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专项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体育—乒乓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与标准

《体育—乒乓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与标准

《体育—乒乓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与标准第一篇:《体育—乒乓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与标准校本课程《体育—乒乓球》一.前言乒乓球堪称我国的国球,几十年来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它设备简单,室内室外都可进行,运动量可大可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条件的人均可参加此项活动,因此在基层深受群众的喜爱。

经常进行乒乓球运动可以提高人的灵敏、协调、动作速率和上下肢活动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中学乒乓球的教学任务,是结合教学教育学生勤学苦练,培养互帮互学精神,向学生传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

它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有选择性的课程。

其灵魂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学生、学校的需求是开设校本课的动因。

它有利于调动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形成学生特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对一所学校来说,校本课程则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二.乒乓球校本课程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高中是学生兴趣与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脑力高强度活动时刻。

通过增设乒乓球课程和乒乓球活动,协调身体的全面发展,消除大脑疲劳,更有助于文化学习成绩的提高;通过乒乓球训练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一专多长;通过乒乓球运动使学生建立自信,有助于中下等学生的转化工作;通过乒乓球校本课程研究实施,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融合新课改精神,完成高中学生运动参入、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目标。

三.乒乓球校本课程目标(一)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史,明确其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二)掌握乒乓球训练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刻苦训练的好习惯,养成拼搏、进取的生活态度。

乒乓球选项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乒乓球选项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乒乓球选项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第一节乒乓球选项体育课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一)乒乓球选项体育课教学目的任务1、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掌握乒乓球运动与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养成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和体育锻炼的习惯。

2、通过乒乓球基本技术的学习和练习,发展以有氧代谢能力和肌肉力量为重点的全面身体训练,继续提高学生的身体技能和各项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体质,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掌握体育锻炼和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身体机能自我评价能力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发展个性,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培养敢于拼搏、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选编教材原则1、教育性原则:理论与实践教材都应符合社会主义教学方向,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材。

2、全面性原则:整个教材应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基本技术与身体素质相结合,培养与兴趣相结合,教书育人相结合。

3、实用性原则:根据我院学生的身体条件、选项运动基础和能力的差异去选编教材,同时要符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

4、系统性原则:整个教材要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建立由易到难,有层次,突出重点,不断提高的体系。

(三)乒乓球选项体育课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1)表1乒乓球选项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一)体育理论1、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2、乒乓球竞赛规则、裁判法3、体育基础理论(二)实践部分1、乒乓球技术、战术:(1)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2)基本步法:单步、并步、跳步、跨步、侧身步、交叉步(3)发球技术:平击发球、正手发下旋球与不转球、正手发右侧上旋急长球、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4)推挡球:快推、加力推挡、推挤、推下旋挡、减力挡(5)攻球技术:正手快点攻球、正手快带、正手快攻、正手扣杀、正手杀高球、反手攻球(6)搓球技术:快搓、慢搓、快摆、搓侧旋(7)弧圈球技术;高吊弧圈、正手拉前冲弧圈球(8)战术:战术制订的基本原则、各种打法类型的基本战术(9)教学比赛2、身体素质(1)耐力:定时跑、800米跑、1000米跑、12分钟跑(2)力量:引体向上、双杠屈臂撑、俯卧撑、仰卧起坐、立卧撑(3)速度:跑的专门练习、加速跑、50米跑、1分钟跳绳、2.74米交叉步(4)跳跃:单足跳、多级跳、蛙跳、纵跳摸高、连续跳、立定跳远(5)柔韧:体前屈、坐位体前屈三、体育成绩考核(一)体育成绩考核办法:乒乓球选项体育课考核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分方法进行,体育成绩用百分制计分,各项考核内容及其比重(见表2、3)。

乒乓球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

乒乓球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

乒乓球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乒乓球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一项集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和耐力为一体的球类运动。

乒乓球运动的设备比较简单,可在室内或室外进行,运动量可大可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身体条件的人均可参加,因此在大学中也深受同学的喜爱。

我校乒乓球专项课就是针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设的一门体育课程。

通过乒乓球专项课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人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的活动能力,还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课程目标:通过两个学期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战术和竞赛规则,能够组织和参加简单的基层乒乓球比赛,了解乒乓球运动在国际和国内发展的最新动态与趋势,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三、课程任务及课程要求1、通过乒乓球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战术和竞赛规则,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2、在学习乒乓球技术中,注重培养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养成良好体育道德作风。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参加基层比赛和对基层比赛进行组织与裁判工作,并且能够将乒乓球运动作为自己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一)专项第一学期(体育印)(二)专项第二学期(体育W)五、教学内容纲要(一)理论部分1、乒乓球运动发展概况2、乒乓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3、乒乓球竞赛规则4、乒乓球竞赛的组织方法(二)实践部分1.乒乓球专项技术(1)乒乓球基本技术:介绍并学习正手攻球、反手推(横板反手拨)、左推右攻、发球与接发球技术、搓球、直板横打、双打和比赛等基本技术。

