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01通信规约V1-x

合集下载

输电I1接口规约(附录C)V1.0.0.1_征求意见版_2015_03_12

输电I1接口规约(附录C)V1.0.0.1_征求意见版_2015_03_12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应用层数据传输规约本附录规定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数据传输规约的基本功能、帧结构、报文内容结构、传输规则及校验算法。

本附录定义的数据传输规约为应用层数据规范,是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中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以下简称状态监测装置)与上级设备(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代理装置CMA)进行通信的依据。

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采用基于公共无线网络(GPRS、CDMA、3G等)的虚拟专网和电力专网(OPGW、WIFI等)的方式。

C.1报文格式分类C.1.1监测数据报文格式状态监测装置由原始ID更改为通信ID后,向上级设备发送数据报,以及上级设备向状态监测装置发送响应数据报的格式。

监测数据报文类型包括:气象、杆塔倾斜、导地线微风振动、导线弧垂、导线温度、覆冰及不均衡张力差、风偏(包括导线风偏、绝缘子串风偏)、导线舞动、现场污秽度等。

C.1.2控制及配置数据报文格式上级设备与状态监测装置之间发送命令、响应控制指令的报文格式。

控制数据报文类型包括:状态监测装置网络适配器查询/设置、上级设备请求状态监测装置历史数据、状态监测装置采样周期查询/设置、状态监测装置指向上位机的信息查询/设置、状态监测装置ID 查询/设置、状态监测装置复位、状态监测装置模型参数配置信息查询/设置等。

C.1.3远程图像报文格式状态监测装置与上级设备之间发送远程图像、控制指令的报文格式。

远程图像报文类型包括:图像采集参数设置、拍照时间表设置、手动请求拍摄照片、装置请求上送照片、远程图像数据、远程图像数据上送结束标记、远程图像补包数据下发、摄像机远程调节等。

C.1.4工作状态报文格式由状态监测装置发给上级设备,表征状态监测装置工作状态的报文格式。

报文类型包括:心跳数据报、装置故障信息报等。

心跳数据报:表明装置在线状态和工作状态的数据报文格式。

装置故障信息报:由状态监测装置发给上级设备,辅助判断状态监测装置及所辖数据采集单元故障原因的文本报文格式。

广东电网公司101规约实施细则(最终版)

广东电网公司101规约实施细则(最终版)

QB广东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001.1153.2-2005广东电网DL/T 634.5101-2002实施细则Detailed rules of D L/T634.5101-2002of guangdong power grid2005-10-01发布 2005-11-01实施广东电网公司 发 布Q/GD001.1153.2-2005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3)4 一般规则 (4)4.1 规约结构 (4)4.2 物理层 (5)4.3 链路层 (5)4.4 应用层 (5)5 物理层 (6)6 链路层 (7)6.1 传输帧格式 (7)6.2 链路传输规则 (8)6.3 非平衡传输 (9)7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13)7.1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的唯一性 (13)7.2 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结构定义 (13)7.3 特定应用数据单元的定义和表示 (26)7.4 基本应用功能 (38)附录 互操作性推荐性意见、信息对象地址和组号分配 (45)IQ/GD001.1153.2-2005II前 言IEC60870-5-101(2.0版,2002)协议自发布以来,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电力行业紧接着就发布了DL634.5101-2002协议,而且注明是和IEC60870-5-101(2.0版,2002)是等同采用的。

由于该协议涵盖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对时、参数下装、文件传输等基本远动任务,而且IEC60870-5-101的传输控制机制完善,使得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范。

协议提供给用户的可选项较多,但对于电力系统应用人员来说,可配置的参数太多,反而不易把握参数的选配以及应用功能的选择。

为了更好地推动和规范广东电力系统DL634.5101-2002协议的使用,广东电网公司提出了DL634.5101-2002协议的实施细则。

该实施细则的原则是不违反IEC60870-5-101(2.0版,2002)和DL634.5101-2002,但报文类型和参数的选用更适合广东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

