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有机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合集下载

(完整版)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引言概述: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原理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醇类的命名:通过识别羟基的位置和数量,采用“字根+ol”的命名法。

2.醛和酮的命名:以醛基和酮基分别作为命名的基础,通常采用“字根+al”的命名法和“字根+one”的命名法。

3.酸类和酯的命名:以羧基和酯基分别作为命名的基础,通常采用“希酸”和“酸酯”的命名法。

4.芳香化合物的命名:根据苯环上的取代基的位置和数量,采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进行命名。

5.范德华力、静电干涉和氢键的重要性: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可以解释分子之间的特殊性质和反应。

二、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1.加成反应:通过两个或多个分子中部分反应性的化学物质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化合物。

2.消除反应:通过两个或多个分子中部分反应性的化学物质相互分离形成两个或更多的产物。

3.变位反应:通过化合物中某一部分的结构重新组合形成产物。

4.羰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通过添加一种强还原剂,将羰基物质转化为相应的醇。

5.羟醇的氧化反应:通过添加一种强氧化剂,将醇转化为相应的醛或酮。

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共价键与键长:共价键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常见的键,其长度取决于成键原子的电子云分布。

2.极性共价键:由于成键原子之间电子云密度的不均匀,导致共价键中电子密度分布的不均匀。

3.分子的分散力和溶解性:分子之间的分散力是由于电子云的不均匀分布而引起的吸引力。

4.电子云的亲核性/亲电性:电子云可以表现出亲核性或亲电性,取决于原子内的电子分布和外部原子的电子密度。

5.光学活性:光学活性是指一个有机化合物可以使平面偏振光彻底旋转一定角度。

四、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羰基化合物的合成:羰基化合物可以通过醛或酮的氧化获得,也可以通过相应的醇的氧化后进行脱水反应得到。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归纳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①烃:分子中碳原子数n W 4 (特例:__________ ), 一般:n< 16为液态,n > 16为固态。

②烃的衍生物:甲醛、一氯甲烷。

2、烃的同系物中,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逐渐_ ,密度增大。

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熔、沸点__________________ 。

3、气味。

无味一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AsH3而带有臭味)稍有气味一乙烯特殊气味一苯及同系物、萘、石油、苯酚刺激性一--甲醛、甲酸、乙酸、乙醛香味一----乙醇、低级酯甜味一----乙二醇、丙三醇、蔗糖、葡萄糖苦杏仁味一硝基苯4、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5、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苯及苯的同系物、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6、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苯酚:常温时水溶性不大,但高于65C时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可溶于水的物质: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等于3的低级醇、醛、酮、羧酸等7、特殊的用途:甲苯、苯酚、甘油、纤维素能制备炸药;乙二醇可用作防冻液;甲醛的水溶液可用来消毒、杀菌、浸制生物标本;葡萄糖或醛类物质可用于制镜业。

8能与Na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有:醇、酚、羧酸、葡萄糖、氨基酸、苯磺酸等含羟基的化合物。

9、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0、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1、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1)酚;(2)羧酸;(3)卤代烃(NaOH水溶液:水解;NaOH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12、遇石蕊试液显红色或与NazCQ、NaHCO溶液反应产生CO:羧酸类。

13、与Na2CO溶液反应但无CO气体放出:酚;14、常温下能溶解Cu(OHb:羧酸;15、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16、羧酸酸性强弱:di©17、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 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凡含醛基的物质。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篇1一、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

本篇文章旨在归纳总结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

二、基本概念1. 有机化学定义:研究碳基化合物的化学称为有机化学。

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主要由碳和氢组成,具有同分异构现象,可发生化学反应等。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 烃类:仅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2. 醇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

3. 酮类:含有羰基(-CO-)的有机化合物。

4. 羧酸类: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化合物。

5. 其他类别:包括醚、酯、醛、胺等。

四、共价键与分子结构1.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2. 分子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3. 立体异构:包括构型异构和构象异构,如异构体的命名和判断。

五、有机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原子或原子团替代有机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

2. 加成反应:简单物质与有机化合物中的不饱和键进行加合。

3. 消除反应:从有机化合物中消除某些原子或原子团,生成不饱和键。

4. 氧化与还原反应:涉及有机化合物中电子转移的反应。

六、有机化学反应机制1. 反应速率: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2. 反应机理:描述反应如何进行的途径和步骤。

3. 速率定律与活化能:阐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反应的活化能要求。

七、光谱分析与结构鉴定1. 光谱分析: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等特性进行物质分析的方法。

2. 结构鉴定:通过光谱数据、化学性质等推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八、有机合成与设计1. 有机合成:通过有机反应合成有机化合物。

