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合集下载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卷(附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卷(附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卷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一、注音。

1、邹忌()()2、讽()3、谏()4、有()5、昳()6、窥()7、孰()8、甚()9、弗()10、寝()11、蔽()12、寡()13、谤讥()()14、间()进15、期()年二、解释下列加点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长)(整数后表不定余数)2、形貌..昳.丽.(形体)(容貌)(光艳美丽)3、朝服..衣冠.(早上)(穿戴)(帽子)4、窥.镜(看)5、谓.其妻曰(对…说)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7、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很,非常)(怎么)(赶得上)8、忌不自信..(相信自己「比徐公美」)9、复.问其妾(又「再一次」)10、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不如,比不上)11、明日..,孰.视之(第二天)(同“熟”,仔细地)12、自以为..不如.(认为)(比得上)13、又弗如..远甚(不如,不及)14、暮.寝而思之(傍晚)15、美.我者.(赞美)(…的原因)16、私.我也(偏爱)17、畏.我也(害怕)18、欲.有求于..我也(想要)(谋求)(对)19、于是..入朝.见威王(在这种情况下)(朝廷)20、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知道)21、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比)22、今齐地方..千里(地域)(方圆)23、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国内)(没有)24、由此观.之(从这种情况)(看)25、王之蔽.甚.矣(受蒙蔽)(厉害)26、乃.下令(于是,就)27、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批评)(过错「过失」)28、受.上赏(同“授”,给予,授予)29、上书谏.寡人者(进谏,劝谏)30、能谤讥..(指责议论)(「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于市朝31、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32、令.初下(命令)33、时时..而间.进(时不时,常常)(偶尔,有时候)34、期年..之后(满一年)35、虽.欲言.(即使)(进言)36、皆朝.于齐(朝拜)37、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委婉地劝告)(接纳)(指批评意见)三、翻译句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一、选择题1.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出自以下哪部古代典籍?A. 《左传》B. 《史记》C. 《战国策》D. 《论语》2. 邹忌在故事中通过什么方式来讽谏齐王?A. 直接批评B. 通过比喻C. 以诗歌形式D. 通过讲故事3.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齐王最终接受了邹忌的什么建议?A. 改革政治B. 增加赋税C. 减少军事开支D. 广纳贤才4. 邹忌在故事中提到自己不如城北徐公,这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A. 谦虚B. 直率C. 勇敢D. 机智5. 故事中,邹忌的妻子、妾和客人都说他比徐公美,这反映了什么现象?A. 偏见B. 阿谀奉承C. 客观评价D. 个人偏好二、填空题6. 邹忌通过_________的故事,使齐王意识到了自己接受的都是_________,从而开始_________。

7. 邹忌在故事中提到,他的妻子、妾和客人之所以都说他美,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 齐王在邹忌的讽谏后,采取了_________的措施,使得齐国的_________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三、简答题9. 请简述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邹忌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启发齐王的?10.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示?请列举至少两点。

四、论述题11. 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论述在现代管理中,领导者应该如何正确地接受和处理下属的意见和建议。

五、案例分析题12. 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你的下属向你提出了一些改进工作流程的建议。

请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分析你应该如何评估和采纳这些建议,并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六、应用题13.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打算在课堂上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你将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七、作文题14. 以“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学到的领导艺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请注意,以上练习题仅供参考,实际教学或考试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学案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学案及答案

14.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提纲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邹忌讽.齐王纳谏2.邹忌讽齐王纳.谏3.修.八尺有余4.而形貌昳丽..5.窥.镜6.旦日/明日7.又弗如远甚.... 8.私.我也 9.今齐地.方千里 10.臣诚.知不如徐公美11.皆以.美于徐公12.王之蔽.甚矣13.谤讥.于市朝14.谤.讥于市朝15.期年..之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6.谤讥于市朝..17.门庭若市.18.时时..而间进 19.时时而间.进 20.谤讥..于市朝2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2.能面刺.寡人之过二、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2.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4. 朝.服衣冠5. 暮.寝而思之6. 闻.寡人之耳者7.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三、一词多义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于是入朝.见威王朝.服衣冠能谤讥于市朝.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于欲有求于.我也能谤讥于.市朝皆以美于.徐公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君美.甚上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下受下.赏乃下.令若门庭若.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闻闻.寡人之耳者燕、赵、韩、魏闻.之五、句子翻译(一)特殊句式1. 忌不自信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 欲有求于我也 4. 能谤讥于市5.王之蔽甚矣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8.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 皆以美于徐公。

(二)其它重点句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3.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4.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5.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五、简答题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并从齐威王的角度谈谈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邹忌和齐威王的人物形象。

3. 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4. 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5邹忌讽齐王纳谏-考卷(有答案)

