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十三章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成本分析重难点及习题讲解

第十三章成本分析重难点及习题讲解【重点难点】本章要紧讲述成本习性分析、混合成本分解、本量利分析、盈亏临界分析、以及变动成本运算等内容。
与2006年教材相比,增加了成本习性分析、混合成本分解以及变动成本运算等内容,从而使成本—数量—利润分析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完整。
考试的题型要紧是客观题,也可能显现运算题,历年平均考分为3分左右。
一、成本性态分析手写板图示1301-01总成本性态模型:y=a+bx,y是成本,x是业务量,a是固定成本,b是单位变动成本。
假如运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则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a/(p-b)可能会以成本和业务量的函数关系:y=20000+5x,则需要明白固定成本总额是20000固定成本,5是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点:变动成本的单位额不变,总额随销售量正比例变化;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单位额随销售量反比例变化。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高低点的确定:指的是业务量的高低点。
三、本量利分析的差不多公式:1.EBIT=(P-V)Q-F=边际奉献-F=收入×边际奉献率-F四、安全边际指标:手写板图示1301-02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或者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安全边际×边际奉献率=利润。
五、敏锐性分析假如企业由盈利转为保本:(0-EBIT)/EBIT=-1,变动率为100%。
假如企业由盈利转换亏损,则变动率大于100%。
六、变动成本运算:手写板图示1301-03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全然区别确实是对固定制造费用处理不同。
手写板图示1301-04制造成本法销售量一定,要提高利润,就得增加产量,固定制造费用不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1.成本习性分析2.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3.损益方程式4.边际奉献和边际奉献率5.盈亏临界点的确定6.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7.敏锐分析和敏锐系数8.变动成本运算【典型考题】1.(2006年多选题)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0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固定成本为2400元,满负荷运转下的正常销售量为400件。
机械设计基础杨晓兰韦志锋韩贤武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习题册参考答案绪论0-1 判断题(1)×(2)×(3)×(4)√(5)√(6)×(7)×0-2 填空题(1)确定的相对(2)机械(3)零件(4)构件0-3 选择题(1)A (2)A (3)A (4)A (5)A一、机构的自由度1-1 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2 填空题(1)运动副(2)独立(3)2 (4)低(5)机构自由度(6)机架1-3 选择题(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A (13)A1-4 解:a)F=3n-2p l-p h=3×3-2×4-0=1b)F=3n-2p l-p h=3×5-2×7-0=1c)F=3n-2p l-p h=3×3-2×4-0=1d)F=3n-2p l-p h=3×3-2×4-0=1e)F=3n-2p l-p h=3×3-2×4-0=1f)F=3n-2p l-p h=3×3-2×4-0=1g)F=3n-2p l-p h=3×3-2×4-0=11-5 解:a)F=3n-2p l-p h =3×5-2×7-0=1b)滚子中心存在局部自由度,F=3n-2p l-p h=3×8-2×11-1=1c)E处存在复合铰链,F=3n-2p l-p h=3×5-2×6-1=2d)F=3n-2p l-p h=3×6-2×8-1=1e)滚子中心存在局部自由度,两移动副处之一为虚约束,三根杆以转动副相连处存在复合铰链F=3n-2p l-p h=3×9-2×12-2=1f)齿轮、杆和机架以转动副相连处存在复合铰链,F=3n-2p l-p h=3×4-2×4-2=2g)F=3n-2p l-p h=3×3-2×3-0=3h)滚子中心存在局部自由度,F=3n-2p l-p h=3×3-2×3-2=1i)中间三根杆以转动副相连处存在复合铰链,=3n-2p l-p h=3×7-2×10-0=1j)左边部分全为虚约束,三根杆以转动副相连处存在复合铰链,F=3n-2p l-p h=3×5-2×7-0=1 1-6 解:a)该构件组合为机构,因为该组合自由度F=3n-2p l-p h=3×4-2×5-1=1>0b)该构件组合不是机构,因为该组合自由度F=3n-2p l-p h=3×3-2×4-1=0c)该构件组合不是机构,因为该组合自由度F=3n-2p l-p h=3×4-2×6-0=0d)该构件组合为机构,因为该组合自由度F=3n-2p l-p h=3×3-2×4-0=1>0二、平面连杆机构2-1 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2 填空题(1)低(2)转动(3)3 (4)连杆,连架杆(5)曲柄,摇杆(6)最短(7)曲柄摇杆(8)摇杆,连杆(9)2 (10)>(11)运动不确定(12)非工作时间(13)惯性(14)大(15)中的摆动导杆机构有,中的转动导杆机构无(16)机架(17)曲柄(18)曲柄滑块(19)双摇杆(20)双曲柄机构(21)无,有2-3 