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足月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表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和联系电话是不需要在这篇文章中提及的,应删除。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的方法(NBNA)是通过检查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和被动肌张力来评估其神经系统的成熟度。
行为能力部分包括6项检查项目,用于评估新生儿对外界环境和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
第一项检查项目是对光的惯形成。
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的次数。
最多照射12次,每次照射的时间不超过10秒。
如果新生儿对照射反应减弱甚至消失,则得分为微-10次;如果新生儿对照射反应开始,则得分为1分;如果新生儿对照射反应开始且反应次数少于等于6次,则得分为2分。
第二项检查项目是对格格声的惯形成。
在睡眠状态下,距离新生儿25-28cm处,短暂而响亮地摇动格格声盒,最多重复12次。
观察新生儿对格格声的反应次数和记录反应开始的时间。
评分标准同第一项。
第三项检查项目是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
在安静觉醒状态下,用柔和的声音重复发出格格声,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
检查者手持格格声盒在新生儿视野外(约10cm 处)轻轻地给予刺激。
评分标准同第一项。
第四项检查项目是生物性视、听定向反应。
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面对面地与新生儿相距20cm,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
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cm,观察新生儿对红球的反应。
评分标准同第一项。
第五项检查项目是非生物视定向能力。
检查者面对面地与新生儿相距20cm,手持红球,观察新生儿对红球的反应。
评分标准同第一项。
第六项检查项目是安慰。
评估哭闹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
分为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哭吵停止非常困难和较容易停止哭闹三个等级。
被动肌张力部分包括4项检查项目,必须在觉醒状态下检查,受检新生儿应处在正中位,以免引出不对称的错误检查结果。
第七项检查项目是围巾征。
检查者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其保持正中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doc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NBNA)及操作指导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1.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消失的照射次数。
1)≥11次2)7~10次3)≤6次2.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新生儿处于睡眠状态,距其15~20厘米处,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红塑料盒,最多重复12次。
1)≥11次2)7~10次3)≤6次3.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线外(约10厘米处)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
1)头和眼睛不能转向格格声2)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3)转向格格声≥60°4.生物性视和听定向反应(对说话的人脸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厘米,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向左右两侧移动,移动时连续发声,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
1)头和眼睛不能转向说话声2)转向说话声,但转动<60°3)转向说话声≥60°5.非生物性视定向反应(对红球的反应):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厘米。
1)≥11次2)7~10次3)≤6次6.安慰:是指哭闹的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
1)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即使抱在怀里也无济于事2)哭闹停止非常困难3)安慰后较易停止哭闹7.围巾征: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其保持正中位,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
1)上肢环绕颈部2)新生儿肘部略过中线3)肘部未达中线8.前臂弹回:只有新生儿双上肢呈屈曲姿势时才能进行,检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儿双上肢,然后松开使其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的速度。
1)无弹回2)弹回速度慢,>3秒钟3)双上肢弹回活跃,≤3秒钟,并能重复进行9.下肢弹回:只有当髋关节呈屈曲位时才能检查,新生儿仰卧,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使之尽量伸展,然后松开,观察弹回的速度。
(完整版)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表1

头或眼转动<60°
同上
同上
困难
≤6次
≤6次
头或眼转动≥60°
同上
同上
容易或自动
被
动
肌
张
力
7、围巾征
8、前臂弹回
9、蝈窝角
10、下肢弹回
环绕颈部
无
>110°
无
肘略过中线
慢、弱>3秒
90—100°
慢、弱>3秒
肘未到中线
活跃可重复≤3秒
≤90°
活跃可重复≤3秒
主
动
肌
张
力
11、颈屈伸肌主动
收缩(头竖立)
万 载 县 妇 幼 保 健 院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表
姓名性别孕周分娩方式出生时间
出生体重_____ ___父/母姓名父/母职业文化程度
测评项目
评分标准
评分
日龄(天)
行
为
能
力
1、对光习惯形成
2、对声音习惯形成
3、对格格声反应
4、对说话的脸反应
5、对红球反应
6、安慰
≥11次
≥11次
头眼不转动
同上
同上
不能
7-10次
12、手握持
13、牵拉反应
14、支持反应直立位
缺或异常
无
无
无
困难、有
弱
提起部分身体
不完全,短暂
好,头竖立1-2秒以上
好,可重复
提起全部身体
有力,支持全部身体
原
始
反
射
15、踏步或放置
16、拥抱反射
17、吸吮反射
无
无
无
引出困难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表

