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芦笋育种
芦笋的栽培技术

芦笋的栽培技术芦笋,是一种可食用的嫩芽,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栽培芦笋需要一定的技术,下面将介绍一些芦笋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与准备芦笋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环境。
通常来说,土壤的PH值应在6.5-7.5之间,最好有机质含量在2-4%。
在土壤中施加适当的有机肥料或腐熟的农家肥,并进行充分的翻耕和松土,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肥力。
二、芦笋种苗的选择与培育选择良种芦笋种子是芦笋栽培成功的关键。
一般来说,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如京芦、美迪奇等。
芦笋种子要求新鲜、发芽率好,无病虫害。
种子的萌发需要较低的温度,通常为15-20摄氏度。
在播种前,可以进行热处理,将种子浸泡在40-50摄氏度的热水中,达到除去休眠状态的目的。
三、芦笋的播种与苗期管理芦笋的播种一般在早春进行,地温达到10摄氏度左右为宜。
播种时,可以选择条播或块播的方式,将种子均匀洒在沟槽内,然后轻轻覆土。
播种后,保持土壤的湿润,避免过度干燥。
在芦笋的苗期,需要进行适时的浇水、除草和松土等管理措施。
同时,可以利用有机肥料进行追肥,增加养分供给。
四、芦笋的移植与管理芦笋的移植时间通常在苗期成长到20-30公分时进行,一般为秋季。
移植时,需要选择健壮的芦笋苗,进行根系修整,并将芦笋苗的根部稍微剪短一些。
移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
在芦笋的成长期,需要注意除草、松土和追肥等管理工作,同时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五、芦笋的采收与养护芦笋的采收时间一般为长势旺盛时期,即成长到20-25公分左右时。
采摘时,用刀将芦笋嫩茎切断,并注意保护芦笋底部的芽鳞叶。
采收后,及时给予芦笋适量的浇水,并进行轻微的覆土,以保持芦笋生长的持续和稳定。
芦笋底部的子根和茎叶还可以进行收割,供应食用或药用。
综上所述,芦笋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选择与准备、种苗的选择与培育、播种与苗期管理、移植与管理、采收与养护等环节。
只有全面掌握和有效实施这些技术,才能顺利地进行芦笋的栽培,获得丰收的果实。
芦笋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05
芦笋的种植风险与对 策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预防措施
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避免在气象灾害频发 地区种植;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芦笋的抗逆 性;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天气变化 。
应对策略
对于干旱、洪涝等灾害,应加强田间排水, 保持土壤湿度;对于冰雹、大风等灾害,应
采取防护措施,减少损失。
市场风险的应对策略
作畦与排水
作高畦,便于排水和管理 择抗病、抗逆性强,适 应本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 种进行种植。
种子处理
进行浸种、催芽等处理, 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 速度。
育苗
采用苗床育苗的方式,选 择适宜的苗床,进行播种 和覆盖。
移植与定植
移植时间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长情 况,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移植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芦笋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加 工、运输、销售等,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市场前景预测
国内外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芦笋知名度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 芦笋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芦笋产业的发展趋势向 好。
政策支持
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也促进了芦笋产业的发展。
施肥技术
采用科学的施肥技术,合理配比氮、 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 。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采用生物防 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病 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高效栽培技术
