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绿地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绿地规划调研报告

绿地规划调研报告

绿地规划调研报告绿地规划是指通过科学的调研和规划手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就绿地规划进行调研,分析现有绿地利用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首先,我对调研区域的绿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包括绿地的面积、类型和分布情况。

通过实地勘察和现有数据的收集,我发现该地区的绿地面积较小,并且分布不均匀。

大部分绿地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而郊区和远离市区的地方缺乏绿地。

此外,绿地的类型也比较单一,主要是公园和绿化带,缺乏多样性。

其次,我对调研区域的绿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绿地主要用于市民休闲活动,如晨练、散步和娱乐等。

然而,在高峰时期,由于绿地面积有限,往往出现人多车多的情况,导致绿地过度拥挤。

此外,我还发现一些绿地被部分居民非法占用,造成大面积闲置现象,浪费了宝贵的绿地资源。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应该增加绿地面积,特别是在郊区和偏远地区。

可以通过规划新的绿地区域或者改造现有的非建设用地为绿地,以增加绿地供给。

其次,应该提高绿地的多样性,包括植被种类和绿地功能。

可以引入更多的花草树木,打造花坛和景观湖泊等,增加市民对绿地的吸引力。

此外,还应该增加健身设施和娱乐设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除了增加绿地面积和多样性,还应该合理规划绿地的布局。

绿地应尽量分布均匀,方便市民到达。

可以通过设置绿道和步行街等,将绿地与交通网络连接起来,提高绿地的可达性。

另外,在高峰时期,可以限制绿地的容纳人数,避免过度拥挤。

此外,为了解决绿地闲置问题,应加强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

相关部门要加大巡查力度,发现非法占用绿地的行为及时处置。

同时,可以组织志愿者团队进行绿地的养护和维修工作,提高绿地的使用效率。

总结起来,绿地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建设工作。

通过对绿地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绿地面积小、分布不均、利用不合理等问题。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的多样性和布局合理性,加强绿地管理和维护。

绿地调查报告

绿地调查报告

绿地调查报告绿地调查报告概述:近年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

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解绿地在城市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绿地调查,并撰写了本报告。

一、城市绿地的意义城市绿地不仅仅是一片绿色的景观,更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的场所。

绿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噪音污染,提供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环境。

同时,绿地还能调节城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绿地现状分析我们对多个城市进行了绿地现状的调查。

结果显示,不同城市的绿地面积和类型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城市拥有大片的公园和森林,而一些城市则绿地面积相对较小。

此外,城市绿地的分布也不均衡,一些地区的绿地资源严重匮乏。

三、绿地利用与管理绿地的利用和管理对于提高绿地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调查了不同城市的绿地利用情况,发现一些城市存在绿地利用不当的问题。

一些绿地被滥用为商业用地,破坏了绿地的生态功能。

另外,绿地的管理也需要加强,包括绿化养护、垃圾清理等方面。

四、绿地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绿地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绿地将朝着多功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通过引入新技术,可以实现绿地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绿地的利用效率。

同时,绿地还将与城市其他设施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

五、绿地建设的启示与建议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启示和建议:1. 加强绿地保护意识,提高绿地的管理水平。

2. 积极推进城市绿地建设,增加绿地面积和质量。

3. 引入新技术,实现绿地的智能化管理和利用。

4. 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绿地资源,提高绿地的分布均衡性。

5. 加强绿地与城市其他设施的协同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

结语:绿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绿地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绿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绿地状况调研报告

绿地状况调研报告

绿地状况调研报告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社区居住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了解我所在社区绿地的现状,我进行了一次绿地状况调研。

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我选择了我所在社区附近的公园作为研究对象。

这个公园占地面积较大,拥有丰富的植被和众多的游乐设施。

整个公园四周环绕着高楼大厦,形成了一个与城市生活相比较独立的绿色空间。

首先,我考察了公园的植被状况。

公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包括大片的草坪、高大的乔木、繁茂的灌木和各种花卉。

草坪修剪整齐,绿意盎然,提供了休闲休息的场所。

乔木和灌木繁茂,为公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为鸟类和昆虫提供了栖息地。

其次,公园内的游乐设施十分齐全。

有儿童游乐场、健身器材、篮球场等等。

这些设施吸引了很多居民前来参与户外活动。

我发现,尤其是在周末和晚上,公园里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各种运动和休闲娱乐活动。

