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合集下载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前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国内同类专业中教学和研究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目前院内设有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桥梁工程系、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和水利工程系5个系所。

另外还设有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40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

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在校研究生指导教师219人、正高级职称126人、副高级职称109人。

现有9个博士点学科研究方向、12个硕士点学科、2个工程领域。

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地质工程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创新知识、引领发展,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拔尖创新人才始终是土木工程学院各项工作的主旨。

百年来,土木工程学院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业绩享誉海内外,培养造就的土木工程方面专业人才遍布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

近几年,土木工程学院各学历毕业生总人数保持在1200人左右,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直接负责,学院和各系所都指派专人进行就业相关指导工作,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序进行。

自2014年起,应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之要求,我院开始撰写《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旨在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图表来分析就业形势、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就业质量等特点,同时也对每一年的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根据数据反馈意见或建议给学院教学工作,希望能够为学院今后的发展提供支持。

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二零一六年十二月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6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总数为1128人,其中博士毕业生113人,硕士毕业生498人,本科毕业生517人,如图1所示。

2016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2016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于2008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由同济大学、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兴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是一所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举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

学校依托百年名校同济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设置专业。

学校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医学影像技术、汽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行政管理、英语、德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汽车服务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等30个专业(方向)。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500余名。

2016年毕业生人数为2475人。

自2010年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始至今,已有七届毕业生,截止每年12月底平均就业率为95%左右,截止2016年12月22日,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4.22%,在稳定就业率基础上,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也在稳步提高。

2016年出国深造和国内升学的人数(2016年升学33人,出国66人)较上一年度稳步提高。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致力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应用型、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建立并实施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等三大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百载春秋,薪火相传。

学校将继承和发扬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和“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坚持以同济大学“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全面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实现师资力量共享、实践平台共享、图书资料共享、管理资源共享和校园文化共享,精心打造新的办学特色,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优秀工程师、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oc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oc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Hai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十日目录第一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客观数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毕业生规模.................................................................................................................. - 1 -二、毕业生结构.................................................................................................................. - 1 -(一)海南科技职业学院2016届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 ................... - 1 -(二)毕业生基本情况.............................................. - 3 -三、毕业生的就业率 ................................................... - 6 -(一)毕业生就业率................................................ - 6 -(二)毕业生就业方式............................................. - 6 -四、毕业生就业流向.......................................................................................................... - 6 -(一)毕业生升学应征入伍情况.............................................................................. - 6 -(二)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 7 -(三)毕业生单位性质分布...................................................................................... - 8 - 第二部分:2016年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 9 -一、学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 9 -(一)领导重视,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 9 -(二)多渠道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 9 -(三)加强创新创业开展和自主创业工作的扶持................................................ - 10 -(四)以服务地方为导向,立足本地区,面向基层就业.................................... - 11 -(五)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 - 11 -二、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 12 -三、学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服务............................................................................ - 13 -(一)加强就业宣传工作........................................................................................ - 13 -(二)就业市场建设与服务.................................................................................... - 14 -(三)积极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 - 14 - 第三部分:毕业生就业相关分析【调研数据】.................................................................... - 15 -一、调查样本情况............................................................................................................ - 15 -二、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 - 16 -(一)毕业生职业分布............................................................................................ - 16 -三、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分析............................................................................................ - 18 -四、毕业生专业对口度分析............................................................................................ - 19 -五、毕业生薪酬水平及薪酬满意度分析........................................................................ - 19 -(一)学校毕业生整体的薪酬水平情况................................................................ - 19 -(二)学校毕业生薪酬满意度分析........................................................................ - 20 - 第四部分: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 - 21 -一、毕业生就业率发展趋势............................................................................................ - 21 -二、毕业生薪酬水平发展趋势........................................................................................ - 21 -三、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发展趋势.................................................................................... - 22 - 第五部分:毕业生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 23 -一、推进招生、教育教学和就业一体化建设................................................................ - 23 -二、根据就业反馈优化招生与教育教学........................................................................ - 23 -第一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客观数据】一、毕业生规模海南科技职业学院2016届毕业生人数为1842人。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12月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毕业生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加强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对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是浙江省目前唯一的以“影视”为特色、涵盖相应领域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