2. 合成设计:根据目标产物设计合适的合成路线和方法。

九、应用与实例1. 医药:药物的设计与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2. 材料科学: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等需要有机化学的知识。

3. 农业:农药、化肥等的设计与合成离不开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7篇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7篇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7篇篇1一、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主要研究其结构、性质、合成与应用。

本篇文章将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

二、基本概念1. 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等)。

2. 共价键:有机化合物中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3.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三、重要官能团及性质1. 烃基(-CnxHy):烃类化合物的核心部分,常见性质包括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2. 羟基(-OH):涉及醇类、酚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常见反应包括酯化反应和脱水反应。

3. 羧基(-COOH):涉及羧酸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具有典型的酸性,可发生酯化反应。

4. 氨基(-NH2):涉及胺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可发生酸碱反应及偶联反应。

5. 醚键(-O-):连接两个有机基团,常见反应包括裂解反应。

6. 酮羰基(-CO-):连接两个碳原子,具有亲电和亲核反应的特性。

四、基本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原子或原子团替换有机化合物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的过程。

2. 加成反应:不饱和键的加成,如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3. 消除反应: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连接相同基团时,脱去小分子形成不饱和键的过程。

4.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如醇的氧化、醛的还原等。

五、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但不同结构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学中非常普遍,对化合物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主要包括位置异构、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

六、光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光谱分析是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等。

这些光谱技术有助于确定化合物的官能团、结构信息及立体构型。

七、有机合成与反应机理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通过合成目标分子实现特定功能。

反应机理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原理,了解反应机理有助于预测和调控有机合成过程。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6篇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6篇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6篇篇1一、有机化学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科学,主要涉及碳、氢、氧、氮等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是化学领域中最为重要和广泛应用的分支之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 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多样,可形成链状、环状等结构。

2. 化合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3. 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易挥发。

4. 多为无色或有色液体或固体,有特殊气味。

5. 易燃烧,部分化合物有毒。

三、有机化学的基础概念1. 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但不同结构的化合物。

2.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主要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3. 烷烃:只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具有饱和的碳链。

4. 烯烃:含有至少一个双键的烃类,具有不饱和的碳链。

5. 炔烃:含有至少一个三键的烃类,具有更强的不饱和性。

6. 醇类:含有羟基(-OH)的化合物,具有醇的特性。

7. 醛类:含有醛基(-CHO)的化合物,具有醛的特性。

8. 酮类:含有酮基(C=O)的化合物,具有酮的特性。

9. 酸类:含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具有酸的特性。

10. 酯类:含有酯基(COO-)的化合物,具有酯的特性。

四、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

2. 加成反应:不饱和化合物与其他化合物反应,形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3. 消除反应:化合物中去除一个原子团,形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4. 酯化反应:羧酸与醇反应生成酯的反应。

5. 水解反应:酯或酰胺等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醇或胺的反应。

6. 氧化反应:有机物被氧化剂氧化,生成醛、酮、酸等化合物的反应。

7. 还原反应:有机物被还原剂还原,生成醇、胺等化合物的反应。

8. 重排反应: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新排列的反应。

9. 环化反应:不饱和化合物通过环化作用形成环状化合物的反应。

10. 开环反应:环状化合物通过断裂环状结构形成开链化合物的反应。

基础有机化学知识整理

基础有机化学知识整理

基础有机化学知识整理南京市金陵中学 刘任翔 210005一、 烷烃1. 卤代——自由基取代反应(1) 链引发: ∙−−→−∆X X hv 2/2(2) 链转移: ∙+−→−+∙R HX RH X ∙+−→−+∙X RX X R 2(3) 链终止: RX R X −→−∙+∙ 2X X X −→−∙+∙R R R R -−→−∙+∙反应控制:H H H ︒>︒>︒123 2. 热裂解——自由基反应(1) ∙'+∙−→−'-∆R R R R (2) 2222CH CH R CH CH R =+∙−→−∙---断裂:β 3. 硝化、磺化(自由基)——与卤代类似。

4. 小环开环(1) 2H 引发的开环:自由基机理,区域选择性小。

CH 32CH 3CH 3+CH 3CH 3H 3(2) 2X 、HI 引发的开环:离子机理,倾向于生成稳定的碳正离子。

3I-CH 3CH 3ICH 3CH 3I优势产物(仲碳正离子比伯碳正离子稳定)在断键时,一般断极性最大的键(如取代最多的C 原子和取代最少的C 原子之间的键)。

二、 亲核取代1. 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要区别对待。

H Cl 原子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双键整体电子云密度降低,表现在反应性降低;给电子共轭效应使双键π电子云向C -β迁移,C -β相对C -α带部分负电荷。

