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公园绿地调查报告
郑州市公园绿地草本花卉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Vo1 . 31 NO . 4
De c .2 0 1 6
H E B E I J OU R N A L OF F O R E S T R Y AN D OR C HA R D R E S E AR C H
wh i c h t h e a n n u a l a n d b i e n n i a l f l o we r s we r e 2 9 s p e c i e s ,p e r e n n i a l f l o we r s we r e 2 7 s p e c i e s ,
文章编号 : 1 0 0 7—4 9 6 1 ( 2 0 1 6 ) 0 4—0 3 8 9—0 6
D OI : 1 0 . 1 3 3 2 0 / j . c n k i . h j f o r . 2 0 1 6 . 0 0 7 5
郑 州 市 公 园绿 地 草 本 花 卉 应 用现 状调 查 与分 析
张 琳 , 张 涛
( 1河 南 农 业 大 学 林 学 院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2 ; 2河 北 农 业 大学 园林 与 旅游 学 院 , 河北 保定 0 7 1 0 0 0 )
摘 要 :对 郑 州 市 6个 公 园绿 地 中草 本 花 卉 应 用 的 种 类 、 花期 、 花色 、 频 度 和形 式 等 进行 实 地 调 查 , 结果 表明 : 郑
Ab s t r a c t :Th e s t u d y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t h e h e r b a c e o u s f l o we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p e c i e s ,
郑州市人民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郑州人民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旅游规划与开发题目:郑州市人民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本项目背景介绍一.项目目的:为了解郑州市人民公园资源赋存与市场情况,本项目组采用分工合作方式对此进行调查分析。
二.项目调查方法:分工合作(一)本项目分工基于每位项目成员的专业背景与能力等各方面的考虑,本项目由韩艳艳任组长,主要负责资料的整合与编辑。
小组分工表:1(二)调查实施本项目自3月20日开始,直至4月5日一期项目结束,再此期间小组成员经过搜集资料,分析,整理加工,实地调查等手段最终形成此成果。
三.项目结论郑州市人民公园资源赋存丰富,一定范围内竞争力较大,但要想拥有更大的市场,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2目录一.人民公园简介及环境析 (6)(一)简介 (6)(二)环境分析 (6)1.自然环境 (6)(1)概况 (6)(2)气候 (6)(3)景观环境 (6)2.人文环境 (7)3.区位环境(注:地图) (7)二.郑州市人民公园的产业现状调查 (7)(一)产业发展环境现状(PST)调查 (7)1.政策环境 (7)2.社会环境 (7)3.技术环境 (8)(二)产业规模现状调查 (8)1.经济指标 (9)2.从业人口数量与结构 (9)3.接待游客数量 (9)(三)从产业结构来讲 (10)1.部门结构 (10)2.产品结构 (11)3.所有制结构 (11)4.区域结构 (12)(四)产业效益调查 (12)1.经济效益 (12)2.社会效益 (12)3.环境效益 (13)三.人民公园游资源赋存状况调`(一)旅游资源类型调查(附:人民公园旅游资源调查表) (13)(二)资源规模调查 (14)(三)旅游资源组合结构 (14)(四)开发护现状调查 (15)四.郑州人民公园市场态势分析 (17)(一)人民公园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17)1.经济因素 (17)2.社会因素 (17)3文化因素 (17)4.环境因素 (17)(二)市场接待现状 (18)1.旅游者特征及行为特点 (18)2.旅游者消费结构和模式 (18)3.旅游者对该地旅游接待的满意程度 (19)3(三)市场竞争者分析 (19)1.主要竞争着者 (19)2.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 (19)3.客源市场预测 (20)附:人民公园游客抽样调查问卷 (21)4人民公园简介以及环境分析一、简介郑州人民公园位于市区中心北二七路西侧。
郑州人民公园调研报告

郑州人民公园调研报告一、简介郑州人民公园是郑州市最大的公园,位于二七区,占地面积2800亩,建于1952年,是郑州市的标志性公园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园的现状和民众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郑州人民公园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在调研前,我们明确了调研的目的:了解公园建设、管理和服务情况,探讨公园未来发展方向。
调研方法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分别对普通游客和公园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进而得出调研结果。
三、调研结果(一)公园巡视和安保问卷结果显示,81%的游客认为公园巡视和安保工作良好,95%的受访者认为公园安保人员的工作态度友好且尽职尽责。
实地访谈中,公园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时刻关注公园的安全,安排警力进行巡视,并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以保证公园的安全。
(二)公园环境和设施问卷结果显示,82%的游客对公园环境和设施的卫生和整洁感到满意,但有一些游客反映公园卫生情况不够理想。
实地访谈中,公园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及时清理公园内的垃圾,但游人也需要配合,爱护公共环境,并保持公园的整洁和舒适。
(三)公园活动和服务问卷结果显示,88%的游客对公园的各类活动和服务表示满意,并希望公园能增加更多的活动和服务。
实地访谈中,公园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计划开展更多的公益活动,如义演、环保宣传等活动,以进一步提升公园的文化氛围。
四、分析与建议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公园管理人员和游客都很注重公园的安全、环境和服务。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园卫生情况不够理想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努力,增加公园工作人员巡逻频率;同时,也需要游客们的配合,共同爱护公共环境。
