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养生简易招式

合集下载

太极养生八法

太极养生八法

太极养生八法太极拳运动以其悠久的中庸思想文化为基础,融合宁静修身的心理精神追求,在中轻度的运动锻炼中逐步达到豁达的平和心境,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延缓心血管系统的衰竭,从而起到健身养生的作用。

下面就是店铺整理的:太极养生八法。

供您阅读!太极养生八法第一法:忌凉法前辈师长们说:“热成功,凉看病”。

武功练习之后,全身出汗,自然发热,此为正常必然的现象。

而停动之后,切忌受凉。

热身突然受凉,身体生病。

练铁沙掌、铁臂功等硬功的人,停功后一小时内不可遇凉水、摸凉处(手掌不可碰冷水、石头、铁管等一切凉物),否则功夫退尽而成疾病。

所以练功人首先忌凉而知保暖才行。

太极养生八法第二法:解疲法练功之后,身体若出现疲累现象,用打拍身体穴位方法可以解除。

一是拍打双肩井穴。

右手掌拍打左肩井穴,左手掌拍打右肩井穴,双手交叉同时进行,各三十六下;二是砍打足三里穴。

双掌以掌根部同时砍打双腿三里穴三十六下;三是拍打足心涌泉穴。

右手掌拍打左足心三十六次,左手掌拍打右足心三十六次。

以上三法行持后,全身轻松,既解去一身疲累,又可健康长寿。

太极养生八法第三法:保肾法习武练功,以保肾壮阳为主,以长寿延年为目的。

壮阳保肾方法是多种的,现讲两种方法如下。

一是洗足法:每天练功后或睡前,用热水洗脚泡足十分钟左右, 然后用剑指点揉足心三十六次。

左手指点揉右足涌泉穴,右点左同样。

二是搓肾俞穴。

此穴在腰眼部位。

面对南站立,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左右开步,全身放松。

双手掌五指合拢,抵向腰后,掌心对外,手背向内。

用双手合谷穴突出部上下搓两侧肾俞穴各八十一次,一上一下为一次。

天天坚持以上三法,即可治愈肾虚病,有壮阳之奇效。

太极养生八法第四法:排毒法习武人日久身体内会积些毒素、毒气与浊气,应及时排出体外,以达到排浊留清、身心健康之目的。

其法是:每天练功之后,应静坐下来,面对正南,全身放松,高度入静,双腿盘坐,左腿在外,右腿在里。

双手放在双膝上,手心向下,双目微闭,舌抵上腭,呼吸自然,排除杂念,静坐十分钟左右,三十分钟更好。

24式养生太极拳口令

24式养生太极拳口令

24式养生太极拳口令养生,从身体健康与长寿的愿望出发,集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人与天、人与人、人与自然等一系列复杂关系的平衡中探索与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24式养生太极拳也是养生健身的好拳法,那么口令怎么怎么说呢,不妨和店铺一起来了解下24式简化太极拳口令词,欢迎大家的阅读!24式简化太极拳口令词第一组一、起式1、两脚开立,与肩同宽;2、两臂前举3、沉胯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1、悬胯揽掌,抱球收脚2、转身上步3、弓步分手;4、坐腿撇脚转身5、抱球收脚6、转身上步7、弓步分手;8、坐腿撇脚转身9、抱球收脚 10、转身上步 11、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1、跟步抱球2、坐腿转腰3、虚步分手亮掌,左脚点地。

第二组四、左右搂膝拗步1、右臂前摆,两手交叉;2、转体摆臂收脚3、屈臂上步4、弓步搂推5、坐腿转身撇脚6、摆臂收脚7、屈臂上步8、弓步搂推,眼看前手;9、坐腿转身撇脚10、摆臂收脚11、屈臂上步 12、弓步搂推掌。

五、手挥琵琶1、跟步按掌2、坐腿引手3虚步合手,脚跟落地。

第三组六、左右倒卷肱1、转体撒手翻掌2、退步屈臂到耳旁3、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4、转体撒手翻掌5、退步屈臂到耳旁6、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7、转体撒手翻掌8、退步屈臂到耳旁9、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10、转体撒手翻掌11、退步屈臂到耳旁12、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

