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护理常规.doc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护理常规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护理常规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储存铁缺乏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以婴幼儿及青少年发病率最高,为我国小儿重点防治的四大疾病之一。
造成缺铁的主要原因有:先天性储铁不足、铁摄入不足、生长发育快、铁丢失过多和(或)吸收减少。
主要临床特点是起病缓慢,皮肤黏膜、睑结膜及甲床进行性苍白。
随着贫血的加重,患儿出现精神不振,烦躁不安,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食欲减退;肝脾淋巴结轻度增大,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心前区出现杂音,易合并感染。
一.主要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器官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的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3.知识缺乏家长及年长患儿的营养知识不足,缺乏本病的防护知识。
二.观察要点1.观察患儿皮肤、黏膜颜色及毛发、指甲情况。
2.观察患儿有无异食癖、口腔炎、舌炎及生长发育情况。
三.护理措施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一般护理①.注意休息但不需要卧床,可适量活动,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
对严重贫血者,应根据其活动耐力下降程度制定休息方式、活动强度及每次活动持续时间。
②.合理安排饮食(1)向家长及年长儿解释饮食习惯(如偏食)对导致本病,帮助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2)合理搭配患儿的膳食,增加含铁丰富的摄入量,如动物血、黄豆、肉类。
维生素C、肉类、氨基酸、果糖、脂肪酸可促进铁吸收,可与铁剂或含铁食品同时进食;茶、咖啡、牛奶、蛋类、麦麸等抑制铁吸收,应避免与含铁多的食品同时进食。
3.症状护理①.应用铁剂的护理要点(1)口服量为4-6mg/(kg.d)(剂量以元素铁计算),分2-3次口服,疗程为2-6个月。
长期服用可致铁中毒。
(2)由于铁剂可引起胃肠不适及疼痛、恶心呕吐、便秘和腹泻,如口服铁剂从小剂量开始,在两餐之间服药。
可与稀盐酸或(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以利铁吸收;忌与抑制铁吸收的食品服用。
(3)服铁剂后,牙往往黑染,大便呈黑色,停药后恢复正常,应向家长说明其原因。
贫血护理常规试题题库及答案

贫血护理常规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贫血的定义是什么?A.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下限B. 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下限C. 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范围下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贫血的分类中,以下哪项不是根据病因分类的?A. 缺铁性贫血B. 溶血性贫血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急性贫血答案:D3.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铁摄入不足B. 铁吸收不良C. 铁丢失过多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贫血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A. 皮肤苍白B. 心悸C. 气短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贫血患者需要进行哪些常规检查?A. 血常规B. 血红蛋白测定C. 骨髓检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6. 贫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哪些?A. 鼓励患者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B. 避免过度劳累C.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D. 给予心理支持答案:ABCD7. 贫血患者可能需要的输血指征包括:A. 血红蛋白低于70g/LB. 出现严重贫血症状C. 急性失血D. 血细胞比容低于0.25答案:ABC8. 贫血患者应避免使用哪些药物?A. 阿司匹林B. 非甾体抗炎药C. 利尿剂D. 抗生素答案:ABC三、判断题9. 贫血患者不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因为贫血不是由营养缺乏引起的。
答案:错误10. 贫血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心脏负担。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描述贫血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
答案:贫血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包括:提供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鼓励患者摄入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水平;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治疗和药物;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贫血带来的不适和压力。
12. 贫血患者输血前后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案:贫血患者输血前后应注意以下事项:输血前,应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输血安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防止输血反应;输血后,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生命体征,评估输血效果。
试述贫血的护理要点

试述贫血的护理要点1、贫血患者的护理目标纠正贫血症状,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缓解患者的不适,增强其体力和耐力。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1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甲床、黏膜的颜色,判断贫血程度的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有无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异常。
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悸等是否加重。
111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
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瘦肉、豆类、绿叶蔬菜等。
合理搭配食物,促进铁的吸收,如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 的水果。
112 休息与活动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轻度贫血患者可适当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
中重度贫血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氧耗。
12 用药护理严格按照医嘱给予补铁、补血药物,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静脉输注铁剂时,应注意控制滴速,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121 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倾听其内心感受,给予心理支持。
向患者介绍贫血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和照顾。
13 预防并发症护理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通风,注意个人卫生。
预防出血,避免碰撞、摔倒,观察有无皮肤瘀点、瘀斑等。
预防心衰,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131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贫血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
告知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对贫血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上述要点执行,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若护理人员未履行上述职责,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不良后果,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若患者或家属对护理过程存在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相关医疗管理部门申请调解;仍无法解决的,可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贫血护理常规【可编辑范本】

