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新城 核心区以东片区

东部新城 核心区以东片区
东部新城 核心区以东片区

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

1规划背景

1.1调整背景

为更好地推动明湖区块城市建设,同时更好地配合轨道土地储备计划,根据市政府文件要求,对《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局部调整。

1.2调整范围

本次控规调整范围分研究范围和重点调整范围。

研究范围为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总用地面积7.48平方公里。

重点调整范围为生态走廊-宁东路-盛莫路-会展路-盛梅路-规划路-东外环路-中山东路-盛梅路-百丈路-盛莫路-规划路围合范围,总用地面积3.48平方公里。

1.3调整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

3)《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

4)《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11);

5)《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

6)《宁波市东部新城总体规划》(2005);

7)《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

8)《明湖环湖地区城市设计与景观概念方案》(2015)

9)涉及城乡规划建设的其他法律、法规;

10)其他相关标准规范、规划文件和设计要求。

1.4规划成果

本次控规局部调整成果包括说明书、图集和单元图则,并作为原东片区控规

的补充,涉及到原东片区控规修改部分以本次控规局部调整内容为准,控规局部调整内容将结合原东片区控规内容一起作为规划管理和开发建设的依据。

2控制单元

2.1单元划分

本次控规调整,延续原控规单元划分,通过四条主要水道和河滨绿廊将整个东片区划分为森林、城镇、河道花园、生态4个住区,单元编码依次为DQ-A、DQ-B、DQ-C、DQ-D。

2.2发展规模

调整后东片区人口规模为12.12万人,总建筑量约752万平方米。

2.3控制内容

控制单元的强制性内容包括控制单元的主要用途、居住人口控制规模、总建设容量、公园绿地面积、配套设施控制要求等。

在建设过程中,每个控制单元的总建设容量不得突破。

3主要调整内容

3.1道路调整

(1)湖滨路适当西移,并调整线形,适当增加开发地块面积。

(2)盛莫路以东、宁东路以南的明湖地块调整道路走向及其与地块的关系。

(3)沙州路根据最新道路红线翻图。

(4)为优化宁波邱隘综合客运枢纽周边交通,将横港路由20米调整至24米,并调整盛梅路至规划支路间的道路线形。

(5)兴宁东路根据《兴宁路(福庆南路-东外环)道路工程规划》翻图。

(6)调整宁东路南、湖滨路与盛梅路间的规划支路线形,适当增加开发地块面积。

(7)根据相关规范调整部分道路转弯半径。

(8)取消2处20米城市支路的尽端路回车场。

(9)取消百丈路与盛梅路交叉口西的城市支路。

(10)东外环路根据最新道路工程规划翻图。

(11)调整明湖南居住地块,取消支路。

(12)为避让历史建筑资源大马弄邱家民居,调整道路线形。

3.2河道调整

(1)调整原控规相对曲折的明湖岸线,使规划明湖集中水域更为开阔。

(2)规划后塘河结合现状调整河道蓝线。

(3)将原在地块中间的河道移至会展路以南,保证地块开发利用更有效。

(4)宁东路与盛莫路交叉口以东地块北侧河道蓝线结合现状进行调整。

(5)优化部分河道线形,使其更顺直。

(6)由于兴宁路道路红线位臵调整,同时调整小塘河规划蓝线。

(7)因宁穿路改造,为保障地铁盾构结构安全,在现状河道基础上局部调整优化规划蓝线。

(8)局部河道按现状调整规划河道蓝线。

3.3用地调整

(1)结合会展路南侧河道调整,调整用地。

(2)结合盛莫路与宁东路交叉口东北角地块河道调整,调整用地。同时调整本地块的医疗卫生用地至宁东路与盛梅路交叉口西北角地块。

(3)调整原小学用地为居住,同时将西侧居住用地调整为60班九年一贯制学校,其中小学36班,中学24班。

(4)调整文化娱乐用地为商业、商办、文化主导的混合用地。

(5)盛莫路与宁东路交叉口东南侧,结合道路调整,调整用地。盛莫路东侧、轨道盛莫路站南侧地块由商业商务用地调整为商住混合用地。

(6)调整宁东路以南,中山路南北两侧,盛莫路西侧部分地块用地性质。

(7)调整轨道东环南路站周边地块用地性质。

(8)湖滨路以东、宁穿路以北地块用地性质由商业娱乐混合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

(9)邱一安臵房以东地块由居住用地调整为居住服务设施(邻里中心)用地。

(10)沿河绿带按《宁波市城乡管理技术规定》控制。其中环明湖开发地块,退湖绿地均控制50米。

(11)新增轨道交通7号线。

(12)由于居住容量的增加导致居住人口增加,规划重点在东片区范围内对教育设施配套进行了调整。

3.4公共服务设施调整

根据城市社区管理和空间布局体系,城市社区配套设施遵循“分级配套,共建共享;分类实施,公益优先;因地制宜,弹性指导”的原则。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配套类别进行市区级、街道级和社区级三级进行分级配臵。本次调整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贸服务、社区服务以及市政公用六项设施。

本次控规调整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需要从整个东片区角度统筹考虑,同时考虑到核心区教育设施配套略微不足的情况,也需在东片区进行平衡。

(1)教育设施

幼儿园配臵原则上在各控制单元内平衡,小学、初中在东片区平衡。本次调整,东片区幼儿园共配臵180班(其中A单元48班,B单元36班,C单元48班,D单元48班),富余7班,小学共配臵222班,缺口1班,中学共配臵108班。