七、左揽雀尾1、转体展臂2、收脚抱球3、转体上步4、弓步前捧5、转体旋臂6、后坐下捋7、转身后捋8、转体搭手9、弓步前挤 10、弓步平分掌 11、后坐引手 12、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1、转腰坐胯,扣脚捋带2、收脚抱球3、转体上步4、弓步前捧5、转体旋臂6、后坐下捋7、转身后捋8、转体搭手9、弓步前挤 10、弓步平分掌 11、后坐引手 12、弓步前按。

第四组九、单鞭1、坐腿转身扣脚左云手2、右云手、勾手、收脚3、转身上步4、弓步推掌。

十、云手1、坐腿转身,勾手松开2、左云翻掌并步3、右云翻掌开步4、左云翻掌并步5、右云翻掌开步6、左云翻掌并步。

太极内功养生25个简易方法

太极内功养生25个简易方法
十一、调理颈肌:先以十指交叉后放于后颈部,以掌根夹住颈部肌肉,向上提拉36次,再以双手十指掐住后颈部两条大筋(斜方肌),从上而下依次掐捏36次。
十二、赤龙搅海:以舌头在口中先由左向右搅动36次,再反方向搅36次,口中产生之唾液,称之为"金律玉液",分三口(意念分别代表精、气、神)缓缓咽入腹中,谓之"玉液还丹"。常习之对咽炎、口腔溃疡、口中异味有独到疗效。
十九、升清降浊:双手交叠置于下丹田关元穴处,指尖向下,然后双腿缓缓下蹲,同时双手向下分别经两侧大腿沿膝盖、小腿至脚踝,意念将周身之浊气通过手的导引从脚心涌泉穴入地化为乌有,而后双手再按原路线上行返回下丹田,意念将大地里的精华之气上引入全身。连做9次。
二十、屈指强心:小指伸出,其余四指握拢,然后小指向里用力勾出81次。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小指乃手少阴心经循行之末端,故而常做此功有循经强心之效。另外,以一手拇指按压点揉另一手内关穴(腕横纹上二寸)81次,换手亦然,同具强心之效。
二十三、指点会阴:仰卧位,先以右手点穴指快速点按会阴穴(阴囊与肛门连线之中点)81次,再按顺逆时针各旋转81次,换左手亦然。
二十四、掌搓双肾:双手快速搓热之后,以掌心贴住双肾区旋转搓擦36次。
二十五、拉捏双耳:中医学理论认为耳朵就像一个倒置的婴儿,是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微缩点",所以用双手反复拉捏整个耳部,有调理周身之功效。练习太极内功养生法,我的体会是,不一定天天按次序都做一遍,可根据自身情况择其要者而行之。另外,要遵循太极拳的松、静、自然三要素,以意念、动作、呼吸三者有机结合,如此,方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十三、鼓漱吞津:闭口鼓颊,如口含清水,而后如漱口状鼓动双颊36次,口中产生之津液分三口缓咽入丹田。
十四、叩齿固肾:口轻闭,前后牙齿各上下叩击36次。另外,小便时咬前牙,大便时咬后牙,均闭口勿言。祖国医学认为,齿为肾之余,故日日叩齿,可收肾坚齿固之功效。

36式养生太极拳的招式

36式养生太极拳的招式

36式养生太极拳的招式太极拳是目前练习人群最多,普及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太极拳路之一。

而36式养生太极拳又是其中的佼佼者,那么,36式养生太极拳的招式有哪些呢?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36式养生太极拳的招式36式养生太极拳招式:起势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

眼平看前方。

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

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

眼平看前方。

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36式养生太极拳招式:左右野马分鬃1、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

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

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

眼看右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

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

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眼看左手。

3、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

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

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

眼看左手。

4、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

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

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眼看右手。

36式养生太极拳招式:白鹤亮翅1、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

眼看左手。

太极养生功帮你强身健体

太极养生功帮你强身健体

太极养生功帮你强身健体太极养生功帮你强身健体1、野马分鬃初式成右半马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抱球。

