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案观察小结2篇

合集下载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总结(共16篇)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总结(共16篇)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总结第1篇情况摘述:陈ΧΧ是一个极有个性的孩子,记得有一次早上入园,他和奶奶发生了争执就吵着不上幼儿园,这样,爷孙俩就在幼儿园大门口扯来扯去,当园长出面要牵他入园时,他更是暴跳如雷不肯同意,当通知我下楼时,我看到的他死死地拽着奶奶的衣角,任凭大人怎样劝说都不予理睬,我使用了各种方法都不见效,看样貌这孩子的倔脾气上来了,怎样说都没用,无奈只好硬把他拽进了幼儿园。

到了班级当我问他为什么不愿来园时,他也说不上来,只是一味地点头。

成因分析:据对陈ΧΧ奶奶的了解得知陈ΧΧ从小在家性格就较任性,由于父母工作较忙,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奶奶带,所以许多事情老人家都采取一味娇宠的态度,造成陈ΧΧ唯我独霸的习惯,在家中就是旁若无人的样貌,自我想要做的事情必须要做到,早上不高兴来幼儿园就是因为奶奶让他喝完牛奶才上学,他就是不肯,甚至把整碗牛奶都打翻在地还怄气不上幼儿园。

教育策略:我将陈ΧΧ找来,耐心地从喝牛奶这件事说起,让他明白喝牛奶的好处,又让他说说自我家里的事情引申到家中的人,让他明白对家里的人一样也要尊重,他也表示以后都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了。

之后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我爱我家的活动,让幼儿经过多种途径来表现自我对家、家里人的喜爱,明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并让每位幼儿制订了一张表,用于登记每周让家人高兴的事情,经过几周的观察,陈ΧΧ没有再出现不来幼儿园的现象。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总结第2篇一、做好家长服务工作,与家长建立稳定的联系本学期正处于防疫的特殊时期,这给家长工作造成了一定难度。

因此,我们根据本学期现实情况及时调整了家长工作方法。

在与家长面对面机会减少的情况下,我们更加充分发挥了线上沟通的优势。

首先,老师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在群中及时向家长发布了需要配合的工作,协助孩子更快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一个向老师反馈信息的平台,建立了一个相互交换幼儿信息的稳定渠道。

然后,老师通过朋友圈的形式及时向家长分享了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游戏方方面面的表现和精彩瞬间,让家长放心。

幼儿个案观察小结2篇_幼儿教师月份小结

幼儿个案观察小结2篇_幼儿教师月份小结

幼儿个案观察小结2篇_幼儿教师月份小结幼儿个案观察小结1: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对该幼儿的发展情况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该幼儿叫小明,
是一个5岁的男孩。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小明在语言表达方面有较好的能力,能够流利地
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他也能够通过听故事和参与游戏活动来扩展自己的
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在社交方面,小明比较开朗活泼,愿意和其他幼儿一起玩耍。

他善于
与人沟通,乐于助人,能够与其他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认知方面,小明的观察力和记
忆力都较好,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新的概念和知识。

他对数字和图形也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小明是一个发展较好的幼儿,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

通过观察也发现了一些小明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方面。

在情绪管理方面,小明在面对一
些挫折和困难时,容易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情绪,如生气、焦虑等。

他需要学会更好地控制
自己的情绪,以及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动手能力方面,小明的动手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和发展。

他对一些手工制作活动不够感兴趣,往往是被动参与,缺乏主动性。

我们应该通
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动手环境和活动,激发他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注意力和集中力方面,小明的表现还不够稳定。

他在课堂上时常分心,无法全神贯注地听讲。

我们需要通过培养
他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帮助他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

根据对小明的观察,我认为他是一个发展较好的幼儿,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提升
的方面。

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相信小明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和能力。

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范文(通用6篇)

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范文(通用6篇)

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范文(通用6篇)【篇一】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幼儿观察记录:培养幼儿耐心的学习习惯观察幼儿对象:刘某某某性别:男观察时间:20某某.02.2观察环境:教室中三班观察目的:培养刘某某某耐心的学习习惯观察记录:刚开始学写数字1时,刘某某某表现还不错,用心地用笔在纸上认真地描着。

