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本)-0003

地域文化(本)-0003

地域文化(本)-0003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30题,共6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2分)

清代的诂经精舍是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寺庙。

×

2.(2分)

三丝敲鱼是温州民间传统佳肴,相传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

3.(2分)

浙江不是炼铁技术的最早发源地。

2015巴蜀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

2015巴蜀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选 1、(A)的《登幽州台歌》完全摆脱六朝绮靡余风,恢复魏晋风骨。 陈子昂 李白 杜甫 温庭筠 2、(A)是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其特点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 密宗 华严宗 净土宗 3、(A)是我国迄今所见最大的商周青铜铸件,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同一时代最大的青铜像 青铜立人像 青铜头像 纵目人像 青铜面具 4、(A)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地统治下的生活殆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作家。 艾芜 阿来 巴金 王蒙 5、“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是(C)赞颂蒙茶的一句诗,有口皆碑,现在仍广为传颂。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苏轼 6、1835年,在今四川自贡市境内,钻出了井深1001.42米的(D),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 焱海井 自流井 贡井 深井 7、1835年,在今四川自贡市境内,钻出了井深1001.42米的(A),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口超

千米深的盐井。 焱海井 自流井 贡井 压井 8、1921年,原国民政府四川省省长(D)卸任回乡办教育,对职业教育起到很好的倡导作用。 吴玉章 蔡元培 黄复生 张澜 9、1931年,三所学校合并组成国立四川大学,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B)。 成都大学 华西协和大学 公立四川大学 成都师范学校 10、1997年(A)从四川分出,成为中央直辖市。 重庆市 涪陵市 万州市 达州市 11、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的传教士也在四川各地开办教会学校。1910年,美国等传教士在成都华西坝开办了(C) 尊经书院 四川大学 华西协和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12、被誉为东方文化的明珠,与云岗、龙门、敦煌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石刻的巴蜀地区著名石刻是:(B)。 广元千佛崖 重庆大足石刻 乐山凌云大佛 巴中石刻 13、东汉的《击鼓说唱俑》,它出土于(C),是最能体现四川艺术诙谐幽默特色的作品。成都青城山 峨眉山 成都天回山 三星堆遗址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参考 答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在岭南生活远的最早遗迹是在韶关发现的( C )遗迹。 A 大汶口 B 河姆渡 C 马坝人 D 客家人 2、( A )是岭南文化中最有影响并最具典型性的文化。 A 广府文化 B 潮汕文化 C 客家文化 D 琼雷文化 3、岭南的“岭”指的是( B )。 A 秦岭 B 南岭 C 北岭 D 丹霞岭 4、潮汕人所讲的是潮汕方言。根据方言的划分,潮汕方言属于( C )方言。 A 吴 B 越 C 闽南 D 闽北 5、秦末汉初( C )建立()。 A 赵佗南海国 B 任嚣南越国 C 赵佗南越国 D 任嚣南海国 6、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 D )代。 A 秦 B 汉 C 唐 D 宋 7、位于五岭之一的大庾岭道上的粤北南雄( A ),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 A 珠玑巷 B 崖门 C 桑梓乡 D 丹霞山 8、潮州、揭阳、潮阳、饶平、澄海、普宁、惠来和今天梅州市的丰顺,古称( A )。 A 潮州八邑 B 潮人古邑 C 潮州八府 D 潮人八邑 9、“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 C )时期。那时在户藉立册中,凡是广府语系和潮洲语系的人都列入主册,而北方来的人,多被列为“客藉”。 A 两晋 B 两汉 C 两宋 D 明清

10、粤闽客三方言的声调中都保留着古代汉语的( C )声,而该声调在北方方言里则已完全消失,这是最具特色的。 A 平 B 上 C 入 D 去 11、广府人普遍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经( D )进入岭南的。 A 十三巷 B 华南巷 C 百越巷 D 珠玑巷 12、汉代所置的( C )郡,管辖番禺、博罗、中宿(今清远一带)、龙川、四会和揭阳六县。 A 象郡 B 桂林郡 C 南海郡 D 广府郡 13、秦始皇死后的公元前203年,时任南海郡尉的( A )以番禺(今广州)为都建立了南越国,自立为王。 A 赵佗 B 任嚣 C 冼夫人 D 赵眛 14、潮汕民系主要是宋以后中原汉人经( D )迁徙而来与原生居住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体。 A 湖南 B 江西 C 江苏 D 福建 15、陈元光被称为( B )。 A 潮人圣王 B 开漳圣王 C 潮州圣王 D 潮汕圣王 16、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波聚量,这被称为( B )。 A 青徐流人 B 衣冠南渡 C 司豫流人 D 乌衣南渡 17、香云纱是岭南特有的衣料。其原材料是( D )。 A 丝绸 B 丝麻 C 纱 D 薯莨 18、客家人居住的房屋,多冠以“XX堂”,此即所谓“堂号”。这个堂号其实就是( A )。

