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娟 事迹

合集下载

妇女节人物女性权益捍卫者的故事

妇女节人物女性权益捍卫者的故事

妇女节人物女性权益捍卫者的故事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纪念并赞扬那些在不同领域为女性权益奋斗的杰出人物。

以下是其中几位女性权益捍卫者的故事,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实现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1. 马琳 - 教育改革使者马琳是一位来自非洲国家的女性权益活动家。

她深知教育对于女性的重要性,然而在自己的社区中,妇女和女孩往往面临着接受良好教育的困难。

于是,马琳决定行动起来。

她发起了一项教育改革计划,旨在为贫困地区的女性和女孩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马琳与当地政府合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倡议,以确保女孩进入学校,并获得高质量的教育。

她还组建了志愿者团队,为那些因贫困而无法上学的女孩提供学习支持和导师指导。

通过她的努力,马琳成功地改变了数千名女性的生活,使她们有机会接受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

2. 玛丽亚 - 妇女权益倡导者玛丽亚是一位来自拉美国家的妇女权益倡导者。

她深受本地女性所遭受的暴力和不公正对待的困扰,决定为这一问题发声并采取行动。

玛丽亚组织了一系列活动,旨在引起公众对妇女权益的关注。

她组织了示威游行、座谈会和宣传活动,以唤起全社会对妇女暴力问题的关注。

同时,她还成立了一个支持受害者的组织,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使那些受到伤害的女性能够得到帮助和支持。

玛丽亚通过持久的努力,改变了对妇女暴力的社会态度,并推动了立法机构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她的勇气和决心激励了许多妇女加入到保护女性权益的行列中,为实现性别平等和妇女权益的实现做出了杰出贡献。

3. 蕾娜 - 性别平等实践者蕾娜是一位来自欧洲国家的性别平等实践者。

她意识到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并以此为动力,致力于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

蕾娜投身于社会工作领域,通过开展培训课程、举办讲座和组织座谈会,提高公众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和理解。

她还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推动学术界对性别研究的深入,为性别平等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作为一名领导者,蕾娜鼓励和培养更多的女性参与政治和商业领域,为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而努力。

好妈妈先进事迹(共14篇)

好妈妈先进事迹(共14篇)

好妈妈先进事迹(共14篇)好妈妈先进事迹(共14篇)第1篇:保育员先进事迹材料:瑶乡好妈妈保育员先进事迹材料:瑶乡好妈妈保育员先进事迹材料:瑶乡好妈妈大屋瑶族乡位于我县西北部,全乡仅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大屋瑶族中心学校,学校距县城42公里。

说起中心学校的"易妈妈"zz老师,淳朴的瑶乡人们无不交口称赞。

zz曾经有个幸福的家,丈夫z在大屋乡坛木村小教书,他认真负责、和蔼可亲,深受孩子们喜爱。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__年3月17日,学校突然停电,唐老师打着手电奔向风雨中去查线路。

不料悲剧发生,变压器漏电,41岁的唐老师当即触电身亡。

当时,唐老师的儿子才11岁,女儿4岁,上面还有70多岁的老父老母zz悲痛欲绝,晕倒在风雨中。

不久,在县局、人事局和财政局的帮助下,zz进入离家40里远的乡中学成为一名正式工人,挑起了学校"保育员"的重担,负责全校一、二年级60多个寄宿孩子的饮食起居,从此开始了"妈妈老师"的生涯。

保育员事务琐屑而又繁多,但zz总是乐呵呵地当好孩子们的保姆。

"每天清早6点半,我早早起来,帮助孩子们穿衣服,给女孩们梳头;7:50给孩子们分饭菜,招呼孩子们吃饭,8:20给孩子们洗碗,8:50开始为孩子们洗衣服、洗被单;12:50又安排孩子们吃中饭,17:00安排孩子们的晚餐,20:30开始,给孩子们倒水洗脸洗脚洗澡。

"面对如此繁琐的工作,zz说很开心、很满足。

"一年级的孩子初次离娘住校的那段时间,晚上吵着要妈妈,我就抱着他们,给他们唱我们瑶家摇篮曲哄他们入睡;还有的孩子蹬被子,我就一次次给他们盖上。

那些夜晚,我基本上整夜不合眼。

""易妈妈"很平淡的说起这些,因为每年新生住校,都有个把月的适应期,她_惯了。

为了方便照看孩子们,她要求学校把孩子们集中在一间大寝室,自己同孩子们一起睡。

孩子们时常半夜起来解手,zz总是一趟趟地陪他们去厕所。

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10篇)

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10篇)

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10篇)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精选10篇)其实写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并不难,来看看吧。

