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代谢组学研究中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
生物医药中的样品预处理技术

生物医药中的样品预处理技术生物医药领域涉及到的样品种类繁多,包括血液、尿液、组织、细胞等。
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样品预处理技术尤为重要。
样品预处理技术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样品进行处理,如去除游离离子、蛋白质除杂、化学修饰等手段,以达到分离分析所需成分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常用的几种样品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固相萃取技术固相萃取技术是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样品处理技术,通过选择不同的固相材料,可以实现分离不同的物质成分。
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固相萃取技术常用于样品前处理。
以血浆样品为例,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蛋白和酸性物质等,这些物质会影响后续质谱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利用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去除这些有干扰的物质,提高质谱分析的准确性。
分离柱色谱技术分离柱色谱技术是将混合物经过柱色谱分离后得到所需成分的一种技术。
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分离柱色谱技术尤为重要。
比如在纯化一些特定的蛋白质时,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等柱色谱方法,将目标蛋白质从其他杂质中分离出来。
此外,分离柱色谱技术还可以用于分离复杂的样品混合物,例如从组织中分离出细胞成分等。
电泳技术电泳技术是将静电场或电场作用于样品中带电的物质,在介质中由于电极力的作用而发生移动的技术。
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电泳技术最常用于蛋白质和核酸分析。
比如在核酸分析中,可以通过尺寸分离电泳的方法来区分DNA和RNA。
在蛋白质分析中,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将蛋白质按照其分子量从大到小排列,以此来分离和鉴定蛋白质。
磁珠分离技术磁珠分离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样品处理技术。
这种技术基于磁珠,通过在磁场作用下对样品中的物质进行有效、准确、快速的捕捉和分离。
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磁珠分离技术广泛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纯化、富集和分离等过程。
此外,磁珠分离技术还可用于医学检测、组织修复和细胞分离等领域。
结语生物医药领域中的样品预处理技术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介绍了固相萃取技术、分离柱色谱技术、电泳技术和磁珠分离技术等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代谢组学样品处理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
代谢组学样品处理
样本采集是进行各种研究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好的开始是成功一半,只有制备了合适的、满足检测条件的样本才能保证实验和分析更加准确可靠。
可以用来做代谢组学的样本多种多样,包括组织液、血清、血浆、尿液、唾液、脑脊液、关节液、淋巴液、粪便、唾液、植物器官、微生物细菌、细胞及其培养基以及真菌及其发酵液等。
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用的代谢组学样本采集方法,不同的样本有不同的特点,收集保存的方法不同,但是都必须要注意或遵循的原则有两点,一是样本冰冻后一定避免反复冻融,二是要防止样本中的代谢物发生变化。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采用Thermo Fisher的Q ExactiveHF质谱平台结合Nano-LC色谱,提供可靠、快速且经济高效的代谢组学分析服务技术包裹,您只需要将您的实验目的告诉我们并将您的样品寄给我们,我们会负责项目后续所有事宜,包括样品收集、代谢物提取、质谱分析、质谱原始数据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欢迎免费咨询。
生物样品预处理的方法

生物样品预处理的方法一、生物样品预处理的重要性。
1.1 生物样品的复杂性。
生物样品那可是相当复杂的呀。
就拿血液来说吧,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像血细胞、血浆蛋白、各种离子、代谢产物等等。
这些成分混在一起就像一锅大杂烩,如果不进行预处理,想要准确分析其中特定的物质,那简直就是大海捞针,难上加难。
1.2 提高分析准确性。
预处理就像是给我们的分析工作打基础。
如果不把那些干扰的成分去除或者分离,分析仪器可能就会被误导。
比如说在检测血液中的某种药物成分时,如果血浆蛋白没有处理好,蛋白可能会包裹药物,导致检测到的药物含量比实际的少很多,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所以预处理是让我们的分析结果更靠谱的关键一步。
二、常见的生物样品预处理方法。
2.1 蛋白质沉淀法。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粗暴但很有效的方法。
就像把混在沙子里的石子挑出来一样,我们通过加入一些试剂,像有机溶剂(如甲醇、乙腈)或者酸,让蛋白质沉淀下来。
这就好比给蛋白质使了个“定身术”,让它们从溶液里分离出来。
这样一来,那些被蛋白质包裹或者干扰的目标物质就能够更好地被检测到。
不过这种方法也有缺点,有时候会把一些小分子的目标物质也一起沉淀了,就像打扫卫生的时候不小心把有用的小物件也扫走了一样。
2.2 液液萃取法。
这就有点像油和水分离的感觉。
我们利用目标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把目标物质从生物样品所在的溶剂中转移到另一种溶剂里。
