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说课稿 (1)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的顺序》教案5篇

一年级《数的顺序》教案5篇

一年级《数的顺序》教案5篇活动目标1、能在连接的小于号、大于号之间,对10以内任意四数进行大小排序。

2、初步理解10以内四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传递性。

3、能保管好材料,操作完后能够还原。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活动难点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物质准备:教学准备:《数的顺序》,皮球物群卡、数字卡磁铁各1—10。

学具:多用插板、白磁板、底纸5《数的顺序》。

磁贴:皮球物群卡1—10两套,数字卡1—10两套。

教师组织和指导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理解连续大于号小于号表示的大小顺序,按序排皮球物群卡,并填放数学卡表示大小顺序关系。

1、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底纸5《数的顺序》、皮球物群卡1—10: ;麦麦想挑出几张数量不一样的皮球卡片,按顺序填空(指一下底纸上面的4个方框),你愿意帮她的忙吗? ;2、引出问题教师指着底纸上连续的三个大于号: ;看,麦麦画出了三个大嘴鱼的符号,每个大嘴鱼的大嘴都对着前面,(用双手模仿大于号的样子,帮助幼儿理解)你们猜,麦麦想按什么顺序来做皮球卡片的填空呢?是要从多排到少,还是要从少排到多?(从多排到少)为什么? ;3、演示规则教师: ;好,现在我们要根据大嘴鱼的提示来学习放皮球了。

谁愿意来试试? ;请一幼儿任意挑出4张皮球物群卡。

教师: ;他挑出来的卡片上各有几个皮球? ;教师: ;看看三个大嘴鱼要求怎么排?(从大数排到小数)那皮球卡片就要怎么排呢?(从多排到少) ;请幼儿排出皮球物群卡。

教师出示数字卡1—10: ;谁会选四个数字来表示这些皮球的数量呀? ;请一幼儿选数字卡,贴在下方的方框里。

教师: ;他选的数字对吗? ;教师: ;我们一起来读给麦麦听一听。

;引导幼儿用;……大于……,……大于……,……大于…… ;的句式表述。

4、梳理规则教师: ;再来看下面的三个大嘴鱼的方向和上面三个一样吗?(不一样)那你知道要怎么来拍皮球卡片吗?(要从少排到多)你会在下面的方框里填放皮球卡片和数字卡吗?先做什么?(任选4张皮球卡片)然后干什么?(按大嘴鱼的要求排一排)最后要怎么样?(填上数字,读一读) ;5、介绍巩固活动依次出示 ;数的邻居——画圈 ;和 ;烧烤一串串 ;的活动材料: ;今天老师还准备了数的邻居和烧烤一串串,看看你们桌上的材料,老师放在了哪些组的桌子上呀? ;6、提出操作要求教师: ;请小朋友先完成自己小组的活动以后,再换组操作。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数的顺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数的顺序》

▶ 作业设计
tián yi tián àn yān qiú zuò tí
一、填 一 填,按 要 求 做 题。
90
93 94 95 96
99 100


1. 92 更接近(90 100),98 更接近(90 100)。(圈一圈)
2. 在比 99 多 1 的数下画“√”,在比 99 少 1 的数下画“△”。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横着看,先看第二 行,你发现了什么? 其他各行也有这样 的规律吗?
19 28 37 46 55 64 73 82 91
你发现了什 么规律?
这一斜行上的数, 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 逐渐多1直到9,而 个位上的数则相反。
个位和十位上的数 字相加是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给十位是3的数涂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上绿色,个位是3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的数涂上黄色。
二、自主探究,感受数的顺序规律
2
4
6
8
10
11 13 15 17 19
你发现了什么?
2
4
6
8
10
11 13 15 17 19

2015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优质课教案

2015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优质课教案

数的顺序【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整理100以内的数,探找规律。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三张透明的“魔力框”【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咱们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看,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了。

