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原卷版)

第11讲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原卷版)
第11讲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原卷版)

第11讲一次函数及其应用

1.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为y=kx叫做正比例函数,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它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原点,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0,b) 的一条直线.

(2)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所经过的象限及增减性.

k、b的符号

k>0 函数图象图象的位置增减性

b>0 图象过第一、二、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0 图象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0 图象过第一、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 函数图象图象的位置增减性

b>0 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b=0 图象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b <0

图象过第二、三、四 象限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1)设:设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一般形式y =kx +b(k≠0);

(2)代:将已知条件中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坐标代入y =kx +b 得到方程(组); (3)求:解方程(组)求出k ,b 的值; (4)写:写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4.一次函数与方程(组)的关系

(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 =kx +b 就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2)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__ __就是方程kx +b =0的解;

(3)一次函数y =k 1x +b 1与y =k 2x +b 2的图象交点的横、纵坐标值就是方程组?

????y =k 1x +b 1

y =k 2x +b 2的解.

5.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

(1)函数y =kx +b 的函数值y 大于0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就是不等式kx +b >0的解集,即函数图象位于x 轴的上方部分对应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函数y =kx +b 的函数值y 小于0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就是不等式 的解集,即函数图象位于x 轴的 部分对应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6.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1)常见类型:①费用问题;②销售问题;③行程问题;④容量问题; ⑤方案问题.

(2)解一次函数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设出实际问题中的变量; ②建立一次函数关系式; ③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关系式; ④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 ⑤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相应的值,对所得到的解进行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⑥答.

考点1: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例题1】(2018?江苏扬州?3分)如图,在等腰Rt △ABO ,∠A=90°,点B 的坐标为(0,2),若直线l :y=mx+m (m ≠0)把△ABO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m 的值为 .

考点2: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例题2】.(2018·河北T24·10分)如图,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1

2x+5的图象l1分别与x,y

轴交于A,B两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l2与l1交于点C(m,4).

(1)求m的值及l2的解析式;

(2)求S△AOC-S△BOC的值;

(3)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为l3,且l1,l2,l3不能围成三角形,直接写出k的值.

考点3: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例题3】(2019?四川省广安市?8分)为了节能减排,我市某校准备购买某种品牌的节能灯,已知3只A 型节能灯和5只B型节能灯共需50元,2只A型节能灯和3只B型节能灯共需31元.

(1)求1只A型节能灯和1只B型节能灯的售价各是多少元?

(2)学校准备购买这两种型号的节能灯共200只,要求A型节能灯的数量不超过B型节能灯的数量的3倍,请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

一、选择题:

1. (2019?四川省广安市?3分)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A.一、二、三B.二、三、四C.一、三、四D.一、二、四

2. (2018?湘潭)若b>0,则一次函数y=﹣x+b的图象大致是()

A.B.C.D.

3. (2019湖北荆门)(3分)如果函数y=kx+b(k,b是常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那么k,b应满足的条件是()

A.k≥0且b≤0B.k>0且b≤0C.k≥0且b<0 D.k>0且b<0

4. (2019?山东临沂?3分)下列关于一次函数y=kx+b(k<0,b>0)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B.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图象与y轴交于点(0,b)D.当x>﹣时,y>0

5. (2018?包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1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直线l2:y=kx(k≠0)与直线l1在第一象限交于点C.若∠BOC=∠BCO,则k的值为()

A.B.C.D.2

二、填空题:

6. (2019?山东潍坊?3分)当直线y=(2﹣2k)x+k﹣3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时,则k的取值范围是.

7. (2018?邵阳)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2,0),与y轴相交于点(0,4),结合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

8. (2019?广西河池?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0),B(0,1),AC由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而得,则A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是.

9. (2019?山东省聊城市?3分)如图,在Rt△ABO中,∠OBA=90°,A(4,4),点C在边AB上,且=,点D为OB的中点,点P为边OA上的动点,当点P在OA上移动时,使四边形PDBC周长最小的点P 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

10. (2019?湖北省仙桃市?8分)某农贸公司销售一批玉米种子,若一次购买不超过5千克,则种子价格为20元/千克,若一次购买超过5千克,则超过5千克部分的种子价格打8折.设一次购买量为x千克,付款金额为y元.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某农户一次购买玉米种子30千克,需付款多少元?

11. (2017·台州改编)如图,直线l1:y=2x+1与直线l2:y=mx+4相交于点P(1,b).

(1)求b,m的值;

(2)直接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2x+1

(3)垂直于x轴的直线x=a与直线l1,l2分别交于点C,D.若线段CD长为2,求a的值.

12. (2018?重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3过点A(5,m)且与y轴交于点B,把点A 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C.过点C且与y=2x平行的直线交y轴于点D.

(1)求直线CD的解析式;

(2)直线AB与CD交于点E,将直线CD沿EB方向平移,平移到经过点B的位置结束,求直线CD在平移过程中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13. (2017·河北T24·10分)如图,直角坐标系xOy中,A(0,5),直线x=-5与x轴交于点D,直线y=-3 8x

-39

8与x轴及直线x=-5分别交于点C,E.点B,E关于x轴对称,连接AB.

(1)求点C,E的坐标及直线AB的解析式;

(2)设面积的和S=S△CDE+S四边形ABDO,求S的值;

(3)在求(2)中S时,嘉琪有个想法:“将△CDE沿x轴翻折到△CDB的位置,而△CDB与四边形ABDO拼接后可看成△AOC,这样求S便转化为直接求△AOC的面积不更快捷吗?”但大家经反复验算,发现S△AOC≠S,请通过计算解释他的想法错在哪里.