地域文化形考三答案

形考三答案 一、单选题 (1/20)、在民间,人们对土地公的崇拜是属于( )。(3分) 3638108 A、图腾崇拜 B、神灵崇拜 C、祖先崇拜 D、自然崇拜 (2/20)、下列哪位神是由火神变为水神的?( )(3分) 3638109 A、龙母 B、北帝 C、祝融 D、波伏神 (3/20)、妈祖圣诞,也称“天后诞”,是在农历()举行。(3分) 3638110 A、三月二十五日 B、三月二十四日 C、三月二十六日 D、三月二十三日 (4/20)、打签问卜、换鼓求雨是()的仪式之一。(3分)

3638116 A、雷神崇拜活动 B、营老爷活动 C、拜祭妈祖活动 D、拜祭龙母活动 (5/20)、五子朝王是()一项民俗活动。(3分) 3638118 A、波罗诞 B、北帝诞 C、妈祖诞 D、龙母诞 (6/20)、崇拜石狗是()的风俗。(3分) 3638117 A、雷州地区 B、梅州地区 C、江门地区 D、韶关地区 (7/20)、龙母生辰诞(正诞),为(),拜祭期从初一到初十。(3分) 3638111 A、五月初九

B、五月初八 C、五月初十 D、五月初七 (8/20)、中山咸水歌是用()演唱的。(3分) 3638122 A、中山话 B、疍家话 C、普通话 D、广州话 (9/20)、人们对龙母的崇拜是属于( )。(3分) 3638106 A、图腾崇拜 B、神灵崇拜 C、祖先崇拜 D、自然崇拜 (10/20)、人们对北帝的崇拜是属于( )。(3分) 3638107 A、图腾崇拜 B、神灵崇拜 C、祖先崇拜 D、自然崇拜

(11/20)、佛山祖庙供奉的是()。(3分) 3638113 A、南海龙王 B、北帝 C、赵佗 D、南帝 (12/20)、目前,全球大约有5000座大小不一的妈祖庙(天后庙),都是从福建()的妈祖庙“分灵”出去的。(3分) 3638114 A、福州 B、泉州 C、湄洲 D、漳州 (13/20)、明朝首推的书家是陈献章,广东新会白沙乡人,世称陈白沙。他长于草书,尤其 出名的是,他以“()”为书写工具,书法自成一家。(3分) 3638125 A、猪毛笔 B、羊毛笔 C、茅龙笔 D、牛毛笔 (14/20)、广东()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3分) 3638115

巴蜀地域文化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巴蜀地域文化试题 2012年1月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列举题(每题5分,共30分) 1. 请简述什么是四川路。 答: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北宋政权将巴蜀故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 2.请列举四川从古到今的6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答:司马相如《子虚赋》、《天子游猎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蜀道难》等;苏轼《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郭沫若《女神》、;巴金《激流三部曲》、《随想录》;沙汀《淘金记》;艾芜《南行记》;周可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3. 请列举诸葛亮治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南征、北伐。 4.请列举15处四川的风景名胜古迹。 答: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黄龙溪、金沙遗址、大足石刻、乐山大佛、三星堆、瓦屋山、碧峰峡、白龙宫、龙池风景区、黄龙寺、剑门蜀道、蜀南竹海、四姑娘山、武侯祠、稻城、卧龙保护区、蒙山、海螺沟、杜甫草堂、罨画池、沪沽湖、望江楼、米亚罗、西岭雪山、九寨、贡嘎山、天台山、西岭雪山、白龙湖、诺水河、龙池、二滩、海螺沟、合江佛宝、盐亭高山、剑门关、七曲山、广元天台、二郎山等。 5.请简述落下闳及其太初历。 答:落下闳(大约公元前156~前87年),中国西汉著名的民间天文学家,字长公,巴蜀阆中(今四川阆中)人。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4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全国文学家。落下闳经同乡谯隆推荐,由故乡来到京城长安。改革历法的工作由太史令司马迁主持。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采用落下闳、邓平的改革方案,并由落下闳进行运算工作,于公元前104年制定出一部新历。新历已具备了气朔、闰法、五星、交食周期等内容。它首次提出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的原则和135个朔塑月中有23个食季的食周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推算五星位置的方法,为后世历法的树立了范例。新历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汉武帝决定采用新历于地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新历因而被称为太初历。太初历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历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地域文化》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20)、“候茶”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2分) A、第三步 B、第一步 C、第二步 D、第四步 (2/20)、潮州、揭阳、潮阳、饶平、澄海、普宁、惠来和今天梅州市的丰顺,古称()。(2分) A、潮州八府 B、潮州八邑 C、潮人古邑 ~ D、潮人八邑 (3/20)、梅州成为了客家人的聚居中心是在()。(2分) A、元人入主中原后 B、秦统一中国后 C、唐朝以后 D、宋朝以后 (4/20)、“筛茶”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2分) A、第六步 B、第三步 C、第四步 \