教育设施基本能满足规划需求。

(2)医疗卫生设施

专科医院(北)(含东片区北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积1.9公顷,位臵由宁东路、盛莫路交叉口之东北调整至宁东路、盛梅路交叉口之西北。

专科医院(南):与原控规一致。

(3)社区服务设施

包括综合性社区服务设施和基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主要对原控规的邻里中心进行调整,原控规中B单元配臵2处邻里中心,本次调整取消1处,另外对C、D单元的邻里中心进行整合布局,最终按4个控制单元配臵4处邻里中心设臵。

(4)菜市场

分农贸市场/菜市场/小型便利菜店三个层级配臵,

规划根据原控规地块控制要求,将净菜超市改为菜市场,结合社区中心设臵,每处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00平方米。

(5)交通设施

根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5年修订),新增轨道交通7号线。

对7处社会公共停车场(库)的位臵进行调整,该部分社会公共停车场(库)由原控规中位于居住用地调整至商住混合用地、商业商办用地、邻里中心或绿地内,停车位总量保持不变。

宁波邱隘综合客运枢纽由沙洲路以东调整至沙洲路以西,用地面积4.74公顷,主要包括长途客运、市域公交、城市公交、社会车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公共自行车等交通配套设施和必要的商业服务等功能。

调整宁东路和沙洲路交叉口西南侧加油站至宁东路和盛梅路交叉口西南侧,调整沙洲路和百丈东路交叉口东加油站至交叉口西,调整中山路与盛莫路交叉口西北侧加油站至中山路与生态走廊交叉口西南侧。

公交首末站位臵、数量未作调整。

(6)市政公用设施

新增110KV宁东变和110KV明湖变。

取消天然气调压站。

取消原控规中的2处雨污水泵站。

调整消防站位置。

调整部分公厕位置。

3.5市政工程规划调整

(1)给水工程

(1)核心片以东片区平均日用水量为4.5万吨,最高日用水量为5.4万吨。

(2)完善兴宁路给水管网,将DN300给水管道调整为DN500。

(3)本区域不敷设再生水管道,删除文字、图纸中中水相关内容。

(2)排水工程

雨水就近排入河道,管道设计重现期采用三年一遇。

取消兴宁路与盛莫路交叉口西北侧、兴宁路与盛梅路交叉口西北侧雨水泵站。新增4座雨水泵站,其中1座位于本区内。

核心片以东片区平均日污水量为3.6万吨。

(3)电力工程

核心片以东片区用电负荷为22.5万千瓦。

根据《宁波市中心城电力设施专项规划实施评估及调整(2015—2020)》,新增110KV宁东变,主变容量3×5万千伏安,新增110KV明湖变,主变容量3×5万千伏安。将220KV东展变(东新变)调整至兴宁路南侧,110KV盛莫变位臵调整至河道南侧。

(4)通信工程

邮政所结合市场需求自行建设,本规划不单独设臵。

(5)燃气/热力工程

(1)核心片以东片区年用气量为1880.9万标立方。

(2)根据《宁波市中心城燃气专项规划(2012-2020)》,本区范围内规划高中压调压站取消。

(3)现状DN800超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今后管位依据《宁波市中心城区管廊带布局专项规划(2015-2020年)》确定。该管道未迁移前,管道两侧受影响地块禁止开发建设。

(4)新增兴宁路DN300热力管道。

附件一:《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批复》(甬控规

调整批(2016)9号)

附件二:用地规划图(原控规)

附件三:规划调整范围图

附件四:用地规划图(调整后)

附件五:居住配套设施规划图(调整后)

临港地区发展与改革报告

临港地区发展与改革报告 在滩涂建城,使单一港口变国际都市——随着“双特30条”政策颁布、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上海向东,经过10年的城市建设和产业集聚,总面积约315平方公里的临港地区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如同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描写的未来中国——“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未来临港什么样?早报记者走访众多官方人士、专家学者、临港创业者,走入这座夏季平均气温比上海中心城区低8℃的新型宜居之城,倾听他们讲述临港地区前所未有的天时、地利、人和,探访体验这里的区位、成本、体制和基础优势,发现未来的临港,将不只是像香港那样仅以港口贸易、零售贸易和金融服务业支撑,而是上海多产业共同发展的“产城合一”的国际化宜居新城。 双重利好推动临港全面升级 去年以来,上海东南角的临港地区突然间笼罩在“双特”、自贸试验区等多项政策的光环下,成为世人瞩目的中心。 2002年,上海在版图东南角划出约315平方公里的临港地区,由主城区、上海临港产业区组成,后者又包括主产业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综合区四大区域。 今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挂牌,包括临港地区约6平方公里的面积。临港一跃成为上海改革转型的“排头兵”。 这已不是临港首次获得“天时”。今年2月28日,上海宣布将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施特殊政策”,被称为“双特30条”的实施细则同时公布,提出要“加快临港地区集聚高端制造业,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强化产城融合”。 今年4月17日,《临港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强调临港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通过实施特殊体制、特殊政策,优先完善城市功能、优先鼓励创新创业,更加注重集聚高端制造业、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和强化产城融合,努力成为推动上海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集合多重“优待”,未来的临港地区将是什么样?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等多位专家学者分析,自贸试验区将给临港带来行政运行模式的巨变,不再只是单纯的港口功能,而将向国际航运中心迈进;同时,临港将承接自贸区的产业衍生功能,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港口、城市、产业将获得全面发展,如同香港甚至伦敦、纽约。 港与城:自贸区推动港口都市化 2012年,上海对临港地区的开发建设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合并上海临港产业区管委会和南汇新城管委会,成立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属于市政府派出机构、委托浦东新区管理。 在随后出台的“双特30条”中,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规划要“提供高效的行政服务”:管委会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到“审批时间最短、审批环节最少、审批服务最佳”。落户临港的产业项目,要在150个工作日内完成前期审批手续并开工建设。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对这一规划有了更明确的表述:“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一口受理、综合审批和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不同部门的协同管理机制。”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说,上海建设自贸区中,改革的重要方向是终结审批制,逐步建立“以准入后监督为主,准入前负面清单方式许可管理为辅”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这一政策立意又与“双特30条”不谋而合。 对此,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行政运行模式巨变、行政办事效率提高将成为未来临港的一大亮点,“可做可不做的审批将全没了,这是行政效率带来的改变”。 行政效率的提高意味着服务优化,在孙立坚看来,这一政策对港口产业的深化和发展极为有利,无疑将使港口功能发挥到极致。 一方面,自贸区给港口产业带来的巨大的变化是,此前“先进口再出口”的模式将被摒弃,最终由港口外运的货物不是简单的来料加工,而是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具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在由创新和转型所带