比如说,我们要从血液的水溶液中提取一种脂溶性的药物,就可以加入一种有机溶剂,像氯仿,药物就会跑到氯仿层里,就像孩子找妈妈一样,然后我们把氯仿层分离出来,就得到了相对纯净的含有目标药物的溶液。
但是这个方法操作起来有点麻烦,就像走迷宫一样,要小心翼翼地确保每一步都准确。
2.3 固相萃取法。
这个方法可以说是比较高端大气上档次的。
我们把一种特殊的吸附剂装在一个小柱子里,然后让生物样品溶液通过这个柱子。
目标物质就像被磁石吸引一样,吸附在柱子里的吸附剂上,而那些杂质就流走了。
代谢组学送样

代谢组学送样代谢组学是一门研究代谢物在生物体中的变化和调控的学科,通过对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揭示出生物体的生理状态、代谢通路的变化以及相关疾病的机制。
本文将介绍代谢组学送样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代谢组学技术。
一、代谢组学送样的流程1. 样品收集:首先要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样品类型。
常用的样品类型包括血液、尿液、组织、细胞培养物等。
样品收集时要注意避免污染和损伤,尽量保持样品的原始状态。
2. 样品处理: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对于血液样品,可以通过离心分离血浆和血细胞,以便更好地分析代谢产物。
对于组织样品,可以使用液氮快速冷冻并存储在低温条件下,以防止代谢物的降解。
3. 代谢产物的提取:样品处理后,需要将代谢产物从样品中提取出来。
提取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方法。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等。
4. 代谢产物的分析:提取后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分析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分析技术包括质谱、核磁共振等。
这些技术可以鉴定和测量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从而了解代谢通路的变化和代谢物的功能。
5. 数据分析和解读:通过对代谢产物的分析,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
通过对数据的解读,可以揭示出代谢通路的变化和相关疾病的机制。
1.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要严格遵守规范操作,避免样品的污染和损伤。
2. 样品的存储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以防止代谢物的降解和变化。
3. 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技术,以确保能够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4. 在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时,要注意避免歧义和错误信息的产生,尽量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验证。
5. 结果的解读要建立在充分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实验数据和文献信息进行分析,避免过度解读和误导。
6. 代谢组学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结合生物学、化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读。
药代谢组学研究中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中药代谢组学研究中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作者:邹忠杰, 梁生旺, 袁经权, 龚梦鹃作者单位:邹忠杰,梁生旺,龚梦鹃(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袁经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广西,南宁,530023)刊名:广东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年,卷(期):2010,26(4)被引用次数:0次1.王广基,查伟斌,郝海平,等.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天然药物,2008,6(2):89-97.2.邹忠杰,袁经权,龚梦鹃,等.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25(4):424-428.O Yongming,JIANG Jianguo,YAN Lu.Application of metabonomic analytical techniques in the modernization and toxicology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Br JPharmacol,2009,157(7):1 128-1 141.4.KIM H K,CHOI Y H,VERPOORTE R.NMR-based metabolomic analysis of plants[J].Nat Protoc,2010,5(3):536-549.5.BECKONERT O,COEN M,KEUN H C,et al.High-resolution magic-angle-spinning NMR spectroscopy for metabolic profiling of intact tissues[J].Nat Protoc,2010,5(6):1019-1032.6.LINDON J C,NICHOLSON J K.Spectroscopic and statistical techniques for information recovery in metabonomics and metabolomics[J].Annu Rev Anal Chem,2008,1:45-69.7.LISEC J,SCHAUER N,KOPKA J,et al.