D、第八步 (5/20)、七夕节被称为“女儿节”的原因是()。(2分) A、未婚女性乞求得到织女一样的巧手 B、牛郎织女相会 C、织女下凡 D、未婚女性乞求象织女一样成为仙女 (6/20)、在()的婚礼仪式中,保留传统“六礼”的内容较多,保持传统习俗的程式比较多。(2分) A、客家民系 B、广府民系 C、潮汕民系 @ D、岭南少数民族 (7/20)、“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是()的俗语。(2分) A、潮州菜 B、广府菜 C、客家菜 D、海南菜 (8/20)、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代。(2分) A、唐 B、秦

C、汉 ; D、宋 (9/20)、“冲点”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2分) A、第三步 B、第一步 C、第二步 D、第四步 (10/20)、“摸龙床”是()的信俗活动之一。(2分) A、波罗诞 B、龙母诞 C、北帝诞 | D、妈祖诞 (11/20)、“护国菜”是()的名菜之一。(2分) A、潮州菜 B、广府菜 C、客家菜 D、海南菜 (12/20)、新郎和新娘进家门时,要一起跨过用茅草等烧起来的火堆,这是()的婚俗。(2分) A、客家民系

巴蜀地域文化_作业答案(0000)

巴蜀历史与文化作业1 一、选择题(1-10题和21-30题为单选的哦,大家别抄错了哦!) 1、距今200万年前,生活在今四川地区的原始人类是(A)A、巫山人 B资阳人C元谋人D山顶洞人 2、巴蜀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极广,其中内容特别丰富,最令世人瞩目的是(D)A富林文化B羊子山文化C铜梁文化D三星堆文化 3、最早开始修建都江堰水利枢纽前期工程的是(B)A李冰B杜宇C开明D司马错 4、李冰最早在(A)凿井煮盐,开创了巴蜀井真诚业的新局面。A广都B自流井C临邛D郫 5、公元前106年,西汉王朝在巴蜀故地设(B)A巴郡和蜀郡B益州C山川D山峡四路 6、东汉时期,巴蜀盐业迅猛发展,特别是(B)开始用天然气煮盐,开创了世界开然气煮盐的历史。A广都B自流井C临邛D郫 7、公元221年,齐备在成都建立了(D)政权A前蜀B后蜀C成汉D蜀汉 8、公元907年,王建在成都建立了(D)政权A后蜀B蜀汉C成汉D前蜀 9、公元934年,(A)在成都建立了后蜀政权,A孟知祥B孟昶C王建D刘禅 10、唐代,四川制糖业十分发达,制造糖霜技术传入(D)A梓州B简州X蜀州D遂州 11、三星堆文化遗址可能是蜀国(C、D)的都城A蚕丛B柏灌C鱼凫D杜宇、开明王朝 12、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ABC)率大军伐蜀,蜀国灭亡A张仪B司马错C都尉墨D安阳王E李冰 13、汉代巴蜀的金银工艺技术很高,其技法有(ABC)A金银错B鎏金C锃金我D仓金 14、南北朝时期,益州先后国南北朝的(ABCFH)所统治A宋B齐C梁D陈E北齐F北周G东魏H西魏 15、诸葛亮治蜀采取了(ABCD)等措施A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B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C务农殖谷、闭关息发D南征北伐 16、诸葛亮为巩固南征胜利成果,采取了(ABCD)等措施A调整南中行政区划健全郡县制B移南中劲卒青羌余家人入蜀C把夷帅徙置成都为官D派人到南中推广牛耕技术 17、唐肃宋时期,唐代巴蜀地区的主要行政区划是(ABC)A剑南东川B剑南西川C山南西道 18、隋唐时期,蜀锦生产主要集中在(ABC)A成都府B蜀州C绵州 19、隋唐时期,巴蜀地区商业十分繁荣,主要商业城市有(ABCDE)A成都B梓州C陵州D阆州E夔州 20、隋唐时期,蜀罗主要生产地在(ABCD)A成都府B蜀州C彭州D汉州 21、公元993年,王小波在青城发动起义,994年起义军攻下成都,建立了(A大蜀)政权 22、宋代四川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北宋时期,成都出现了(C)C交子 23、公元1286年,元朝设(D)从此开始了四川独立建省的历史。D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24、1644年12月14日,张献忠在成都产(B)政权B大西 25、明朝万历年间(A)种植引进四川。A草棉 26、1835年,在今四川自贡市境内,钻出了井深101.42M的(A),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过千M的深井,A焱海井 27、1978年开始,四川在农村试行“凶产到组”责任制。(A)首先进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联产计酬”实验,并取得成功,开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A广汉金鱼公社 28、 15ABCD 16ABCDE 17ABC 18ABC 19ABCD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二)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建筑空间布局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个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关系;而建筑风格则是指建筑的整体外在表现。 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美国城市中心→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是现代城市布局。这是因为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高楼大厦,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居民心理。(2)欧洲城市中心→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如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反映了西方城市发展一般都是以教堂或广场为中心逐步发展而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3)中国城市中心→围绕衙门、中轴线四方布局:如故宫,反映了我们国家很早就将“天圆地方”的文化理念融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 2、从建筑结构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使我国民居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如东方园林讲究园林构景的层次,追求的是“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并通过回廊、门洞以隔景、障景等艺术手法创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园林道路设计上讲究“避直求曲”,这反映了东方文化的“内敛”和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正如说“郑和下西洋”,中国人称之为“交流”,而外国人则认为是“探险”。 (2)西方文化外向、开放,民居往往没有围墙,园林注重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园林“道路”设计直率、明朗、和盘托出。反映了西方文化性格上的“外向”和表达方式上的“直白”。 3、从建筑风格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式宫殿建筑的红墙、黄瓦、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台、楼、阁等,注重“神似”,反映了东方建筑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以意传情”,对美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理解。西方式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修剪整齐的园林绿地,重视尺寸比例,务求逼真,注重“形似”,反映了西方文化务实的一面。东方古典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的教堂表现宗教的崇高和庄重。 (2)中国民居讲究院落(如“四合院”)的一统和大家团圆;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讲究户外休闲。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建筑也别具一格。 4、从城市建筑变化还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变化:如银川西夏历史建筑先有中式风格,因为银川西夏历史时期正值唐宋中原文化的鼎盛时期,受中原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多表现为中式风格。后来受宗教传播的影响,又有伊斯兰风格,如“清真寺”,城市建筑布局也多围绕寺庙发展。现代银川又出现了许多高楼大厦,城市布局沿主要铁路、国道和城市交通干道布局,这反映了内陆城市发展与陆路交通的密切联系,说明了现代文明的影响。