上海临港新城港区进港航道工程

上海临港新城港区进港航道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812 号 2009 年9 月

1 工程概况 临港新城港区进港航道工程新辟连通杭州湾北岸临港新城港区与漕泾东航道与东海大桥主通航孔的临港主航道和临港支航道各一条。航道按5000 吨级杂货船全潮通航、 2 万吨级杂货船利用自然水深乘潮通航设计,临港主航道宽度 1000m,长度25.1km,临港支航道宽度800m,长度7.7km。临港航道通行密度2012年为5.99艘次/d; 2020年为15.26艘次/d o 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软式拖底扫海和航标投放,扫海总面积 58.1km2,工程总投资2177.26万元。 2 工程分析 2.1 规划相符性分析 本工程实施能打通临港新城港区与外海的航运通路, 为临港新城重装备企业原材料和货物运输、临港物流园区物流输送提供高效、便捷、廉价的航运通道,为临港新城支柱产业发展的提供有利条件。工程的实施是临港新城港区通航的重要保障,对临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优化和航运中心的建立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与《上海港总体规划》、《临港新城总体规划》和《临港港区详规》等规划目标、要求相符。 本工程路由已避开了海底管线区进行布置, 船舶航行、锚泊不会对海底管线安全造成危害; 航道利用自然水深不进行开挖疏浚, 不会对海洋水质、沉积物和海洋生态环境等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满足捕捞 区相关管理要求; 同时本工程连接临港新城港区、漕泾东航道和东海大桥主通航孔, 为临港新城港区通航创造必要的条件也满足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求,满足《上海市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要求。 2.2 航道布置环境合理性分析 本工程航道轴线布置避开了沉船等障碍物避免了进行炸礁处理和沉船清障处理等作业,减小了施工对海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航道

规划建设临港新城

规划建设临港新城,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审时度势,为实现经济跨越和城市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好临港新城,对于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对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对于上海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镇布局和功能布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临港新城以其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必将成为上海未来发展最有力的助推器。 临港新城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21世纪新型城市的特征,注重个性化和科学化的人文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功能上划分为主城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五大城市片区。各片区分合有致,定位明确,结构科学。同时 ,还规划了泥城、书院、万祥、芦潮港四个城市社区。 临港新城产业发展目标为:以现代装备产业为主体的国家级现代制造业基地、以物流产业为核心的国际生产服务业枢纽和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城市生活服务业集聚区。形成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城市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 临港新城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毗邻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以及第一个国家级保税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开放的政策支持,辐射上海及整个长三角地区,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临港新城位于东海之滨、上海东南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上海市版图的最前端,距上海市中心城区 75公里。

