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揭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揭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揭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揭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1.14•【字号】揭府〔2022〕19号•【施行日期】2022.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揭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揭府〔2022〕1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揭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七届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反映。

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年1月14日揭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发展基础与形势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概况第二节“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第二章发展蓝图——总体要求与策略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目标任务第四节远景发展目标第三章发展任务——重点内容与途径第一节文艺创作:大力扶持与增强效应第二节公共服务:基础夯实与供给创新第三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第四节体育事业:加快建设与发挥优势第五节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与打造品牌第六节融合创新:内容整合与路径融合第七节激活市场:加强监管与服务创新第四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强化统筹协调第三节落实资源保障第四节创新发展政策附件重点建设项目汇总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揭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根据《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发展基础与形势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概况一、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夯实“十三五”时期,我市积极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全域旅游规划初探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全域旅游规划初探
二、“小公园”的基本情况与现状
1860年,汕头开埠后,“小公园”商贾云集,洋行、批局、 商号、货栈星罗棋布,由原先的滩涂与小渔村蜕变为繁华的商业 贸易城镇,也成为汕头最早的市区中心。20世纪初,早期“过 番”的大批华侨华人回乡兴办实业,将发源于南欧流行于东南亚 的骑楼建筑带回了家乡。一时间,中西结合的各色骑楼在“小公 园”这里纷纷矗立。随着建筑密度的增加,“小公园”逐渐形成 了以“四永一升平”为主体的街区,总面积达73.53公顷。这个街 区的建设非常有特色,是以“中山纪念亭”为中心,四周伸出蛛
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闽粤交界,濒临南海,是广东唯一一个 既有外海又有内海的城市。正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早在 1860年时,汕头便被列为重要的通商口岸对外开放,至今已有150 多年的开埠历史。而作为汕头开埠的发祥地——“小公园”,是汕 头这100多年商埠发展的历史见证者,也是这座城市砥砺前行的一 个缩影。如今,“小公园”开埠区(以下简称“小公园”)繁华不 再,留给世人更多的是关于城市的记忆。2014年,汕头市人大颁布 了《汕头经济特区小公园开埠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 例》”),正式开启了对“小公园”的全面保护和活实新发展理念,落实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体现。其能够作为汕头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区,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塑造汕 头的新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四、规划的策略
(一)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创新管理模式 顶层设计是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 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 现目标。由此可见,必须将“小公园”整体作为规划的主体,以 打造“潮人精神家园”为核心理念,以展示开埠文化、建设美丽 家园为核心目标,自上而下地进行全面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 理、一体化营销推广。政府要在全局谋划中充分考虑“小公园” 的定位,要在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上,促使其与创建全国文明城 市、打造汕头市域副中心、西片区旧城改造等同步进行。 在旅游管理方面,首先,要联合规划、工商、城管、执法等 部门建立“管理共同体”,并由市、区到街道逐级分解任务,确 保任务落实到位。其次,可以发挥行业协会,如旅游协会、酒店 协会、餐饮协会、茶叶协会等在企业服务、标准制定、技术交流 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第三,可探索向社会机构、专业组织购买服 务,以实现社会化管理。 (二)努力挖掘特色资源,树立旅游品牌 “小公园”因开埠而兴,因商贸而盛,分布在这里的洋 行、商号、码头、货栈旧址数量众多,是汕头这一海滨邹鲁、 百载商埠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批局、邮局、会馆、旅社是华侨 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游客了解潮汕华侨变迁、感受华侨创业艰 辛的一扇窗口。红色交通线、名人居所或下榻地点的旧址,展 示的是旧汕头埠的风云岁月。各种老字号、酒楼食肆及宗教场 所是市井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吸引物。除 了以上这些实物景观,诸如潮剧、潮绣、工夫茶、潮汕时年八 节等民俗性的非物质旅游资源,同样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鉴 于此,“小公园”可重点打造以下两个旅游核心产品,即百载 商埠文化游与骑楼风情文化游,并将美食休闲体验游、民俗文 创体验游作为拳头产品做大做强。 (三)优质完善公共配套,建设全域美丽景观 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旅游交通的规划又与整个城市的 交通规划密不可分,是全域旅游规划中关于“域”的打造的重要 体现。“小公园”全域旅游规划必须将交通摆在重要位置。外部 交通方面要着力打造航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水 运立体式交通,立足省内游客,争取区域游客,拓展国内长途游 客与国外游客。内部交通方面要拓宽通往“小公园”的主干道, 规划区域内慢行系统,修缮破败路面或改造为特色步行街。可在 “小公园”内选择若干面积较大的空地建设景观式停车场,或在 区域外建设立体式停车场,争取解决停车难问题。