5邹忌讽齐王纳谏-考卷(有答案)

5邹忌讽齐王纳谏考卷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出自哪部著作?A. 《左传》B. 《战国策》C. 《史记》D. 《汉书》2.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A. 齐国B. 楚国C. 魏国D. 燕国A. 知己知彼B. 亡羊补牢C. 门庭若市D. 狐假虎威4.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邹忌是如何说服齐王的?A. 直言进谏B. 曲线救国C. 以身作则D. 请教他人5.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齐王最终采纳了哪些建议?A. 严格选拔官员B. 减轻百姓负担C. 奖励进谏者D. ABC都是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邹忌是齐国的______。

2. 齐王在位期间,齐国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邹忌为了国家社稷,决定向齐王______。

3. 邹忌通过讲述______的故事,让齐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4. 齐王在邹忌的讽谏下,颁布了______,鼓励百姓向他进谏。

5.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______成为了齐国的美谈。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背景。

2. 邹忌是如何成功地讽谏齐王的?请简述其过程。

3. 齐王纳谏后,齐国发生了哪些变化?四、论述题(20分)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谈谈你对“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的理解。

五、案例分析题(20分)材料:某公司领导在管理过程中,独断专行,导致公司业绩下滑,员工怨声载道。

请你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为公司领导提出改进建议。

六、作文(40分)题目: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题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一、选择题答案1. B2. A3. C4. C5. D二、填空题答案1. 宰相2. 进谏3. 狐假虎威4. 纳谏令5. 邹忌讽齐王三、简答题答案1. 齐威王在位时,齐国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

邹忌作为齐国宰相,为了国家社稷,决定向齐王进谏。

2. 邹忌通过讲述狐假虎威的故事,让齐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含答案)--MY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含答案)--MY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cháo..)朝.....)形貌昳.丽(yì服衣冠(zhāo...)....)孰.视之(shú窥.镜自视(kuī...)期.年之后(jī..)间.(jiàn........).....)进谤.讥于市朝.(bàng cháo 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33分)皆以.美于徐公(认为..)形貌昳丽..(光艳美丽...)....)何能及.君(比得上齐王纳.谏(采纳接受....)朝服.衣冠(穿戴...)..)期.年之后(一周年旦日...)能谤.讥..(第二天于市朝(指责别人的过错.......)能面刺....)时时....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而间.进(有时候....)...)(间或偶而三、解释下列词语1、词类活用(1)邹忌修.八尺有余(形容词作名词,长,这里指身高)(2)朝.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名词用作动词,穿戴)(3)私.我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4)王之蔽.甚矣(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或:(受)蒙蔽)(5)闻.寡人之耳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6)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用作状语,当面)2、古今异义词(1)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4)能谤讥..于市朝古义:(指责,劝谏)今义:(诽谤,讥讽)(5)窥.镜而自视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6)暮寝.而思之古义:躺而不睡今义:睡觉地方(7)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讽,委婉劝说) 今义:讽刺3 、“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B表修饰C表承接D表转折E表因果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A)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C)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B)④暮寝而思之(B)⑤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E )⑥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C )⑦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F)⑧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D ) 4.“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的人)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的原因)③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的人)④虽欲言,无可进者(的话、的事情)⑤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的原因)⑤陈涉者,阳城人也(在判断句中表示停顿)⑦今者项庄舞剑(在时间词后表示停顿)⑧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的禾苗)5.一词多义上①受上.赏(上等..)下①乃下.令(下达..)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呈上..)②受下.赏(下等..)若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如)朝①朝服衣冠(早晨)④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②门庭若市(好像)②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合)③皆朝于齐(朝见)之①齐国之.美丽者也(的.)于①欲有求于.我也(对.)②孰视之.(他,代指徐.....公.)②皆以美于.徐公(比.)③暮寝而思之.(妻妾客说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③能谤讥于.市朝(在.)④吾妻之.美我者(用于主谓之.....间.)④皆朝于.齐(到.)孰①孰.视之(同.“.熟.”.,仔细...)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②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私.下.)诚: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方①今齐地方.千里(方圆,纵横.....)②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方才,刚....)善:①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间①奉命于危险之间.(中间..)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③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④王曰:“善.。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词语解释: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王之蔽.甚矣( )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④今齐地方..千里()⑤邹忌讽齐王纳谏()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⑦朝服.衣冠()⑧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⑨时时而间.进()⑩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⑾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⑿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⒀皆以.美于徐公()⒁.期年..之后()⒂皆朝.于齐()二、翻译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⑤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⑦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⑧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三、选择题1、下面两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孰与徐公美B. 吾妻之美我者C. 君美甚D. 皆以美于徐公2、下面两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 私我也B. 公而忘私C.曹操绕寨私行D. 不宜偏私3、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5、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6、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7、下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今齐地方..千里(地域,表处所) B.朝服衣冠,窥.镜(察看)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8、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朝服衣冠(cháo)谤讥(bàng)B. 时时而间进(jiàn)暮寝(qǐn)C. 期年之后(jī)纳谏(jiàn)D. 弗如远甚(fú)昳丽(yì)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入朝见威王时用那种礼节比较合适?()A. 作揖B. .再拜C. .万福D. .稽首3.对“今齐地方千里”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现在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

