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卷
2024年河北省九地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 年河北省九地市初三模拟联考 (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1~2题 14分)1. 学校开展“书香伴我成长”读书活动,请你阅读展板的内容,回答问题。
读史使人(míng zhì),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shàn biàn):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míng zhì)____________②(shàn biàn)__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逻辑_____________②相宜_____________(3)文段中的“伦”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音序检字法检索,应先查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
(4)下列句子中的“但”字,与原文中“人之才智但有滞碍”的“但”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 钢琴艺术的持续发展虽然离不开技法的进步,但“炫技”是手段,根本目的是要满足听众的听觉感受和心理需求。
B. 辽阔的草原上,但见麦浪随风起伏,如翻滚的波涛。
C. 但凡有一点希望,也不能放弃,必须努力争取。
D. 中秋佳节,街头的灯光打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字样,传递着国人内心的期盼与美好。
【答案】(1)①. 明智②. 善辩(2)①. luó jí ②. xiāng yí(3)①. L ②. lun (4)A【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2024年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九年级6月模拟(四)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 1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持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huī huáng)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现这一理想背后的牺牲和代价。
太空的环境严酷至极——①人在接近真空的环境中,______无法呼吸,______全身血液会迅速沸腾。
②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前往太空的航天员___依靠载人航天飞船、空间站、舱外航天服等严格的密封措施,______能拥有一小块可以呼吸和生存下来的空间……尽管如此,人类仍然选择迎难而上、(bù wèi jiān xiǎn),一次次飞向大气层之外,去探索广袤的未知世界。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huīhuáng)___②(bùwèi iān xiǎn)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积淀___②载人___(3)在文段①②两句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8分)郭守敬应州官之邀,参与了邢州(今邢台的州治所在地)城北三条河流的治理工作。
治水中,民工们根据郭守敬的指点,竟一下子挖出了久被埋没的达活泉旧石桥基,并在此基础上,建造了一座新石桥。
郭守敬治水事迹很快在邢州周围传播开来,人们借用唐代李商隐的诗句,夸奖他是“雏凤清于老凤声”。
当时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元好问,他就写了一篇《邢州新石桥记》,生动记述了达活泉上新石桥的建造,其中特别提到“里人郭生立准计工”,记下了郭守敬在水利工程上崭露头角的业绩。
2023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信息卷 河北专版(含答案解析)

2023届中考语文信息卷河北专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4题20分)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题目。
(共4分)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的精练、优雅和丰(yíng)_______,世所公认。
我常常庆幸,在我们的语言地图里,有这样一笔炫丽的遗产。
因为有它,人生就不会显得贫乏,寂(liáo)_______的心情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归宿。
的确,走在汉语的小径上,一处山水,一段笛声,便能牵动心底的感(kǎi) _______;一朵小花,一片雨丝,就会勾起无穷的思绪。
(1)上面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到并改正。
(1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丰yíng_______ 寂liáo_______ 感kǎi_______2.古诗文默写。
(5分)(1)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3)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4)《次北固山下》中点明昼夜春冬交替规律的哲理诗句是:“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5分)你没有华丽的辞藻,去修饰心中那一份感恩。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修改语段中画线的病句。
(写出修改意见即可)(3分)(2)根据语境,补齐语段空缺处的内容。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邯郸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题号第一部分(一)(二)(三)(四)(五)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29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6分)一声枪响拉开了战争序慕,战争的硝烟弥漫在每一片土地,每一个角落,让人们无法呼吸,无法逃离。
残破的旗帜、断裂的枪支和四处散落的弹壳,一片狼藉。
昔日战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已化为灰烬,永远埋藏在这片悲剧的土地下。
但倔强的人,也许会碰壁,他们却从不轻易放弃,因为他们知道,挫折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而非终点。
脑海中一句句智慧的教讳,如同灯塔,指引他们在人生航程中不会迷失方向,翘首以盼的终是胜利。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2)请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灰烬________②翘首________(3)文段中的“挫”字,用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查到这个字读“cuò”。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看着比赛的同学一个个都表演得绘声绘色、____________,我就不免紧张了起来。
