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3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讲课教案【导语】《草房子》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的长篇小说,是他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通过本书的阅读,不仅可以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学风格,也可以深入探讨人性、社会问题以及个体与集体关系等诸多主题。
本教学设计将以整本书的阅读为基础,通过导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作品中所涉及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草房子》的作者、主要人物和背景;2. 分析小说的结构和风格;3. 探讨小说中所体现的思想和主题;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小说的结构和风格,探讨小说中所体现的思想和主题。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1. 课前阅读整本书,并做好导读材料的准备;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具;3. 分组讨论的工作安排。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草房子》的封面或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入话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
例如:“你们听说过《草房子》这本书吗?它是什么样的作品?”【整体导读】1. 向学生介绍《草房子》的作者鲁迅,简要介绍其生平和作品特点。
2. 分析小说的整体结构,包括章回体和叙事层次等方面,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叙事方式对于表达主题的作用。
3. 通过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引发对小说中人物性格、行为动机等方面的思考和讨论。
4. 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结合具体情节和对话,深入解读小说所揭示的社会问题、人性困境等。
【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讨论一个章节或重要段落,概括讨论结果并进行展示。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人物性格是否合理,事件的发展是否合乎逻辑等,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与讨论。
【总结归纳】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草房子》这部作品的重要性和价值。
2. 鼓励学生对于书中所涉及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九册《草房子》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单元的自然灾害主题,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在草房子里度过自然灾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团结互助的品质。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14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房子的特点,感受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主人公的勇敢、坚强、善良品质。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关爱他人,增强团结互助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主人公的勇敢、坚强、善良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房子的特点,感受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进而引入课题。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草房子的特点,感受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课堂讲解:a.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b. 讲解草房子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草房子的优点和不足。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分析其他人物性格,并进行交流分享。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草房子》2. 内容:a. 草房子的特点b. 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c. 人物性格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分析课文中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c. 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体现团结互助的精神。
2. 答案:a. 草房子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损坏、保暖性能差。
b. 参见课堂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应及时反思教学方法、课堂氛围等方面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五年级语文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2.感受小说中生动的人物形象与精彩的故事情节,感受语言美、故事美、心灵美。
3.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爱阅读、会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PPT、《草房子》一书、阅读记录卡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草房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都认识了书中的哪些人物?人物猜一猜:桑桑、秃鹤、纸月、秦大奶奶、白雀1.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地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
(秃鹤)2.他没有穿鞋,两只光脚脏兮兮的;裤子被胯骨勉强地挂住,一只裤管耷拉在脚面,而另一只裤管却卷到了膝盖以上;褂子因与人打架,缺了钮扣,而两只小口袋,有一只也被人撕得只有一点点连着。
(桑桑)3.她的字写得很秀丽,不骄不躁。
她会背许多古诗词,并且还很会朗诵。
她的作文中有一般孩子根本不可能有的灵气与书卷气。
但她却没有一点点傲气,总是一副平平常常的样子。
她让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们觉得,她大概一辈子都会是一个文弱、恬静、清纯而柔和的女孩儿。
(纸月)4.以后的日子里,她就在“被人发现在艾地里、被人抬走、又被人发现在艾地里、又被人抬走”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一日一日地度过。
(秦大奶奶)5.她往那儿一站,像棵临风飘动着嫩叶的还未长成的梧桐树,亭亭玉立,依然很耐看。
她还有一副好嗓子。
不洪亮,不宽阔,但银铃般清脆。
(白雀)二、交流故事情节(一)书中你记忆最深刻的故事是什么?(二)交流秃鹤的人物形象1.出示片段秃鹤一直走了过来。
他见到这么多人在看他,先是有点小小的不自然,但很快就换到了另一样的感觉里。
他挺着瘦巴巴的胸脯,有节奏地迈着长腿,直朝人群走来。
现在最吸引人的就是那顶帽子:雪白的一顶帽子,这样的白,在夏天就显得很稀罕、格外显眼;很精致的一顶帽子,有优雅的帽舌,有细密而均匀的网眼。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九册《草房子》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详细解读小说的第一至第三章,着重探讨主人公桑桑的成长经历及其与草房子的情感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草房子》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文学价值。