判断基团共轭效应的性质:(1) 吸电子集团中直接相连的原子电负性较小且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相连,电子云密度低;直接相连的原子多没有孤对电子。

如:2NO -,CN -,COOH -,CHO -,COR -等。

(2) 给电子集团中直接相连的原子电负性较大且与电负性较小的原子相连,电子云密度大;直接相连的原子均有孤对电子。

如:2NH -,NHCOR -,OH -,OR -,OCOR -等。

(3) 苯环的共轭效应:相当于一个电子“仓库”,与电子云密度小的原子相连时给电子,与电子云密度大的原子相连时吸电子(如苯酚显酸性)。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超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超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超全完整版
一、有机化学基础:
1. 元素组成:有机物主要由C、H、O、N、S等元素组成。

2. 元素的相互作用:有机物中的各种元素之间可以通过键的形成而形成不同的化合物,如单键、双键、三键等。

3. 化学键的强弱:根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分为共价键和非共价键,其中共价键是最强的,非共价键较弱。

4. 分子的结构: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包括碳链、环状结构和含氧结构等。

5. 稳定性:有机物的稳定性取决于其分子结构,稳定性越高,则该物质的活性越低。

二、有机反应:
1. 加成反应:一种有机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反应,两个有机物聚合在一起,结果是新物质,也就是反应物质。

2. 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构成的复杂反应,它是有机物之间改变氧化状态的反应,氧化反应会使有机物的氧化状态变高,而还原反应则会降低有机物的氧化状态。

3. 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将一个有机物和一个醇或羟基反应,生成一个酯化物的反应。

4. 水解反应:利用水对有机物进行水解反应,生成物质的反应,此反应可以将水分子分解成两个离子:氢离子和氧离子。

5. 还原反应:有机物的还原反应是指将氧的氧化状态从氧的高氧化状态还原为氧的低氧化状态,以达到物质变化的目的。

(完整版)【非常详细】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非常详细】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 、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原子: —X官能团 原子团(基): —OH 、—CHO (醛基) 、—COOH (羧基) 、C 6H 5— 等化学键: C=C 、—C≡C—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 C n H 2n+2;代表物: 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 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 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 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 C1~C4 气态, C5~C16 液态, C17 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 1g/cm^3 ,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D) 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CH 4 + Cl 2 CH 3Cl + HCl ,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

点燃②燃烧 CH 4 + 2O 2 CO 2 + 2H 2O高温C 16H 34 催化剂C 8H 18 + C 8H 16加热、加压④烃类燃烧通式: C x H t + (x +y )O 2 点———燃 xCO 2 + y H 2O 4 2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 C x H y O z + (x +y - z )O 2 点———燃 xCO 2 + yH 2O 4 2 2E) 实验室制法:甲烷: CH 3 COONa + NaOHOCH 4 个 +Na 2 CO 3△注: 1.醋酸钠:碱石灰=1: 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 NaAc 晶体) 4.CaO :吸水、稀释 NaOH 、不是催化剂(2)烯烃:A) 官能团: C=C ;通式: C n H 2n (n≥2);代表物: H 2C=CH 2B) 结构特点:键角为 12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有机归纳
一.各类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
表1 各类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
类别主链的选择碳原子编号
烷烃选择含碳原子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命名某烷在主链上以连有最简单取代
基(甲基)近端为起点编号
不饱和烃选择含有不饱和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某不饱和烃在主链上以不饱和碳原子近端为起点,进行编号
芳香烃以芳香环为主体(苯、萘…)以芳香环上连有取代基的碳
原子为起点编号
烃的衍生
物选择含有官能团的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确定为某衍生物
以连有官能团的碳原子为起
点,进行编号(或近端)
二.各类主要有机物的组成通式
类别结构特点(官能
团)
代表物一般表示式分子通式
烷烃只含C—C单键CH4R—CH3C n H2n+2
烯烃含一个C=C双键CH2=CH2R—CH=CH2C n H2n(n≥2)
炔烃含一个C≡C参

CH≡CH R—C≡CH C n H2n—2(n≥2) 苯及其同系物含一个苯环R C n H2n—6(n≥2) 饱和一元卤代

含一个卤原子CH3CH2Br R—CH2X C n H2n+1X
饱和一元醇烃基饱和含一
个—OH
CH3CH2OH R—OH C n H2n+1OH
一元酚羟基(—OH)直
接连苯环
OH C n H2n—6O
饱和一元醛烃基饱和含一
个—CHO
C n H2n O
饱和一元羧酸烃基饱和含一