可是,还不到两分钟他就开始不耐烦,坐不住,四处张望着,看到我正在看他,他连忙低下头之后写。

我适时表扬了刘某某某。

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又回头和后面的小朋友说话。

在我再次提醒他后,他才乖乖地转了过来。

可是不到五分钟,他又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这次,我坐到他旁边说:“我来看你能不能把数字1写得又漂亮又工整。

”结果,他描出了工工整整的1字,足足有近二十个呢!分析:刘某某某每次群众活动时总爱说话,不认真听讲,更别提独立完成任务啦。

此刻,他能够在我的提醒或帮忙下独立、安静的在短时间内认真完成任务。

每次只要他完成项任务,我总及时地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

虽然刘某某某此刻还不能独立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但他能在我的提醒和关注下,短时间内能够安静的完成,已经取得了必须提高。

措施:1、不要过分批评,应不断鼓励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帮忙他培养耐性和增强自信。

2、继续锻炼他的耐性:透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让他更加有耐心的完成作业。

3、对他这样的孩子,布置的任务应当从易到难,让他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篇二】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有时候思思不会,涵涵便帮助她折,最后,思思的长颈鹿也折成了,她很开心,和涵涵一起玩着。

思考分析:折动物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虽然我们提供了一些步骤图,但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常常会出现看得懂一些步骤,而无法全部看懂,所以常常完成不了作品。

而能力强的幼儿看着步骤,有时也需要推敲一下才能完成,有一定的挑战。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关注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虽然是折纸,有了纸,有了步骤图,但缺乏层次,给一些能力弱的幼儿造成困难,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今天的活动中可以看出涵涵和思思都是比较有耐心的孩子而且涵涵也比较乐意助人,所以在涵涵的帮助下两人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而且涵涵的成就感更强烈。

中班个案观察的反思(2篇)

中班个案观察的反思(2篇)

中班个案观察的反思观察背景:欣悦是我班一个年纪较小的外地新生,经过一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发现其适应能力还是相对较强的,但是做每件事情之前总喜欢来询问老师下一步该干什么,缺乏一定自主能力。

观察目的:是否熟悉幼儿园生活的每个步骤,并能自主完成每个步骤?观察策略:记录师生间的对话,针对欣悦爱询问的个性特点,采取应答式,在一定情况下也可采取“反问”。

观察记录:欣悦:(来到幼儿园,看到老师)“老师,现在我们去干吗呀?”师:“现在是晨间游戏时间,你可以和小朋友去游戏,一起去玩。

”欣悦:“那玩好游戏又去干吗呢?”师:“玩好游戏我们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锻炼身体呀。

”欣悦听完我说的话后,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戏了。

(中午吃饭、睡觉时间)欣悦:“老师,我们现在要去干什么?”师:“我们现在要去洗手吃饭啊。

”欣悦:“那吃好饭我们在去干什么啊?”师:“吃好饭我们散会步,就要去小便睡觉了。

”欣悦:“那小好便又要去干吗呢?”师:“欣悦宝贝,那你来告诉老师我们接下来要干吗呀?”欣悦:“是不是应该去午睡房睡觉了啊,对了,我们还应该把衣服、鞋子脱掉,对吗?”师:“是的,真棒!欣悦真聪明!”分析与反思:欣悦宝宝是我班年龄较小的一个女孩。

没有自信、做事不肯定是小年龄幼儿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小的性质,分析了欣悦的一系列反映。

欣悦常常会用询问的口气来征求教师的意见,最主要的目的是因为她想在老师的嘴中得到老师的肯定,从而来证实自己所想的是否正确。

其实经过一个月在园的生活,她已经了解在幼儿园生活的每一个步骤,但是往往是因为她对事情的不肯定,所以对老师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寄托,她希望通过老师的鼓励、肯定等积极的态度来增加对自己的不自信,从而来满足自己的一系列疑问。

