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优秀影评650字-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21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21篇)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1这部电影记录的是1976年7月28日的晚上,突然发生了一场7.8级大地震,爸爸为了救妈妈被脚手架压死了,就在妈妈抱着爸爸几乎崩溃的时候,妈妈惊讶地发现了自己的一双儿女还活着,但是他们被同时压在了一块水泥板底下,妈妈在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余地下伤心欲绝地说:“救弟弟”。
这时在水泥板下的姐姐方登听到这三个字后难过极了,也对求生彻底的失望了。
弟弟被救出来了,但是胳膊由于长时间的挤压被截肢了。
妈妈以为姐姐死了,便伤心的将姐姐放在了爸爸身边,怀着痛不欲生的心情的背着弟弟向到医疗区治疗走去。
谁知,一场瓢泼大雨将姐姐方登浇醒,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并被一对善良的解放军夫妇所收养。
三十二年来姐姐方登一直无法释怀母亲的当年做法,一直没有回唐山认母亲,因为当时妈妈选择救弟弟让姐姐方登觉得妈妈不爱她,只爱弟弟方达,所以她恨她母亲。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震惊寰宇的大地震,在国外定居的姐姐只身赶往汶川参加了救援医疗队,在一次救援中她亲眼目睹了一个孩子妈妈为了不让救援人员被随时可能会倒塌的房屋压倒,同时能够挽救孩子奄奄一息的生命,忍痛决定锯断女儿压在石板下的一条腿。
随着那位女孩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声,唤醒了姐姐方登的沉埋已久的情感,理解了妈妈当时的抉择。
在吃晚饭时,姐姐方登偶然发现了也参与此次救援的弟弟方达,并和弟弟一起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当看她到母亲也被“救弟弟”这三个字忍受了32年的痛苦与折磨的时候,当她目睹母亲就当年自己的决定给自己下跪认错的时候,当她听到这32年母亲如何无时无刻不想念折她的时候,姐姐方登忍不住流下悔恨的泪水。
我也无法控制早已湿润的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看完过这部影片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感到思绪万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5篇_观后感_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5篇电影描述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的7.8级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今天,我和爸爸观看了冯小刚导演拍摄的灾难片《唐山大地震》。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幸福的四口家庭的故事,地震发生那天,两个孩子在家中睡觉,爸爸妈妈出门了,没过多久,鱼缸里的鱼都跳了出来,天霎时变成了紫色,人们才发觉地震来临了。
天崩地裂,房屋倒塌,睡醒的孩子们在窗口不停地喊“爸爸妈妈来救我! ” 妈妈听见孩子们的喊声,马上冲到楼里救孩子,可是被爸爸拉住了,因为楼就要倒塌,爸爸奋不顾身地冲了进去,但不幸被一块石头压死了。
在短短23秒里,24万唐山人民被夺去了生命,我不禁流下了滚滚热泪。
在灾后,全国人民携起手来,为唐山人民捐衣赠粮,共同度过了难关。
看了这部电影,我看到了中国人民面对灾难毫不畏惧,患难与共,众志成城共度难关的精神,同时我也体会到了父母对孩子的无私的爱。
地震是可怕的,但勇敢的中国人民是摧不毁的。
今天的唐山是美丽的,将来的唐山将更加繁荣。
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篇二: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上周五看了唐山大地震,首先摆出几个想不明白的问题:西红柿明明一个可以分成两半,一半给弟弟,一半给姐姐,为什么不这么做?说明妈妈偏心吗?在一个板子同时压着姐姐和弟弟的时候,后来妈妈说救弟弟,姐姐一直难以释怀这件事情,一直到最后的结局,在512地震中参加救援时候姐姐想明白了,可我还是想不明白,从头到尾都是妈妈在偏心的,等人已经没了,再做那么多看似缅怀的事情,有意义吗?一个失去右臂骑三轮车的小孩,突然一下变成了开宝马的大款,过度太突然了。
事隔32年,应该剧中的姐姐和弟弟都四十岁左右的人了,个人以为李晨和张静初在影片中的年龄和四十岁左右不相称,化妆过于年轻。
前奏的一点灾难性画面很短暂(和电影名字有点不符合),之后就是很平淡冗长的剧情,已经做好了看该片子要哭的心理准备,发现看完之后竟然没有哭一次,广告太煽情。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5篇)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5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唐山大地震》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这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向都很期盼的片子,最后能够在这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
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到达5亿,就觉得这必须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必须要去影院一睹为快,这天我最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十分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十分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
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
”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就应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我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
