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语文文学常识和成语选择题训练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 选择题 专项训练(第一二单元)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  选择题 专项训练(第一二单元)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专项训练(第一二单元)部编版(含答案)1.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开阔的意境和雄浑的气势是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作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D.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

2.第一自然段中“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3.选出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朗润(rùn)酝酿(niàng)宛转(wǎn)欣然(xīn)B.轻悄悄(qiāo)软绵绵(miǎn)赶趟儿(tàng)嘹亮(liáo)C.舒适(shū)黄晕(yūn)烘托(hōng)抖擞(sǒu)D.应和(hè)发酵(xiào)蓑衣(suō)鸟巢(cháo)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

②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

③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④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学常识(教师版)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学常识(教师版)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学常识一、单选题1.(2020七上·德惠期末)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代表作——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等。

C.《济南的冬天》——老舍——代表作——小说《茶馆》,诗文集《踪迹》。

D.《咏雪》——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答案】C【知识点】作家作品【解析】【分析】C项错误,《茶馆》是话剧,诗文集《踪迹》作者是朱自清。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作家作品之间的搭配,都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2.(2020七上·浦东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寓言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伊索寓言》讲述了许多古希腊的寓言故事,《女娲造人》也是充满了丰富想象的寓言故事。

B.郭沫若写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意境美妙,语言铿锵,借助牛郎织女故事,体现诗人改造现实生活的愿望。

C.《动物笑谈》的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意大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通过写《诫子书》一文,告诫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答案】D【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家作品【解析】【分析】A.《女娲造人》是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不是寓言故事。

B.错在“语言铿锵”,应该是:语言清新自然。

C.《动物笑谈》的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人。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级文章内容的把握,注意把握所学文章的作者、作品及主要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选择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选择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练习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答案。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抒情散文的共同特点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B《雨的四季》首段"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起开篇点题、领起下文的作用。

C《观沧海》属于古体诗,《次北固山下》则是格律诗(也叫近体诗)。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作品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集中体现在作品《繁星》《春水》中。

B《散步》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双腿瘫痪,长年患病,但他一直在和病魔抗争。

他戏言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作。

C《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B《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和《孟子》《礼记》《中庸》合称“四书”。

4、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没有提到长妈妈的一篇文章是()A《狗猫鼠》B《五猖会》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藤野先生》5、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散文《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海伦凯勒。

B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序、倒叙、插叙。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D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是七言绝句。

6、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而作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专项练习第一单元 1 春一、文学常识1.朱自清,字________,江苏扬州人,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作有诗文集《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春》的体裁是________。

作者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二、重点字集训 1.生难字酝酿.( ) 黄晕.( ) 2.多音字和⎩⎪⎨⎪⎧和.解( )应和.( )和.牌( )和.稀泥( )和.面( ) 薄⎩⎨⎧薄.饼( )薄.弱( )薄.荷( ) 晕⎩⎨⎧晕.车( )头晕.( )3.形近字⎩⎨⎧歌声liáo亮穷困liáo 倒极目liào望⎩⎨⎧lǒnɡ 罩葱lón ɡ三、重点词句积累1.____________:愉快的样子。

2.____________:明亮滋润。

3.____________: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现在多写作“婉转”。

4.____________:造酒的发酵过程,课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5.____________:时间赶得上,课文中形容争先恐后的样子。

6.____________: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7.____________: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8.____________: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课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9.________________: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尽早安排好。

第一单元 2 济南的冬天一、文学常识《济南的冬天》作者________,现代________家,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满族,北京人。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提升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提升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为“诗三百”。

B.冰心和巴金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繁星》和《我爱这土地》。

C.戏剧往往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

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把握。

ACD三项正确。

B项,《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

B.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适用对象错误。

B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尽。

使用正确。

C受益匪浅:指意识或形态方面有很大的收获。

使用正确。

D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使用正确。

据此,答案为A。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宽宏大量:待人宽厚,度量大,能容人。

使用正确。

B开卷有益: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得益。

使用正确。

C草长莺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使用正确。

D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七年级上语文(成语运用)(教师版)

七年级上语文(成语运用)(教师版)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成语运用)一、单选题1.(2023七上·瑞昌期中)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听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

在这四年中,他们形影不离....。

C.爸爸在箱子里翻来覆去....,仍旧没有找到自己的存折。

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答案】C【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B形影不离: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