《地域文化》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网上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 (1/20)、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是d)。(2分) A、自然崇拜 B、祖先崇拜 C、图腾崇拜 D、神灵崇拜 (2/20)、“淋罐”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c)。(2分) A、第五步 B、第八步 C、第七步 D、第六步 (3/20)、“自梳女”是(a)地区的一种奇特婚俗。(2分) A、珠三角 B、东江地区 C、海陆丰 D、韶关 (4/20)、广东(c)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2分) : A、汕尾 B、珠海 C、南沙 D、澄海 (5/20)、客家人居住的房屋,多冠以“XX堂”,此即所谓“堂号”。这个堂号其实就是(a )。(2分) A、姓氏标志 B、家族标志 C、行业标志 D、籍贯标志 (6/20)、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尤以(a)表现突出的地方戏曲。(2分) A、丑生 B、武生 C、花旦 D、小生 (7/20)、根据专家的观点,“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b)。(2分) A、两汉时期 B、明清时期 C、两宋时期 D、唐宋时期 (8/20)、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b )代。(2分) A、秦 B、宋 C、唐 D、汉

(9/20)、妈祖圣诞,也称“天后诞”,是在农历(a )举行。(2分) / A、三月二十三日 B、三月二十六日 C、三月二十五日 D、三月二十四日 (10/20)、2007年,首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华侨文化项目是(c)。(2分) A、客家围龙屋 B、广州西关大屋 C、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D、潮汕百凤朝阳 (11/20)、“候茶”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b)。(2分) A、第一步 B、第四步 C、第三步 D、第二步 (12/20)、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波聚量,这被称为(d)。(2分) A、青徐流人 B、乌衣南渡 C、司豫流人 D、衣冠南渡 (13/20)、在(d)的婚礼仪式中,保留传统“六礼”的内容较多,保持传统习俗的程式比较多。(2分) A、广府民系 B、岭南少数民族 C、客家民系 D、潮汕民系 (14/20)、文白异读是(a)的特色。(2分) ( A、潮汕话 B、壮侗语系 C、广府话 D、客家话 (15/20)、岭南画派“岭南三杰”指的是(c)。(2分) A、高剑父、高奇峰和关山月 B、高剑父、高奇峰和林风眠 C、高剑父、高 奇峰和陈树人D、高剑父、高奇峰和黎雄才 (16/20)、珠江三角洲沿海居民所说的“黑胶绸”,实际是指()。(2分) A、夏布 B、竹布 C、薯莨布 D、蕉布