除此之外,公园还配备了一些公共设施,比如长凳、垃圾桶、自来水设施等等。

这些设施的存在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体验,也对公园的整洁度和人气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公园内垃圾桶清理不及时的问题。

在我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垃圾桶已经满了,但是没有及时清理。

这导致有些游客不得不将垃圾随意丢弃在地上,给公园的卫生状况带来了影响。

其次是公园内部分设施的破损问题。

有些健身器材表面已经开始生锈,有些凳子和桌子破损严重。

这些设施的破损不仅影响了游客的使用体验,还可能对其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最后,我还注意到公园内缺乏指示标识的问题。

有些游客在公园内迷路了,找不到出口或者一些特定的景点。

如果公园内能够设置一些指示标识,将会大大方便游客的游览。

基于我的调研结果,我有几个建议。

首先,加强垃圾桶的清理工作,保持公园的整洁度。

其次,修缮破损的设施,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最后,增加指示标识,方便游客的使用和导航。

总体而言,我所在社区的公园绿地状况良好,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

防护绿地的实习报告

防护绿地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防护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防护绿地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我于2023年在XX市XX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防护绿地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1. 学习防护绿地的规划原则与设计方法;2. 了解防护绿地的建设过程及材料选用;3. 掌握防护绿地的维护与管理技术;4. 增强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一)防护绿地规划与设计1. 规划原则: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防护绿地的规划原则,包括生态性、功能性、景观性、经济性等。

生态性原则要求防护绿地应具备良好的生态功能,如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功能性原则要求防护绿地应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健身、观赏等需求;景观性原则要求防护绿地应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经济性原则要求防护绿地建设应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

2. 设计方法:我们学习了防护绿地的设计方法,包括总体布局、植物配置、景观设计等。

总体布局要求根据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植物配置要求根据防护绿地的功能需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形成多层次、多季相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要求注重防护绿地的美观性,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防护绿地建设1. 建设过程: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防护绿地的建设过程,包括场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设施建设、植物种植等。

我们了解到,防护绿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2. 材料选用: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学习了防护绿地材料的选用,如土壤、肥料、灌溉设施、植物等。

我们了解到,材料选用应遵循生态环保、经济适用的原则。

(三)防护绿地维护与管理1. 维护技术:我们学习了防护绿地的维护技术,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我们了解到,维护工作对于保持防护绿地的生态功能、景观效果至关重要。

2. 管理方法:我们学习了防护绿地的管理方法,包括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巡查维护等。

绿地调研报告范文

绿地调研报告范文

绿地调研报告范文绿地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阶段城市绿地的现状和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我们进行了一次绿地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居民、城市规划专家和政府部门,以获取不同群体对城市绿地的需求和意见。

实地观察则着重考察了多个城市的绿地规模、种类和管理情况。

三、调研结果1. 现阶段城市绿地多为钢筋水泥场所转化而来,缺乏自然气息和生态价值。

2. 市民对城市绿地的需求较高,希望有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和绿化植被。

3. 不同城市的绿地管理情况存在差异,一些城市管理不善,导致绿地设施损坏和环境脏乱。

4. 绿地规划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缺乏对城市绿地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的意识。

四、问题分析1. 城市绿地缺乏生态价值的问题主要源于土地紧张和规划不足。

大量的绿地被用于建设房屋和工厂,导致城市绿地的面积和质量不足。

2. 城市绿地管理不善的问题主要源于管理机构的不健全和管理人员素质的不高。

一些城市绿地管理部门缺乏专业化人才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绿地设施维护不及时和绿地环境脏乱。