就在这时,姐弟俩最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最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最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光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
但是,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最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
32年的雨雪风霜最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5篇)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5篇)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今天我看了,冯小刚叔叔的大作《唐山大地震》。
这是一部灾难片,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的那场给唐山人民巨大伤害的地震,主要讲的是一个家庭的不幸遭遇:那天晚上方达方登两个小孩和唐山许多人都入了睡,大家谁也不知道一场大灾难就要来宁了,突然鱼缸中的鱼上蹦下跳大地开始抖动,地震来了。
两个沉睡中的孩子被惊醒,啊!爸爸妈妈奋不顾身的往家里跑,这时一大块石头从天而降,爸爸一把推开了妈妈,自己却被压死了营救时发现两个孩子被压在一块石板下,只能救一个,妈妈最终选择了弟弟。
母亲欲哭无泪,只能把弟弟带去看病,后来下了一场雨,姐姐活了过来。
后来弟弟后来被截了一只腿。
但他知道他要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于是出门打工挣钱。
后来四川大地震两人去营救时相任,一家团聚。
这部影片十分感人,母亲宁愿受苦受累也要在唐山守着。
地震都是十分可怕的,但是我们要团结一心,去克服困难,去战胜困难,地震后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解放军叔叔都前来帮助,因为怕伤到人,大家都用手挖,手挖的血直流,可救出的并不是自己的亲人。
这就是亲情,血浓于水的亲情。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2《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个地震中的家庭: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姐姐和弟弟,地震之后,爸爸去世了,而姐姐和弟弟被压到了一个水泥板下。
现在只能翘一头,结果是弟弟这边呢,就压迫姐姐。
如果是姐姐这边就压着弟弟。
绝望的母亲选择了弟弟。
而姐姐,却没有被压死,而是在停尸车上醒了过来,被一家解放军抚养。
一转眼就是32年,弟弟读完高中后十分顽劣,独自到了杭州闯荡,后来成为了一个大旅游公司的董事长,有了自己的家庭(又一次还闹出了一个大笑话:一个十分轻微的`地震,大家都仓皇而逃。
而他呢,却说:“回来回来,都回来上班,这是小震打针你也跑不了!”)。
而姐姐却在杭州读医科大学,但后来却意外的怀孕了。
他坚定地生下了这个孩子,后来又到了加拿大嫁给了一个外国律师。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精选5篇)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唐山大地震有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我在暑假已经看了《唐山大地震》,然而今天再看一次,却更是感动,更是震撼。
其中的许许多多画面与台词是我难以忘记的,也是让我流泪的。
虽然是演出来的,但那种爱,那种情感却自然而伟大。
首先让我感动的是亲情,在地震面前毫无修饰的亲情。
母亲元妮和父亲大强在灾难发生的那一刹那,最先想到的就是孩子。
父母痛苦的大叫,想救出孩子们,那种令人心痛的感觉展现在了电影中,也让我的心灵震撼。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那么的伟大。
而现实生活中,我觉得我们要爱父母,有孝心。
虽然患难见真情,但父母对我们的爱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只要你用心观察,也会被父母的爱震撼。
而电影中,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救闺女还是救儿子”,母亲元妮只好做出痛苦的选择。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那是多么痛苦的抉择啊!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一个母亲,她无从选择,可是关系到儿女的生死。
当她哭出“救弟弟”这句话时,我终于忍不住哭了。
那要如何下决心呀!而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让方达汇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又再次反应了感人的母爱看完这部电影后,我除了被亲情感动,更被养父母的爱感动。
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母给了方登又一次生命。
一直伴方登步入大学,那种爱,绝不亚于亲情,甚至比亲情更感人,更伟大。
电影的结尾,是汶川大地震中,方登和方达都去救灾相认的情景。
那个时候,我再次泪流满面。
他们心中的感恩打动了我。
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回报祖国,那种爱,也让我佩服。
总之,爱就是奇迹!观唐山大地震有感2在前不久,我妈妈刚刚带我去看过电影《唐山大地震》,我感动极了。
我对妈妈开过一个笑话:拿三张纸擦眼泪。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感人故事。