左脚蹬,右脚弓,右手向右上侧掤出去,左手往左下侧松开。

转为左半马步,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抱球。

右脚蹬,左脚弓,左手向左上侧掤出去,右手往右下侧松开。

左式、右式各练18遍。

2、拳搓腰眼身体自然站立,两脚相距同肩宽。

两手握拳,拳背轻轻贴在左右腰眼处。

身体稍微下蹲地上下抖动,让拳背自然搓揉腰眼。

练36遍。

3、捧球托上身体自然站立,两脚相距同肩宽。

身体下蹲,两手在下抱球。

两脚蹬地而起,两手捧球上托到胸前,掌心向上。

身体再次下蹲,掌心翻转向下下落。

身体蹲到合适高度,掌心翻转向上在下抱球。

练18遍。

4、沉提借力初式成左丁虚步,八分重心在右实脚,两分重心在左虚脚,心静体松地站桩1~2分钟。

左脚由虚变实下落,脚底贴地,左手往下落;右脚由实变虚提起,脚尖点地,右手往上举,转为右丁虚步,心静体松地站桩1~2分钟。

右脚由虚变实下落,脚底贴地,右手往下落;左脚由实变虚提起,脚尖点地,左手往上举。

左式、右式各练18遍。

5、狮子摇头马步站立,两手分别在左右的软肋部位,松腰往右下、左上旋转,放松颈部,向右调头。

转为松腰往左下、右上旋转,放松颈部,向左调头。

左式、右式各练8遍。

6、开阔胸怀初式成右半马步,左手在外、右手在内,两手交叉于腹前。

左脚蹬,右脚弓,两手分别向左前方、右前方挥出去。

转为左半马步,右手在外、左手在内,两手交叉于腹前。

右脚蹬,左脚弓,两手分别向左前方、右前方挥出去。

左式、右式各练18遍。

7、大雁飞翔身体自然站立,两脚相距同肩宽。

身体下蹲。

两脚蹬起,两手分别往上抬到与肩平,掌心向下。

滚动手臂,翻转掌心向上,两手慢慢往头顶上方相合。

松腕,手指下垂,两臂屈肘放松下落,身体下蹲。

练18遍。

8、饿虎扑食身体自然站立,两脚相距宽于肩。

弯腰,两膝微屈,两手向裆下后面甩去;起身伸腰,两手往上交叉于胸前之后向左右两边分开,两手握拳向下变掌撒开手指,马步下蹲。

永年太极十三养生功动作要领

永年太极十三养生功动作要领

永年太极十三养生功动作要领
十三养生功动作要领
慢吸。

旋转手臂向上向前,两手向两侧伸直,掌心朝前,慢呼。

要领:1、三吸三呼,两短一长;2、旋臂翻掌,松肩、沉肘时,手掌保持原来高度。

五、鸳鸯戏水(向前向后各10次)
动作:左(右)弓步。

一是两掌斜向对,掌心斜向上,作棚状。

后坐,撤肘,转臂翻掌,圆弧形打开到腰;前弓,转小臂翻掌,两掌斜相对棚出。

二是掌心斜向下,后坐,撤肘,转臂翻掌,掌心斜向上;前弓,转小臂翻掌,掌心斜向下。

要领:开胯圆档,膝盖与脚尖始终对齐。

六、天女散花(三次)
动作:两掌手指交叉于胸前。

翻掌向上,拔腰提气抬脚跟,下巴抬高,眼看高处,吸气;落脚跟,松身手,如绵松软忽地下坠,下盘不动,呼气。

要领:往下松时下盘下蹲,上身随意放松,两臂下垂,眼看前方。

七、左右车轮(左右各10次)
动作:左(右)弓步,一手叉腰。

手臂伸直,掌心向上,由前向后,贴耳划圈。

要领:1、锁胯,身正不动;2、手臂直,不能弯;3、手臂划到耳边时转小臂。

八、风卷杨柳(左右各10次)
动作:马步锁胯,左右转腰,甩手臂,手臂转到身后变拳。

要领:1、腰胯分离;2、全身放松;3、前手掌拍脾、肝区,后手拳。

太极气功养生操

太极气功养生操

太极气功养生操:第一式阴平阳和两臂缓缓由体侧抬起,臂手相随,腕部松平,掌心向下,指尖微垂,大拇指微张,虎口呈圆形,其余手指自然分开,掌心内含,抬手过程中松肩松肘,同时以鼻细细吸气。