3. 城市绿地规划不科学的问题主要源于规划部门的工作不到位和对城市绿地的认识不足。

城市绿地规划往往只注重面积,忽视了绿地功能和景观的设计,导致绿地利用率不高。

五、建议1. 加强城市绿地规划,注重绿地功能和景观的设计。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布局和配置绿地,使每个城市居民都能够方便地享受自然氛围和休闲娱乐设施。

2. 建立健全的绿地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要加强对绿地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绿地设施的维护和环境的整洁。

3.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绿地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公众教育,增强市民对绿地的认知和参与绿地保护的积极性。

六、结论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肺”,对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城市绿地存在着生态价值不足、管理不善和规划不科学等问题。

关于防护林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与生态防护林护林员管理办法

关于防护林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与生态防护林护林员管理办法

关于防护林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与生态防护林护林员管理办法调研报告:防护林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防护林建设情况,评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防护林护林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实地走访主要包括对防护林建设现场进行观察和采访。

三、调研结果1. 防护林建设情况根据调研结果,目前防护林建设工作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有些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工作得到了较好的推进,建设面积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

但是还有些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建设进度较慢,植被覆盖率较低。

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调研结果显示,防护林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效果。

在建设完成的防护林区内,植被生长良好,土壤保持能力较强,防风、防沙、防蚀的效果明显。

然而,一些防护林区存在人为破坏、非法采伐等问题,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防护林建设工作,提高建设进度和质量,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防护林体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 完善防护林保护管理制度,制定相关规定和标准,加大对防护林区的巡查力度,加强对防护林的保护和监管。

3. 提高防护林护林员的培训和专业素养,提升其管理和保护能力。

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防护林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五、结论防护林建设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

建议加强防护林建设工作,完善保护管理制度,提高防护林护林员的管理和保护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防护林建设和管理水平。

生态防护林护林员管理办法(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生态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加强对防护林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生态防护林护林员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生态防护林护林员是指负责对防护林进行巡查、保护、管理和宣传等工作的人员。

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xxxx林业局xx2009年4月25日且末县四面被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包围,生态环境异常严酷。

且末县气候极端干旱,降水极少,蒸发强烈。

年平均气温10.1℃,极端最低气温为-27.3℃,极端最高气温41.3℃。

≥10℃的积温3852℃,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65天。

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8.6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507毫米。

春夏季多大风、沙暴和浮尘天气,常年主风向为东北风,干旱(热)风年出现次数约40多次,八级以上大风平均16天/年,沙暴天气达21天,浮尘天气达193天。

多年来,且末人民深受风害沙尘之苦。

大风沙不仅给且末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将沙漠以每年5-10米的速度向西南推进,严重威胁着且末绿洲。

建设比较完备的防护林体系工程,抵御大风沙对农牧业的危害,具有战略意义。

一、且末县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1978年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来,我县全面开展了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为改善且末县农区生态小环境,增强农牧业抗灾减灾能力,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工程建设期间,1986年且末县在巴州地区首批实现了二轮承包土地农田林网化,1991年率先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受到前国家林业部表彰。

1995年英吾斯塘乡还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2003年底被列为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2005年获自治区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目前且末县农区内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绿洲农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6.9%,居民点绿化覆盖率达到37.6%,宜林路、渠、荒地基本得到绿化,绿化总长度达800公里。

到2008年底,全县天然林面积为198万亩,人工林面积达2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为0.77%。

2008年第四季度,县林业部门对全县农田防护林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且末县目前耕地总面积为26.6万亩,其中:二轮承包面积13.2万亩,非二轮承包面积13.3万亩;另有新开荒未耕种土地面积3.6万亩;全县农田防护林保存面积为2.2万亩,其中:二轮承包土地配套农防护林面积1.7万亩,农防林占地面积比例为11.6%,林网化程度68.6%。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范文绿地是指城市中进行绿化和种植植物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其重要性在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方面被广泛认可。

绿地在城市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如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本调研旨在了解目前绿地的现状和使用情况,并提供改进建议。

一、绿地分布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城市都有相应的绿地覆盖区域。

其中,中心城区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少,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的边缘地带。

