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检验标准
进料检验规范标准[详]
![进料检验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0c4fb9732cc58bd63186bdd8.png)
进料检验规
修订记录
1.目的:
制定公司的来料检验标准
2.围:
适用于公司IQC来料检验
3.定义:
3.1缺陷种类定义
3.1.1严重缺陷(Critical-CR):
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会危害人身安全,财产损失,或产品丧失功能无法
使用
3.1.2主要缺陷(Major-MA):
不属于严重缺陷,但会造成功能降级,或部分缺失,或变形等而无法组装以
及按用户设计目的无常使用的
3.1.3次要缺陷(Minor-MI):
非上述缺陷,不影响产品功能的使用,不易造成客户投诉的缺陷。
如包装
方式,可擦去的脏污等,一般为外观或组装上的问题
3.3检验条件
3.4.1照度:白色荧光灯,光源距离产品50(+/-5)cm左右,检验台照度在
500~1000Lux
3.4.2检验距离:距离被检产品面30cm,产品相对视线在30~135度围倾斜,持
续注视5秒左右
4.工作容
4.1包装材料类
4.2塑胶五金类
4.3线材类
4.4电子元件/组件类
4.4.1电子元件/组件功能测试表
4.5 PCB板
5. 记录
将检验结果填入下面附件中,对于未列出的项目需参照本程序.发现问题时在相关栏位作备注
IQC检验报告.pdf
6. 作业流程
参照ITI-QP-QA00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 参考文件
7.1 ITI-WI-QA003【AQL转换原则指引】
7.2 ITI-QP-QA003【有害物质管理程序】。
进料检验标准

进料检验标准一、引言。
进料检验是生产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进料检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进料检验标准的建立与实施进行探讨。
二、建立进料检验标准的意义。
1. 保障产品质量。
进料检验是防止次品原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合理的检验标准,可以有效降低次品原料进入生产环节的可能性,从而保障产品质量。
2. 提高生产效率。
建立科学的进料检验标准,可以减少因次品原料带来的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保障生产安全。
进料检验标准的建立可以有效防止有害物质进入生产环节,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三、建立进料检验标准的原则。
1. 合理性原则。
建立的进料检验标准必须是科学、合理的,不能盲目提高检验标准,导致原料的浪费。
2. 可操作性原则。
进料检验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操作人员能够根据标准进行检验,并且能够准确判断原料是否合格。
3. 经济性原则。
建立的进料检验标准要考虑到生产成本,不能因为提高检验标准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四、建立进料检验标准的方法。
1. 参考国家标准。
在建立进料检验标准时,可以参考国家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对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料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结合实际情况。
在建立进料检验标准时,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根据企业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确定适合企业的进料检验标准。
3. 不断改进。
建立的进料检验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适时调整检验标准,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
五、实施进料检验标准的方法。
1. 建立检验流程。
根据建立的进料检验标准,建立详细的检验流程,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够按照标准进行检验。
2. 培训操作人员。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能够准确、规范地进行进料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建立检验记录。
建立完整的检验记录,对每一批原料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以备查证。
进料检验标准

1、目的:
确保外购的原辅材料、外协件、外购件符合规定要求,保证不合格物料不投入使用。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原辅材料、外协件、外购件。
3、检验项目、要求和方法:
按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逐批检验抽样计划》标准,采用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验水准Ⅰ级,接收质量限AQL 为:A 类不允许,
B 类1.0%,
C 类2.5%。
3.1通用类物料
3.2客户指定类物料(重点检查项目)
门,以便于对供应商进行评鉴,所有往来资料应按规定存档。
3.2.2针对客户指定的所有进料检验单据,都需复印一份给客户品质部门存档。
3.2.3凡是代理商提供的客户指定的物料,供应商均需提供《授权代理书》、采购凭证等质
量证明文件,由我司存档
3.2.4未经客户许可,我公司不得擅自变更供应商。
4、检验判定:
对每批进厂物料按上述规定的检测方案进行随机抽检和验证,若不合格品数小于等于合格判定数时,则该批产品为合格。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等于不合格判定数时,则该批产品检验不合格。
此时应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剔除不合格品后再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放行。
5、检验记录:
视情况将检验结果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或《进货检验记录》中。
进料检验标准

