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高打加中国式营销
老牌国货“抱团联动”,突围“翻红”

老牌国货“抱团联动”,突围“翻红”作者:倪彬颖来源:《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2024年第02期新闻链接近期,老牌国货掀起了一场“朴实无华的商战”。
不同于主要打广告战、流量战的一些新国货品牌,像蜂花、郁美净等一些过去不怎么做营销的老国货品牌,借助时机唤醒了消费者的民族情怀,并凭借自身产品的高性价比“翻红出圈”,粉丝暴增,销量狂飙。
出人意料的是,老牌国货直播间还进行了一系列跨界联动:莲花味精的主播在用蜂花洗发水洗头,鸿星尔克的主播在吃白象方便面,汇源的主播在喝蜜雪冰城的饮品……国货商战转型为花式互捧、抱团营销的国货大联欢。
写作任务在老国货品牌“翻红”的浪潮中,蜂花“没有钱用进口原料”和“捡别家纸箱寄快递”的热梗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蜂花被质疑“卖惨式”“哭穷式”营销。
有人认为,国货“哭穷”营销策略无可厚非,能够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激发消费者对国货物美价廉的情感认同,对国货品牌来说是难得的崛起机遇;也有人认为,这种营销方式非长久之计,是靠消费民族情怀来谋取利益,还加深了消费者对于老牌国货就应该“大碗平价”的偏见。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和观点。
写作范例“物美价廉”就一定好吗?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高一(5)班张满硕指导老师:叶孟贤近期老牌国货掀起的“朴实无华的商战”,说到底是流量时代的一种营销策略。
老国货品牌往往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本应该不愁产品卖不出去,但如今众多老国货以资金短缺、“抱团取暖”的弱势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这种反差引发了消费者的同情,促使其纷纷抢购老国货。
有人认为老国货的“长红”依靠的是其物美价廉的特性,而我想反问的是:“物美价廉”就一定好吗?在传统观念中,我们常推崇物美价廉,然而好产品的背后是好原料、好技术、好工艺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与价格低廉相背离。
虽然“卖惨式”的营销策略能以低廉的价格和“穷且良心”的人设在短时间内为老国货吸引大量顾客,使双方受益,但从长远来看,这不仅无益于国货企业的发展,对消费者也不利。
维密的中年危机

维密的中年危机作者:张国军来源:《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0年第09期据 BBC报道,6月5日,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英国公司进入破产清算,同时其母公司L Brands表示,将在2020年永久关闭位于北美的250家维密店铺。
这个来自美国的内衣行业巨头也没有躲开被时代抛弃的命运。
从万众瞩目的维密秀,美国最大的内衣品牌,霸占各大媒体头条,到如今面临巨额亏损,市场份额大幅下滑,维密为何成功?又为何没落呢?独特定位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女性并不怎么追求内衣的格调,大多穿着朴实、宽大的棉质内衣,基本没有什么特点。
因此,维密在品牌的定位上,专注于年轻女性,为年轻女性设计更有品位的内衣产品,主打性感、浪漫和时尚,与其他品牌迅速建立差异化,这样魅力、时尚的设计风格相对于当时的市场环境,一方面符合人们的审美和社会潮流,另一方面因为独树一帜的风格,迅速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几十年后的今天,维密成为了性感的代名词。
此外,维密致力于将实用和私密的女性内衣产品打造成时尚产品,因此产品的时尚设计和持续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维密的设计师们每年都会紧跟潮流,推出大量的新款内衣。
渠道建设对于当时的维密来说,在销售渠道方面进行了两大创新设计,同时还能够不失时机地开辟多元化销售渠道。
1.邮购手册。
维密最初就是为了让男人能够更方便地为妻子选购内衣,因此在早期就使用了邮购手册的形式,之后这些手册的印刷量达到了每年数亿本,而且是免费获得。
首先,这对于当时的购买环境而言,解决了男性为女性选择内衣尴尬的问题。
其次,将女性内衣的消费成功转移给男性。
而且邮购手册也成为了维密重要的品牌宣传渠道,很多消费者都是被手册吸引才前来消费的(邮购手册已经成为维密的品牌资产之一)。
2.实体店面。
维密的门店风格有着极高的辨识度——暗黑和复古风,在一个暗黑、华丽的背景下,公主般的、私密的内衣能被衬托得更加性感,更具魅惑性,就像不可触碰的艺术品。
蒙牛乳业集团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短短6年时间,蒙牛乳业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
其中,UHT牛奶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量居全国第一。
蒙牛集团在市场营销方面,有着它独特而值得借鉴的一面。
本文结合理论与事例,共分五个部分论述蒙牛企业的4P框架。
第一部分主要从蒙牛的产品策略方面入手,分析蒙牛的核心产品差异化和产品线拓展。