附:上海市区至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交通示意图

点击此处查看上海临港新城地图> 临港新城大事记——2008年

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德江视察临港新城产业区。 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率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考察临港新城产业区。 3月29日,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上海南汇区行政中心搬迁至位于滴水湖边的机关办公中心办公。 4月28日,中船临港海洋工程基地举行开工典礼,该项目是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16个重点专项之一。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 5月22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上海中海洋山国际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物流仓储项目在临港物流园区正式开工建设。 7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第4号令,公布对《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的修改决定,增加临港物流园区奉贤分区15平方公里。 7月27日,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基地生产的首个核电站主设备——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60万千瓦蒸汽发生器,正式竣工发运往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 8月30日,浦东铁路客车开行仪式在上海南站举行,从上海南站至上海临港新城芦潮港站的客运列车正式开通。 9月19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临港基地落成投产,自主品牌荣威550轿车正式问世。 11月5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珠海签署协议,在临港产业区设立上海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基地,首批启动航空发动机项目。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新城规划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的批复 通州新城规划的功能定位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面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新城,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发展目标是“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近年来,通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是奥运之年,也是新城建设全面启动之年,市委市政府对通州发展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对新城建设非常关注,各种优质资源加快向新城涌动,通州新城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我们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2008年经济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是: 高水平建设新城在“新”字上做文章 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配套的要求,突出体现新城建设的新理念、新形象。 加快新城三大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承载能力。一是继续完善开放式路网体系建设。打通与首都机场 联络,完成壁富路──通顺路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环境,配合完成京津二通道、京津城际铁路建设工程,实施京榆旧路、张凤路、徐尹路等工程;优化城区道路循环,实施环路改造等工程;加强通 州生态商务园、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等产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实施朝阳北路东延、潞苑北大街、六环西辅路等工程。二是加快建设与新城需求相适应的市政公用设施,加快推进旧城区燃 煤锅炉房整合和河东新城集中供热项目,完善天然气管网,继续推进电气化区建设。三是引进优质资源,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北京二中通州分校、潞河中学分校等名校建设; 推进北京市中医院与通州中医院合作办医;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积极引进大型文化、医疗服务 等设施,增强城市功能。 做足水文章,打造滨水生态环境。近些年不断加强水系生态环境建设,高标准完成运河城市段11.2 公里的生态景观和环境建设,形成北京市独具特色的城市滨水文化景观。今年启动建设运河二期万亩滨 河森林公园,构筑城市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温榆河生态景观,实施温榆河滨河公园工程,构建水绿交融 的滨水生态商务环境。实施京津城际铁路、京津第二高速绿化工程,打造京津绿色走廊。配合建设北京 市东南郊水网工程,逐步实现北运河、凉水河等“五河十渠”的互联互通,促进水系循环,改善生态环境。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实施北运河城市段水环境改善示范项目,实施通惠河北岸截 污工程,启动河东10万吨中水厂建设,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启动重点地区开发,有序推进新城建设。完善土地一级开发工作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超前谋划,加快土地储备力度。完善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政策,依法规范征地拆迁工作。推动新城运河核心功 能区、通州商务园、宋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重点地块一级开发和土地入市工作,适时启动北苑地区、 北关地区、果园环岛等重要节点开发建设,为重大功能性项目落地创造条件。 加快产业发展在“好”字上做文章 落实通州新城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到好字优先,加快发展。 发挥现代物流业聚集优势,打造面向环渤海的区域物流品牌。现代物流业是通州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个特色,近年来着力提高物流业的聚集度和贡献力,初步形成“总部+物流”、“生产基地+物流”、“展示交易+

上海市未来规划将致某些区域房价暴跌,内环或成重灾区

上海市未来规划将致某些区域房价暴跌,内环或成重灾区 近日微信微博盛传上海市未来十年的重要规划。其中,迪斯尼,临港新城,前滩,新虹桥商务区等重要区域规划赫然在目。未来上海将投入巨资,对这些区域进行重点建设。上海的区域人口也将按照这些规划进行合理流动。大量人流将汇聚到这些重点规划区域。 相比之下,内环中环因为本已非常拥挤,所以人流可能被引导流出。这将导致内环中环房价暴跌。由于内环中环已经不再承担中心商业区办公区的任务。许多高收入群体也将逐渐离开中环以内。可以预见,未来上海中环以内的房子将被大量抛售,而重点规划区域的房价则可能暴涨。 对于现在打算买房子的人,尤其应该关注这些变化。中国是个城市规划建设有很大计划性的国家。买房置业,必须认真考虑政府的想法。 1,马桥森林体育城: 森林体育和总部基地、高端休闲区,规划范围在铁路闵吴线以北,闵行区界和沙港之间,有必要调整归并工业用地,合理布局农民动迁基地,大规模建设低密度住宅区和培训、研发综合基地。 2,上海化工区: 包括漕泾主区、柘林新市镇和奉贤、金山两区的配套园,注意与海湾大学城的协调和隔离 3,松江新城: 包括以大学城、泰晤士小镇、新城枢纽、行政文化景观区为四个节点的36平方公里新城区,和二期广富林、永丰高铁枢纽地区的后续开发,以及10平方公里旧城区的整顿;注重与东片的新桥总部园区和车墩镇松江保税区的协调,并逐渐调整石湖荡地区建设,以及预留24、25、26和1号线等轨道交通进一步实施的空间。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4,罗店新市镇: 是宝山区沪太路发展轴的枢纽,以水乡古镇和北欧风情结合,发展特色杜市工业,保 护生态,疏散城市人口提供合理成本的居住,实现农民生活城市化,注重组团和传统 市街商业形态的结合,与轨道交通7号线及四条快速路紧密联系。 5,临港新城, 西起五尺沟和南汇区界,北起大治河,同时还包括奉贤四团联动基地和大小洋山港区,面积为340平方公里。他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战场,规划了自由港区、滴水湖主城区(包括文教、居住、文化休闲和商务功能)、装备产业园区、临港海洋产业区、老港地区的生态科技居住综合区、四团后方物流枢纽、万祥等四个镇级综合现代社区。规划了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廊道等为骨干的公交系统,以及 贯穿全城的生态体系,着力发展贸易、物流、会展和装备、汽车、环保、光电子、航空等制造业,也是上海今后发展先进制造业最主要的基地。他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大的 完全新建的城市,建设的规模达到了江浙地级市的主城区水平。滴水湖主城区按照还沪天际线和十个组团功能分区的要求,在21号线枢纽站、观海公园北侧的“上海之门”商务区和三个湖中心岛屿上布置全城的标志性建筑。老港地区建设标准看齐东滩生态城。 6,上海国际汽车城: 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远期68平方公里),是嘉定组合新城的专业副中心,也是区域交通枢纽区,与昆山花桥、青浦白鹤联动发展。在已有的大众汽车城的基础上,力图形成全国最主要的汽车研发、文化、贸易、展示基地。规划主要有德国风情新镇区、老镇区、制造区、研发区、黄渡居住区、商务联动区、北区枢纽区、赛车特色区、配套区和方泰、娄塘社区及配套产业区,以及望新后备区。曹安路南侧的商务区建设, 要注重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和天际线的保持,力争在开发品位上超过花桥商务城。 7,嘉定组合新城: 规划面积(除安亭外)250平方公里。主城区在老城区和菊园社区、嘉定工业区、马 陆镇区基础上,建设标志性建筑集聚的紫湖、远香湖主轴区和白银路、马陆、南门三个辅助地区中心,并在11号线基础上预留24、25、26号线实施空间,特别注重核心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达到超过江浙所有县级市中区的水准;南翔则规划建设总部