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based metabolite profilingin plants[J].Nat Protoc,2006,1(1):387-396.8.XIAO Chaoni,HAO Fuhua,QIN Xiaorong,et al.An optimized buffer system for NMR-based urinary metabonomics with effective pH control,chemical shift consistency and dilutionminimization[J].Analyst,2009,134(5):916-925.9.BRUCE S J,TAVAZZI I,PARISOD V,et al.Investigation of human blood plasma sample preparation for performing metabolomics using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mpectrometry[J].Anal Chem,2009,81(9):3 285-3 296.10.BECKONERT O,KEUN H C,EBBELS T M,et al.Metabolic profiling,metabolomic and metabonomic procedures for NMR spectroscopy of urine,plasma,serum and tissue extracts[J].Nat Protoc,2007,2(11):2692-2703. URIDSEN M,HANSEN S H,JAROSZEWSKI J W,et al.Human urine as test material in 1H-NMR-based metabonomics:recommendations for sample preparation and storage[J].Anal Chem,2007,79(3):1181-1186. 12.MAHER A D,ZIRAH S F M,HOLMES E,et al.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variation in human urine in 1H-NMR spectroscopy-based metabolic phenotyping studies[J].Anal Chem,2007,79(14):5204-5211.13.TEAHAN O,GAMBLE S,HOLMES E,et al.Impact of analytical bias in metabonomic studies of human blood serum and plasma[J].Anal Chem,2006,78(13):4307-4318.14.WEI Lai,LIAO Peiqiu,WU Huifeng,et al.Metabolic profiling studies on the 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realgar in rats by 1H-NMR spectroscopy[J].Toxicol Appl Pharmacol,2009,234(3):314-325.15.WAYBRIGHT T J,VAN Q N,MUSCHIK G M,et al.LC-MS in metabonomics:Optimization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or the analysis of metabolites in human urine[J].J Liq Chromatogr RelatTechnol,2006,29(17-20):2475-2497.16.ZHAO Xinjie,ZHANG Yi,MENG Xianli,et al.Effect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Xindi soft capsule on rat model of acute blood stasis:a urinary metabonomics study based on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J].J Chromatogr B,2008,873(2):151-158.17.GIRI S,KRAUSZ K W,IDLE J R,et al.The metabolomics of (+/-)-arecoline 1-oxide in the mouse and its formation by human 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s[J].Biochem Pharmacol,2007,73(4):561-573.18.WONG M C Y,LEEA W T K,WONG J S Y,et al.An approach towards method development for untargeted urinary metabolite profiling in metabonomic research using UPLC/QToF MS[J].J ChromatogrB,2008,871(2):341-348.19.XIE Baogang,GONG Tao,GAO Rong,et al.Development of rat urinary HPLC-UV profiling for metabonomic study on Liuwei Dihuang Pills[J].J Pharm Biomed Anal,2009,49(2):492-497.20.QIU Y,SU M,LIU Y,et al.Application of ethyl chloroformate derivatization for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based metabonomic profiling[J].Anal Chim Acta,2007,583(2):277-283.21.DAI Yuntao,LI Zhenyu,XUE Liming,et al.Metabolomics study on the anti-depression effect of xiaoyaosan on rat model of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J].J Ethnopharmacol,2010,128(2):482-489.22.WANG Xiaoyan,ZHAO Tie,QIU Yunping,et al.Metabonomics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cute and chronic stress in rat models[J].J Proteome Res,2009,8(5):2511-2518.23.BRINDLE