第二部分研究蒙牛的定价策略,指出蒙牛在产品定价方面的高超之处。
第三部分研究蒙牛的渠道策略。
第四方面分析蒙牛的促销策略,特别是事件营销,其影响力在国内甚至于国外来说,都是空前的。
在最后一部分,从蒙牛的诸多经验中,总结出了几点启示,希望能给国内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事件营销AbstractIn the short 6 years time, Mengniu Corporation’s main production income rise from 1116th to 2nd. Among them, the UHT milk sales volume occupies the world first, the liquid state milk sales volume occupies the nation first, and the ice cream sales volume occupies the nation first too. The Mengniu Corporation in the marketing aspect, has a special side whose unique is worth profiting from.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theory and the facts together. It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o elaborate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4P frame. The first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product strategy, expound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difference of core produc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 line.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price strategy, points out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excellent method in this aspect.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place strategy.The fourth aspect analyze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promotion strategy, specially the event marketing because its influence is unprecedented to the home market even the world market. In the last, draws some conclusions from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expe riences and summarizes several enlightenments, which could give the domestic enterprise some references.【Key Words】Product strategy; Price strategy; Place strategy; Promotion strategy目录前言 (1)1 导论 (1)1.1 蒙牛乳业集团简介 (1)1.2 国际市场营销中的4P概念 (1)2.蒙牛企业的产品策略: (2)2.1蒙牛企业的核心产品与形式产品分析 (2)2.2蒙牛企业的延伸产品分析 (3)3 蒙牛企业的价格策略 (4)3.1 蒙牛企业的定价策略 (4)3.2 消费者的成本分析 (5)4 蒙牛企业的渠道策略 (6)4.1国际市场营销渠道概述 (6)4.2 蒙牛企业的渠道策略 (7)5 蒙牛企业的促销策略 (7)5.1 促销的概念与作用 (7)5.2 蒙牛企业的事件促销 (8)6 蒙牛企业的成功给国内企业营销带来的启示 (9)6.1 产品必须具有差异化特征 (10)6.2 适宜、合理地进行产品线拓展 (10)6.3 利用事件营销打造品牌记忆 (11)参考文献 (14)致谢 (15)蒙牛乳业集团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前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的市场营销不仅要开发品质优良的产品、选择有利销售的渠道,制定合理优惠的价格,还必须让顾客及时地了解企业本身及产品,激发其购买欲望,影响其消费行为,扩大企业产品的销售。
中国式营销(华红兵)

中国式营销华红兵各位都知道,去年王老吉的广告是“怕上火喝什么,喝王老吉”,这是一个一夜之间响彻大江南北(的广告)。
娃哈哈的宗庆后钟老板在去年十月份特意把我请到娃哈哈总部,说给宗庆后老板去上一堂课,包括他中层以上任要职的干部。
他就问了我一个问题,说为什么这个王老吉一夜之间就火了?从它的2003年的营业额的3个亿,到2004年一年完成了19个亿。
过去你们知道王老吉是在广东范围内销售,它从来打不出广东。
广东人把广东以北都叫北方,打不到北方来。
在这个问题上呢,我曾经跟王老吉的董事长和董事会做过一个探讨。