推广设施栽培、节水灌溉、间套作等 高效栽培技术,提高芦笋的产量和经 济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产值与利润
芦笋的产值与销售价格、产量等 因素相关,根据不同情况,每亩 芦笋的产值和利润会有所不同。
芦笋栽培技术蔬菜

芦笋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栽培措施;1育苗;1育苗;春季育苗,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苗床施足基肥。
芦笋种子种皮革质化,透水性差,吸水慢,播前用25~30℃的水浸泡2~3天,经催芽后播种。
播完覆细土,并盖草保湿。
10~15天开始出苗,育苗用种0.5~1千克/667平方米,育成苗可栽大田0.6~1公顷。
2.选地芦笋是多年生宿根作物,一般以土质肥沃、通气性好、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具有保水保肥性的砂壤土为最适宜;如透气性差的重粘土、耕作层浅、底土坚硬、强酸性或碱性土壤及石砾多的土地不宜种植芦笋。
3.定植春季定植。
芦笋栽植行距为135~150厘米,扩大行距为180厘米,株距均为30厘米,定植沟宽40厘米,沟深25~30厘米,沟内铺施基肥和复合肥,667平方米施土杂肥3000~40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覆土4厘米。
将幼苗按株距栽入沟内,覆土3~5厘米,浇透水,待一周缓苗后第二次覆土。
4.田管芦笋生长年限长,在第1~2年里应勤中耕、除草、加强肥水,培育健壮植株,使之尽快进入盛产期。
①施肥芦笋对肥料的需求量以氮肥最多,钾、磷、钙肥次之。
秋季或早春重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在嫩茎抽出4~5厘米高时,给予足够的水分和养分,追催芽肥尿素7~10千克/667平方米;采收期追肥2~3次,先重后轻,增施磷钾肥,配合灌水;采笋结束后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1000千克及尿素15千克,进行复壮;8月施人粪尿;最后一次追肥在霜前2个月结束,以防秋季发新梢。
②灌水适时灌水可提高芦笋产量、品质,采笋期保持土壤持水量为60%~70%,干旱时10~15天灌水一次,越冬前灌足封冻水。
③病虫害防治:病害有茎枯病、褐斑病、锈病、根腐病等,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地老虎、金针虫、蚜虫、红蜘蛛等。
防治方法:冬季加强清园、防涝,防止株丛过密等;药剂防治可喷1∶1∶300波尔多液、多菌灵、敌锈钠、农抗等,7~10天一次,连续2~3次;虫害的防治主要为诱杀成虫,可选用敌百虫、百菌清、溴氰菊酯、灭蚜松、速灭杀丁等防治。
芦笋种植技术与管理

芦笋种植技术与管理芦笋(学名:Asparagus officinalis)是一种常见的蔬菜,是一种根块类蔬菜,以幼嫩的嫩茎为食用部位。
芦笋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且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以下是有关芦笋种植技术与管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土壤选择与准备:芦笋适合生长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环境中。
通常选择砂质土壤,pH值在6.5-7.5之间。
在种植之前,应进行土壤改良,施入适量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分。
2. 繁殖与种植:芦笋可以通过种子或分株繁殖。
种子繁殖需要提前催芽,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然后在湿润培养土中撒播,一般需要6-8周的育苗期。
分株繁殖则是将成熟的芦笋根茎切割成小块,然后定植到准备好的土壤中。
3. 植株管理:芦笋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在初期生长阶段,应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但避免过湿。
及时除草和松土,保持土壤透气性。
随着植株长大,应定期进行浇水,并定期施肥,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
4. 控制病虫害:芦笋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的侵害,如蚜虫、病毒病和真菌病。
为了控制害虫和病害,可以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如遮阳网、粘虫板等。
在病害发生早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拟对虾太阳蓟体细胞杀线虫等。
5. 收获与储存:芦笋的收获时间通常在植株生长到60-70厘米高时,要及时采摘,以保持嫩度和口感。
采摘时可以使用尖锐的工具将芦笋切割下来,避免损伤植株。
收获后,芦笋应尽快放入冷藏室,以延长保鲜期。
6. 休耕期与早春整地:芦笋是多年生作物,每年春天都会进入休耕期。
在休耕期间,应进行整地和修剪工作,清除病虫害及枯叶等。