J T,ANTTI H,HOLMES E,et al.Rapid and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the presence and 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sing 1H-NMR-based metabonomics[J].Nat Med,2002,8(12):1439-1444.24.DING Lina,HAO Fuhua,SHI Zhimin,et al.Systems biological responses to chronic perfluorododecanoic acid exposure by integrated metabo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studies[J].J Proteome Res,2009,8(6):2882-2891.25.MICHOPOULOS F,LAI L,GIKA H,et al.UPLC-MS-based analysis of human plasma for metabonomics using solvent precipitation or solid phase extraction[J].J Proteome Res,2009,8(4):2114-2121.26.黄欣,龚益飞,虞科,等.基于气相气谱-质谱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J].分析化学,2007,35(12):1736-1740.1.会议论文刘昌孝.贾伟代谢组学与中药现代研究2006代谢组学是后基因时代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该学科的应用跨越生物技术和医药技术,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它与药物的药效、毒性筛选、评价研究以及安全性评价、作用机制研究和合理用药密切相关.用反应整体思想的代谢组学研究中药,对中药毒性进行科学的、综合的评价,以现代标准认识中药毒性,对于确保中药的合理、安全、有效,建立现代中药的评价体系,指导临床拟订合理的用药方案、剂量和时间均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提出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现代研究的四方面的设想:一是完善基础技术平台,在样品制备分析技术的能力、速度、灵敏的综合要求,数据分析中的数据描写与处理、模式识别、建模仿真、数据库和专家系统等方面,结合化学计量学和数据描写与处理、模式识别、建模仿真、数据和专家系统等方面,结合化学计量学和生物信息学建立代谢组学研究的技术平台;二是开展中药方剂配伍的科学性研究,从代谢组学的整体观念与中药作用的整体观念的一致性的认识来看,它适用于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适用于解决中药难以认识的整体效应和认识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问题;三是研究中药安全性,为在今后对中药利用复方进行"减毒增效"的机制研究打下基础;四是开展中药种质资源研究,应用代谢组学技术能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中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中药材规范化.2.学位论文易伦朝代谢组学用于中药质量控制及2型糖尿病诊断与药效跟踪研究2007代谢组学作为后基因时代一种新兴的技术和理念,在药物的药效和毒性评价、药物作用机理研究、疾病诊断、转基因食品的开发、中药现代化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药物分析学:生物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

在测定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物时,样品的前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少数情况,将体液经简单处理后进行直接测定外,一般要在测定之前进行样品的前处理,即进行分离、纯化、浓集,必要时还需对待测组分进行化学衍生化,从而为测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生物样品进行前处理的目的在于:①药物进入体内后,经吸收、分布、代谢,然后排出体外。
在体液、组织和排泄物中除了游离型(原型)药物之外,还有药物的代谢物、药物与蛋白质形成的结合物、以及药物或其代谢物与内源性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形成的葡萄糖醛酸甙(glucuronides)、硫酸酯(sulphates)缀合物等多种形式存在,需要分离后测定药物及代谢物;②生物样品的介质组成比较复杂。
如在血清中既含有高分子的蛋白质和低分子的糖、脂肪、尿素等有机化合物,也含有Na+、K+、X-等无机化合物]。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蛋白质,若用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时,蛋白质会沉积在色谱柱上发生堵塞,严重影响分离效果。
因此,为了保护仪器,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必须进行除蛋白等前处理。
基于NMR的代谢组学研究中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mM ,p 75 的 D: 液混 匀后 重新 测定 【 。 6 H= .) O溶 2 … 房水 : 在视 网膜 剥离 手术 时抽 取房水 ,于 一8 7 ℃ 迅速 冻干 。检 测 时一般 取解 冻后 样 品 6 L,加入 0 苯 甲酸钠 ( 于 D O)溶 液 2 溶 0“L, 匀后测定 口。 混 “ 胆 汁 : 外 灌 流 肝 脏 获 取 胆 汁 ,加 入 含 TS 体 P 的 D 压 冻干 两 次 ,存于 一0C。临用 前将 样 品 O低 1 ̄ 在 常 温下解 冻 ,置于 核磁 管 ,加 入 D O 后测定 口 。 有 研 究直接 利用 胆囊 结石 进行 核磁 共振分 析 ,以获
关 键词
代谢 组学
NMR 样 品前 处理
代谢 组 学 是 一 门新 兴学 科 [ 发展 迅 速 ,研 究 I ] ,
1 2 活体组 织及 提取液 .
对 象 普 遍 ( 生 物 、植 物 、 动 物 和 人 ) 微 ,分 析 平 台广 阔 ( NMR、MS 、GC、NMR. 、MS GC、 MS .