定义:贫血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护
理
评
估
1.了解引起贫血症状的疾病类型:缺铁性、巨幼细胞性、再生障碍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
2.临床主要表现:乏力、皮肤粘膜苍白;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表现;心悸、气促等心血管系统表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口腔炎等消化系统表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表现.
2.吸氧:中度贫血伴心悸气促时应给予吸氧。
3.饮食:给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类食物,如瘦肉、猪肝、豆类、新鲜蔬菜、海带、紫菜、木耳等,注意色香味烹调,促进食欲。
4.病情观察:观察贫血症状如早期乏力、疲倦;面色、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程度,注意有无头晕眼花、耳鸣、困倦等中枢缺氧症状;注意有无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贫血性心脏病症状;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
2.饮食指导: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合理膳食。
3.嘱咐患者定期复查,注意病情变化,如出现病情加重的任何表现及时就医.
4.指导患者遵医嘱治疗和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5.输血护理:做好查对工作,严密观察输血反应,给重度贫血者输血时速度宜缓慢,以免诱发心力衰竭。
6.感染预防:因组织缺血缺氧,患者抵抗力降低,保持皮肤、口腔、肛周清洁。
7.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详见各章。
8.观察检查结果:血常规复查结果等.
健
康
指
导
1.疾病预防:引起贫血疾病类型及原因,做到日常生活预防。
3.评估贫血程度:轻度Hb>90g/L,中度Hb60-90g/L,重度Hb30-59g/L,极重度Hb<30g/L。
4.评估检查:血常规、骨髓检查、病因相关检查。
贫血护理常规审批稿

贫血护理常规审批稿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综合征。
贫血患者的护理对于改善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针对贫血患者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病、慢性肝病、胃肠道疾病等)、手术史、外伤史、出血史、药物使用史(如某些抗生素、抗癫痫药、抗风湿药等)、家族病史等。
(二)症状与体征1、观察患者的面色、甲床、口唇、睑结膜等部位的颜色,判断贫血的程度。
2、了解患者有无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3、检查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心动过速、低血压等。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查看血常规报告,了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
2、关注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 水平等检查结果,以明确贫血的类型。
二、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叶酸、维生素 B12 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乏力导致平衡失调有关。
4、焦虑与疾病的慢性过程、对治疗效果的担忧有关。
三、护理目标1、患者的活动耐力逐渐提高,能够进行日常活动而不感到过度疲劳。
2、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各项营养指标达到正常范围。
3、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发生受伤事件。
4、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四、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2、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量。
轻度贫血患者可适当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中度贫血患者应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重度贫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机体的氧耗。
(二)饮食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合理饮食对于改善贫血的重要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常规

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常规
1.贫血症状严重,有出血倾向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防止跌倒。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鼓励病人增加营养。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定期消毒,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4.病人抵抗力低下,应注意防止感冒急呼吸道感染。
5.注意口腔卫生,重症者每日三次口腔护理,并用漱口液漱口,防止口腔溃疡及出血等。
6.机制应用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药物。
7.输血时以给新鲜血液为宜,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每分钟20滴左右,注意输血反应,可根据医嘱在输血前给予地塞米松2.5mg静推。
8.做好病人心理护理,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该病预后明显改善。
缺铁性贫血护理常规

缺铁性贫血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询问相关的病因、诱因或有关要素。
2.评估患者症状和体征,是否存在精神行为异常。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二、护理措施
1.按血液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轻度贫血应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宜;中度限制活动;重度或症状明显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给予高蛋白富含铁的饮食,纠正偏食不良习惯。
选择动物肝脏、瘦肉、鱼、蛋类增加维生素C含量。
4.药物护理
(1)口服铁剂时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应饭后服用,避免胃肠道反应,口服时禁饮茶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2)肌内注射时应深部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铁剂需要稀释,首次用药须用0.5ml的实验剂量进行深部肌内注射,同时备用肾上腺素,作好急救准备。
5.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6. 做好心理护理,多给予安慰和鼓励,增强其自信。
三、健康指导
1.向患者讲解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消除相关因素。
2.指导患者遵医嘱治疗和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克服偏食,指导休息与活动。
四、出院回访
1.了解活动力是否改善,有无感染发生。
2.营养状态是否得到改善,是否合理饮食。
3.有无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贫血护理常规审批稿