早春整地时,应进行修剪顶端,保留足够的地下茎和须根,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7. 旱季灌溉管理:夏季是芦笋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水分。
在旱季,应定期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要注意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避免出现过湿或干旱的情况。
总之,芦笋种植技术与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土壤选择与准备、繁殖与种植、植株管理、病虫害控制、收获与储存、休耕期与早春整地以及旱季灌溉管理等因素。
芦笋高产种植技术规程

芦笋高产种植技术规程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在市场上有很高的需求,因此种植芦笋的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是一份芦笋高产种植技术规程,包括了选地、育苗、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选地1.选择阳光充足的地块,土壤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6.0-7.0之间。
2.地块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防止芦笋病虫害的发生。
二、育苗1.选用健壮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2.进行浸种处理,将种子浸泡在20℃的水中,时间为24小时。
3.在半阴凉的地方,进行种子发芽,发芽温度为20-25℃。
4.将发芽的种子进行移栽,每穴放入一粒种子。
5.育苗期地温控制在15-20℃之间,每周浇水两次。
三、田间管理1.整地时要彻底翻耕,除去杂草和病虫害的孳生地。
2.施入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3.进行清耕,深翻整地,使土壤松软。
4.按照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的标准,进行芦笋的移栽。
5.芦笋生长初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6.定期施肥,每隔15天向芦笋施以氮磷钾肥。
7.及时除草,以保持芦笋田的整洁。
8.开花后,及时采摘花穗以避免对地下茎的消耗。
9.进行病虫害防治,如发现有病虫害的迹象,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0.芦笋生长期需要支撑,以防止植株倒伏。
四、收获与储存1.芦笋的收获时间通常在生长到20-25厘米时,选择天气晴朗的早晨进行采收。
2.采收时要用刀将芦笋切断于地面2-3厘米处。
3.及时清理采摘下来的芦笋冠,使茎部分干燥。
4.芦笋可进行初加工,将冠部割去,用保鲜膜包裹好,储存在0-5℃的低温环境中,可保持鲜嫩度。
芦笋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芦笋

芦笋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芦笋一、选用良种常用的品种有:阿波罗、紫色激情、特来密、阿特拉斯等杂交一代种。
二、培育壮苗1、营养钵育苗:按70%园土、30%有机肥配制营养土(加2%三元素复合肥)或80%园土、20%草木灰、1.5%复合肥配制营养土。
营养钵的直径一般为8厘米左右、钵高10厘米。
每亩大田需备钵2500个。
2、浸种催芽:用30~40℃温水浸种1~2天(5%多菌灵500倍液),再放在25~30℃环境中催芽,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播种与覆膜:足墒播种,播深2厘米,并撒毒饵防地下害虫。
实行双膜覆盖,以保温保湿,促进发芽和幼苗生长。
4、苗床管理:苗高10厘米时施用一次稀薄的有机肥液,及时清除杂草,并注意防治褐斑病、斜纹夜蛾及地下害虫。
三、整地定植1、整地:芦笋属多年生植物,定植后土地便无法再全面耕翻,因此在定植前要深耕整地。
一般要求耕深30~40厘米,并晒垡泛白。
同时,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土杂肥2500~35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并做成小高垄,垄间距为1.2~1.5米,种植带南北向。
2、定植:一般每垄定植一行,行距1.5米,株距0.3~0.35米,亩植1200~1500株。
种植密度,各地有所差异,有的地区行距1.25~1.5米,株距25~30厘米,亩植1500~2000株。
定植时,要求壮、弱苗分开定植,并将地下茎再生鳞芽的一端要顺沟朝同一方向,排成一条直线,以便于培土、采笋。
四、田间管理1、定植当年:一般定植一个月后开始施肥,每亩追施复合肥10~15公斤为宜;秋季要重施一次秋发肥,每亩追施复合肥20~25公斤。
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2、成年芦笋:管理重点为合理施肥,防病治虫,排涝浇水。
①合理施肥:每年可分3~4次。
催芽肥,于3月份(春采前)结合垄间耕翻、培土,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51%高氮型复合肥(30-10-11或25-10-16)20~30公斤。
壮笋肥,在6月份(上中旬),亩施51%高氮型复合肥10~15公斤。