(2)即使在寒冷的冬季,这家电厂仍然门庭若市,前来谈合作的客户____________。
(3)美术组的小艺术家们将生活中的废弃物改造成五花八门的艺术品,真是____________。
A.惟妙惟肖络绎不绝心灵手巧B.栩栩如生络绎不绝妙手偶得C.惟妙惟肖摩肩接踵妙手偶得D.栩栩如生摩肩接踵心灵手巧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提高科研观测精度和实验设计方法。
【2022】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一、句子默写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在《满江红》中,写出民主革命烈士秋瑾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却比,男儿烈”。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和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基础知识综合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静”字。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诗中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里提到的,就是一种远离宣嚣和忍受孤独的读书方式。
实际上,真正的读书生活,除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切搓,更需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需要艰苦的跋.涉,也需要曲.折的探索。
读书要守心以纯,要珍惜时光,而最重要的是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就能获得丰稔的收获。
(1)给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①跋.(________)涉曲.(_______)折(2)“跋涉”的“跋”,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_部首,再查__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依次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_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4)语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择题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发垂髫”和“伛偻提携”都是代指老人和小孩,分别出自两篇描写见闻的“记”。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3)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1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毕业季,如歌的初中生活转瞬即逝。
回首三年的学习之旅,内容丰富多彩:我们曾热情洋yì地漫步古诗苑,感受君子取义成仁的激情豪迈;我们曾徜徉小说丰富多彩的天地,感受主人公隐匿心底的悲欢离合;我们曾装腔作势地吟咏新诗,唱响海燕勇敢自信的高ào 之歌;我们还踊跃地响应时代的号召,志存高远,勇立潮头,争做时代的舵手。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 徜.( ) 徉① 号召.( )(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 洋yì ( )① 高ào ( )(3)语段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转瞬即逝B.悲欢离合C.装腔作势D.志存高远2. 在“家乡的名片”写作实践活动中,小唐同学为大家搜集了下面的文字。
阅读之后,完成问题。
(5分)唐山所在的这一块土地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它北枕燕山,南临渤海,土地肥美,物产丰富,文化昌明,教育发达,在这里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家、学者,更有众多中国著名作家、学者、政治家留下了足迹,也留下了优美的篇章,这种文化积累成为唐山作为城市诞生的血脉,唐山就像从幽远的天海之际喷薄而出的一轮朝阳,辉耀于世人眼前。
唐山,在为中国近现代工业被荆斩棘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里产生了李大钊精神、特别能战斗精神、穷棒子精神、沙石峪精神、抗震精神,这些精神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巨大影响,已经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因,可以说,唐山不仅是甲的摇篮,更是乙的重要苗圃。
(1)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2)填写文段中甲乙两处空缺的内容,使句子完整。
(2分)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河北省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试卷D卷

河北省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读·书(12分) (共2题;共12分)1. (2分) (2020八下·扬州期末)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经岁月流年后,才明白,幸福很简单: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慰jiè(),就是幸福;健康活着是种莫大幸福。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随处可见,是我们日益疲bèi()的心麻木了幸福,也是幸福麻木了我们迟dùn()的神经。
其实,幸福就像玻璃,平时从未察觉,但只要稍微改变看的角度,玻璃就会映照出光máng()和色彩。
2. (10.0分) (2019七上·余杭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中国古代诗人普遍有“悲秋”的情怀。
李商隐在巴蜀羁旅中,想象着“①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团聚情景;马致远在落叶萧瑟古道上,油然而生“夕阳西下,②________”的悲苦。
而有的诗人却爱秋、赞秋。
曹操在秋风中东临碣石,感受到“③________,若出其里”的天地气度;谭嗣同途经潼关,感慨“终古高云簇此城,④________”的壮阔辽远;刘禹锡更是一反常态,弃陈推新,写下⑤“________,________”的崭新观点,气势不凡。
二、读·思(38分) (共4题;共38分)3. (7.0分)(2017·杭州模拟) 文学常识及名著导读。