事迹材料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

要达成此目的,首先要吸引读者,感染读者,就要求事迹材料要具有较强的触发力和感染力。

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精选篇1刘慧格,是一位70后的一般农村妇女,她勤劳致富,相夫教子,和睦兄嫂亲待姑姐,还管是婆家还是娘家她都从不计较得失,用18年的操劳见证了对婆婆赵枝兰的孝亲。

今年39岁的慧格在1997年嫁到并不富裕的郭民正家,那会儿她为了过好小日子,就想方设法让丈夫学厨师学做饭,家里的里里外外都由她一个人操持,老人需要她孩子需要她,地里需要她-----为了过好日子她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瓣。

等到丈夫学厨归来她又张罗着办流动饭庄,她们的小日子在两个人的努力下几年光景发生了大变化。

慧格说嫁过来后,公公已去世,她们两口又要经营流动饭庄,丈夫经常外出主办红白喜事,家里17亩地80岁婆婆一对儿女都只能由她来照应,慢慢地就与婆婆相处下感情了。

家里的大大小小事都由她一个人默默做完做好,天天天不亮她起来做好婆婆的饭,唤醒正在酣睡的儿女上学,便去地里耕种庄稼。

一到饭点就要急着回家照顾婆婆,她怕年势已高的婆婆自己动手做饭有个啥闪失。

好几次婆婆看着儿子和媳妇忙得拉不开拴,着急着自己动手做饭帮忙,被儿媳妇知道后两口子都对老人发了脾气。

还有一次婆婆就动手提了一小筒水,被不善言辞的惠格看见了,她当场对婆婆生了很大的气,事后婆婆却偷偷告诉儿子她心里很是乐开了花,想偷着笑。

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精选篇2今年45岁的邱香爱是纺织东一条街22楼的一名普通妇女,她十几年如一日,热心伺候婆婆的感人事迹深受邻居的赞扬及好评,人们提起她没有一个不夸她是孝敬婆婆的好媳妇。

今年80岁高龄的婆婆原是纺织东一条的`居委干部,因脑梗行动不便,卧床在家。

呕心育桃李 倾心铸师魂-育桃李对什么

呕心育桃李 倾心铸师魂-育桃李对什么

呕心育桃李倾心铸师魂:育桃李对什么刘丽娟,女,汉族,本科学历,内乡县城关镇中心校教师。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她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倾注在了学生身上,把青春年华流逝在三尺讲台上,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之中;十多年来,她用心血和汗水,铺就了一个个学生的成长的基石,她用无声的行动展示了一位教师的亮丽风采。

一、博览群书,拓宽师德领域。

刘丽娟同志在教学中认真钻研业务,努力学习教育理论,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教学》、《河南教育》等书籍,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认真备好每节课,备好每个学生,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手段,使自己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怎样依据农村小学生心理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她都做了认真细致的研究,教学中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及时总结,她多次在学校、在全镇上引路课、公开课,轻松愉快、活儿高效的精彩课堂,深受大家的一致好评。

二、以校为家,彰显师德魅力。

十几年来,她怀着一颗对学生赤诚的爱心,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她家在县城,离她所执教的学校相距40多里,然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她从没有迟到过一次,从没有因为私事耽误过一节课。

每天她总是早晨第一个到校,晚上与学生一起放学,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

这看似是区区小事,却在这细微之处显现出她爱岗敬业的可贵精神。

为了干好自己的工作,她每学期都要建立学生档案,每一个学生的住址、家庭状况、性格脾气、学习成绩,她都了然于胸,做到因材施教。

工作中她总是一个一个、一遍一遍地与学生悉心交流。

她从不打骂学生,从不讽刺、挖苦学生,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放在首要位置。

遇到事情从学生的不同实际出发,多方面考虑问题,多扬少抑,先顺后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她运用学生荣誉感,多年来开始在自己的班内设立进步奖、小发明奖、小制作奖、读书奖,设法转化学困生。

对学生全身心的爱,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案头上孩子们那厚厚的来信和贺卡,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最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15篇

最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15篇

最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15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精选篇1)【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20__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

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

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

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

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

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人物故事】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填补了我国无诺贝尔科学奖的空白。

她将中医中药推向了世界,她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

过去,包括很多中国人在内的'国内外学者专家,都批评中医中药为伪科学。

屠呦呦用诺贝尔医学奖粉碎了他们对中医中药的攻击,奠定了中医中药在世界医学领域的地位。

屠呦呦是民族的功勋、佼佼者,她对科学的贡献是卓著的。

40年前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可想而知,屠呦呦要从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谈何容易?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可谓历经千辛万苦。