我说你们一定不要担心,这个品牌一定可以打过北方,他们叫北方。
我说一定会成功,他们说这个不行啊,主要适合湿热气侯(的地区),我说是可以成功的,完全可以。
我们把这个品牌的理念去解释清楚,去找到顾客的潜在需求。
各位有没有注意潜在需求,请注意这几个字,说“怕上火请喝王老吉”,一定要注意“怕”字。
如果我这样改呢,叫上火喝王老吉,那我就变成了青霉素。
是不是?这是消炎的,这是祛火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就会让你感觉到意犹未尽。
同时暗示你,喝这个饮料不上火。
是不是这样?是不是这个概念?那好多人说,华老师你这样定位,是不是把王老吉这个饮料定位在很窄的领域,只有上火的人才喝,恰恰错了。
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搞不明白,说这样定位是不是让这个饮料(范围)更窄,恰恰相反它更宽。
为什么?两个理由,第一、所以人都上火,不管男女老少。
是不是这样?上火程度不同嘛,上火重了就要去住医院,上火轻的时候。
你想今天你听了一天课,你就会上火,肯定的,男女老少都上火,他不可能不上火。
第二呢、这句话它给你的暗示是喝这个饮料不上火,而不是你上火以后再喝我的饮料。
请注意这个“怕”字就很精确,这个广告一出来,工商局的广审处就说,这一定是老华的手笔,也只有华老师干这种事情。
为什么?这句话里面有意犹未尽的味道。
所以如果怕上火请喝王老吉,当然了真正解决上火,怕上火喝王老吉,随便再吃两片青霉素,效果更佳。
东北冰淇淋产业地图 (1)

东北冰淇淋产业地图东北冰淇淋产业现状扫描中国最大的冷饮市场在哪里?不是在炎热的广东、福建,而是在东北。
据“中国冰淇淋论坛2011东北地区(沈阳)冰淇淋产业研讨会(2011年3月12-13日)”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实在中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各地气温都很高,南北地区对冷饮的需求不相上下;但在冬季,东北的冷饮消费量却远远大于其他地区。
这是因为在东北,虽然外面气温很低,但室内温度并不低。
农村的火炕、城市的暖气,使得室内外温差有几十度,外面冰天雪地,室内却温暖如春。
室内空气干燥使得东北地区在冬季对冷饮也有着强烈的市场需求。
因此,东北地区一年有两个冷饮销售旺季。
在东北三省,除了大家熟知的德氏、中街、宏宝莱等知名品牌,还分布着大大小小几百家冷饮厂,这些厂家共同构建了东北冰淇淋产业地图。
现状一:藏龙卧虎强手如林在2011年10月,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冷冻饮品专业委员会评出了13个全国冷冻饮品行业优秀品牌,其中东北地区就有6个品牌入围,占据了近半的份额,足见东北冷饮的实力。
获奖的6个品牌分别是,沈阳德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德氏牌、宏宝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宏宝莱牌、大森林食品有限公司的红祺牌、哈尔滨华义食品有限公司的华义牌、辽宁天淇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天淇牌、沈阳中街冰点城食品有限公司的中街牌。
这六大品牌可以说是东北冷饮的杰出代表,且每个品牌都各具特色。
提起东北冷饮,不能不提到德氏。
在成立之初,德氏就一步一个脚印地建立起了稳固的市场网络体系,并形成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以厂养站、以站促厂”的营销网络建设格局。
在东北地区,到处都能看到德氏产品的身影,本着“看得到、买得到、买得起”的铺货宗旨,德氏的市场网络密布东北、华北两大区域,形成了厂、站、柜三点连线的有机结合面,牢固的控制了东三省的市场。
与德氏紧抓东三省市场的战略不同,宏宝莱的市场策略是“背靠东北,眼望全国。
”这一点通过近两年宏宝莱在全国各大电视媒体做的宣传不难看出。
中国奢侈品的营销策略

中国奢侈品的营销策略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营销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中最大的消费国之一。
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市场上,奢侈品品牌需要不断创新并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来吸引中国消费者的目光。
首先,品牌需要适应中国消费者的文化和品味。
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有着独特的需求和喜好,因此品牌需要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品味和审美观念。
同时,品牌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产品注入中国元素,以此吸引更多中国消费者。
其次,线上营销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中国消费者对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奢侈品品牌需要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进行广告宣传和品牌推广。