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

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

2012年7月,广东省旅游局印发了《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其中提出了广东省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的十大工程及保障措施。

一、旅游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按照以下“两步走”的战略步骤,有序推进我省旅游“五年大发展、十年创一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惠及全民的幸福导向型产业,旅游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全面实现旅游强省建设目标。

第一步:到2015年,我省旅游整体形象更加鲜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旅游环境更加优化,旅游业总体规模、服务质量、综合效益领先全国,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旅游综合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建成旅游强省。

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6%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3%。

第二步: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旅游产业规模、产业素质、服务品质、综合效益达到世界旅游先进水平,粤港澳形成优势互补、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国际旅游圈,建成辐射华南、服务全国、影响亚太、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全面建成旅游强省。

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7%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

二、十大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为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打造十大重点工程:(一)旅游品牌提升工程,(二)“引客入粤”市场营销工程,(三)旅游文化振兴工程,(四)旅游名镇名村培育工程,(五)绿道旅游开发工程,(六)自驾游开发推广工程,(七)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八)旅游人才培育工程,(九)旅游信息化工程,(十)旅游标准化工程。

其中,关于“旅游人才培育工程”中提到:“制定实施旅游人才发展规划。

到2015年,完成对省内旅游企业全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

《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和原则1.总体目标:在全域范围内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创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体验,实现广东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原则:(1)统筹发展:充分利用全省各地旅游资源,统筹规划和发展全域旅游,避免资源重复和浪费。

(2)创新发展: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开发,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3)生态优先: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动绿色旅游发展。

(4)文化传承: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发挥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

二、发展路径1.制定全省旅游全域发展规划,指导各地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

2.建立全省旅游资源管理和服务平台,提供各类旅游信息和服务。

3.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体验。

4.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和品牌推广,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5.加强旅游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整合和协同发展。

三、重点任务1.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1)加强旅游规划和资源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2)挖掘和开发各地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3)开展旅游资源评估和保护,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对旅游交通的投资,提升旅游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2)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景区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质量。

(3)加强旅游安全和保障措施,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旅游产品创新和品牌推广(1)加强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开发,提供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2)推动旅游品牌的培育和推广,提升广东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参与旅游。

4.旅游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1)加强旅游产业链的整合和协调,提升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2)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拓展旅游供应链。

(3)推动旅游网络平台的发展,增强旅游信息的透明度和实时性。

四、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2.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3.加强旅游安全监管,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广东省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名录