2017电大巴蜀文化地域文化3附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得分:50 1. ()是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其特点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o E A.禅宗 C B.密宗 C c.华严宗 C D.净土宗 满分:5 分 2. 在播种技术方面,从汉代开始,不属于巳蜀地区的播种方法的是()。 C A.撒播 E B.散播 C c.点播 C D.条播 满分:5 分 3. 在中国民族发展的早期历史上,巴和蜀一样,是一支活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民族。最早记载巴人事迹的古文献是()。 C A.《诗经》 C B.《周易》 C C.《巴国志》 E D. 《山海经》 满分:5 分 战国时期绘画中有一?件十分值得注意的作品, 即四川成都出土的()o该壶 4. 分为三层,描写采桑、宴饮、奏乐、弋射、渔猎、水陆攻占等场面,它几乎囊括了战国时代最重要的社会生活,且采取横式构图,把不同的时空的情节表现在同一画面上,也给汉代绘画以很大影响。

C B.《水陆饕餐纹壶》 E c,《水陆攻占纹壶》 C D.《水陆夔龙纹壶》 满分:5 分 5. 唐贞观九年,四川遂宁(一说在中江县)()的创建,标志着中国教育体制中一种新的办学形式的诞生,据称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书院。 C A.太元书院 E B.张九宗书院 C C.南阳书院 C D.竹林书院 满分:5 分 6. 公元907年,王建在成都建立了()政权。 E A.前蜀 C B.成汉 C C.蜀汉 C D.后蜀 满分:5 分 7. ()的《登幽州台歌》完全摆脱六朝绮靡余风,恢复魏晋风骨。 E A.陈子昂 ° B.李白 C C.杜甫 匚D.温庭筠 满分:5 分 8. 1835年,在今四川自贡市境内,钻出了井深1001.42米的(),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 C A.矮海井

《中国地域文化》教学设计

《中国地域文化》教学设计 上课学校:南汇中学 上课班级:高一(12班) 执教:徐红(南汇中学) 上课时间:4月7日下午第二节 教材分析: 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人群经历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而形成了我国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景观。 中国地域文化景观主要包括:东北黑土文化、华北平原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新疆荒漠—绿洲文化、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云贵高原文化、江南水乡文化等十个地域文化区。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面对的学生又是自己平时任教的班级,要加强的是学生的表达、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目标: 1.识记我国十个地域文化区的名称与分布 2.根据文化景观图,判断不同的地域文化区。 3.分析不同地域的建筑、服饰、习俗、饮食等特点及其地理背景。 4.融会贯通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对环境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不同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江南水乡文化为例,介绍江南水乡文化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服饰、饮食、民居、艺术、园林)。以一带面,引导学生分析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体会“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之”说。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这次公开课是在自己学校,面对自己熟悉的学生和环境,有份淡定和从容。《中国地域文化》不是教学的难点,但要求文化层面的加宽,中华五千年文明,文化的底蕴和积淀,文

化的多样性。要上好这节课,也不易。上课时心理要有底气,要有足够的自信,这就给自己压力,备课时查阅大量的资料,老觉得自己欠缺着好多。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十个地域文化区,一节课40分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而且会像天女散花般没有重点。基于此,最终确定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江南水乡文化为例,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如何认识每一个文化区,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由于是自己任教的班级,预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抽签另外九个文化区,完成一份PPT。展示他们的风采。收到的PPT,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有2个组完成的很不错,思路清晰,找的图片、资料也符合课标,简直像小专家。课堂上,就让这2个组展示他们的成果,一个组“内蒙古草原文化”,另一个组“华南妈祖文化”,课堂上的讲解也挺到位的。学生也欣赏着他们的作品。还有几个组的作品,我汲取了其中的一张图片,由该组学生回答相应的文化区。课堂气氛活跃。这一环节,让我深深体会到,相信学生,放手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他们会给你惊喜,课堂不是按你预设的方案前进,而是不断有生成的愉悦。 这节课由于学生参与多,没有完成我的预案,但我感觉值!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2.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多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7.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 9.《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 后世多以的槃瓠、板楯、廪君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1.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其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 万平方公里, 14.元末明玉珍攻占重庆,建立大夏国。 15. 巴渝文化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是大熔炉性与多元性。 16.山,成为巴渝地貌的主体,约占总面积的3/4 。 17.重庆域内江河众多,长江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在重庆境内流程665公里。 18、长江山峡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9、重庆溶洞、天坑和石林表明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20.黄水森林公园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部,濒临长江,为三峡库区腹心。21.乌江的山美水美,沿江景致美如画卷,从酉阳县龚滩镇到万木乡一段,长60多公里,是乌江山水风光的精华所在,所以乌江沿岸有“千里画廊”之称。22.大宁河小三峡,是宁河下游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23.巴曼子墓俗称将军坟,坐落在渝中区七星岗附近莲花池旁。 24. 宝顶石刻从淳熙六年(1179)起到淳祐九年(1249)止,历时70载,赵智凤以一僧人之躯,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呕心沥血,终于在宝顶山上凿诸佛像

