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理论课第一讲

合集下载

大学体育课程之乒乓球

大学体育课程之乒乓球

第二节 乒乓球运动的作用和意义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 多、趣味性强。设备较简单,不受年龄和身体 条件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 价值,比较容易开展和普及。经常参加这项运 动可以发展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的 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的 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并能培养人 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品质。
胶皮性能
球拍弹力均匀,击球稳,容易掌握,但击 球的速度不快。 胶粒高度 1.6-2 毫米,主要依靠旋转强或冲 力大的来球,增加会球的旋转强度。来球 旋转或冲力小,回球旋转也弱。它比普通 胶皮拍难以控制,击球的速度也不快。 反弹力较弱,回球速度较快,能制造一定
持此类球拍 代表人物
的旋转。但不如反胶转。 反弹力强,回球速度快,摩擦力较小,造 旋能力差。


技术打法向快速方向发展是总趋势中的一个重要 的方面,速度和旋转相互渗透,要求更好的结合;弧 圈球技术和反弧圈球技术将在相互牵制、相互争斗的 矛盾中发展提高;力争主动,先发制人,争取前三板 发挥出个人技术特长,是各种类型打法发展的另一个 趋势。削攻打法在比赛中增多进攻成分,利用两面不 同性能球拍搞旋转变化,伺机强攻等,都要在“变、 转、攻”上下功夫争主动;推攻和两面攻打法的运动 员,除加快进攻的速度外,还会进一步提高反手攻球 的威力,力争更加全面掌握技术。 总的来讲,世界乒乓球技术正朝着更加积极主动、 特点突出、技术比较全面、战术变化多样的方向发展。


三、击球路线 击球路线:指球体在台面上空飞行的俯视角的投影线。

左 方 斜 线
左 方 直 线
中 路 直 线
右 方 直 线
右 方 斜 线
四、击球时间 击球时间:指来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其运行轨迹从着台点 上升再下落至触及地面以前的过程。

乒乓球专项理论课

乒乓球专项理论课

协会 中国 中国 德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白俄罗斯 韩国 丹麦
积分 2961 2647 2604 2601 2601 2585 2499 2483 2454 2416
2019/5/3
38
女子排名
排名
变化
1
(<<)
2
(<<)
3
(<<)
4
(5)
5
(4)
6
(7)
7
(8)
8
(9)
9
(10)
10
(11)
2019/5/3
28
例如有6个队参加比赛:
第1轮 1—6 2—5 3—4
第2轮 第3轮 1—5 1—4 6—4 5—3 2—3 6—2
第4轮 第5轮 1—3 1—2 4—2 3—6 5—6 4—5
2019/5/3
29
当队数或轮数为单数时,应用“0”补成双数, 然后用逆时针轮转排出各轮比赛的顺序。其中遇 到“0”者即为该场轮空。例如有5个队参加比赛:
握拍法
直拍握拍法:
横拍握拍法:
2019/5/3
12
握拍法
握拍要领
优势
劣势
直握 横握
以食指第二关节 和拇指第一关节 扣压拍面,虎口 贴住拍柄。其他 三指自然弯曲重 叠,中指第一关 节顶在中线外。
虎口贴住拍肩, 中指、无名指、 小指握住拍板, 拇指放在正面, 食指自然伸直置 于背面。
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 但反手攻球因受身体的 一面击球,出手较快; 阻碍,较难掌握;防守 正手攻球快速有力, 时,照顾面积小。 攻斜、直线球时拍面 变化不大,对手不容 易判断。
2019/5/3

(完整版)乒乓球理论PPT课件

(完整版)乒乓球理论PPT课件

女子单打―吉.盖斯特杯
由匈牙利的吉.盖斯 特先生捐赠,故以他的 名字命名。
男子双打――伊朗 杯
由前伊朗国王捐 赠,故以伊朗的国 名命名。
女子双打――波普杯
由前国际名誉秘书 波普先生捐赠,故以 他的名字命名。
混合双打――兹.赫杜塞 克杯
由原捷克斯洛伐克 乒协秘书赫杜塞克先 生捐赠,故以他的名 字命名。
特别是在1981年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36届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勇夺全部7项冠军和5个 亚军单项。1995年,在天津举行的43届世乒赛 中,我国运动员囊括了全部的冠军,创造了世 界乒乓球运动史上的奇迹。
经过多少代人的共同努力,
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长盛
不衰,被誉为我们的
“国球”.43届1.MPG
MPG
时间
第一阶段 1926~1951年
第二阶段 1952~1959年
第三阶段 1959~1969年
第四阶段 1971~1979年
第五阶段 1981~1988 年
第六阶段 1991~2000年
第七阶段 2001~今
阶段 欧洲乒乓球运动的鼎盛时期 日本队震动世界 日本队保持领先,中国队崛起 欧洲队复兴,中国队重振旗鼓 中国打世界 世界打中国 大球时代
落 点: 回球落点一般采用,长球靠近底线, 短球接近球网,借以调动对方
发展趋势
根据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可以预见,各种 打法还会不断充实和完善,技术将更加将更加 精益求精,运动员会在力争积极主动、加快速 度、加强旋转和加大力量方面下功夫。(规则) 总括:更加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比较全 面、战术变化多样;规则的改进和更新将更有 利于乒乓运动发展。 备:横拍两面拉前冲弧圈球
反胶海绵拍:胶皮表面平整,有较大的粘性, 摩擦系数大,能击出强烈的旋 转球。