在这部影片里,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的故事发生了不少。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5篇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5篇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看后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挥之不去,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来一次所谓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动,飞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孩子的呼唤,一下就将人性最弱点给激发到了极点,什么是人性最极点呢?母爱,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面前我们的最弱点会暴露的一览无余,只有在母亲的面前我们才觉得是绝对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母亲也救不了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母亲在自己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选择救出一个,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另外一个孩子被大地震给吞没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面被激发到了最高点,太悲剧了,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要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电影,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困难都是一时的,而面对困难大态度却可以是永远的……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2对于《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期待已久。
22日晚间,走进了电影院。
事先早已备好纸巾,然而,当幕尾王菲的《心经》响起时,纸巾完好无损,只任眼泪自然流淌,两颊留下清晰印记。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
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可以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
《唐山大地震》挑战你的泪腺!令我最感动是片尾处,方登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登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登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
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着对生离死别的权威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拥有千百万懂得人间大爱的人民!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
”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
”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使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唐山人,观看《唐山大地震》后,感触深刻,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更美的唐山,同时我还明白:生活常态中的一切变得那样的渺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豁达地去面对生活吧!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上星期四看的唐山大地震,异常懒惰的某人今天来写观后感,而且我这观后感其实挺简单的。
我看时,从它开演没多久,开始地震了,我就开始流眼泪,一直流到最后,完全不受控制的,我以为带纸巾了,谁知道就从包里找到两张。
整部电影节奏很好,两个小时十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4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4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4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1有一种情,叫亲情;有一种爱,叫母爱。
一场无情的地震,使本来幸福的一家四口,变成了一家两口,但那位母亲还不知自己的女儿被一位解放军叔叔收容。
小女孩心中一直有阴影,因为在她和她弟弟之间,她的母亲选择了弟弟女孩长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在小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她一直记得三个字,也是让她彻底绝望的三个字:救弟弟。
对于她,这样的选择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后连生的希望都不给她留下。
小女孩获救后,也许他对自己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许,是一定。
然而她的母亲也在为失去她而痛苦。
对于这位母亲,她得到两条命的喜悦,也掩盖不了失去一条命的痛苦。
当初在选择时,他曾央求过:两个都救。
这说明,他同样不想失去女儿。
只不过条件不允许罢了。
我们也再也没有理由去责怪那位母亲的偏心。
在女儿前去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了挽救她女儿的生命,竟选择了锯掉她女儿的腿,而真正据掉后,她的母亲却又哭着喊要她女儿的腿。
在这位母亲选择后,女儿问:“你不怕你女儿将来恨你?”她说:“恨就恨吧……”恨就恨吧多么轻松的四个字,却是经过多少思想斗争后得到的?她为了换回女儿的生命,宁愿让自己养大的女儿恨自己。
这时,女儿似乎明白了,母亲也是被逼无奈才选择救弟弟,她说出这三个字,经过的思想斗争也不比那位母亲少,她应该原谅她母亲,因为她母亲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我终于明白:什么情都会磨灭,但亲情不是,什么爱都会黯淡,但母爱不会。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2下了阵暴雨,像是在废墟中大声喊叫亲人名字的声音。