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的种植方法芦笋又名石刁柏,属多年生宿根植物,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10~15年,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芦笋的种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芦笋的种植方法一、选择良种选择具有不散头,高抗茎枯病、褐斑病、根腐病,且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如改良帝王F1、阿特拉斯F1、玛莉、华盛顿等。
芦笋的种植方法二、播种育苗可在春季3~4月份采用阳蛙育苗,6~7月份麦收后移栽;也可8~9月份育苗,秋季或翌年春季移栽。
每亩白笋用种量为so克,绿笋用种量为7S~100克。
(一)配土制钵用7份园土加3份腐熟有机肥制成育苗营养土,每亩制土钵3000~3S00个。
(二)合理播种早春育苗时,先用4S0C热水漫种30分钟,然后漂洗,并在清水中浸种3~5天,每天用温水换水1~2次,最后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S~30°C条件下催芽。
当10%种子露自时即可播种,每钵1粒,播后用过筛土盖在哇面上,厚1~2厘米。
夏秋育苗时,种子先用井水浸泡30分钟,然后漂洗干净,在清水中浸3~4天,每天换2次水,然后捞出播种,每钵1粒,盖土1厘米。
(三)苗床管理早春育苗的可采用小拱棚,扣棚覆膜后保持棚内温度25~28℃。
出苗后控制白天温度21~24℃,夜间16~17℃。
随着气温上升,逐渐加大通风。
至苗高15厘米时全天通风,气温稳定在17℃以上后全天撤膜炼苗。
夏秋育苗的,要注意覆盖草苦或遮阳网。
芦笋的种植方法三、定植移栽(一)整地施肥宜选择灌排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沙土地。
每亩施优质杂肥5~6米3、芦笋专用肥(氮、磷、押比例为25:10:10)60~80千克,然后翻耕30厘米,细祀整平后,按自笋1.8米、绿笋1.4~1.5米的行距打直线,沿直线挖宽30~40厘米、深30厘米的移栽沟,每亩再将腐熟饼肥100千克、芦笋专用肥20~25千克混合均匀后施入沟内,与土;昆匀,然后沟内加层熟土,使沟面略低于原地平面,井将垄面整成中间高、两面低的小拱面。
芦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芦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逐渐增加,芦笋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如何提高芦笋的产量和种植效率成为种植者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将从育种选择、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芦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一、良种选择1.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在选择芦笋种子时,要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
芦笋的品种繁多,有早熟、中熟、晚熟的区分,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季节选择适合的品种非常重要。
2.选择高产性、耐病性强的优良品种芦笋的高产性和耐病性直接关系到产量和品质,因此在选择种子时要选用高产性、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产量。
二、土壤管理1.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芦笋对土壤要求较高,可以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改良,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如果土壤贫瘠,可以进行有机肥和矿物质肥的施用,提高土壤的肥力。
2.合理施用肥料在芦笋的生长期,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肥料,为芦笋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芦笋的生长。
要注意肥料施用的时间和方法,避免肥料过量或者施用不当导致土壤肥力失衡。
三、种植管理1.合理密植在进行芦笋的种植时,要合理密植,控制好植株之间的距离,一般可以保持植株之间的距离在20-25厘米左右。
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及时定植和翻土芦笋是一种长寿植物,在种植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定植芦笋苗时,要注意控制好定植深度和角度,保证芦笋的生长和开花。
种植后要定期翻土,保持土壤的松软和通气性,促进芦笋的生长和发育。
3.科学浇水芦笋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但对水分的需求并不是很高,过多的水分会导致芦笋根部腐烂。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科学浇水,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对芦笋的影响。