两臂持续上抬,抬至与肩同高呈水平状,保持沉肩状态。

以大拇指牵领,两臂外旋,翻转掌心向上,双手间如托两球,同时以鼻缓缓呼气,旋臂过程中手指微微外张,双臂保持自然微屈,勿耸肩。

两侧向上捧合,掌心相对,手指向上,双手间如抱球,目视前上方,举臂时细细吸气,意念以掌心承接天宇之气。

双掌捧合至头顶上方时,两臂成圆形,以两掌心劳宫穴罩对百会穴,略停片刻,缓缓呼气,意想将天宇之气灌入百会。

轻轻吸气,两掌经面前沿身体中线下按,掌心向下,掌指朝内相对,如按球在水中,将气领入下丹田。

按掌同时缓缓呼气。

两掌下按至小腹前时,两臂外旋,翻轩掌心向内,变掌指朝下,两臂自然回收体侧,手行过程中,意念随之游走。

按上面过程反复做3遍。

两臂向体前抬起,掌心向下,上抬过程中两臂保持平行,略宽于肩,起臂同时缓缓吸气,体会双掌与大地之间的气感。

臂抬与肩平,两臂呈自然弧形,腕部松平,目视前方。

两掌缓缓下按至脐部,如将球按入水中,身体随之慢慢下蹲,同时缓缓呼气,保持上体正直。

掌按至胯旁时,身体停止下蹲,此时掌指依然朝前,圆裆、松胯。

身体向上直起,带动两臂上抬,如前起按3遍,收手站立如预备式。

要领:1起掌时勿耸肩;2向下落掌与呼吸相协调。

原理:此式中含三个桩法,以动入静,以静生动。

掌心向下为阴掌,采大地之气;掌心向上为阳掌,接天宇之气。

以气贯百会,并且由上而下捋顺内息。

掌对大地上下合运,起到阴升阳降,阴阳既济的作用。

第二式怀抱日月两掌心斜向内,由体前缓缓上抬,双臂呈圆形如抱球,注意勿耸肩翻肘,双臂上抬时轻轻吸气。

手臂抬至胸齐呈水平状,两虎口相对,双臂呈弧形,目光内涵。

保持此状态静立片刻,自然呼吸。

两臂缓缓外开,尽量向外。

向后自然扩展,随开臂而开胸、开肩,同时缓缓吸气。

养生太极剑的招式大全

养生太极剑的招式大全

养生太极剑的招式大全1、预备势两脚并拢,脚尖朝前。

畅胸舒背。

身体直立,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右手成掌,手心朝里。

左手持剑,手心朝后。

剑身竖直贴靠在左臂后侧,剑尖朝上。

眼看前方。

要点:头颈自然直角,下颌发微收,上体维持自然正直,不容笑著、收腹。

两肩臂必须自然松沉,剑刃不容跌破身体,精神必须分散,体温自然。

2、起势①身体正直,左脚跟、脚尖依次提出诉讼稍距地面向左横贯半步,落下脚尖、脚跟,战略重点迁于两腿间变成开户,两脚距离与肩同阔,脚尖朝前。

两臂自然足下身体两侧,右手花刺剑指。

左手抱持剑,剑尖向上,剑身直角。

眼见前方。

要点:上体要自然,不要故意挺胸、收腹。

剑身在左臂后不要触及身体。

两肩自然松沉。

②捏不停,两臂缓缓向前平举,低与肩平,手心均向上。

眼。

平视前方。

要点:两臂上举时,不要用力,两手宽度不超过两肩。

剑身在左臂下要平,剑尖不可下垂。

③上体微右转,身体战略重点迁于右腿,屈膝下躺,左脚提出诉讼位正右脚内侧,脚尖点地。