贫血护理常规审批稿贫血,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对于那些被贫血困扰的人来说,做好护理那可是至关重要。
今儿个,咱就来好好聊聊这贫血护理的常规事儿。
先来说说饮食这一块。
咱就拿我认识的一位大姐举例吧。
这位大姐姓王,咱就叫她王姐。
王姐之前被查出有贫血的毛病,那脸色苍白得哟,整天都没啥精神头。
医生说饮食得调整,她可听话了。
每天早上,不再是随便对付两口,而是给自己准备一碗热气腾腾的红枣花生粥。
这粥啊,做起来也不复杂。
就是把红枣去核,花生稍微碾碎,和大米一起放到锅里慢慢熬。
熬的时候,那香味儿一点点飘出来,馋得人不行。
王姐说,每次喝这粥,都感觉心里暖暖的,好像身体也能多吸收点营养。
中午呢,王姐的餐桌上必定有一份菠菜炒猪肝。
这菠菜得选那种叶子翠绿、根儿红彤彤的,洗得干干净净。
猪肝得是新鲜的,切成薄薄的片儿。
先把猪肝用料酒、生抽腌一会儿,去掉那股子腥味。
锅里放油,葱姜蒜爆香,先下猪肝,快速翻炒几下,再放菠菜。
那火候可得掌握好,不然菠菜炒老了就不好吃了。
王姐说,就为了这道菜,她专门练了好多次,现在炒出来的那味道,家里人都爱吃。
到了晚上,王姐会给自己煮一碗当归鸡蛋汤。
当归得选那种质量好的,闻起来有股浓浓的药香。
鸡蛋打散,水开了先放当归,煮一会儿再把鸡蛋液慢慢倒进去,形成漂亮的蛋花。
王姐说,这汤虽然有点中药味,但是她知道对身体好,每次都能喝完。
除了吃,运动也很重要。
王姐以前是个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的主儿。
自从知道贫血得运动,她可下了决心。
每天早上,她都会去小区里慢跑个半小时。
刚开始的时候,跑几步就喘得不行,但她咬着牙坚持。
慢慢地,能跑的距离越来越长。
她跟我说,有一次跑着跑着,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充满了力量,不再是那个病恹恹的自己了。
晚上吃完饭,王姐还会去跳广场舞。
她一开始跳得那叫一个笨拙,不是跟不上节奏,就是踩错步子。
可她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跟着领舞的大姐认真学。
现在啊,她跳得可有模有样了,还交了一群好姐妹。
再说休息这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贫血护理常规
定义:贫血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
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护
理
评
估
1. 了解引起贫血症状的疾病类型:缺铁性、巨幼细胞性、再生障碍性、溶血性贫血
等疾病。
2. 临床主要表现:乏力、皮肤粘膜苍白;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系
统表现;心悸、气促等心血管系统表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口腔炎等消化
系统表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表现。
3. 评估贫血程度:轻度Hb>90g/L,中度Hb60-90g/L,重度Hb30-59g/L,极重度
Hb<30g/L。
4. 评估检查:血常规、骨髓检查、病因相关检查。
护
理
措
施
1. 休息:重度贫血应卧床休息;中度贫血限制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活动量以
不增加症状为度;轻度贫血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2. 吸氧:中度贫血伴心悸气促时应给予吸氧。
3. 饮食:给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类食物,如瘦肉、猪肝、豆类、新鲜蔬菜、
海带、紫菜、木耳等,注意色香味烹调,促进食欲。
4. 病情观察:观察贫血症状如早期乏力、疲倦;面色、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程
度,注意有无头晕眼花、耳鸣、困倦等中枢缺氧症状;注意有无心悸气促、心前
区疼痛等贫血性心脏病症状;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
5. 输血护理:做好查对工作,严密观察输血反应,给重度贫血者输血时速度宜缓慢,
以免诱发心力衰竭。
6. 感染预防:因组织缺血缺氧,患者抵抗力降低,保持皮肤、口腔、肛周清洁。
7. 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详见各章。
8. 观察检查结果:血常规复查结果等。
健
康
指
导
1. 疾病预防:引起贫血疾病类型及原因,做到日常生活预防。
2. 饮食指导: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合理膳食。
3. 嘱咐患者定期复查,注意病情变化,如出现病情加重的任何表现及时就医。
4. 指导患者遵医嘱治疗和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