地域文化形考

地域文化 一 1、公元前506年,吴国伐楚。吴王拜孙武为主将,率军与楚军进行决战的地点是(柏举) 2、鲁国的稷下学宫,在齐鲁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错 3、下列人物中,没有到过“稷下学宫”讲学收徒的是(孔子, 老子) 4、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作战指导原则。对 5、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著居民是( 东夷人) 6、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孟子) 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墨子名翟, 墨子是一位科学家)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孙武本姓陈, 孙武本为齐国人,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 9、继黄帝之后,担任夷夏部落联盟的盟主的是(颛顼) 10、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 11、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错 12、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泰山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对 13、在抗倭战斗中,戚继光根据当地丘陵众多、河渠纵横的情况,创立了在战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鸳鸯阵) 14、下列军事思想中,属于姜尚的是(韬光养晦, 修德施仁, 文伐) 15、五德终始学说的创立者是邹衍。对 16、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战国时代,墨家一直与儒家并称“显学”。对 17、下列地名中,不属于古代九州之列的是(广州, 莱州) 18、汉武帝时,齐鲁之地的儒生代表人物是(申培, 公孙弘, 倪宽) 19、孟子早年就学于孔子的儿子子思的弟子。错 20、齐景公时期,曾入鲁问礼的一位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是(晏婴) 21、“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公羊传》) 22、孟子的政治理想是(王道) 23、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齐桓公) 24、下列对鲁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土质肥沃, 地势平坦, 首都是曲阜) 25、据考古发现,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沂源猿人。对 26、汉武帝时,郑玄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错 27、下列典籍中,属于“六经”的是(《诗经》, 《尚书》) 2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陈规发明“木牛流马”, 陈规反对攻势防御) 29、《六韬》的作者是诸葛亮。错 30、下列学说中,属于孟子创立的是(民本主义, 性善论)

地域文化(本)参考答案.doc

形成性测评1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百越中的被称为()的於越发展较好,文明程度较高。 E A. “内越”、“大越” C B. “物越”、“闽越” 口C. “南越”、“东越” 口D. “骆越”、“瓯越” 2.商周时期蚕神崇拜中有“蚕示三牢”的说法,其中“示三牢”是指用()三牲来祭祀。 口A.牛、猪、犬 E B.牛、猪、羊 C C.猪、犬、羊 □ D.牛、马、羊 3.明代()创立心学,鼓励人们摆脱理学的束缚利教条的蒙味性,主张知行合一。 口A.马一浮 口 B.陆游 旧C.王阳明 口D.王充 4.古人喜欢用来作画的“宓家绢”产于()。 口A.杭州 B B.嘉兴 口C.绍兴 J D.湖州 5.“双鸟朝阳”图腾表明了双鸟育阳创世、白年和合昌盛的主题,刻有这幅图画的艺术品出土于 ()。 B A.河姆渡文化遗址 B.跨湖桥文化遗址 D c.良渚文化遗址

D D.上山文化遗址 6.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大禹陵在今天的()。 B A.绍兴 D B.萧山 口C.上虞 口D.余姚 7.传说大禹巡视江南死在会稽,会稽就是今天的()。 D A.上虞 口 B.余姚 B C.绍兴 D D.诸暨 8.大约在()万年前,古老的浙江大地上就出现了“建德人”的足迹。 口A. 5 旧 B. 10 口C. 15 口D. 20 9.在良渚文化墓葬中随葬有大量各类玉器,其中以()最为重要。 口A.玉镯、玉玦、玉璧 口 B.玉钺、玉玦、玉璜 口C.玉琮、玉玦、玉璧 B D.玉琮、玉钺、玉璧 10.在明代,沿太湖一带,乡民兼营纺织,产棉、绸、绢、幺幺,这些幺幺织品统称为()。 B A.湖约 B.湖绸 C.湖绢 口D.湖丝 11.东汉()对当时散布虚妄迷信的谶纬之学、虚论惑众的经学之风,给予了严厉的批判。

