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日知识竞赛题
日常科普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n常科普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第一篇:《科普知识竟赛题库(附答案)》科普知识竞赛题库1、噪声对人体哪个系统有害:(A ) A、心血管系统B、消化系统C、呼吸系统2、地球上的人观看睛朗的天空呈现蓝色,这是因为:(C)A、大陆上的海水把天空映成蓝色B、太阳光小的蓝色被物体反射成蓝色C、太阳光中的蓝色光被天空中的微粒散射成蓝色D、宇宙空间木身是蓝色3、植物是很多动物的食物,植物门身则丄要是利用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除利用太阳能和门身的叶绿素外,述需要空气中的(A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氧气D、—•氧化氮4、下列哪种喝水方式不宜采用:(A)A、饭后大量喝水B、渴了再喝水C、根据膳食营养索构成等因素增减喝水量5、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脊椎动物,靠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生幼体。
下面哪种是哺乳动物?(A)A海豚B海马C海星D海龙6、乒乓球瘪了用什么办法能使它鼓起来?(C ) A.放到冰柜里B. 向里吹气C.泡在开水里7、蝙蝠晚上捉蚊子不靠眼睛,靠什么呢?(A)A.超声波B.电磁波C.脑电波8、用冰块冷冻食物,最好把冰块放在食物:(B)A、上方B.下方C、中间9、狗为什么总伸着舌头喘气?(A)A、散热B、跑得太快C、帮助呼吸10、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多少伏?(B )A、110伏B. 220伏C、380伏11、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铁和木头?( B )A、一样凉B、铁比木头凉C、木头比铁凉12、为什么先看见闪光,后听见雷声?(B)A、闪电和雷不是同时发生的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慢C、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快13、向日葵为什么跟着太阳转是因为?(B)A、因为地球自转B、向光性14、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各部位无一不含彳f水,水片人体重量的:(B)A、50% 以上B、60%-70% C.80% 以上15、人体最坚硬的部分是:(C)A、指甲B、牙齿C.颅骨16、海马是马吗?(A)A、不是B、是17、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B ) A、美国B、前苏联18、鱼冇心脏吗?(A) A、冇B、没冇19、能使淀粉变成蓝黑色的是:(A )A、碘酒B、酚瞅C. PH试纸20、“藕”是莲的:(A) A、茎B、根21、“光年”是什么单位?( A ) A、长度单位B、时间单位22、人体含水量百分比最高的器官是:(B)A、膀胱B、眼球23、鳄鱼是哺乳动物。
2023年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90题)

2023年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90题)1、对人体而言,长期缺锌会导致甲状腺肿大,这个说法对吗?()A 、对B 、错答案:B2、2012年什么台风对宁波造成严重影响? ( )A、云娜B、海葵C、悟空答案:B3、人们常说的“白山黑水”中的“黑水”是指东北的哪条江河?( )A、黑龙江B、松花江C、鸭绿江答案:A4、被洪水包围后,最安全的自救措施是什么? ( )A、跟随人群逃生B、报警等待救援C、尽快游泳逃生5、转基因食物必须经( )审查批准后方可生产或进口。
A、农业部B、卫生部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D、国家质检总局答案:B6、家用电器被水浸泡后,要先晾干再开机,这个说法对吗? ( )A、对B、错答案:B7、怀孕期妇女注射狂犬病疫苗不会影响胎儿,这个说法对吗?( )A、对B、错答案:A8、民用航空飞机上的乘客都配备降落伞。
这个说法对吗? ( )A、对B、错答案:B9、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姓氏人数排名第一的是什么姓?( )A、李姓B、王姓答案:A10、螺旋藻具有一定的抗辐射损伤作用。
这个说法对吗? ( )A、对B、错答案:A11、下列食品中不得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是( )。
A、纯牛奶B、酱油C、奶油D、火腿答案:A12、乘坐轨道交通车内遇到停电时应该砸开车门和车窗逃生。
这个说法对吗? ( )A、对B、错答案:B13、轨道交通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相当于城市道路交通的多少? ()A、42006B、1/4-1/5C、1/7-1/814、汽车排放后,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答案:A15、鸡肉在冰箱内的存放期限是( )。
A、冷藏2~3天,冷冻6个月B、冷藏1~2天,冷冻6个月C、冷藏2~3天,冷冻1年D、冷藏5~7天,冷冻1年答案:C16、通常,速度比340米每秒大的称之为“超音速”。
这个说法对吗? ()A、对B 、错答案:A17、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的轻微振动,会先于强震动( )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全国科普日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科普日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在括号内填写“对”,否则填写“错”,本题全填写“对”或“错”不给分)1、我国不是个贫水的国家。
(错)!2、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对)3、无污染,绿颜色的就是绿色食品。
(错)4、提倡、低碳生活并不会降低人们的生活品质,而是在保证生活品质的基础上,实行节能减排。
(对)5、过年的时候少放鞭炮、少开私家车也是低碳环保的行为。
(对)6、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途径。
(对)7、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会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有的清洁状态。
(错)8、虫眼越多说明没有施用农药,所以更安全。
(错)9、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对)10、垃圾不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资源。
(对)11、畜禽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越多越好。
(错)12、饮用水越纯越好(错)13、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对)14、绿色学校就是绿化学校。
(错)15、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环境行政处罚。
(对)16、污染源监测采样时,不通知当事人到现场,监测结果无效。
(错)17、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对)18、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中,违法事实确凿、情节轻微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对)19、过度运动是环保的行为。
(错)20、熏烤肉食品时释放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质。
(对)二、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1、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A ),居世界第88位。
2024年科普知识竞赛70题附答案