面对这类幼儿,我们应该采取“反问”的形式来激励幼儿,对幼儿可以多提一些“你认为呢?”“你想的是怎样的?”等问题来锻炼这类幼儿。

可以让这些疑问从他们自己的嘴巴里说出来,让她觉得自己说的也是对的,来逐步锻炼幼儿的表现力、语言的组织里,更加能锻炼幼儿的自信心。

2024年幼儿个案观察总结范文

2024年幼儿个案观察总结范文

尊敬的家长们,2024年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我们对于在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个案观察,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观察结果。

我们发现孩子们在感性认识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比如,在与人交往方面,孩子们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愿意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分享玩具和食物等。

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进步,也说明了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所投入的努力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我们也发现孩子们在认知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在色彩、形状、大小等方面的认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孩子们可以轻松区分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并且可以将它们进行分类。

同时,在数学和语言方面,孩子们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他们可以轻松地数到20以内的数字,并且可以比较流利地说出一些简单的句子。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孩子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分心;有些孩子还不太能够掌握好自己的情绪,容易产生脾气。

这些问题也提醒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在接下来的教育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教育。

我们也要感谢孩子们的家长们,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发现,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愿意为孩子们付出很多的努力和心血,这也使得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和成长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本次幼儿个案观察总结得出了许多积极的结果,展现了孩子们在感性认识和认知方面的进步,也提醒我们在教育中还需要更加注重一些方面。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能够携手合作,为孩子们打造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篇一】案例:早晨幼儿陆陆续续的开始来园了,来得早的宝宝已经开始玩角色游戏了,有的宝宝在抱娃娃,有的宝宝在扮演医生,心晨宝宝蹦蹦跳跳的走进了活动室,她最喜欢娃娃家了,直蹦娃娃家,一眼就看中了徐尖宝宝手中的娃娃,就把娃娃抢了过来。

徐尖眼看着娃娃被心晨抢走了,急的哭了起来。

我走过去问心晨:“娃娃刚才是谁在玩的呀?”她说:“娃娃是我的。

”尖儿急着说:“是我在玩的,心晨来抢了。

”“心晨肯定是觉得徐尖抱娃娃太累了,所以想帮帮忙是吧?”听我这么一说,心晨就说:“是的,我来抱一会,等会再给你抱。

”这么一说,尖儿也不再争着要抱娃娃了。

两个人一个抱娃娃,一个忙着做饭了。

分析与措施:心晨宝宝对自己的东西或者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占有欲比较强,小班孩子又缺乏和别人交往的意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去抢过来,所以这也是多数幼儿的现象,也是导致幼儿发生争执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一情况我也多次和家长沟通,希望在家的时候也能正确的引导宝宝和伙伴玩耍时能一起分享玩具,让心晨宝宝体验到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篇二】案例背景:A是班级里的小男孩,来幼儿园一年都不到,长得很帅气,有时俨然一个大男孩,人也很聪明,但话不多,还有让老师苦恼的是:他很多时候比较懒,睡前不愿意自己脱裤子,醒了更多的时候等老师、阿姨帮他穿裤子、鞋子,如果不是很饿他连喂自己吃饭都懒得动手,做操时只要老师不扶着他做,他也懒得动手动脚,活动时,只要是需要动手稍微有点麻烦的事情,他宁愿坐在一旁看看,仿佛他对于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激情。

案例描述:情境一:“老师好!”门口A进来。

“你好!今天真棒,来得早起来了。

”老师一边摸着A的头,一边对他说,“想玩哪个区角,自己选一个进去玩吧。

”他选了娃娃家,在里面玩得很开心,又是烧菜,又是做饭,还躺在靠垫上蹭来蹭去很是舒服。

到了做操的时间,老师铃鼓响起,“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玩具整理好,有小便的小朋友去小便,然后来搭火车,我们要准备下楼做操了。

2024年幼儿个案观察总结

2024年幼儿个案观察总结

2024年幼儿个案观察总结自2024年开始,我进行了一系列对幼儿的个案观察,并总结了以下内容。

一、个案观察对象本次观察对象为8名3-4岁的幼儿,他们分别是:1. 张明:3岁,男孩,活泼开朗,喜欢与其他孩子玩耍;2. 李娟:4岁,女孩,独立自主,喜欢探索新事物;3. 王涛:4岁,男孩,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4. 赵丽:3岁,女孩,文静内向,喜欢绘画和听音乐;5. 刘强:4岁,男孩,活力充沛,喜欢运动和体验;6. 张敏:3岁,女孩,善于表达,喜欢模仿大人;7. 王秀:4岁,女孩,有条理,喜欢搭建积木;8. 李明:3岁,男孩,好动,喜欢冒险和探索。