同时右手剑指行踪外旋向右、向前上划弧于身体右前方同耳高,手心朝左后方。

左手抱持剑向右划出弧屈臂于右胸前,剑在左臂下方,剑尖微斜向上。

眼见右手。

要点:右臂划弧时,要边划手心边翻向上。

身体重心在右腿。

④上体稳步左转,身体战略重点仍在右腿上,左腿向左侧前方迈进,脚跟着地。

左手抱持剑向左下方依偎至左腿前上方,剑立于左臂后,剑尖横向上,右手剑指蒙肘划弧于耳旁,手心朝前下方。

眼见左手方向。

要点:向右迈出时必须虚实分明,转体、迈步和两臂动作要协调一致。

⑤上体稳步向左转,左脚勤奋变成左弓步,左手抱持剑向左屈臂于左胯旁,剑立于左臂后,剑尖向上。

同时右手剑指随体转为前表示,低与眼平。

眼向前看看右手剑指。

要点:成弓步时上体要舒松正直,敛臀沉胯,勿前倾。

⑥左臂伸直剑柄向右前臂上方穿出来,右手剑指外旋,手心向上,同时右腿提出诉讼向前横落,脚尖外竖钩,两腿交叉,战略重点在左腿。

眼视右手。

要点:左手向前穿,右手剑指外旋和右腿上步要协调一致,右腿向前横落,脚尖外撇⑦左手抱持剑稳步向前穿出来,右剑指慢慢行踪撤到右后方,手心仍向上,两臂前后进行,身体右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养生简易招式
—孟亮根据陈氏太极第19代传人芦春2014/08/30、31、09/01在央视10套
《健康之路》讲演的《太极传人的养生经》整理编撰
太极是儒、释、道思想精髓的综合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太极养生的目的与作用:养气生精,按摩脏腑,疏通经络,打通任督,调节三焦,互补培元。

太极要领:欲前先后,欲左先右,左顾右盼,前顾后盼,守中待中,柔中蓄力。

第一式无极桩
【动作分解】两脚与肩同宽,上肢微微前倾,含胸、拔背、提肛,放松双肩,两膝微曲,让气自然下垂,舌抵上颌,眼睛平视,意守丹田。

把气调匀,呼吸平稳。

【理论功效】长期锻炼无极桩能缓解脊柱、背部疼痛。

【提示】生气时、大饥大饱、打雷时不宜练习无极桩。

练习时意念集中,每天15-20分钟即可。

第二式揉腹顺气
【动作分解】先站桩5-10分钟,起势三遍:两手慢慢上翻,
似手托大气球往上,再慢慢往下灌,至腹部停住。

双手以肚脐为圆心顺时针转圈,先是越转越大,转九圈;按住腹部站桩1分钟,双手以肚脐为圆心顺时针转圈,越转越小,转九圈。

站桩10分钟,再作逆时针旋转,同样先是越转越大,转九圈;按住腹部站桩1分钟,再是越转越小,转九圈。

站桩10分钟。

收功三遍,最后搓手搓脸揉耳梳发。

【理论功效】按摩脾胃胆肝;通润肠道,有助消化。

促进运化吸收。

第三式拾气保元
【动作分解】浅蹲马步,两手提至两肋,两手慢慢下伸,将至地面时双手抓气,抓气时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拢成虚拳,再往上提,边提边吸气,踮起足跟,同时收肛;提至腋下,吐气出声,双手下按。