(出示数学书第35页的“百数表”)课前老师已经让小朋友试着按顺序填完整,并读一读,一起检查过了。

2、揭示“百数表”和课题:这张表中一共住着多少个数?(100个)我们把这个表叫百数表。

这节课,我们要和这100个数宝宝一起学习,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从而进一步认识“数的顺序”。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对100以内数的读、写及顺序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课前布置学生填表,既是对前知识的复习回顾,更是希望通过独立观察、思考与填写,进一步感知百以内数的的有序排列。

为新课的进一步探索与应用做好知识与情感的铺垫。

】二、研究与讨论。

(一)探寻规律1、横着看:(红色显示其中的一横排)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抽取其中的一横排,请仔细观察,相互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规律?其它的横排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请每个小朋友再选一个横排,按顺序读一读,仔细观察,看看是否也有这些有趣的现象。

(先独立完成,再要求把自己找的横排和发现的规律说给同桌听一听,最后指名说给全班听一听。

)小结横排规律:从左往右横着看,每次大1.2、竖着看:(红色显示其中一竖排):仔细观察这一竖排的数,从上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独立找,再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

)交流发现:个位都是3,十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大1.。

再选择1竖排验证后,小结竖排规律:从上往下竖着看,每次大1个10.3、斜着看:出示斜向右下方的一队数:根据告诉你的这些数,你能知道67的右下方应该排谁?你是怎么想的?再出示斜向左下方的一队数:64的左下方应该是多少呢?你又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规律的探求需要有一定的方向,教师适当的引导是关键。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课时《数的大小顺序》教案课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课时《数的大小顺序》教案课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课时《数的大小顺序》教案
1排列数字卡片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10的数字卡片,然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排。

师:排列好了吗?有谁愿意分享一下你摆的结果呢?
反馈:1 2 3 4 5 6 7 8 9 10
师: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师:看来大家对1~10各数的大小掌握的非常棒。

那么老师想考考大家:观察1~10各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
师:小朋友们太厉害了,竟然发现1~10中还藏着这些数学规律呀!小朋友们,我们忽略了谁呀?
1它们各是第几?
2按绳子的长短排一排,并编号。

3按照高矮顺序排一排,并编号。

4大客车是右数的第三辆,一共有()辆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说课稿

数的顺序说课稿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数的顺序》,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的顺序”。

2、教材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41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数的顺序的排列。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排列的规律。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难点: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二、教学流程(一)复习首先进行数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课件出示百数图,让学生先完成前两行数的顺序的填写,然后通过让学生猜数的游戏进行学习其它数的填写。

在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准备。

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来完成例4中的第1题: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图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涂上粉色。

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之后的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顺序,找出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每一列个位上的数相同;每一行的数逐渐多1;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样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

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给以肯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积极动脑。

最后以第3题考考同学们,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一《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一《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一《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顺序。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自信心,使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顺序和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和数位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读写方法。

2.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计数器、数字卡片、磁性数字等。

2. 学具:学生用计数器、数字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激发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100以内数的大小顺序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回忆数的顺序。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上的数字,理解数的顺序。

(2)教师引导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操作,体验数的顺序。

3. 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读写数字。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数的组成,帮助学生理解数位的意义。

4. 实践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顺序 冀教版 (1)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顺序 冀教版 (1)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顺序冀教版 (1)一、课程背景在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学习数字0-10之间的认识、排序,简单的加减法等,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数字1的认识及排序》,主要教授数字1的名称与用途,并且帮助学生通过活动巩固数字1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正确说出数字1的名称与用途。

2.会正确的书写数字1。

3.能够通过不同的活动,巩固数字1的认知与排序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等。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认真、细心及持久的工作态度。

2.培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数字1的名称与用途。

2.数字1的书写和排序方法。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数字1的认知,需要巩固与加强。

2.学生在排序过程中容易混淆数字1与数字10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教师与学生互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