通州区运河核心区Ⅳ-08号多功能用 地项目8A八层夹层新增暗柱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通州区运河核心区Ⅳ-08号多功能用地项目8A八层夹层新增暗柱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通州区运河核心区Ⅳ-08号多功能用地项目8A八层夹层新增暗柱 改造工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15 年10 月8 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四、工程目标 五、施工部署 1.施工段的划分 2.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3.劳动力计划 4.机具计划 5.施工总体部署 A.植筋工程 B. 灌钢工程 C.悬挑梁加长钢板焊接 六、施工管理 1.工程质量管理 2.工程进度管理 3.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4.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5.消防管理措施 6.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7.与监理单位的配合措施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总包提供的施工图纸进行编制。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3、《建筑抗震加固设计规范》 (JGJ116-2010) 4、《砼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GB50367-2006) 5、《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 7、《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范》(JGJ145-2013)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9、《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10、《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范》(JGJ 166-98) 11、《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07SG111-1、2)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14、《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 15、《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11)

《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

《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前言: 根据上海市政府于2004年1月批准并实施的《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临港新城的发展定位明确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国际航空枢纽港发展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综合型滨海新城和具有辅城地位的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并成为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 为了满足临港新城工业园区重装备产业用地的需要,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临港新城总体规划要求,实施了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围滩造地工程。工程圈围顺堤沿-2m (吴淞高程)线布设,顺堤长6896.9m,西侧堤长512.4m,东侧堤长312.0m,圈围成陆约3.01k ㎡(合4518亩),将为上海沪东重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众汽车等一大批大型企业落户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提供必需的土地资源。 与此同时,企业相应所需的码头岸线的规划建设也迫在眉睫。根据《上海港总体规划(2003~2020年)》(送审稿)芦潮港以西8.0 km作为港口岸线,重点拓展临港产业功能,配合临港新城和洋山港的建设,规划布置货运码头、公务码头、陆岛交通客运码头岸线。 为适应临港新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对水上运输的要求,明确临港新城港区的发展方向,确定临港新城港区的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指导和规范临港新城港区岸线的利用和开发,充分发挥港区综合物流功能和临港新城产业功能,促进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受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在有关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下编制了《临港新城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港区建港条件的分析研究 该港区属强潮海域,水流急,含沙量高,浪大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此,对其自然条件、现状进行了详实调研分析,进行了潮位、潮流、泥沙、波浪现场观测,着重对海岸演变和潮流、泥沙及波浪对规划港区可能出现的影响进行了科学、合理地分析研究和评价,对规划港区建设5000吨级码头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一)、岸滩演变和海床稳定性分析 历史上南汇咀在长江丰富的泥沙供应下不断向海淤涨。历史时期兴建的海塘忠实地记录了南汇海岸变迁的历史过程。可见不同时期的淤涨速率是不同的,而且期间也曾有过停顿或冲刷

通州区宋庄镇镇域规划(2006年-2020年)

通州区宋庄镇镇域规划(2006年-2020年) 第一章总则 2005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2005年12月,首规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 为了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12.31 )”,适应首都新的发展要求,促进实现通州北部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特编制《通州区宋庄镇镇域规划(2006年-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宋庄地区城乡建设、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文件,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纸等三部分。 1.1 指导思想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的规划指导思想,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2)以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发展宜农产业带动村镇经济发展,不断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发展空间。 (3)保障村镇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全面履行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4)强化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与引导作用,建立高效、便捷、覆盖城乡的市政、交通设施支持体系。 1.2 规划原则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构筑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2)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为原则,科学落实村镇建设布局。 (3)促进建立符合自身发展条件、有利于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发展布局。 (4)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 1.3 规划依据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2)《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报审稿)

通州商办类项目限购政策影响解读(2016年5月6日)

通州商办类项目限购政策影响解读 2016年5月6日营销部 一、政策内容 为促进通州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市政府批准,5月5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通州区商务型公寓和商业、办公项目销售管理的通知》。 《通知》的限购政策内容主要分两个部分: 1、关于针对“商务型公寓”的限购政策 《通知》明确,购买通州区商务型公寓的家庭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没拥有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家庭、持有有效 《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家庭,下同)或单身人士; ●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在本市没拥有住房且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5年(含)以上的非本 市户籍居民家庭。 《通知》规定,通州区商务型公寓暂停向以下家庭出售: ●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单身人士及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无法提供在本市连续5年以上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 居民家庭。 2、关于针对商业办公项目的限购政策 《通知》明确,通州区新建商业、办公项目应当按照规划用途销售,只能出售给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且上述单位购买后再出售时,仍须出售给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通知》规定,文件发布次日起,居民家庭购买的通州区商务型公寓,今后在核验购房资格时计入该家庭的住房套数。5月5日前已由居民家庭或个人购买的通州区商务型公寓和商业、办公项目,再次出售时可按之前的相关规定执行。同时,通州区商务型公寓和商业、办公项目销售管理其他规定不变。 二、政策解读 新政着眼北京城市副中心长远发展大局,着力稳定区域房地产市场。北京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市委、市政府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城市副中心建设十分重要。 去年8月出台《关于加强通州区商品住房销售管理的通知》后,政策效果良好,有效遏制了通州区住房市场过热势头。但在非住宅市场,包括商务型公寓,以及规划用途为商业、办公但开发设计或改造成具有独立厨卫、上下水等用于居住的项目,还存在投机炒作。商业、办公用房被改为居住使用,卖给分散的个人,不仅减损区域未来产业承接能力、发展空间,也会带来人口大量无序涌入的隐患,影响城市副中心的长远发展,有必要依法予以规范。 本次适时强化此类项目的销售管理,充分体现了北京市对于城市副中心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短期看,将有效降低通州房地产市场热度,长期看,将有利于区域长远健康发展,体现区域居住资源的统筹管理。 据通州区政府相关人士介绍,这一举措,是基于商务型公寓本质上属于区域性居住资源,