在今天的语文晚自习上,我们观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一幕幕在废墟中振撼人心的场景,也让我们都流下了悲哀的泪水,最让我心酸的画面是:母亲在最后断然决定救儿子,当她的女儿听到后,心凉了。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是爱她的孩子的,但是,因为他们说只能救一个时,哭着求他们把两个孩子都救出来,很让人心酸的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优秀影评650字-观唐山大地震有感——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在前几天日本发生大地震之后,作为一个经历过08年汶川大地震的人,我对灾区人民表示同情,同时,也对他们这种精神表示敬佩。
恰好,去年出品的《唐山大地震》我还没有看过,于是今晚就抽时间去重温那段难忘的日子。
首先说唐山地震,个人认为既是天灾也是人祸,同三年自然灾害一样,人为因素起了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因素。
尽管已经预测到了唐山一带可能发生强烈地震,但是还是由于那个时代所富有的某些因素,未能够成功发布地震预报,导致伤亡惨重。
事后,又由于时代富有的其他因素,不接受国际上的救援,而且是号召大家发挥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精神,伤亡进一步增加。
比起汶川地震,除了在经济物质上的条件好一些减少了伤亡,时代主流思想的变化以及震后对待国外救援态度的变化,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确实是在大步向前进的。
这部电影讲诉了一家四口,夫妻和姐弟,地震中父亲先去世,用自己的命换回来母亲的命,由于姐弟俩都被同一块预制板压着,在被救援人员问及先救哪一个的时候,尽管母亲坚持两个都要救,但是时间以及当时的情形决定了只能在两者当中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我相信我们每个人漫长的人生岁月都会遇到,建议多看一下哈佛大学公开课程:公平:如何做是好),母亲选择了救弟弟。
这句话被姐姐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随着姐弟俩被挖出,母亲以为姐姐已经死了,就带着弟弟离开。
哪知道姐姐在尸体堆里面醒来,遇上了救援的解放军夫妇,并被收养。
在高考前一次回唐山的机会,肄业后的很多机会她都没有回唐山寻找亲人,因为即使她的父母回着,在她心里,也已经死了。
姐姐大学期间,因为跟男友在处理怀孕的问题上有分歧,就退学了,一个人坚强的选择了对面未来的生活,因为这一次她要保住她腹中的生命。
直到汶川08年大地震,她和弟弟同时不约而同的赶到四川进行救助,终于32年没有见的亲人中最终见面了。
在汶川地震中,她看见一位母亲因为就不出女儿而选择锯断女儿的腿抱住女儿的生命,并且选择了宁愿让女儿恨她一辈子的决定,此时,她有点理解她的母亲当年的选择了。
跟随弟弟回到唐山的家,看到墙上挂着的自己儿时的遗像,看到桌上摆着自己小时候爱吃的洗干净的西红柿,她知道母亲没有忘记她,母亲跪下的这句对不起,让她理解了母亲当初的选择也是多么痛苦,来到母亲为她买的墓地,看到深埋在里面的自己小时候的书包和课本,这一刻,她终于释怀了,她悔恨自己对母亲太残忍,折磨了母亲32年,她本来可以早早的就去唐山找亲人,她一直没去,让母亲抱着歉意的生活了32年。
今天,她已经对母亲冰释前嫌,母亲心里坍塌的房子又再次被建立了起来。
地震后,母亲辛苦抚育弟弟成长,再也没有嫁人,23秒的地震,她却用了整整32年来还。
这种超越一切的伟大力量,叫做母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元旦放假期间,电影频道连续两次播放《唐山大地震》,在这之前我已经去电影院看过。
我不是唐山人,也没有亲戚在唐山,但是不知为什么,唐山大地震总是会牵动我的心。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1976年"23秒、32年"的故事。
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一家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
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
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
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做出的抉择。
停止了手敲地面,处于昏迷状态,被"安置"在死人堆里,经过大雨的淋漓,她慢慢的醒来,被一位解放军救走,经过治疗恢复,又被解放军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因为妈妈元妮做出了万不得已的选择,使方登在内心深处对妈妈产生怨恨,养父多次催促她回唐山找亲人,她都默不作声。
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姐弟俩同时参加了抗震救灾工作,使失散32年的他们重逢。
方登在参加救援的过程中,也谅解了当年妈妈的选择,内心里原谅了妈妈,使32年的怨恨得以释怀。
冯小刚导演的结局还是充满了温情,让人从心里感受到温暖,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
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一部反映了中国人情感的动人影片,也是一部呼唤亲情的影片。
影片中有几句话让我难忘。
1、"他是用他的生命换回了我的生命,我永远是他的老婆,没有一个男人能像他一样用生命来爱我!"我想用生命去爱一个人,不仅是爱情的光辉,更是人性的伟大。
现实生活中能有几个这样的男人和女人,现实中大家都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曲对待喜欢和被喜欢的人的。
2、"亲人,永远是亲人"。
---血浓于水,什么都不想说了,这句话放在心里就够了!3、"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我现在还没有能够很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但是依然觉得这句话很揪心,这里面蕴含的是怎样的含义。
不过我们应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即使是那些不如意的东西,还有什么能够比生命更加重要呢?影片中反应了中国70、80、90年代的一个中国32年来的发展历史。