二、个案观察内容我对以上8名幼儿进行了个案观察,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1. 社交能力:观察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等。

发现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与他人友好相处,并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2. 认知能力:观察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方式和学习兴趣。

发现幼儿对于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乐于探索并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

他们表现出较强的思维能力,同时对于学习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 情感表达: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包括对他人的爱护、理解和接纳等。

发现幼儿对于家人和朋友表达出深厚的感情,同时他们也能够理解和接纳他人的情感。

4. 自理能力: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包括穿衣、用餐、上厕所等。

发现大部分幼儿在自理能力上有一定的进步,但仍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5. 运动能力:观察幼儿在运动和体验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等。

发现幼儿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运动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跳跃、奔跑等活动。

三、个案观察总结通过对以上8名幼儿进行观察,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1. 幼儿的社交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

大部分幼儿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有较强的合作能力。

然而,也有一些孩子表现出内向、害羞的特点,需要引导和鼓励。

2024年幼儿个案观察总结(2篇)

2024年幼儿个案观察总结(2篇)

2024年幼儿个案观察总结____年至2024年,我在一所幼儿园进行了一项关于幼儿个案观察的研究。

在这三年中,我选择了10位幼儿作为我的观察对象,并记录了他们在这段时间内的成长和发展情况。

通过观察,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发现和总结。

以下是我对2024年幼儿个案观察的总结,总计____字:1. 幼儿的个体差异:在观察期间,我发现每个幼儿都有各自独特的个体差异。

有些幼儿在语言表达上较为流利,而有些幼儿则更擅长动手操作。

这些差异是由他们的天赋和个人经验所决定的,而不是幼儿园的教育方法所导致的。

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个体特点,并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引导。

2. 幼儿的情绪管理:观察发现,在这三年中,幼儿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他们学会了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他们能够保持冷静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这是通过幼儿园老师的引导和培养而实现的,他们教给幼儿一些情绪管理技巧和策略,如深呼吸和情绪沟通。

3. 幼儿的社交能力:幼儿在这段时间内展现出了不同层次的社交能力。

一些幼儿更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分享,而另一些幼儿则需要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幼儿园老师通过培养团队意识、鼓励互助合作和定期举办集体活动等方式促进了幼儿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对于那些社交能力较弱的幼儿,幼儿园也提供了额外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和融入集体生活。

4. 幼儿的认知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在这三年中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他们学会了解决问题、思考和推理,并能够运用这些认知技能进行实际操作。

幼儿园老师通过引导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如分类、比较和排序等,促进了他们的认知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有机会进行自主探索和尝试,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观察期间,我发现幼儿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他们能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个案观察小结2篇
幼儿姓名:李潘年龄:5岁
观察时间:
原始情况:
该幼儿个性较外向,各方面的能力较强,在语言、数学方面的表现较好,对新知识、新奇事物的渴求欲望强烈,但在一些行为习惯、生活常规、自我约束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不足。

由于爸爸妈妈平时工作较忙,知识水平较高,他们对孩子知识上的要求高,但在其他方面没有什么要求,顺其自由发展,有时不能及时指正孩子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吃饭、睡觉、集体常规等方面。

采取措施:
(1)把李潘的座位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的地方,随时提醒.
(2)利用角色约束孩子的行为,在一日活动中,老师除了满足他正常的要求外,还提供机会培养其自制力,如有时让他当“小老师”,帮助老师收拾教玩具。

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孩子乱扔玩具的毛病会得到改变。

(3)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有了进步及时表扬鼓励。

效果:
经过老师一个学期的努力,该幼儿在自我控制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知道集体活动中的规则,有时会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但仍存在反复性。