14. (2019·贵州安顺·10分)安顺市某商贸公司以每千克40元的价格购进一种干果,计划以每千克60元的价格销售,为了让顾客得到更大的实惠,现决定降价销售,已知这种干果销售量y(千元)与每千元降价x (元)(0<x<20)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商贸公司要想获利2090元,则这种干果每千克应降价多少元?

15. (2018·唐山乐亭县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A(-6,0)的直线l1与直线l2:y=2x相交于点B(m,4).

(1)求直线l1的解析式;

(2)直线l1与y轴交于点M,求△AOM的面积;

(3)过动点P(n,0)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l1,l2的交点分别为C,D,当点C位于点D上方时,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

【变式】(4)将(3)中条件“过动点P(n,0)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l1,l2的交点分别为C,D”保持不变,“当点C位于点D上方时”改为“且CD=2”,求点C的坐标.

第11讲 一次函数应用及综合问题(讲练)(解析版)

备战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轮讲练测 第三单元函数 第11讲一次函数的应用及综合问题

1、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 2、理解: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及结合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3、会:结合函数图象确定图形面积;并根据面积确定点的坐标,进而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会解决一次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4、能:解决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并根据整数点及公共点的个数确定参数的值或范围。 1.(2019春?石景山区期末)甲、乙两名同学骑自行车从A 地出发沿同一条路前往B 地,他们离A 地的距离()s km 与甲离开A 地的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 ①甲、乙同学都骑行了18km ②甲、乙同学同时到达B 地 ③甲停留前、后的骑行速度相同 ④乙的骑行速度是12/km h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解答】解:由图象可得, 甲、乙同学都骑行了18km ,故①正确, 甲比乙先到达B 地,故②错误, 甲停留前的速度为:100.520/km h ÷=,甲停留后的速度为:(1810)(1.51)16/km h -÷-=,故③错误, 乙的骑行速度为:18(20.5)12/km h ÷-=,故④正确, 故选:B . 2.(2018春?平谷区期末)某区中考体育加试女子800米耐力测试中,同时起跑的甲和乙所跑的路程S (米

)与所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分别为线段OA和折线O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B.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平均速度大 C.在起跑后50秒时,甲在乙的前面 D.在起跑后180秒时,两人之间的距离最远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甲对应的函数图象是线段OA,由图象可知甲在匀速跑步,故选项A错误, 由图象可知,甲先跑完800米,则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故选项B错误, 在起跑后50秒时,乙在甲的前面,故选项C错误, 由图象可知,在起跑后180秒时,甲在乙的前面,此时两人之间的距离最远为200米,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3.(2019春?海淀区校级期中)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腰长为x,底边长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解答】解:220 Q, += x y ∴=-,即10 202 y x x<, Q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5 x 综上可得510 <<. x 故答案为:220 =-+,510 y x <<. x 4.(2019春?海淀区校级月考)若一条直线与函数31 =-的图象平行,且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 y x

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

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入门级) 一、入门级 VLOOKUP是一个查找函数,给定一个查找的目标,它就能从指定的查找区域中查找返回想要查找到的值。它的基本语法为: VLOOKUP(查找目标,查找范围,返回值的列数,精确OR模糊查找)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介绍一下这四个参数的使用 例1:如下图所示,要求根据表二中的姓名,查找姓名所对应的年龄。 公式:B13 =VLOOKUP(A13,$B$2:$D$8,3,0) 参数说明: 1 查找目标:就是你指定的查找的内容或单元格引用。本例中表二A列的姓名就是查找目标。我们要根据表二的“姓名”在表一中A列进行查找。 公式:B13 =VLOOKUP(A13,$B$2:$D$8,3,0) 2 查找范围(VLOOKUP(A13,$B$2:$D$8,3,0) ):指定了查找目标,如果没有说从哪里查找,EXCEL肯定会很为难。所以下一步我们就要指定从哪个范围中进行查找。VLOOKUP的这第二个参数可以从一个单元格区域中查找,也可以从一个常量数组或内存数组中查找。本例中要从表一中进行查找,那么范围我

们要怎么指定呢?这里也是极易出错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注意,给定的第二个参数查找范围要符合以下条件才不会出错: A 查找目标一定要在该区域的第一列。本例中查找表二的姓名,那么姓名所对应的表一的姓名列,那么表一的姓名列(列)一定要是查找区域的第一列。象本例中,给定的区域要从第二列开始,即$B$2:$D$8,而不能是$A$2:$D$8。因为查找的“姓名”不在$A$2:$D$8区域的第一列。 B 该区域中一定要包含要返回值所在的列,本例中要返回的值是年龄。年龄列(表一的D列)一定要包括在这个范围内,即:$B$2:$D$8,如果写成$B $2:$C$8就是错的。 3 返回值的列数(B13 =VLOOKUP(A13,$B$2:$D$8,3,0))。这是VLOOKU P第3个参数。它是一个整数值。它怎么得来的呢。它是“返回值”在第二个参数给定的区域中的列数。本例中我们要返回的是“年龄”,它是第二个参数查找范围$B$2:$D$8的第3列。这里一定要注意,列数不是在工作表中的列数(不是第4列),而是在查找范围区域的第几列。如果本例中要是查找姓名所对应的性别,第3个参数的值应该设置为多少呢。答案是2。因为性别在$B$2:$D$8的第2列中。 4 精确OR模糊查找(VLOOKUP(A13,$B$2:$D$8,3,0) ),最后一个参数是决定函数精确和模糊查找的关键。精确即完全一样,模糊即包含的意思。第4个参数如果指定值是0或FALSE就表示精确查找,而值为1 或TRUE时则表示模糊。这里兰色提醒大家切记切记,在使用VLOOKUP时千万不要把这个参数给漏掉了,如果缺少这个参数默为值为模糊查找,我们就无法精确查找到结果了。 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初级篇)一、VLOOKUP多行查找时复制公式的问题 VLOOKUP函数的第三个参数是查找返回值所在的列数,如果我们需要查找返回多列时,这个列数值需要一个个的更改,比如返回第2列的,参数设置为2,如果需要返回第3列的,就需要把值改为3。。。如果有十几列会很麻烦的。那么能不能让第3个参数自动变呢?向后复制时自动变为2,3,4,5。。。 在EXCEL中有一个函数COLUMN,它可以返回指定单元格的列数,比如 =COLUMNS(A1)返回值1 =COLUMNS(B1)返回值2