(2)乒乓球基本步法:介绍与学习单步、并步、小碎步、交叉步等基本步法。

(3)战术:介绍与学习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等战术。

(三)、成绩考核〈一〉内容1、第一学期:(1)理论部分占20%(2)技术部分占50%(3)12分钟跑20%(4)课堂表现占10%A.学习态度B.出勤情况2、第二学期:(1)理论部分占20%(2)技术部分占70%(3)课堂表现占10%A.学习态度B.出勤情况〈二〉评分标准1、理论部分笔试,卷面成绩为学生实际得分2、技术部分(1)第一学期考核方法:①反手推(横板反手快拨)技术:・考试中学生可自由组合,记1分钟的累计击球板数,每组同学2次机会,取最高值。

乒乓球专项课程标准

乒乓球专项课程标准

乒乓球专项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96学时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乒乓球适用对象(专业):体育教育开课学期:第五学期二、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后半叶起源于英国,它是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乒乓球又被称为“桌上网球”。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体轻、速度快、旋转变化多,富有技巧性和趣味性。

经常参加这项运动可以发展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培养人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品质。

近年来,乒乓球运动已被我国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青睐,并逐渐被大学生所认识,大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爱好与日俱增,高校乒乓球运动也随之迅速发展。

通过乒乓球选项课,进一步提高学生乒乓球运动的实践水平和理论认识,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较好完成乒乓球选项课的教学任务;学会乒乓球运动基本的技术、技能,并能在乒乓球比赛的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技、战术和技能,提高学生乒乓球运动的比赛能力及欣赏水平;使每个学生具有一定的乒乓球运动裁判能力、了解乒乓球运动比赛的组织、编排工作。

三、课程性质和目标1.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2.课程目标:(1)通过乒乓球运动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增进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灵敏性、协调性、爆发力、柔韧性等,培养学生敢于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良好个性;(2)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水平,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乒乓球比赛与裁判的实践技能,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3)通过学习乒乓球运动项目,使学生认识乒乓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与裁判规则及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与技能;(4)利用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敢于拚搏、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和斗智斗勇、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坚强心理品质,为塑造全面发展的现代高素质金融人才服务。

校园乒乓球课程的全面纲要

校园乒乓球课程的全面纲要

校园乒乓球课程的全面纲要1.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技能和水平-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健康意识2. 课程内容2.1 基础技能训练- 握拍姿势和击球基本动作的练- 正确的站姿和移动技巧的培养- 乒乓球发球和接发球的基本技巧训练2.2 进阶技能训练- 不同击球方式的训练,如正手、反手、推球、搓球等- 技术组合和战术应用的训练- 快速反应和灵活移动的训练2.3 战术和比赛训练- 研究不同的比赛战术和策略- 模拟比赛场景进行实战训练- 参加校内外乒乓球比赛,提升比赛经验和竞技能力2.4 体育精神和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强调公平竞争和尊重对手的重要性- 介绍乒乓球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3. 课程安排- 每周两节乒乓球课程,每节课45分钟- 课程持续一个学期,总计18周- 课程安排包括理论研究、技能训练和实战演练4. 评估方式- 口头或书面测试,检验学生对乒乓球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际比赛表现的评估,考察学生在比赛中的技术和战术应用能力- 课堂参与和团队合作的评估,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5. 资源需求- 乒乓球桌、球拍和球等基础设施和装备- 乒乓球教练和助教的支持和指导- 适当的场地和设施,确保安全和良好的训练环境6. 课程效果评估- 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统计学生的技能进步和比赛成绩- 评估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以上是校园乒乓球课程的全面纲要,旨在培养学生的乒乓球技能、团队合作和健康意识,希望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体育课程。

乒乓球课程标准(修订)

乒乓球课程标准(修订)

《乒乓球选项课》课程标准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课程类型:理论课程(A类)适用专业:各专业课程所属系部:公共基础教学部批准日期:2013年6月一、制定依据与课程定位(一)制定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14〕4号)和《乒乓球九级训练内容与达标标准》。