H L 、L T / ), P C C/OFMS 数据 分析 技术复 杂 ( C P A、 P — LSDA、HC A、NN), 应用广 泛 ( 理毒 理 、病 药
常用 于 NMR研 究的器 官组 织有 心 、肝 、肾及 其提取物 ,细胞悬液等 。癌组织在临床应用广泛, 如 乳腺癌 、结 肠癌 、鳞癌 等 。
2 样 品预处理
2 1 生 物体液 .
尿液 : 尿液预 处理方 法 简单 ,且尿液 中代谢 物 可在一定 程度上 反 映机体 重要器 官 的功能状 态 ,其
内代谢物 变化 可作为 观察研 究 指标 ,所 以尿 液在基 于 NMR的 代谢组 学研 究 中应用 很广 。尿液 预处理 方 法大 致相 同 : 液 中加 入 缓冲 液调 节 p 稳定代 尿 H 谢 物 、 T P或 DS 为 内标 , 以 S S 加入 D O锁场后 测定 , 但 根据检 测 目的不 同各个 实验 室也略 有不 同 。如美 国 国家毒 理 学 研 究 中心 采 用 的方 法 为 : 0 4 0“L雄
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样品前处理流程

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样品前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蛋白组学与代谢组学样品前处理流程详解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它们分别关注生物体内蛋白质和代谢物的全局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总结中药代谢组学研究中生物样品 (尿液 、血液 )的前处理方法 ,主要包括 :尿液中加入缓冲液提 供相同的 pH值和离子强度 ,保持代谢物化学位移的恒定 。利用有机溶剂沉淀法除去血液中的大分子 物质 ,增加色谱柱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血液和尿液样品在进行 GC2M S分析前要进行衍生化处理 。同 时 ,对尿液和血液的采集与储存方法进行了总结 。 关键词 :中药 ;代谢组学 ;样品前处理 中图分类号 : R 284 文献标识码 : A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 - 8783. 2010. 04. 029 文章编号 : 1006 - 8783 (2010) 04 - 0434 - 04
1 尿液和血液的采集与储存
1. 1 尿液的采集与储存 一般 采 集 于 置 于 冰 上 同 时 加 入 叠 氮 化 钠
(NaN3 ,质量浓度至少为 0. 05% )作防腐剂的容器 中 ,冷冻储存于 - 40 ℃的环境中 [ 10 ] 。另有研究报 道尿液保存在低于 - 25℃的环境中 , 26周之内基本 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而且不需要加入防腐剂 ,尽管 NaN3 不会对代谢物产生任何影响 。如果要短期 (少 于 1周 )储存于 4 ℃的环境中 ,必须加入 NaN3 作防 腐剂 ,理想质量浓度为 0. 1% (终浓度 。 ) [ 11 - 12 ] 1. 2 血液的采集与储存
在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 析 [ 1 ] 。作者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整体疗效 、 作用机制及安全性等研究中的应用 [ 2 ] 。
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分析手段主要包括核磁共振 谱 (NMR ) 、气相色谱 2质谱 ( GC2M S)和液相色谱 2质 谱 (LC2M S)等各种高通量 、高分辨 、高灵敏度的谱学 技术 [ 3 ] 。NMR由于其具有很高的重现性 、一次实验 中实现对各种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信号强度与其摩 尔浓度成正比 ,可以很容易进行定量分析 、借助各种 2D 2NMR 技术可以在对复杂样品不进行进一步分离 的前提 下 实 现 结 构 鉴 定 等 诸 多 优 点 而 被 广 泛 应 用 [ 4 ] 。高 分 辨 魔 角 旋 转 核 磁 共 振 技 术 ( high2 resolution m agic2angle2sp inning NMR spectroscopy)可
收集血液于含有肝素的试管中来制备血浆 ;收 集血液于不含肝素的试管中 ,冰上凝集来制备血清 ,