一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例题)

1.(2013?鄂州)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表示轿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轿车到达乙地后,货车距乙地多少千米? (2)求线段CD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3)轿车到达乙地后,马上沿原路以CD段速度返回,求轿车从甲地出发后多长时间再与货车相遇(结果精确到0.01).

一次函数的应用 知识点一:一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和面积问题 1:交点问题 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是经过(0,b )和(- k b ,0)两点。 【典型例题】 1.直线y=-x+2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2.直线y=-x -1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3.函数y=x+1与x 轴交点为( ) A .(0,-1) B .(1,0) C .(0,1) D .(-1,0) 4.直线y=-3 2 x+3与x 轴、y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3 B .6 C .34 D .3 2 5.直线y=-2x-4交x 轴、y 轴于点A 、B ,O 为坐标原点,则S △AOB = 。 6.若直线y=3x+b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6个单位,则b 的值是 。 7.如图所示,已知直线y=kx-2经过M 点,求此直线与x 轴交点坐标和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 2:面积问题 面积:一次函数y=kx+b 与x 、y 轴所交的两点与原点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 b k (1):两直线交点坐标必满足两直线解析式,求交点就是联立两直线解析式求方程组的解。 (2):复杂图形“外补内割”即:往外补成规则图形,或分割成规则图形(三角形)。 (3):往往选择坐标轴上的线段作为底,底所对的顶点的坐标确定高。 1. 直线经过(1,2)、(-3,4)两点,求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2. 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 (4,3),且OA=OB (1)求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 的面积; 3. 已知:m x y l +=2:1经过点(-3,-2),它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A ,直线b kx l +=:2经过点(2,-2),且与y 轴交于点C (0,-3),它与x 轴交于点D

Excel的VLOOKUP函数的使用解读

VLOOKUP函数 在表格或数值数组的首列查找指定的数值,并由此返回表格或数组中该数值所在行中指定列处的数值。 这里所说的“数组”,可以理解为表格中的一个区域。数组的列序号:数组的“首列”,就是这个区域的第一纵列,此列右边依次为第2列、3列……。假定某数组区域为B2:E10,那么,B2:B10为第1列、C2:C10为第2列……。 语法: VLOOKUP(查找值,区域,列序号,逻辑值 “查找值”:为需要在数组第一列中查找的数值,它可以是数值、引用或文字符串。“区域”:数组所在的区域,如“B2:E10”,也可以使用对区域或区域名称的引用,例如数据库或数据清单。 “列序号”:即希望区域(数组中待返回的匹配值的列序号,为1时,返回第一列中的数值,为2时,返回第二列中的数值,以此类推;若列序号小于1,函数VLOOKUP 返回错误值 #VALUE!;如果大于区域的列数,函数VLOOKUP返回错误值 #REF!。 “逻辑值”:为TRUE或FALSE。它指明函数 VLOOKUP 返回时是精确匹配还是近似匹配。如果为 TRUE 或省略,则返回近似匹配值,也就是说,如果找不到精确匹配值,则返回小于“查找值”的最大数值;如果“逻辑值”为FALSE,函数VLOOKUP 将返回精确匹配值。如果找不到,则返回错误值 #N/A。如果“查找值”为文本时,“逻辑值”一般应为 FALSE 。另外: ·如果“查找值”小于“区域”第一列中的最小数值,函数 VLOOKUP 返回错误值 #N/A。 ·如果函数 VLOOKUP 找不到“查找值” 且“逻辑值”为 FALSE,函数 VLOOKUP 返回错误值 #N/A。

奥数新讲义-一次函数-4师

第十一讲 一次函数4 关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1. 已知函数23 (2)(3)m y m x m +=---是一次函数,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 例2. 已知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像经过A(1,2)、B (-1,-4)两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 式; 例3. 直线l 与直线21y x =+的交点的横坐标是2,与直线2y x =-+的交点的纵坐标为1,求直线l 对应 的函数解析式; 例4. 正比例函数11y k x =与一次函数22y k x b =+的图像如下图,它们的交点P 的坐标是(4,3)点Q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OQ =OP ,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例5. 试确定k 的范围,使一次函数(3)(2)y k x k =-+-的图像 ○ 1和方程24x y -=表示的直线平行;

○ 2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 3通过第1、2、3象限 . 关于一次函数的图像 例6. 已知一次函数y mx n =+,且m<0,mn>0,则其图像大致是直线( ) A . a B. b C . c D. d 例7. (99年全国竞赛)设b>a ,将一次函数y bx a =+与y ax b =+的图像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则有 一组a,b 的取值,使得下列四个图中的一个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奥数教程,初三年级P52,例2;或初中数学竞赛同步辅导,初三P99,例2 例8. (14届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已知一次函数,0y kx b kb =+<,则这样的一次函数的图像必经过的公 共象限有_____个,即第_______象限.