同上
困难
6
≤6
头或眼转动≥60⁰
同上
同上
容易或自动
被动
肌
张
力
7.围巾征
8.前臂弹回
9.腘窝角
10.下肢弹回
觉醒
同上
同上
同上
环绕颈部
无
>110⁰
无
肘略过中线
慢、弱
90⁰~110⁰
慢、弱
肘未到中线
活跃,可重复
≤90⁰
活跃,可重复
主动
肌
张
力
11.颈屈,伸肌主动收缩(头竖立)
12.手握持
13.牵拉反应
14.支持反应直立位
缺或过多
嗜睡
微弱,缺,过多
略减少或增多
正常
正常
正常
总分
评价结果
检查者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表
母亲姓名儿童姓名性别孕周周出生体重克编号
项目
检查状态
评分
日龄(天)
0
1
2
天
天
天
天
行
为
能
力
1.对光习惯形成
2.对声音习惯形成
3.对格格声反应
4对说话的脸反应
5.对红球反应
6.安慰
睡眠
睡眠
安静觉醒
同上
同上
哭
≥11
≥11
头眼不转动
同上
同上
不能
7~10
7~10
眼转动头<60⁰
觉醒
同上
同上
同上
缺或异常
无
无
无
困难,有
弱
提起部分身体
不完全、短暂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表

觉醒
同上 同上 同上
原 15.踏步或放置 始 16.拥抱反射
同上 同上
反 17.吸吮反射
同上
射
一 18.觉醒度 般 19.哭
觉醒 哭
估 20.活动度
觉醒
价
评分
0 ≥11 ≥11 头眼不转动 同上 同上 不能 环绕颈部 无 >110º 无
缺或异常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昏迷 无 缺或过多
评分
1
7-10 7-10 眼或头转动≤30º 同上 同上 困难 肘略过中线 慢、弱 100-110º 慢、弱
好,可重复
22
好,完全
22
好,和吞咽同步 2 2
嗜睡 微弱、尖、过多 略减少或增多
正常 正常 正常
22 22 2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 39
项目
检查时
状态
行 1.对光习惯形成
睡眠
为 2.对声音习惯形成
睡眠
能 3.对格格声反应 力 4.对说话的脸反应
安静觉醒 同上
5.对红球反应
同上
6.安慰
哭
被 7.围巾征 动 8.前臂弹回 肌 9.腘窝角
觉醒 同上 同上
张 10.下肢弹回
同上
力
主 11.颈屈、伸肌 动 主动收缩(头竖立) 肌 12.手握持 张 13.牵拉反应 力 14.支持反应直立位
2
≤6 ≤6 头或眼转动≥60º 同上 同上 容易或自动 肘未过中线 活跃,可重复 ≤90º 活跃,可重复
日龄 3天 天 天
22 22 12 12 12 22
22 22 01 22
困难
弱 提起部分身体 不完全、短暂
引出困难 弱、不完全
足月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表

好、可重复
提起全部身体
有力,支持全部身体
原始反射
⒖踏步或放置
⒗拥抱反射
⒘吸吮反射
同上
同上
同上
无
无
无
引出困难
弱、不完全
弱
好,可重复
好,完全
好,和吞咽同步
一般估价
⒙觉醒度
⒚哭
⒛活动度
觉醒
哭
觉醒
昏迷
无
缺或过多
嗜睡
微弱,尖,过多
略减少或增多
正常
正常
正常
*需记录确切时间(秒)总分
评价————————检查者————————
足月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表
父或母姓名————————住址——————————————————电话——————————
姓名——————性别————孕周————出生体重————g首次检查日期—————
病历号—————父母职业———————经济收入:平均每人———————
文化程度:小学、中专中学、大专大学
பைடு நூலகம்项目
⒎围由征
⒏前臂弹回⒐窝角*
⒑下肢弹回*
觉醒
同上
同上
同上
环绕颈部
无
>110°
无
肘略过中线
慢、弱>3秒
90-110°
慢、弱>3秒
肘未到中线
活跃,可重复≤3秒
≤90°
活跃,可重复≤3秒
主动肌张力
⒒颈屈、伸肌主动收缩
⒓手握持
⒔牵拉反应
⒕支持反应直立位
觉醒
同上
同上
同上
缺或异常
无
无
无
困难、有
弱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20项