1乒乓球理论课第一讲

1乒乓球理论课第一讲
1.2
一、乒乓球运动起源
1.3

乒乓球运动相关的名称
乒乓球运动的很多用词是从网球变来的 Ping-pong :20世纪初,一位美国制造商以 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ong 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 册商标。Ping-po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 另一个正式名称。 当传到中国后,国人创造出“乒乓球”这 个新词。
2.2 世界乒乓球技术总的发展趋势


五是传统的均衡派打法将出现技术上的分化。由 于新生代打法的冲击,传统的均衡派打将出现技 术上的分化:一部分选手会吸取新生代的特长, 将更积极主动的前三板技术和强相持能力溶入到 自己的技术当中,向新生代的技术打法靠拢;另 一部分可能会通过在技术上更加注重防守,在战 术上采取正手突破等有效形式,与新生代打法抗 衡,以综合实力谋求世界乒坛上的一席之地。 如我国提出并实施乒乓球女子运动员技术男性 化等.
三、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历程
3.3 中国乒乓球队的成长
1953年组建中国乒乓球队,此后经历了 一个从失败到胜利,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 过程。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各种国际比 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中国乒乓球队的足 迹遍及世界五大洲。通过比赛和友好访问, 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推动世界乒 乓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3 乒乓球运动里程碑
国际乒联将比赛用球的直径改 为40毫米,开始实施无遮挡发球。 2001年 为了增强比赛的激烈程度, 每局分数从原来的21分缩减为11分, 10平后领先2分者获胜,比赛也从原 来的5局3胜制改为7局4胜制
2000年
三、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历程
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总体经历了以下 几个大的发展阶段:

乒乓球1理论ppT

乒乓球1理论ppT
球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二)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如今世界乒乓球有3大赛事: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奥运会乒乓球赛和世界杯乒乓球赛 .其中世 界乒乓球锦标赛是最高水平的比赛,它的发展历史反映了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从1926年-1957年每年举行1届比赛 (1940年-1947年因战争中断) 。 1957年后,每两年举行1届比赛。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因科索沃战 争被迫“一分为二”,单项比赛和团体赛分别于1999年8月在荷兰、2000年2月在马来 西亚举行。第46届世乒赛再次“合二为一”,2001年4月在日本大版举行。自2003年 第47届世乒赛起,单项比赛于奇数年举行,团体赛在偶数年举行。 从1926年以后,世界乒乓球运动经历几个发展阶段: (1)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1926年-1951年)。
(2)日本称雄世界乒坛(1952年-1959年)。
0
(3)中国的崛起,朝鲜队崭露头角(1959年-1969年)。
(4)欧洲队复兴,中国队重整旗鼓(1971年-1980年)。 (5)“中国打世界”、“世界打中国”(1981年至今)

(三)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大约在1904年,乒乓球从日本传入我国,但运动水平很低。 *195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第20届世乒赛。 *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优秀运动员容国团 第一次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标志着我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的 崛起。 *1961年北京主办了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我国运动员一举夺取3项冠军、 4项亚军,其中包括首次夺取被子视为最能反映乒乓球整体实力水平的男子 团体冠军--“思韦思林杯”。
*石亚军书记、黄进校长参加2008年北京高校“校长杯”乒乓球赛: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十六所高校的三十七位校领导参加了比赛, 石书记荣获单打第7名并代表北京高校队参加今年的全国校长杯比赛。 大家非常赞赏“校长健康、师生快乐”的倡导,体育运动贵在全民参与,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大家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乒乓球理论课》课件