选择题(1)A (2)C (3)B (4)A (5)B (6)B (7)A (8)C (9)A (10)A (11)A (12)C (13)C (14)A (15)A (16)A (17)A (18)A (19)A (20)A (21)A 2-4 解:a)双曲柄机构,因为40+110<70+90,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为机架b)曲柄摇杆机构,因为30+130<110+120,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c)双摇杆机构,因为50+100>60+70,不满足杆长条件,无论以哪杆为机架都是双摇杆机构d)双摇杆机构,因为50+120=80+90,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2-5 解:(1)由该机构各杆长度可得l AB+ l BC<l CD+ l AD,由此可知满足杆长条件,当以AB杆或AB杆的邻边为机架时该机构有曲柄存在(2)以l BC或l AD杆成为机架即为曲柄摇杆机构,以l AB杆成为机架即为双曲柄机构,以l CD杆成为机架即为双摇杆机构2-6 解:(1)曲柄摇杆机构由题意知连架杆CD杆不是最短杆,要为曲柄摇杆机构,连架杆AB杆应为最短杆(0<l AB≤300 mm)且应满足杆长条件l AB+l BC≤l CD+l AD,由此可得0<l AB≤150mm(2)双摇杆机构由题意知机架AD杆不是最短杆的对边,要为双摇杆机构应不满足杆长条件①AB杆为最短杆(0<l AB≤300mm)时,l AB+l BC>l CD+l AD,由此可得150mm<l AB≤300mm②AB杆为中间杆(300mm≤l AB≤500mm)时,l AD+l BC>l CD+l AB,由此可得300mm≤l AB<450mm③AB杆为最长杆(500mm≤l AB<1150mm)时,l AB+l AD>l CD+l BC,由此可得550mm<l AB<1150mm由此可知:150mm<l AB<450 mm,550mm<l AB<1150 mm(3)双曲柄机构要为双曲柄机构,AD杆必须为最短杆且应满足杆长条件①AB杆为中间杆(300mm≤l AB≤500mm)时,l AD+l BC≤l CD+ l AB,由此可得450mm≤l AB≤500mm②AB杆为最长杆(500mm≤l AB<1150mm)时,l AB+l AD≤l CD+l BC,由此可得500mm≤l AB≤550mm由此可知:450mm≤l AB≤550mm2-7 解:a)b)c)d)e)各机构压力角和传动角如图所示,图a)、d )机构无死点位置,图b)、c )、e )机构有死点位置 2-8 解:用作图法求解,主要步骤: (1)计算极位夹角:︒=+-⨯︒=+-⨯︒=3615.115.118011180K K θ (2)取比例尺μ=mm(3)根据比例尺和已知条件定出A 、D 、C 三点,如图所示(4)连接AC ,以AC 为边作角的另一角边线,与以D 为圆心、摇杆DC 为半径的圆弧相交于C 1和C 2点,连接DC 1和DC 2得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两个)(5)从图中量得AC =71mm ,AC 1=26mm ,AC 2=170mm (6)当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位于DC 1时:5mm .2221=⨯=AC AC l AB -μ,5mm .4821=+⨯=AC AC l BC μ (7)当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位于DC 1时:5mm .4922=⨯=AC AC l AB -μ,5mm .12022=+⨯=AC AC l BC μ 答:曲柄和连杆的长度分别为、和、。
第十三章-镇痛药(1)

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吗啡具有碱性,与盐酸可生成稳定的盐肯定是因为吗啡中含有显碱性的基团,ABC三项均显碱性,但吗啡结构中只含有叔胺基团,所以选C。
【该题针对“吗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24474】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吗啡及其盐类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光照下即能被空气氧化变质,这与吗啡具有苯酚结构有关。
氧化可生成伪吗啡和N-氧化吗啡。
伪吗啡亦称双吗啡,是吗啡的二聚物,毒性增大。
故本品应避光、密封保存。
【该题针对“吗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24469】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盐酸吗啡注射液放置过久,颜色变深是由于吗啡具有苯酚结构在光照下即能被空气氧化变质。
【该题针对“吗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24464】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药效构象是指当药物分子与受体相互作用时,药物与受体互补并结合时的构象。
而相似的电性性质应是由具有相似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基团或取代基,形成生物电子等排体所、具备相关、相似或相反的生物活性。
所以本题中吗啡及合成镇痛药具有相同的药效构象,从而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
形成电子等排体则具有相同的电性性质。
【该题针对“吗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24412】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吗啡结构:【该题针对“吗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24409】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合成镇痛药按化学结构类型主要可分为:吗啡喃类、苯吗喃类、哌啶类和氨基酮类。