电池巡检-MODBUS通信规约V1.1(1)

电池巡检-MODBUS通信规约V1.1(1)

文档编号THJS-TXXY-0011文档名称电池巡检模块MODBUS通信规约拟制审核批准版本修订历史记录版本改版日期改版说明拟制审核批准1.0 2010-7-19 创建1.1 2011-3-16 修改电池巡检模块MODBUS通信规约一、概述本文描述了电池巡检模块数据上报的MODBUS协议通讯规约标准,应用于电池巡检模块向上级监控器或上位机设备上报数据时的通讯规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约适用于通合电子生产电池巡检模块DCXJ-19、DCXJ-55与上级监控或上位机之间进行串行通信,是开发、测试电池巡检模块MODBUS协议通讯软件的依据。

三、物理接口接口标准为RS485。

通讯方式为异步串行通信,波特率支持:9600,每帧数据10位(包括1位起始位、8位数据和1位停止位,奇校验)。

四、命令格式1、遥测1.1读母线电压数据上位机下传信息:定义地址功能码STAR ADDR 数据个数CRC校验ADDR 03H 起始地址N CRC16L CRC16H 数据字节数 1 1 2 2 2注:a)ADDR:电池巡检模块地址,范围:0x31—0x38。

b)START ADDR:为所操作寄存器的起始地址(下同)。

c) 校验码:前面所有字节的CRC16校验,采用标准CRC16校验,生成多项式为:X16+X12+X2+1(0X1005)。

电池巡检模块返回信息:定义地址功能码长度返回数据CRC校验数据ADDR 03H 2N DATA CRC16L CRC16H字节数 1 1 1 2N 2注:a)长度:电池巡检模块返回信息的字节数(下同)。

b)DATA定义:起始地址定义传输方式放大系数0000 电池1环境温度vw700Hi-Lo 0.1℃0001 电池2环境温度vw702Hi-Lo 0.1℃0002 第1 节电池电压vw704Hi-Lo 0.01V0003 第2 节电池电压vw706Hi-Lo 0.01V……………………0054 第53 节电池电压vw808Hi-Lo 0.01V0055 第54 节电池电压vw810Hi-Lo 0.01V0056 第55 节电池电压vw812Hi-Lo 0.01V2、遥信2.1 读取支路遥信上位机下传信息:定义地址功能码STAR ADDR 数据长度CRC校验数据ADDR 03H 0100H 0004H CRC16L CRC16H字节数 1 1 2 2 2电池巡检模块返回信息:定义地址功能码长度返回数据CRC校验数据ADDR 03H 08H DATA CRC16L CRC16H 字节数 1 1 1 8 2DATA定义:1 1~8 电池状态vb8141-异常0-正常2 9~16 电池状态vb8151-异常0-正常3 17~24电池状态vb8161-异常0-正常4 25~32电池状态vb8171-异常0-正常5 33~40电池状态vb8181-异常0-正常6 41~48电池状态vb8191-异常0-正常7 49~56电池状态vb8201-异常0-正常83、遥调3.1 设置模块工作参数上位机下传信息:定义地址功能码起始地址设置数据CRC校验数据ADDR 06H 0000H HL CRC16L CRC16H字节数 1 1 2 2 2DATA定义:起始地址定义传输方式放大系数0000 电池过压vw821 H-L 100001 电池欠压vw823H-L 100002 电池节数vw825H-L 10003 是否含尾电池(1-有 0-无)vw827H-L 10004 尾电池过压vw829H-L 100005 尾电池欠压vw831H-L 10电池巡检模块返回信息:定义地址功能码起始地址设置数据CRC校验数据ADDR 06H 0000H HL CRC16L CRC16H字节数 1 1 2 2 24、特殊命令4.1 读取工作参数上位机下传信息:定义地址功能码数据长度CRC校验数据ADDR 33H 0AH CRC16L CRC16H字节数 1 1 1 2电池巡检模块返回信息:定义地址功能码数据长度返回数据CRC校验数据ADDR 33H 0AH DATA CRC16L CRC16H字节数 1 1 1 10 2DATA定义:定义字节数传输方式放大系数电池过压 2 H-L 10电池欠压 2 H-L 10电池节数 1 H-L 1是否含尾电池(1-有 0-无) 1 H-L 1尾电池过压 2 H-L 10尾电池欠压 2 H-L 104.2 读取校准值上位机下传信息:定义地址功能码数据长度CRC校验数据ADDR 31H 01H CRC16L CRC16H字节数 1 1 1 2电池巡检模块返回信息:定义地址功能码数据长度校准值CRC校验数据ADDR 31H 01H DATA CRC16L CRC16H字节数 1 1 1 1 24.3 设置校准值上位机下传信息:定义地址功能码起始地址设置数据CRC校验数据ADDR 32H 0000H HL CRC16L CRC16H 字节数 1 1 2 2 2电池巡检模块返回信息:定义地址功能码起始地址返回数据CRC校验数据ADDR 32H 0000H DATA CRC16L CRC16H字节数 1 1 2 1 2。