C n H2n O2
饱和一元羧酸酯饱和一元羧酸
与饱和一元醇
酯化
C n H2n O2
三.重要有机反应类型与涉及主要有机物
反应类型反应特点涉及的主要有机物类别
取代与碳相连的H、官能团饱和烃、苯和苯的同系物,卤代烃、醇、酚
加成发生在不饱和碳上不饱和烃、苯和苯的同系物、醛
消去生成不饱和键卤代烃、醇
酯化羧基与羟基缩合醇、羧酸、糖类
典型示例(1)烃:(通式)
CH4、CH3—CH3…C n H2n+2
CH2=CH2、CH3CH=CH2…C n H2n
CH≡CH、CH3C≡CH…C n H2n—2
(2)烃的衍生物
CH3OH、C2H5OH…C n H2n+2O
HCHO、CH3CHO…C n H2n O
HCOOH、CH3COOH…C n H2n O2(1)碳链异构
CH3CH2CH2CH3
3
3
3
|
CH
CH
CH
CH
(2)官能团类别异构
CH3CH=CH2、
、、(3)官能团位置异构
CH3CH2CH2OH、
、、
要点(1)均为互称
(2)概念不可混淆:讨论同系物时不涉及同分异构讨论同分异构体时不涉及
同系物
五.除杂质
乙醇(氯化钠)- 蒸馏
氯化钠(NH4Cl)- 加热
KNO3(氯化钠)H2O 重结晶、过滤
甲苯(苯酚)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溴苯(溴)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乙醇(水)CaO 蒸馏
甲苯(乙醛)水分液
甲烷(硫化氢)氢氧化钠或硫酸铜溶液洗气
苯酚(苯)加氢氧化钠溶液分层取水层,向水层中通CO2分液、过滤
KI溶液(I2)CCl4萃取
硬脂酸钠溶液(NaI)半透膜渗析
乙酸(甲酸)醋酸钠晶体蒸馏
CO2(Cl2、HCl) FeCl2溶液或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氧化还原(氯
化氢溶解)
Fe2+(Fe3+) Fe屑氧化还原
烷(烯、炔)(气)溴水(不能用酸性KMnO4)洗气
NaCl(Na2CO3、NaHCO3) 加足量盐酸蒸发
CO2(SO2) KMnO4或品红洗气
Cl2(HC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气
十三.有机高分子
1.化合物
烃、醇、醛、羧酸、酯、葡萄糖、蔗糖等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比较低,如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42,硬脂酸甘油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90,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少上千,通常称它们为低分子化合物,或简称小分子。

相反,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或更高,核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则高达几千万。

通常把它们称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等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所以也常被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

2.结构特点
结构与小分子有很大的不同。

单个高分子是由一个个链节连接起来的,成千上万的链节常常连成一条长链。

高分子最普通、最重要的结构是长链状的。

例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的长链就是由C—C键连接的,淀粉和纤维素的长链则是由C—C键和C—O键相连接的。

可以想象,当这种多条高分子链聚集在一起时,相互间的缠绕使得许多分子间接触的地方以分子间作用力而紧密结合,这就使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大大增加,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相互作用的分子间力就越强。

线型结构的高分子,可以不带支链,也可以带支链
高分子链上如果还有能起反应的官能团,当它跟别的单体或别的物质发生反应时,高分子链之间将形成化学键,产生一些交联,形成网状结构,这就是高分子的体型(网状)结构,硫化橡胶就是这样的例子。

3.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大及其结构的特点,因而它们具有与小分子物质不同的一些性质。

(1)溶解性
线型结构能溶解在适当的溶剂里,但溶解过程比小分子缓慢;而体型结构的(如橡胶)则不容易溶解,只是有一定程度的胀大。

(2)热塑性和热固性
聚乙烯塑料受热到一定温度范围时,开始软化,直到熔化成流动的液体。

熔化的聚乙烯塑料冷却后又变固体,加热后又熔化。

这种现象就是线型高分子的热塑性。

根据这一性质制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制成薄膜、拉成丝或压制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用于工业、农业及日常生活等。

有些体型高分子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因而具有热固性,例如酚醛塑料等。

(3)强度
高分子材料的强度一般都比较大。

(4)电绝缘性
高分子化合物链里的原子是以共价键结合的,一般不易导电,所以高分子材料通常是很好的电绝缘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电气工业上。

例如,制成电器设备零件、电线和电缆的护套等。

十四.肥皂和洗涤剂
洗衣粉是肥皂的代替物,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分子中含有亲水性原子团和亲油性原子团的物质,即合成洗涤剂。

目前常用的合成洗涤剂主要是烷基苯磺酸钠,它的分子组成和硬脂酸钠很相似,合成洗涤剂分子中的亲油性原子团具有更强的亲油作用,亲水性原子团具有更强的亲水作用,去污能力比肥皂更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