的乐舞叫《云门大卷》,简称《云门》,又名《承云》或《咸池》。

歌颂黄帝聚众万民,盛德如云,如祥云,福佑之兆。

同时,此乐舞还有祈求丰收,五谷丰登之意。

黄帝氏族以云为图腾。

2、尧的乐舞《大章》,“大章”的意思是“尧之仁德,章明于天下”,尧是陶唐氏的领袖,由于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人们依附他就像依附太阳,仰望他就像仰望云彩。

尧以此乐舞祭祀上帝。

3、舜的乐舞禹的乐舞叫《大韶》简称《韶》《九韶》、《萧韶》等,它是以歌颂舜帝能继承尧之仁德为内容;用于庙堂祭祀的舞蹈,充满幻想,浪漫天真,色彩斑斓。

《史记》记载到:鸟兽翔舞,萧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

“4、禹的乐舞《大夏》,为歌颂禹治水有功和战天斗地的精神,禹命皋陶作《大夏》,表演时,舞人头戴皮制的帽子,上身赤裸,下穿素白褶裙,再现治水过程。

三、原始舞蹈的特征1、强烈的功利目的2、澎湃的生命激情原始人跳舞,在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追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舞蹈使他们在自身肢体的运动中感受生命的真实与伟大。

所以,原始舞蹈是在人类生存发展的目标刺激下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强烈、最纯粹、最充分的表现。

第二章三代舞蹈的分流当奴隶制的建立使舞蹈告别了原始时代,舞蹈就逐渐演变为一部分人的艺术活动、宗教活动及统治者施政治国的手段,形成了功能特征上的分流状态。

一、表演性舞蹈的发端从全民性活动变为娱人、娱神、教化的活动娱人:表演性舞蹈的发端,从夏朝开始,舞蹈进入了表演领域职业:女乐,即以歌舞供奉奴隶主享乐的专职人员,甲骨文中专门记述为“舞臣”。

夏桀:后宫有女乐3万人,造烂漫之乐,腐化不堪,倾向于艺术化。

商纣:追求乐舞享受,让师廷作“北里之舞,靡靡之音”。

桀纣的共同倾向:“以臣为美,以众为观。

”二、纪功舞蹈的早期形成反映歌颂统治者功绩的舞蹈,禹《大夏》歌颂大禹治水,头戴皮帽,上身赤裸,下穿白裙,表现治水动作商汤《大濩》纪念商汤求雨有功三、巫舞《蜡祭》以歌舞祭祀与农事有关的诸神的礼仪,始于神农氏时代《傩舞》是以驱鬼逐疫为目的。

祭祀仪式,以跳为主,叫“跳傩”,其“跳”的部分叫“傩舞”,每年举行三次。

第一次是暮春三月,命令国都居民在国城九门外行桀性之祭,以驱鬼,消除灾害,制止春季不正之气,都在国城门外举行,叫“国傩”(春季)。

第二次是在仲秋八月,天子举行傩祭,用以引导秋气通常舒发,此谓“天子傩”,第三次在冬季十二月,命令官员举行大规模的傩祭,在国门旁桀性祭神,此谓“大傩”。

五、礼崩乐坏春秋战国初期,随着西周王权的崩溃,周初精心建立起来的“礼乐政治”出现了危机,致使“礼崩乐坏”的局面逐渐形成,“礼崩”是指周礼崩溃,由于礼乐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礼崩”自然要引起“乐坏”,“乐坏”是基于维护周礼立场上言指的的西周雅乐被民间乐舞扰乱破坏,涌入宫廷,贵族之家,冲击着雅乐的统治地位,形成这样的关系,除“礼崩”的原因之外,与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无关系。