1.吗啡喃类:酒石酸布托啡诺2.苯吗喃类:喷他佐辛3.哌啶类:哌替啶、舒芬太尼、阿芬太尼4.氨基酮类:美沙酮、右丙氧芬【该题针对“其他镇痛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24480】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合成镇痛药按化学结构类型主要可分为:吗啡喃类、苯吗喃类、哌啶类和氨基酮类。
1.吗啡喃类:酒石酸布托啡诺2.苯吗喃类:喷他佐辛3.哌啶类:哌替啶、舒芬太尼、阿芬太尼4.氨基酮类:美沙酮、右丙氧芬【该题针对“其他镇痛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24458】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合成镇痛药按化学结构类型主要可分为:吗啡喃类、苯吗喃类、哌啶类和氨基酮类。
毛概 第13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最先提出A、毛泽东 B 、周恩来C、乔冠华2、在我国外交政策上,确定“真正的不结盟”战略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A、国家主权平等B、互不侵犯C、互不干涉内政4、我国对外政策的立足点是():A、独立自主B、发展与大国关系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5、威胁世界和平稳定的主要根源是()A、贫穷B、水资源缺乏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6、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A、和平与发展 B 、霸权主义C、第三世界7、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反对霸权主义C、实现人类的解放8、中国外交政策的崇高目标是()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C、实现人类的解放9、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他指出,亚洲除了(),都是第三世界。
A、日本B、中国C、韩国10、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关键因素是()A、军事力量B、经济技术C、政治力量11、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的跨国流动。
A、资本B、人才C、货物12、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人权的保护责任,主要还是由()来承担的A、大国B、主权国家的政府C、国际组织13、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坚持的外交工作布局是:A、大国是首要,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B、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C、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首要,周边是基础,多边是舞台14、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A、和平B、发展C、世界多极化D、经济全球化15、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中的核心和最重要原则是()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6、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A、和平共处B、不干涉他国内政C、独立自主D、发展经济17、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A、贫富差距B、民族矛盾C、宗教问题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8、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是()A、大家庭方式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集团政治方式D、势力范围方式二、多项选择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E、和平共处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含着哪些内容()A、反对霸权主义B、维护世界和平C、独立自主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不太平。
第13章-课后答案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2.当消费函数为c =a +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解答:A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 增加( )。
A . 20亿元;B . 60亿元;C . 180亿元;D . 200亿元。
解答: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MPC =Δc Δy 或MPC =d c d y表示),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APC =c y表示)。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 =Δc Δy=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 =Δc+Δs ,因此,Δc Δy +Δs Δy =1,所以,Δc Δy =1-Δs Δy 。