此外,绿地的面积大小和分布情况也与城市的发展阶段有关。

一些发达城市的绿地分布较为均衡,而一些快速发展的城市则存在绿地面积不足和分布不均的情况。

二、绿地使用情况1. 休闲娱乐:大部分绿地以公园的形式存在,供居民进行休闲、娱乐和户外活动。

据我们的调查,绿地主要用于散步、晨练、亲子活动等,而夜晚时一些绿地成为市民锻炼的场所。

2. 生态保护:一些绿地主要用于生态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这些绿地通常被划定为自然保护区,禁止或限制人类活动。

3. 规划景观:一些绿地被设计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用于美化城市环境。

这些绿地通常具有艺术设计和独特的植物布局,吸引了许多游客。

三、问题和改进建议1. 绿地面积不足:部分城市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为此,我们建议加大对绿地建设的投资,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

同时,可以考虑利用空置土地进行绿地建设。

2. 绿地分布不均衡:一些城市的绿地存在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导致城市居民在某些地区缺乏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我们建议在城市规划阶段就考虑绿地的布局,将绿地合理分布到各个社区,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3. 绿地管理不善:一些绿地管理不善,缺乏维护和保养,导致绿地的使用价值降低。

我们建议增加绿地的管理和维护人员,加强对绿地的日常保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保护绿地的环境和植物。

4. 绿地功能单一:一些绿地的功能较为单一,只满足了某些特定需求,如休闲或生态保护。

我们建议在绿地规划阶段就考虑不同层次和不同功能的绿地布局,使得城市的绿地系统更加完善和多样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
评卷人
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城市景观绿地规划
任课教师:**
作业名称:防护绿地调研报告
学号:LSA*****
姓名:**
年级:2010级
专业:景观学
班级: 2班
提交日期:2012年 3月19日
防护绿地规划
----城市公路干道防护绿地调研报告
调研准备
一、防护绿地的定义:城市中(建成区范围内的)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
护功能的绿地。

二、城市防护绿地的作用:1、防风固沙2、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吸收有害气体
4、降温保湿
5、洁净环境
6、美化城市
三、城市防护绿地的类型:城市防风林、城市引风林、工业卫生防护绿
地、道路防护绿地(高速公路防护绿地、城市公路干道防护绿地、城市道路防护绿地)、铁路防护绿地。

1、城市防风林带结构:透风林、半透风林、不透风林。

规划设计要点:防护林影应设在被防护的上风方向,
并与风向作垂直布置;树种选择应适地适树,因地制
宜,突出地方特色。

2、工业卫生防护绿地略
3、道路防护绿地(1)高速公路防护绿地
设计要求:第一,高速公路防护绿地一般每侧宽
度为20~30m。

树种要求枝干密,叶片多,根系深,
耐瘠薄干旱,不易发生病虫害;第二,若用地允许,
可在靠近车行道一侧先铺草坪,再种植宿根花卉,然
后灌木、小乔木、大乔木,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形
成多层次的植物景观,既可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也
可视野开阔,调节司机的视觉神经;第三,高速公路
防护林宜结合周边地形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第四,
为防止穿越高速公路又不影响景观效果,可采用营造
高速公路禁入刺篱防护带的防护办法,选用有刺植物
进行绿篱栽植,形成防护绿带。