序号
材料种类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引用标准
检验工具
检验方式
全检
抽检
1
木材
含水率
分上、中、下三层取样时,至少每层各抽6条,
24条;木材含水率≤12%,超过12%的≤3%
材湿仪
每个堆垛上、中、下三层各抽6条
尺寸
外观
等级
GB/T 4822-1999 (锯材检验)
采购合同
卷尺
目视
外观
尺寸
符合报检等级的占85%以上为合格
目视
外观
(砂光)
无锯毛、伤痕、毛刺、利边、碎屑残留
尺寸
外形尺寸符合技术资料要求,主要尺寸公差±0.5mm,对角线误差≤3mm
卷尺
卡尺
9
雕刻
性能
含水率:≤12%,≧8%
材湿仪
外观
性能
尺寸
随机抽取5%
结合位牢靠,无松动、脱胶,榫接处有涂胶,结合处缝隙≤0.2,有实木拼板时,拼板的每一块宽度≤80mm
目视
烘箱
甲醛含量符合国标
外观
包装无损坏、变形、生锈,无泄漏;;标识完整且包括厂商/型号/数量/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有效期在进仓日期的前一个月内
目视
重量(kg)
符合包装标识重量,平均重量+0
磅称
7
砂带
性能
粘合牢度:试用无明显掉砂,无异常砂痕目视手感随机 Nhomakorabea抽取
2张
外观
接口平行、平整,结合牢固
尺寸
与技术资料一致
卡尺
长、宽度偏差±2
卷尺
4
自攻螺丝
性能
用柞木做试验材料,合格率95%以上
进料检验判定标准

进料检验判定标准在我们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进料检验可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关卡。
就像我们每天出门前要整理好自己的行头一样,工厂接收原材料的时候也得好好“打量打量”,确保进来的东西质量过关,这样后面的生产才能顺顺利利。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工厂新到了一批钢材。
那时候大家都满心期待,想着这批钢材能为我们的新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当检验人员开始进行进料检验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检验员先是查看了钢材的外观,这就好比我们看一个人的第一印象。
结果发现钢材表面有一些细小的划痕和锈斑。
虽然看起来不是特别严重,但这可不能马虎。
然后,检验员又拿出了专业的测量工具,测量钢材的尺寸。
这尺寸啊,就像是我们买衣服的尺码,不合身可不行。
一量,嘿,有几根钢材的长度和直径居然跟订单上的要求有细微的偏差。
这可把大家急坏了。
因为如果这些钢材就这样投入生产,很可能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就像你做一件衣服,布料尺寸不对,做出来的衣服能好看能合身吗?所以说啊,进料检验的判定标准那是相当重要的。
首先,对于外观的检验,我们得像挑剔的顾客在商场里挑选商品一样仔细。
不能有明显的划痕、裂缝、锈斑、变形这些缺陷。
哪怕是一点点小瑕疵,都可能是潜在的质量隐患。
比如说,一个小小的划痕可能会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逐渐扩大,影响产品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再来说说尺寸的检验。
这可真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严格按照订单和设计要求进行测量。
长度、宽度、厚度、直径等等,都得精确到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那就得果断判定不合格。
就像盖房子,如果砖头的尺寸不对,那这房子能盖得稳当吗?还有材料的成分检验,这就像是了解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我们得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方法,确定材料的化学成分是否符合标准。
比如钢材中的碳含量、合金元素的比例,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另外,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材料,比如需要具备耐高温、耐腐蚀性能的,那检验标准就更加严格了。
我们得进行专门的性能测试,确保材料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2-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及标准