此外,公园也需要加强文化活动和服务,根据游客需求有针对性地增加更多的文化活动、丰富公园的服务内容,提高公园的参与度和观赏性,让人民公园成为更多市民休闲娱乐的去处,以及体现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性公园之一。
公园绿地调研报告

公园绿地调研报告
《公园绿地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21年6月
调研地点:城市公园
一、调研目的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公园绿地的利用情况、管理状况、用户满意度及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内容
1. 公园绿地的规模和位置分布;
2. 公园绿地的游乐设施、运动设施、休闲设施等;
3. 公园绿地的管理情况,包括保洁、安全管理、绿化养护等;
4. 公园绿地的用户满意度调查;
5. 公园绿地未来发展规划。
三、调研结果
1. 公园绿地的规模和位置分布较为合理,但在一些小区还存在绿地不足的情况;
2. 公园绿地的游乐设施、运动设施、休闲设施较为丰富,满足了市民不同的需求;
3. 公园绿地的管理较为规范,但保洁和绿化养护还需加强;
4. 用户满意度较高,但也有部分用户对公园绿地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5. 公园绿地未来发展可加强绿化建设,提升公园绿地的生态环
境功能,同时结合城市的建设规划,将公园绿地打造成为城市的绿色名片。
四、建议
1. 加大对公园绿地的投入,增加绿地面积,完善绿地设施;
2. 强化公园绿地的管理,提升保洁和绿化养护水平;
3. 加强公园绿地的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市民参与绿地活动;
4. 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完善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打造更具特色和吸引力的绿地空间。
五、总结
公园绿地是城市的宝贵资源,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本次调研旨在对公园绿地进行全面了解并提出合理建议,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公园绿地成为市民健康生活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我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调查与建议

关于我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调查与建议郑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13.9.29中共十八大首次对建设生态文明做出了全面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突出位置,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郑州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都市区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把城市园林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努力建设美丽郑州,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城市人居环境、景观环境、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市品位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园林绿化工作,按照市政协十二届二十九次常委会议专题议政安排,我们在党普选副主席的带领下,组织部分无党派界别委员对我市园林绿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市园林绿化的基本情况近两年,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理念、统筹城乡园林绿化发展,以建设生态郑州、美丽郑州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载体,加强科学规划,加大投资投入,采取规划建绿、道路增绿、滨河布绿、拆墙透绿等有效措施,突出抓好园林绿化、植树造林、生态廊道和生态水系建设,大量栽植乔木,大规模建设城市绿地,园林绿化布局不断完善,公园绿地面积持续增加。
特别是2012年实施的“两环十七放射”生态廊道绿化和公园绿地建设,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绿化,一年建设绿地1400多万平方米,创造了郑州园林建设历史上的新记录。
城市园林绿化、市政设施、人居环境等生态园林城市相关指标逐年提高。
截止2012年底,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2.7%、37%、10.5平方米。
二、园林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市园林绿化在主要绿化指标、体制机制、绿地布局、生态功能、管理服务等方面与建设航空大都市、生态大郑州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园林绿化主要指标较低,且公园绿地分布不均截止2012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与全国城市“三绿”指标平均值35.3%、39.2%、11.8平方米相比,分别低2.6%、2.2%和1.3平方米,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处于25位以后,在中部六省省会中处于末位,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还比较低,“绿城”不太绿了。
河南公园农田及周边绿地生物的调查报告七年级

河南公园农田及周边绿地生物的调查报告七年级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了解河南公园农田及周边绿地的生物种类、数量及生态环境,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为今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河南公园内的农田及周边绿地,调查时间为2021年7月至8月。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样方调查、随机抽样、观察记录等。
二、河南公园农田及周边绿地生物概况河南公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拥有丰富的农田和绿地资源。
农田主要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绿地则包括各类乔木、灌木和草坪。