学院是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平安校园”。

学院占地580余亩,下设表演艺术学院、影视制作学院、旅游与创意学院、文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5个二级学院。

学院立足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设有戏剧影视表演、音乐表演、表演艺术、人物形象设计、舞蹈表演、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影视编导、新闻采编与制作、会计、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媒体营销、导游、旅游管理、艺术设计,共18个专业,其中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2016年,学院严格落实党和国家有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和要求,在浙江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统筹全校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圆满完成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2016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我院2016届毕业生共计1190人,涵盖如下专业:人物形象设计、影视表演、表演艺术、摄影摄像技术、编导、新闻采编与制作、电视节目制作、艺术设计、导游、旅游管理、会计、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共14个专业。

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我院2016届毕业生总就业人数达到1169人,总就业率达到了98.24%,其中签约率为88.66%,另有9人升读本科。

1、就业行业流向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2016届毕业行业流向表如上图所示:我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4.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9.5%)以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9.7%)。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分析报告二0一六年十二月目录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6)(一)毕业生规模 (6)(二)毕业生结构 (6)1.学历结构 (6)2.性别结构 (7)3.专业结构 (9)4.民族结构 (10)5.生源分布 (11)(三)毕业生就业率 (13)1.按性别统计 (13)2.按二级学院统计 (13)3.不同专业就业率 (14)(四)就业方式 (16)1.签订就业协议 (17)2.签订劳动合同 (17)3.自主创业 (17)4.非派遣省外签约 (17)5.应征入伍 (17)6.灵活就业 (17)7.升学 (18)8.出国 (18)(五)就业流向 (18)1.按地域统计 (18)2.按单位性质统计 (19)3.按单位行业统计 (20)(六)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 (21)1.特困生就业情况 (21)2.优秀毕业生就业情况 (21)(七)未就业毕业生 (21)二、就业工作主要措施 (22)(一)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就业工作体系 (22)(二)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服务内容 (22)1.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22)2.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教育,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3)3.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23)4.做好跟踪服务,提升适岗能力 (23)(三)建成“开门开放、多元多样”校企合作平台,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24)1.实施“订单式”培养,建立“就业培训基地” (24)2.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大型、专场招聘会,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24)三、就业状况相关分析 (25)(一)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25)(二)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 (25)1.毕业生专业对口率 (25)2.毕业生对当前工作满意度 (26)(三)毕业生薪资情况分析 (27)(四)毕业生稳定性分析 (28)(五)毕业生就业地区分析 (30)(六)毕业生就业市场分析 (30)1.招聘单位地域分布 (31)2.招聘单位性质分布 (31)3.招聘单位行业分布 (32)4.重点招聘单位 (33)(七)毕业生对母校评价和反馈情况分析 (37)1.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 (37)2.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 (38)3.学校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服务内容调查分析 (38)4.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满意度 (39)(八)毕业生求职情况分析 (40)1.求职途径 (40)2.求职成本 (41)3.求职准备 (42)4.求职收获 (42)(九)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43)1.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 (43)2.对毕业生专业能力的评价 (43)3.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44)4.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45)四、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 (45)(一)近五年毕业生生源变化趋势 (45)(二)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趋势 (48)(三)近五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49)五、毕业生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52)(一)对人才培养的反馈 (52)(二)对招生的反馈 (52)(三)对专业设置的反馈 (53)统计指标说明 (54)引言滨州职业学院是2001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滨州农业学校、卫生学校、经济学校、工业学校和滨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滨州市。

201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201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前言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日渐扩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彰显一个学校教学成果的良好指标。

因而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就成为高等院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改善招生模式、调整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学校编制和发布《山西中医学院2016年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学校各二级学院作为构建外部就业质量体系的主体,认真完成了2016届毕业生年度质量报告工作。

本报告基于各二级学院就业数据及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以全面反映学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状况、就业质量,以及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就业服务等工作的反馈。

山西中医学院2016届毕业生总体情况如下:山西中医学院2016 届毕业生1259人,就业率为83.16%。

山西中医学院2016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别为工作735人,工作落实率为58.38%;升学312人,升学率为24.78%;待就业212 人,待就业率为16.84%。