一次函数的应用题型总结(经典实用!!!!)

一次函数的应用题型总结(经典实用) 用一次函数的解决实际问题。 类型一根据题目中信息建立一次函数关系式或找出符合题意的图像,再根据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1、学校升旗仪式上,徐徐上升的国旗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幅图近似地刻画,这幅图是下图中的() 2、.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中途由于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李老师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如果准时到校.在课堂上,李老师请学生画出他行进的路程y?(千米)与行进时间t(小时)的函数图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3.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内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应为下图中的() 1 / 7

4、从甲地到乙地,汽车先以速度,行驶了路程的一半,随后又以速度()行驶了余下的一半,则下列图象,能反应汽车离乙地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象的应为() 5.一支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n(厘米)与燃烧时间 t(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6、为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对用水制定了如下的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l0吨时,水价每吨l.2元,超过l0吨时,超过部分按每吨1.8元收费。该市某户居民,8月份用水吨 (),应交水费元,则与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 7、购买作业本每个0.6元,若数量不少于13本,则按8折优惠. (1)写出应付金额y元与购买数量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购买5本、20本的金额; (3)若需12本作业本,怎样购买合算? 8、一个蓄水池有153m的水,用每分钟3 5.0m的水泵抽水,设蓄水池的含水量为) (3 m Q, 抽水时间为分钟) (t。 ⑴写出Q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⑵求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⑶画出函数图象 2 / 7

第十一讲 练习题

第十一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学习 2.接受学习 3.发现学习 4.陈述性知识 5.程序性知识 6.学习策略 1.学习:目前教育心理学界对于学习概念的理解主要有这样三种:一种是广义的学习概念。认为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集中表现为通过实践或者练习而获得,由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另一种是次广义的学习概念,专指人类的学习。其这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第三种是狭义的学习概念。即指在校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2.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3.发现学习: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发现,并不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4.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 5.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 6.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之外的现象是(D ) A.注意的稳定性较差 B.注意的范围小 C.注意的分配能力不强 D.机械记忆仍不占主要地位 2.梅耶则提出了对学习的三种类型的分类办法,下列哪项没有涉及(D) A.语义性学习B.程序性学习C.策略性学习D.意义学习 3.反映中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的主要品质是(C) A.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倾向逐步减弱B.缺乏适当的自控能力C.自我意识的发展从具体的、片面的向抽象的、较为全面的认识过渡D.独立批判性思维增强 三、填空题 1.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__机械学习_______和___意义学习______。 2.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__习得阶段_______、_巩固与转化阶段________和___提取应用阶段______ 三个阶段。 3.动作技能的构成包括_动作或动作组________、__体能_______和___认知能力______ 三种成分。 四、判断正误 1.接受学习是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学习方式。(错误) 2.复述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必要条件。(错误) 3.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性心理的影响日益增强,出现创造力的高峰,情感丰富、充满活力。(正确) 五、简答题 1.简述学习的实质和主要类型。 答: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学习重在强化训练。

《一次函数的应用》练习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练习题 1.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C三地,C地位于A,B两地之间,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沿这条公路匀速行驶至C地停止.从甲车出发至甲车到达C地的过程,甲、乙两车各自与C地的距离y(km)与甲车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甲车出发____h时,两车相距350 km. 2.小亮家与姥姥家相距24 km,小亮8:00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姥姥家.妈妈8:30从家出发,乘车沿相同路线去姥姥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小亮和妈妈的行进路程s(km)与时间t(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得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2 km/h B.妈妈比小亮提前0.5 h到达姥姥家 C.妈妈在距家12 km处追上小亮 D.9:30妈妈追上小亮 3.甲骑摩托车从A地去B地,乙开汽车从B地去A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设甲、乙两人间距离为s(千米),甲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出发1小时时,甲、乙在途中相遇;②出发1.5小时时,乙比甲多行驶了60千米;③出发3小时时,甲、乙同时到达终点;④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一半.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4.设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公路上匀速行驶,开始甲车在乙车的前面,当乙车追上甲车后,两车停下来,把乙车的货物转给甲车,然后甲车继续前行,乙车向原地返回.设x秒后两车间的距离为y米,关于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米/秒. 5.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1 h后到达南亚所(景点),游玩 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湖光岩.小明离家11 6h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湖光岩.如图 是他们离家的路程y(km)与小明离家时间x(h)的函数图象.(1)求小明骑车的速度和在南亚所游玩的时间;

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图解说明_很详细)

VLOOKUP函数调用方法如下:(本次以提取RRU挂高数据为例) 一、本次涉及的相关文档。 1.《某地区TD宏站现场勘测数据汇总表》如表1-1,共1000多站,本次共列出104个站点的信息: 查看原文档请双击图标:某地区TD宏站现场 查勘数据汇总表,表1-1抓图如下: 2.某工程报价单,共30个宏站,如表1-2(本报价单其他信息均删除,只保留了站点名) 查看原文档请双击图标:某工程报价单.xlsx ,表1-2抓图如下: 二、本次我们以从表1-1中提取表1-2中30个站点的RRU挂高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1.先在表1-2中增加“RRU挂高”这一列,然后先提取“某城关水泵厂南”的RRU挂高。操作方法为双击下图所示灰色表格,然后鼠标左键单击列表上面的fx插入函 数。 2.点fx后弹出如下图标,在下拉列表中选择“VLOOKUP”,点确定。