B. 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

C. 今天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

D. 今天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

4.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B.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C. 当余之.从师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D.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5.下列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C. 今齐/地方千里D.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6.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轻到重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②妾曰:“徐公何能及也?”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 ②③①B. ①②③C. ②①③D. ③②①7.填空。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末年________将其编订成书,其体例为________。

全书共33篇,________策,着重记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默写。

(1)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邹忌从日常家事中反思,总结出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资料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资料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真题一、词语辨析: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B.徐公来,孰视之孰:同“熟”,仔细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私:偏爱D.闻寡人之耳者闻:听说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朝服衣冠,窥镜朝而往,暮而归B. 客之美我者环而攻之而不胜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及鲁肃过寻阳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孰:仔细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缺点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D.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间或,偶然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孰视之(仔细)B.臣之妻私臣(偏爱)C.皆以美于徐公(在)D.不以物喜(因为)5.下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千里(地域,表处所)A.今齐地方..B.朝服衣冠,窥.镜(察看)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6.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B.宫妇左右无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B.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闻.寡人之耳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8.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孰.视之,自以为不如②君言多务,孰.若孤B.①王曰:“善.。

”②京中有善.口技者C.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D.①能谤讥于市朝.②朝.而往,暮而归二、内容理解:1、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服衣冠,窥镜”,“服”“窥”这两个细节动作,生动地揭示了邹忌自我欣赏的内心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一、文学常识本文节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

又名《国策》、《事语》、《短书》、《长书》、《修书》等,原为战国末期和秦汉间人编纂,后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例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历史散文。

二、实词积累(1)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2)纳:接受。

(3)修:长,这里指身高。

(3)尺:战国时期的一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

(5)日矢丽:光艳美丽。

(6)朝(zhāo):早上。

(7)服(衣冠):穿戴(衣帽)。

(8)窥:照。

(9)孰:谁,哪个。

(10)孰与:相当于“与……孰”,“……与……相比,谁更……”(11)私:偏爱。

(12)旦日:第二天。

(13)孰:谁。

(14)美(我者):以……为美,称赞,赞美。

认为我美。

(15)寝:睡觉。

(16)地方:土地方圆。

(17)(面)刺:(当面)职责。

谤,公开职责别人的过错。

(18)谤讥:职责,劝谏。

讥,谏。

在这里指议论。

(19)市朝:即公共场所。

(20)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21)间(进):间(jiàn)或。

偶然。

(22)期(jī)年:满一年。

(23)朝(于齐):朝见。

(24)蔽:受蒙蔽。

三、一词多义(1)朝:服衣冠窥镜(早晨)(2)孰:孰与徐公美(谁,哪一个)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孰视之(同“熟”,仔细)(3)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4)方:今齐地方千里(方圆,纵横)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方才,刚)(5)善: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6)间:奉命予危险之间(中间)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王曰:“善。

”(好,高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四、相关成语门庭若市五、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确实,的确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私:偏爱,偏私。

C、徐公来,孰视之孰:同“熟”,他细地。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挖苦。

六、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同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C、忌不自信。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七、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加点词同类活用特点相同的一项是(B)A、朝服衣冠,窥镜B、夫利其然也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八、下列各句译文有误的一项是(C)A、吾孰与徐公美——我同徐公比,谁漂亮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C、忌不自信——邹忌自己还不十分相信妻子的话。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九、对《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篇课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家庭、客人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

B、文章对邹忌的赞赏流于笔端,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又善于进谏的人物形象。

C、文中邹忌妻子对其提问的回答,表现了她对邹忌由衷的喜爱,而其妾则因地位低下,与主人间无多少真情句言,回答得谨慎而勉强D、全文的结尾用“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句,说明齐威王已完全纠正了受蒙受的错误,使齐国政治清明,无蔽可言。

十、相关对联邹忌设喻讽谏以小见大,威王悬赏纳言战胜于朝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思君王治乱邹忌推己及人勇讽谏,谋社稷安危威王虚怀若谷勤纳言十一、原文填空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前提是: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日矢丽。

2、表现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邹忌问妻、妾、客发出的“三问”是: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复问其妾曰:“吾与徐公孰美?”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4、妻、妾、客所做出的“三答”是: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5、邹忌为何在与徐公比美时不自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7、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8、威王采取的纳谏措施: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十二、问答题1、本文的标题应该如何理解?这是个兼语结构。