2024年科普知识竞赛70题附答案1、被称为我国“瓷都”的是哪一城市?(B)A、宜兴B、景德镇2、我国第一大岛是(A)A、台湾岛B、海南岛3、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B )A、宁夏B、云南4、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是(B)A、华南虎B、东北虎5、不是一级保护动物的是(B)A、白鳍豚B、娃娃鱼6、天生的“捕鼠能手”的鸟是( A )A、猫头鹰B、老鹰7、世界上最小的花是( B )A、樱桃B、无根萍8、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会徽是采用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 B )A.丹顶鹤B. 大熊猫9、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A )特有的动物。
A、青藏高原B、新疆10、中国航天服重约_____千克?( B )A、15 B.1011、宇宙员在太空穿着笨重的宇航服会觉得重吗?( B )A、会B、不会12、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B )A、废纸B、废电池13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是(A)A.许海峰B.邓亚萍14眼镜由(A)发明的A.罗吉、培根B.罗基、杰克15诗仙是(A)A.李白B杜甫、16诗鬼是(A)A李贺 B孟浩然17月亮围绕(A)转A地球 B太阳18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多少次(A)A大约500万次 B 大约1000万次19在太阳系里最小最冷的行星是(A)A.冥王星B天王星20.地球的厚被是(A)A.大气圈B臭氧层21、我们常说计算机既有\"猫\"又有\"鼠\",\"鼠\"是指我们用的鼠标,而\"猫\"又代表什么呢?( B )A、内存(memory)B、调制解调器(modem)22、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B ),她又通过艰苦努力,于1902年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
A.铀钍B.镭钋23、电力是( B )次能源,是一种便于集中、传输、分散、控制和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源。
A 一B 二24、为了减轻眼睛疲劳,看电视要保持适当距离,如14寸彩电应保持距离为( B) 。
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最新

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最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小时?A. 24小时B. 12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答案:A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3. 光年是什么单位?A. 时间单位B. 距离单位C. 速度单位D. 质量单位答案:B4. 下列哪种维生素是人体不能合成的?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C5. 以下哪种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风能答案:D6.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太平洋海沟D. 印度洋海沟答案:A7.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8. 人类的基因组大约包含多少个基因?A. 10,000个B. 20,000个C. 30,000个D. 40,000个答案:B9. 哪个国家是第一个登陆月球的国家?A. 美国B. 苏联C. 中国D. 印度答案:A10. 以下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蛇B. 鳄鱼C. 蝙蝠D. 蜥蜴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______组成。
答案:稀有气体12.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
答案:水13. 植物通过______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答案:根14.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分布在______和热带雨林。
答案:珊瑚礁15. 恐龙在地球上的统治时期是______纪。
答案:中生代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什么是温室效应?答案: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散发的热量,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17.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
答案: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可以自然再生,不会耗尽的能源。
最新版“全国科普日”全民科学素质知识题库(四套80题) (2)

最新版“全国科普日”全民科学素质知识题库(三套60题)第一套1、全国科普日活动是自哪一年开始?()A.2000年B.2003年C.2008年D.2010年答案:B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于()颁布实施A.2003年6月B.2002年6月C.2003年9月D.2002年9月答案:B3、2019年全国科普日宣传主题是什么?()A.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B.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C.保护生态环境D.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答案:A4、在《科普法》中被称为科普主要社会力量的是()组织。
A.科协B.科技局C.农技协D.教育局答案:A5.发展基础科普设施。
在一些市(州.盟和县)配备科普大篷车,以()的形式为城乡社区、学校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提供科普服务。
A.流动博物馆B.流动科技馆C.活动博物馆D.活动科技馆答案:B6.《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科学素质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A.全民素质B.公民素质C.公民修养D.全民修养答案:B7.《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
A.20世纪末B.2010年C.21世纪初D.当时答案:C8.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的社会行动。
A.群众团体参与B.科协参与C.科技部门参与D.全民广泛参与答案:D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
A.经济B.国民教育C.继续教育D.科学技术教育答案:D10.《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年的阶段性目标。