广东省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名录

一、甲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8家)1、广州中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旅规甲01-2003)2、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旅规甲09-2003)3、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旅规甲01-2008)4、广东新空间旅游规划有限公司(旅规甲02-2008)5、深圳市多彩旅游策划顾问有限公司(旅规甲12-2009)6、广州海森旅游策划设计有限公司(旅规甲16-2011)7、深圳市榜样旅游项目设计有限公司(旅规甲04-2012)8、广州智景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旅规甲15-2012)二、乙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23家)1、广州地理研究所(旅规乙18-2003)2、深圳市华侨城旅游策划顾问有限公司(旅规乙28-2004)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旅规乙64-2006)4、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旅规乙64-2006)5、深圳市美亚丽景旅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旅规乙20-2007)6、中山市规划设计院(旅规乙21-2007)7、深圳市汉沙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旅规乙22-2007)8、广州谊华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旅规乙23-2007)9、暨南大学(旅规乙18-2008)10、广州山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旅规乙22-2009)1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旅规乙26-2010)12、深圳市美景园园林开发有限公司(旅规乙27-2010)13、广州市常邦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旅规乙28-2010)14、广州晨曦旅游规划有限公司(旅规乙54-2010)15、深圳市艾肯弘扬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旅规乙55-2010)16、深圳市花都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旅规乙31-2011)17、广东中建设计有限公司(旅规乙32-2011)18、珠海申柏城市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旅规乙11-2013)19、广州市旺明水之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旅规乙12-2013)20、广州绿沁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旅规乙13-2013)21、广州南方文化创意研究院(旅规乙34-2013)22、金中天集团(广州)投资策划有限公司(旅规乙35-2013)23、深圳华旅联合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旅规乙36-2013)24、广州新地标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三、丙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16家)1、嘉应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粤旅规丙01-2008)2、广州市新城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1-2009)3、河源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粤旅规丙02-2009)4、汕头市澄海规划设计研究院(粤旅规丙03-2009)5、广州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策划中心(粤旅规丙04-2009)6、广东如春园林设计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1-2010)7、深圳市艺水科技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2-2010)8、广州市尚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1-2011)9、广州市和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1-2012)10、广州市智汇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2-2012)11、广州市马踏飞燕旅游策划顾问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3-2012)12、广州市精旅策划服务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4-2012)13、河源市东方客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5-2012)14、广州土星铱人广告传播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6-2012)15、广东珠荣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8-2012)16、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1-2013)。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作者:蔡伟莹邵贝贝来源:《度假旅游》2019年第01期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我国产业的发展,旅游业作为关乎民生幸福的朝阳产业,是人们追求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能有效提升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满足度。

而广东省作为中国的沿海省份,具有优势的战略地位,该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对目前广东旅游业的现状进行研究,为广东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广东旅游业;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F59;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1-0156-021前言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分别了提出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思,即“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是在古代丝绸之路符号上,通过与沿线国家的进行经济合作,和平发展,共同打造政治、经济、文化上互信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的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旅游业的市场规模也开始逐渐扩大,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联同商务部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倡议,明确地提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通过联通基础设施、简化签证手续、打造特色国际精品旅游路线、促进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等措施,推动“一带一路”省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2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东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在“一带一路”合作战略的推行下,旅游业的发展也呈现着增长的趋势,广东省位居于中国的沿海区域,是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与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地,在地理位置上,有着约3368公里的海岸线,在交通上也形成了以公路、铁路、公交、水运、民航等各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

大湾区 旅游 路线

大湾区 旅游 路线

大湾区旅游路线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大湾区的概念和范围
2.大湾区的旅游资源
3.大湾区的旅游路线规划
4.大湾区旅游的发展前景
正文
大湾区是指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等多个城市。

这个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独特的文化而闻名,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大湾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都市等多个方面。

其中,香港和澳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以及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香港的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澳门的威尼斯人、葡京赌场等。

此外,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也是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都市风光。

对于大湾区的旅游路线规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可以规划一条历史文化路线,包括广州的历史文化名城、深圳的客家文化村、香港的历史文化博物馆等。

其次,可以规划一条自然风光路线,包括珠海的情侣路、惠州的西湖、肇庆的七星岩等。

最后,可以规划一条现代都市路线,包括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澳门的葡京赌场、广州的珠江新城等。

大湾区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旅游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大湾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这也为其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总的来说,大湾区是我国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样的旅游路线为其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广东省旅游特色航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广东省旅游特色航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广东省旅游特色航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广东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一些著名景区通过水路相连,形成了一条条独具特色的旅游航道。

但是,旅游特色航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航线规划、旅游服务、安全保障和环保管理等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航线规划问题1、航线单一:许多旅游特色航道的航线过于单一,无法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赣江游航线大多是围绕着筏子漂流和岸上景点旅游,游客的体验过于单一,需要通过拓展游航线来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