《乒乓球理论课》课件

03
乒乓球战术分析
进攻与防守策略
进攻策略
通过快速移动和有力击球,压制 对手的回球,创造机会得分。
防守策略
通过灵活的移动和准确的回球, 抵挡对手的进攻,保持球权的控 制。
连续进攻与防守反击
连续进攻
通过连续的有力击球,不给对手喘息 的机会,持续施压,使对手失误。
防守反击
在防守的基础上,找准时机进行反击 ,打破对手的进攻节奏,转守为攻。
《乒乓球理论课》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乒乓球运动简介 • 乒乓球基本技巧 • 乒乓球战术分析 • 乒乓球心理战术 • 乒乓球训练方法 • 乒乓球赛事与文化
01
乒乓球运动简介
起源与发展
乒乓球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 ,最初被称为“桌上网球”, 是网球运动的一个变种。
随着时间的推移,乒乓球逐渐 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运动,并 在20世纪初开始在全球范围内 流行。
多球训练与模拟比赛训练
多球训练
通过连续发送大量乒乓球,让练习者快速、准确地回击 。这种训练方式有助于提高练习者的反应速度和击球准 确性。
模拟比赛训练
模拟正式比赛的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种训练 方式有助于提高练习者在比赛中的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 。
高水平选手的训练特点
个性化训练
高水平选手通常会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和身体条件,制定 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这种训练方式有助于最大化发挥个人 的优势。
正手与反手击球是乒乓球比赛中常用的基本技术,熟练掌握这两种技术对于提高 比赛水平至关重要。正手击球力量大、速度快,适合攻击;反手击球则更灵活, 可以用于防守和反击。
正手与反手击球
提高正手与反手击球的准确性和稳定 性

乒乓球理论课

乒乓球理论课

乒乓球运动简史
第三发展阶段 中国队崛起(1959-1969年)
在50年代日本称霸世界乒坛的时候,中国也开始登上世界乒坛。通 过参加几届世界锦标赛,总结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在技术上保持了快 和狠的特点,训练上狠抓基本功,加强了击球的准确性和变化,提高了 对削球的拉攻技术,逐渐形成和创造了以“快、准、狠、变”为技术风 格的独特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1961年第26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 既过了欧洲削球关,又战胜了远台长抽加“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选手, 第一次获得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并连续获得第27、28届男子团体冠军, 震撼了世界乒坛。中国近台快攻的优点是站位近、速度快、动作灵活、 正反手运用自如,比日本远台长抽打法又向前发展了一步。 在第26~28届的3届世界锦标赛中,世界冠军金牌共2l枚,中国运动 员共夺得11枚,占总数的52%。这说明,60年代中国乒乓球的技术水平, 位于世界乒坛的最前列,技术优势由亚洲的日本转移到中国。这是乒乓 球运动史的第三个发展时期。源自还原击球的动作结构
6.身体协调和放松动作 1.选位
5.随势挥拍
动作结构
2.引拍
4.球拍触球
3.迎球挥拍
正手攻球的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左脚比右脚向 前半步,两膝弯曲,脚后跟略为抬起。在来球的时 候,手臂在腰、髋关节的带动下,向后引拍,前臂 与地面几乎平行,上臂与身体的夹角约35°—40° 之间,拍形稍前倾,拇指稍用力,食指放松。在来 球时,在腰和大臂的带动下,向前挥拍迎球,在球 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球触拍的中上部),击 球瞬间,以撞击为主,略带些磨擦,前臂快速收缩, 手腕稍微有一向前压的动作,击球后,由于惯性的 原因,手臂挥至头的左侧,身体重心从右向左移至 左侧,然后迅速还原准备第二板。

乒乓球基本理论教材

乒乓球基本理论教材

乒乓球基本理论教材(乒乓球教学与训练)第一章乒乓球运动概述一、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乒乓球起源于 ----19 世纪末英国英文名为“桌上网球”( table tennis )19 世纪末停留在游戏阶段。

最初的球拍是木板拍 -1902 年英国人发明了胶皮拍 -1950 年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拍 - 持续了多年。

在此期间又出现了正胶海绵拍和反胶海绵拍。

-1959 年国际乒联才做出了球拍规格化的决定。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性能的球拍也应运而生。

反过来,球拍的改革又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

20 世纪初逐渐在世界各国开展起来。

20 世纪 20 年代欧洲国家举行全国性的比赛外,也经常举行一些国际性邀请赛。

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概况1926 年 12 月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在英国伦敦正式成立。

第一任主席是英国的蒙塔古。

1926 年 12 月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1988 年 9 月,乒乓球被国际奥委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汉城 24 届奥运会上)从 1926 年第 1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到现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欧洲全盛期( 1926 年——1951 年)运动员使用木制球拍 ---- 速度慢、旋转不强、打法简单。

主要技术特点 :胶皮拍出现 ---- 弹性大、摩擦力大、可制造一定的旋转。

打法特点 ---- 削下旋为主的防守型打法。

第二阶段:日本队称雄世界乒坛时期( 1952 年——1959 年)主要技术特点 :采用海绵球拍,增加了击球的速度和力量。

打法特点 :采用远台长抽打法,结合快速的步法移动 ---- 以攻为主的进攻型打法第三阶段:中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迅速崛起( 1961 年 ----1969 )主要技术特点 :采用正胶海绵球拍,以独特的近台快攻打法和旋转多变并配以有效反攻的积极防守打法打法特点特点 :快、准、狠、变、“转”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

60 年代初日本创造一种新技术 ---- 弧圈球(速度与旋转)第四阶段:欧洲的复兴和欧亚的激烈争夺( 70 年代 ---- )打法特点 :以弧圈球为主结合快攻和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球这两种先进打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