3.点确定后,弹出VLOOKUP函数调用表,包含4个部分(lookup_value、Table_array、C ol_index_num、Range_lookup)。 lookup_value:需要在数据表首列进行搜索的值,本次值为表1-1中的位置B2,用 鼠标单击表1-1中的“某城关水泵厂南”,即可自动输入。。 Table_array:需要在其中搜索数据的信息表,即在表1-2中选择一个搜索区域, 注意所选区域第一列必须是与Lookup_value中查找数值相匹配的 列(本次表1-1中的B列),最后一列必须大于等于RRU挂高那一列 (大于等于C列),至于下拉行数肯定要大于等于106行。如下图: 选择相关区域后,VLOOKUP表中的Table_array会自动输入表1-1中所选区域,如 下图:

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

精心整理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选择题 1.一辆慢车与一辆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在途中相遇后分别按原速同时驶往甲地,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慢车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60km; ②快车速度是慢车速度的1.5倍; ③快车到达甲地时,慢车距离甲地60km; ④相遇时,快车距甲地320km A.1 2 A. 3.t(小时)③A、 A.1 4 A.1 5 6l1、l2分 x= h 人相距7km. (6题图)(7题图) 7.甲、乙两工程队分别同时开挖两条600米长的管道,所挖管道长度y(米)与挖掘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 ①甲队每天挖100米; ②乙队开挖两天后,每天挖50米; ③甲队比乙队提前3天完成任务; ④当x=2或6时,甲乙两队所挖管道长度都相差100米. 正确的有.(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序号)

8.某天,为按计划准点到达指定海域,某巡逻艇凌晨1:00出发,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因中途出现故障耽搁了一段时间,故障排除后,该艇加快速度仍匀速前进,结果恰好准点到达.如图是该艇行驶的路程y(海里)与所用时间t(小时)的函数图象,则该巡逻艇原计划准点到达的时刻是. 三、解答题: (行程问题) 8.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1小时后到达南亚所(景点) (1 (2 及 9. (1 (2 为t (3 10.小林家、小华家与图书馆依次在一条直线上.小林、小华两人同时各自从家沿直线匀速步行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已知小林到达图书馆花了20分钟.设两人出发x(分钟)后,小林离小华家的距离为y(米),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小林的速度为米/分钟,a= ,小林家离图书馆的距离为米;(2)已知小华的步行速度是40米/分钟,设小华步行时与家的距离为y1(米),请在图中画出y1(米)与x(分钟)的函数图象; (3)小华出发几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 11.甲、乙两车分别从A地将一批物品运往B地,再返回A地,图6表示两车离A地的距离s(千米)随时间t (小时)变化的图象,已知乙车到达B地后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请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回答: (1)甲车出发多长时间后被乙车追上? (2)甲车与乙车在距离A地多远处迎面相遇?

excel中的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excel博大精深,其使用中有许多细节的地方需要注意。 vlookup函数的使用,其语法我就不解释了,百度很多,其实我自己也没看懂语法的解释,下面就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来说说怎么用的。首先,这个函数是将一个表中的数据导入另一个表中,其中这两个表有一列数据是相同项,但是排列顺序不同。举例说明; 表1 表2 将表1中的face量一列导入表2中,但两表中的名称一列的排列顺序是不同的。此时需要使用vlookup函数。 下面介绍vlookup的使用方法。

将鼠标放到表2中的D2单元格上,点击fx,会出现一个对话框,里面有vlookup函数。若在常用函数里面没有,下拉找“查找与引用”,里面有此函数。点确定。表示此函数是在表2中的D2单元格中应用。 此时出现对话框: 在第个格里输入B2,直接用鼠标在表2中点击B2单元格即可。表示需要在查找的对象是表2中的B2单元格中的内容。

然后是第二个格,点表1,用鼠标选择整个表的所有数据。表示要在表1中的B1—C14区域查找表2中的B2单元格中的内容。

第三个格里输入在表2中要导入的列数在表1中的列数的数字。在此例中为C列,其列数数字为2.表示将表1中(B1—C14)区域中查找到的单元格里的内容相对应的列(第2列)中的单元格中的内容(face量列中的数据)导入表2中相应的单元格(D2)。 最后一个格中输入“0”。表示查找不到就出现#N/A。点确定,即出现相应数据,然后下拉复制格式。

当下拉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 其实是其查找区域在下拉过程中随着行的改变而改变了。需要对查找区域做一下固定。其方法为,在选择区域后,在区域前面加“$”号($B$1:$C$14)。

第11讲:反比例函数-教师版

反比例函数是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十八章第二节内容,主要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进行讲解,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的理解,难点是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归纳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为我们后期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提供依据.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如果两个变量的每一组对应值的乘积是一个不等于零的常数,我们就说这两个变量成反比例.用数学式子表示两个变量x、y成反比例,就是xy k =,或表示为 k y x =,其中k 是不等于0的常数. 2、解析式形如 k y x =(k是常数,0 k≠)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3、反比例函数 k y x =的定义域是不等于零的一切实数. 反比例函数 知识结构 模块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知识精讲 内容分析