2. 分析桑桑这一人物形象,了解其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说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桑桑与草房子的情感联系,以及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草房子》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房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草房子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a. 展示草房子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草房子的印象。
b. 揭示课题:《草房子》。
2.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a. 学生自读第一至第三章,了解故事情节。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精读课文,深入分析a. 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塑造等。
b. 重点分析桑桑这一人物形象,探讨其成长经历及其与草房子的情感联系。
4. 例题讲解a. 讲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b. 分析草房子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5. 随堂练习a. 让学生针对课堂所学,进行小说阅读练习。
b. 教师批改并指导,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草房子》2. 主要内容:a. 主题思想b. 艺术特色c. 桑桑与草房子的情感联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概括《草房子》的主题思想。
b. 分析草房子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c. 描述桑桑与草房子的情感联系。
2. 答案:a. 主题思想:通过对草房子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性的关爱。
b. 象征意义:草房子象征着故乡、童年和纯真。
c. 桑桑与草房子的情感联系:草房子见证了桑桑的成长,是他心灵的寄托。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九册《草房子》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文章的总体把握,了解小说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及主要事件;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探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了解故事背景,认识主要人物,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与草房子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草房子》,了解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方面内容。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概括《草房子》的故事情节。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举例说明。
(3)谈谈你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1)故事情节:讲述了草房子里的孩子们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故事。
(2)人物形象:示例:主人公桑桑,勇敢、善良、有爱心,面对困境不退缩。
(3)主题思想:通过草房子里的孩子们的成长故事,表现了人性的善良、勇敢、坚强和乐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说的整体把握较好,但在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上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草房子》的其他作品,如《城南旧事》、《呼兰河传》等,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一、教学内容《草房子》导读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阅读小说《草房子》第一章“在那遥远的小山村”,理解故事背景,感知主人公桑桑的生活环境;学习小说中的生动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曹文轩的语言艺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草房子》的故事背景,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学习小说中的生动描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文本的解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桑桑在艰苦环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语言艺术。
2.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描绘乡村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眼中的乡村生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草房子》。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草房子》第一章,了解故事背景,感知主人公桑桑的生活环境。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并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3. 例题讲解: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桑桑为例,讲解如何通过作者的文字描绘来理解人物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其他人物,分析其形象特点,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桑桑在艰苦环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向前。
六、板书设计1. 《草房子》导读2. 内容:a. 故事背景:乡村生活b. 人物形象:桑桑、其他角色c. 语言艺术:生动描写、形象塑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草房子》第二章,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认识。
2. 答案:略。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导读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整本书籍而设计的一节课。
在导读课中,教师需要以整本书为中心,选取一些关键的章节或者片段进行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整本书的世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本文将通过设计一节导读课,以《草房子》作为教学内容,来展示如何有效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导读。
导读课概述本节导读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草房子》这本书的主题和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通过导读课的设计,学生能够了解该书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人物,并且初步掌握书中的重要情节和主题。