四、病虫害防治1.落叶病的防治落叶病是芦笋常见的病害之一,会严重影响芦笋的产量和品质。
在芦笋生长过程中要勤检查,及时发现病害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起源与种质资源
广泛的说法,其原产地是地中海和小亚细 亚,公元前200年罗马人广为栽培。可1993 年,魏玉英报道,在甘肃、新疆均发现了野 生石刁柏。我院张启沛教授认为:石刁柏应 为多起源中心。 我国的栽培品种主要从美、德、荷、日引进, 主要有:玛丽华盛顿、加州72、加州157、西 德全雄、台南选系1—3号、(潍坊农科院) 芦笋王。
2、一次无性系选育
雄株园艺性状优良,可从优良品种群体 内选择性状优良的雄株若干,分离出单 独栽培即成若干个无性系,对生长全过 程观察、比较、鉴定。选出符合育种目 标的最佳无性系若干进行品系比较试验, 入选最佳的一至两个。 可用分株繁殖或组织培养繁殖推广。
三、杂优育种
一、基本途径 (一)无性系的选育和利用: 1、单株(雌、雄)无性系的选育 从收集到的优良品种中,每品种选出优良雌雄 株各10株,分出后统一编号(如A雄-1;B雌2)单独栽培成无性系。 2、配合力的测定 按育种目标和各无性系的表形性状进行有目 的配组杂交,如B雌-2x A雄-1 选出最优组合。 3、雌雄无性系的组织培养快繁。
第 七 章 芦 笋 育 种
芦笋,又名石刁柏。百合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2n=2x=20 嫩茎为商品,鲜食、加工皆可。营养 丰富:磷铁、铜、Vc 、VB1、VB2、烟酸 叶酸等全方位超过胡萝卜。药用:对贫 血、浮肿、肥胖、风湿病、心脑血管病 疗效显著。(下图为曹县芦笋基地 )
芦笋是欧、美、西亚的主要蔬菜。我国以台 湾面积最大,占世界的25%。大陆栽培面积 约25万公顷,山东占35%。是我省蔬菜出口 创汇的主要种类之一。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 绿笋以日照最多,2004年出口绿芦笋1.2万吨,出
二、嫩茎品质 采收期是否合适影响品质(嫩否),但商品的 品质主要部分:嫩茎粗度均匀、笋条均匀、 不空心等则要从遗传上加以改良。
三、抗茎枯病
茎枯病是我国芦笋栽培 的主要限制因子。南方 发病最严重。
第四节、引种与育种
一、引种 我国目前大部分栽培品种是通过引种获 得的。不同地区,为了不同的栽培需求 通过引种试验引进优良品种,对资源相 对贫乏的蔬菜种类来说,永远是一条多、 快、好、省的途径。如:我省的东营市 有关单位正在进行耐盐碱芦笋品种的引 种试验,效果良好。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一、性别及遗传 雌雄异株,株比例1:1,Y决定雄性, 对决定雌性的X显性,二者为等位基因, Y Y、 Y X均为雄株,但前者在自然条件 下不会出现, 只有 X X为雌株。
二、开花生物学
华北地区4月中——9月上持续开花, 但5月前后的花结子率高。受粉60-80天 果实成熟。 花为钟形,绿黄色,6玫花被片,雄 蕊4玫。虫或风媒花,每果结籽4-6粒。 过度采笋会严重影响下年种子产量。在 生产和繁育兼顾的田块要注意。
三、授粉技术
芦笋为雌蕊后熟。开花雄蕊成熟,一天后 雌蕊才成熟。花粉在0-3℃、45%的相 对湿度下可保存6个月。 华北地区5-6月是人工授粉的最佳季节。 方法:雌雄株整株隔离或选一次枝套袋, 取当天开放的雄花花粉给雌株昨天开放 的雌花授粉,完毕后继续隔离7-15天。
第三节、育种目标
一、高产
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单位面积株数 单株产量是育种的切入点,嫩茎数和嫩茎粗是两大影响 因子。 雄株产量和品质均高于雌株
4、杂交种子生产。 制种田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在 2000米隔离区内,雌株和雄株系按 4:1的比例间隔种植,株行距0.5米x2米。 每2-3亩 2、进行花粉株染色体鉴定。将Y基因花粉株进 行染色体加倍,获得Y Y基因型2倍体超雄株。 3、以Y Y基因型2倍体超雄株为父本,若干优良 雌株系为母本进行配合力测定,选出最佳组 合。 4、进行超雄株系和组配的雌株无性系快繁。 5、杂交种子生产。在2000米隔离区内无性雌 株系和超雄株系按4:1间隔种植株行距0.5米 x2米。每2-3亩配置一箱蜜蜂。
二、选择育种
绝对的异花受粉习性决定了其基因的 高度异质性。在同一品种内,由于雌株 每一世代接受的花粉来源不固定,造成 基因混杂。通过选择作用,集中纯化优 良基因,从而改良品种是切实可行的。
1、同胞系选育 石刁柏是雌雄异株,不能进行自交 系选育,只能进行同胞交配的近交系选 育。同胞交配是在每一世代中选择若干 性状一致的优良雌雄株一一配对,隔离 条件下人工交配,比较每个配对的后代, 选择优良成对交后代中性状一致的雌雄 株继续配对人工交配。5代左右可选育 成功同胞系。优良同胞系可做为新品种 直接推广,也可做为亲本选配杂交一代。
二、花粉超雄株培养技术
1、4月中-5月上旬选出单核靠边期花药材 料(黄绿色花蕾)做外植体。 2、在6-7℃下处理6天。 3、花药常规消毒后,在35%的蔗糖溶液 浸泡30分钟。 4、配制专用培养基:在MS培养基中加入 2。4-D,BA,NAA各1mg/L。
5、将处理后的花药无菌操作接种到培养 基进行常规培养。 6、对植株进行倍性和性型鉴定 倍性鉴定可用根尖染色鉴定法。 性型鉴定:茎尖过氧化物同工酶谱比较, Y型株比X型少了一条谱带。 7、 Y型株的2倍体化获得超雄株。 8、超雄株的常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