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小时?A. 12小时B. 24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答案:B2.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哪一个?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拉伯海沟C. 阿特兰蒂斯海沟D. 太平洋海沟答案:A3.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A. 确定所有人类基因的序列B. 研究人类进化的历史C. 寻找治疗遗传疾病的药物D. 以上都是答案:A4. 光年是什么单位?A. 长度单位B. 时间单位C. 速度单位D. 质量单位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太阳系的行星?A. 地球B. 火星C. 冥王星D. 木星答案:C6. 什么是光合作用?A. 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和矿物质C.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D.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水分答案:A7.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8. 什么是生态系统?A. 一个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B. 一个由多种生物组成的群体C. 一个由多种植物组成的群体D. 一个由多种动物组成的群体答案:A9. 什么是相对论?A. 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理论B. 描述物体在不同速度下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物理理论C. 描述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的物理理论D. 描述物体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化的物理理论答案:B10. 什么是DNA?A. 一种遗传物质B. 一种蛋白质C. 一种维生素D. 一种矿物质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植物通过_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叶绿体12.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___。
答案:水13.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是_________。
答案:对流层14.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细胞都由_________组成。
答案: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15.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主要依赖于_________。
2022年全国科普日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练习题21附答案

2022年全国科普日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练习题21附答案1、轮船发生六声短笛表示()A、倒退B、避让C、转弯D、遇险参考答案:D2、对于有车族来说,以下哪种行为不利于环保?()A、使用无铅汽油B、停车熄火C、停车时开着发动机D、定期保养车辆参考答案:C3、遭遇突然发生的洪水时,不能惊慌,可以尽量往高处跑,下列()是危险的地方。
A、房顶B、大树C、电线杆D、高坡参考答案:C4、青霉素不能很好地治疗()。
A、肺炎B、流感C、淋病D、脑膜炎参考答案:B5、避雷击时正确的姿势是()。
A、原地站立B、手拉手站在一起C、双手抱膝并蹲下,尽量低头,注意不要用手去碰触墙面D、快速跑动参考答案:C6、下列家用电器工作时,不涉及电磁波的发射或接收的是?()A、电视机B、收音机C、洗衣机D、微波炉参考答案:C7、目前市场上较常见的含转基因的产品有()。
A、食用植物油B、食醋C、奶粉D、蘑菇参考答案:A8、在建筑火灾中,()是阻碍人员逃生、导致被困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A、燃爆B、坍塌C、烟雾D、逃生通道不够参考答案:C9、对电磁辐射的防护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A、塑料B、金属C、玻璃D、纤维参考答案:B10、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或者误食化学品时,最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A、催吐B、吃止泻药物C、进行人工呼吸D、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参考答案:A11、做菜的时候,比较低碳的加工方法是()。
A、煎炸、烧烤B、火锅C、蒸、煮、清炒D、爆炒、红烧参考答案:C12、船只在海上发生事故后,饮用水缺乏常常是幸存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海水不可以饮用的原因是()。
A、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与人体的电解质构成有很大差异,海水进入人体后会造成人体电解质紊乱,甚至造成死亡B、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某些电解质对于人体而言是有毒的,海水进入人体后会造成中毒,甚至造成死亡C、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味道又咸又涩,难以下咽D、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渗透压远远大于人体细胞内液,海水进入人体后会造成细胞脱水,甚至造成死亡参考答案:D13、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全国科普日凤翔县机关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参赛单位:姓名:分数: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指导方针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
4.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精神,是转变政府职能、
的需要。
需要具备如下的科学精神:一是具备理性思考,把握规律的科学精神;二是具备超前谋划,统筹兼顾的
科学精神;三是具备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科学精神;四是具备攻坚破难,改革创新的科学精神。
5.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应注意培养和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着力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敏锐的;二是要着力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要着力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的快速应变能力;四是要着力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五是要着力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的深刻反思能力。
6.“超级细菌”增多的核心原因是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包括在人类疾病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和在添加抗生素两方面原因。
7.地球外圈分为四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
8. 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9. 在中国的邻国中,既有源自中国的端午节、重阳节和春节等,又有其本国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樱花节最具特色。
10. 1986年发生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世界核电史上最严重的事故。
11.长十一火箭利用路边的一台发射车,无依托就能发射上天,并且在接到发射任务后小时内即可发射。
12.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
13.糖尿病人可以吃一些含水量高、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水果,长期便秘的人多吃膳食纤维含量较多的水果,如橙子、桃子、苹果等;的人应多食苹果、番茄等富含苹果酸、柠檬酸等能促进人体消化腺分泌的水果。
14.鸡头其实并不比其他部位更具有营养价值,并且鸡脑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会增加等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特别是有三高的人群,建议少吃或者不吃鸡头。
15.人夏天晒黑了,还能不能白回来,受到、遗传因素、黑色素的“记忆性”、环境因素等的影响。