水气表下行通信规约QBTV0版

水气表下行通信规约QBTV0版

水气表下行通信规约QBTV1.0版(集中器/系统终端/掌上电脑与智能总线表计通讯协议)厦门市京准智能水表有限公司2014年10月本数据通讯协议适用于直读水表、直读电表、直读气表、直读直饮水表(RS485或M-BUS 总线方式),采用异步串行方式(一位起始位/八位数据位/两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波特率2400),采用CRC-CCITT(循环冗余码)检验技术,保证通讯数据准确及可靠。

一、数据术语及格式●指令(1)读表指令数据“R”-(0x52H)长度-1字节:读表指令(2)设置表密码指令数据“S”-(0x53H)长度-1字节:设置表密码指令(3)设置表地址指令数据“I”-(0x49H)长度-1字节:设置表地址指令●数据包(4)发送数据包头数据“BBBBS”-(0x42 42 42 42 53H)长度-5字节:发送数据包头(5)返回数据包头数据“SSSSB”-(0x53 53 53 53 42H)长度-5字节:返回数据包头(6)数据包尾数据“E”-(0x45H)长度-1字节:数据包尾●数据(7)表编号数据-(0x@@##$$%%H)长度-4字节:表编号如:表编号为,数据表示:0xH(8)表读数数据-(0x@@##$$%%H)长度-4字节:表读数如:表读数为,数据表示:0xH(9)上次读数数据-(0x@@##$$%%H)长度-4字节:上次读数如:上次读数为,数据表示:0xH(10)表类型数据-(0x%%H)长度-1字节:表类型二进制表示:D7 D6 D5 D4 D3 D2 D1 D0D7 D6 D5 D4 –表类型 D3 D2 D1 D0 –倍率0 0 0 0 - 水表 0 0 0 0 - X 0.0010 0 0 1 - 直饮水表 0 0 0 1 - X 0.010 0 1 0 - 电表0 0 1 0 - X 0.10 0 1 1 - 气表0 0 1 1 - X 10 1 0 0 - 直读水表 0 1 0 0 - X 100 1 0 1 - 直读直饮水表0 1 0 1 - X 1000 1 1 0 - 直读电表 0 1 1 0 - X 10000 1 1 1 - 直读气表1 0 0 0 - 直读热水表. . . . - 其他表. . . . –扩展(11)表状态数据-(0x%%H)长度-1字节:表状态二进制表示:D7 D6 D5 D4 D3 D2 D1 D0D7 D6 D5 D4 D3 D2 D1 D0x x x x x x x 1/0 - 表电源标志位 0—电压低 1—电源正常x x x x x x 1/0 x - 防磁检测位 0—无干扰 1—干扰x x x x x 1/0 x x - 信号检测位 0—正常 1—故障. . . . . . . . - 其他以后扩展(12)CRC校验码数据-(0x@@%%H)长度-2字节:CRC校验数据CRC-CCITT是一个17位生成多项式G=[1 0001 0000 0010 0001],用多项式形式表示为G(x)=x16+x12+x5+1,由它产生的检验码R的二进制位数是16位(2字节)二、数据包格式通讯用数据包交换信息。