邹忌用巧妙设喻的方式委婉劝谏齐威王,齐威王从谏如流,积极采纳他的建议,实现了齐国大治。

2、邹忌进谏时说到“王之蔽甚矣”就戛然而止,有什么好处?要点:齐威王是个聪明有为的国君,只要认识到自己受到了蒙蔽,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很清楚,对聪明有为的国君,不需说多余的话。

3、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以为着什么?要点:批评者勇气的大小。

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4、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要点: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5、邹忌为什么会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邹忌用设喻的方法来进谏的。

用自己切身的感受设喻,巧妙地讽喻齐王,推导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6、请你谈一谈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7、邹忌是在什么情况下“讽”齐王的?由一件家庭琐事引起联想,然后围绕这件家庭琐事展开提问。

8、这件家庭小事是什么?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

9、由于感情的不同,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问题时的口气有什么不同?揣摩各自语气的感情色彩。

他问妻子:“我孰与徐公美?”感情色彩是亲昵。

他同妾:“吾孰与徐公美?”感情色彩是严肃。

他问客:“吾与徐公孰美?”感情色彩是平淡。

10、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上有明显差异。

有什么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热情;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拘谨、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感情色彩是阿谀奉承。

11、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邹忌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

从“忌不自信”“复问其妾”“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可知。

12、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邹忌入朝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推理的方式委婉进谏。

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的:“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13、讽谏的结果如何?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

从“令处下,群臣进谏,门廷若市”到“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直到“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意见,大家已无以可谏,无怪乎“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4、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故事,但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请举例说明如果想劝谏成功,需要什么条件?比干劝谏商纣王不要沉湎于酒色而被挖心;蹇叔功谏秦穆公不要出兵伐郑而被嘲讽羞辱;屈原劝谏楚怀王连齐抗秦而被放逐;武子胥劝谏吴王夫差除掉勾践而身为戮殁;邹忌劝谏齐威王而齐国大治;魏征等直言劝谏唐太宗而有“贞观之治”。

说明:如果想劝谏成功,不仅需要臣子以国家为己任,敢于进谏,还需要臣子善于进谏,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委婉说理;更需要君王有容人之量,察纳雅言,从谏如流。

15、什么是“设喻”和“类比”论证?设喻是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类比推理是一种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方式。

类比推理是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其结论不是必然性的。

两个同类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越多,推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16、邹忌是怎样类比说理的?邹忌与徐公比美,省悟了妻认为他美是因为偏爱他,妾认为他美是因为害怕他,客人认为他美是因为有求于他。

妻私、妾畏、客求的结果是邹忌受了蒙蔽。

与邹忌相比,齐威王如果呢?宫妇左右没有不偏爱齐威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齐威王,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齐威王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求于齐威王的。

齐威王与邹忌的相似处境,导致了齐威王的必然。

17、纳谏除弊有何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历史意义:邹忌敢于进谏,善于进谏,齐威王从谏如流,齐国大治。

现实意义:(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2)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及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接受采纳,以提高建议效果。

(4)作为领导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邹忌的缺点错误。

18、本文的写作特色:本文短小精悍,活泼多趣,以生活趣事设喻论证,以闺房琐事比及国事,从生活小事推及国家大事,由近及远,由小及大,讲述道理,表明见解,娓娓动听。

19、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我妾认为我两是害怕我(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受上等赏赐。

20、根据原文回答问题。

(1)用一成语概括邹忌与徐公比美一事:自知之明(2)邹忌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联想到国家,说明邹忌此人:能从生活小事中领悟事理的独特思维方式(3)邹忌进谏齐王之时,以妻美已喻:妃嫔,以妾美已喻:群臣,以客美已喻:其他诸侯国,由此说明“王之蔽甚矣”。

21、齐王是怎样对待邹忌的进谏的?首先肯定“善”。

“乃下令”完全采纳了邹忌的建议。

22、“门庭若市”这一成语是出自此文的,它的含义是:门前和庭内像市集一样,形容进谏的人很多,场面很热闹,请写出与之意义相反的一个成语:门可罗雀。

23、请你从邹忌和齐王两方面谈谈邹忌进谏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一是因为齐王比较开明,有雄心大志,想把齐国治理好,成为一个强国二是因为邹忌从生活小事中领悟事理的独特思维方式深深打动了齐王24、邹忌善于言辞,但他从生活小事中领悟事理的独特思维方式更令人佩服。

邹忌是怎样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联系起来的?邹忌把妻、妾与客比齐王的妃嫔、群臣及其他诸侯国。

把“我”比徐公美的蒙蔽比齐王受妃嫔、群臣和其他诸侯国的蒙蔽,使齐王深受打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