山西中医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地域主要分布在山西省71.43%、江苏省3.54%、河北省1.77%、山东省1.77%、贵州省1.63%、陕西省1.63%、浙江省1.63%、广西省1.50%、海南省1.50%等25个省份;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集中在卫生和社会工作68.40%;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单位52.43%,其次是其他企业37.44%,第三是城镇社区4.07%。

山西中医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调研反馈:2016 届毕业生平均月薪为2876.25元,毕业生的工作与其专业相关度为83.12%,毕业生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为62.38%,毕业生的现状满意度为89.35%;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95.75%;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为96.55%,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满意度为92.39%,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为97.92%;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给出较高的评价;对学校创业教育的满意度较高;对自身就业能力评价中前三项分别为团队协作能力、实干与执行能力、自学能力。

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二〇一六年十月目录前言 (1)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4)1、毕业生规模 (4)2、毕业生结构 (4)3、毕业生就业率 (5)4、毕业生就业去向 (6)二、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6)1、领导重视,就业指导体系健全 (6)2、全力以赴,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相关服务工作 (8)3、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就业市场开拓 (9)4、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强化实践教学 (10)5、依托建筑行业,搭建就业平台,校友资源推就业 (11)三、毕业生就业相关分析 (12)1、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12)2、就业区域分析 (13)3、就业专业对口率分析 (13)4、薪酬待遇分析 (14)四、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教学等方面反馈及应对措施 (15)1、反馈 (15)2、应对措施 (15)前言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是安徽建筑大学以环境类及相关专业为主的教学院系。

目前设有7个本科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地理信息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个硕士学位点:市政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

2008年市政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2012年环境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

1984年,在原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分校城市建设系设置给水排水工程专业;1996年,学校进行系部调整,成立环境工程与电子系;1999年,设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00年设置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成立环境工程系;2006年8月,在环境工程系基础上成立环境工程学院;2009年3月4日,更名为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5人,具有正高15人(其中教授8人),副高32人(其中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硕士学位36人。

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1人;安徽省建筑勘察设计大师1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

设有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建筑环境与热能工程系和资源科学系;2个研究所:市政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具有国家环境工程乙级设计资质)、环境监测研究所。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二〇一六年十二月注:1.2016届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截至日期为2016年10月31日。

2.因数据的小数位数问题,加总百分比可能有0.1%以内的误差。

3.数据来源为华北电力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4.本报告最终解释权归华北电力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目录第一部分学校概况 (1)第二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 (3)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3)二、毕业生去向情况 (3)三、毕业生就业流向性质情况 (4)四、毕业生就业流向地区情况 (4)五、毕业生分学院、分专业就业情况 (5)六、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10)第三部分工作特色 (12)一、就业创业工作机制一体联动、健全高效 (12)二、就业指导工作特色鲜明、精准有力 (12)三、就业服务工作紧跟时代、全面细致 (14)四、就业市场一体多元、开放包容 (15)五、就业专项工作注重引导、扎实有效 (16)六、创新创业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17)第四部分就业质量分析 (20)一、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情况 (20)二、用人单位招聘及校企合作反馈 (20)三、2017届毕业生就业状况预测 (24)第五部分对招生、教育教学的反馈 (25)一、结合就业形势,合理制定招生计划 (25)二、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培养创新人才 (25)三、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26)四、探索特色化创业生态体系,加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26)第一部分学校概况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是教育部与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九家单位组成的校理事会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建校59年来,华北电力大学承载着为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在努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中,紧紧围绕能源电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强化校企合作,培养满足行业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负责人:史成宇编撰人:房亮2017年1月3日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总数为351人,其中博士毕业生17人,硕士毕业生198人,本科毕业生136人,与往年同期有明显减少(2015届毕业生合计510人,2014届444人,2013届479人),主要是由于70名本科生提前至2015届毕业。

2016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人数如图1.1所示。

在性别比方面,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中共有男生275人,女生76人,总体男女生性别比为3.62:1。

汉族人数344人,占总人数的98.01%。

图1.1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人数统计从生源组成来看,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的主要生源地为华东地区,占本届毕业生总数的48.43%,其中上海生源合计51人,相比于去年明显减少(2015届104人),仅占毕业生总数的14.53%。