现在的他经常会主动帮助小伙伴,不像以前那么霸道了;平时也能主动地与老师、同伴交往,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了……小伙伴们也越来越喜欢他了
幼儿个案观察小结(2):
——小“调皮鬼”杨俊浩
小浩的个性分析:
小浩是我班的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平时在幼儿园里总会有很多幼儿来告他的状,一会这个说他打人了,一会那个说他推人、踢人了,一会又有孩子说到哪里捣乱了,小浩就是一个时刻要“抓”在老师身边才“老实”的孩子。

但调皮归调皮,我还是很喜欢他,因为他很天真,也比较聪明。

这个孩子就属于在老师“监视”下才听话的那种,做事时老师盯着他就表现比较好,老师一转身就会“失控”。

从这学期初我们开展剪纸游戏,我发现他比较喜欢剪纸,经过一学期的剪纸游戏,我看到了小浩在不断地进步。

场景一:剪纸区域里剪贴扩音喇叭
幼儿表现:
今天的剪纸区域中我投放了制作扩音喇叭的材料,让幼儿来剪贴喇叭。

自主游戏一开始,孩子们都去选了自己喜欢的区域玩了,只有小浩还坐在中间一动不动,显然还没选好要到哪里玩。

在我提醒下,他终于搬起椅子朝剪纸区域来剪纸了,我给他剪刀、纸,在他动手剪之前我告诉他,在剪的时候要认真有耐心,不能象以前画画那样,画一会没完成就离开了,他向我点点头表示同意。

刚开始还算比较认真,拿着剪刀能安静地坐着剪,可没过多久,就有孩子来告状了,“老师,他抢我剪好的喇叭”真是的,我只转身了一下,又不“老实”了,自己放着不剪,要去抢别人的,还真会“坐享其成”。

情况分析与措施:
该幼儿在我们班算是一个特调皮的孩子,平时总有孩子来告他状,这学期长大了一岁,好像比以前懂事了些,可孩子毕竟小,自控能力还比较差,做事还缺乏一定的耐心,象今天的剪纸,刚开始还能认真地剪,可过了一会就觉得剪纸太累太慢了,没耐心了,看见旁边有孩子剪好了,就伸手去抢,抢不到还伴有一些攻击型行为,就出现了刚才被孩子来告状的画面了。

经教育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但教育过后一会又忘了,又要去抢。

在我的协调下小浩把抢来的喇叭还给了同伴,还在我的提醒下说了声“对不起”,接下来我陪在他旁边指
导他剪,让他剪好喇叭轮廓自己涂胶水,鼓励他独立完成,在贴喇叭手柄时他觉得比较难求助了我,让我帮他粘一粘,我只帮他粘了一个,还有一个让他自己做,当他看到自己的小喇叭成形后很兴奋地举到我眼前给我看,此时的他一点儿也不“讨厌”,还真可爱
场景二:下午剪纸游戏课:剪贴红烧鱼
今天的手工游戏我让孩子们剪贴“红烧鱼”,活动一开始我给幼儿示范了如何剪贴这一盘红烧鱼,很多幼儿在我示范时就跃跃欲试了,可我也知道在我班也有个别几个孩子做事很缺乏耐心,做什么事要么直喊“我不会”等着老师去帮助,要么马马虎虎弄几下就算完成。

为了让他们能认真地完成今天的剪贴任务,我故做神密地对他们说:“今天老师要请做得好的小朋友把红烧鱼带回家,做得不好的就留在幼儿园里,反正做得不好看,爸爸妈妈看了也不高兴”,话音刚落,就听到孩子们争着说“我要带回家,我要带回家”,小浩听了也特兴奋,也不管上课是不能离开座位的这个规矩,跑到我跟前说:“老师,今天我要认真做,我也要带回家”,说话时还用一双乞求同意的眼神望着我,我心中一喜,本来这一招就是“对付”你的,我对小浩说:“只要你今天能一个人完成,老师就让你带回家”,听到我对他的许诺后一转身就回去坐好开始剪了。

不知是我刚才的话起作用了还是本来小浩就喜欢剪贴这盘红烧鱼,在整个剪贴过程中出乎我意料,从来没有一刻安静的小浩今天表现得真不错,一会就把盘子剪下来了,剪得还可以,虽然不是一直沿着圆形轮廓剪,显得有点凹凸,可我能看出来这次他是尽自己努力剪了,看到他能这样努力、这样认真我心里真感到高兴。

