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原文翻译简答题完整版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

翻译2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听到
代词,指丁家人
传播 说的那句话。
得到,这里指 “发现”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谈论 这件事
向、对
使听 见
这件 事
译文: 有人听到这话以后就传播给其他人,说:
“丁家打井,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
全国的人都谈论这件事,(有人)向宋国 国君(报告),使(他)听到这件事。
1、说话要防止歧义。 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 考查的话。 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 去伪存真。
第4页/共9页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如 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 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 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更不能以讹传讹。
翻译1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的
顺接连词 溉,洗涤。
住
汲水,从下往上打水。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等到 代词,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告诉
这里指“节省”
译文: 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需到 出门(到远处)打水洗涤,因此(他家)经常有 一个人住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井(成功)之后,他家的人对别人说 :“我家打井得一个人。”
闻之于宋君 。向,对
于
非得一人于井中。 在
第7页/共9页
第8页/共9页
第2页/共9页
翻译3
派 这件事 向
回答
这里
宋遣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指得一
人
“节
省”
的 劳动力 这里 在 指
译文: 宋之“现国使发”国,君非派得人一向人丁于家井询中问也这。件”事。
《庄子》寓言四则·原文和翻译

《庄子》寓言四则·原文和翻译《《庄子》寓言四则·原文和翻译》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庄子》寓言四则·原文和翻译《庄子》寓言四则·原文和翻译蜗角之争《庄子·则阳》惠子见戴晋人。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
”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
”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
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译文:惠施就在魏惠王面前推荐了戴晋人。
戴晋人对魏惠王说:“有一种叫作蜗牛的东西,君王知道吗?”魏惠王说:“知道。
”戴晋人说:“有在蜗牛的左触角上建立国家的,名字叫作触氏;有在蜗牛的右触角上建立国家的,名字叫作蛮氏。
两国经常因为争夺土地而掀起战争,死在战场的尸首就有几万具,他们追赶败兵,十五天才能够返回来。
”魏惠王说:“哈!这大概是谎话吧?”戴晋人说“我愿意为君王证实这件事情。
依君王的意思说,在天地四方上下之中,有没有穷尽呢?”魏惠王说:“没有穷尽。
”戴晋人说:“如果把心神遨游无尽的境域之中,再返还到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就感到似有似无的一样,君王知道这个道理吗?”魏惠王说:“知道。
”戴晋人说:“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有个魏国,魏国之中又有个梁邑,梁邑之中有个君王。
这个君王和蛮氏相比,有没有分别呢?”魏惠王说:“没有分别。
”戴晋人走后,魏王就不知所措地如同丢了什么东西似的。
佝偻者承蜩《庄子·达生》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duō)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全)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文注释+翻译

七年级上册【22《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文注释+翻译杞人忧天①《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③之,曰:“天,积气④耳,亡处亡气。
若⑤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⑥,奈何⑦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⑧坠,亦不能有所中伤⑨。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⑩耳,充塞四虚⑪,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⑫,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⑬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①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子集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杞,周朝诸侯国。
《列子》,旧题为列御寇。
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②[亡(wú)]无,没有。
③[晓]告知,开导。
④[积气]聚积的气体。
⑤[若]你。
⑥[行止]行动,活动。
⑦[奈何]为何,为什么。
⑧[只使]纵使,即使。
⑨[中(zhòng)伤]伤害。
⑩[积块]累积的土块。
⑪[四虚]四方。
⑫[躇(chù)步跐(c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⑬[舍(shì)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译】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寓言四则》