(1)语文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的世界,与________(人名)笔下的孔乙己对话,体会旧社会读书人的心酸;你将登上散文的舞台,与《________》的作者杨绛交流,领悟散文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散文;你将浸入戏剧的海洋,与《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________争辩,与贪婪阴险作斗争,捍卫人性的尊严。
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中考冲刺】2023年河北省承德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3年河北省承德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对中国人来说,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
从生疏..到熟练,从拿起到放下,这是一种耳濡目染,这是一种(yán chuán shēn jiào),这是一种中国人无法割舍的情怀。
中国人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饱含在小小的筷子之中,这让筷子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
___________。
总之,我国的筷子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公认的中国(guó cuì)。
(1)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①生疏( )①源远流长( )(2)根据上面这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yán chuán shēn jiào)___________①(guó cuì)___________(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明代才开始称为“筷”,与如今相似①到了汉代,人们称为“箸”①筷子在先秦时期称为“”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二、情景默写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刿曰:“肉食者鄙,_______。
”(《曹刿论战》)(3)李白是盛唐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想象新奇,意境新颖,诗中借明月寄托对友人关切的诗句是“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4)长辈在给后人题词时经常用“鹏程万里”,这一成语出自《北冥有鱼》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
(5)刘禹锡虽仕途坎坷,却永葆洁身自好、忧国忧民之心。
他在《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表现了自己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情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49分)1. (15分) (2016八下·东台期中) 默写。
①故园渺何处,________。
②翅湿沾微雨,________。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________,________。
④为山九仞,________。
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______。
⑥苔痕上阶绿,________。
⑦羌管悠悠霜满地。
________,________。
⑧夕阳西下,________。
⑨《池鹤》中可以用成语“鹤立鸡群”来概括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⑩《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现作者满怀豪情逸兴、神驰太空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2. (26分)(2013·晋江)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语段后四道小题。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________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________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进行了________(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的斗争,诗人在国土lun丧,民族危亡的,……(1)在括号里给材料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lun肆虐________丧(2)在括号里给材料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lun肆虐________丧(3)依次填入材料中曲线处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是()A . 夺取消灭时期B . 攻占摧毁关头C . 征服摧残时候D . 侵占消除时刻(4)依次填入材料中曲线处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是()A . 夺取消灭时期B . 攻占摧毁关头C . 征服摧残时候D . 侵占消除时刻(5)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在材料中的横线处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
(6)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在材料中的横线处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
(7)上面语段中的省略号是这个语段的最后一句话。
请根据下列提供的词语,在不增字不减字前提下,组成一个符合语言规范的完整的句子。
[慷慨激昂的诗人挚爱仇恨写下了对侵略者的这首满怀诗篇对祖国的和](8)上面语段中的省略号是这个语段的最后一句话。
请根据下列提供的词语,在不增字不减字前提下,组成一个符合语言规范的完整的句子。
[慷慨激昂的诗人挚爱仇恨写下了对侵略者的这首满怀诗篇对祖国的和]3. (4分)填空。
(1)“那阳谷县人民,听得说一个壮士打死了景阳冈上大虫,迎喝将来,尽皆出来看,哄动了那个县治。
”语段中的那位“壮士”是________ 。
(人物)(2)“收生婆来到,告诉她还不到时候,并且说了些要临盆时的征象。
她忍了两天,就又闹腾起来。
把收生婆又请了来,还是不到时候。
她哭着喊着要去寻死,不能再受这个折磨。
”语段中的“她”是-________ 。
(人物)(3)“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语段中,“我”的名字是________ ,“你”的名字是________ 。
(人物)4. (4分)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①梦境与睡眠深浅程度有关。