我就在他旁边不时地表扬他,让他能坚持剪完成,小浩听了我的表扬,表现得更加认真了,还别说,今天是我见他最安静最认真做的一次了。

小浩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把一盘红烧鱼剪贴好了,虽然做得不是很好,但我也觉得做得很不错了,所以我也兑现了我的诺言,让小浩把今天做的红烧鱼带回家。

放学时小浩小心地端着那盘红烧鱼还真象揣着个宝贝似的,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来和我说“再见”,在那份笑容中我看到了小浩的进步,其实我心里也特高兴,也象“拾”到了一个宝,一个能“对付”调皮
孩子的“法宝”。

看来,再调皮的孩子只要我们老师能投其所好,有时哪怕就一句话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功效,真可谓是“教无定法”。

在平时的教育中只要我们能坚持多鼓励、多引导、多表扬孩子,我想也会让孩子对一些安静、需要耐心的事感兴趣的。

场景三:剪贴《我是水里的鱼》
幼儿表现:
今天的剪纸游戏中,我教幼儿剪《我是水里的鱼》,剪得内容比较简单,只要将右边的三条鱼沿着轮廓线剪下,然后贴在左边的“大海”里。

沿轮廓线剪我们经常练习,今天我注重让幼儿在剪的时候一定不能在小鱼边上留白,幼儿都明白老师的要求,很快地开始动手剪了。

小浩也安静地坐好很认真地剪,一开始他用右手剪,剪得很好,基本不留白边,比较圆滑,或许是他觉得剪了一会手酸了,他开始用左手剪,嘿!还会“左右开弓”了,不过剪了没多久就没耐心了,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看看那个。

接下来剪的两条小鱼就远不如第一条好,小鱼边上有一块一块的白边,而且剪得有点凹凸。

情况分析与措施:
该幼儿活泼好动,能安静地坐好剪已经算不错了,不过我发现小浩自从开始剪纸游戏后,似乎对剪纸有着比较浓的兴趣,在平时的剪纸区域中总会来剪剪贴贴,虽然有时剪的不怎么好,但也能独立剪贴完。

调皮好动的孩子比较缺乏一点耐心,象今天的剪纸就是这样,一开始剪得很认真,剪出的东西轮廓线很好,接下来时间稍长一些了,就不再象刚开始那么认真细致了,胡乱弄弄算好了。

发现问题就需要我们老师好好地引导教育他,让他能对做任何事都能有从一而终的恒心。

我发现小浩比较喜欢听“好话”,在他耳边多说说表扬他的话,他会表现得好一点。

“投其所好”或许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尽量多采用鼓励表扬的话去引导教育他,使他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从上面三个记录场景中我能很清晰地看到小浩的进步,从一开始乱剪剪到现在能自己比较认真地独立完成剪纸作品了,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动手能力的不断提高,为他进行剪纸游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虽然小浩在我班的剪纸能力算一般,但我能看得出小浩对剪纸比较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会很小心地保护好小浩这份对剪纸的兴趣之情,小浩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缺乏一点耐心,没有耐心就做不好事,所以我在活动中经常鼓励他做事要认认真真,要仔仔细细地把一件事先做好,再去玩或做另外一件事,不能三心二意。

枯燥的教育对小班的孩子不怎么起作用,小浩最喜欢听故事了,我就给他讲《小猫钓鱼》的故事,让他在故事中明白做任何事不能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才能做好的道理。

每当他在剪纸时出现兴趣低落时我总会对他说:“你可不要做三心二意的小猫哦”,孩子每当听到这句话又打起精神继续剪下去。

孩子对剪纸感兴趣这是好事,说明再调皮、再爱捣乱的孩子也有他的兴趣爱好,我们要发动家长也一起来配合幼儿园,让家长抽空在家和孩子一起剪剪贴贴,或带幼儿上上网查看一些关于剪纸方面的资料,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剪纸的兴趣,我相信在我们师幼、家园的共同努力下,小浩在以后的剪纸活动中会表现得更好,我们一起来期待中班的小浩能更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