失败了,推掉重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

在失败面前,他们不言弃,始终执着地追求。

屠呦呦被称着是“三无教授”,她毫不在乎,兢兢业业,对科学执着追求,锲而不舍。

为了检验药物的效果,屠呦呦甚至亲自口服药物,尝试药物在自己身上的反应,以做到保证药物的万无一失,屠呦呦的肝脏因此受到了损伤,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目的。

优秀女性的事迹典范

优秀女性的事迹典范

优秀女性的事迹典范优秀女性的事迹典范七篇女性事迹你了解过多少?接触过后,还要多加学习其中精神。

我们不能只是了解事迹,而要深入学习事迹背后所蕴含的时代精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优秀女性的事迹典范七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优秀女性的事迹典范(篇1)县级“三八红旗手”:刘__刘__,__省__市__县人,她从小就心存为家乡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梦想。

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报名参加环卫工作,从一名清洁工做起,到后来的监督员,她都是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恪守职业规范。

在平凡艰苦的环卫岗位上,坚持不懈,默默奉献。

她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青年人志当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敬业之歌。

2015年,作为大学会计学专业刚毕业的她,正是寻找一份理想工作的关键时刻。

看到同学们有的进银行工作,有的在国企工作,还有的考公务员,大家都在为自己能有一份好工作而奔波,可是她却选择当一名环卫工人。

在大多数人都认为环卫工人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低,不是一名大学生应该选择从事的工作时,她却坚定的认为:任何工作,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分工不同,只要肯努力,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依然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她穿上环卫工人衣服的时候,家人亲戚劝她放弃,说大学生扫街,书白读了,以后找对象都不好找;同学朋友劝她放弃,说会计学工作这么好找,工资待遇又好,为什么要站大马路,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又低。

面对那么多人的劝阻,面对那么多人的偏见与不屑,她毅然坚持自己的初衷,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能不能做,只有愿不愿做。

2016年9月,她有幸出席了中国共产党__县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从此之后,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大学生,国家培养了我们,就是要让我们为社会做贡献,越是艰苦的环境,越需要我们这样的新生命注入。

”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的准则,无论严寒酷暑,总能看到她认真维护片区卫生的身影。

清扫路面、捡拾垃圾、擦拭垃圾桶,是她每天的工作内容。

感动中国十大优秀母亲事迹

感动中国十大优秀母亲事迹

感动中国十大优秀母亲事迹一、陈慧芹:大爱无声陈慧芹是贵州省的一名普通母亲,为了挽救患有艾滋病病毒儿子的生命,不惜冒险去非法黑市换肝。

最终成功捐肝救子,被誉为“暴走妈妈”。

她的母爱无声,却伟大无比。

二、蒋学娟:坚持梦想蒋学娟是一位患有乳腺癌的母亲,她身患重病,但仍然坚持给女儿教舞蹈。

她说:“为了孩子,我不能倒下。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母爱的伟大。

三、刘玉莲:不离不弃刘玉莲是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母亲,她的儿子因车祸导致瘫痪在床。

然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毅然决然地照顾儿子,帮助他重新站起来。

她的母爱如山,坚定不移。

四、吴菊萍:勇敢守护吴菊萍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即将从高楼坠落时,她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用自己的双手接住了孩子。

她的勇敢守护,成为了感动中国的一幕。

五、杜聪燕:为爱而生杜聪燕是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女婴的母亲。

在得知孩子患病后,她毫不犹豫地决定捐赠自己的骨髓给孩子。

她说:“我是孩子的母亲,我不能放弃。

”她的母爱如光,照亮了孩子的人生路。

六、梁桂芬:孝敬长辈梁桂芬是一位非常孝顺的母亲,她不仅照顾好自己的孩子,还照顾好年迈的公婆。

她的孝敬行为感动了周围的人,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七、张雪梅:无私奉献张雪梅是一位教师母亲,她为了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她不仅教好自己的学生,还关心他们的家庭和生活。

她的无私奉献精神让人敬佩。

八、周喜燕:坚强乐观周喜燕是一位患有重病的母亲,但她并没有放弃生活。

她坚强乐观地面对病魔,同时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她的坚强和乐观精神让人感动。

九、杨艳丽:勤劳持家杨艳丽是一位普通的农村母亲,她勤劳持家,为了家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她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精神让人敬佩。

十、何映珍:坚守信仰何映珍是一位信仰坚定的母亲,她为了信仰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母爱的伟大和信仰的力量。