地域文化形考完整版

地域文化形考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地域文化 一 1、公元前506年,吴国伐楚。吴王拜孙武为主将,率军与楚军进行决战的地点是( 柏举) 2、鲁国的稷下学宫,在齐鲁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错 3、下列人物中,没有到过“稷下学宫”讲学收徒的是(孔子, 老子) 4、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作战指导原则。对 5、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着居民是(东夷人 ) 6、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 的一位思想家是(孟子) 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墨子名翟, 墨子是一位科学家)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孙武本姓陈, 孙武本为齐国人,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 9、继黄帝之后,担任夷夏部落联盟的盟主的是(颛顼) 10、墨子思想的核心是( 兼爱) 11、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错 12、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泰山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对 13、在抗倭战斗中,戚继光根据当地丘陵众多、河渠纵横的情况,创立了在战术史上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 鸳鸯阵) 14、下列军事思想中,属于姜尚的是(韬光养晦, 修德施仁, 文伐) 15、五德终始学说的创立者是邹衍。对 16、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战国时代,墨家一直与儒家并称“显学”。对 17、下列地名中,不属于古代九州之列的是(广州, 莱州) 18、汉武帝时,齐鲁之地的儒生代表人物是(申培, 公孙弘, 倪宽) 19、孟子早年就学于孔子的儿子子思的弟子。错 20、齐景公时期,曾入鲁问礼的一位齐国着名的政治家是(晏婴) 21、“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公羊传》) 22、孟子的政治理想是(王道) 23、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齐桓公) 24、下列对鲁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土质肥沃, 地势平坦, 首都是曲阜) 25、据考古发现,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沂源猿人。对

电大 山西地域文化形考1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得分:30 1. ()大同广袤20里,建有西京同文殿,设留守衙。 A. 西京 B. 东京 C. 南京 D. 北京 满分:3 分 2. 相传汉高祖北上抗击匈奴,兵困()(今大同),脱围时大军南撤,到忻口方摆脱追兵。高祖欢颜而笑,六军欣然如归,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A. 忻州 B. 平城 C. 朔州 D. 大同 满分:3 分

3. 至战国初,()三家分晋,史称“三晋”。 A. 韩、赵、魏 B. 齐、赵、魏 C. 豫、赵、魏 D. 秦、赵、魏 满分:3 分 4. 春秋时,周成王灭古唐国后,将该地(今侯马地区)封给其弟叔虞,史称叔虞为()。 A. 杨叔虞 B. 周叔虞 C. 李叔虞 D. 唐叔虞 满分:3 分 5. ()就称榆次。

战国时期 B. 春秋时期 C. 西汉时期 D. 隋唐时期 满分:3 分 6. ()魏黄初元年(220)复置,领太原、上党、西河、雁门、乐平、新兴等六郡。 A. 西汉 B. 东汉 C. 三国 D. 隋唐 满分:3 分 7. ()在今山西境内设河东道。 A. 汉代 B. 唐代 C. 隋代 D. 宋代 满分:3 分 8. 晋城1983年改设县级市,由省直辖。()年升为地级市

1900 B. 1982 C. 1985 D. 1997 满分:3 分 9.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并州于榆次,五月更名新并州,七年(982)移治()。 A. 大同镇 B. 汾阳镇 C. 孝义镇 D. 唐明镇 满分:3 分 10. ()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 A. 汉元帝 B. 汉武帝 C. 汉文帝 D. 汉景帝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得分:20

世界地理文化圈+中国地域文化整理

地理文化圈整理 【世界文化圈】 1.西欧文化圈包括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文化深受西欧尤其是(英)国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造就了(乳畜)生产文化,居民普遍使用刀叉,不同风格的(西方古典)建筑,展示了浓郁的西方文化风情。 2.东欧文化圈,以(斯拉夫)民族为主的东欧地区,信奉(东正)教,文化深受(俄罗斯)的影响。东正教堂、俄罗斯精湛的(芭蕾舞)艺术,构成了靓丽的文化风景。 3.东亚文化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化圈,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和(汉字)的影响。(季风)气候造就了本地区的(稻米)生产文化,居民普遍使用筷子;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朝鲜的(高腰长裙)和(蒙古袍)组成了东亚特有的服饰文化。 4.南亚文化圈,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是古文明中心之一,受(古印度)文明影响,语言数据印欧语系,民族、语言、宗教都比较复杂;(印度)教、锡克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混杂;印度(泰姬陵)等各式宗教建筑,(纱丽)服饰等,展现了独特的南亚风情。 5.东南亚文化圈,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文化受(中国)、(印度)、及(欧美)影响,丰富多样。主要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而(菲律宾)是亚洲唯一以天主教为国教的国家。(吴哥窟)、(婆罗浮屠)等各种宗教建筑以及多姿多彩的宗教节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色。 6.伊斯兰文化圈:分布在(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阿拉伯)民族占主导,传统服饰是宽松的(阿拉伯)长袍,可预防日晒和风沙。(清真寺)(建筑)和朝(麦加)方向虔诚祈祷的穆斯林,是这里随处可见的风景。 7.非洲文化圈,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种族以(黑)色人种为主,民族、宗教复杂。多信奉(原始)宗教,原始的(图腾)崇拜。