单位招聘考试配网自动化基础(试卷编号2382)

单位招聘考试配网自动化基础(试卷编号2382)

单位招聘考试配网自动化基础(试卷编号2382)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1.[单选题]“二遥”标准型站所终端与主站通信宜采用()方式。

A)光纤通信B)CANBUSC)宽带载波D)无线公网2.[单选题]某终端拟采用101规约与配电自动化主站进行通信,调试过程中,接收到的主站发送的报文内容如下:“68 0909 68 53 40 2D 01 06 40 02 60 80 E9 16”,通过报文分析可以得知该报文中的遥控的类型是是()。

A)预置合B)执行分C)预置分D)执行合3.[单选题]旁路柔性电缆要求在弯曲为8倍电缆外径重复弯曲试验()次以上,其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均保持完好无损。

A)800B)900C)1000D)12004.[单选题]导致环网柜遥测电流不准确的原因有可能是( )。

A)电流互感器变比与主站设置不对应B)远方就地开关在就地位置C)PT烧坏D)环网柜机构卡塞5.[单选题]站所终端功耗试验,整机正常运行功耗不大于()VA(不含通信模块、后备电源)。

A)10B)25C)30D)406.[单选题]智能配变终端终端主CPU应满足单芯多核,主频不低于700MHz,内存不低于512MB,FLASH不低于1GB,CPU芯片应为( )A)国产工业级芯片B)国产商业级级芯片C)进口工业级芯片D)进口商业级芯片7.[单选题]指示器短路故障判别应自适应负荷电流大小,当检测到电流突变且突变启动值宜不低于( )A,突变电流持续一段时间后,各相电场强度大幅下降,且残余电流不超过5A零漂值,应能就地采集故障信息,以闪光形式就地指示故障,且能将故障信息上传至主站。

A)120B)125C)CD)D8.[单选题]负荷转供功能模块可以采用自动或()的方式对负荷进行转移A)语音介入B)智能调度C)人工介入D)就地操作9.[单选题](初级工)缓动型分布式FA,须等待变电站/开关站出口断路器()隔离故障。

A)重合闸前B)重合闸后C)保护动作前D)保护动作后10.[单选题]配电自动化系统流程服务应支撑流程的( )。

101规约

101规约

1101规约概述1.1101规约的内容IEC 870-5-101是针对IEC 870-5基本标准中的FT1.2异步式字节传输帧格式,对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用户进程作了大量具体的规定和定义。

1.2FT1.2帧格式FT1.2帧格式有可变帧长及固定帧长两种,这两种格式如图1所示:FT1.2可变帧长格式用于主站向子站传输数据或由子站向主站传输数据;FT1.2固定帧长格式用于子站回答主站的确认报文或主站向子站的询问报文。

本标准使用的参考模型源出于开放式互联的ISO—OSI参考模型,但由于远动系统在有限的传输带宽下要求短的反映时间,故本标准采用性能结构(EPA)———模型2。

这种模型仅用三层,即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其模型如图2所示。

1.3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1.3.1物理层物理层是OSI模型的第1层,其任务是使网络内两实体间的物理连接,按位串行传送比特流,将数据信息从一个实体经物理信道送经另一个实体,向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透明的比特流传送服务。

因此,物理层接口和协议应考虑如下问题:a)机械方面,应考虑插接器的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b)电气方面,要考虑信号的波形和参数,如多少伏电压代表“1”和“0”,一个bit占多少毫秒;c)功能方面,要考虑每一条线路的作用和操作要求,比如是数据电路、控制电路还是时钟电路;d)过程方面,主要考虑利用接口传送比特流的整个过程和执行的先后顺序,比如怎样建立和拆除物理线路的连接,是全双工还是半双工操作。