《寓言四则》一、寓言故事一:《老鼠与蚱蜢》从前,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聪明的老鼠和一只勤奋的蚱蜢。
老鼠一直忙着收集食物储备,他知道冬天即将来临。
而蚱蜢却整天只顾着欢乐,从不为未来做打算。
冬天来临后,森林里寒气袭人,食物变得稀缺。
老鼠打开储藏室,发现他的食物早已存够。
他心情愉悦,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而蚱蜢则开始为食物四处奔波。
他找遍了整个森林,却找不到一点食物。
他冻得瑟瑟发抖,肚子也饿得咕咕叫。
蚱蜢终于想起了老鼠,他前去求助。
老鼠开心地对蚱蜢说:“你之前为什么不像我一样勤奋地储备食物呢?现在已经太晚了。
”蚱蜢懊悔地点点头,他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从此以后,蚱蜢也学习了老鼠的勤劳和储蓄习惯。
二、寓言故事二:《兔子与乌龟》在一片有青草和花朵的草原上,住着一只快乐的兔子和一只腿脚慢悠悠的乌龟。
一天,兔子自负地挑战乌龟,说自己跑得很快,绝对能在赛跑中战胜乌龟。
乌龟微笑地接受了挑战,于是比赛开始了。
兔子跑得飞快,远远地甩开了乌龟。
他自以为胜券在握,便在半路上停下来休息。
而乌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一点也不着急。
当兔子醒来继续赛跑时,他发现乌龟已经悄然地爬到了终点。
兔子非常惊讶,他认识到自己的自负使自己犯了错误。
他向乌龟道歉,并从此以后,他学会了谦虚和耐心。
三、寓言故事三:《蚂蚁与蝗虫》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一群勤劳的蚂蚁和一群懒散的蝗虫。
蚂蚁们一直努力地工作,积极储备食物,为了过冬做准备。
而蝗虫则整天只知道玩乐,从不考虑未来。
寒冷的冬天来临后,风雪肆虐,大地冰封。
蚂蚁们安心地生活在自己温暖的地下巢穴里,吃着他们储藏的食物。
而蝗虫却被寒冷和饥饿折磨着。
他们想起了蚂蚁,希望得到帮助。
于是,他们前往蚂蚁的家,请求分一些食物。
蚂蚁们想了一想,他们拒绝了蝗虫的请求,并告诉蝗虫:“你们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早早地储备食物呢?现在已经太晚了。
”蝗虫们深感后悔,他们明白了自己的懒散和鲁莽。
从此以后,蝗虫们也开始学习蚂蚁们的勤劳和责任心。
文言文寓言四则翻译

一、《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国有一个农民,他的田地里有一根树桩。
一天,一只兔子奔跑时不小心撞到了树桩,颈部折断而死。
于是,农民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捕获兔子。
然而,兔子再也没有出现,而他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二、《亡羊补牢》原文:齐人有善术者,亡其羊,既而得之。
闻人曰:“亡羊而得之,犹病羊之存也。
”乃反刍而补牢。
译文:齐国有一个擅长养羊的人,他的羊丢失了,不久后又找到了。
有人对他说:“羊虽然找回来了,但丢失的经历就像羊生病一样。
”于是,他吸取教训,重新加固了羊圈。
三、《画蛇添足》原文:楚人有善画者,画蛇于素壁,蛇画成,欲添足。
旁人曰:“蛇无足,何须添?”画者曰:“蛇固无足,然添之,则更生动矣。
”遂添之。
译文:楚国有一个擅长绘画的人,他在白色的墙壁上画了一条蛇,蛇画好后,他想给蛇添上脚。
旁边的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为什么还要添呢?”画家说:“蛇虽然本来没有脚,但添上脚会使它更加生动。
”于是,他就给蛇添上了脚。
四、《杯弓蛇影》原文:晋文公饮酒,见杯中有弓影,疑以为蛇,遂不饮。
左右曰:“此弓影也,非蛇。
”文公曰:“吾闻蛇入酒杯,必死,故不饮。
”译文:晋文公在喝酒时,看到酒杯中有一个弓的影子,误以为是蛇,于是不再喝酒。
左右的人说:“这是弓的影子,不是蛇。
”文公说:“我听说蛇如果进入酒杯,必定会死,所以我才不敢喝。
”。
翻译寓言四则

翻译寓言四则翻译寓言四则乌鸦与兔子乌鸦站在高大的树枝上,整天无所事事,悠哉游哉好不快活。
一只小兔子看见了,心中非常羡慕,就问乌鸦:“乌鸦大哥,你这么自在逍遥,真好呀,我能不能跟你一样,也整天呆着不做事?”乌鸦回答:“当然行,为什么不呢?”兔子闻言,立即松懈下来,躺在大树底下睡起觉来。
过了一会儿,一只狐狸突然扑过来,把兔子叼进嘴里。
这则寓言的寓意:要想丰衣足食而又无所事事,你的位置必须非常非常高。
火鸡与公牛一只火鸡对公牛说:“我真想飞到对面那棵大树的顶端,可惜现在一点力气也没有。
”公牛出主意道:“你为何不吃一点我的粪便呢,里面可是富含营养哟,呵呵。
”火鸡觉得有道理,啄食了一点,立即感觉有了力气,便尽力飞到一根树枝上。
第二天,火鸡又吃了几口粪便,有了力气,便飞到更高的树枝上。
两周后,当火鸡吃下足够多的公牛粪便,终于飞上大树的顶部。
火鸡极目远,正在洋洋得意,被一名农夫发现了,迅速开枪将它射落在地。
这则寓言的寓意:舔别人的屁股是一条捷径,能使你迅速获取较高的位置,但却不能保持长久。
小鸟、母牛和猫严寒突至,小鸟在飞往南方的过程中摔落在地,被冻昏过去。
一只母牛路过,恰好把粪便撒到小鸟的身上,小鸟顿时感受到了热量,渐渐苏醒过来。
粪便中的小鸟开心极了,心说严冬里竟有这样暖和的地方,真是惬意呀!它禁不住鸣唱起来,开始感谢老天的恩赐。
此时远处有一只猫正在捕食,听到小鸟的歌唱,迅疾跑过来,用爪子慢慢地把小鸟从粪堆里拉出来,然后张大嘴巴,一口吃掉小鸟。
这则寓言的寓意:1)朝你身上泼脏水的,不一定都是敌人。
2)帮你洗刷脏水的,不一定都是朋友。
3)当你身处险恶环境,千万不要吱声。
谁当老板上帝造人之始,人身初具规模。
此时身体各个组成部分彼此不服,都想当老板。
大脑首先发表演讲:“我具备智力,能控制全身的`活动,理所当然是老板!”两只脚听到了,不服气地说:“大脑再聪明,也由我整天扛着东奔西走,我要是不动弹,哪里也去不了,我应该当老板。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选二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原文及解析