郑卫之音四、西周的“礼乐互补”礼:周初制定的一套礼仪典章制度、规矩和仪式。

乐:指古代诗歌、音乐、舞蹈,三为一体的艺术。

周朝建立后,为巩固政权,建立一套严明的制度,来治国治民,保持社会有序,即以礼来区别等级贵贱,以乐来协调人际关系和情感,所以叫“制礼作乐”,也叫“礼乐互补”。

五、周初期:六大舞、六小舞周代:“礼乐”意义上的“乐”,主要指“雅乐”。

“雅乐”与“俗乐”相对,多用于祭祀和宫廷礼仪场合,维护封建阶级和统治。

1、《六大舞》是周初整理前代的《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濩》等五个乐舞加上当朝新作《大武》组合而成。

2、《大武》分六段,含有诗、乐、舞,是一个综合的大型男子族舞,被称为武舞的代表。

3、《六小舞》舞蹈性较强,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六大舞》和《六小舞》是我国古代宫廷舞蹈正式建立的标志,二者共同肩负着周礼所规定的教育和祭祀的使命,成为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汉代舞蹈的发展汉代是我国古代史上统一后的第一个盛世,汉代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舞蹈广度、深度的发展都比先秦有了飞跃。

一、俗乐俗舞1、巾袖舞巾袖舞是舞者舞袖或执巾而舞,舞袖形式不一,有独舞、对舞,对舞中有男女长袖对舞,女子折袖对舞,女子长袖对舞,男子长袍博袖对舞,男子常服小袖对舞,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形象见于画像,土舞佣、画像石等,除单人、双人的袖舞,还有三人或多人的袖舞,“舞巾”的形象也不少。

如《长袖舞》、《巾舞》等。

2、执武器之舞,如《剑舞》、《刀舞》、《棍舞》、《戚舞》3、执乐器之舞,如《鞞舞》、《铎舞》、《鼗舞》、《建鼓舞》等4、载歌载舞,如《相和大曲》二、四夷乐四夷乐:东方曰昧,南方曰任,西方曰朱离,北方曰禁。

汉武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外开放的高潮,中外舞蹈开始交流,异域之风吹入中原大地,内地舞蹈的风格受其影响有所变化,但同时又更确立汉文化的统治地位。

1、鼓吹乐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鼓乐,奏鼓吹曲,豪放高亢2、羽舞源于西南少数民族,舞者办成鸟形,执羽而舞3、芦笙舞源于西南少数民族,芦笙即乐器,又为道具,芦笙舞可用于择偶、庆丰收等4、巴渝舞是汉代主要的舞蹈,最早是居住在四川巴中地区,“板楯蛮夷”的舞蹈,这些人天性勇猛,舞蹈也具有猛锐气概,汉高祖非常欣赏,派宫廷乐人前来学习,因此这个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进入宫廷,但渐渐被雅化,且退化雄风,后来成为各朝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乐舞.三、礼节舞和即兴舞自娱舞蹈礼节性“以舞相属”——社交与个人价值的认同1、礼节舞,汉代有宾客间相邀起舞的习俗,古代称之为“以舞相属”:一人起舞,属请他人,继舞以报,循环下去。

这种形式也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因此,礼节舞往往超出了舞蹈的范围,成为人际关系的表现。

2、即兴舞,汉高祖刘邦唱《大风歌》自舞,称即兴舞妙用:在特定场合巧妙的表达一些不便直言的心迹。

汉人善用即兴舞抒发心智,寄予情怀四、汉代著名的舞人汉代已有专门训练歌舞者的场所,舞人常在后宫贵族大夫家出现,因为有了竞争,汉代歌舞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汉代舞人身份有三种1、倡——奴隶身份的职业性的技人2、舞姬——家属中的善舞者3、歌舞者——介于倡与舞姬两者之间的歌舞专业艺人五、汉代国家乐舞机构雅乐舞的机构叫“太乐署”俗乐舞的机构叫“乐府”可见在汉代我国俗乐舞取得了合法地位,成为宫廷歌舞的主要内容。