具体到101规约,对物理层的规定选自ISO和ITU-T标准,该标准支持下述网络结构,包括点对点、多个点对点、多点星形、多点共线、多点环形等。

电气特性方面,对于非平衡式转接电路采用V.24/V.28,而平衡式转接电路则采用X.24/X.27。

1.3.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OSI的第2层,其主要任务是将一条原始传输线路转换为对网络来说是无错的传输线路。

因此,它必须将输入数据分成数据块(帧),并依次传递各帧和处理由接收端发回的应答帧,解决了数据链路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在链路上实现帧的同步或异步传输;差错控制与恢复;流量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IEC60870-5-102规约100128

IEC60870-5-102规约100128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与厂站终端通信协议(IEC60870-5-102电能量传输规约)宁夏电力公司实施细则2009-12-07发布2009-12-07实施宁夏电力公司发布目录1概述 (2)2互换性(互操作性) (3)2.1 网络结构 (3)2.2 物理层 (3)2.3 链路层 (4)2.4 应用层 (4)2.5 基本应用功能 (6)2.6 系统时间同步 (7)3引用标准 (7)4帧格式 (7)4.1 单个字符 (7)4.2 固定帧长帧格式 (7)4.3 可变帧长帧格式 (8)5帧格式说明说明 (9)5.1 帧长 (9)5.2 校验和 (9)5.3 地址域 (9)5.4 控制域 (9)5.5 链路用户数据 (10)5.6 数据帧说明 (20)5.7 高级应用 (36)6传输过程 (42)6.1 基本传输过程 (43)6.2 单点信息(事件)传输过程 (44)6.3 传送原因是5的读命令传送过程 (44)6.4 传送原因是6的读命令传送过程 (45)6.5 系统时间同步过程 (46)6.6 主站初始化过程 (47)6.7 从站(ERTU)初始化过程 (47)前言按照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智能电网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总体目标,规范统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主站、采集终端、通信单元的功能配置、型式结构、性能指标、通信协议、安全认证、检验方法、建设及运行管理等。

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对国内外采集系统建设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充分结合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制造工艺等技术的发展,全面梳理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标准,宁夏电力公司营销部组织相关单位对国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宁夏地区应用特点制订了《宁夏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配置说明》,对宁夏电力公司使用的规约项目和配置原则进行了细化和明确,指导程序设计和系统运行维护。

单位招聘考试配网自动化基础(试卷编号1382)

单位招聘考试配网自动化基础(试卷编号1382)

单位招聘考试配网自动化基础(试卷编号1382)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1.[单选题]带电更换直线杆绝缘子及横担作业中,绝缘横担主要承受的是( )。

A)顺线路方向拉力B)横线路方向拉力C)导线下压力D)扭力2.[单选题]5月6日,某供电公司运检一班将八经甲线50联络开关更换成自动化开关,实现三遥功能,现场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保证了一次安装成功。

该开关选择的配电终端类型标识代码是( )。

A)F20B)F21C)F22D)F303.[单选题]线损模块上电完成后( )s内可以使用RS-232或RS-485接口进行通信。

A)3B)4C)5D)64.[单选题]导线应力是指导线单位横截面积上的( )。

A)内力B)外力C)合力D)重力5.[单选题]下面哪个试验重点关注电气安全设计要求的耐电压强度。

A)电磁兼容性能检验B)电气绝缘强度C)机械性能强度检验D)绝缘电阻6.[单选题]隔离设备前面板的Alarm指示灯为单电源报警指示灯,双电源为(____),单电源为B)红色、闪烁C)绿色、红色D)红色、绿色7.[单选题]智能配变终端输入状态量SOE分辨率不大于( )。