《地域文化(本)》试题及答案

试卷编号:5841 座位号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地域文化》试卷 2018年7月 一、判断题(对打√,错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越王勾践在吴国受辱后返国,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后消灭了吴国,称霸中原。( ) 2.位于金华浦江的上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稻M 遗存,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 ) 3.距今9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 ( ) 4.良渚文化是史前著名的青铜器文化的代表。( ) 5.早在良渚文化的钱山漾遗址中考古学者就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先民们已经用上了丝织品。( ) 6.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的独木舟有8000多年的历史,有“中华第一舟”的称号。( ) 7.青田石,地质学称“叶蜡石”,是一种不耐高温的矿物。( ) 8.浙东史学派的开山鼻祖当首推清初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 ) 9.小说《春蚕》的作者茅盾先生是浙江富阳人。( ) 10.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 ) 二、单选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因擅长经商而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指的是( )。 A.宁波人 B.温州人

C.湖州人 D.嘉兴人 2.“双鸟朝阳”图腾表明了双鸟育阳创世、百年和合昌盛的主题,刻有这幅图画的艺术品出土于()。 A.河姆渡文化遗址 B.跨湖桥文化遗址 C.良渚文化遗址 D.上山文化遗址 3.古人喜欢用来作画的“宓家绢”产于()。 A.杭州 B.嘉兴 C.绍兴 D.湖州 4.胎质细腻、釉色光亮、纹饰简朴的越窑瓷器制作业主要分布于()一带。 A.宁波、宁海、台州 B.温州、永嘉、苍南 C.上虞、余姚、绍兴 D.嘉兴、湖州、杭州 5.浙江现存最早的两部文言长篇历史小说是()。 A.《越绝书》和《世说新语》 B.《搜神记》和《吴越春秋》 C.《越绝书》和《吴越春秋》 D.《齐谐记》和《续齐谐记》 6.代表元代山水画最高水平的画家是()。 A.赵孟頫 B.黄公望 C.沈周 D.王蒙 7.杭州人沈括在()里记载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梦溪笔谈》 B.《笔溪梦谈》 C.《西京杂记》 D.《金匮药方》 8.被梁启超誉为“中国的卢梭”的杭州人是()。 A.章学诚 B.章太炎 C.王国维 D.龚自珍 9.“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这一出剧指的是()。 A.越剧《红楼梦》 B.京剧《定军山》 C.昆剧《十五贯》 D.婺剧《西施泪》 10.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是()。 A.花朝节 B.端午节 C.重阳节 D.七夕节

2014电大《地域文化》试题及答案

2014电大《地域文化》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四川路: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北宋政权将巴蜀故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 2、川剧变脸:技法很多,较能体现川剧独特风格的是拉线变脸。先用白绸画好各种形色脸谱,上系拉线,将脸谱贴在脸上,按剧情需要,由演员层层揭下,在变脸中演员只需一转身或一摇头迅即交换,速度之快仅在观众的眨眼之间。 3、巴金:李芾甘的笔名。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现代著名作家。曾创作了众多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激流三部曲》,尤以《家》更为杰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C 3、ABC 4、C 5、A 6、A 7、ABC 8、D 9、ACD 10、AB 11、ACD 12、AB 13、A 14、B 15、D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落下闳及其太初历。 答:落下闳(大约公元前156~前87年),中国西汉著名的民间天文学家,字长公,巴蜀阆中(今四川阆中)人。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4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全国文学家。落下闳经同乡谯隆推荐,由故乡来到京城长安。改革历法的工作由太史令司马迁主持。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采用落下闳、邓平的改革方案,并由落下闳进行运算工作,于公元前104年制定出一部新历新历已具备了气朔、闰法、五星、交食周期等内容。它首次提出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的原则和135个朔塑月中有23个食季的食周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推算五星位置的方法,为后世历法的树立了范例。新历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汉武帝决定采用新历于地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新历因而被称为太初历。太初历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历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请简述巴蜀艺术特色。 答:(1)源远流长,历史悠久(2)内容丰富,地域色彩浓郁;(3)纳构力强,稳定性高;(4)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3、请简述三星堆文明。 答: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广汉。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

中国地域文化赏析论文

中国地域文化赏析 班级学号:1001014101 姓名:项洁 上课时间:周四第9,10节

中国地域文化赏析论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地域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整地讲它体现为发展道路、理论体系、社会制度。 作为实践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道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没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作为实践的思想理论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当今中国国情,成功地指导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并不断被实践证实其正确性。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表现为一种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本质区别,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相比,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作为—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经历—个从不完善、不成熟到相对完善和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中国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地域文化具有意识文化与地区文化的两重性。同时,还具有时间流动性和波动性,与不同时代的行政区域变换相关,具有时空特性。 地域文化是旅游景区空间文化建构和形象策划中不可或缺的素材,即使是视觉风景质量高,仅凭视觉形象就会造成巨大冲击力的旅游地也需要以文化色彩烘托气氛,这样才能营造一个独特,饱满的旅游形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解释与地域文化。 (一).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的真实性和关 联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