导读课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使用图片、视频或者短小的故事引入《草房子》这本书的主题和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介绍作者和书籍(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草房子》的作者鲁迅,并且讲解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介绍《草房子》这本书的出版时间、出版背景以及受到的评价等信息,让学生对该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主要人物介绍(15分钟)教师以PPT或者海报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草房子》中的主要人物。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每个人物的姓名、性格特点以及与主题相关的行为和言论,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四、关键情节阅读(30分钟)在导读课的这一部分,教师可选择两到三个重要情节或者片段进行阅读和分析讨论。
教师可以预先将这些情节或片段整理成手稿,或者将其显示在大屏幕上,供学生跟读或者阅读。
在阅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情节发展和角色关系,并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五、主题讨论和总结(20分钟)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整体讨论,通过提出问题和分享意见,引导学生总结《草房子》这本书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激发他们对该书的深入思考。
六、课堂延伸(5分钟)在导读课结束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与《草房子》主题相关的其他图书、电影或者文章,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背景。
本节导读课设计以《草房子》为核心,通过导读课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这本书。
【优质教案】《草房子》导读课优质教案

【优质教案】《草房子》导读课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教材,《草房子》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 精读课文,深入分析:a. 分析人物形象:讨论桑桑、秃鹤、杜小康等人物的特点和作用。
b. 环境描写分析:探讨草房子在小说中的作用,以及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典型句子为例,讲解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其他人物和环境描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桑桑的性格特点。
b. 请谈谈草房子在小说中的作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有关成长题材的小说,如《城南旧事》、《小王子》等,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
板书设计:1. 人物形象分析a. 桑桑:善良、勇敢、乐观b. 秃鹤:聪明、自私、懦弱c. 杜小康:成熟、稳重、有担当2. 环境描写分析a. 草房子:象征纯真、美好、温馨b. 草地:象征成长、希望、勇气重点和难点解析1. 人物形象分析2. 环境描写分析3. 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一、人物形象分析1. 人物特点:分析桑桑、秃鹤、杜小康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善良、勇敢、乐观、聪明、自私、懦弱、成熟、稳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推荐阅读,了解《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了解他的代表作品。
2、激发学生阅读《草房子》的兴趣,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3、通过部分事例认识《草房子》的主人公——桑桑,了解桑桑的特点,并对其他主要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部分事例认识桑桑,了解桑桑的特点,并对其他主要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阅读《草房子》的兴趣,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PPT、书籍《草房子》教学过程:一、读童谣,激趣导入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童谣(ppt1:出示童谣),请你大声地读一读。
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爸爸睡在摇篮里,没有奶吃向我哭,记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轿前放爆竹。
(生大声读童谣)2、师:欸,老师看见你刚才一边读童谣,一边笑得很开心,你为什么笑?(指名回答)这首童谣里还有哪里好笑?(指名回答)是啊,这首童谣是真有趣,也真奇怪。
3、师:这样的童谣叫颠倒歌,在歌谣中一切都是颠倒的,违背常理的。
这首童谣,老师是从一个小男孩那儿听来的,他叫桑桑。
你们知道他来自哪里吗?(生:不知道。
)那我来告诉你,他就来自这本书——《草房子》。
(板书:《草房子》)(ppt2:出示课题),读一读书名。
(生读书名)二、聊聊“草房子”1、师:你见过怎样的草房子?(生:描述见过的草房子。
)一般什么样的人才会住在草房子里?(生:贫穷、贫苦的人)2、师:老师知道一种和你们所说的都不一样的草房子,这种草房子是富庶人家才住得起的!师结合《草房子》中的描述,进行讲述。
【这种草房子的房顶上用的草很考究,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用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成的。
那茅草因为生长在海滩,一根一根地很有韧性。
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
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
而且在这样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
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显出一派华贵来。
】3、师:这就是曹文轩笔下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ppt3:草房子图片),在这奇特、美丽的草房子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草房子,了解这些住在草房子里的人们。
(板书:走进)三、揭示了解新书的方法1、师:当你拿到一本新书时,最先吸引你眼球的是什么?(指名回答,师引导到“封面”)2、师:那我们就从《草房子》的封面开始看起吧,(ppt4:出示《草房子》封面)仔细观察,从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作者介绍】(ppt5:曹文轩介绍——请一位同学读)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等。
其中《草房子》、《红瓦》、《根鸟》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字。
曹文轩他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年,在他的作品中有许多他小时候生活的影子。
他的作品获各种学术奖、文学奖40余种。
就我们手上拿的这本书《草房子》就曾获得六项大奖,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里国内、国际大奖。
【封面插图】生:我看到了一幅画,画上有许多小朋友坐在草房子上。
师:猜猜看,这些画中的小孩跟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他们可能就是《草房子》这本书里的人物,《草房子》也许讲述的就是这些小孩的故事。
)【纯美小说系列】师:是的,除了《草房子》,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还有《山羊不吃天堂草》、《红瓦》、《根鸟》等。
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封面就有这么多的收获,我相信读了这本书你们的收获一定会更多,这么厚的一本书怎样才能快速了解它讲了什么故事呢?(设置超链接:1、内容提要2、目录)1、(生:可以看内容提要)师:是的,阅读内容提要可以让我们快速了解书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我们选书的好方法。
