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格言警句100句

合集下载

道德经格言警句100句之欧阳与创编

道德经格言警句100句之欧阳与创编

道德经经典格言100句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译文】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译文】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译文】委屈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凡能成新,少则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发,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译文】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工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多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自足者副,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译文】能了解别人的成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

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强者。

知道满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6.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译文】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译文】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行迹。

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译文】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

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到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译文】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译文】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11.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道德经》【译文】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一定要在祸乱没有发生之前。

道德经格言警句100句

道德经格言警句100句

道德经格言警句100句道德经经典格言100句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译文】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2.不足焉,有不焉。

——《道德经》【译文】诚不足,就会失去任。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译文】委屈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凡能成新,少则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发,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译文】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工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多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自足者副,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译文】能了解别人的成为机智,能的才叫聪明。

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强者。

知道满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6.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译文】轻率就会失去基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7.风雅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译文】最朴直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珍贵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行迹。

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译文】过分顾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量的积累财物,必定给本人带来不幸。

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到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本人带来风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译文】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译文】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11.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道德经》【译文】干事要做在工作没有发生之前,处置惩罚祸乱肯定要在祸乱肯定要在祸乱没有发生之前。

道德经中人生格言大全100句

道德经中人生格言大全100句

道德经中人生格言大全道德经中人生格言大全100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德经中人生格言大全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内容。

欢迎大家学习参考,如果觉得不错,一定要记得收藏保存,避免以后找不到了,下面为具体内容。

道德经人生的格言1、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老子》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5、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老子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道德经》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9、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1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1、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1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道德经》1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1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15、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1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1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道德经》1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1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经典100句

道德经经典100句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4.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5.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 无为而治,其政闷闷;有为而治,其政察察。

8. 治大国,若烹小鲜。

9.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居善地,心善渊。

10.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2.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13.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14.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5. 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

16.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7.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18.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19. 善行无迹,善言无声。

20.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2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2.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23. 静胜躁,寒胜热。

24. 天地之大德曰生。

25.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6.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27.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8.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9.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30.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1.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32.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33.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34. 善者不争,仁者不忧。

35.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36.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37.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38.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39.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0.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41.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金句100句

道德经金句100句

道德经金句100句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金句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下面列举了10个道德经中的金句,并对其进行解读。

1.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表达了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即道是无法被言语所描述和定义的。

这提醒人们要超越表面现象,追求深层次的真理。

2.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适度,不要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权力,以免带来反效果。

只有保持适度,才能长久地保持幸福和平衡。

3.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句话强调了谦逊和沉默的重要性。

真正有智慧的人通常不善于夸夸其谈,而那些口若悬河的人往往缺乏真正的知识。

4. "天长地久。

"这句话表达了道德经对宇宙永恒性的观察。

它提醒人们要超越短暂的个人欲望,追求更大的目标和更广阔的视野。

5. "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句话用烹饪来比喻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

它强调了慎重和细致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顺序和步骤。

6.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这句话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它告诫人们不要过度追求功利和个人利益,而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放下私欲,以无为的态度面对世界。

7.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这句话强调了朴素和简单的重要性。

它提醒人们要抛弃繁杂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简单的生活方式。

8.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这句话强调了知足和适度的重要性。

它告诫人们要满足于现有的条件,不要过度追求,以避免陷入困境。

9.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这句话强调了重视根本和保持平静的重要性。

它告诫人们要注重基础和内在的修养,不要被表面的浮躁所干扰。

10. "反者道之动。

"这句话强调了变化和转化的重要性。

它提醒人们要灵活应对变化,不要固守一成不变的观念和做法。

《道德经》经典名言100句

《道德经》经典名言100句
58、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5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61、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道德经》经典名言100句
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1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7、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0、希言自然。
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道德经100句

道德经100句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文化经典,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

以下是《道德经》中的100句摘录,这些摘录包括了一些经典的思想和哲理:1.道可道,非常道。

2.名可名,非常名。

3.无,名天地之始。

4.有,名万物之母。

5.夫唯无,是以不欲。

6.无欲,以观其妙。

7.有欲,以观其徼。

8.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9.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0.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11.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12.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3.天长地久。

14.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5.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16.外其身而身存。

17.非以其无私邪?18.故能成其私。

19.养生丧生,是谓玄德。

20.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2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2.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23.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4.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25.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26.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7.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8.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29.以无为有,以虚为盈。

3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1.常争者,天下皆择我以抗之。

32.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33.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6.智者众,贼虫作。

3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38.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39.我愚人多,贵食客。

40.非常之道,以恢恢。

41.哀伤者胜。

4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43.汝欲先天下,天下将俾汝先。

44.天下之至至,犹未始有,而后得之。

45.天下兮,毁之而弗害,使我心兮愚。

4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47.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48.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49.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50.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道德经名言名句

道德经名言名句

道德经名言名句
1. 人之初,性本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 其次学习无止境;“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3. 专心致志,有进则速,有造则兴:“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负责,只有勤奋才能成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拓展前景”。

4.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慈悲为本,尊重他人,心灵手巧,理智运用”。

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经常学习,不因困倦而放弃,传播知识,不因疲惫而放弃”。

6.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不论祸患何时袭来,能够有福的想法就有用,不论幸福之时何来,有担当就不会有祸”。

7. 行鞠躬,孝子之心:“孝敬母亲,仁慈待人,忠实不渝”。

8.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遇见贤者,要学习他们的美德;遇见不贤者,要诚心反省”。

9. 一条虚心之路:“保持真心、无私奉献,彼此平等、共同携手,虚怀
若谷、博取众家之长”
10. 三十而立,自立自强:“三十而立,自立自强,不断提高,实现自
我价值”。

11. 长生不老,寿与天齐:“保持健康,心平气和,自在快乐,常保青春”。

12. 养其志,定其行:“明确目标,踏实行动,锐意进取,不知疲倦”。

1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不是圣贤,零极致的完美是不可
能的。


14. 言行一致,处处留心:“言行一致,一言一行都要讲究,时时留心,我行我素”。

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只学不思想,不
会有大的进步;思而不学则殆,只想不去实践,知识不会被消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经典格言100句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译文】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译文】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译文】委屈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凡能成新,少则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发,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译文】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工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多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自足者副,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译文】能了解别人的成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

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强者。

知道满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6.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译文】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译文】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行迹。

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译文】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

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到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译文】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译文】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11.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道德经》【译文】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一定要在祸乱没有发生之前。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累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1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道德经》【译文】对待结束时的工作,就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1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译文】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1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道德经》【译文】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节俭,三是不逞强好胜。

1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责。

——《道德经》【译文】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道德经》【译文】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18.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儿弗居。

——《道德经》【译文】孕育万物而不拒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已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1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2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2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2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

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2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2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27.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

智慧的人好动,仁德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2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译文】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就死板、虚浮。

文采和质朴结合匀称,才是君子。

”29.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而我做到了哪些?”3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译文】孔子说:“拥有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乐趣的人。

”31.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32.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3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34.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实现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3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36.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以实行仁道为己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3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3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着也不会听从。

”39.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40.子曰:“君子之其言而过其实。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41.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4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3.子曰:“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4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4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论语》【译文】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与众人相处平等博爱,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4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无惮改。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态度】不庄重,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

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

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48.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论语》【译文】子禽向子贡问道:“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哪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靠温和、良善、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

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49.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50.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5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译文】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5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5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