离心 (1 600 g, 15 m in, 4 ℃) ,上清液冷冻储存于 40 ℃的环境中 [ 10 ] 。 Teahan等报道血浆和血清必须 尽快与血细胞分离 ,距离血液采集时间最好不要超 过 30 m in,以降低血细胞代谢发生的可能性 ,但是收 集血清时凝集时间必须足够长 ,建议最好不要超过 35 m in,于冰上凝集可以降低时间延长带来的影响 。 血浆和血清所含有的代谢物成分基本相同 [ 13 ] 。
广东药学院学报
Jou rna l of Guangdong Pha rm aceu tica l College Aug. 2010, 26 ( 4)
中药代谢组学研究中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
邹忠杰 1 ,梁生旺 1 ,袁经权 2 ,龚梦鹃 1
( 1. 广东药学院 中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2. 中国医学科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 , 广西 ,南宁 530023)
代谢组学 (metabonom ics)是继基因组学 、转录 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后新兴的一种组学方法 ,是系统 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多组分 、多靶点 、整 合调节作用 ”的特点与代谢组学整体性 、系统性 、综 合性相吻合 。因此 ,以代谢组学为主体的系统生物 学研究方法可能是现代科学中可以概括中医药抽象 整体观思想的重要途径 。王广基等对代谢组学技术
收稿日期 : 2010 - 06 - 13 基金项目 :广东省教育厅高水平科研项目 (自然科学 ) (粤财
教 [ 2009 ]400号 ) 作者简介 :邹忠杰 ( 1980 - ) ,男 ,博士 ,从事天然活性物质的
发现与评价研究 , Email: zouzhongjie@ hotmail. com。
第 4期
邹忠杰 ,等. 中药代谢组学研究中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
435
以使研究者不经过提取等繁琐的步骤直接对完整的 组织进行测定 [ 5 ] 。LC2M S特别是 U PLC2Q 2TOF /M S 以其灵敏度高 、分析速度快 、样品无需衍生化等优 点 ,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 6 ] 。 GC2M S作为一种经 典成熟的分析技术在很多领域中应用广泛 ,其最大 的优势是可以检索多个大型化合物库进行代谢物的 结构鉴定 ,而且这也是代谢组学研究中关键的一个 环节 。气相色谱 2飞行时间质谱 ( GC2TOF2M S)由于 提供了比四级杆质谱更快的分析速度 、更高的分辨 率和更准确的分子量应用日益广泛 [ 7 ] 。
尿液中的成分主要是极性低分子量代谢物 ,同 时含有少量的各种细胞 、微量的大分子物质及磷酸 盐 、硫酸盐等各种盐类物质 ,这些都有可能对 LC2MS 分析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简单的尿液处理方式是仅 用 0. 22μm 分析滤膜过滤 ,这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尿
436
广东药学院学报
第 26卷
液中的代谢物 [ 15 ] 。为降低尿液基质的干扰 ,也可以 用蒸馏水进行稀释 ( 1∶1 ~1 ∶4,体积比 ) [ 16 - 17 ] ,但有 可能降低信号强度 ,部分低含量的代谢物可能检测 不到 [ 15 ] 。综合考虑检测到的代谢物的数量 、重现性 及除去微量蛋白质和各种盐类物质的能力 ,Wong等 建议尿液用甲醇 ( 1 ∶1,体积比 )进行稀释 [ 18 ] 。尿液 可以先冷冻干燥然后用有机溶剂如甲醇进行提取 ,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重现性比较高的结果 ,而且操作 简单 [ 19 ] 。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改变尿液的代谢指 纹 ,一方面是由于很难完全溶解冻干产品 ,另一方面 是由于挥发性成分的丢失 [ 11 ] 。 2. 3 GC2M S分析中尿液的前处理
Pretrea tm en t m ethods of b iolog ica l sam ples in the study of m etabonom ics of trad itiona l Ch inese m ed ic ine