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C翻来覆去:躺在床上来回翻转身体。

形容睡不着觉;也形容事情多次反复。

D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2.(2022七上·市中区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来自各行各业的特邀代表济济一堂....,共庆港珠澳跨海大桥胜利通车。

B.每个人都要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工作,让他们各得其所....。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享天伦之乐....。

D.我校新组建的羽毛球队,在2018全县中学生联赛上获得第四名,成绩差强人意....。

【答案】C【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解析】【分析】A.济济一堂:意思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B.各得其所:原指各自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C. 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文学常识试题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文学常识试题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文学常识试题一、文学文化常识1、《春》作者是朱自清,字,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原名,字,被称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话剧《》《》等。

3、《观沧海》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家、家、诗人。

代表诗歌有《》《》等。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字,号,朝著名诗人。

5、《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朝著名诗人。

6、《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天净沙是,秋思是。

作者是朝著名散曲家。

7、《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代表作有小说《》,散文《》《》等。

8、《金色花》的作者是,(国籍)作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9、冰心,原名,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代表作有《》《》等。

1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作者是。

11、《论语》是记录言行的一部书,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字,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家。

12、《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本文是为了悼念国际主义战士、(国籍)共产党员白求恩而作的。

13、《诫子书》选自《》,作者,字,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诫,即;书,即。

14、《狼》选自《》,作者,字留仙,世称,清代文学家。

15、《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国籍)作家安徒生,他创作了《》《》《》等一系列优秀童话。

16、《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原名。

是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历史剧《》。

17、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以此揭示某种深刻的道理。

18、《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选自《》,作者是约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作家。

附答案1、佩弦、《背影》《欧游杂记》2、老舍舒庆春舍予人民艺术家《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3、曹操政治军事《龟虽寿》《短歌行》4、李白太白青莲居士5、王湾唐6、散曲曲牌名题目马致远元7、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合欢树》8、泰戈尔印度9、谢婉莹《繁星》《春水》10、《朝花夕拾》鲁迅11、孔子及其弟子儒丘仲尼教育12、毛泽东加拿大13、《诸葛亮集》《诸葛亮》孔明告诫、劝勉书信14、《聊斋志异》蒲松龄聊斋先生15、丹麦《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16、郭沫若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女神》《星空》17、动植物或其他事物18、《伊索寓言》伊索。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提升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提升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答案】B【解析】B错。

“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2.下列选项中全都是敬辞的一项是()A.令尊、垂念B.奉陪、家严C.鄙人、高就D.劳驾、舍弟【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能力。

敬辞和谦辞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谦辞表示谦虚的言辞。

A项都是敬辞。

B项中“家严”指自己的父亲,是谦辞;C项“鄙人”是对自己的谦称,是谦辞;D项中“舍弟”是对自己弟弟的谦称,是谦辞。

故选A。

3.下列有关《世说新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咏雪》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选自《方正》门。

B.《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是个聪明明理的孩子。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太丘为人守时。

D.《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答案】A【解析】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咏雪》这篇文章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故答案A表述错误。

4.下列故事,不属于表现孩子聪慧是( )A.司马光砸缸B.曹冲称象C.道旁苦李D.刻舟求剑【答案】D【解析】考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刻舟求剑”是一个汉语成语,是《吕氏春秋·察今》中的一则寓言,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人。

所以D项不能表现孩子的聪明。

故答案为D。

5.下列词语不属于谦辞的是( )A.令爱B.家父C.舍弟D.愚兄【答案】A【解析】考查对文体常识的了解。

A“令爱”的说法在古代是敬称,不是谦称。

故答案为A。

6.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B.与儿女讲/论文义C.未若/柳絮/因风起D.君与家君/期日中【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句读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训练题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191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C、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

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

本文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

D、《世说新语》两则》一刘义庆,南宋彭城人。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春》一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本文选自《朱自清选集》。

B、《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英国女作家,教育家。

1964 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济南的冬天》一老舍,现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主要作品有戏剧《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小说《茶馆》《龙须沟》等。

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尚书》并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对作家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作者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沛国谯县人。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

B、《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唐代诗人。

C、《天净沙秋思》一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天净沙”曲牌名,和词牌-样,是曲的音乐谱式。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