这些生态系统为各种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我们记录了20余种植物,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动物方面,观测到了15种鸟类,如喜鹊、麻雀等;20多种昆虫,如蝴蝶、蚂蚁等;以及5种爬行动物,如蜥蜴、壁虎等。
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包括银杏、柳树、紫叶李等。
动物方面,有20多种鸟类,如斑鸠、画眉等;10多种昆虫,如蜜蜂、蜻蜓等;以及5种哺乳动物,如松鼠、刺猬等。
三、生物种类分析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农田与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丰富,数量可观。
植物种类多样,为各种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动物种类包括鸟类、昆虫、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等,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物间相互关系密切,如鸟类的捕食与被捕食、昆虫的寄生与捕食等。
这些关系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平衡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态系统平衡分析通过对河南公园农田及周边绿地生态系统的调查,我们发现生态系统整体保持平衡。
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清晰,生物间相互依赖。
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如农田化肥农药使用过多、绿地植被破坏等。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减少农田化肥农药使用,推广绿色有机农业,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加强绿地植被保护,严格管控人为破坏,提高绿地覆盖率。
郑州碧沙岗公园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专业《城市生态与环境》课程碧沙岗公园调研报告生态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探讨的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
生态科学中的许多原理、法则,直接或衍生成为设计师们常常需要遵守的“理念”,成为城市规划师的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因此,作为一个规划师,有必要养成用“生态学眼睛”观察、分析城市的习惯,锻造一个“生态学头脑”,通过认识分析城市生态系统及城市环境各方面的问题,打开知识面,找到解决城市规划问题的新途径。
调查时间:2012年4月15日调研地点:郑州市碧沙岗公园调查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资料收集以及同环境使用者的交流,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的认识,以及碧沙岗生态环境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
碧沙岗公园简介:郑州市碧沙岗公园位于郑州市西部,她的前身为北伐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阵亡将士墓地。
解放后被辟为公园,1957年5月1日正式向游人开放,作为中国近代革命历史遗迹。
目前,园内文物保存完好,烈士祠堂、纪念碑、亭作为历史的见证,每年都有数十所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来园进行凭吊,怀念革命烈士。
1991年6月28日,聂荣臻元帅为新建纪念碑题词“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
2008年7月份碧沙岗公园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经过几十年来的建设,公园现在集文化、娱乐、休闲、园林观赏为一体,每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
碧沙岗公园的具体规划如下图所示,公园占地面积232772㎡,绿化面积219504㎡,绿地率88.9%,水面面积2641㎡,绿化率94.3﹪。
总体布局为规则式,中轴线为纪念碑,纪念亭等,两侧建有牡丹园、木兰园、沉香园等特色园区5个,树木品种200多个。
目前的碧沙岗公园功能完备、特色突出,四季有花、景色宜人,已成为郑州市民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1、地块周边环境分析1.1周围主要建筑分布碧沙岗公园周边建筑高度如图所示,其北部为中国机械工业第四建设工程公司,西北部为五棉社区,西部为郑州商业大厦、中原商贸城、嵩阳饭店、郑州市民政局、郑州市规划局及居住区辉煌名苑、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家属院等;南面为郑州市青少年宫、绿城社区等;西边为郑州防空兵学院。
郑州市人民公园调研报告 2

郑州人民公园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调研报告专业:建筑设计年级班级:11级02班学号:201179050132姓名:赵卫红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没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
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该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林等途径创造没得自然环境和生活,通过景观设计。
使环境具有美学价值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目录引言一、公园概况二、公园设计分析1、入口部分2、游园路线分析3、山水布局4、植物配置5、节点分析三、人的活动1、广场上2、树荫下3、游园中四、设计初探( 一 )共享与开放性( 二 )多样性的功能( 三 )系统化的园林( 四 )环境艺术的创造五、结束语调研时间:2013-10-23调研地点:郑州市人民公园调研目的:通过郑州市人民公园的调研,了解城市公园的组织形式以及环境配置,熟悉城市公园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从而达到掌握城市公园的设计要素,为城市公园的设计做准备。
引言:城市公园,是供城市公众使用的园林,为“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休闲娱乐有了更多的需求。