此外在西汉时有专门演出各种乐舞百戏的地方——上林苑平乐馆,是我国最早的广场艺术。

六、汉代百戏同一空间,同时展现音乐、舞蹈、杂技、幻术等叫“百戏”,又叫“角抵戏”。

汉代民间俗舞是丰富多彩的,由于受汉代表演艺术强烈的综合性特征的制约,舞蹈通常在百戏中表演,¡°百戏¡±是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性演出形式,百戏在汉代亦称¡°角抵戏¡±,其源头是表演蚩尤以其头角与轩辕相斗的《蚩尤戏》。

汉代百戏广泛的流传在宫廷、贵族和平民阶层中间,百戏在汉代最为昌盛,后期有些衰落。

七、汉代“舞赋”“舞赋”是汉代出现的用文字体裁描写舞蹈的文学作品。

傅毅《舞赋》张衡《西京赋》杨雄《署都赋》八、汉舞的艺术特征汉代舞蹈是以楚舞为基础并吸收了外域和边疆舞蹈以及姊妹艺术营养而形成的。

汉代舞蹈既轻疾又顿挫,既刚劲又舒展。

汉舞这种多形态的美感,可以从当时描写舞蹈的文字和画像砖石上,获得强烈的印象。

汉舞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思想性和形式美两个方面。

思想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一方面在于神仙幻想,一方面在于执着现实。

形式美体现在首先,汉舞继承了春秋战国以来舞蹈讲求的轻盈之美。

其次,汉舞继承了“楚舞”风格。

“楚舞”是以折腰为特征、以轻盈曼妙为基调的战国楚地民间舞蹈再者,汉舞对姊妹艺术有所借鉴,主要是在杂技、武术和幻术方面。

统一基调:厚重的气势、内在的张力、古朴的柔美——泱泱汉风,天真狂放。

八、汉代舞蹈的艺术成就汉代是俗舞的发展时期。

“俗”既是通俗,表现在技巧上大胆吸收武术、杂志,并与舞蹈自身的表现力相结合,发展了舞蹈的语汇与技巧,因此,“技艺并重”是汉代舞蹈的重要特点。

汉代有名的剧目《盘鼓舞》:五盘、七盘张衡《观舞赋》¡°¡-¡-拊者啾其齐列,盘鼓焕以骈罗¡-¡-¡±盘鼓舞的表演,演员丽服划一,容光灼烁,清展歌喉,抗袖而舞。

表演中队列似断还连,罗裙翩翩若燕。

舞者美目顾盼,流光四溢,纤腰似折,袖如素霓,声容无差,进退合度。

《盘鼓舞》是汉代宫廷女乐表演的舞蹈,舞者踏盘、踏鼓而舞。

当盘和鼓的数量不同,则舞名和表演形式就有所差异。

舞人腾踏于盘鼓之上、回旋于盘鼓之间,既有高难度动作技巧,又具柔美的舞蹈韵律的动态形象。

该舞蹈是在技巧、抒情两方面结合的优秀典范。

总之,如果说代是雅乐舞文化的高峰,那么两汉时代就是一个舞文化文化的高潮。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的舞蹈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阶段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

在此期间,汉族乐舞文化与外国及少数民族乐舞文化长期交流,大大推动了舞蹈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舞蹈已经体现出对自身艺术规律的把握,从而出现了不少值得引起重视的现象。

总概:纵情生色(混乱年代)、女乐发展(技艺性、表演性更强)、政体舞蹈(清商乐舞)、王权贵族所追求的清商乐(包含一部分雅乐、俗乐,由中原旧舞和吴歌西曲组成。

清商乐舞来源于古代音乐、音调的定律,曹丕设立了¡°清商署¡±,主要表演俗乐舞)一、清商乐舞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俗乐舞的总称,清商乐有乐曲、歌曲、舞曲。

它是统治阶级贵族阶层专门享乐的女乐歌舞(1)《明君》是表演汉代昭君故事的歌舞明君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