第十三章《热辐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热辐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辐射的波长范围是很窄的;B. 热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宽广;C. 热辐射的波长范围与温度无关;D. 热辐射的波长范围只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答案: B2. 单色辐射源的定义是:A. 发射的所有光线具有相同的波长;B. 发射的光线具有极窄的波长区间,但不全是同一波长;C. 各种波长的光线的发射被用一个接受器收集起来叠加;D. 光源能产生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光线。
答案: A3. 斯特法定律中的项dΩ代表:A. 几何学概念的立体角;B. 光的波长;C. 光的频率;D. 光线的数目。
答案: A填空题:1. 热辐射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
答案:连续性、宏观统计规律性、各向同性。
2. 具有最大辐射功率的单色辐射源又称为____。
答案:黑体。
3. 斯特法定律的公式为dQ/dt=σdT^4dΩ,其中σ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答案:斯特法常数。
解答题:1. 什么是黑体?黑体具有哪些特征?答:黑体是能完全吸收所有辐射能的物体,不会反射和透过光线。
具有最大的辐射功率和最理想的发光性质,是热辐射的标准源。
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辐射的光谱只与温度有关,与物体的材质和形状无关;二是其发射的光谱具有连续性,而且随着温度升高,辐射的光强增加,光谱往紫外线方向移动。
2. 请简述黑体辐射和普通物体辐射的区别和联系。
答:黑体辐射和普通物体辐射的区别主要在于光谱的不同。
黑体辐射的发射光谱是连续的,而普通物体的辐射光谱是不连续的,都是离散的谱线。
黑体辐射的光强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而普通物体辐射的光强与温度的平方成正比。
不同之处是黑体的辐射能力是最理想的,而普通物体只是近似地满足黑体的辐射规律。
思考题:1. 请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明热辐射现象和斯特法定律的应用。
答:热辐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比如烤火炉、电吹风、太阳、灯泡等都具有热辐射现象。
第十三章 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二、国际收支差额与货币均衡
(一)国际收支差额 1贸易账户差额 贸易账户差额是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商品、服务进出口之间的差额,等于商品 和服务出口-商品和服务进口。如果差额为正,称为贸易账户顺差;如果差额为 负,称为贸易账户逆差;如果差额为零,则称贸易账户平衡。2经常账户 差额 贸易账户差额加上收益账户差额和经常转移账户差额即为经常账户差额,因此, 经常账户差额的变化受其子项目差额的影响。如果差额为正,则经常账户盈 余,称为顺差;反之,如果差额为负,则经常账户赤字,称为逆差;如果差 额为零,则经常账户平衡。 3国际收支总差额 国际收支总差额是经常账户差额+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净误差与遗漏。 总差额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指标,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 差指的就是总差额。
3-29
(二)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对该国的货币供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1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将会增加货币供给。相反,如果一国国 际收支出现逆差,则会相应缩减货币供给。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一般不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但是,中央银行不承担维 持汇率稳定的义务并不等于说它不干预外汇市场,当中央银行为了实现某种政策目标 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时,就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扩张或收缩。 2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1)贸易账户差额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贸易顺差时,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货币当局投放本国货币,外 汇储备增加,货币需求扩大;反之,贸易逆差时,外汇收入小于外汇支出,为了保持 汇率的稳定,货币当局投放外汇,回笼本币,外汇储备减少,货币需求减少。 (2)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资本流入,将增加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反之,将减少对本国货币的需 求。 (三)国际收支差额对市场供求的影响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对该国的市场总供求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最主 要的是贸易账户差额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中,有支出法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 GDP=C+I+(X-M)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