连续三遍。

意守丹田,收功三遍。

【理论功效】对肺粘连、气喘、哮喘有很好的疗效。

【提示】初练马步固气保元功不宜时间过长。

踮足是固肾最有效的简易方法。

第四式提气归元
【动作分解】浅蹲马步,两手提到两肋,吸气然后呼气,两手从身体两侧向下行走,双手抓气,再松下来,身体直立,提肛、呼气。

再重复第二遍提脚跟、吐气。

反复六遍,最后
拢气收功。

【提示】太极拳动作结束时必须要收功。

第五式左右缠丝
【动作分解】双脚站立、两手放松下垂、两腿微屈、右手掌指成嘬,螺旋缠绕上抬至胸前,手指向上、手臂内旋、经过腋下,一路旋缠,收回右手,曲于腰间。

换左手,做镜相动作。

双手交替共做六遍。

【理论功效】能增加肩肘的润滑,能修复受损关节。

初练者10次左右即可。

【提示】左右手臂缠丝动作符合运动规律,功效很大。

第六式双手开合
【动作分解】放松身体,起势三遍,两手下垂慢慢外翻至头顶,再慢慢往下,与肩平行,虎口朝上,慢慢开合。

开合中双手微屈,打开时身体稍微后仰,合拢时身体稍微前倾,似随风摆柳。

开合六或九遍。

拢气收功。

中丹采气,手至胸前平行处,向内拢气收功。

【理论功效】能打通和调理三焦。

上焦不通容易血压高、头晕、颈椎疼;中焦不通容易胃痛、胃胀、发脾气;下焦不通容易尿频、下肢无力和抽筋。

【提示】练功时出现沉、胀、麻、扎是练功的正常感觉。


极拳动作缓慢有利于增强气血的运化,因此容易出汗。

第七式日月旋转
【动作分解】全身放松,两手打开,外翻起势,慢慢往下降,第三遍时两手开合至于胸前,再两手合十搓热,贴于心肺,旋转按摩,匀长细慢,旋转六圈。

开胸顺气三遍,抖抖手后再开合、搓手、旋转按摩、顺气、收功。

【理论功效】有助于调理心肺、缓解心慌气短。

【提示】顺气法——双手贴胸,往腹捋下,反复数遍,气即沉下。

可短时间恢复元气、消除疲劳。

激动或紧张时,此法能当即平静情绪。

第八式拢气展翅
【动作分解】起势三遍,手提起来,手心朝上,往里收回至腋窝,再往腋下向后穿出,双手打开,似鸟飞状,展翅往前,再拉回来,手往后翘,收拢时手背向对。

一收一伸,配合呼吸,类似游泳。

开胸顺气、收功。

【理论功效】有助于疏肝理气。

第九式单臂云手
【动作分解】起势三遍,让身体放松,两脚与肩同宽,小马步,左手叉腰,右手做云手动作,似空中抚水,做至六遍,
换为另一只手。

时间可长可短。

【理论功效】能调理内脏,有助于养护关节。

第十式环形收缩
【动作分解】起势三遍,全身放松,气沉丹田,垮步,手似抱球往前送,再送回来,身体旋转,转至背后中线。

再反向做此动作。

做六次,拢气收功。

【理论功效】能打通督脉,疏通膀胱经。

第十一式带脉运行
【动作分解】两脚与肩同宽,两腿微虚,双手上翻,慢慢往上再慢慢往下,起势三遍。

运行至腰部时,左脚打开小弓步,双手捧球或按球(下意识的想象腰部有一汪温水,水面有个球,用手揉动球体)。

打开旋转幅度,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循环往复九遍。

再做右脚打开小弓,做镜相动作。

拢气收功,拢气至腹,搓手抹脸揉耳,手指梳头。

【理论功效】带脉类似腰带束在腰间,不通会导致全身经络受阻。

第十二式单腿升降
【动作分解】两脚与肩并宽,两腿微屈,目视前方,舌抵上膛,两手慢慢外翻,两手抬至心肺处,左手指掌抚压在右手
指掌上,慢慢从上往下摸右腿外侧,下行过脚趾尖,从内侧缓缓往上摸来,摸到心肺处,两手交换抚压,换摸左腿。

左右三遍后抚腹站桩一分钟,再从内侧往下摸至外侧,同样三遍。

拢气收功。

【理论功效】加强低头运动,锻炼脑部血管,调节膀胱经与腿筋;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疏通腿部经络。

尤其对老年腿脚开始不灵便的人较为有效。

二O一四年九月十一日成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