(二)课程定位乒乓球课程是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各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应职、任职能力与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是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发展的基础课程;发展体能素质和运动技能,提升通用职业能力的职业准备课程;传授乒乓球相关知识的教育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能掌握基本的健身知识和方法,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

了解乒乓球比赛的规则,提高比赛的鉴赏能力。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基本掌握一种乒乓球的主体打法,初步掌握该主体打法的主要战术并初步形成其战术风格;掌握乒乓球锻炼方法,有效发展体能与素质,形成自主锻炼能力。

能够利用体育锻炼来预防职业性疾病。

(三)素质目标: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侧重发展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身体技能与身体素质。

锻炼坚毅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各类职业岗位要求。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且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三、课程内容设计(一)学时分配(二)教学单元设计课题一:乒乓球的发展概况及基本知识内容:通过理论课的形式,主要阐述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要求:引发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基本了解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上的起源与发展的概况。

课题二:介绍当今乒乓球技术发展趋势内容:通过理论课的形式,主要阐述现代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以及介绍现代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和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要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乒乓球运动,并充分理解乒乓球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的特点。

有关乒乓球的课程设计

有关乒乓球的课程设计

有关乒乓球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乒乓球的基本历史、规则和比赛方式。

2. 学生能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如发球、接球、推挡、快攻等。

3. 学生能了解乒乓球运动对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的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使用乒乓球拍,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和简单比赛。

2. 学生能在对战中运用所学技巧,展示良好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学生通过乒乓球练习,提高反应速度、判断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 学生在乒乓球练习中,学会尊重对手,遵循比赛规则,培养良好的竞技道德。

3. 学生通过乒乓球运动,培养自信、勇敢、坚持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体育学科,以乒乓球为主题,结合技能训练、比赛实践和理论讲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具备一定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但需加强团队合作和竞技道德的培养。

教学要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竞技精神。

通过明确的课程目标,分解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乒乓球历史与文化:介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国际影响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教材章节:体育与健康教材中“小球运动”章节。

2. 乒乓球基本规则与技术:讲解比赛场地、器材、得分制度以及基本技巧如发球、接球、推挡、快攻等。

教材章节: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乒乓球基本技术”章节。

3. 乒乓球训练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开展分组对抗训练,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教材章节: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乒乓球训练方法”章节。

4. 乒乓球比赛与竞技道德:通过组织比赛,让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培养良好的竞技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章节: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体育比赛与道德”章节。

5. 乒乓球运动与健康:讲解乒乓球运动对身体素质、协调能力和心理素质的益处,强调锻炼的重要性。

乒乓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乒乓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乒乓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乒乓球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和心肺功能有着良好的锻炼作用。

因此,将乒乓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2. 提高学生的乒乓球基本技能和战术意识;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精神;4.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课程内容1. 基本技术训练(1)握拍姿势和站位训练;(2)正手和反手的基本击球动作训练;(3)发球和接发球技巧训练;(4)运用基本战术进行对抗训练。

2. 比赛训练(1)单打和双打比赛训练;(2)比赛中的战术应用和心理素质训练;(3)模拟比赛训练,提高学生的比赛经验和应变能力。

3. 规则和裁判训练通过学习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和裁判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公平竞争意识。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清楚了解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和战术要领。

2.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不同水平的小组,进行技术训练和比赛训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

3. 个性化辅导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技术辅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技能水平。

五、课程评价1. 学生考核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技术水平和比赛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3.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六、课程保障1. 师资保障学校将安排具有乒乓球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的老师担任乒乓球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2. 设施保障学校将提供符合乒乓球教学要求的场地和器材,确保学生的正常训练和比赛。

3. 安全保障学校将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乒乓球训练和比赛中的安全。

七、课程实施计划1. 每周安排乒乓球课程2-3节,每节课4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乒乓球专项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96学时
学分:2学分
先修课程:乒乓球
适用对象(专业):体育教育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二、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后半叶起源于英国,它是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乒乓球又被称为“桌上网球”。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体轻、速度快、旋转变化多,富有技巧性和趣味性。

经常参加这项运动可以发展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培养人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品质。

近年来,乒乓球运动已被我国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青睐,并逐渐被大学生所认识,大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爱好与日俱增,高校乒乓球运动也随之迅速发展。

通过乒乓球选项课,进一步提高学生乒乓球运动的实践水平和理论认识,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较好完成乒乓球选项课的教学任务;学会乒乓球运动基本的技术、技能,并能在乒乓球比赛的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技、战术和技能,提高学生乒乓球运动的比赛能力及欣赏水平;使每个学生具有一定的乒乓球运动裁判能力、了解乒乓球运动比赛的组织、编排工作。