通过与中国社交媒体网红、明星合作,将品牌与时尚、潮流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扩大品牌影响力。
另外,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也是重要的一环。
中国消费者希望拥有与众不同的产品,因此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与品牌的亲密联系,从而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最后,持续升级品牌形象也是至关重要的。
奢侈品消费者对品牌形象和品牌历史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品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形象,并向消费者传递其品牌的历史和价值观。
总之,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营销策略需要结合中国消费者的文化和品味,通过线上营销、个性化定制服务以及品牌形象的提升,吸引更多中国消费者,打破传统印象,赢得市场。
中国式营销必须打造新质营销力

中国式营销必须打造新质营销力中国制造和中国商业,未来的战略选择并非在卷价值或卷价格中二选一,而是共同聚焦于塑造未来的生活方式,打造和迎接具有无限可能的中国价值。
01中国式营销是独立于美国模式的营销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说起营销来,言必称美国。
其他发达国家,包括德国、日本在内,虽然在全球市场成就卓著,但鲜有称许其市场营销者。
作为一个事实,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及其跨国公司既引领着全球0-1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也引领着全球0-1的市场推广、拓展。
也就是说,美国及其跨国公司既是创新的霸主,也是市场推广和拓展的霸主。
并据此享受着全球最高的附加值和超额利润。
即便是德国、日本及其跨国公司,通过精益求精提高品质、性能,把性价比做到极致,并且在许多领域超越美国及其跨国公司,取得了领先地位,但由于它们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通过1-N技术和产品创新实现的,是追随或者挑战美国及其跨国公司实现的,因此即便它们一度垄断了某些行业及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它们从未超越美国及其跨国公司获得国际社会认可的市场领导地位。
它们只能默认美国的领导地位。
二战之后,一方面,美国通过“脱实向虚”,稳居高端,控制了全球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另一方面,通过“长臂管理”,遏制其他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危及其领导地位。
这事实上固化了其他发达国家及其经济的从属地位。
在经济总量上不能超越美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不能危及美国公司,这就是美国所维持的“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也是其盟友不得不默认的规则和秩序。
虽然在理论上并未得以明确,但在客观上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市场形成了这样的规则:只有那些推动0-1技术和产品创新、0-1市场推广和拓展的国家、企业,才能为世界创造和贡献更多、更高价值,才有资格领导世界经济、市场和行业。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只有美国及其企业始终做到了这一点。
虽然很美式,但这个规则很重要,具有普遍性意义。
无论是过去或者未来,一个国家及其企业如果不能通过革命性创新引领市场,它既不可能获得市场的领导地位,也不可能再赢得全球市场的尊重。
高举高打在营销中的作用

高举高打在营销中的作用《高举高打在营销中的作用》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商业世界里,有一种营销策略叫做“高举高打”,这可太有意思啦!啥是“高举高打”呢?就好像咱们打篮球,有的人一上来就猛地跳起来,高高地把球往篮筐里扔,这气势,多牛啊!营销中的“高举高打”也是这样,一出手就是大动作,大场面,让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比如说,一家新的手机品牌上市啦。
如果它选择高举高打,会怎么做呢?它可能会在最繁华的商业街上,租下超级大的广告牌,上面印着最新款手机的炫酷照片,写着让人热血沸腾的广告语,“超越想象,颠覆未来”,哇塞,这多吸引人呐!它还可能会请来超级大牌的明星来代言,让明星拿着手机,告诉你这手机有多棒!这就像是在战场上,先放出了最响亮的一炮,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难道不是吗?再想想那些新开的餐厅。
要是它们用高举高打的策略,那可能一开业就举办超级豪华的开业典礼,又是舞龙舞狮,又是精彩表演。
还会请好多美食博主来品尝,然后在网上到处宣传,说这里的菜是“人间美味,一口难忘”。
这难道不会让你好奇得不行,想要赶紧去尝尝吗?我有个同学叫小明,他家开了个服装店。
一开始,生意不怎么样。
后来,他爸爸决定来个高举高打。
他们在电视台打广告,还搞了个大型的时装秀,请了好多模特来展示衣服。