4.腘窝角
新生儿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下肢呈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检查者举起新生儿小腿,测量腘窝的角度。
0分:>110度
1分:90-110度
2分:≤90度
主动肌张力
1.头竖立反应:检查新生儿颈屈、伸肌主动肌张力。
检查者双手握住拉新生儿双上臂,以适当的速度拉新生儿从仰卧位到坐位,此时新生儿试图抬起头,在坐直位时,头一般能竖立1-2秒。记录坐直位时抬头的秒数。
1.新生儿行为能力(6项)
2.被动肢张力(4项)
3.主动肌张力(4项)
4.原始反射(3项)
5.一般估价(3项)
新生儿行为能力
1.对光刺激减弱:
在睡眠状态下进行,新生儿对手电筒短暂照射眼睛,产生不愉快反应后,重复光刺激有反应减弱的能力。
拿手电筒光扫射新生儿两眼各一秒,观察新生儿反应。第一次反应终止5秒后,重复刺激。连续两次反应减弱后停止测试。如不减弱,连续照射最多12次。
观察和记录反应减弱甚至消失的连续两次的前一次的次数
0分≧11次
1分7-11次
2分≦6次
2.对格格声刺激减弱:
在睡眠状态下进行,距新生儿10-15厘米处,响亮的垂直摇动格格声盒3次1秒的速率,新生儿可产生惊跳、用力眨眼和呼吸改变的反应。反应停止5秒,重复。连续两次反应减弱即停止测试。如不减弱,最多刺激12次。
0分:无踏步和放置反应
1分:踏一步或有一次放置反应
2分:踏两步以上或在同足有两次放置反应或两足各有一次放置反应。
2.拥抱反射
新生儿呈仰卧位,检查者拉新生儿双手上提,使新生儿颈部离开检查桌2-3cm,便新生儿头仍后垂在桌面上,检查者突然放开新生儿双手,使其恢复仰卧位。新生儿表现为双上肢向两侧伸展,手张开,然后屈曲上肢,状似拥抱。
(完整版)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表

7.围巾征
环绕颈部
越过中线
未达中线
8.前臂弹回
无
弱
活跃,可重复
9.胭窝角
﹥110º
100-110º
≤90º
10.下肢弹回
无
弱
活跃,可重复
主动肌张力
11.头竖立
困难
有
≥1-2秒
12.手握持
无
弱
好
13.牵拉反应
无
部分提起
全部提起
14.支持反应
无
短暂
有力
原始反射
15.踏步或放置
无
引出困难
好
16.拥抱反射
无
不完全
完全
17.吸吮反射
无
弱
好
一般评估
18.觉醒度
昏迷
嗜睡
正常
19.哭
无
弱,尖
正常
20.活动度
缺或过多
略少或多
正常
总分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表
项目
评分
日龄(天)
0
1
2
3
7
14
28
行
为
能
力
1.对光习惯形成Biblioteka 睡眠)≥11次7~10次
≦6次
2.对声习惯形成(睡眠)
≥11次
7~10次
≦6次
3.对格格声反应
头眼不转
<60º
≥60º
4.对说话的脸反应
头眼不转
<60º
≥60º
5.对红球反应
头眼不转
<60º
≥60º
6.安慰
不能
困难
容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安慰
睡眠
睡眠
安静觉醒
同上
同上
哭
≥11
≥11
头眼不转动
同上
同上
不能
7—10
7—10
眼或头转动>60°
同上
同上
困难
≤6
≤6
头或眼转动≥60°
同上
同上
容易或自动
被动肌张力
7、围巾征
8、前臂弹回
9、腘窝角
10、下肢弹回
觉醒
同上
同上
同上
环绕颈部
无
>110°
无
肘略过中线
慢、弱>3秒
90—100°
16、拥抱反射
17、吸吮反射
同上
同上
同上
无
无
无
引出困难
弱、不完全
弱
好,可重复
好,完全
好,和吞咽同步
一般估价
18、觉醒度
19、哭
20、活动度
觉醒
哭
觉醒
昏迷
无
缺货过多
嗜睡
微弱,尖,过多
略减少或增多
正常
正常
正常
*需记录确切时间(秒)总分:
评价
慢、弱>3秒
肘未到中线
活跃,可重复≤3秒
≤90°
活跃,可重复≤3秒
主动肌张力
11、颈屈、伸肌
主动收缩(头竖立)
12、手握持
13、牵拉反应
14、支持反应直立位
觉醒
同上
同上
同上
缺或异常
无
无
无困难、有弱提部分身体不完全,短暂好、头竖立
1—2秒以上
好,可重复
提起全部身体
有力,支持全部身体
原始反射
15、踏步或放置
附表5—1.足月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表
编号:
父或母姓名住址电话
姓名性别孕周出生体重g首次检查日期
病历号父母职业经济收入:平均每人
文化程度:小学、中专、中学、大专、大学
项目
检查时状态
评分
日龄(天)
0
1
2
2—3
5—7
12—16
26—28
行为能力
1、对光习惯形成
2、对声音习惯形成
3、对格格声反映
4、对说话的脸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