②朦胧入睡时,大脑皮层里的抑制程度比较浅,梦境就更加相近现实生活,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③甚至有时自己也觉察到在做梦,所以不能主动地控制,只能听其自然发展。
④睡眠稍深一些,梦境则有明显的虚幻性和荒诞性,一时在东,一时在西,或者与死去已久的亲人在一起,而自己毫无判断辨别的能力。
⑤这就是大脑里抑制程度更深。
⑥比如,白天深思一道数学题,梦里也可能在做数学;白天搞技术发明,梦里也可能搞同样的工作。
(1)第②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它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2)第③句有一个关联词使用不当,它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第⑤句成分残缺,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
(4)第⑥句位置不当,应放在第________句的后面。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67分)5. (22分) (2017七上·来安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植物不失眠乔娟①植物也要睡觉。
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
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
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
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
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
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
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的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
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
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
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
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
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
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选自网络,有删改)(1)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2)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解说?(3)第⑤段中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4)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植物也会睡眠,不同的植物睡眠的形式不同,有的用叶子睡眠,有的用花朵睡眠。
B . 夜间气温低,容易产生露水,而叶片上如果积满了露水,叶片更容易受到伤害。
C . 在夜晚,不同植物的叶子温度存在着微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植物是否进入睡眠而造成的。
D . 有些植物还会“午休”,为的是降低光合作用,从而使叶子气孔关闭,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6. (20分) (2017八上·宛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清夜熬糖①汪曾祺在《炒米和焦屑》一文中写道:“炒米是各地都有的。
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
这是很便宜的食品。
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多暖心的文字。
②小时候,到了腊月,母亲就会把碾米筛下的碎米攒起来,装进罐子里,留兑糖丝。
冬阳惨淡,我们背着米袋子,跑几里路,到镇上粮管所兑糖丝。
一路上总是累得人仰马翻。
一想起喷香的炒米糖,脚下不知哪儿又冒出劲儿来。
③深冬里家家准炸上几伙炒米,用来熬炒米糖和花生糖。
随着炸炒米的师傅高喊一声“响呶——”,然后轰的一声,一股浓烟升起,我们松开紧捂耳朵的小手,蹦跳着,一头扎进白雾里,拼命地吸着热乎乎、香喷喷的炒米香,一种说不出的舒坦和惬意流遍全身。
空气中的香甜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捧把炒米塞进嘴里,那满嘴的香甜酥脆,总有说不出的幸福感在心底荡漾。
④熬糖多在清寒冬夜,小院里月光清如溪水,静似画布,草屋和树闲适安逸地嵌在画布上。
青霜平添一份柔和,显得寂寥而悱恻。
院角苦楝似宋词中的女子,清瘦婉约带有几许凄凉。
黑黢黢的土灶上置一口大铁锅,倒些冷水,再倒进糖丝,搅匀。
旺火烧煮,棉花秆燃烧时哔哔啪啪作响,屋里弥漫着甜味和烟味。
祖父用铜铲子不断地在锅里搅拌,里面掺些姜末、橘子皮、红枣,适时添进半铲猪油。
最后把炒米倒入锅内搅匀。
此时,炒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闪烁着珠玉的莹润光彩。
⑤桑木桌上放一块案板,抹上菜油,四周用木框固定好,盛入滚热的炒米糖,用木板使劲来回滚平。
磨得锋利的菜刀也抹上菜油,等到糖半冷不热的时候,祖父拿出模子,用刀切成小块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手起刀落,动作迅疾。
⑥熬切好的炒米糖,吃起来,脆香爽口,咬得咯嘣咯嘣的。
花生裹上糖浆,切成小片,就是花生糖,入口脆甜。
黑色的芝麻浇上糖浆,切成小片,就是芝麻糖,咬一口,香甜酥脆,像一场舒缓的芭蕾,在味蕾间跳跃旋转,荡出鲜艳的滋味。
⑦熬糖时,铁铲在锅里“呼啦呼啦”翻动着,“咔嚓咔嚓”的刀切声,风箱的“吧嗒吧嗒”声,柴火的“哔哔啪啪”声,我们的笑语声,组成了一首暖心的交响曲。
熬糖是一个恬静、幸福的细节,里面蕴藏着温暖的亲情,是舌尖上魂牵梦萦的故乡。
⑧那样的夜晚,我们不停地吸溜着鼻子,饱吸着那浓郁的甜香,烦恼和贫困都在温暖的润泽中变成天边的一片云。
冬日的寒冷化作灶膛里旺旺的火苗,化作祖父面颊上忙碌滚动的汗水,化作我们嚼糖时脸上绽放的朵朵红晕。
清夜无尘,月色无垠,星光迷离,天空邈远而空阔。
坐在院里木桩上,我们柔软得像一根青藤。
⑨那种阳光般简单明快的幸福感和快乐感,日渐湮灭于浮躁而喧嚣的尘世。
陪朋友逛超市,漫步于琳琅满目的商品间,偶有包装精美的炒米糖赫然入目,心中便涌起感念的潮水,一股柔软的乡愁倏忽从心底传遍全身。
⑩梁实秋说,味至浓时即家乡。
品尝着喷香的炒米糖,我一下子回到纯净古意的乡村月夜,想起亲人们熬糖时那种忙碌而欢快的场景。
那浓郁的熬糖香芬芳着陈年的梦,成了一种留在心底最温馨的回忆。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细读文中第⑥段的画线句子,任选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
(4)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7.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苑、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