在工作之余,去公园散步、娱乐、运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公园因其在城市生活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受到普遍重视,如何营造宜人景观,发挥其应有功能,成为设计者追求的永恒主题。
一、公园概况郑州市人民公园坐落于郑州市中心地带,东起二七路,西至铭功路,南至西太康路,北至金水河。
1951年辟为公园,1952年8月1日正式开放。
公园面积30.14公顷,其中水面积3.37公顷,绿化面积25.41公顷,是解放后兴建的第一个综合性公园,也是郑州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园内有“彭公祠”、“胡公祠”,他们的存在使公园多了一份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公园绿地问题调查报告系别:专业年级:小组成员:完成时间: 2011 年 5 月 10日目录中文摘要 (3)Abstract (4)一、引言 (5)(一)选题背景: (5)(二)相关概念界定: (6)(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6)(四)课题研究内容: (7)(五)研究目的: (7)(六)研究方法: (8)(七)研究意义: (8)二、调查结果分析 (9)(一)样本基本情况 (9)(二)满意情况 (10)(三)发展障碍 (12)三、结论与建议 (14)(一) 主要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合理化建议 (15)参考文献 (18)附录 (19)中文摘要摘要: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驾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
只有重视在公园绿地布局分析、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公园绿地设计与规划方面的研究、绿地管理与旅游发展、应对灾难性气候等方面的思考,才能更好的促进公园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郑州作为花园城市,并有“绿城”的美誉,因此,此次以郑州市各个公园为对象来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郑州公园问题调查与分析AbstractUrban park green space of urban green system as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driving up a bridge between the man and natur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urb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urban environm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how to improve th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build affinity with the landscape features, has become a relationship to the urgent task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ly then takes the in park green space layout analysis,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spatial layout relations, park green space design and planning research, the green managementKey word:Urban park green space shade park problem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着“吐故纳新”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城市绿地景观也被认为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景观中最能体现城市绿地诸项功能的绿地景观,其数量、面积、空间布局等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的开展,是城市绿地景观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居民的健康受到威胁 ,久居闹市的人们更加渴望亲近自然;与此同时 ,城市园林规划(特别是绿地方面的规划设计)也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与改造中备受关注。
本身具有良好的绿化生态结构的城市公园 ,自然而然地成为改造的重点内容。
21世纪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新城开发和市政设施工程中,我国各地开始了大规模城市公园绿地的兴建工程,同时摒弃了以往“重新建,轻更新”的规划思想,对原有公园绿地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优化和完善。
与此同时,如何进行改造和更新使其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已成为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郑州作为我国的花园城市,2002年郑州市被命名为“河南省园林城市”,2003年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2005年成功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自2000年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以来,郑州市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园林绿化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突出位置,加强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拆墙透绿、沿河布绿、见缝插绿、依法管绿、科学护绿等举措,强力推进,先后开展了公园游园广场建设、城区河道治理绿化、郑东新区大型公园绿地建设、城郊防护林建设等系列大规模创绿建绿工程,使市区绿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各项绿化指标逐年提高。
然而,截至2010年年底,我市建成区(不含上街区)共有公园57个、绿化广场18个、游园218个、园林单位933个,绿化覆盖面积11590公顷、绿地面积10096公顷、公园绿地面积2970公顷,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平方米。