三、课程性质和目标
1.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2.课程目标:
(1)通过乒乓球运动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增进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灵敏性、协调性、爆发力、柔韧性等,培养学生敢于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良好个性;
(2)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水平,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乒乓球比赛与裁判的实践技能,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通过学习乒乓球运动项目,使学生认识乒乓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与裁判规则及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与技能;
(4)利用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敢于拚搏、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和斗智斗勇、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坚强心理品质,为塑造全面发展的现代高素质金融人才服务。

四、教学实施建议
1.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思想教育因乒乓球教学存在搭配问题,技术水平、性格、接受能力也不可能一致,只有做到互相帮助和自愿结合,教学方能取得较好效果。

2.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贯彻运用自觉性、积极性、直观性系统性和巩固提高等教学原则。

3.乒乓球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一般要经历熟悉球性、粗略掌握、改进提高、巩固与运用自如几个阶段所组成。

教师只有熟知这一规律,才能在各阶段中提出具体的符合实际的任务,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内容
(一)专项能力综述
1.理论部分
(1)乒乒球运动概述及乒乓球运动简史
(2)乒乓球运动技术特点及身体锻炼价值
(3)乒乓球简单裁判法及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2.基本技术部分
(1)乒乓球站位姿势、握拍法、步法
(2)发球技术:正(反)手发平击球、正(反)手发上(下)旋球、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3)接发球技术:接平击球技术、接下旋球技术
(4)推挡技术:平推、快推(介绍加力推、推侧旋球)
(5)攻球技术:正手近台快攻、正手远台攻球(介绍快点、滑拍)
(6)搓球技术:正(反)手快、慢搓(介绍搓转与不转球)
3.基本战术部分
(1)发球抢攻战术
(2)左推右攻战术
(3)对攻战术
(二)基础知识
1.理论知识
(1)比赛台面的区域
(2)球拍拍形
(3)拍面部位
(4)击球时间
(5)击球路线。

(二)技术知识
第一节握拍法
(1)直拍握法
(2)横拍握拍法
第二节基本步法
(1)单步
(2)跨步
(3)并步
(41)跳步
(5)交叉步
第三节常用的发球技术
(1)正手发奔球
(2)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3)发短球
(4)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5)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6)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7)下蹲发球
(8)正手高抛发球
第四节接发球技术
第五节推挡球技术
(1)挡球
(2)快推
(3)加力推
(4)减力挡
第六节搓球技术常用的搓球技术(1)慢搓
(2)快搓
(3)搓转与不转球
(4)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
第七节削球技术
(1)远削
(2)近削
(4)削弧圈球
第八节攻球技术
(1)正手近台攻球
(2)正手中远台攻球
(3)正手扣杀
(4)正手拉球
(5)正手台内突击
(6)正手杀高球
(7)反手近台攻球
(8)反手快拔
(9)反手快点
(10)反手快拉
(11))反手扣杀
(12)侧身攻球
第九节弧圈球技术
(1)正手前冲弧圈球
(2)正手加转弧圈球
(3)反手拉弧圈球
六、课程考核方式
乒乓球专项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其成绩考核与评定应包括理论考核、技术技能考核两方面,其中技术机能考核不及格者,总评按不及格评定。

采用百分制评分方法。

教学内容占考核比重见表2
(一)理论部分:该成绩占总评分的20%。

在全部内容授完后进行全面考核。

(二)技术技能部分:该成绩占总评分的70%。

按以下规定项目和标准考核。

(三)学生上课情况占总评分的10%
1. 发球
考试方法:发到规定的区域,10个球,发5个平击球,5个下旋球,正反手不限。

考试要求:持球手必须伸开放平,必须在端线以外,台面以上。

评分标准:每发成功一球得10分。

2.反手斜线推挡
考试方法:以中等力量的近台斜线对推1分钟,学生自测,每人有两次机会,计达标数。

考试要求:以推为主,在左边1/2台范围内,过中线不计数。

评分标准:
3.正手攻球技术(连续20次)
表1正手攻球评分标准
4.左推右攻技术
表2左推右攻评分标准
5.全班进行分组大循环单打比赛
表3比大循环单打赛成绩评分表
七、课程主要参考书
1. 于勇,许国喜等.《大学体育运动与健康》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8
2. 苏丕仁.《乒乓球运动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3.唐建军.《乒乓球技巧图解》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6
4.苏丕仁. 《乒乓球教学与训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
5.5
八、教学进度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