1.目的为了规范采购的原材料检验方式和标准,保证所购入的原材料符合本公司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购原材料的进厂检验。
3.职责3.1货仓部:来料的验收、保存等作业。
3.2 IQC:来料品质判定、标识及处理。
3.3生产部/品质部:来料的终审决定。
4.定义无5.程序5.1检验内容及要求5.1.1铜线采购标准5.1.1.1外观要求:光亮光洁、无氧化斑迹、毛刺及碰伤,包装应有防潮防护措施。
5.1.1.2尺寸要求:外径符合要求,采用千分尺进行检验。
圆铜线的直径及公差应满足下表要求。
5.1.1.3性能要求:质地均匀,纯度高,无空心现象。
5.1.1.4伸长率应满足下表要求5.1.1.5电阻率要求:电阻率ρ20℃≤0.017241Ω·mm2/m;计算时,20℃时的铜线物理参数应取以下数值:密度8.89g/cm3,线膨胀系数为0.000017/℃,温度系数为0.00393/℃。
5.1.1.6包装:有产品合格证、并标明生产厂家、型号规格、重量、名称、生产日期。
5.1.1.7贮存期:半年。
5.1.2绝缘漆5.1.2.1绝缘漆采购标准5.1.2.1外观要求:颜色均匀透明的液体,无机械杂质和不溶解粒子。
采取目测方式进行检验,按《抽样计划》检验。
5.1.2.2粘度:;聚氨酯漆(40±1℃;4号粘度杯);20 ~ 60s;5.1.2.3包装:装绝缘漆的容器应洁净、无锈迹不得有泄漏现象。
采取目测方式进行检验,按《抽样计划》检验。
5.1.2.4合格证:有产品合格证,标明批号、生产厂家、名称、型号、重量、生产日期。
5.1.2.5贮存期:一年。
5.1.3自粘漆采购标准:5.1.3.1外观要求:颜色均匀透明的液体,无机械杂质和不溶解粒子。
采取目测方式进行检验,按《抽样计划》检验。
5.1.3.2粘度:醇溶自粘漆(40±1℃;4号粘度杯);20 ~ 120s热熔自粘漆(40±1℃;4号粘度杯);20 ~ 120s5.1.3.3包装:装绝缘漆的容器应洁净、无锈迹不得有泄漏现象。
进料检验QA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内容
判定等级
1.型号规格
目检
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A
2.包装、数量
目检
检查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A
清点数量是否符合
A
3.外形尺寸、
封装、标志
目检
测量外形尺寸,检查表面有无破损
B
检查标志是否正确、清晰,引脚无氧化现象
A
4.性能测试
替代法测试
用经指标测试合格的车台射频板或遥控器射频板、遥控器控制板,将需测试的三极管替换原板上相同规格之元件,然后测试指标进行对比,若代换后之接收和发射指标参数与原参数相同或超过原参数则判定为合格。
B
7.线路板质
目检
线路板有无弯曲、变形现象
线路板有轻微的弯曲和变形,但不影响安装质量
B
线路板有严重的弯曲和变形,影响安装质量
A
检查各线路之间是否有桥接现象,焊盘孔、安装孔是否有被堵现象
A
导体线路是否有损坏
表面损坏未露出基层金属,对焊接没有影响,断裂未超过横切面的20%
B
表面损坏露出基层金属,断裂超过横切面的20%
A
测试用仪器、仪表、工具:
1.万用表
2.综测仪
3.示波器
4.稳压电源
5.自制测试架
注:需用替代法测试的三极管有:2SC3356、PBR951、2SA1162、DTB114TK
其中:DTB114TK替换后按AL-2000A型遥控器控制板及整机调试检测法第10条进行。
宁波市创力数控电器厂
文件编号:WOI-007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检验内容
判定等级
1.型号规格
目检
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进料检验标准

0
2、尺寸不符合要求,影响装配
卡尺/投影仪
0
材质检测
1、材质元素不符合要求,用打火机做实验燃烧比对
样品/实验
0
防火实验
1、防火材料用打火机做实验燃烧。
实验
0
五、铜线类检验标准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及缺陷定义
检验方法
不良等级
CR
MA
MI
外观检测
1、表面不光滑,色泽不均匀,铜线碰伤、刮伤、打结,表面发黑。
1、尺寸不符合要求,但不影响装配,及装配后不影响性能、外观。
卡尺/投影仪
0
2、尺寸不符合要求,影响装配
卡尺/投影仪
0
材质检测
1、材质元素不符合要求,用打火机做实验燃烧比对
样品/实验
0
2、材质软硬不符合要求。
样品
0
防火实验
1、防火材料用打火机做实验燃烧。
实验
0
四、胶带类检验标准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及缺陷定义
检验方法
不良等级
CR
MA
MI
外观检测
1、有起皱、变形、破损、脱胶现象。
目测
0
2、有色差,但色差不明显。
目测
0
3、颜色不符合要求或色差明显。
目测
0
4、试包粘性不良。
目测/手感
0
耐压检测
1、醋酸胶带耐压小于2.0KV
耐压仪
0
2、玛拉耐压小于4.2KV
耐压仪
0
尺寸检验
1、尺寸不符合要求,但不影响装配,及装配后不影响性能、外观。
目测
0
11、划伤长度大于10mm,深过0.1mm,且看到本体或底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料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
生效日期 页 码 第1页共2页
一 适 用
适用于**发展有限公司的进料检验标准要求及供应商出货检验标准要求,保证“**”进料检验标准与本物料供应 商的出货检验标准一致,对于供应商违犯本标准而对“**”造成经济损失的,“**”有权索求供应商赔偿。
【计数值检验项目】
NO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
检测仪器 抽样数 缺陷程度
二
检
验 【计量值检验项目】
项 目NOFra bibliotek检验项目
与
标
准
要
求
标准要求
【特性检验项目】 NO 特验项目 1
标准要求
三
注 意 事 项
记号
变更内容记录
量测方法
检测仪器 抽样数 缺陷程度
实验方法
检测仪器 抽样数 缺陷程度
制定
审核
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