结果怎么样?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小明跟我说的时候,那脸上的得意劲儿,就好像他家变成了世界首富似的!还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新的饮料品牌。
它一出来,就在各大超市搞促销活动,买一送一,还送漂亮的杯子。
广告也打得满天飞,说这饮料是“清凉解渴的神器”。
我当时就想,真有这么厉害?后来忍不住买了一瓶尝尝,嘿,还真不错!你看,高举高打在营销中是不是特别厉害?它就像一阵狂风,一下子就能把你的注意力卷走;又像一道强光,让你没办法不注意到它。
不过,高举高打也不是随便就能成功的。
这得花好多钱啊,要是效果不好,那可就亏大啦!就像你考试前拼命复习,结果考得还不如不复习的同学,那得多伤心呐!而且,如果产品本身质量不行,就算一开始吸引了人,后来大家发现不好,那也不会再买啦,这不就像建房子地基没打好,房子迟早要塌吗?所以啊,高举高打是一把双刃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举高打加中国式营销
2010年04月30日 18:05 来源:《管理学家》【字体:大中小】网友评论
国际化是诸多有“梦想”的企业家的必然之路。
然而,从国家品脾、产业品牌到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韬光养晦、日积月累。
一个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注定不是企业赚钱的手段,而是企业家的梦想。
个人觉得李全球的困惑至少是有两点。
首先,中国的企业“走出去”自然已不是新鲜事,2005年的数据就显示我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已达到近520亿美元,有三万多家非金融类企业走出了国门。
但是,转移过剩生产能力、规避贸易摩擦、获取海外资源和技术以及为突破国内市场限制是这些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
“打造国际品牌”这句话并不是很多企业能够大方地喊出来,而且也鲜有企业能够做到。
被认为国际化成功的海尔,品牌价值仍然不及可口可乐的1/10。
倒是有不少企业跨国并购是看中了对方的品牌。
尤其是在服装这个行当里,我们谈起著名的国际品牌,CHANEL,Dior,Versace这些品牌要么来自浪漫之都巴黎,要么来自时尚之都米兰。
中国企业在制造方面的能力虽然逐渐为世界认可,但是对服装这个兼具艺术、文化与技术创新的行业,在品牌的力量方面还远处于弱势。
因此谈打造国际服装品牌,底气几何?
其次,战略规划的基础是战略资源分析。
从案例中李全球在会议上的发言可以看到,其对公司在应对国际化战略的资源能力尤其是人力资源进行了着重部署。
可以想象,企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就达到销售数十亿元成为国内服装市场的领导者,这种飞快发展的、以销售为导向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文化塑造方面必定存在短板。
国际化的道路需要有一个人才产出机制,为海外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人才。
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资本往往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欧美的渠道模式跟中国大不相同,开店成本高,刚进入市场时,品牌尚未树立,采用加盟连锁分散资本压力也比较难以实现,一个民营企业没有上市,融资的渠道和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出师未捷身先死”也是有可能的。
再来为李全球的国际化道路支招儿。
首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十年发展到数十亿元销售的企业难免成长得有些粗放。
出去打仗可以,但是先抓紧把内功练好。
我们看到的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成功的例子,从可口可乐到麦当劳,成功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但最基本的是其高质量生产及精细化管理的一贯性。
因此,我们奉劝李全球要把先进的(当然首要是最适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引入企业,尤其是信息化管理手段,让企业这部汽车跨上国际化的道路之前,把动力系统、燃油系统等调教好,这样才能发挥最强的功率。
其次,定位宜选择高举高打。
案例中咨询公司的建议是“5年内做到二线品脾的位置,定价500~50000元区间”,个人认为该区间过大,容易造成目标市场的分散,一个刚进入国际市场的公司很难在跨度如此大的市场上全线作战。
不过李全球给出的品牌定位很有道理:中国特色、民族特色、以服务品牌制胜。
个人认为要以量身定做、优质裁缝技能、优质面料、优质服务为品牌特色。
而这样的品牌定位注定要走高端路线。
再次,应该采用“中国式营销”的策略,一上马就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全都拿下,恐怕不可行,而应采取“集中兵力,分而食之”的策略,可以先“攻占”一个城、一个州、一个国家,若同时进入欧美多个国家,恐人力物力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