常用的刺篱防护林带
树种有:马甲子、九重葛、柞木、小果蔷薇、银合
欢、云实、酸橙、枸橘、金樱子等。

(2)城市公路干道防护绿地
设计要点:
○1城市公路干道防护林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宽度
材料等因素来确定林木的种植位置及防护
带宽度;
○2在公路的交叉口处,应留有足够的视距,距桥
梁、涵洞等构筑物5M之内不宜种树,以保证交通
安全;
○3如公路直线距离很长,应在没2-3KM的距离交
换一种树种,这样可使公路绿化不致过于单调,
有利于司机的视觉和心理状况,同时也可防止病
虫害的繁殖;
○4公路干道防护绿地应尽可能与其他防护林相结
合,做到一林多用、少占耕地,结合生产创造效
益;
○5公路干道防护绿地的种植配置要注意乔灌木相
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速生树与慢长树
相结合,实现公路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6在领近城市时一般应加宽防护林的宽度,并与
市郊城市防护绿地相结合;
○7在公路干道通过村庄、小城镇时,则应结合乡
镇、村庄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建设,注意绿化乔
木的连续性;
○8为充分发挥树木的防风固沙作用
(3)城市道路防护绿地
4、铁路防护绿地略
调研地点厦门市环岛路胡里山炮台片区防护绿地
调研分析
1、现状解读本次调研地点厦门市环岛路胡里山炮台片区防护绿地是城市防风绿地和道路防护绿地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且兼具有滨海旅游带的作用,因此而除具有两者的一些特性外,还有些许旅游设施如餐厅、别墅等。

由于厦门是个沿海城市,拥有大面积的滨海资源,但常年受海风的影响。

为了保护城市的风貌,防护林的建设成了重要的工程项目。

环岛路胡里山炮台片区的防护林结合了当地的地形地貌采用了适宜当地的原生植物品种,在植物配置的适当调节下由乔木、灌木、藤本、地被等形成了一个不透风的防风林区,但由于周边发展旅游业修建了环岛路木栈道,多了一些旅游的必须设施。

在白城社区一带和珍珠湾别墅区形成了半透风林和透风林等绿块。

2、植物品种及其优势;种植方式及树种规格
该绿地片区主要的植物以台湾相思、榕树、木麻黄、三角梅为主,少量的其他树种。

主要是因为这些树种为乡土树种且根系深,阔叶和针叶均有,为常绿树种,能很好的起到防护的作用。

种植的方式多以散植为主,乔灌草相结合,有些地方少量藤本很符合自然地生物群落。

木麻黄:科:木麻黄科。

属:木麻黄属。

类别:常绿乔木,优势抗风力强,不怕沙埋,能耐盐碱,是中国南方滨海固林的优良树种。

种植方式:通常种子繁殖,也可用半成熟枝扦插。

台湾相思:科名:豆科金合欢属。

类别:常绿乔木。

优势根系发达,具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

萌芽力强,生长较快。

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病虫害少。

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又是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

种植方式:直接用种子播种。

大王椰子:分类:棕榈科王棕属。

优势:大王椰子喜温暖、潮湿、光照充足的环境,土壤要求排水良好、土质肥沃,土层深厚。

具较强的抗旱力,亦抗强风。

种植方式:适合盆栽、蔓篱、花坛栽植或丛植。

3、林带结构
此片绿地一部分为不透风林,一部分为透风和半透风林
4、产生效益
1)生态效益:
○1增加绿量,调节该地区气温,改善周边气候
○2释氧固碳,净化空气,促进碳氧平衡,减弱温室效应
○3防风固沙
2)经济效益:
○1结合当地胡里山炮台发展旅游,有环岛路木栈道,一片绿地两处利用,提高旅游的经济发展。

○2每隔一段时间会更替新的植物苗木采伐一些木材
○3可种植一些适合当地生长的果树如杨梅及椰子树等在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也能带来一些经济效益
5、周边土地利用情况
该片区主要是原军事要塞----胡里山炮台,地势高,树木浓郁,后由于结合旅游发展靠海一面沙滩发展旅游,修有环岛路木栈道,并在适当地方配有相应设施。

而靠近环岛路一侧则有一些由于发展旅游所需的交通集散广场结合道路布置。

其植物配置也适当转变为与道路绿化用树种相结合。

(调研地点,环岛南路以南片区绿地)(人流集散广场)
(符合自然群落特点的相思树林)(透风林草坪上的黄槿)
(靠近环岛路一侧的大草坪上与道路绿化相一致的植物配置,椰子、海枣、丝
葵、龙舌兰等)
(抗风耐盐碱的木麻黄)
调研总结:认识到防护绿地对城市及道路的重要性,初步了解防护绿地的类型和结构并掌握城市防护绿地的一般规划设计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