A)10msB)20msC)50msD)100ms8.[单选题]配电终端在出厂前进行不少于()连续稳定的通电试验。

A)24hB)48hC)72hD)96h9.[单选题](____)是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发生故障后首先应当考虑的原因A)配置选项B)板卡故障C)配置文件D)网络连接性10.[单选题]( )是遥控过程的第一步。

A)遥控选择B)遥控触发C)遥控激活D)遥控预置11.[单选题]三相变压器额定容量SN等于()。

A)UNB)√3UNC)3UND)9UN12.[单选题]"三遥"站所终端遥测精度为( )。

A)千分之二B)千分之五C)千分之八D)千分之十B)相应一级C)高一级D)最高级14.[单选题]超级电容器储能属于()。

A)物理储能B)电化学储能C)电磁储能D)以上都不是15.[单选题]配电终端与主站之间的业务数据采用基于( )的加密措施,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通信规约V1-x101通信规约第一部分基本定义一、适用范围1、网络拓扑结构本规约适用的网络拓扑结构为点对点、多点对点、多点共线、多点环形、多点星形等,通道可以是全双工或半双工的情况。

2、传输方式传输方式分为非平衡方式和平衡方式传输两种。

非平衡方式传输:只有主站启动各种链路传输服务,子站只有当主站请求时才传输。

这种传输方式对于所有网络结构都可适用。

但是在点对点和多点对点的网络结构中,非平衡方式传输没有充分发挥这种网络的内在潜力。

平衡方式传输:主站和子站可以同时启动链路传输服务,所以必须有一对全双工的通道。

这里规定对于点对点和多点对点的网络结构采用平衡方式传输,对于多点共线、多点环形和多点星形的网络结构采用非平衡方式传输。

二、帧格式本规约采用的帧格式为FT1.2异步式字节传输帧格式1、FT1.2可变帧长帧格式其具体格式如下传输规定:(1)线路空闲状态为1(2)每个字符有1位启动位(0),8位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1)(3)每个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

(4)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为33位(5)帧长度L包括控制域、地址域、用户数据的字节总数,L最大为250 (6)帧校验和为控制域、地址域、用户数据中所有字节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7)接收校验●由串行接口芯片检查每个字符的启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校验两个启动字符应一致、两个L值应一致,接收字符数L+6、帧校验和、结束字符无差错则数据有效。

●在校验中,若检出一个差错,则舍弃此帧数据。

2、FT1.2固定帧长帧格式具体格式如下:传输规定:(1)线路空闲状态为1(2)每个字符有1位启动位(0),8位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1)(3)每个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

(4)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为33位(5)无帧长度L(6)帧校验和为控制域、地址域中所有字节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7)接收校验●由串行接口芯片检查每个字符的启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检查启动字符、结束字符以确定此帧长度是否正确●检查校验和●在校验中,若检出一个差错,则舍弃此帧数据。

3、控制域(C)的定义3.1主站作为启动站的传输过程中使用的控制域C11)主站向子站传输报文中控制域各位的定义传输方向位DIRDIR=0,表示报文是由主站向子站传输启动报文位PRMPRM=1,表示主站为启动站帧计数位FCB主站向同一个子站启动新一轮传输时,将FCB位取相反值,主站为每一个子站保留一个帧计数位的拷贝,若超时没有从子站接收到所期望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主站不改变帧计数位的状态,重复传送原报文,重复次数为3次。

若主站正确收到子站报文,则该一轮的传输服务结束。

帧计数有效位FCVFCV=0表示帧计数位(FCB)的变化无效;FCV=1表示帧计数位的变化有效。

发送/无回答服务、重传次数为0的报文、广播报文时无需考虑报文丢失和重复传输,无需改变帧计数位(FCB)的状态,这些帧的计数有效位(FCV)常为0。

功能码用户1级数据:变位遥信、由读数命令所寻址的信息体的数据、子站初始化结束和子站状态变化。

用户2级数据:超过门限值的遥测量、子站改变下装参数、水位超过门限值、变压器分接头变化、事件顺序记录数据、带时标的其他量。

遥测、遥信、水位、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和远动终端状态也属于2级用户数据,这些数据由主站召唤命令或分组召唤命令召唤后向主站传送。