图1.2所示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生源地地域统计。

其中博士生中华东生源占博士生总数的64.7%,硕士生中华东生源占硕士生总数的50%,本科生中华东生源占本科生总数的44.1%。

01博士生11硕士生31本科生人数人数图1.2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生源地地域统计(二)毕业生的专业方向分布从学科专业方向分布来看,2016届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毕业生多集中在整车设计方向、发动机设计方向、汽车电子方向,毕业生人数占2016届毕业生总人数的65.2%,车身与空气动力学方向和汽车营销方向相对毕业生人数略少,汽车造型、车用新能源方向和汽车试验学方向学生人数最少,仅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3.4%。

图1.3所示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学科方向分类统计。

图1.3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学科方向分类统计9901华北地区02东北地区03华东地区04华中地区05华南地区06西南地区07西北地区01博士生11硕士生31本科生51整车设计发动机汽车电子车身与空气动力学汽车试验学车用新能源汽车营销汽车造型二、毕业去向在毕业去向方面,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各学历毕业去向分布如表1.1和图1.4所示,其中派遣毕业去向毕业生共计213人,比例达到60.7%,此外升学人数为39人,出境人数为62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11.1%和17.7%。

学院整体就业率98.86%,博士硕士就业率均达到100%,本科生就业率97.05%。

表1.1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各学历毕业生整体毕业去向统计 项目 合计 博士生 硕士生 本科生 01派遣 213 10172 31 02考研 39 1 38 04出境 62 1 16 45 13合同就业 1991014灵活就业 8 815定向委培 6 6 06待分 4 0 0 4 就业率 98.86% 100% 100% 97.05% 合计35117198136图1.5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各学历毕业生毕业去向占比统计58.82%86.87%8.08%01派遣02考研04出境13合同就业14灵活就业15定向委培06待分01博士生11硕士生31本科生2016届毕业生中共计39人升学,如表1.2所示,升学去向的毕业生中,35人为推荐免试入学,4人为参加全国统考入学,推荐免试占升学总人数的89.7%。

其中绝大部分升学学校为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1人。

31图1.5 2016届毕业生升学方式及录取类型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中出境毕业去向的共计62人,其中研究生17人,本科生45人。

其中有2人出国去工作,其他大部分均是升学。

如图1.6所示,其中66.1%学生选择德国,其余学生主要集中在法国、英国、日本和美国。

41图1.6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出国国家分布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中合同就业19人,灵活就业去向的仅8人,但并未选择自主创业,多为签约外服公司、初创公司等。

三、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一)就业单位分布情况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以派遣、合同就业、定向委培以及国家地方项目去向就业的总人数共计238人,其中在单位类型分布方面,按照机构类型可划分为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其他单位。

其中超过71.4%的毕业生选择在汽车制造业工作,专业相关度较高。

2016届毕业生中95.8%选择在企业工作,其中31.1%选择在国有企业工作,20.2%选择在国内其他私有企业工作,48.7%选择在三资企业工作。

汽车学院2016届各学历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布如图1.7所示。

111图1.7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机构类型统计根据汽车行业特性定义毕业生就业单位,一般主要分为整车OEM企业、零部件OES企业及相关技术咨询研究机构等。

2016届44%的本科毕业生和63%的硕士毕业生都在整车OEM的母公司和相关子公司工作,33%的本科毕业生23%的硕士毕业生在零部件企业工作。

图1.8所示为2016届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按汽车行业统计结果。

63.0%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其他企业本科生硕士生图1.8 2016届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按汽车行业统计结果汽车学院2016届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大部分都从事产品设计研发岗位,其中硕士研究生从事设计研发的比例相对较高,其他多为从事质保、采购、市场、试验等岗位,基本上都是作为企业工程师,因此专业相关度较高。

(二)就业地区分布情况汽车学院2016届就业的毕业生中,共计189人留在上海市就业,占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79.7%,比2015届略有升高(2015届为77.6%)。

87.5%的博士,76.67%的硕士,90.24%的本科生选择留在上海工作。

其他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吉林省、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重庆市、北京市,主要由于国内一汽、广汽、北汽、长安等以及诸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都集中在这些国内汽车工业发达的省份。