三八红旗手 家政 领军人物 先进事迹材料500字

三八红旗手 家政 领军人物 先进事迹材料500字

三八红旗手家政领军人物先进事迹材料500

三八红旗手XX在家政服务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和先进事迹,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她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在工作之余坚持参加成人高考辅导班,并最终被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录取。

她在工作中也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精神和出色的服务水平,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在工作中,她始终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她认为,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成为了家政服务领域的明星,为众多青年家政服务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丽娟事迹材料
刘丽娟,1984年6月13日出生于清水县红堡镇麻池村,现为清水县残联干事,2008年在北京残奥会女子坐式排球比赛中获得冠军。

刘丽娟自幼患右小腿骨肿瘤,治疗效果不佳,落下终身残疾。

父亲年老多病,母亲在她上小学三年级时不幸去世,给本来贫穷的家庭又雪上加霜,两个姐姐在上学,弟弟又小,五口之家度日如年。

因为经济原因和病情折磨,她读完初中课程,没有去读高中,但她从未放弃学习的念头,自学完成高中课程,并取得了西北师范大学文秘专业自考大专文凭。

2002年8月份,一次偶然的机会,经清水县残联推荐,刘丽娟走上了残疾人坐式排球训练的艰辛之路,经天水市残疾人排球队主教练精心指导,9月份,她以主力的身份代表天水市参加甘肃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在这次比赛中,她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并以良好赛场表现入选甘肃省女子坐式排球队;2003年7月份在重庆壁山,刘丽娟以甘肃省队队员的身份,参加了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坐式排球预选赛,取得第四名;9月份,她又在江苏扬州参加了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坐式排球比赛,获得第四名;2004年6月份以省队队长的身份在浙江嘉兴参加了“交通杯”全国坐式排球锦标赛,获得第三名,个人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2005年9月份在家乡天水参加了“麦积山杯”全国坐式排球锦标
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历史性优异成绩;同年年底,她又代表清水县参加了天水市残疾人演讲比赛,获优秀奖;2006年4月份参加了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坐式排球预选赛第二名,同年6月份,又参加了甘肃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她担任天水队队长取得了女子坐式排球银牌,个人标枪第二名,200米短跑第五名;2007年5月份在昆明参加了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坐式排球比赛,获得第四名;同时被选为备战2008年北京残奥会集训队正式队员;2007年,她被清水县评为“十大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2008年9月份,她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女子坐式排球比赛,获得冠军,她所在的队被国家评为“五一劳动集体奖章、五四杰出青年集体贡献奖”她被甘肃省政府评为“备战及参加2008年北京残奥会先进个人”:被甘肃省工会评为“五一劳动奖章”;被甘肃省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 CCTV体坛风云人物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2009年3月份,她又代表清水县,参加了天水市举办的“视点杯”残疾人艺术汇演,小品获一等奖,诗朗诵获一等奖, 4月份她又代表天水市参加了甘肃省第五届残疾人艺术汇演,获二等奖,个人获新人奖,5月份被评为甘肃省五四杰出青年奖章标兵,天水市十大杰出青年,清水县十大杰出青年,甘肃省自强模范,6月份她又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全国女子坐式排球锦标赛,获得冠军,8月份又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获一等奖。

她成功了,她获得诸多的荣誉并没有使她骄傲,她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欣赏成功的喜悦;她不忘党和人民对她的重托。

她回到清水后,利用自己在体育界良好的声誉,为清水输送了四名残疾人运动员去上海参加训练,其中有一名队员在6月份参加内蒙举办的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并深入残疾人家庭为省、市选拔与输送运动员14名。

为了清水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她一直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她把奥运精神传播到清水县城、乡村小道,要弘奥运精神在清水大地开花结果。

在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残联等单位的帮助下,她在县城各学校做了巡回演讲,师生反响很强烈,签名的、合影的、留言的、讨论经验的,自觉接受她辅导教育的达万人,学习冠军之风传遍清水中小学。

“为振兴清水而教,为振兴清水而学”已成为清水教育界的口号。

刘丽娟还不厌其烦、积极主动接受来自省、市、县、各行各业的采访达60余次,她知道这不是为自己扬名,而是传播一种精神,超越自我,永不言败的奥运精神。

由于刘丽娟无私的奉献奥运精神已传遍轩辕故里、甚至甘肃大地,各行各业都在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向行业要效益,出行业精品,创行业桂冠。

成绩是暂时的,道路是漫长的,刘丽娟坚信“有生命必有希望,我坚信我一定能成功。

过去的痛苦即快乐。

凡事必先难后易。

心之所愿,无事不成。

”的人生格言,正是她顽
强拼搏的精神,做着她该做的一切,实现着人生梦想。

二00九年十月十四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