寓言四则选二:《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翻译及知识点《智子疑邻》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知识点:主题思想:这则寓言通过讲述一个富人家失窃的故事,揭示了人们往往因为偏见和主观臆断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文学常识:这则寓言节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韩非。
故事结构:起因:富人家墙因雨损坏,儿子和邻居老人都建议修补以防盗贼。
经过:富人未修补,晚上家中失窃。
结局:富人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老人是盗贼。
道理启示:偏见和主观臆断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应该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去看待事情。
《塞翁失马》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领地。
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气呢?”经过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们都来恭喜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祸患呢?”家里又多了一匹好马,他的儿子很喜欢骑,有一次,从马上掉下来折断了大腿。
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
靠近边塞一带的人,十分之九,绝大部分的人都战死了。
唯独这个人的儿子因为瘸腿的缘故,父子都保全了性命。
知识点:主题思想:这则寓言通过塞翁失马的故事,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福祸相依的道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寓言四则译文

第一则《狐狸与葡萄》1. 适度的满足和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
2. 故事中的狐狸因为够不到葡萄而生气和嫉妒。
3. 最终狐狸选择用轻蔑的态度对待无法得到的东西。
4. 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和感恩现有的条件,而不是盲目追求无法获得的东西。
第二则《乌鸦和狐狸》1. 夸夸其谈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2. 乌鸦因为被狐狸夸奖而沾沾自喜,最终失去了自己的东西。
3.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4. 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赞美影响。
第三则《小狗与公鸡》1. 聪明的人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2. 故事中的公鸡因为自己看不见月亮,而认为月亮被偷走了。
3. 小狗则通过周围的事物推断出月亮是被云遮住了。
4. 告诉我们要学会观察和思考,不要轻信别人的说法,要用自己的头脑去分辨是非。
第四则《老鼠与山》1. 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才能克服困难。
2. 老鼠因为没有找到洞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3. 最终在山的劝说下,老鼠放弃了自己的努力。
4. 告诉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目标,不轻易被挫折打败,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克服困难。
以上是四则寓言故事的译文,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智慧。
希望大家在读完这些故事后,能够对自己的品格和行为有所反省,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理智和成熟地面对各种困难和诱惑。
在每个寓言故事中,作者都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寓意深刻的情节,向读者们传递了许多关于生活和处世的真知灼见。
每一个故事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反思,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让我们回顾一下《狐狸与葡萄》这个故事。
狐狸因为够不到葡萄而生气和嫉妒,最终选择用轻蔑的态度对待无法得到的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适度的满足和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不要因为得不到某样东西而心存怨恨和贬低其他人。
这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能力和条件,不要盲目追求无法获得的东西,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四则原文翻译简答
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
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①宋国有一个富人,一天下雨他家的墙坏了。
②他儿子说:“如果不修补,一定有盗贼进来。
”
③他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
④到了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这家人认为他们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的老人是盗贼。
塞翁失马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
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
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①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中,精通术数的人。
一天,他家的马无缘无故地跑到了胡人的境地。
②人们都来安慰他。
他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③过了几个月,这匹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④人们都来祝贺他。
他由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坏事呢”
⑤这个人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⑥人们都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⑦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长城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战。
⑧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战死沙场。
⑨这个人唯独因为瘸腿的缘故,父子两得以保全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