16. 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17.紫外线是导致晒黑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晒黑程度也取决于晒紫外线的、采取的防护措施、晒太阳的形式等等。
18.皮肤的正常新陈代谢约为天,这期间,黑色素只会制造适宜的量,进入皮肤表面,而后随着老化的角质剥落。
但是如果长时间暴晒,或者身体的代谢功能不好,黑色素就会在皮肤表皮层内沉积。
19.月球表面大面积的暗斑,被称为“月海”,其面积占全月面积的 %,主要是由于天体撞击月球形成的。
20.我国中风发病率全世界第一,、冠心病、肥胖、吸烟酗酒、糖尿病、高血脂及55岁以上人群易患中风。
21.积雨云也叫雷暴云,由积云演变而来,云体高度为400-1000米,整个云体庞大如高山一般,是在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成的,通常伴有倾盆大
雨、、电闪雷鸣。
22.森林的存在对人类的作用巨大,主要作用是:1.天然制氧厂;2.自然防疫站;3.天然消声器;4.气候调节器;5.动物栖息地;6.尘、水过滤器;
7. 、减轻洪灾、涵养水源;8.空气净化器;
9.保护生态平衡;10.防止水土流失。
23.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三种:性接触、血液和。
2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35届成员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25.全球地震带有3条,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大洋海岭地震和东非裂谷地震带、。
26.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避震,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
27.次生灾害是指由原生灾害诱导出来的灾害。
次生灾害多发生在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领域,具有隐蔽性和的特点,危害性大。
28.衍生灾害是指由于人们缺乏对原生灾害的了解,或受某些社会因素和等,造成的盲目避灾损失,以及人心浮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的灾害。
29.1860年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全球地表温度的年平均值升高了工℃,其中,最暖的十年都出现在1990年以后。
这是科学家称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依据。
30.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的期限。
如果未按照标签注明的食品存放方式和条件对食品进行贮存,或者包装被开启,那么食品的保质期将会缩短。
31.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
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32.垃圾分类的具体意义主要是减少处理垃圾用地,减少处理垃圾的费用,,减少垃圾数量。
33.决策,指做出决定或选择,是管理的核心,决策水平是衡量管理者水平高低的关键标准之一。
根据将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三
种类型。
3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5.大数据指大小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
大数据具有大量化、多样化、快速化和价值化的特征。
其中大量化指数据量庞大,即数据存储量大、量大。
36.万物互联指将人、流程、数据和物品结合在一起,这使得网络连接变得更加相关、更有价值。
万物互联的本质是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繁荣。
物联网的诞生,标志着我们所处的世界完全可以实现彻底
的。
37.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网络安全长效化。
38.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有助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
动,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的互补,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
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9.防范烈性传染病不仅是一个生物医学问题,还是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为有效应对这类传染病,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提高;储备应急保障物资;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40.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关于全球疾病状况的评估报告显示,全球致死病因前十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疾病和肺癌,艾滋病,腹泻病,,道路交通损伤,高血压性心脏病。
41.转基因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技术,指将人工分离、修饰过的某种优良性状的基因,利用生物、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导入同一种或另一种生物体,引起
的变化,可广泛用于各种生物的遗传改良。
42.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话题,人民健康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健康中国既是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符合国际卫生发展的潮流和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43.了解地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影响,对决策者而言非常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和构成严重的影响。
44.空气污染可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污染来源主要分为四类:工业污染来源、生活污染来源、
和农业污染来源。
45.新能源指在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开发利用而获得的能源,主要指
以外的可再生能源。
46.3D打印,又称三维打印或多维堆叠打印技术。
它是以数字化模型为基础的一种技术,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出实际物体。
47.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装备上的集成和深度融合。
智能制造装备是的核心,是制造装备的前沿和制造业的基础,已成为当今工业先进国家的竞争目标。
48.当前国际上发展迅速的转基因技术、农作物化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节水保水技术和
等农业新技术,将在未来5-10年内对世界农业,特别是种植业产生重大影响。
49.国家科技创新的活跃,关键在于机制、产业、人才和四个方面。
只有四个领域相互配合,协同发力,才能营造出有利的创新氛围,进而使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个人脱颖而出,确保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50.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有复杂的多重特点,一是即时性,二是互动性,三是社会化。
特别是互联网的普
及凸显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得一些群体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迫切呼唤公共管理理念和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