上海轨道交通2017-2025规划重点利好郊区板块分析

上海轨道交通2017-2025规划重点利好郊区板块分析

上海轨道交通2017-2025规划重点利好郊区板块分析 近十年来,上海的轨道交通建设极大地带动了郊区板块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周边配套的成熟。我们通过选取临港新城、嘉定新城、松江新城、罗店以及浦江五个郊区板块开通地铁前后两年的成交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地铁在开通前一年之内或者后一年之内对郊区板块的住宅成交量提升显著。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5)》,到2025年上海将拥有轨交线路29条,总长约1050公里,成为中国所有城市中轨道交通里程数最长的城市之一。我们由此统计了预计2017-2025年上海轨道交通建成通车的线路(见下表),并分析每条线路重点利好的郊区板块(首次接通地铁的板块)。由下表可知,2017年底-2025年,轨道交通重点利好的板块有:青浦区沿线板块、曹路板块、南桥新城、华漕北部、吴淞片区、紫竹高新区、上海东站以及崇明等。 上海市轨道交通2017-2025规划重点利好郊区板块一览表紫竹高新区和上海东站因有多条轨道交通接入,再加上板块内有市级甚至国家级大型规划陆续实施与落地,所以从短中期发展前景来看,这两个板块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较大,本文将重点分析。01紫竹高新区未来规划接入该区域的地铁线路 目前仅地铁5号线东川路靠近紫竹板块,距离紫竹高新区直

线距离约3公里,距离较远,对板块带动作用不明显,另有地铁15号线在建和23号线规划中。 15号线:正在修建中,将设永德路站、紫竹高新区站,预计2020年通车。 23号线:正在规划中,预计将设华泾站、吴泾站、紫竹高新区站,预计2025年通车。 紫竹高新区 紫竹高新园区位于闵行滨江东段,享有先天的7公里滨江岸线资源。在上海市“十三五”规划中,紫竹科学园区被定位成南上海的科创走廊。园区在总体规划上借鉴世界先进发展创新创业园区的运行模式,合理分区、积极开放、广纳高素质人才,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园区。 至2016年末,紫竹高新区入驻外资企业181家,累计吸引投资总额60.87亿美元,合同引进外资31.08亿美元。园区内初步形成了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承载空间等创业生态体系链,已集聚了一批以“零号湾”为首的具有影响力的市级资质孵化加速机构。目前在孵项目总数达225个,在孵企业近200家,整体项目已融资可公开总额超过14600万元,产业类型包括智能硬件、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环保及新材料、大数据等四新经济产业。 房地产市场分析 吴泾板块紫竹科学园区坐落于吴泾板块内,另外板块内还有

加强通州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通州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随着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的提出,生态环境建设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逐渐成为一个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通州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出发,分析了当前通州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成绩;建议 近一段时间的雾霾天气再次惊醒人们,生态环境建设对于人类生存的极端重要性。近些年来,通州区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措施,充分体现了通州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如何在今后乃至“十二五”期间,适应北京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的需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 一、通州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通州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维护地区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控制污染和构建生态和谐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全区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保持了环境质量的基本稳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得到新发展。 (一)城市环境总体良好 城市空气质量连续几年保持优良记录。2006-2009年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分别达到217、238、257、262天。2009年浓度比2005年分别下降5.9%、3.6%和2.2%。SO2、NO2和PM10,SO2和NO2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完成“十一五”既定目标。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地下饮用水源符合国家标准。河流水质改善率为32.1%,河流水质综合达标率为1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逐年稳步提升,2009年达到55.88%。2009年,全年新植成活树木18.1万株,新铺草坪面积23.4公顷;城市绿化面积达到1514.6公顷,道路绿化568.4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1%,比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气、声环境质量全部符合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国家标准,整体环境持续保护优良。 (二)生态保护效果显著 运河水系保护成绩显著。通州区十分重视运河两岸环境的整治,坚持高水平打造运河城市段,高标准建设运河核心区的原则,先后完成了北运河城市段一期、二期综合治理工程,对河道进行了疏挖,实施了两岸绿化工程,改造了运河源头岛、运河文化广场,使运河成为通州区一道靓丽风景线。东南郊水网改造、凉水河治理等工程的完工,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景观建设水平。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北京市提出建设“五河十路”生态绿色屏障,通州区根据自身实际,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及“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永乐店镇及沿潮白河、北运河的风沙区发展速丰林。2008年,全区造林1879.4公顷,新增造林面积683.5公顷,栽植各类绿化苗木453万株。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平原治沙、