2、缺乏连接性:一些旅游特色航道之间缺乏连接性,游客需要在陆地上转换交通工具,增加了游客的出行成本和时间,也难以形成旅游联动效应。

例如,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多条旅游特色航道,但因为航道之间缺乏连接性,游客需要在陆地上转换交通工具,增加了游客的出行成本和时间,也难以形成旅游联动效应。

建议:加强航线规划,合理组织航线,优化游览线路,增加航线的多样性和连接性,并发挥地理优势,将旅游特色航道与周边旅游资源相结合。

二、旅游服务问题1、服务质量欠佳:一些旅游特色航道服务质量差,服务水平不高,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升级改造,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一些筏子漂流船只陈旧,航行时间短,服务质量差,但价格高昂,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信息不透明:一些旅游特色航道信息不透明,游客难以了解相关信息,打造旅游产品体验感差。

例如,一些旅游特色航道没有提供完整的信息,如游览路线、出行时间、价格等,游客很难在出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建议: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生动形象地展现旅游产品,提供游览路线、出行时间、价格等信息,提高旅游特色航道信息的透明度。

三、安全保障问题1、安全意识不强:一些旅游特色航道安全意识不强,存在相关安全事故时隐时现现象,在游客安全方面存在漏洞。

例如,一些筏子漂流船只没有配备安全设施,游览路线危险,缺乏应急处置措施。

2、管理规范不健全:一些旅游特色航道管理规范不合理,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7月,广东省旅游局印发了《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
2020年)》,其中提出了广东省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的
十大工程及保障措施。

一、旅游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应对
挑战,按照以下“两步走”的战略步骤,有序推进我省旅游“五年大发展、十
年创一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惠及全民的幸福导向型产业,旅游产
业的规模、质量、效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全面实现旅游强省建设目标。

第一步:到2015年,我省旅游整体形象更加鲜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旅游环境更加优化,旅游业总体规模、服务质量、综合效益领先全国,
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旅游综合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成
效显著,基本建成旅游强省。

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
到15%;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6%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
重达到13%。

第二步: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旅游产业规模、产业素质、服务品质、综合效益达到世
界旅游先进水平,粤港澳形成优势互补、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国际旅游圈,
建成辐射华南、服务全国、影响亚太、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
全面建成旅游强省。

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旅游
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7%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

二、十大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
为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打造十大重点工程:(一)旅游品牌提升工程,(二)“引客入粤”市场营销工程,(三)旅游文化振兴工程,(四)旅游名
镇名村培育工程,(五)绿道旅游开发工程,(六)自驾游开发推广工程,(七)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八)旅游人才培育工程,(九)旅游信息化
工程,(十)旅游标准化工程。

其中,关于“旅游人才培育工程”中提到:
“制定实施旅游人才发展规划。

到2015年,完成对省内旅游企业全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

到2020年,建设一支职业经理人队伍,引进和培养1000名旅游企业CEO;培育建设一支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
养和引进1万名懂管理、懂市场营销、懂国际规则的复合型旅游高级管理人才;建设一支旅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10万名旅游教育人才、旅游策划人才、旅游电子商务人才、高级导游和小语种导游、旅游装备制造人才、旅游工艺品
纪念品设计人才、游艇和高尔夫俱乐部管理人才;建设一支旅游企业一线技能
服务人员队伍,年教育培训量达100万人次。


为保障重点工程的有效实施,制定以下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建立健全旅游法规与规划,(三)完善产业配套扶持政策,(四)加大财税扶
持力度,(五)优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环境。

其中,“优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环境”的措施如下:“大力开发满足新业态、新岗位需求的旅游紧缺人才。


极探索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机制。

加强现有旅游类院校和专业建设,扩大旅游类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模,加强旅游产学研合作。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和完
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建立合理的人才流
动机制,实施吸引国际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离退休人才进入旅游行业的弹性
用人机制和柔性流动政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