ZOU Zhong2J ie1 , L IANG Sheng2W ang1 , YUAN J ing2Quan2 , GONG M eng2Juan1 ( 1. S chool of T rad itiona l Chines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dicine, Guangdong Pharm aceutical College, Guangdong Guangzhou 510006, China; 2. Guangx i S ta tion of Institu te of M edicinal P lant D evelopm en t, Chinese A cadem y of M edica l S ciences, N ann ing, Guangxi 530023, Ch ina)
2 尿液的前处理
2. 1 NMR分析中尿液的前处理 如前所述 ,尿液 pH 值和离子强度的变化引起
化学位移的变化是 NMR 测定中的首要问题 。加入 缓冲液一方面提供尽可能相同的 pH 环境 ,另一方 面减少离子强度不同带来的化学位移的变化 ,文献 [ 10 ]报道 了尿 液详 细的预 处 理 方 法 。首 先 配 制 pH7. 4磷酸缓冲液 : 称取 28. 85 g Na2 HPO4、5. 25 g NaH2 PO4 、1 mmol/L TSP2d4 和 3 mmol/L N aN3 置于 1 L 容量瓶中 ,加入 200 mL D2 O ,然后用水稀释至 1 L ,强烈震摇使盐全部溶解 。400μL 尿液中加入 200 μL磷酸缓冲液 ,离心 ( 12 000 g, 5 m in, 4 ℃) ,上清 液 550μL 转移至 5 mm 核磁管中 。雄黄的安全性 评价中采用了类似的方法 : 400 μL 尿液中加入 200 μL 磷 酸 缓 冲 液 ( 0. 2 mol/L Na2 HPO4 /0. 2 mol/L NaH2 PO4 , pH7. 4 ) , 静 置 20 m in, 离 心 ( 3 500 g, 5 m in, 4 ℃) 。上清液 500μL 加入 50μL TSP2d4 /D2O ( 1 mmo l/L 终浓度 ) [ 14 ] 。Lauridsen 等 [ 11 ] 报道对于 一般的尿液样品缓冲液终浓度要达到 0. 3 mol/L ,对 于浓缩的样品要达到 1 mol/L ,才能较好地保持代谢 物化学位移的一致性 。上述磷酸缓冲液中 , 由于 Na2 HPO4 ·12H2 O 较低的水溶性 ( 4. 2 g /100 g, 20 ℃) ,因此不可能实现高浓度的缓冲 ,缓冲液与尿样 的比例为 1∶2,这必然对样品进行了一定的稀释 ,从 而降低了测定中的信噪比 ( SNR) ,而且低温储存时 , Na2 HPO4 ·12H2 O 容易析出 。X iao等报道了一种改 进的缓冲体系 : K2 HPO4 /NaH2 PO4 (pH 7. 4, 1. 5 mol/ L ) ,缓冲液与尿样的比例为 1 ∶10,可更好保持化学 位移一致性 ,提高信噪比 ,减少样品稀释 ,并且可低 温储存 [ 8 ] 。 2. 2 LC2M S分析中尿液的前处理
可用于代谢组学研究的生物样品包括尿液 、血 液 、脑脊液 、组织和培养液等 ,最容易获取和应用最 广泛的是尿液和血液 。人类尿液的 pH 值一般在 515~6. 5,但在个别情况下可达 4. 6~8. 0。尿液的 成分主要是极性低分子量代谢物 ,其中包括羧酸类 如柠檬酸 、马尿酸 ;有机胺类如二甲胺 (DMA ) 、三甲 胺 ( TMA ) ;氨基酸类如甘氨酸 、牛磺酸 。NMR 测定 时 ,不同 pH 值尿液中这些代谢物由于氨基或羧基 的解离程度不同 ,化学位移将发生显著的变化 。尿 液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离子如 Na+ (90~240 mmol/ L ) 、K+ (34~68 mmol/L )等 ,可能产生不同的离子 强度和络合作用 ,同样对代谢物的化学位移产生影 响 [ 8 ] 。血液成分比尿液复杂的多 ,既包括低分子量 成分也包括高分子量物质如蛋白和脂蛋白 , LC2M S 分析中 ,蛋白质的存在会严重降低色谱柱的性能和 使用寿命 [ 9 ] 。因此 ,十分有必要在分析前利用适当 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 本文总结了基于 NMR、LC2M S和 GC2M S技术代谢 组学研究中对尿液和血液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希望 能为此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