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样本

《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 前言: 根据上海市政府于 1月批准并实施的《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 -2020年) 》, 临港新城的发展定位明确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国际航空枢纽港发展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综合型滨海新城和具有辅城地位的战略重点发展区域, 并成为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 为了满足临港新城工业园区重装备产业用地的需要,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 集团) 有限公司根据临港新城总体规划要求, 实施了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围滩造地工程。工程圈围顺堤沿-2m( 吴淞高程) 线布设, 顺堤长6896.9m, 西侧堤长512.4m, 东侧堤长312.0m, 圈围成陆约3.01k㎡( 合4518亩) , 将为上海沪东重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众汽车等一大批大型企业落户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提供必须的土地资源。 与此同时, 企业相应所需的码头岸线的规划建设也迫在眉睫。根据《上海港总体规划( ~2020年) 》( 送审稿) 芦潮港以西8.0 km作为港口岸线, 重点拓展临港产业功能, 配合临港新城和洋山港的建设, 规划布置货运码头、公务码头、陆岛交通客运码头岸线。 为适应临港新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对水上运输的要求, 明确临港新城港区的发展方向, 确定临港新城港区的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 指导和规范临港新城港区岸线的利用和开发, 充分发挥港区综合物流功能和临港新城产业功能, 促进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 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受上海临港经济发展( 集团) 有限公司的委托, 在有关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下编制了《临港新城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港区建港条件的分析研究 该港区属强潮海域, 水流急, 含沙量高, 浪大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

通州新城规划 2005—2020 目录 第一章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新城发展定位与策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新城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空间布局与分区指引 (24) 第六章产业发展与就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住宅与社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综合交通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城市设计引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六章实施政策与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背景 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北京市以新城规划为重点开展后续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契机和重要内容。新城作为首都未来的发展重点,是提升首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区。 新城规划以总体规划层面为基本技术平台,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标准研究、重点问题研究、节点设计等为支撑.落实新定位,促进新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新理念,促进新城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实施新标准,促进新城的理性增长;建设新城区,把新城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现代化城市.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交通、上学、看病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和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 (2)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确立“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水、节地、节能和节约材料的建设标准,解决好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问题。 (3)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协调旧城文化的保护和新城文化的发展。全面展

临港新城中心区建筑风貌研究

46规划研究||III? 临港新城中心区建筑风貌研究 lstudyonBuildingstyleof ILingangNewCity Abstract:Reviewingthemakingprocess ofbu¨dingstyIeInLingangNewCity,we ∞n啊ndoutsome reasonsaboutcjtyscape puzzIeOfnewtOwns。andusethemethOd OfurbandesignsuchascIassificatiOnOr cont怕sttomod哆theguide¨neofthebu¨d- ingstyIeinLingangNewCity. Key wo喇s:Newc.ty,Bu¨d.ngstyle,Urban design 临港新城中心区作为新城集中 体现滨海都市魅力和活力、展示新 世纪城市建设水平和都市生活环境 质量的标志性地区,它的建筑风貌 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临港新城建 筑设计的标杆。因此,风貌研究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见一斑,中心区 建筑风貌的界定需要通过专项研究 来明确,以满足风貌特色和项目建 设的双重要求。建筑风貌的确立经 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随着开发 建设的进程不断地修正和调整。 1原规划设想的建筑风貌 安亭新镇、浦江镇等作为上海 郊区试点城镇“一城九镇”中先期启 动并初具规模的几个新镇,在建筑 风貌1,上非常有特色,人们常常称 呼它们为“某国”小镇。这些独具 风格的建筑形式如果符合以上地区 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要求,便是成功的。但这些以形态 汐郑科 【摘要】通过对临港新城建筑风貌的研究,分析风貌界定的症结所在,尝试 通过比较、分类控制等城市设计方法,对临港新城建筑风貌起到控制和引导 的作用。 【关键词】新城建筑风貌城市设计 设计为主导的新镇,往往忽略了这些 基本要求,产生了异国风情和本土生 活之间的两难抉择:如果形式主导、 放弃功能,则看上去很美但缺少实用 价值,如果注重功能、忽略形式。则 放之四海皆准,丧失特色,二者鲜有 兼得者。 而临港新城自规划建设以来,中 心区基本格局和面貌已初步形成,湖 岸景观、城市公园、道路绿化的建设 正初显“田园城市”的规划理念,建 筑风貌的确定也经历了以下过程: ①在上海郊区试点城镇规划时, 临港新城(当时为芦潮港镇)的风貌 初步确定为法国风格。随着芦潮港地 区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 陆域基地功能的进一步明确,以及随 后上海市政府明确建设海港新城(曾 名)的要求,区域的性质、功能和规 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②2000年,上海市城市规划 管理局组织对海港新城总体规划进 行国际方案征集,最终德国GMP公 司方案获得优胜。GMP公司优胜方 案的总体格局是现代花园城市,建 筑风格提倡功能主义和简洁明快 (图1)。 ③为了避免将海港新城制定为 一个具体国家的建筑风格,在《海港 新城总体规划(2001年-2020年)》 及以后的各类规划中都将建筑风貌 描述为“欧洲现代风貌”。 ④2002年由德国GMP公司编 制了《芦潮港新城(曾名)城市风格 鉴定》。便于指导临港新城中心区建 筑设计,作用相当于城市设计导则 (图2)o GMP的风格鉴定中对新城规 划和建筑设计有着这样的阐述和要 求②:在欧洲贯穿整个城市,包括城 市的街道、广场及建筑立面的统一 的城市规划理念。已有几百年的历 史了。城市建筑群的整体性已引起 人们的广泛注意。今天我们使用城 规的规程,来保证一个城市的统一 性,来赋予一个城市以自己的个性, 这会给当地居民带来无比的自豪和 幸福优越感。要保证一个地区自己 万方数据