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散文诗集:《野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篇小说:《阿Q正传》;4、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的是( )A、《诗经》B、《春秋》C、《论语》D、《国语》5、古代“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是指( )A、下棋B、种花C、武术D、驾车6、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暗含我国哪个传统节日是( )A、元育节B、重阳节C、中秋节D、端午节7、下列词语中不是敬辞的一项是( )A、令尊B、惠存 G、久仰 D、寒舍8、下列句子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诚邀您到寒舍来叙一叙,我恭候您的到来。

B.询间长者年龄,应尊敬地问:“您老人家高寿?”C.他初次遇见仰慕己久的作家,说:“久仰久仰。

D.你家严已经把你的困难告诉我了,你放心,你的事我一-定尽力相助。

9、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宋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部志人小说.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铁事。

B.《论语》是信家经典著作。

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钟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

军事家。

D.《穿井得一人》选自《列子》。

这本书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

神话传说。

10、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色花》的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的作品,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愷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B.《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作者是法国作家。

电影编剧让·乔诺。

C.徒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D.《蚊子与狮子》选自古罗马的《伊索寓言》,讽刺了那些成功后就自高自大的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成语积累训练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行其是....,终不愿意B.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

C.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

D.“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2、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3、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襄阳产业发展能够见异思迁....:从汽车、纺织、食品、化工4个传统产业,转向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再生资源利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B、深化医改后的一些做法与过去大相径庭....:宜城公立医院全面实行“先住院后付费”便民服务。

C、入冬以来,全国多省份发生重度雾霾污染,湖北虽不在其中,但襄阳很多人戴上口罩绝非杞人忧天....。

D、米庄镇的某女士微整形弄成“危”整形,脸被整得参差不齐....,痛苦不堪。

4、下列加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不想将想法付诸实践的人,总会觉得奋斗目标是那么的高不可攀....。

C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耸.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 .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B.照片总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忆,当年的人,当年的景让人历历在...目.。

C.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D .即使再忙,妈妈也要把家里收拾得一丝不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B、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

C、中非建立友好关系,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双方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D、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不停地汲取知识,使自已的学识渊博....。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A.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秋风中正..洒洒开得烂漫.B.他说话的口气咄咄逼人....,令人十分难堪。

C.母亲喊住我:“你要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迷迷糊糊....地回答。

D.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8、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C、这只大鸟克服了心理障碍后,变得活泼而无精打采....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D、“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它使沿线各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舟共济....。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艺汇演那天,我们班跳舞的女同学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B.重庆的中午,真是高温难耐,观音桥步行街上都没看到几个人,真是人迹罕至....。

C.这一天,重庆图书馆门前人声鼎沸....,挤满了许多前来参加签售会的读者。

D.学习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其解....。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A.中世纪的宗教法庭创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酷刑。

B.在学校的选修课和综合实践课上,孩子们专心致志地听讲,并随声附和....,踊跃发言。

C.高手对决,心理素质较好者往往会更胜一筹....。

D.林海音的小说构思奇特,情节曲折,我看得津津..,欲罢不能。

..有味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几十年过去了,刘老师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诲人不倦....,教出了一批又-批优秀学子。

B .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 .《西游记》给人们塑造了-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的大英雄。

D .王祥同学学习一向刻苦认真,每天的作业他总是苦心孤诣....地深入钻研,保质保量地完成,因此,他的学习成绩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

1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俩像亲姐妹-样,总是形影不离....,令人羡慕不已。

B、迎面走来了一群俏姑娘和帅小伙,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人十分阳光的感觉。

C、屠呦呦研究青蒿素失败了190多次,但仍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5年10月5日荣获诺贝尔生物医学奖。

D、每天的电视新闻总有-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播出,让人感觉不舒服。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学习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B.赛场工人不畏炎热,正人声鼎沸....地安装各种设施。

C.这场足球比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赛最终还是停留在1:1。

D.为了保障旅客的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治旅游市场。

1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 .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 .她小心..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着每一个字。

..翼翼C .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 .这个决定让我们莫名其妙,本来喧嚣的教室,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1、[答案]: A (解析: 各行其是,比喻各自按照对的去做,比喻各搞-套,含有贬义,此处应该换成“各得其所”。

)2、[答案]: c (解析: A随声附和: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没有主见,该成语为贬义词。

B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该成语与语境不符。

D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真的一样,该成语用错对象。

)3、[答案] : C4、[答案] B5、[答案] B6、[答案]B (应为设身处地)7、[答案]C8、[答案] C9、[答案]B10、[答案]B11、[答案]D12、[答案] B13、[答案]C14、[答案]c (忍俊不禁和笑起来语义重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