【例1】 下列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成反比例的是( ) A .圆的面积和半径 B .矩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与宽 C .完成一项工程的工效与完成工期的时间 D .人的身高及体重 【难度】★ 【答案】B 【解析】矩形面积=长×宽,即S ab =,S 为定值,可知它的长与宽成反比例,B 正确;注 意区分C 选项,工效与工作时间成反比,而非完成工期的时间. 【总结】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是反比例关系,只需看两个量的乘积是否为定值即可. 【例2】 (1)已知:y 与x 成反比例,且1x =-时,2y =,则它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 (2)已知y 与2x 成反比例,且当2x =-时,14y =-,则当1 3 x =时,y =_________. 【难度】★ 【答案】(1)2 y x =- ;(2)9-. 【解析】(1)设函数解析式为k y x =,即有21k =-,得:2k =-,则函数解析式为2y x =-; (2)设函数解析式为2k y x = ,即有() 2 142k =--,得:1k =-,函数解析式为21 y x =-, 则当1 3x =时,2 1913y =-=-?? ??? . 【总结】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也可直接利用成反比例函数关系的积为定值求解. 例题解析

最新一次函数的应用典型练习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典型练习题 1、若点(1,2)及(m ,3)都在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上,求m 的值. 2、已知直线y=kx+b 经过点(-2,-1)和点(2,-3),求这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3、某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于直线 ,且过点(4,7),求函数解析式. 4、某地市区打电话的收费标准为:3分钟以内(含3分钟)收费0.2元,超过分钟,每增加1分钟(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算)加收0.11元,那么当时间超过3分钟时,求:电话费y(元)与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5、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定了如下的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的用水不超过10吨时,水价为每吨1.2元;超过10吨时,超过的部分按每吨1.8元收费,该市某户居民5月份用水x 吨(x >10),应交水费y 元,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6、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 (米/秒)(简称音速)是气温x (℃)的一次函数,下表列出了一组不同气温时的音速: (1)求y 与x (2)气温x=22(℃)时,某人看到烟花燃放5秒后才听到声音响,那么此人与燃放的烟花所在地约相距多远? x y 2 1

7、去年入夏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某市自来水公司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 水,采取分段收费标准,若某居民每月应交水费是用水量的函数,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分别写出x≤5和x>5时,y与x的函数解析式; (2)观察函数图象,利用函数解析式,回答自来水公司采取的收费标准. (3)若某户居民该月用水3.5吨,则应交水费多少元?若该月交水费9元,则用水多少吨? 8、甲乙两家体育用品商店出售同样的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乒乓球拍每付定价20元,乒乓 球每盒5元,现两家商店搞促销活动,甲店:每买一付球拍赠一盒乒乓球;乙店:按定价 的9折优惠,某班级需要购球拍4付,乒乓球若干盒(不少于4盒). (1)、设购买乒乓球盒数为x(盒),在甲店购买的付款数为y甲(元),在乙店购买的 付款数为y乙(元),分别写出在两家商店购买的付款数与乒乓球盒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 式. (2)就乒乓球盒数讨论去哪家商店购买合算? 9、某图书馆开展两种方式的租书业务:一种是使用会员卡,另一种是使用租书卡.使用这 两种卡租书,租书金额y(元)与租书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分别写出用租书卡和会员卡租书的金额y(元)与租书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 式; (2)两种租书方式每天租书的收费分别是多少元? (3)若两种租书卡的使用期限均为一年,则在这一年中如何选择这两种租书方式比较合 算?

常用EXCEL公式VLOOKUP函数用法详解

EXCEL公式VLOOKUP函数用法详解 VLOOKUP函数 在表格或数值数组的首列查找指定的数值,并由此返回表格或数组中该数值所在行中指定列处的数值。 这里所说的“数组”,可以理解为表格中的一个区域。数组的列序号:数组的“首列”,就是这个区域的第一纵列,此列右边依次为第2列、3列……。假定某数组区域为B2:E10,那么,B2:B10为第1列、C2:C10为第2列……。 语法: VLOOKUP(查找值,区域,列序号,逻辑值) “查找值”:为需要在数组第一列中查找的数值,它可以是数值、引用或文字符串。 “区域”:数组所在的区域,如“B2:E10”,也可以使用对区域或区域名称的引用,例如数据库或数据清单。 “列序号”:即希望区域(数组)中待返回的匹配值的列序号,为1时,返回第一列中的数值,为2时,返回第二列中的数值,以此类推;若列序号小于1,函数VLOOKUP 返回错误值#VALUE!;如果大于区域的列数,函数VLOOKUP返回错误值#REF!。 “逻辑值”:为TRUE或FALSE。它指明函数VLOOKUP 返回时是精确匹配还是近似匹配。如果为TRUE 或省略,则返回近似匹配值,也就是说,如果找不到精确匹配值,则返回小于“查找值”的最大数值;如果“逻辑值”为FALSE,函数VLOOKUP 将返回精确匹配值。如果找不到,则返回错误值#N/A。如果“查找值”为文本时,“逻辑值”一般应为FALSE 。另外: ·如果“查找值”小于“区域”第一列中的最小数值,函数VLOOKUP 返回错误值#N/A。 ·如果函数VLOOKUP 找不到“查找值” 且“逻辑值”为FALSE,函数VLOOKUP 返回错误值#N/A。 下面举例说明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 假设在Sheet1中存放小麦、水稻、玉米、花生等若干农产品的销售单价: A B 1 农产品名称单价 2 小麦0.56 3 水稻0.48 4 玉米0.39