新第十三章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参考答案:第十三章 选修3-513.1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探究【典型例题】[例1]A 、C [例2]A[例3]选V 0方相为政方向,设小孩b 跃出后小船向前行驶的速度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υυm m MV V m M -+=+0)2(……①解得: 0)21(V MmV += ……② [例4]球1和球2的质量m 1和m 2,立柱的高h ,桌面离地面的高H ,m 1)(2h a g -=m 1)(2h b g -+ m 2c )(2h H g+【自我检测】 1、A2、(1)B 的右端至D 板的距离L 2(2) ;测量质量、时间、距离等存在误差,由于阻力、气垫导轨不水平等造成误差.(只要答对其中两点即可)3、设人第一次推出后自身速度为V 1, 则:MV 1=mV ,人接后第二次推出,自身速度为V 2,则mV+2mV=MV 2(因为人每完成接后推一次循环动作,自身动量可看成增加2mV)设人接后第n 次推出,自身速度为V n ,则mV+2mV(n-1)=MV n∴V n =Mm(2n-1)V , 若V n ≥V ,则人第n 次推出后,不能再接回,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得n ≥8.25,∴n=9 【课后练习】1、A2、D3、A4、D5、A6、ACD7、BC8、C9、s m kg /8.0⋅10、s m kg s m kg /12,/26⋅⋅,0, 11、(1)乙车与甲车碰撞过程中,小物体仍保持静止,甲、乙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112202v m v m v m +=乙车速度为sm m v m v m v /148254211022=⨯-⨯=-=方向仍向左(2)小物体m 在乙上滑至两者有共同速度的过程中动量守恒:V m m v m )(222+=有sm m m v m V /8.04114222=+⨯=+=对小物体m 是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a=μg 又有s g V a V t 4.0//===μ12、设m 3速度至少为v 3,m 3和m 2发射前后动量守恒:2233v m v m =,m 1和m 3粘合前后1313301v )m m (v m v m +=-,不相撞条件是:21v v ≤解之:33210213m )m m m (v m m v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习题答案
4. 设连通无向图G 具有k 个奇顶点,问最少加几条边到G 中,可使产生的新图为欧拉图(可以是多重边图)? 对于图13.12中的无向图,按上述要求使其变为一个欧拉图,并写出一个欧拉圈。
解:由定理9.1可推出:在任何图中奇顶点的个数必为偶数。
只要在每对奇顶点之间各加一条边,G 就成为欧拉图。
故最少加2/k 条边到G 中,可使产生的新图为欧拉图。
在图13.12中加上两条边,如下图中虚线所示,就得到一个欧拉图如下图所示。
欧拉回路为: abcdefghifdigbea 。
7. 图13.13给出了四个无向图,试确定哪一个是欧拉图? 哪一个是哈密顿图? 并分别指出其欧拉圈和哈密顿圈。
解:图13.13中的(a )图既是欧拉图又是哈密顿图,欧拉回路为:1234563762781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哈密顿回路为:123456781u u u u u u u u u 。
(b )图是欧拉图,欧拉回路为:123415361u u u u u u u u u 。
去掉顶点1u 和3u ,(b )图成为有4个连通分支的图,不满足哈密顿图的必要条件p(G -V 1)≤|V 1|,(b )图不是哈密顿图。
(c )图是哈密顿图,哈密顿回路为:123456781u u u u u u u u u 。
(c )图有两个奇顶点,由定理13.1,该图不是欧拉图。
(d )图有两个奇顶点,由定理13.1,该图不是欧拉图。
去掉顶点5u 和3u ,(d )图成为有3个连通分支的图,不满足哈密顿图的必要条件p(G -V 1)≤|V 1|,(d )图不是哈密顿图。
9. 证明若n>2则完全图k n 是哈密顿图。
证明:由完全图k n (n>2)的定义可知,k n 中任两顶点之间都有一条边。
设k n 的顶点分别为v 1,v 2,…,v n ,则有经过所有顶点的初级回路v 1v 2…v n v 1,该回路即为哈密顿回路。
所以k n 为哈密顿图。
10. 设G 是具有n (n 2)个顶点的无向图。
证明若G 中每一对顶点的次数之和大于或等于n ,则G 中存在一个哈密顿圈。
证明:由书的第九章中的约定可知,G是简单无向图。
已知G具有n个顶点且每一对顶点的次数之和大于或等于n,根据第九章习题19的结论,G是连通图。
由定理13.3可知,G中存在一条哈密顿链,令它为(v1,v2,…,v n)。
若v1与v n邻接,则G中存在一个哈密顿圈(v1,v2,…,v n,v1)。
若v1与v n不邻接,v1与其它k个顶点邻接,即d(v1)=k。
由于每一对顶点的次数之和大于或等于n,则必有2≤k≤n-2,在这k个顶点中至少有一顶点v j,使得v n与v j的前一顶点v j-1邻接,若不然,v n至多与(n-1)-k个顶点邻接,即d(v n)≤n-1-k,于是
d(v1)+d(v n)≤k+(n-1-k)=n-1<n
与已知条件每一对顶点的次数之和大于或等于n矛盾.故v n与v j的前一顶点v j-1必邻接,因此得到哈密顿圈(v1,v2,…,v j-1,v n,v n-1,…,v j,v1)。
综上所述,若n(n 2)个顶点的无向图G中每一对顶点的次数之和大于或等于n,则G中存在一个哈密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