案例-临港经济区规划布局

临港经济区规划布局 1、天津临港经济区 天津临港经济区是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津最大的临港产业发展基地。《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北港区中就包括临港产业区,是国家级重型装备制造基地,集中粮油生产基地,兼具物流、科研、新能源、新医药及新材料的综合性、生态型经济区。 本着远近结合、长短结合、最大限度利用岸线资源、有利于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的原则,形成“一带、双核、三区”的空间布局。 “一带”为规划区域西侧沿海滨大道的综合功能带,集区域交通、市政廊道、配套设施和生态绿地于一体,服务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 “双核”为临港经济区内部的南北两个综合服务区。 “三区”为临港经济区的北区、中区、南区。

2、上海临港新城经济区 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上海临港产业区建成集先进重大装备、民用航空制造、现代物流、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上海临港产业区已经基本形成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船舶关键件、发电及输变电设备、海洋工程设备、航空零部件配套等五大装备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园区依托洋山保税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作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和非保税物流。随着临港装备制造产业与现代物流业的集聚效应和联动发展,启动开发建设航空产业园区和临港奉贤园区,将为临港产业区进一步提升装备产业和供应链能级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3、大连太平湾临港经济区 根据发展定位,未来的太平湾将重点发展以下五大功能:装卸及仓储功能、运输组织管理功能、临港工业开发功能、现代物流服务功能以及综合服务功能。 按照“港口、区域、城市”的规划理念,本着功能结构合理与相互协调的思路,将临港经济区规划为六大组团,空间结构上表现为港口区(123.5km2)、产业区(43.7km2)、物流

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2007年1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了《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 年)》(以下简称《通州新城规划》),明确通州新城是北京重点发展 的新城之一,是一个面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新城。为进一 步落实《通州新城规划》,加快新城健康有序发展,结合通州实际,按 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编制《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 (1)落实新城总规,强化城市职能。从区域研究入手,明确通州新城的功能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区、分层次的深入 细致研究,充分保障新城各类职能的优化与完善。 (2)体现新城标准,突出通州特色。摒弃旧有"卫星城"的认识,倒入全新的"新城"思维,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城,保障通州新城的发展目标(区域 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城市)得以实现。 (3)加强规划统筹,重视区域协调。统筹考虑通州新城资源与生态保护、空间发展、经济、社会、文化与旅游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统一部署,合 理分配。立足区域条件,城市发展循序渐进,近期、中期、远期均需强 化与周围区域的协调,保障通州新城的可持续发展。 第3条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加强总量控制。针对通州新城发展目标与现状问题之间的矛盾,规划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优先于其它各项建设,为保障"全空间生态 网络"的目标得以实现,需加强对建设用地与人口规模的严格控制。(2)系统优先,分区管理。规划编制用地布局应充分考虑各类设施系统与系统之间、各系统内部不同要求的需要,科学合理的综合部署,做到不漏 项,不重复建设。并从新城、分区、街区、地块的不同层面,做到宏观、 中观、微观多层面的规划控制与管理。

点赞 未来的浦东要上天 你想要了解的规划都在这儿

点赞未来的浦东要上天你想要了解的规划都在这儿! 浦东不但是上海的浦东,更是中国的浦东,世界的浦东。放眼中国几大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面向渤海湾,深圳特区面向香港,也只有浦东面向广阔的太平洋,拥抱世界。 浦东还将有哪些重磅规划和利好呢? 龙东大道(罗山路-G1501)预计2021年建成根据规划,龙东大道快速化工程西起内环罗山路,东至郊环G1501,全长约14.5公里,道路红线宽60米,两侧绿带各宽15米。未来,该路段将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路”的形式,高架主线为全线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地面辅路同样为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龙东大道快速化工程区位图 较为明确的出入口大概有6个,由西向东分别是:内环罗山路、金科路、中环申江路、外环S20、华东路与郊环G1501。同时为了迎合浦东机场远期扩建,龙东大道未来还将继续往东延伸至海边,并沿着海岸线经过三甲港外围,往南通往浦东机场新航站区与上海东站,成为浦东机场及祝桥交通枢纽的重要进场通道,将对华夏高架路、外环线起到明显的分流作用。 龙东大道远期预留路线 利好:改善张江、唐镇、合庆、川沙、金桥、曹路等地居民

的出行条件;是浦东新区建设张江科学城、打造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浦东机场远期发展、祝桥航空城、上海东站,以及上海建设全球顶尖级航空枢纽、具有全球航空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空大都市的重要前提。 陆家嘴:“一道三区金镶边” 建设国家级、辐射全世界能力的金融产业核心区和浦东新区的标志性区域,调整提升扩展整合现有用地布局。 整个区域需要配适和增强越江交通、地下空间、轨道交通和过境快速道路体系的布局。 改造滨江大道,使之形成休闲、停车、防汛、绿化的一体功能。 在浦东行政中心地块,结合9号线、18号线、16号线的布局,建设塘东总部园区,以及10号地块的上海国际艺术文化中心,完善世纪广场区域的地下环路和商业、创意休闲、张家浜水岸步行体系,开发外围三个站点的地下空间一体化体系。 在洋泾地区开发泾南、海事大学、东镇和杨浦大桥匝道地块,开发匝道和海事大学地块的地下空间体系,形成与陆家嘴定位互补的总部和商业、居住综合区;在塘桥地区完善宁阳路到浦建路的地区中心规划,开发宁阳路到塘桥站的地下空间。在花木地区,结合龙阳路大型换乘枢纽、国际博览中心的建设,改造龙沟和沪南路王家浜沿线地块,补强居住和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