河北省2017中考数学复习第三单元函数第11讲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试题(新)

第11讲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1.(2015·槐荫二模)目前,我国大约有1.3亿高血压病患者,预防高血压不容忽视.“千帕kpa”和“毫米汞柱mmHg”都是表示血压的单位.请你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各组换算正确的是( C ) 千帕kpa …10 12 14 … 毫米汞柱mmHg …75 90 105 … A.6 kpa=50 mmHg B.16 kpa=110 mmHg C.20 kpa=150 mmHg D.22 kpa=160 mmHg 2.(2015·沈阳)如图1,在某个盛水容器内,有一个小水杯,小水杯内有部分水,现在匀速持续地向小水杯内注水,注满小水杯后,继续注水,小水杯内水的高度y(cm)和注水时间x(s)之间的关系满足如图2所示的图像,则至少需要5s能把小水杯注满. 3.(2015·武汉)如图所示,购买一种苹果,所付款金额y(元)与购买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图像由线段OA和射线AB组成,则一次购买3千克这种苹果比分三次每次购买1千克这种苹果可节省2元. 4.(2016·滨州)星期天,李玉刚同学随爸爸妈妈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爸爸8:30骑自行车先走,平均每小时骑行20 km;李玉刚同学和妈妈9:30乘公交车后行,公交车平均速度是40 km/h.爸爸的骑行路线与李玉刚同学和妈妈的乘车路线相同,路程均为40 km.设爸爸骑行时间为x(h). (1)请分别写出爸爸的骑行路程y1(km)、李玉刚同学和妈妈的乘车路程y2(km)与x(h)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请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1)中两个函数的图像; (3)请回答谁先到达老家. 解:(1)由题意,得y1=20x(0≤x≤2),y2=40(x-1),即y2=40x-40(1≤x≤2). (2)如图: (3)由图像知他们同时到达老家.

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从入门到精通)

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入门级) VLOOKUP函数是Excel中几个最重函数之一,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兰色幻想特针对VLOOKUP 函数的使用和扩展应用,进行一次全面综合的说明。本文为入门部分 一、入门级 VLOOKUP是一个查找函数,给定一个查找的目标,它就能从指定的查找区域中查找返回想要查找到的值。它的基本语法为: VLOOKUP(查找目标,查找范围,返回值的列数,精确OR模糊查找)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介绍一下这四个参数的使用 例1:如下图所示,要求根据表二中的姓名,查找姓名所对应的年龄。 公式:B13 =VLOOKUP(A13,$B$2:$D$8,3,0) 参数说明: 1 查找目标:就是你指定的查找的内容或单元格引用。本例中表二A列的姓名就是查找目标。我们要根据表二的“姓名”在表一中A列进行查找。 公式:B13 =VLOOKUP(A13,$B$2:$D$8,3,0) 2 查找范围(VLOOKUP(A13,$B$2:$D$8,3,0) ):指定了查找目标,如果没有说从哪里查找,EXCEL肯定会很为难。所以下一步我们就要指定从哪个范围中进行查找。VLOOKUP的这第二个参数可以从一个单元格区域中查找,也可以从一个常量数组或内存数组中查找。本例中要从表一中进行查找,那么范围我们要怎么指定呢?这里也是极易出错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注意,给定的第二个参数查找范围要符合以下条件才不会出错: A 查找目标一定要在该区域的第一列。本例中查找表二的姓名,那么姓名所对应的表一的姓名列,那么表一的姓名列(列)一定要是查找区域的第一列。象本例中,给定的区域要从第二列开始,即$B$2:$D$8,而不能是$A$2:$D$8。因为查找的“姓名”不在$A$2:$D$8区域的第一列。 B 该区域中一定要包含要返回值所在的列,本例中要返回的值是年龄。年龄列(表一的D列)一定要包括在这个范围内,即:$B$2:$D$8,如果写成$B$2:$C$8就是错的。 3 返回值的列数(B13 =VLOOKUP(A13,$B$2:$D$8,3,0))。这是VLOOKUP第3个参数。它是一个整数值。它怎么得来的呢。它是“返回值”在第二个参数给定的区域中的列数。本例中我们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设计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1.建模思想:解答一次函数的应用题时,应从给定的信息中抽象出一次函数关系,理清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自变量的函数,再利用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求解,同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 —次函数的最大(小)值:一次函数y= kx+ b(k z0)自变量x的 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图像是直线,因此没有最大值与最小值. 3. 实际问题中的一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受到限制,其图像可能是线段或射线,根据函数图像的性质,就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 常见类型:(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 、利用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决某些问题,如最值等. 探究一利用一次函数进行方案选择 命题角度: 1. 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大或最小值; 2. 利用一次函数进行方案选择. 例1 [2013 ?襄阳]某社区活动中心为鼓励居民加强体育锻炼,准备购买10副某种品牌的羽毛球拍,每副球拍配x(x> 2)个羽毛球,供社区居民免费借用.该社区附近A, B 两家超市都有这种品牌的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出售,且每副球拍的标价均为30元,每个羽毛球的标价均为 3 元,目前两家超市同时在做促销活动:

A 超市:所有商品均打九折(按标价的90%)销售; B 超市:买一副羽毛球拍送2 个羽毛球. 设在A超市购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的费用为y A(元),在B超市购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的费用为y B(元).请解答下列问题: (1) 分别写出y和y与x之间的关系式; (2) 若该活动中心只在一家超市购买,你认为在哪家超市购买更划算? (3) 若每副球拍配15 个羽毛球,请你帮助该活动中心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解析:(1)可根据题意,直接写出y A和y B与x之间的关系式; (2) 在第(1)题的基础上,分类讨论,得到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 围; (3) 题需在(2)题的基础上再次分类讨论,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这里不再限制“只在一家超市购买”,所以,要考虑到 B 超市免费送羽毛球的情况,经过计算、比较,得到结果. 解:(1)y A = 27x + 270, 汨 30x + 240. (2) 当y A= y B时,27x + 270= 30x + 240,解得x= 10; 当y A>y B时,27X + 270>30x + 240,解得x v 10; 当y A v y B时,27x + 270v30x + 240,解得x> 10.

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实例

VLOOKUP函数是Excel中的一个纵向查找函数,它与LOOKUP函数和HLOOKUP函数属于一类函数,在工作中都有广泛应用。VLOOKUP是按列查找,最终返回该列所需查询列序所对应的值;与之对应的HLOOKUP是按行查找的。 VLOOKUP函数的语法结构 整个计算机就相当于一门语言,首先我们就是要获取该函数的语法结构。以下是官网的语法结构 VLOOKUP(lookup_value, table_array, col_index_num, [range_looku p])。 书上表述就是VLOOKUP(查找值,查找范围,查找列数,精确匹配或者近似匹配) 在我们的工作中,几乎都使用精确匹配,该项的参数一定要选择为false。否则返回值会出乎你的意料。 VLOOKUP函数使用示范 vlookup就是竖直查找,即列查找。通俗的讲,根据查找值参数,在查找范围的第一列搜索查找值,找到该值后,则返回值为:以第一列为准,往后推数查找列数值的这一列所对应的值。这也是为什么该函数叫做vlookup(v为vertic al-竖直之意,lookup即时英文的查找之意)。 现有如下手机的每日销售毛数据(图左),A分销商需要提供四个型号的销售数据(图右)

这个时候,你大概可能回去一个一个人工查找,因为我所提供的数据数量很少,但是其实工作中这种数据很庞大的,人工查找无疑即浪费时间,而且不能让A分销商相信你所提供数据的准确性。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本次的主角登场了。使用vlookup函数。 第一步:选中要输入数据的单元格,=VLOOKUP(H3,$A$3:$F$19,5,FALSE)如图

第11讲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原卷版)

第11讲一次函数及其应用 1.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为y=kx叫做正比例函数,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它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原点,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0,b) 的一条直线. (2)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所经过的象限及增减性. k、b的符号 k>0 函数图象图象的位置增减性 b>0 图象过第一、二、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0 图象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0 图象过第一、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 函数图象图象的位置增减性 b>0 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b=0 图象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b <0 图象过第二、三、四 象限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1)设:设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一般形式y =kx +b(k≠0); (2)代:将已知条件中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坐标代入y =kx +b 得到方程(组); (3)求:解方程(组)求出k ,b 的值; (4)写:写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4.一次函数与方程(组)的关系 (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 =kx +b 就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2)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__ __就是方程kx +b =0的解; (3)一次函数y =k 1x +b 1与y =k 2x +b 2的图象交点的横、纵坐标值就是方程组? ????y =k 1x +b 1 y =k 2x +b 2的解. 5.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 (1)函数y =kx +b 的函数值y 大于0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就是不等式kx +b >0的解集,即函数图象位于x 轴的上方部分对应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函数y =kx +b 的函数值y 小于0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就是不等式 的解集,即函数图象位于x 轴的 部分对应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6.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1)常见类型:①费用问题;②销售问题;③行程问题;④容量问题; ⑤方案问题. (2)解一次函数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设出实际问题中的变量; ②建立一次函数关系式; ③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关系式; ④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 ⑤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相应的值,对所得到的解进行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⑥答. 考点1: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例题1】(2018?江苏扬州?3分)如图,在等腰Rt △ABO ,∠A=90°,点B 的坐标为(0,2),若直线l :y=mx+m (m ≠0)把△ABO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m 的值为 .

11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第11讲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2017·郴州)已知反比例函数y=k x的图象过点A(1,-2),则k的值为(C) A.1 B.2 C.-2 D.-1 2.反比例函数y=-3 2x中常数k为(D) A.-3 B.2 C.-1 2D.- 3 2 3.(2017·广东) 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1x(k1≠0)与双曲线y =k2 x(k2≠0)相交于A,B两点,已知点A的坐标为(1,2),则点B的坐标为(A) A.(-1,-2) B.(-2,-1) C.(-1,-1) D.(-2,-2) 4.(2017·潍坊)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a-b x,其中ab<0,a,b为 常数,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C) 5.反比例函数y=1-k x图象的每条曲线上y都随x增大而增大,则k的取值范围 是(A) A.k>1 B.k>0 C.k<1 D.k<0 6.(2017·天津)若点A(-1,y1),B(1,y2),C(3,y3)在反比例函数y=-3 x的图象 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B) A.y1

C.y3m x的解集为(B) A.x<-6 B.-62 C.x>2 D.x<-6或00,x>0)的图象经过点C,则k的值为(D) A. 3 3 B. 3 2 C. 23 3 D. 3 第9题图第10题图 10.(2017·海南) 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1,2),B(4,2),C(4,4).若反 比例函数y=k 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与△ABC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