图1.9所示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省市分布。

图1.9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省市分布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的择业地区分布图1.10所示。

从择业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单位地区以华东地区为主(占总人数的82.28%),比2015届略有降低(2015届为83.67%)。

此外,得益于一汽集团、重庆长安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选择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也相对较多。

图1.10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各学历毕业生就业地区统计01博士生11硕士生31本科生合计01华北地区02东北地区03华东地区04华中地区05华南地区06西南地区01博士生11硕士生(三)西部就业情况汽车学院2015届毕业生中共计7人前往西部就业,其中博士0人,硕士6人,本科1人,主要集中在长安福特、长安汽车、二汽集团等企业,表1.2所示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西部就业人数统计。

表1.2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西部就业人数统计省市(单位)/学历01博士生11硕士生31本科生合计13河北省 1 142湖北省 1 150重庆市 2 251四川省 2 1 3 合计0 6 1 7四、汽车学院就业率就业率是反映在校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学校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就业率的具体计算方法是:就业率=(派遣+合同就业+出境+升学+定向委培+灵活就业+国家地方项目人数)/毕业生总数*100%。

签约率为上海市教委考察高校就业工作成效的另一项专有指标,签约率的计算方法是:签约率=(派遣+出境+升学+定向委培+国家地方项目人数)/毕业生总数*100%。

表1.3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各学历就业率/签约率统计学历毕业总人数签约人数签约率就业人数就业率01博士生17 16 100% 17 100%11硕士生198 181 95.45% 198 100%31本科生136 41 83.82% 132 97.05% 合计351 238 91.16% 347 98.86%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351人,整体就业率达到98.86%,整体签约率达到91.16%。

各学历就业率/签约率情况如表1.3所示,其中博士生就业率达到100%,硕士生就业率100%,本科生就业率97.05%。

截止2016年12年31日,汽车学院未就业(包括:待就业、回省二分)人数共计4人,均为本科毕业生,对于未就业的毕业生跟踪反馈,主要是由于继续考研、身体状况、公司实习、个人综合素质等原因导致的就业困难。

第二部分:汽车学院就业质量分析一、就业过程分析 (一)求职信息来源分析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在求职阶段最依赖的信息渠道依次为校内招聘会宣讲会(27.69%)、同济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28.78%)、校内就业信息栏(13.84%)、校外媒体(17.3%)。

由此可见,同济大学提供的就业信息成为毕业生择业中主要依赖的信息源,78.87%的毕业生依赖于校内的信息源(包括同济大学就业网、以汽车学院网站为主的校内就业信息栏、校内招聘宣讲会、老师学长推荐、同济就业微信)。

图2.1 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求职阶段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二)签约信息来源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最终签约工作的信息来源如图2.2所示,校内信息源(包括同济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校内就业信息栏、校内招聘会宣讲会、老师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1博士生11硕士生31本科生合计汽车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校友推荐、同济就业微信)占到79.52%,校外信息源(包括校外媒体、校外人才市场)占到12.38%,人际关系信息源(包括亲朋好友的关系等)占到了8.1%。

由此可见校内信息源是学生求职最主要且最有效信息来源,其中招聘宣讲会作用最为明显,同时校友和老师的推荐也占了比较重要的比重,学院校友平台建设卓有成效。

图2.2 汽车学院2016届各学历毕业生实际签约信息的来源分析二、就业满意度分析从统计结果上看,2016届毕业生签约总体满意度较高,分单位类型、工作单位、工作地点、预期发展前景和签约薪酬5个维度按满意程度打分(满分10分),汽车学院2016届不同学历不同专业毕业生各维度均高于6分。

如图2.6所示,综合签约单位类型、签约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前景、签约薪酬等因素在内,深入探讨毕业生的择业满意度可以发现,汽车学院毕业生普遍对起始薪酬相对满意度略低,对于工作单位满意度较高。

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01博士生11硕士生31本科生合计图2.3 汽车学院2016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分维度就业满意度第三部分:汽车学院职业发展教育举措汽车学院在多年的职业教育探索深化的过程中,凝练了具有汽车特色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和就业工作管理机制,发扬学科校企合作和实践创新的特点,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贯通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学生为中心,夯实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得到了行业和教育教学专家的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