1.猜数字:老师出示一个用手指代表的数,学生猜是什么数。

并解释为什么是这个数。

2. 主体活动1)探究数字11.老师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包括数字1的名称、形状、书写方法以及常见应用场景等。

2.老师通过图片与图表的形式,展示数字1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场景。

2)数字1的排序•团队协作的形式,学生将准备好的数字卡片进行排序。

•活动中,老师手把手教学生展示将数字1和其他数字进行排序的方法。

•通过对游戏的整体评估,老师对学生的排序能力进行全方面的测试。

3)分组活动•将学生随机分成小组•每组负责根据要求将数列和数字卡片进行排序•老师巡视纠错,并对组间的比拼鼓励。

3. 拓展环节1.给同学出题,请同学讲解问题的答案。

2.设计新的数字排序游戏。

五、教学资源1.教学视频。

2.数字卡片和排列场地。

一年级数学下册1.3《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精选教学PPT课件1(新版)西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1.3《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精选教学PPT课件1(新版)西师大版

不管今生遇见了怎样的情缘,也无论爱与被爱,彼此能够遇见,就是上天注定好的缘份。被一个人吸引,首先看得是眼缘。 一但爱情使得彼此之间变成小心翼翼的撕扯,关心变成了束缚和互相伤害的导火索,放手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爱情,从来没有配不配,有的只 是适不适合。
爱一个人,首先应该让他(她)快乐。对于一段情,能够温暖彼此心灵最重要,可以让彼此记住曾经的美好最难得。早就有人说,爱不是索取,不是占有。爱是给予,是奉献,是成全。 一直喜欢《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的老歌,阿木用他沙哑的音色唱着: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为爱结束天长地久,我的离去若让你拥有所有,让真爱带我走说分手…… 这一段令听者撕心裂肺的副歌,每每回味,心中总会涌出不能自己的颤抖和感动…… 但凡天下的事,一般都能说得清。唯独爱,无法解释。有些爱,只是自己明了。有些行为,惟有自己懂得。也许有些人的爱情,就是开始浅喜后来才是深爱,这种感觉大概很多人都经历过。
我猛然醒来,睁眼,漆黑,宁静,我放空了几秒,然后才终于认清你已经离开我的事实。是啊,已经离开了。 都说,梦中梦到的人,是因为心底觉得离得好远,所以我才会想要在梦中再见见你,可是,在梦中你也离得我好远,我怎么也靠不近你。 也许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分开了就不要怀抱希望,现实,梦中都不能。 我们在一起时,身边的朋友都知道,爱你,是他们都知道的事情,后来分开,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可是没有人知道我还爱你,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秘密。 后来的我一直单身,有时候朋友开玩笑说“你是不是还没有忘掉他”我说“怎么可能,我这么拿的起放的下的人,早忘了。”回答的干脆利落,以至于他们都信了,说的多了,连我都几乎信了。
可是,那为何会在听到你的名字时心头一震,为何会在不经意间想起你的时候心底隐隐难受,为何会在街上看到一个和你相似的背影心脏漏停一秒,为何总是会入我的梦,又为何对后来身边出现的男生都无感,直至今日,你依然是我拒绝别人的理由。我没有在等你, 却还是喜欢不上别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说课稿
说课人:唐冲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数的顺序》,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的顺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41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数的顺序的排列。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排列的规律。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难点: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
首先进行数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
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课件出示百数图,让学生先完成前两行数的顺序的填写,然后通过让学生猜数的游戏进行学习其它数的填写。

在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准备。

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来完成例4中的第1题: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图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涂上粉色。

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之后的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顺序,找出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每一列个位上的数相同;每一行的数逐渐多1;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样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

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给以肯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积极动脑。

最后以第3题考考同学们,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三)、新课完成后通过41页的做一做及44页练习九第一题按顺序连点成画,加深对学生对数的排列顺序知识的掌握。

三、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数的顺序,我让学生拿出彩色笔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来完成百数格子图,对数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的观察、探索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学习评价
教学中我采用了学生互评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