今年我市确定了市区全年新增绿地500万平方米、新增大规格乔木50万株,新增公共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上的目标任务,并组织启动了西流湖公园、南环(青铜器)公园、人民广场、金中绿地、康泰园等公园绿地建设项目。
所以我们小组通过对郑州公园的绿地进行调查分析,希望有关各方进一步深化对园林建设的认识,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进一步加大对园林建设的投入,加强对园林的管护,不断提升园林生态绿量、景观质量、文化品位、科技品位,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相关概念界定:1、城市公园:至今为止,学术界对城市公园尚无统一的概念界定,但通过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及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的概念界定,可以看出城市公园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其次,城市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但随着城市旅游的开展及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形成,城市公园将不再单一的服务于市民,也将服务于旅游者;再次,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休闲、游憩、娱乐,而且随着城市自身的发展及市民、旅游者外在需求的拉动,城市公园将会增加更多的休闲、游憩、娱乐等主题的产品。
2、公园绿地;公园绿地并非公园和绿地的叠加,而是对具有公园作用的所有绿地的统称,即公园性质的绿地。
公园绿地是指相对集中独立的、对公众开放、具有游憩功能的绿地.“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在中世纪及其之前的城市并不存在任何城市花园,那时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是防卫。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阿尔伯蒂首次提出了建造城市公共空间应该创造花园用于娱乐和休闲,此后花园对提高城市和居住质量的重要性开始被人们所认识。
城市公园作为大工业时代的产物,从发生来讲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贵族私家花园的公众化,即所谓的公共花园,这就使公园仍带有花园的特质。
17世纪中叶,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武装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起土地贵族与大资产阶级联盟的君主立宪政权,宣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诞生。
不久,法国也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继而革命的浪潮席卷全欧。
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收了封建领主及皇室的财产,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都向公众开放,并统称为公园(Public Park)。
1843年,英国利物浦市动用税收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伯肯海德公园(Birkinhead Park),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
城市公园的另一个源头源于社区或村镇的公共场地,特别是教堂前的开放草地。
早在1643年,英国殖民者在波士顿购买了18.225km2的土地为公共使用地。
自从1858年纽约开始建立中央公园以后,全美各大城市都建立了各自的中央公园,形成了公园运动。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起源于美国,由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提出在城市兴建公园的伟大构想,早在100多年前,他就与沃克(Calvert Vaux)(1824-1895)共同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1858-1876)。
这一事件不仅开现代景观设计学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她标志着城市公众生活景观的到来。
公园,已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
(四)、课题研究内容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驾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
只有重视在公园绿地布局分析、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公园绿地设计与规划方面的研究、绿地管理与旅游发展、应对灾难性气候等方面的思考,才能更好的促进公园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郑州作为花园城市,并有“绿城”的美誉,因此,此次以郑州市各个公园为对象来调查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相关问题。
(五)、研究目的:郑州作为我国的花园城市,2002年郑州市被命名为“河南省园林城市”,2003年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2005年成功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然而,截至2010年年底,我市建成区(不含上街区)共有公园57个、绿化广场18个、游园218个、园林单位933个,绿化覆盖面积11590公顷、绿地面积10096公顷、公园绿地面积2970公顷,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平方米。
所以我们小组通过对郑州公园的绿地进行调查分析,希望有关各方进一步深化对园林建设的认识,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进一步加大对园林建设的投入,加强对园林的管护,不断提升园林生态绿量、景观质量、文化品位、科技品位,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六)、研究方法:一般情况下,调查主要可以通过结构式访谈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法等方法的结合进行,在调研中抽取了60个样本,总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回收率100%,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