讲叙了改革开放,讲了私营个体户,讲了南下淘金,讲了高考,讲了大学生,讲了未婚生子,讲了涉外婚姻,讲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讲了中国重男轻女现象。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刚看完《唐山大地震》回来,很感动,很精彩,值得一看!几次眼泪湿润了眼眶,但是还是忍住了。
坐在我旁边的@li晓琪(我妻子)应该是哭了好几次吧。
看完这部电影,很振奋人心。
触动了我的心灵。
真正的感觉到活着真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首先感谢冯小刚导演拍出那么伟大的作品,再次感谢徐帆的精彩演出,感谢影片中的方登,方达,感谢陈道明的父爱,感谢所有的演员,感谢华谊兄弟公司。
晚上7点钟的时候还在家里,但是刚好来了客人,本来打算不去看的,但是想想还是去了,今天不去,明天还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呢。
接着就冲冲忙忙跑去吉安有名的小吃店《好口福》,随便点了一些吃的,刚好吃到7:30,直奔影院,今天是我高中后第二在吉安影院看电影,上一次是看《叶问2》,显然这次的人气很旺,在全国的电视节目,各界传媒密集报道冯导的《唐山大地震》后,上座率非常的高,看得出来老板也很高兴,吉安奥斯卡影院应该从来没有那么火过。
8点开启了大荧幕,但是看了起码有20分钟的.贴片影片和商业广告。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贴片的电影,因为之前很少去电影院看,都是网上下载来看,看不到贴片。
记忆中的广告有,中国人寿和360杀毒,这下这两个公司品牌更加深入全国人民的心的。
影片开始,由一个悠扬的曲调配合着远景拉近景的拍摄方式,让人们很快的回忆起1976年的唐山,很快的让观众了解到了地震之前的唐山,工业的那么的发达,唐山人民是多么的安详的过着每一天。
蜻蜓的出现,让观众意识到地震差不多开始上演了,也让全国人民对地震来临之前有了一个常识。
晚上了,元妮的两个孩子都安然入睡了,可是他们夫妻俩还在工厂加班,没有想到的是,他们那个时代是那么的开放,能够在车里那个,而且天气那么热,一句话很搞笑“天气那么热,全唐山人可能就我们俩干这个吧”,呵呵,让我们轻松了一下。
紧接着,地震开始了,23秒,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面融入我们的眼前,太悲哀了,一夜之间,整个唐山变成了废墟,人民开始自救,接着全国的解放军都参加到了抗震救灾中,经历过地震的人民,心里非常难过,但是他们还是坚强的站了起来,团结起来,抢救地下被埋的人民。
哭声一片,看着那些凄凉的画面,我的眼睛开始湿润。
在影片中,元妮在选择只能救一个自己亲身孩子的时候,她选择了救弟弟,体现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的社会观念。
但是幸好的是,女儿坚强的活了下来。
影片开始围绕母女相见和灾后人民的生活展开描述,有些话语配得很好,让观众轻松轻松,不然总在悲伤中。
和我一同观看的一个朋友最后和我说,这个都像一个喜剧片,我说:怎么可能是呢。
《唐山大地震》中不少群众演员参演,他们大多有过家人在大地震中罹难的经历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母女相识的那场戏,徐帆哭得太真实了,触动了很多人的心。
此时,我都还想回到过去,回到妈妈每天照顾我们生活起居的时代,真的很想,很想投入妈妈的怀抱。
结尾的时候,影片展现了23年后的唐山,高楼大厦,马路上车水马龙,一个新的唐山融入人民的眼前,这是对身还者的一个安慰。
影片结束音乐响起,唐山市人民政府为逝者立的墙,密密麻麻的姓名,一排排,还请到了一位亲身经历过地震的唐山人,他说了一句话:改明我再来看你们。
这个场面,让我心情很沉重,久久不愿离去。
想结尾时候听到尚雯婕的《23秒32年》,但是还是没有听到,才知道这个不是片尾曲,是推广歌曲,听过很多次,很振奋人心的一首歌曲。
一个地震,死了20多万人,他们都是无辜的。
为什么地球是那么的残忍。
一点情面也不讲。
可能是老天对人类的警告,不要盲目的发展经济,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人类。
要善待地球,天人合一,这个是我心中永远的理念!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近期电影院里在热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震动人心的大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洗礼,却感受过汶川大地震的伤痛。
印象里也只有妈妈当年给我讲的那些点点滴滴。
我带着记忆,怀着一颗坚强的心来到了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年的情形为背景,细致的描写了唐山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诉我们: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
那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呐喊,无不刺痛着我们每一颗心灵。
夫妻之间的爱,生与死的相守;母子之间的爱如涓涓溪流、源远流长。
就在妻子在丈夫身边不知所措那一刹那,突然听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亲像看到了希望那样跑去救孩子,当救援队发问“想好了没呀,到底救哪个”时,那就像一只可恶的恶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亲的肉,母亲在无奈之下选择了弟弟。
也就是这一刻,女儿从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误以为被母亲放弃,不敢认真去爱,不敢相信爱,殊不知,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最饱满、最真实的、生命可断,情却难了。
追寻失去的,才弥足珍贵。
因为生命,不应该在回忆里感叹,应该真诚触碰情感,彼此珍爱,认真的生活!而母亲也因此为女儿歉疚一辈子。
当若干年后再一次救援地震灾区时,他们奇迹般的再次相遇,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画面,仿佛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儿理解了母亲的心痛,最终还是原谅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