电能脉冲计数量由电能脉冲计数量的总召唤命令或者分组召唤命令召唤后向主站传送。

2)子站向主站传输报文中控制域各位的定义传输方向位DIRDIR=1,表示报文是由子站向主站传输。

启动报文位PRMPRM=0,表示子站为从动站。

要求访问位ACDACD=1,表示子站希望向主站传输1级数据。

数据流控制位DFCDFC=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DFC=1,表示子站数据区已满,无法接收新数据。

功能码4、地址域(A)的定义地址域(A)的含义是当由主站触发一次传输服务,主站向子站传送的帧中表示报文要传送到的目的站址,即子站站址。

当由子站向主站传送帧时,表示该报文发送的源站址,即表示该子站站址。

子站地址亦即RTU的站号,通常由调度与变电站协商确定。

地址域的值为0至255,其中255为广播地址。

5、链路用户数据(即ASDU)的结构如下:a.类型标识常用的有:子站→主站过程信息1──不带时标的单点信息;2──带时标的单点信息;3──不带时标的双点信息;4──带时标的双点信息;5──步位置信息(变压器分接头信息)6──带时标的步位置信息(变压器分接头信息)7──子站远动终端状态9──测量值10──带时标的测量值15──电能脉冲计数量16──带时标的电能脉冲计数量17──带时标的继电保护或重合闸设备单个事件18──带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启动事件19──带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输出电路信息事件20──具有状态变位检出的成组单点信息21──不带品质描述的测量值22~24──为配套标准保留232──BCD码(水位值)主站→子站在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46──双点遥控命令(控单点也可)47──升降命令48──设定命令子站→主站在监视方向的系统信息70──初始化结束71~99──为配套标准保留主站→子站在控制方向的系统信息100──召唤命令101──电能脉冲召唤命令102──读数据命令103──时钟同步命令104──测试命令105──复位进程命令101~109──为配套标准保留b.可变结构限定词其结构如下:(D7—D0)SQ=0:表明此帧中的信息体不是按信息体地址顺序排列的。

信息体的个数小于128。

c.传送原因P/N= 0:肯定认可= 1:否定认可T = 0:未试验= 1:试验传送原因=1:周期、循环=2:背景扫描=3:突发=4:初始化=5:请求或被请求=6:激活=7:激活确认=8:停止激活=9:停止激活确认=10:激活结束=11:远程命令引起的返送信息=12:当地命令引起的返送信息=13:文件传送=14~19:保留=20:响应总召唤=21:响应第一组召唤=22:响应第二组召唤=23:响应第三组召唤=24:响应第四组召唤=25:响应第五组召唤=26:响应第六组召唤=27:响应第七组召唤=28:响应第八组召唤=29:响应第九组召唤=30:响应第十组召唤=31:响应第十一组召唤=32:响应第十二组召唤=33:响应第十三组召唤=34:响应第十四组召唤=35:响应第十五组召唤=36:响应第十六组召唤=37:响应计数量总召唤=38:响应第一组计数量召唤=39:响应第二组计数量召唤=40:响应第三组计数量召唤=41:响应第四组计数量召唤=42~47:为配套标准保留=48~63:为特殊用途保留三、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信息体地址与组号分配1、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是根据应用层情况确定的,定义为站地址。

一般情况下,报文中链路层的地址域的站地址和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可以是同一个值。