阅读内容提要也是有方法的(ppt6:出示阅读小锦囊——介绍“快速浏览法”),我们可以用上“快速浏览法”(板书:快速浏览法)。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草房子》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ppt7:出示内容提要)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堵了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
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2、师:读完了吗?你从这段内容提要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指名回答)师:除了浏览内容提要,我们也可以通过浏览目录来了解书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浏览目录,(ppt8:出示目录)1、师:这些目录很有意思,例如第一章“秃鹤”,当看到这两个字,你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指名回答)它其实是一个男孩的名字,他原名叫做陆鹤。
那大家都叫他“秃鹤”,可能是因为什么呢?(生:也许是因为他没有头发)随机问生:你觉得光头好看吗?让你剃成光头你愿意吗?(生:不愿意。
师:为什么?)从你们的反应可以看出,光头不是一个好事情。
可你知道吗?秃鹤最后竟然成了人们心中最英俊的少年!第一章就讲述了小光头秃鹤蜕变成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的故事。
2、那其他的目录又讲述了什么呢是关于一个人物的故事?还是某个地方发生了什么?来,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猜想。
(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目录】第一章秃鹤第二章纸月第三章白雀(一)第四章艾地第五章红门(一)第六章细马第七章白雀(二)第八章红门(二)第九章药寮师:要想知道书中的内容和你的猜想是否一样,那你就去读书应证吧!四、认识主人公——桑桑1、师:这一个个小标题都包含着一个个生动的角色,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今天我们不可能一一欣赏,但我们可以先认识他——桑桑。
(ppt9:桑桑的图片;板书:桑桑)2、师: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的儿子,“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
”师:“一贯”这个词你怎么理解?(生:桑桑经常异想天开,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啊,那首奇怪有趣的童谣,不就是桑桑异想天开的杰作吗?想知道桑桑还做过哪些异想天开、出人意料的事吗?别着急,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桑桑,老师还要送你一个阅读小锦囊(介绍“圈点批注法”(ppt10),一起来读读锦囊的内容。
【你的手中有关于桑桑故事的三个片段,你可以先快速浏览,然后选出你最感兴趣的片段,精读细读,做批注时尽量简洁,抓关键词。
时间够的同学你还可以细读两个片段,甚至三个片段。
】阅读时间6分钟,锦囊收好,赶紧读起来吧!出示片段:片段一:桑桑想到自己有个好住处,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
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碗柜里的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里,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象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让阿恕与朱小鼓他们一起动手,用锯子与斧头对它大加改造。
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
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
那碗柜本来有四层,但每一层都没有隔板。
桑桑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
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觉得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自己被自己感动了。
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后,稳稳地挂在了墙上。
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她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的揍。
片段二:那天,他在河边玩耍,见有渔船在河上用网打鱼,每一网都能打出鱼虾来,就在心里希望自己也有一张网。
但家里却并无一张网。
桑桑心里痒痒的,觉得自己非有一张网不可。
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
这明明是蚊帐,但在桑桑的眼中,它分明是一张很不错的网。
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地将蚊帐改制成了一张网,然后又叫来阿恕他们,用竹竿做成网架,撑了一条放鸭的小船,到河上打鱼去了。
河两岸的人都到河边上来看,问:“桑桑,那网是用什么做成的?”桑桑回答:“用蚊帐。
”桑桑心里想:我不用蚊帐又能用什么呢?两岸的人都乐。
女教师温幼菊担忧地说:“桑桑,你又要挨打了。
”桑桑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在两岸那么多感兴趣的目光的注视下,他还是很兴奋地沉浸在打鱼的快乐与冲动里。
片段三:桑桑吃完瓜,正想再回到河里去,但被突发的奇想留住了。
他想: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他记得那回进城,看到卖冰棍的都将冰棍捂在棉套里。
他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被棉套死死捂着,冰棍反而不溶化。
桑桑往屋里瞥了一眼,知道母亲已在竹床上午睡了,就走到了院子里。
他汗淋淋的,却挑了一条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了身。
转眼看到大木箱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汗淋淋的头上。
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前后左右地看了一下,立即跑出院子,跑到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
3、从这三个片段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桑桑?(ppt11)(板书:天真可爱、异想天开、聪明善良……)4、师:这样天真可爱、异想天开、聪明善良……的桑桑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们喜欢上他。
可是在六年级时,他却变成了这个模样:(ppt12:出示“桑桑清瘦得出奇:两条腿细得麻秆一般,胸脯上是一根根分明的肋骨,眼窝深深,眼睛大得怕人。
”)(配忧伤的音乐)(1)指名一生读,全班齐读。
(2)师:此刻,你有什么疑问?(生:桑桑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3)师:你们来猜猜看,可能是发生了什么?(指名回答)(4)师:桑桑到底经历什么,他接下来的命运又会如何?(板书:大大的问号)想知道吗?那就走进《草房子》,去阅读《草房子》吧!五、总结读书方法,推荐课外阅读1、师:读一本书,可以有很多种读书方法。
第一次读新书时,可以先看看目录,找自己喜欢的章节先猜读,再到文中去证实;在遇到不感兴趣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跳读;在快速了解书的内容时,可以浏览、扫读。
当然,我们也可以精读、细读。
2、师:有人这样评价《草房子》:(ppt13)《草房子》是一首诗。
——肖复兴《草房子》就是当代中国之《爱的教育》。
——崔道怡读《草房子》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真、善、美的享受。
——樊发稼3、(ppt14)作者曹文轩说:“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
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生齐读)4、师:《草房子》给我们留下的就是美的感受。
老师读了这本书,被《草房子》中优美的文字感动了,被《草房子》里永恒的人性之美感动了,被人与人之间浓浓的爱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