2、信息体地址分配信息体地址为2个字节,范围为0~FFFFH;3、组号分配在总召唤时,要将子站数据分组,组的安排如下:召唤电度时,电度量分4组,每组32个。

遥信每组最多128个信息体,各组起始地址如下:第1组1H第2组81H第3组101H第4组181H第5组201H第6组281H第7组301H第8组381H遥测每组最多128个信息体,各组起始地址如下:第9组701H第10组781H第11组801H第12组881H四、通信链路的建立1、非平衡方式第二部分规约详解一、非平衡式传输----即主站作为启动站的各种报文1 主站的询问顺序对于点对点和多个点对点的通道结构,主站或子站复位后首先进行初始化,总召唤和时钟同步后系统转入正常,然后在循环召唤2级用户数据的序列中定期插入按照分组召唤方式和按顺序收集各组数据进行召唤。

在子站回送的报文中如果ACD=1,则立即收集1级用户数据,1级用户数据收集完毕后,转向上述循环询问过程,此种循环召唤过程可以被中断,如被召唤电度、遥控等。

2 请求链路状态2.1 请求帧2.2响应帧××××:0001=链路忙1110=链路服务未工作1011=链路完好1111=链路服务未完成3 复位远方链路3.1 发送帧3.2 确认帧4 复位远方终端(RTU)报文4.1 发送帧4.2 确认帧5 总召唤总召唤功能是在初始化以后进行,或者是定期进行总召唤,以刷新主站的数据库。

总召唤时请求子站传送所有过程变量的实际值。

定期进行总召唤的周期是一个系统参数,可以为15分钟或者更长时间总召唤的内容包括的子站信息为:遥信、遥测、远动终端状态帧等。

其具体过程如下●主站向子站发送总召唤命令帧;●子站收到后,如果忙,则子站回送忙帧,传输结束;●如果不忙,则子站回送总召唤确认帧;●子站以每两帧间隔一个线路空闲间隔,连续地以总召唤的信息内容按组地组成被召唤的信息帧向主站传送数据。

这些信息帧可能包括:不带品质描述的遥测帧、单点遥信帧和变压器分接头帧、子站远动终端状态帧和水位帧;●总召唤的信息全部传送完毕后,子站发送总召唤结束帧,总召唤结束。

5.1 总召唤命令帧5.2 总召唤忙帧5.3 总召唤确认帧5.4 不带品质描述的遥测帧遥测值说明:每个遥测量2个字节,D15为符号位。

遥测信息体地址范围:701H-900H。

5.5 带品质单点遥信帧每个遥信的遥信状态定义为:IV:1—无效0—有效NT:1—非当前值0—当前值SB:1—被取代0—未被取代BL:1—被封锁0—未被封锁SPI:1—合0—开遥信信息体地址范围:1H---400H。

5.6 总召唤结束帧说明:在总召唤过程中如果一帧传送不完全部遥信或遥测数据,可以分数帧传送,待所有遥测以及遥信数据传送完毕,发送总召唤结束帧,此次总召唤进程结束。

6召唤某一组数据在总召唤过程中如果某一组数据没有被主站接收到,在总召唤结束后,主站向子站召唤没有被收到的那一组。

主站召唤某一组数据的发送帧子站收到召唤某一组数据的命令帧后,按照命令码限定词(21—28:为遥信帧1—8组;29—36:为遥测帧9—16组)确定发送遥测帧或者遥信帧(区别在:发送原因为21—36。

)如果1帧发不完,分成数帧发送。

7 时钟同步子站时钟必须和主站时钟同步,以便为时标的事件或信息体提供正确的时标或日历。

这些带时标的事件或信息体传送到主站,加上主站的时钟日历,就形成完整的时间。

在广播方式下,不需要子站确认。

7.1 时钟同步发送帧7.2 子站时钟同步确认帧8 召唤1级用户数据在平衡方式传输时,1级用户数据由子站启动触发传输。

但在非平衡方式传输时,子站不能启动触发传输,子站需令ACD=1通知主站,主站识别ACD=1后,启动召唤1级用户数据。

子站的1级用户数据有:单点变位遥信、子站初始化结束和由读数命令所寻址的信息体数据等,若存在1级数据分别向主站发送,不存在1级数据时发送无所请求数据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